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存储的好处
❶ 分布式缓存的作用
分布式缓存主要用于在高并发环境下,减轻数据库的压力,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并发吞吐。当大量的读、写请求涌向数据库时,磁盘的处理速度与内存显然不在一个量级,因此,在数据库之前加一层缓存,能够显着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并降低数据库的压力。作为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提供完整的ACID操作,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强大的关联查询、where语句等,能够非常客易地建立查询索引,执行复杂的内连接、外连接、求和、排序、分组等操作,并且支持存储过程、函数等功能,产品成熟度高,功能强大。但是,对于需要应对高并发访问并且存储海量数据的场景来说,出于对性能的考虑,不得不放弃很多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原本强大的功能,牺牲了系统的易用性,并且使得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变得更为复杂。这也使得在过去几年中,流行着另一种新的存储解决方案——NoSQL,它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最大的差别在于,它不使用SQL作为查询语言来查找数据,而采用key-value形式进行查找,提供了更高的查询效率及吞吐,并且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扩展,存储海量数据,在数千个节点上进行分区,自动进行数据的复制和备份。在分布式系统中,消息作为应用间通信的一种方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消息可以被保存在队列中,直到被接收者取出,由于消息发送者不需要同步等待消息接收者的响应,消息的异步接收降低了系统集成的耦合度,提升了分布式系统协作的效率,使得系统能够更快地响应用户,提供更高的吞吐。
当系统处于峰值压力时,分布式消息队列还能够作为缓冲,削峰填谷,缓解集群的压力,避免整个系统被压垮。垂直化的搜索引擎在分布式系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能够满足用户对于全文检索、模糊匹配的需求,解决数据库like查询效率低下的问题,又能够解决分布式环境下,由于采用分库分表,或者使用NoSQL数据库,导致无法进行多表关联或者进行复杂查询的问题。
❷ 分布式储能技术优势是什么
分布式存储,无疑是云计算时代最受关注的一门技术。
到底什么是分布式存储?
简单来说,人多力量大,利用多个存储服务器构建存储池,满足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存储需求。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数据成指数级增长,人们对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大,采用集中式的存储成为数据中心系统的瓶颈,不能满足大规模存储应用的需要。
受益于服务器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与标准服务器的分布式存储开始出现,分布式存储开始被广泛的应用起来。
分布式存储就是将数据分散存储到多个存储服务器上,并将这些分散的存储资源构成一个虚拟的存储设备,实际上数据分散的存储在企业的各个角落。分布式存储的好处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还易于扩展。
1、易于扩展
得益于合理的分布式架构,分布式存储可预估并且弹性扩展计算、存储容量和性能。
2、高性能
一个具有高性能的分布式存储通常能够高效地管理读缓存和写缓存,并且支持自动的分级存储。
3、支持分级存储
由于通过网络进行松耦合链接,分布式存储允许高速存储和低速存储分开部署,或者任意比例混布。
4、多副本一致性
与传统的存储架构使用RAID模式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不同,分布式存储采用了多副本备份机制,最小化对业务的影响。
5、存储系统标准化
随着分布式存储的发展,存储行业的标准化进程也不断推进,分布式存储优先采用行业标准接口(SMI-S或OpenStackCinder)进行存储接入,用户可以实现跨不同品牌、介质地实现容灾,从侧面降低了存储采购和管理成本。
▉最后总结
分布式存储是一个大的概念,其包含的种类繁多,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块存储和分布式对象存储外,还包括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缓存等。
❸ 分布式存储和超融合区别及优势
分布式存储是什么
关于分布式存储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甚至名称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大多数情况下称作 Distributed Data Store 或者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其中维基网络中给 Distributed data store 的定义是:分布式存储是一种计算机网络,它通常以数据复制的方式将信息存储在多个节点中。
在网络中给出的定义是:分布式存储系统,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台独立的设备上。分布式网络存储系统采用可扩展的系统结构,利用多台存储服务器分担存储负荷,利用位置服务器定位存储信息,它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还易于扩展。
尽管各方对分布式存储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就是分布式存储将数据分散放置在多个节点中,节点通过网络互连提供存储服务。这一点与传统集中式存储将数据集中放置的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分。
超融合是什么
参考维基网络中的超融合定义: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是一个软件定义的 IT 基础架构,它可虚拟化常见“硬件定义”系统的所有元素。HCI 包含的最小集合是:虚拟化计算(hypervisor),虚拟存储(SDS)和虚拟网络。HCI 通常运行在标准商用服务器之上。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与 融合基础架构(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最大的区别在于,在 HCI 里面,无论是存储底层抽象还是存储网络都是在软件层面实现的(或者通过 hypervisor 层面实现),而不是基于物理硬件实现的。由于所有软件定义的元素都围绕 hypervisor 实现,因此在超融合基础架构上的所有实例可以联合共享所有受管理的资源。
分布式存储和超融合区别及优势?
分布式存储,它的最大特点是多节点部署, 数据通过网络分散放置。分布式存储的特点是扩展性强,通过多节点平衡负载,提高存储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
超融合基础架构从定义中明确提出包含软件定义存储(SDS),具备硬件解耦的能力,可运行在通用服务器之上。超融合基础架构与 Server SAN 提倡的理念类似,计算与存储融合,通过全分布式的架构,有效提升系统可靠性与可用性,并具备易于扩展的特性。
SMTX ZBS 分布式块存储架构
除此之外,超融合基础架构有更进一步的扩展,它强调以虚拟化计算(hypervisor)为核心,以软件定义的方式整合包括虚拟化计算, 软件定义存储以及虚拟网络资源。从笔者来看超融合基础架构未来的可能性更多,可促进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容灾等等 IT 服务大融合,降低IT 基础架构的复杂性,重新塑造”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
❹ 分布式存储的优点有哪些
分布式存储的优势
可扩展: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扩展到数百甚至数千个这样的集群大小,并且系统的整体性能可以线性增长。
低成本: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自动容错和自动负载平衡允许在低成本服务器上构建分布式存储系统。此外,线性可扩展性还能够增加和降低服务器的成本,并实现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自动操作和维护。
高性能:无论是针对单个服务器还是针对分布式存储群集,分布式存储系统都需要高性能。
易用性:分布式存储系统需要提供方便易用的界面。此外,他们还需要拥有完整的监控和操作工具,并且可以轻松地与其他系统集成。
❺ 集中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处理的优缺点
集中式数据处理优点:
1、部署结构简单。
2、数据容易备份,只需要把中央计算机上的数据备份即可。
3、不易感染病毒,只要对中央计算机做好保护,终端一般不需要外接设备,感染病毒的几率很低。
4、总费用较低,中央计算机的功能非常强大,终端只需要简单、便宜的设备。
缺点:
1、中央计算机需要执行所有的运算,当终端很多时,会导致响应速度变慢。
2、如果终端用户有不同的需要,要对每个用户的程序和资源做单独的配置,在集中式系统上做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效率不高。
分布式数据处理优点:
1、分布式网络中的每台机器都能存储和处理数据,降低了对机器性能的要求,所以不必购买昂贵的高性能机器,这大大降低了硬件投资成本。
2、扩展性极佳。在当前系统存储或计算能力不足时,可以简单地通过增加廉价PC机的方式来增加系统的处理和存储能力。
3、处理能力极强。庞大的计算任务可以在合理分割后由分布式网络中的机器并行地处理
缺点
1、计算程序全负荷运行时仍会对计算机的各个部件造成一定压力。
2、对项目方来说,参加分布式计算的志愿者不是项目方自己的人员,不是全体可信任,因此必须引入一定的冗余计算机制,才能防止计算错误、恶意作弊等。
(5)分布式存储的好处扩展阅读
分布式计算为信息不只分布在一个软件或计算机上,而是分布于多个软件上,可以用多台或一台计算机同时运行若干个软件,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其他算法相比,分布式算法有明显的优势:
1、共享资源更加方便。
2、能够实现计算负载的平衡,用多台计算机同时处理任务。
3、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适当的计算机运行该程序。计算机分布式计算的灵魂是平衡负载和共享资源。分布式计算具有高效、快捷、准确的优势
❻ 分布式存储是什么
分布式存储系统,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台独立的设备上。传统的网络存储系统采用集中的存储服务器存放所有数据,存储服务器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也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焦点,不能满足大规模存储应用的需要。分布式网络存储系统采用可扩展的系统结构,利用多台存储服务器分担存储负荷,利用位置服务器定位存储信息,它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还易于扩展。
分布式和集中式存储
集中存储的优缺点是,物理介质集中布放;视频流上传到中心对机房环境要求高,要求机房空间大,承重、空调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分布存储,集中管理的优缺点是,物理介质分布到不同的地理位置;视频流就近上传,对骨干网带宽没有什么要求;可采用多套低端的小容量的存储设备分布部署,设备价格和维护成本较低;小容量设备分布部署,对机房环境要求低。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❼ 麦客存储-分布式存储能发挥什么作用
增长数据的来源?
数据增长高潮主要的来源是5G和超高清产业,我国5G网络已经商用,外出游玩出行,使用5G 频率也会增加,如今5G是通过高带宽、低时延、多接入的能力,让万物互联成为了可能,海量的连接会增加数据压力。
关于超高清产业,今年春晚央视就是以4K+5G进行的春晚直播,其实4K这个产业在当下已经普及了,从不稀少的4K 电视就能看出。现在超高清产业已经基本建立8K,8K视频每一小时的数据量会达到10TB。
互联网消费行为,如今大家出行一般都会线上支付,这对于金融行业来说,用户消费行为的变化会带来对金融科技的挑战,尤其是网银,手机银行等渠道类业务都将面临集中式架构性能瓶颈问题。
分布式存储发挥的作用
存算分离
大数据存算分离,目前主要对运营商(5G)、公安、金融这三个行业的大数据有广泛应用。通过分布式存储提供原生大数据接口,支撑所有大数据放在一个资料池里面,任何大数据都可以调用可以实现数据全量的分析,属于数据价值提升的一个手段。
安全性提高
分布式存储是把数据打散成数据小块,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中,比如现在的IPFS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存储服务器中的数据,它不是一个整体,都是一段数据的碎片,能够更好的保护数据安全。
5G的广泛应用,推动万物互联,数据会井喷式增长,那么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价值都尤为的重要。而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的工作原理,可以保护数据的隐私性、安全性,它会成为未来数字化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基建设施。
分布式存储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为推动我国的数字化发展,共铸鼎盛山河,谱写时代荣光,作为国内分布式存储市场的引领者麦客存储会把以区块链分布式存储为切入点,助力数字化转型,经筑中国梦,发力向未来。
❽ 分布式存储和传统存储比较在哪些应用场景比较有优势
1、分布式存储优势
分布式存储可以使生产系统在线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纵向扩展(Scale-Up)或横向扩展(Scale-Out),且存储系统在扩展后可以达到容量与性能均线性扩展的效果。其具有以下特性:
高性能
分布式存储系统能够将所有存储节点的处理器资源、硬盘资源、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将任务切分给多台存储节点,进行并发数据处理,避免了单个硬盘或设备造成的瓶颈,提升整个集群的处理能力。分布式存储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扩展能力,可以满足应用程序对存储性能不断增长的要求。
高扩展性
分布式存储系统通过扩展集群存储节点规模从而提高系统存储容量、计算和性能的能力,通过增加和升级服务器硬件,或者指通过增加存储节点数量来提升服务能力。分布式存储系统支持在线增加存储节点,对前端业务透明,系统整体性能与存储节点数量呈线性关系。
高可用性
分布式存储系统同时基于硬件及软件设计了高可用机制,在面对多种异常时(如存储节点宕机、网络中断、硬盘故障、数据损坏等)仍可提供正常服务,提高分布式存储系统硬件的可用性可以通过增加存储节点数量或者采用多种硬件冗余机制保证。分布式存储系统多采用副本机制或纠删码机制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副本机制可以提供较高的数据冗余度,但会降低存储系统有效空间的利用率,纠删码机制可以在保证一定数据冗余度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存储系统的有效空间利用率。
高安全性
分布式存储系统支持可靠的权限控制及互信确认机制,同时采用私有的数据切片及数据编码机制,可以从多重角度保证集群系统不受恶意访问和攻击,保护存储数据不被窃取。
2、分布式存储应用场景
分布式的“四高”特性,使得其在高性能计算、大数据视频云及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性能计算场景
在如气象气候、地质勘探、航空航天、工程计算、材料工程等领域,基于集群的高性能计算,已成为必需的辅助工具。集群系统有极强的伸缩性,可通过在集群中增加或删减节点的方式,在不影响原有应用与计算任务的情况下,随时增加和降低系统的处理能力。根据不同的计算模式与规模,构成集群系统的节点数可以从几个到成千上万个。这些业务对后端的存储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包括统一的存储空间、高效率的文件检索、高带宽的吞吐性能,高可靠的数据安全保障等。
大数据视频云应用场景
随着视频高清技术及超高清技术的普及,视频大数据应用场景,如雪亮工程、平安城市、广电媒资、影视制作、视频网站等领域,对存储设备提出了大容量、高读写性能、高可靠性、低延时及可扩展性等需求。针对这样大规模视频数据应用场景,就需要一个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的存储系统作为后端数据存储的支撑者。
大数据分析应用场景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各种基于海量用户/数据/终端的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业务模式不断涌现,同样需要充分考虑存储功能集成度、数据安全性、数据稳定性,系统可扩展性、性能及成本各方面因素。
在数据爆发增长的“数字时代”,软件定义的分布式存储是存储技术高速发展的结晶,并具有着很大的成长空间,必将应用于更广泛的大数据业务场景。
❾ 使用分布式数据库有什么优势
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都推出了分布式数据库服务。
无限扩容
自动水平拆分。
支持字符串、数字、日期等多种拆纬度。
业务不中断平滑扩容。
性能卓越
性能通过水平扩展可线性提升。
简单易用
兼容MYSQL 协议、语法、客户端。
轻松数据导入,数据库上云。
一键实现数据库扩容。
业务零代码改动,实现读写分离。
快速部署
可在线快速部署实例,节省采购、部署、配置等自建数据库工作,缩短项目周期,帮助业务快速上线。
低成本
稳定的产品,完善的运维和技术支持,相比开源产品总体性价比更高;多种实例规格配置覆盖不同业务规模场景,按需购买。
单机数据库容易产生容量与性能瓶颈
当前的硬件条件下,主流数据库可以支持单表千万级数据量的存储,但是难以支撑密集的并发读写,存在性能瓶颈。
传统的分区分表或分库方案限制太多
采用分区表方案,数据不能跨实例存储,扩展性和维护性较差。
采用分库方案,客户端需要自行管理各库连接,数据库连接管理和升级复杂,扩容迁移困难。
单机数据库服务器成本高昂
普通X86服务器支撑能力有限,品牌厂商的服务器价格高昂,通过增加硬件规格来提升并发性能的成本太高,且能到达的性能高度有限。
数据分布存储
DDM采用水平拆分方式,将数据记录数庞大的单表,按指定的拆分规则,分布式存储到各个分片中。同时DDM提供路由分发功能,应用服务无需考虑数据该写入哪个分片,该从哪个分片读取。
读写分离
用户可以根据数据读取压力负载情况,为每个RDS实例配置一个或者多个只读实例,提高查询并发性能。
高性能
在实际业务访问中,SQL主要的性能瓶颈集中在物理数据库节点上。
DDM实例关联多个RDS节点,减少单个RDS存储的数据量,同时实现并行计算,支持PB级数据量访问,以及百万级高并发。
在线平滑扩容
DDM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支持新增RDS实例,水平扩容存储空间。一键式扩容,轻松解决单机数据库的容量瓶颈。
单机数据库的现状与困境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企业数据越来越庞大,应用对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单机数据库对大批量数据的处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DDM轻松应对海量数据与高并发
DDM解决了单机关系型数据库对硬件依赖性强、扩展能力有限、数据量增大后扩容困难、数据库响应变慢等难题,通过分布式集群架构方案实现了“平滑扩容”,扩容过程中保持业务不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