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存储区域网san

存储区域网san

发布时间: 2023-07-24 00:41:06

‘壹’ 什么是SAN存储方式

你说的是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么?
存储区域网络(SAN)是一种高速专用网络(或者子网),用以在数据服务器河不同种类的数据存储设备之间提供连接。通常存储区域网络是整个企业网络资源的一部分,经常被放置在其他计算设备例如IBM S/390大型机附近,当然也可以使用广域网传输技术例如异步传输模式或同步光纤网络来远程备份和归档。

‘贰’ SAN(存储区域网络)技术

1.1 SAN是什么?
    SAN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顾名思义就是存储区域网络,SAN网络最初主要是指FC-SAN,当然发展到现阶段目前常见的SAN有FC-SAN和IP-SAN,还有IB-SAN,其中FC-SAN为通过光纤通道协议转发SCSI协议,IP-SAN通过TCP协议转发SCSI协议。

1.2 SAN的组件:
    (1)服务器主机;(2)互联设备:交换机和路由器;(3)存储设备:磁盘阵列和备份设备;(4)这些设备连接起来;

1.3 SAN的结构
    SAN实际是一种专门为存储建立的独立于TCP/IP网络之外的专用网络。目前一般的SAN提供2Gb/S到4Gb/S的传输数率,同时SAN网络独立于数据网络存在,因此存取速度很快,另外SAN一般采用高端的RAID阵列,使SAN的性能在几种专业存储方案中傲视群雄。

    SAN由于其基础是一个专用网络,因此扩展性很强,不管是在一个SAN系统中增加一定的存储空间还是增加几台使用存储空间的服务器都非常方便。通过SAN接口的磁带机,SAN系统可以方便高效的实现数据的集中备份。

    目前常见的SAN有FC-SAN和IP-SAN,其中FC-SAN为通过光纤通道协议转发SCSI协议,IP-SAN通过TCP协议转发SCSI协议。

1.4 SAN的类型
SAN存储网络架构主要分为FC-SAN和IP-SAN两种。早期的SAN通常指采用光纤通道技术的存储区域网络,等到iSCSI协议出现了以后,存储业界就把SAN分为两种,一种是FC-SAN和IP-SAN。

1.5 FC-SAN
    架构上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FC-SAN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块(可达4G/s)、距离远及高可靠性。
    FC-SAN分为五种端口类型:N型、NL型、F型、FL型、以及E型。前两种适用于主机和存储设备,后三种适用于光纤交换机。

    作为可靠地SAN核心设备,采用双冗余配置的光纤交换机具有可靠地稳定性和安全性,是FC-SAN的核心部件。每台服务器通过两块光纤通道分别连接到互为冗余的SAN光纤通道交换机上。类似的,磁盘阵列设备和SAN光纤通道交换机之间也通过两条光纤通道连接。自动备份软件备份的高速连接结构可实现快速备份与恢复、数据访问与容灾,允许于用户将数据快速传输到存储备份设备。

    FC-SAN提供了一个高性能、可靠和经济使用的解决方案,将存储业界领先的服务器、存储设备、软件和组网功能融为一体。
1.6 IP-SAN
    IP-SAN是指为了实现网络中的数据而SCSI封装串行,可支持企业数据的备份和容灾、数据中心的建立,分为FCP、FCIP和iSCSI。

    iFCP可以实现FC-SAN到IP-SAN的无缝连接,通过转换FC帧的协议,将经过解析并剥离数据包之后的纯数据加入TCP/IP协议,所以iFCP只具备IP地址。FCIP把FC帧封装到IP数据包中,使得IP数据包中既保存了FC地址,有包含了IP地址,FCIP技术适用于远距离的孤立的FC_SAN之间的互联。iSCSI可以实现在普通的IP网络上直接传输SCSI数据包,通过将TCP/IP协议加入SCSI数据包来使用IP的探测设备和寻址机制以及TCP中的分段和流量拥塞控制机制。
1.7 IP-SAN和FC_SAN对比
相比IP_SAN,FC-SAN在设备的稳定与可扩展两个方面存在优势,但是更为负责和昂贵,不适于中小企业使用,而IP_SAN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在没有距离限制上实现数据的远程镜像和迁移,对于跨平台的数据共享更加有助。

‘叁’ 什么是SAN

SAN英文全称:Storage Area Network,即存储区域网络。它是一种通过光纤集线器、光纤路由器、光纤交换机等连接设备将磁盘阵列、磁带等存储设备与相关服务器连接起来的高速专用子网。

SAN由三个基本的组件构成:接口(如SCSI、光纤通道、ESCON等)、连接设备(交换设备、网关、路由器、集线器等)和通信控制协议(如IP和SCSI等)。这三个组件再加上附加的存储设备和独立的SAN服务器,就构成一个SAN系统。SAN提供一个专用的、高可靠性的基于光通道的存储网络,SAN允许独立地增加它们的存储容量,也使得管理及集中控制(特别是对于全部存储设备都集群在一起的时候)更加简化。而且,光纤接口提供了10 km的连接长度,这使得物理上分离的远距离存储变得更容易.

SAN(存储区域网络)的优点:

1.可实现大容量存储设备数据共享
2.可实现高速计算机与高速存储设备的高速互联
3.可实现灵活的存储设备配置要求
4.可实现数据快速备份
5.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结合SAN技术特性及其在众多行业的成功应用,在具有以下业务数据特性的企业环境中适宜采用SAN技术。

1. 对数据安全性要求很高的企业
典型行业: 电信、金融和证券
典型业务: 计费

2. 对数据存储性能要求高的企业
典型行业: 电视台、交通部门和测绘部门
典型业务: 音频/视频、石油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3.在系统级方面具有很强的容量(动态)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的企业
典型行业: 各中大型企业
典型业务: ERP系统、CRM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4.具有超大型海量存储特性的企业
典型行业: 图书馆、博物馆、税务和石油
典型业务: 资料中心和历史资料库。

5.具有本质上物理集中、逻辑上又彼此独立的数据管理特点的企业
典型行业: 银行、证券和电信
典型业务: 银行的业务集中和移动通信的运营支撑系统(BOSS)集中

6.实现对分散数据高速集中备份的企业
典型行业: 各行各业
典型业务: 企业各分支机构数据的集中处理

7.数据在线性要求高的企业
典型行业: 商业网站和金融
典型业务: 电子商务

8.实现与主机无关的容灾的企业
典型行业: 大型企业
典型业务: 数据中心

‘肆’ 网络存储的SAN存储区域网络

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通过光纤通道连接到一群计算机上。在该网络中提供了多台主机连接,但并非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见图)
SAN专注于企业级存储的特有问题,主要用于存储量大的工作环境。当前企业存储方案所遇到问题的两个根源是:数据与应用系统紧密结合所产生的结构性限制,以及目前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标准的限制。大多数分析都认为SAN是未来企业级的存储方案,这是因为SAN便于集成,能改善数据可用性及网络性能,而且还可以减轻存储管理作业。
SAN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存储技术方案,而未来SAN的发展趋势将是开放、智能与集成。NAS是目前增长最快的一种存储技术,然而就二者的发展趋势而言,在应用层面上SAN和NAS将实现充分的融合。可以说,NAS和SAN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数据备份的主流技术,关键在于如何在此基础上开发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数据备份系统,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通过专业的数据存储管理软件,结合相应的硬件和存储设备,来对全网络的数据备份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备份、文件归档、数据分级存储以及灾难恢复等功能。

‘伍’ 为什么需要专用存储区域网络 为什么需要专用存储区域网络

如下:

存储区域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是一种通过网络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的存储构架,采用网状通道(Fibre Channel ,简称FC,区别与Fiber Channel光纤通道)技术。

通过FC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主机,建立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区域网络,这个网络专用于应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的访问。

早期的SAN存储系统多数由FC光纤交换机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导致很多用户误以为SAN就是光纤通道设备,只能采用FC协议。其实SAN代表的是一种专用于存储的网络架构,与协议和设备类型无关,随着千兆以太网的普及和万兆以太网的实现,SAN又分为FC SAN和IP SAN。

其中,通过光纤交换机连接应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将数据和SCSI指令通过FC协议承载,这样的解决方案称为FC SAN;而通过千兆/万兆专用的以太网络连接应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将数据和SCSI指令通过TCP/IP协议承载,这样的解决方案称为IP SAN。

SAN实际是一种专门为存储建立的独立于TCP/IP网络之外的专用网络。目前一般的SAN提供2Gb/S到4Gb/S的传输数率,同时SAN网络独立于数据网络存在,因此存取速度很快,另外SAN一般采用高端的RAID阵列,使SAN的性能在几种专业存储方案中傲视群雄。

SAN由于其基础是一个专用网络,因此扩展性很强,不管是在一个SAN系统中增加一定的存储空间还是增加几台使用存储空间的服务器都非常方便。通过SAN接口的磁带机,SAN系统可以方便高效的实现数据的集中备份。

目前常见的SAN有FC-SAN和IP-SAN,其中FC-SAN为通过光纤通道协议转发SCSI协议,IP-SAN通过TCP协议转发SCSI协议。

‘陆’ ipsan的存储类型

SAN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

范围:使用范围全世界都可以,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存储类型,其中又以IPsan最多,同时兼容其他品牌存储

使用的协议ISCSI协议,FCOE协议,FC协议。

SAN分为IP SAN和FC SAN

IP SAN :速度快达到16G/S应用于大型存储,确定需要光纤交换机和光纤布线,维护复杂,需要专业FC管理员,
FC SAN :适用于中小存储,使用ISCSI指令和数据封装到TCP/IP包中,通过网络IP进行传输,成本低廉可以使用普通的以太网交换机,部署简单,随着万兆以太网的出现,ipsan传输速度和FC相当,基于IP网络的优势,可以实现异地存储和远程容灾。

企业存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早期大型服务器的DAS 技术(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附加存储,又称直连存储),后来为了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及管理安装上的效率,因而有了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局域网络)技术的诞生,SAN 可说是DAS 网络化发展趋势下的产物。早先的SAN 采用的是光纤通道(FC,Fiber Channel)技术,所以在iSCSI出现以前,SAN 多半单指FC 而言。一直到iSCSI 问世,为了方便区别,业界才分别以FC-SAN及iSCSI-SAN 的称呼加以分辨。紧接着,为了能在多用户网络环境中,做好档案集中化分享管理的工作,采用全然不同于以往的文件协议(File Protocol)数据存取方式的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方案也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为以太网络的成熟及重要,做了最佳脚注。日益发展及成熟的因特网,更进一步成为了IP存储方案成长壮大的最佳腹地及平台,现成的架构、协议、标准、基础设施及管理工具,莫不吸引着寻求最佳存储方案者的目光。此背景,加上FC-SAN 高不可攀的成本及管理门坎的障碍,另一存储成员iSCSI(InternetSCSI)也来报到了。iSCSI 的出现,标志着低价化SAN 方案的问世。

从IP SAN 到iSCSI SAN所谓iSCSI 亦即通过IP 网络,将SCSI 区块数据转换成网络封包的一种传输标准,它和NAS 一样通过IP 网络来传输数据,但在数据存取方式上,则采用与NAS 不同的,而与FC-SAN 相同的Block Protocol 。iSCSI 最早是由IBM 和Cisco 于2001 年制定的。事实上,为了解决FC-SAN 在价格及管理上的诸多门坎,各家早有不同协议的IP SAN的研究开发。这些IP SAN 的架构,其实与iSCSI 大同小异,只不过并非走标准化的协议(事实上,在iSCSI 标准化之前,也没有什么标准不标准的问题),而是各家自行研发的协议,所以基本上各家IP SAN 是不兼容的。

热点内容
滑板鞋脚本视频 发布:2025-02-02 09:48:54 浏览:432
群晖怎么玩安卓模拟器 发布:2025-02-02 09:45:23 浏览:557
三星安卓12彩蛋怎么玩 发布:2025-02-02 09:44:39 浏览:743
电脑显示连接服务器错误 发布:2025-02-02 09:24:10 浏览:537
瑞芯微开发板编译 发布:2025-02-02 09:22:54 浏览:146
linux虚拟机用gcc编译时显示错误 发布:2025-02-02 09:14:01 浏览:235
java驼峰 发布:2025-02-02 09:13:26 浏览:651
魔兽脚本怎么用 发布:2025-02-02 09:10:28 浏览:538
linuxadobe 发布:2025-02-02 09:09:43 浏览:212
sql2000数据库连接 发布:2025-02-02 09:09:43 浏览: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