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存储器线
① 静态存储器SRAM2114的容量为1K×4位/片,则其有( )根地址线和( )根数据线,用它组成32KB的存储器共需
静态存储器SRAM2114的容量为1K×4位/片,则其有(10)根地址线和(亏尺迹4)根数据线,
用它组成32KB的销并存储器共需 64 片。
----------
2片,可以组成1K×8位,困闹即1KB的存储器。
② 静态存储器6116的三个控制线分别是什么
静态储存器6116的三个控制线,它分别代表的就是它控制线的一个静态和控制线的一个长度和共线的一个电容量,这条线的话是绝绝对不可的。
③ 某静态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是2048×8位它的地址线有多少条
这种标示方法,通常表示该存储器可以存储8位数据2048个,那么地址线的数量必须保证可寻址2048个,2048=2^11,也就是以2进制递进寻址,需要11条地址线。
④ 静态存储器与动态存储器的定义是什么
静态存储器是指依靠双稳态触发器的两个稳定状态保存信息的存储器。双稳态电路是有源器件,需要电源才能工作,只要电源正常,就能长期稳定的保存信息,所以称为静态存储器。如果断电,信息将会丢失,属于挥发性存储器,或称易失性。
动态存储器是指在指定功能或应用软件之间共享的存储器。如果一个或两个应用软件占用了所有存储器空间,此时将无法为其他应用软件分配存储器空间。需要由存储器控制电路按一定周期对存储器刷新,才能维系数据保存。
(4)静态存储器线扩展阅读:
动态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动态RAM是由许多基本存储元按照行和列地址引脚复用来组成的。在3管动态RAM电路中,读选择线和写选派埋择线是分开的,读数据线和写数据线也是分开的。
写操作时,写选择线为"1",Q1导通,要写入的数据通过Q1送到Q2的栅极,并通过栅极电容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信息。
读操作时,先通过公用的预充电管Q4使读数据线上的分布电容CD充电,当读选择线为高电平有效时,Q3处于可导通的状态。若原来存有"1",则Q2导通,读数据线的分布电容CD通过Q3、闷羡笑Q2放电。此时读得的信息为"0",正好和原存信息相反。
可见,对这样的存储电路,读得的信息和原来存入的蚂含信息正好相反,所以要通过读出放大器进行反向再送往数据总线。
⑤ 在8086系统中,用6264芯片组成一个16k的存储器,可用来产生片选信号的地址线
简单说。6264是一种8K×8的静态存储器,本身的地址线就有13根;
A12A11...A0,其寻址范围为 2^13=8192(=8k);
而8086芯片有20根地址线,如果用低位地址线 A12A11...A0共13根作为6264的寻址数据线,
那么余下的地址线 A19A18...A13 共7根地址线则可用于产生6264的片选信号;
(注意:不是你说的A19A18...A14 6根地址线)
那么在采用自然序列寻址时,则
A19A18...A14=0,A13=0 时作为第一片6264的片选信号,可寻址范围 0--8191;
A19A18...A14=0,A13=1 时作为第二片6264的片选信号,可寻址范围 8192--16383;
将得到唯一的6264片选信号;
⑥ 何为静态存储器,动态存储器,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静态存储器与动态存储器主要性能比较如下表: 静态和动态存储器芯片特性比较 SRAM DRAM 存储信息 触发器 电容 破坏性读出 非 是 需要刷新 不要 需要 送行列地址 同时送 分两次送 运行速度 快 慢 集成度 低 高 发热量 大 小
⑦ 如何根据内存容量计算需要多少条地址线
内存容量为2ⁿ字节,则地址总线为n位。
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直接寻址的内存空间大小,比如8位微机的地址总线为16位,则其最大可寻址空间为2¹⁶=64KB,16位微型机的地址总线为20位,其可寻址空间为2²⁰=1MB。一般来说,若地址总线为n位,则可寻址空间为2ⁿ字节。
地址总线的宽度,随可寻址的内存元件大小而变,决定有多少的内存可以被存取。
(7)静态存储器线扩展阅读
地址线用来传输地址信息用的。举个简单的例子:cpu在内存或硬盘里面寻找一个数据时,先通过地址线找到地址,然后再通过数据线将数据取出来。如果有32根,就可以访问2的32次方的字节,也就是4GB。
在地址位多处理器协议中(ADDR/IDLEMODE位为1),最后一个数据位后有一个附加位,为地址位。数据块的第一个帧的地址位设置为1,其他帧的地址位设置为0。地址位多处理器模式的数据传输与数据块之间的空闲周期无关。一根地址线只能表示1和0。
⑧ 什么是静态存储器什么是动态存储器
静态存储器(SRAM):读写速度快,成本高,需要电源才能工作,断电信息将丢失,多用于容量较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动态存储器(DRAM):读写速度较慢,集成度高,成本低,要求配置动态刷新电路,多用于容量较大的主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