存储单元地址分配
1. 内存中的存储单元的地址结构是几维
内存中的存储单元的地址结构是16位。
大部分16位和32位的CPU不允许将字或者长字存储到内存中的任意地址。比如Motorola68000不允许将16位的字存储到奇数地址中,将一个16位的字写到奇数地址将引发异常。
每一个单元的地址称为字节地址,任何相邻两个单元组成一个字地址,按编址原则约定用其中一个较小的地址来表示字地址。一个字由两个字节组成,则低字节对应低地址,高字节对应高地址。
相关应用:
在计算机中,由控制器解释,运算器执行的指令集是一个精心定义的数目十分有限的简单指令集合。一般可以分为四类:
1)、数据移动 (如:将一个数值从存储单元A拷贝到存储单元B)。
2)、数逻运算(如:计算存储单元A与存储单元B之和,结果返回存储单元C)。
3)、 条件验证(如:如果存储单元A内数值为100,则下一条指令地址为存储单元F)。
4)、指令序列改易(如:下一条指令地址为存储单元F)。
2. 4.片内程存是8k,地址范围是多少,访问的时候地址怎样分配
内程存是8k,地址范围是某种存储器芯片是8KB*4/片,那么它的地址线根数是13。
内程存数据存储器片内数据存储器为8位地址,所以最大可寻址的范围为256个单元地址,对片外数据存储器采用间接寻址方式,R0、R1和DPTR都可以做为间接寻址寄存器,R0、R1是8位的寄存器,即R0、R1的寻址范围最大为256个单元,而DPTR是16位地址指针。
内程存主要应用:
存储芯片技术主要集中于企业级存储系统的应用,为访问性能、存储协议、管理平台、存储介质,以及多种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支持。随着数据的快速增长,数据对业务重要性的日益提升,数据存储市场快速演变。从DAS、NAS、SAN到虚拟数据中心、云计算,无不给传统的存储设计能力提出极大挑战。
内程存对于存储和数据容灾,虚拟化、数据保护、数据安全(加密)、数据压缩、重复数据删除、自动精简配置等功能日益成为解决方案的标准功能。用更少的资源管理更多的数据正在成为市场的必然趋势。
3. 什么是字块内地址什么是主存块地址什么是缓存块地址什么是组地址
字块内地址: 一个块含有几个字,数据位于第几个字就是字块内地止。
主存块地址:将主存分块存储,位于第几块就是主存块地址。
缓存块地址:将cache分块存储,位于第几块就是主存块地址。
组地址:将cache的块分组,位于第几组就是组地址。
具体关系如图所示:
(3)存储单元地址分配扩展阅读:
cache(缓存)与主存映射有三种映射:
全相联映射:主存的一块可以映射到cache的任意一行中。
直接相联映射 :根据cache的大小将主存划分为若干个区,每个区中的块与cache中的行一一对应。主存的一块只能存放到cache的某一特定行中。
组相联映射:
1、首先将cache的划分为若干组(U组),每组有V行(称为V路组相联)。
2、主存按每U块划分为一组,每组有U块。
3、主存的第j块按模U映射到cache的第i组中的任意一行。
4、组间直接映射,组内全相联映射
参考资料:网络-块映射策略
4. 8086给各寄存器,内存分配的地址范围是什么
CPU的物理地址不变,而逻辑地址分配是随机的,每次载入系统时都不一样,可以在DOS里查看。对于有16根数据线,20根地址线的8086CPU,将逻辑地址用段基地址和偏移地址表示。段寄存器中的段基地址可以定义任何64KB存储器的起始地址,偏移量用来在64KB存储器中任选一单元,每一个段的长度为64KB,地址范围为(起始地址~起始地址+FFFFH),起始地址为段基地址×10H。
5. 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指
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主存储器被划分成若干用于存放数据或指令的存储单元。为了区分不同的存储单元,给每一个存储单元分配一个编号,这个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因此主存是按地址存取信息的。
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主存储器被划分成若干用于存放数据或指令的存储单元。为了区分不同的存储单元,给每一个存储单元分配一个编号,这个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因此主存是按地址存取信息的。
在主存中,以字节作为编址单位,即一个存储单元的长度为8个二进制位。存储单位的地址编号从0开始,顺序加1 ,是一个无符号二进制整数,一般用十六进制数表示。容量大而速度低的外围存储器主要采用磁盘、光盘、磁带等。
主存保护是存储保护的重要环节。主存保护一般有存储区域保护和访问方式保护。存储区域保护可采用界限寄存器方式,由系统软件经特权指令给定上、下界寄存器内容,从而划定每个用户程序的区域,禁止越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