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控系统存储
① 监控摄像头怎么存储
监控摄像头的存储方式为云端存储。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基本上采用中心录像服务器来存储录像。中央录像服务器管理方便,安全可靠,但因为录像随时进行,数据流量大,对承载网带来很大压力。
如果将录像存储边缘化,虽然可以减少视频流的数量,缓减承载网压力,但分散的录像数据将给录像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录像数据的安全性也将大大降低。
由此可见,未来大量的存储需求发生的位置不可能由中心统一存储来承担,而大量的分布式、差异性存储却没有可用的技术方案。未来的视频监控系统要在录像存储方面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才能满足实际的录像要求。
(1)网络监控系统存储扩展阅读:
本地录像,保存一定时间段内的本地视频监控录像资料,并能方便地查询、取证,为事后调查提供依据。
远程视频监控监控人员可远程任意调取网吧存储的监控图像,并可远程发出控制指令,录像资料的智能化检索、回放、调整摄像机镜头焦距、控制云台进行巡视或局部细节观察。
海量数据存储。网络化使得传统的本地录像功能可以转移到远程服务器上来实现,使得海量数据存储成为可能。同时,也要求系统具备更强的存储、检索和备份等功能。
② nvr是什么设备
nvr是网络视频录像机。
NVR,全称Network Video Recorder,即网络视频录像机,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转发部分,NVR与视频编码器或网络摄像机协同工作,完成视频的录像、存储及转发功能。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对视频数据进行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多,以硬盘录像机DVR为核心的监控系统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网络功能的NVR系统。
NVR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网络接收IPC(网络摄像机)设备传输的数字视频码流,并进行存储、管理,从而实现网络化带来的分布式架构优势。简单来说,通过nvr,可以同时观看、浏览、回放、管理、存储多个网络摄像机。
摆脱了电脑硬件的牵绊,再也不用面临安装软件的繁琐。如果所有摄像机网络化,那么必经之路就是有一个集中管理核心出现。
海康cvr与nvr区别。
1、概念不同
NVR,全称Network Video Recorder,即网络视频录像机,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转发部分。CVR是网络存储设备。
2、功能不同。
NVR与视频编码器或网络摄像机协同工作,完成视频的录像、存储及转发功能。cvr是集编码设备管理、录像管理、存储、转发功能为一体的视频专用存储技术。
CVR(Central Video Recorder)是集编码设备管理、录像管理、存储、转发功能为一体的视频专用存储技术。CVR由标准的ipsan/nas网络存储设备结合视频监控应用发展而来。
cvr是一种融合了专业存储技术与专业安防视频监控应用技术的产品。它是直连存储与网络存储相结合,而且偏向于网络存储的一种形式。
③ 无线监控能装两内存卡不
不能
如今网络监控摄像头由于其安装方便、美观小巧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商铺等小型监控系统应用场景。网络监控摄像头的特点是不需要接入硬盘录像机,通过APP即可实现对摄像头的控制。网络监控摄像头的录像存储有两种方式:1、内存卡存储。2、云存储。云存储长久来说费用投入较大,大态猛多数人采用内存卡存方式。网络监控摄像头使用内存卡存储录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内存卡的性能。
由于监控录像需要24小时存储,一般网络摄像机采用循环覆盖的录像存储方式。这种方式势必导帆嫌桥致内存卡的读写次数的量是非常大的。同时,内存卡都是有理论的读写次数的。高速卡相较低速卡而言,由于其闪存的类型不同,高速卡使用寿命更久,读写速度更快。所以,网络监控者乱摄像头的内存卡一定要选择高速卡。
2、初次安装一定要在监控APP中格式化内存卡。
新卡插入监控摄像头的卡槽后,重启设备。应第一时间在监控APP中格式化内存卡。否则容易造成没有录像文件或APP提示内存卡报错的问题。
④ 一般监控数据能保存多久
如果是采用独立供电的监控器,影响其保存记录录像的因素主要有内置存储的空间,和存储的格式。一般来说200G硬盘能够保证4路摄像头保存一周左右的录像。
一般是取决于您的存储介质和存储空间大小,还有多少路摄像头也会有不同的存储需要;比如说,如果配备的是200G的硬盘,4个摄像头,可以存1个星期左右的录像。
简介
MPEG-4的容量进行计算,公式可以参考如下,硬盘容量=(一天录像时间)*(录像机路数)*(压缩模式)*(录像保存天数)/(1G=1024M)。
典型的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音视频采集设备、音视频传输设备、后端存储、控制及显示设备这五大部分组成,其中后端设备可进一步分为中心控制设备和分控制设备。
⑤ 谁能简述三大网络存储
三大网络存储:
1、前端存储
所谓前端存储,是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如网络视频编码器或网络摄像机)中内置存储部件,由前端设备直接完成监控图像的本地录制和保存。
前端存储具有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可以通过分布式的存储部署,来减轻集中存储带来的容量压力;二是可以有效缓解集中存储带来的网络流量压力;三是可以避免集中存储在网络发生故障时的图像丢失。
对于前端存储,由于单个前端编码设备通常所带监控点路数不多,存储时间也不长,所以对存储容量要求不高,网络摄像机一般用CF卡或SD卡,视频服务器一般用内置硬盘。
这与以往单机存储相比,基本没有区别。
而与以往单机存储本质上不同的是,为了保证用户访问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所有前端存储除了要能够提供点对点的单机访问外,还要能够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口提供所有内容的集 *** 享。
为此,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中心业务平台对所有前端吵察存储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并实现存储空间和存储内容的网络化。
这样,用户既可以直接登录单个前端设备进行录像资料的点播回放,也可以统一登录中心业务平台进行所有前端录像资料的集中检索和回放。
2、中心存储
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部署得更多的是中心存储。
前端设备采集监控点图像并编码压缩处理成数字监控码流,然后通过网络传送到中心业务平台,由中心业务平台将码流分发给网络录像单元进行集中存储。
在很多大型的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中,也可采用多级分布的中心存储方式,即分中心存储,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一个中心点集中存储带来的存储容量和网络流量的压力,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使用中心/分中心存储,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对于用户而言,检索和调用录像资源更为方便;二是存储内容的完整性更容易保证,不会因为某个前端设备失窃或损坏而导致重要内容的丢失;三是可以合理的进行资源调度,为前端设备按需分配存储空间,从而节约资源;四是有利于制定多样化的存储策略,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五是维护方便,便于集中检测和及时排查问题。
对于监控点路数比较少、存储时间要求不长的应用场合,中心/分中心存储可以采用服务器插硬盘或外接磁盘柜这种比较简单的方式进行部署,称为DAS(直接访问存储),与单机类似。
而随着网络视频监控的优势被广泛认可,侍伍现在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型甚至超大型视频监控系统,比如“平安城市”建设中的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正在全面推进的“全球眼”和“宽视界”这两大运营级视频监控系统,这些监控系统都面临着前端设备的大规模接入和大容量集中存储的需求。
以往的单机存储方式无法满足这些系统在容量灵活扩展方面的应用需求,必须采用更为先进的网络存储设备和存储技术,其中典型的就是SAN、NAS以及iSCSI。
SAN(存储区域网)起源于上老碰或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与DAS不同,SAN基于光纤通道技术,服务器和存储阵列之间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连接,形成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区域网络。
SAN采用了面向网络的存储结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分离,具有存储空间易于扩展、寻址灵活、可远距离传输数据、I/O性能高、存储设备利用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全新的存储体系结构。
与SAN基于专门的光纤通道协议不同,NAS(网络访问存储)基于IP网络实现服务器和存储阵列的互联,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以文件级的I/O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相比之下,NAS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管理更简单,部署成本也相对较低。
iSCSI是IETF一种新的标准协议,即透过IP网络,将SCSI区块数据转换成网络封包的一种传输标准,它和NAS一样透过IP网络来传输数据,但在数据存取方式上,则采用与NAS不同的,而与SAN相同的Block Protocol协议。
由此,iSCSI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在于:第一,iSCSI使SCSI数据包在以太网中传输成为可能,使SAN摆脱了昂贵的光纤网络,通过IP网络即可实现原先的功能,既降低了管理复杂度又降低了成本;第二,由于用户应用需求的复杂性,往往会同时部署SAN和NAS两种存储网络,而iSCSI则可以将两者融合起来。
iSCSI的这些特点非常契合现在的视频监控发展的现状和方向,特别是在运营级视频监控领域,存储的规模大、投入高,基于目前成熟的IP网络进行中心/分中心存储系统的构建,iSCSI技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3、混合型存储
对于视频监控网络比较复杂,对存储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又非常高的应用场合,可以采用既有集中存储也有前端存储的部署方式,兼有二者的优势,并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但会带来管理的复杂度和高昂的建设成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