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磁存储1位

磁存储1位

发布时间: 2023-06-07 05:16:28

① 磁储存原理

存储技术的工作原理

是通过改变磁粒子的极性来在磁性介质上记录数据。在读取数据时,磁头将存储介质上的磁粒子极性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信号,并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形式。进行写操作的原理也是如此。要使用硬盘等介质上的数据文件,通常需要依靠操作系统所提供的文件系统功能,文件系统维护着存储介质上所有文件的索引。因为效率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在我们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指令删除数据文件的时候,磁介质上的磁粒子极性并不会被清除。操作系统只是对文件系统的索引部分进行了修改,将删除文件的相应段落标识进行了删除标记。同样的,目前主流操作系统对存储介质进行格式化操作时,也不会抹除介质上的实际数据信号。正是操作系统在处理存储时的这种设定,为我们进行数据恢复提供了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恢复通常只能在数据文件删除之后相应存储位置没有写入新数据的情况下进行。因为一旦新的数据写入,磁粒子极性将无可挽回的被改变从而使得旧有的数据真正意义上被清除。另外,除了磁存储介质之外,其它一些类型存储介质的数据恢复也遵循同样的原理,例如U盘、CF卡、SD卡等等。因为这些存储设备也和磁盘一样使用类似扇区、簇这样的方式来对数据进行管理。举个例子来说,目前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都遵循DCIM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设备以FAT形式来对存储器上的相片文件进行处理。

② 磁性储存与光储存哪个储存更久 优缺点各是什么

仅从理论上说,光储存能够储存得更久!因为磁性存储材料的磁性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减弱.
磁性存储:优点是存储特别方便,能够很容易的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信息计算与传输.缺点是此种材料必须完全密封,不能有灰尘进入,还有就是不能永久存储.
光储存材料:优点是在理论上能够永久存储,缺点是这种存储材料极易受摩擦等外部作用而损坏.

③ U盘是半导体存储设备还是磁存储设备

电脑是如何工作的? --外部存储器之半导体存储设备篇

--------------------------------------------------------------------------------

在外部存储器之中。半导体存储设备是真正小巧和便携的外部移动存储器。它有着与磁存储介质设备和光存储设备完全不同的存储原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半导体存储设备的原理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便携式存储设备,这些设备大部分是以半导体芯片为存储介质。采用半导体存储介质的优点在于可以把体积变的很小,便于携带;与硬盘类存储设备不同,它没有机械结构,所以不怕碰撞,没有机械噪声;与其它存储设备相比,耗电量很小;读写速度也非常快。半导体存储设备的主要缺点就是价格较高和容量有限。

现在的半导体存储设备普遍采用了一种叫做“Flash Memory”的技术。从字面上可理解为闪速存储器,它的擦写速度快是相对于EPROM而言的。Flash Memory是一种非易失型存储器,因为掉电后,芯片内的数据不会丢失,所以很适合用来作电脑的外部存储设备。它采用电擦写方式、可重复擦写10万次、擦写速度快、耗电量小。

1.NOR型FIaSh芯片

我们知道三极管具备导通和不导通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可以用来表示数据“0”和数据“1”,因此利用三极管作为存储单元的三极管阵列就可作为存储设备。Flash技术是采用特殊的浮栅场效应管作为存储单元。这种场效应管的结构与普通场效应管有很大区别。它具有两个栅极,一个如普通场效应管栅极一样,用导线引出,称为“选择栅”;另一个则处于二氧化硅的包围之中不与任何部分相连,这个不与任何部分相连的栅极称为“浮栅”。通常情况下,浮栅不带电荷,则场效应管处于不导通状态,场效应管的漏极电平为高,则表示数据“1”。编程时,场效应管的漏极和选择栅都加上较高的编程电压,源极则接地。这样大量电子从源极流向漏极,形成相当大的电流,产生大量热电子,并从衬底的二氧化硅层俘获电子,由于电子的密度大,有的电子就到达了衬底与浮栅之间的二氧化硅层,这时由于选择栅加有高电压,在电场作用下,这些电子又通过二氧化硅层到达浮栅,并在浮栅上形成电子团。浮栅上的电子团即使在掉电的情况下,仍然会存留在浮栅上,所以信息能够长期保存(通常来说,这个时间可达10年)。由于浮栅为负,所以选择栅为正,在存储器电路中,源极接地,所以相当于场效应管导通,漏极电平为低,即数据“0”被写入。擦除时,源极加上较高的编程电压,选择栅接地,漏极开路。根据隧道效应(即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的表现)和量子力学的原理,浮栅上的电子将穿过势垒到达源极,浮栅上没有电子后,就意味着信息被擦除了。NOR型Flash Memory的存储原理如图1所示。

由于热电子的速度快,所以编程时间短,并且数据保存的效果好,但是耗电量比较大。

每个场效应管为一个独立的存储单元。一组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在一起组成位线,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在一起组成选择线,可以直接访问每一个存储单元,也就是说可以以字节或字为单位进行寻址,属于并行方式(图2)。因此可以实现快速的随机访问,但是这种方式使得存储密度降低,相同容量时耗费的硅片面积比较大,因而这种类型的Flash芯片的价格比较高。

特点:数据线和地址线分离、以字节或字为单位编程、以块为单位擦除、编程和擦除的速度慢、耗电量大和价格高。

2.NAND型FlaSh芯片

NAND型Flash芯片的存储原理(图3)与NOR型稍有不同,编程时,它不是利用热电子效应,而是利用了量子的隧道效应。在选择栅加上较高的编程电压,源极和漏极接地,使电子穿越势垒到达浮栅,并聚集在浮栅上,存储信息。擦除时仍利用隧道效应,不过把电压反过来,从而消除浮栅上的电子,达到清除信息的结果。

利用隧道效应,编程速度比较慢,数据保存效果稍差,但是很省电。

一组场效应管为一个基本存储单元(通常为8位、16位等)。一组场效应管串行连接在一起,一组场效应管只有一根位线,属于串行方式,随机访问速度比较慢。但是存储密度很高,可以在很小的芯片上做到很大的容量(图4)。

特点:读写操作是以页为单位的,擦除是以块为单位的, 因此编程和擦除的速度都非常快;数据线和地址线共用,采用串行方式,随机读取速度慢,不能按字节随机编程。体积小,价格低。芯片内存在失效块,需要查错和效验功能。

3.AND型FlaSh芯片

AND技术是Hitachi公司的专利技术。AND是一种结合了NOR和NAND的优点的串行Flash芯片,它结合了Intel公司的MLC技术(见注),加上0.18μm的生产工艺,使生产出的芯片容量更大、功耗更低、体积更小,且因为采用单一操作电压、块比较小。并且由于内部包含与块一样大的RAM缓冲区,所以克服了因采用MLc技术带来的性能降低。

特点:功耗特别低,读电流为2mA,待机电流仅为1μA。芯片内部有RAM缓冲区,写入速度快。

注:MLC(Multi-level Cell)技术,这是Intel提出的一种旨在提高存储密度的新技术,通常数据存储中存在一个阙值电压,低于这个电压表示数据“0”,高于这个电压表示数据“1”,所以一个基本存储单元(即一个场效应管)可存储一位数据(“0”或者“1”)。现在将阙值电压变为4种,则一个基本存储单元可以辅出四种不同的电压,令这四种电压分别对应二进制数据00、0l、10、ll,则可以看出,每个基本存储单元一次可存储两位数据(00、0l、10或者11)。如果阙值电压变为8种,则一个基本存储单元一次可存储3位数据。阙值电压越多,则一个基本存储单元可存储的数据位数也越多。这样一来,存储密度大大增加,同样面积的硅片上就可以做到更大的存储容量。不过阙值电压越多,干扰也就越严重。

二、各种各样的半导体存储卡

1.ATA FIaSh卡

这种存储卡是基于Flash技术(通常采用NAND型)的ATA接口的PC卡。在电源管理方面,具备休眠、待命、运行和闲置等4种模式,整体功耗比较小。具有I/0、内存和ATA三种接口方式。由于体积比较大,所以可以使用更多的存储芯片,因而也可以做到更大的容量。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和台式PC机。

ATA Flash卡由控制芯片和存储模块两部分组成。智能化的控制芯片有两个作用,一是对Flash芯片的控制,另外就是完成PC卡的ATA(lDE)接口功能。由于接口支持IDE模式,所以可以通过简单的转接到PC机的IDE接口。它支持扇区方式读写,可以像操作硬盘一样对它进行各种操作。接口有68个引脚。因为引脚中的电源和地两个引脚比其它引脚要长,保证了信号脚先分离,最后断电,所以支持热插拔。

主要特点:存储容量大(可达1GB)、即插即用、支持热插拔和传输速率约10MB/s。

ATA FLASH卡需要专用的,读写设备,通常笔记本电脑内置了这种读写器。

2.CF卡

CF(Compact Flash)卡是一种小型移动存储设备。这种标准是在1994年由ScanDisk公司提出的。CF卡兼容PCMCIA-ATA、TRUEIDE和ATA/ATAPI—4标准。其体积为 43mm X 36mm x 3.3mm,有50条引脚。主要用于数码相机、MP3播放器和PDA等便携式产品。

CF卡的内部结构与ATA Flash卡类似,也是由控制芯片和存储模块组成。智能化的控制芯片提供一个连接到计算机的高电平接口,这个接口运行计算机发布命令对存储卡以块为单位进行读写操作。块的大小为16K,有ECC效验。控制芯片管理着接口协议、数据存储、通过ECC效验修复数据、错误诊断、电源管理和时钟控制,一旦CF卡通过计算机的设置,它将以一个标准的 ATA硬盘驱动器出现,你可以像对其它硬盘一样对它进行操作。

CF卡需要专用的读写设备。但是因为它兼容PCMCIA—ATA标准,所以可以通过一个转接卡当做PCMCIA设备来使用。

3.SM卡

Smart Media Card简称SM卡,它是基于NAND型Flash芯片的存储卡。它的最大特点是体积小(45.0mm x 37.0mm x 0.76mm)、重量轻(2克)。主要用于数码相机、PDA、电子音乐设备、数码录音机、打印机、扫描仪以及便携式终端设备等。

从结构上讲, SM卡非常简单,卡的内部没有任何控制电路,仅仅是一个Flash存储器芯片而已,芯片被封装到一个塑料卡片中,引脚与卡片表面的铜箔相连。

SM卡采用NAND型的Flash芯片,因而与其它存储卡相比具有较低的价格。但因为它只用了一个存储芯片,所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容易做到大容量。

SM卡可以采用专用的读写器进行读写,也可以通过一个转接卡当做PC卡来读写。

主要特点:NAND结构适合于文件存储;高速的读写操作;价格低廉,

4.Memory StiCk

Memory Stick(记忆棒)是SONY公司推出的一种小体积的存储卡。它可用于各种消费类电子设备:数码摄像机、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掌上电脑和移动电话等。对于音乐等一些收保护的内容具备数字版权保护功能。

SONY的Memory Stick具有写保护开关,采用10个引脚的串行连接方式,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通过一个PC卡适配器,它也可作为一个PC卡在各种PC卡读写设备上使用。

Memory stick内部包括控制器和存储模块,控制芯片负责控制各种不同类型的Flash存储芯片,并将负责并行数据和串行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另外 Memory Stick采用了一种专用的串行接口,发送数据时附加了一位效验码,最高工作频率为20MHz。

5.MultiMedia卡(MMC)

MultiMedia卡(MMC)是由美国SanDisk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通用的低价位的可用于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的多功能存储卡。作为一种低价位、小体积、大容量的存储卡,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PDA、数码录音机、MP3和移动电话等设备。

MMC卡的数据通讯是基于一种可工作在低电压范围下的串行总线,它有7条引线。它支持MMC总线和SPI总线。MMC卡的结构。

特点:由于工作电压低,耗电量很小;体积小,与一张邮票差不多大小;可对数据实行密码保护;内置写保护功能。

6.Secure Digital Memory卡

SD卡是由Panasonic、Toshiba及美国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制的一种基于NAND技术的Flash存储卡。它的体积非常小,仅有一张邮票大小,但是容量却很大。SD卡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非常好的数据安全性和版权保护功能。

7.UDISK

优递卡,也称邮递卡。这是台湾八达创新科技开发的一种存储卡,它的存储部分仍是普通的Flash Memory。不同的是,它的内部具有两种接口:一个是与电脑相连的USB接口,这是由专用的USB接口芯片来完成;另一方面有单片机构建了一个Device Interface(设备接口),这个接口可支持Serial Mode、 Byte Mode及Word Mode(图20)。

优递卡的一个优点是它可以支持各种类型的 Flash存储芯片,例如:串行或并行Flash——NAND、 AND、NOR、Gate Flash及Mask ROM等。

编者按

电脑的外部存储器包含磁存储介质、光存储设备和半导体存储设备几个方面的内容,对它们的介绍到本期就暂告一段落。下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电脑的BIOS,这是电脑内部重要的信息储存器,敬请期待!

④ 为什么磁性材料可以用来作为存储器

磁性材料可以具有有磁和失磁两种状态,对应二进制的1和0,故所以能用来做存储介质。

  • 磁表面存储器是利用涂覆在载体表面的磁性材料具有两种不同的磁化状态来表示二进制信息的“0”和“1”。将磁性材料均匀地涂覆在圆形的铝合金或塑料的载体上就成为磁盘,涂覆在聚酯塑料带上就成为磁带。

  • 计算机的外存储器又称磁表面存储设备。所谓磁表面存储,是用某些磁性材料薄薄地涂在金属铝或塑料表面作载磁体来存储信息。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均属于磁表面存储器。

  • 磁表面存储器的优点为存储容量大、单位价格低、记录介质可以重复使用、记录信息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丢失,甚至可以脱机存档、非破坏性读出,读出时不需要再生信息。

⑤ 为什么设置磁表面存储器的六种记录方式,以及它们的不同

、所谓磁表面存储,是用某些磁性材料薄薄地涂在金属铝或塑料表面作载磁体来存储信息。
在磁表面存储器中,利用一种称为磁头的装置来形成和判别磁层中的不同磁化状态。磁头实际上是由软磁材料做铁芯绕有读写线圈的电磁铁。
写操作:当写线圈中通过一定方向的脉冲电流时,铁芯内就产生一定方向的磁通。
读操作:当磁头经过载磁体的磁化元时,由于磁头铁芯是良好的导磁材料,磁化元的磁力线很容易通过磁头而形成闭合磁通回路。不同极性的磁化元在铁芯里的方向是不同的。
通过电磁变换,利用磁头写线圈中的脉冲电流,可把一位二进制代码转换成载磁体存储元的不同剩磁状态;反之,通过磁电变换,利用磁头读出线圈,可将由存储元的不同剩磁状态表示的二进制代码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这就是磁表面存储器存取信息的原理。
磁层上的存储元被磁化后,它可以供多次读出而不被破坏。当不需要这批信息时,可通过磁头把磁层上所记录的信息全部抹去,称之为写“0”。通常,写入和读出是合用一个磁头,故称之为读写磁头。每个读写磁头对应着一个信息记录磁道。
磁表面存储器的优点:
①存储容量大,位价格低;
②记录介质可以重复使用;
③记录信息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丢失,甚至可以脱机存档;
④非破坏性读出,读出时不需要再生信息。
磁表面存储器的缺点
存取速度较慢,机械结构复杂,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2、光盘存储器是一种采用光存储技术存储信息的存储器,它采用聚焦激光束在盘式介质上非接触地记录高密度信息,以介质材料的光学性质(如反射率、偏振方向)的变化来表示所存储信息的“1”或“0”

⑥ 用容量为16K x 1位存储器芯片构成一个32K x 8 位的存储系统,需要多少根地址线多少根数据线

需要5根地址线和2根数据线。而且需要2*8个16K x1存储器。

16Kx1到32Kx8,字数和字长都变化了,也就是综合两种拓展方法拓展。16K到32K是两倍,使用非门作为译码器(1线-2线),故需要两个存储芯片。

构成存储器的存储介质主要采用半导体器件和磁性材料。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就是一个双稳态半导体电路或一个CMOS晶体管或磁性材料的存储元,它可存储一个二进制代码。由若干个存储元组成一个存储单元,然后再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一个存储器。

注意事项:


分类:

cf闪存卡:一种袖珍闪存卡。像pc卡那样插入数码相机,它可用适配器,使之适应标准的pc卡阅读器或其他的pc卡设备。

sd闪存卡:存储的速度快,非常小巧,外观和MMC一样,市面上较多数数码相机使用这种格式的存储卡。

数字胶卷:一种数码相机的存储介质,同日立的sm卡、松下的sd卡、索尼的memorystick属同类的数字存储媒体。

热点内容
惊声尖笑5下载ftp 发布:2025-02-06 06:33:16 浏览:528
共享文件夹让输入密码 发布:2025-02-06 06:32:28 浏览:970
收银服务器响应出错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6 06:24:43 浏览:607
sql用户授权 发布:2025-02-06 06:24:42 浏览:677
苹果手机相册显示正在上传 发布:2025-02-06 06:05:43 浏览:542
hadoop下载文件夹 发布:2025-02-06 06:05:08 浏览:187
铠最强配置是哪些 发布:2025-02-06 06:04:22 浏览:360
编译器的制作环境 发布:2025-02-06 05:54:34 浏览:829
学车网源码 发布:2025-02-06 05:47:40 浏览:386
搭建局域网影院服务器 发布:2025-02-06 05:47:38 浏览: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