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存储区
1、从操作系统原理的角度来看,只有一个存储区就是虚拟内存。
2、根据功能可以分为 ,栈区 、堆区、静态区, 栈区一般指的一个函数局部变量,在编译原理中这叫做一个栈帧。 堆区一般是为了用户自由分配的,一般C语言中用MALLOC函数分配,C++中用NEW运算符来分配,它是有操作系统的堆管理器来管理的,拿windows来说,在一个程序运行后,一般至少有两个默认的堆,一个是new堆,一个进程 自己的堆, 静态区,这个一般是全局变量或者static变量使用的区域,这个区域,如果你对PE结构熟悉,就会明白这实际上是pe 区段中的.data区段,当程序运行后变成进程,这个区段是直接内存文件映射过去的。
㈡ 内存属于硬盘的一个存储区域
内存属于硬盘的一个存储区域档判是错误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该指闷题属于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的选择题,内存是计算机交换数据,硬盘是计算机的行逗改外存储器。
㈢ C++程序运行时的内存空间如何分区
C++程序的内纯格局通常分为4个区:
1.数据区(Data Area)
2.代码区(Code Area)
3.栈区(Stack Area)
4.堆区(即自由存储区)(Heap Area)
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常量存放在数据区,所有类成员函数和非成员函数代码存放在代码区,为运行函数而分配的局部变量、函数参数、返回数据、返回地址等存放在栈区,余下的空间为堆区。
因为堆是有限的,它可能变得拥挤,如果堆中没有足够的自由空间以满足内存的需要时,那么此需要失败,并且返回一个空指针。因此,必须在使用NEW生成的指针之前进行检查,方法如下:
C++代码
HeapClass *pa1 , *pa2;
pa1 = new HeapClass(4); // 分配空间
pa2 = new HeapClass (); // 分配空间
if(!pa1 || !pa2){ // 检查空间
cout<<"out of Memory"<<endl;
return;
}
HeapClass *pa1 , *pa2;
pa1 = new HeapClass(4); // 分配空间
pa2 = new HeapClass (); // 分配空间
if(!pa1 || !pa2){ // 检查空间
cout<<"out of Memory"<<endl;
return;
}
一般来说,堆空间相对其他内存空间比较空闲,随要随拿,给程序运行带来了较大的自由度,但是管理堆区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频繁地分配(NEW)和释放(DELETE)不同大小的堆空间将会产生堆内碎块。使用堆空间往往由于:
.直到运行时才能知道需要多少对象空间;
.不知道对象的生存期到底有多长;
.直到运行时才知道一个对象需要多少内存空间;
㈣ C++运行时内存分为几个区啊
在C++中,内存分成5个区,他们分别是堆、栈、自由存储区、全局/静态存储区和常量存储区。
1.栈,就是那些由编译器在需要的时候分配,在不需要的时候自动清楚的变量的存储区。里面的变量通常是局部变量、函数参数等。
2.堆,就是那些由new分配的内存块,他们的释放编译器不去管,由用户的应用程序去控制,一般一个new就要对应一个delete。如果程序员没有释放掉,那么在程序结束后,操作系统会自动回收。
3.自由存储区,就是那些由malloc等分配的内存块,它和堆是十分相似的,不过它是用free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4.全局/静态存储区,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被分配到同一块内存中,在以前的C语言中,全局变量又分为初始化的和未初始化的,在C++里面没有这个区分了,他们共同占用同一块内存区。
5.常量存储区,这是一块比较特殊的存储区,他们里面存放的是常量,不允许修改。
㈤ 简单说一说内存泄漏、内存溢出、内存碎片。
在内存中供用户使用的内存区有三个:
程序存储区、
静态存储区、
动态存储区。
程序的数据一般存放在静态存储区蚂明和动态存储区。
静态存储区是当程序开始的时候就分配好的一块固定的内存区。
动态存储区一般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根据需要动态去分配和释放的内存区域。这块内存区域需要开发人员在使用完毕之后进行释放,如果没有释放动态分配的内存区域就会造成内存泄漏。相应的这块区域也不能够被使用。
举个例子:有一个可以装50ml水的空杯子,但是你非得向这个被子里面倒了100ml水,那么这个时候多余的水肯定会流出来,这就是水溢出了。那么放到内存来讲,就是内存溢出。
内存碎片分为外部碎片和内部碎片
外部碎片指的是还没有被分配出去(不属于任何进程)闷手告,但由于太小了无法分配给申请内存空间的新进程的内存空闲区域。
外部碎片是出于任何已分配区域或页面外部的空闲存储块。这些存储块的总和可以满足当前申请的长度要求,但是由于它们的地址不连续或其他原因,使得系统薯丛无法满足当前申请。
内部碎片就是已经被分配出去(能明确指出属于哪个进程)却不能被利用的
空间;
内部碎片是处于内部或页面内部的存储块。占有这些区域或页面的进程并不使用这个存储块。而在进程占有这块存储块时,系统无法利用它。直到进程释放它,或进程结束时,系统才有可能利用这个存储块。
㈥ 内存与外存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内存和外存的本质区别是,一个是内部运行提供缓存和处理碰升的功能,也可以理解为协同处理的通道;而外存主要是针对储存文件、图片、视频、文字等信息的载体,也可以理解为储存圆弯空间。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笑腔老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内存(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㈦ 内存作为硬件实体存储区分行,列吗
分的。
在内存的寻址中,锁亩没定数据地址需要提供行地址和列地址,行地址的选通由RAS控制罩耐庆,列地址的选通由CAS决定。
行地址物握:用于选择指定行。列地址:用于选择指定行中的指定字。㈧ 内存的存储区域有哪几种
分为2种一种是RAM 另一种是ROM
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其中ROM通常用来固化存储一些生产厂家写入的程序或数据,用于启动电脑和控制电脑的工作方式。而RAM则用来存取各种动态的输入输出数据、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和暂存数据。设备断电后,RAM中存储的数据就会丢失。㈨ c#程序运行时内存分为哪几个区
一、内存基本构成
可编程内存在基本上分为这样的几大部分:静态存储区、堆区和栈区。他们的功能不同,对他们使用方式也就不同。
静态存储区: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它主要存放静态数据、全局数据和常量。
栈区: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堆区:亦称动态内存分配。程序在运行的时候用malloc或new申请任意大小的内存,程序员自己负责在适当的时候用free或delete释放内存。动态内存的生存期可以由我们决定,如果我们不释放内存,程序将在最后才释放掉动态内存。 但是,良好的编程习惯是:如果某动态内存不再使用,需要将其释放掉,否则,我们认为发生了内存泄漏现象。
二、三者之间的区别
我们通过代码段来看看对这样的三部分内存需要怎样的操作和不同,以及应该注意怎样的地方。
例一:静态存储区与栈区
char* p = “Hello World1”;
char a[] = “Hello World2”;
p[2] = ‘A’;
a[2] = ‘A’;
char* p1 = “Hello World1;”
这个程序是有错误的,错误发生在p[2] = ‘A’这行代码处,为什么呢,是变量p和变量数组a都存在于栈区的(任何临时变量都是处于栈区的,包括在main()函数中定义的变量)。但是,数据“Hello World1”和数据“Hello World2”是存储于不同的区域的。
因为数据“Hello World2”存在于数组中,所以,此数据存储于栈区,对它修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指针变量p仅仅能够存储某个存储空间的地址,数据“Hello World1”为字符串常量,所以存储在静态存储区。虽然通过p[2]可以访问到静态存储区中的第三个数据单元,即字符‘l’所在的存储的单元。但是因为数据“Hello World1”为字符串常量,不可以改变,所以在程序运行时,会报告内存错误。并且,如果此时对p和p1输出的时候会发现p和p1里面保存的地址是完全相同的。换句话说,在数据区只保留一份相同的数据(见图1-1)。
例二:栈区与堆区
char* f1()
{
char* p = NULL;
char a;
p = &a;
return p;
}
char* f2()
{
char* p = NULL:
p =(char*) new char[4];
return p;
}
这两个函数都是将某个存储空间的地址返回,二者有何区别呢?f1()函数虽然返回的是一个存储空间,但是此空间为临时空间。也就是说,此空间只有短暂的生命周期,它的生命周期在函数f1()调用结束时,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价值,即:此空间被释放掉。所以,当调用f1()函数时,如果程序中有下面的语句:
char* p ;
p = f1();
*p = ‘a’;
此时,编译并不会报告错误,但是在程序运行时,会发生异常错误。因为,你对不应该操作的内存(即,已经释放掉的存储空间)进行了操作。但是,相比之下,f2()函数不会有任何问题。因为,new这个命令是在堆中申请存储空间,一旦申请成功,除非你将其delete或者程序终结,这块内存将一直存在。也可以这样理解,堆内存是共享单元,能够被多个函数共同访问。如果你需要有多个数据返回却苦无办法,堆内存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一定要避免下面的事情发生:
void f()
{
…
char * p;
p = (char*)new char[100];
…
}
这个程序做了一件很无意义并且会带来很大危害的事情。因为,虽然申请了堆内存,p保存了堆内存的首地址。但是,此变量是临时变量,当函数调用结束时p变量消失。也就是说,再也没有变量存储这块堆内存的首地址,我们将永远无法再使用那块堆内存了。但是,这块堆内存却一直标识被你所使用(因为没有到程序结束,你也没有将其delete,所以这块堆内存一直被标识拥有者是当前您的程序),进而其他进程或程序无法使用。我们将这种不道德的“流氓行为”(我们不用,却也不让别人使用)称为内存泄漏。这是我们C++程序员的大忌!!请大家一定要避免这件事情的发生。
总之,对于堆区、栈区和静态存储区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栈的生命周期很短暂。但是堆区和静态存储区的生命周期相当于与程序的生命同时存在(如果您不在程序运行中间将堆内存delete的话),我们将这种变量或数据成为全局变量或数据。但是,对于堆区的内存空间使用更加灵活,因为它允许你在不需要它的时候,随时将它释放掉,而静态存储区将一直存在于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我们此专题仅仅是简要的分析了内存基本构成以及使用它们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内存的分析和讨论将一直贯穿于我们以后所有的专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把它作为第一讲的原因。㈩ 内存作为硬件实体存储区分行、列吗
区分。内存分为单行列和双行列,单行列是8颗粒,双行列是16颗粒。单行列是指两面全部颗粒组成64位内存条,双行列指两面中每面的内存颗粒组成64位,只是读写方式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