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码存储一个汉字所需存储空间
Ⅰ 汉字其字形码要占多大存储空间
汉字字形码占的空间要取决于汉字点阵,计算公式为:字节数=点阵行数*点阵列数/8,比如一个24*24的汉字点阵,一个汉字的存储空间为:24*24/8=72 Byte(字节)
Ⅱ 国标码存储一个汉字所需要的存储空间是多少
一个中文汉字占两个字节的空间,一个汉字中的标点也是两个字节。
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计量存储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情况下一字节等于八位,也在一些计算机编程语言中表示数据类型和语言字符。
一个英文字母(不分大小写)占一个字节的空间。一个二进制数字序列,在计算机中作为一个数字单元,一般为8位二进制数。换算为十进制,最小值-128,最大值127。如一个ASCII码就是一个字节。
数据存储是以“字节”(Byte)为单位,数据传输大多是以“位”(bit,又名“比特”)为单位,一个位就代表一个0或1(即二进制),每8个位(bit,简写为b)组成一个字节(Byte,简写为B),是最小一级的信息单位。
B与iB:
1KiB(Kibibyte)=1024byte
1KB(Kilobyte)=1000byte
1MiB(Mebibyte)=1048576byte
1MB(Megabyte)=1000000byte
Ⅲ 存储24*24 点阵的一个汉字信息,需要的字节数是
存储24*24 点阵的一个汉字信息,需要的字节数是72。
每8个点所存储空间等于1字节,所以24×24/8=72。
中文并不一定是占两个字节的,具体占多少字节是跟具体的编码方式相关的。比如说:GB2312、GBK、GB18030 编码是占用两个字节的,但是 UTF-8 编码的话至少需要占用三个字节。有一个简单方法,就是把大于 0xff 的字符都作为两个字符(当然是在 GBK 环境下)。
1字节等于8比特,一个字母是1字节,而一个汉字要用2个字节。一个汉字=2个字符。
(3)国际码存储一个汉字所需存储空间扩展阅读
汉字的处理过程计算机内部只能识别二进制,任何信息(包括字符、汉字、声音、图像等)在计算机中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放的。而汉字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在计算机中存储,经过转换,在屏幕上显示或在打印机上打印。下面介绍汉字的处理过程。
这些编码主要包括:汉字输入码、汉字内码、汉字地址吗、汉字字形码等。这一系列的汉字编码及转换、汉字信息处理中的各编码及流程如图1所示。
通过键盘对每个汉字输入规定的代码,即汉字的输入码(例如拼音输入码)。不论哪一种汉字输入方法,计算机都将每个汉字的汉字输入码转换为相应的国际码,然后再转换为机内码,就可以在计算机内存储和处理了。
如果点阵中的一点用一比特来存储的话,一个汉字的点阵就需要 24 X 24 / 8 = 72 字节,那么100个汉字的点阵就需要 100 X 72 = 7200 字节。
一个汉字=2个英文字母=2字节。
Ⅳ 国标码每个汉字多少字节
国标码每个汉字2个字节,也就是16位二进制存储空间。
Ⅳ “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串汉子所占的存储空间是多少位
一般来说按照国标码存储的话,7个汉字会占用14字节,也就是112位。
在计算中,底层都是晶体管的开关和关闭状态,我们把一个表示开关状态的称之为位,把八位称之为一个字节,也就是一个字节可以表示(00000000-11111111),也就是0到255。
因为字符实际上还不到128个,按道理7位就够了,一个说法是程序员也比较迷信,认为7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另一种说法,8刚好是2^3的方,更容易计算机去理解。
(5)国际码存储一个汉字所需存储空间扩展阅读
原先一个英文字符需要1个字节,一个中文需要两个字节,现在需要4个字节,相当于存储变大了。这给网络传输、系统存储都带来了一定的成本。这个时候,人们觉得压缩一下,于是提出了UTF8,UTF16这样的表示方法,UTF8我们最经常使用,对于一个汉字。
例如上述学习的学字在Unicode编码中表示为00000000 00000000 01011011 01100110。很明显,前面字节都是0,非常的浪费,最好是能够把它压缩起来,又能让别人知道它原来对应的就是四个字节,UTF8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原来是双字符的中文,会变成3个字节,第一个字节以1110开头,后面两个以10开头。剩下的16位分摊到这3个字节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