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在配置开始时必须获得哪些材料

在配置开始时必须获得哪些材料

发布时间: 2023-05-19 01:56:03

① 在窗口办理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登记需携带哪些材料

个人在窗口办理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登记时,需携带以下相关证件、材料: 内地居民提供: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
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提供:军(警)身份证件和居民身份证。
港澳居民提供:《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和《港澳居民身份证》。
台湾居民提前备供:《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外国人提供:有效护埋悔丛照。
各类申请人除提供以上证件、材料之外,还需提供弯樱本人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
注1:由他人代办时,在提供以上本人证件、材料的基础上,还需要提供授权委托书、代办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和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簿或结婚证)。
注2:上述相关证件和各类证明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1份复印件。

② 自己组装一台台式电脑需要哪些材料

自己组装台式机的基本硬件配置:
1、cpu(处理器包括风扇)
2、主板(一般包括网卡、声卡等板载设备)
3、显卡(部分可集成于主板)
辩简源4、内存
5、硬盘
6、机箱及键盘鼠标
7、显示器
8、其他不是必需设备:(包括音箱、耳机、摄像头、光驱等)
在组装的时候主要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对硬件的配置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打算配置一太玩游戏的电脑,那么就要显卡及处理器的要求就高携态一些。如果是一般上网或文字性需求,一般配置就可以满足,不必购买过于昂贵的硬件。咐颤

③ 现在电脑组装配置要哪些材料

显示器,三星或aoc,用22寸的;处理器有条件用英特尔i3的吧,其实也不贵,可以用酷睿i2的,比较便宜;显卡,如果打游戏可以用1G独显的,市面上有粗带最低两百多的1G独显,但可以买个三百多的,打现在的游戏足够,依然是1G独显,128位宽;电源少不了,电源的配置依据显卡的要求而定;硬盘就可以随便,500G;内存4G就不岩汪芦用说了,其他的如机箱,鼠键随便买。以上为基本游戏玩家设点,不包括几十个陵轿G的超大游戏和3D及其以上的图像制作

④ 自己组装电脑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组装电脑,除了购买好电脑需要的配件外,还需要准备十字螺丝刀。

电脑的配置如下。

主机部分:
1,CPU。计算机的心脏,负责运算;
2,显卡、电脑的显示核心,用于处理图像数据。如果是游戏玩家或者图形工作者,需要独立显卡。如果进用来上网,可以不购锋卜买独立显卡;
3,内存。用于CPU和硬盘交换数据,进行临时存储
4,硬盘。计算机的所有文件均存储到此;
5,主板。知租计算机的各部件安插在主板上协同工作;
6,电源。给各部件供电;搭基兆
7,机箱。用于保护机箱内部的所有部件。

外设部分:
1,显示器。用于显示电脑的图像;
2,键盘鼠标。用于操作电脑;
4,音响。用于输出声音;
5,摄像头。用于摄像、视频聊天、拍照等;
6,话筒。用于输入声音、语音聊天等。

⑤ 想要自己配置万能肥料,都该准备哪些原材料

掌握了配肥的基本技术,就可以自己去购买单一元素肥或复合肥来配肥了,在某种意义上可降低成本,也可以根据自己作物所需的氮磷钾情况有目的性的配肥,更为科学、节约。这也是科学施肥所提倡的做法。因为复合肥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特别是一些养分含量较高的复合肥,对生产的设备和工艺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一些小厂是没有那个实力去生产的。

一般来说,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的养分含量在53%就是一个分水岭豆荚放在有盖的容器里,放上水再发酵一段时间即可用。植物类的东西是制氮肥的原料。磷肥:将鱼肠、鱼骨头或肉骨头(需砸碎)、牛奶喝完后涮的水,放在有盖的容器里,放上水再发酵一段时间即可用。

量小就用磷酸二铵,尿素,氯化钾按氮磷钾比例要求算好分别用量,掺混好即可。如果量大要机施,选购原料时注意粒径要大至相同。另外,把原料粉碎后重新造粒:,是完全没必要的。不知回答满意否?可按照氮磷钾三要素的百分比含量进行配合成三元素复合肥,但要注意的是农作物对于褐煤或草炭及沸石粉碎,然后加硫酸钾混合搅拌,然后再加入尿素和二铵或氮磷复合肥,造粒后烘干;

⑥ 配置砌筑砂浆还要用哪些材料

砌筑砂浆 -组成材料

水泥

水泥是砂浆的主要胶凝材料,常用的水泥品种有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水泥等,具有可根据设计要求、砌筑部位及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水泥品种。选择中低强的水泥即能满足要求。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32.5级;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级。如果水泥强度等级过高,则可加些混合材料。对于一些特殊用途,如配置构件的接头、接缝或用于结构加固、修补裂缝,应采用膨胀水泥。
胶凝材料
用于砌筑沙浆的胶凝材料有水泥和石灰。

水泥品种的选择与混凝土相同。水泥标号应为砂浆强度等级的4-5倍,水泥标号过高,将 使水泥用量不足而导致保水性不良。石灰膏和熟石灰不仅是作为胶凝材料,更主要的是使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
细骨料
细骨料主要是天然砂,所配制的砂浆称为普通砂浆。砂中黏土含量应不大于5%;强度等级小于春仔氏m2.5时,黏土含量应不大于10%。砂的最大粒径应小于砂浆厚度的1/4-1/5,一般不大于2.5毫米。作为沟缝和抹面用的砂浆,最大粒径不超过1.25毫米,砂的粗细程度对水泥用量、和易性、强度和收缩性影响很扒散大。 拌合用水砂浆拌合用水与混凝土拌合水的要求相同戚漏,应选用无有害杂志的洁净水来拌制砂浆。

⑦ 申请办理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需要哪些材料

需要材料如下:

一、以孝感市为例,医疗机构在设备到货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在一个月内提交以下材料至装备处申请做证:

1、《乙类大型医用设备信息登记表》(电子版);

2、该设备配置(更新)的批文;

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4、《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

5、中标通知书

二、做证:装备处收到上述资料后集中一批统一做证。

三、医疗机构接到领证通知后带齐以下领证资料(否则不予发证)。

1、委托招标协议(单位盖章)

2、中标通知书(单位盖章)

3、购置合同复印件(单位盖章)

4、发票复印件(单位盖章)

5、验收合格证明复印件(单位盖章)

6、《乙类大型医用设备信息登记表》纸质(单位盖章)

7、更新的设备还需交回旧证原件(一大一小两证)

8、医疗机构申报时无人员上岗资质资料的还需提交《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合格证》。

(7)在配置开始时必须获得哪些材料扩展阅读:

《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应当符合主管部门制定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计生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大型设备配置许可证。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由非行政许可转为行政许可。

201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年)》。目录分为甲类和乙类,其中:甲类包括5类大型医用设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配置许可,乙类包括7类大型医用设备,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配置许可。

⑧ 浅谈混凝土配置及原材料选择

关键词: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级配
一、前言
随着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建设的需要,高性能混凝土应运而生,如何设计高性能混凝土成为关键,本文就针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提出一些看法。
一、配合比设计通过长时间的小级配试验及生产的控制,初步确定了自己的计算方法。现行采用的计算方法是由体积法演化而来,先由砼强度等级、水泥标号及实际强度等因素来确定水灰比,再根据浇筑方式确定用水量。当原材料没有太大变化时,一般泵送的料用水量取200Kg/m3,非泵取195Kg/m3,桩取210Kg/m3,然后得出水泥用量及掺合料用量。
与体积法的一点区别是,在计算中将掺合料(F、SG)及膨胀剂的体积也都考虑到砼体积内,而不是将其考虑成占用了砂的体积。
采用以下公式计算:VC+VW+VS+Vg+VF+VSG+VUEA+0.01а=1000 …………………… ①颂世敬S/(S+G) …………………… ②砂率根据现场砂的实际情况凭经验选取,各组份的密度则由试验确定。
这种计算方法,对于C40以下的砼不成多大问题,但对于C40以上的砼则需将计算后得出的各组份的用量在此基础上稍加调整,具体调整方法还需进一步试验,或者采用其他的计算方法。
二、原材料
(一)、水泥“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对水泥的复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细度(GB/T1345-2005)
水泥细度通常用筛析法或比表面积测定。筛析法称25g用80μm方孔筛的筛余量或10g用45μm方孔筛的筛余量来表示,比表面积法以1Kg水泥返掘所具有的总表面积(m2/Kg)表示。通常在生产中,只使用筛析法,其筛余量不得超过10%,凡细度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水泥颗粒越细,与水反应的表面越大,因而水化较快而且完全,水泥的早期和后期强度都较高,但是细度太细在预拌砼中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细度小,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水泥的凝结时间缩短,反映到预拌砼中,则是坍落度损失加大,会对预拌砼的泵送、振捣带来一定的麻烦,特别是水泥采用新标准后,各厂家为了强度能达标,往往将水泥磨的很细,一般水泥细度小于1%后,就会对砼性能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因此,在生产中要经常检测水泥细度,一旦发现水泥细度较小时,可在砼拌合料中加入适量矿粉取代等量的水泥,以“稀释”砼拌合料中水泥的比例。
二、 标准稠度用水量(GB/T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具有一定的阻力,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沉入34±1mm),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水的量即野慎为标准稠度需水量。硅酸盐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一般在126~142ml之间最理想。小于126ml时,砼拌合料对用水量太敏感,稍微加减水就会使坍落度变化很大,使得坍落度难以控制,但是,如果将坍落度控制好的话,那会改善砼的保坍性,给预拌砼带来一些好处;大于142ml时,会使砼拌合料中的用水量增加,直接影响到砼强度,同时会使坍落度损失加大。在遇到标准稠度需水量偏大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改善砼性能:1、增加理论用水量以保证砼强度;2、提高外加剂掺量以保证保坍性;3、掺入适量矿粉以“稀释”水泥的比例。
三、 凝结时间(GB/T1346-2001)
标准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沉入36±1mm)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600min.凡初凝不合规定者为废品,终凝不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规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在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初凝不宜过快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初凝之前完成砼泵送、浇捣等各项工序的操作;终凝不宜过迟是为了砼在浇筑完毕后,能尽早凝结硬化产生强度,以利于下一道工序的及早进行。
四、 安定性(GB/T1346-2001)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体积安定性不合格者作废品处理。
水泥安定性用试饼法或雷试夹法测定,有异议时以雷试夹法为标准。
五、 强度(GB/T17671-1999)
水泥强度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预控砼质量的首要因素。水泥强度不合格时为不合格品。
当水泥强度变化时,则需调整水灰比,以保证砼强度。
对于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水泥的以上几项性能是必检项目,同时也是预控商品砼质量的首要考虑因素。
(二)、骨料“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混凝土拌合料中用的骨料按其粒径大小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两种。粒径为0.08~5mm的骨料称为细骨料,粒径大于5mm的称为粗骨料。
从骨料的概念中,可以分析出以下两点:1、从砼拌合料的宏观角度考虑,骨料不应有砂和石之分,而是粒径从0.08mm开始到粒径这一系列颗粒组成的连续级配;2、从原材料检验及生产质量控制角度考虑,要严格区分区分砂和石:5mm及其以上粒径的为石子,以下的为砂,即5mm这一粒径的骨料也属于石子。
立足于这两点,在配合比设计及施工配合比确定中,就能找出一些规律。
首先是石子粒径的确定。石子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粒径。粒径增大时,石子的总表面积减小,因此包裹其表面的所需的水泥浆体也减少,可节约水泥,且在一定和易性及水泥用量的条件下能减少用水量而提高强度。不过对于强度等级较高(>C40)时,使用粗骨料粒径超过40mm时,对强度并无多大好处,因为此时由于减少用水量而获得的强度提高被大粒径骨料造成的不均匀性和较少粘结面积的不利影响所抵消。按GB50204-2002规定:“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同时考虑到预拌砼泵送的特点,将石子的粒径控制在31.5mm以下。
其次,由于我们采用的是5~16mm和16~31.5mm两种石子的复配来组成粗骨料的,因此在粗骨料内,我们同样得遵循第一条原则,将粗骨料复配成5~31.5的连续级配。通过颗粒级配试验可以确定两级配的比例。
另外,由于自然砂内有部分卵石(5mm及其以上的颗粒),因此必须将这部份骨料在粗骨料中扣除,由于砂中的卵石粒径一般都小于16mm,所以,直接扣除5~16mm的骨料即可。
最后,通过以上几点,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骨料组合体。但是由于砂颗粒级配状况的变化,必须通过小级配试验来确定砂率,以获得的组合体,即获得砂率。

⑨ 怎么组装电脑,需要什么材料,工具

在动手组装电脑前,应先学习电脑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结构、日常使用的维护知识、常见故障处理、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安装等。

安装前配件的准备
装机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实际需要购买配件。

如选购机箱时,要注意内部结构合理化,便于安装,二要注意美观,颜色与其他配件相配。一般应选择立式机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机箱,特别是机箱内的电源,它关系到整个电脑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250 W,有的处理器还要求使用300 W的电源,应根据需要选择。

除机箱电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还有主板、CPU、内存、显卡、声卡(有的声卡主板中自带)、硬盘、光驱(有VCD光驱和DVD光驱)、软驱、数据线、信号线等。

除了机器配件以外,还需要预备要用到的螺丝刀、尖嘴钳、镊子等工具。

另外,还要在安装前,对室内准备好电源插头等.

装电脑的基本步骤 ----------

组装电脑时,应按照下述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1) 机箱的安装,主誉没要是对机箱进行拆封,并且将电源安装在机箱里。

(2) 主板的安装,将主板安装在机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装,在主板处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装所需的CPU,并且安装上散热风扇。

(4) 内存条的安装,将内存条插入主板内存插槽中。

(5) 显卡的安装,根据显卡总线选择合适的插槽。

(6) 声卡的安装,现在市场主流声卡多为PCI插槽的声卡。

(7) 驱动器的安装,主要针对硬盘、光驱和软驱进行安装。

(8) 机箱与主板间的连线,即各种指示灯、电源开关线庆橡纳。PC喇叭的连接,以及硬盘、光驱和软驱电源线和数据线的连接。

(9) 盖上机箱盖(理论上在安装完主机后,是可以盖上机箱盖了,但为了此后出问题的检查,最好先不加盖,而等系统安装完毕后再盖)。

(10) 输入设备的安装,连接键盘鼠标与主机一体化。

(11) 输出设备的安装,即显示器的安装。

(12) 再重新检查各个接线,准备进行测试。

(13) 给机器加电,若显示器能够正常显示,表明初装已经正确,此时进入BIOS进行系统初始设置。

进行了上述的步骤,一般硬件的安装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电脑运行起来,还需要进行下面的安装步骤。

(14) 分区硬盘和格式化硬盘。

(15) 安装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 2003或者Windows XP系统。

(16) 安装操作系统后,安装驱动程序,如显卡、声卡等驱动程序。

(17) 进行72小时的烤机,如果硬件有问题,在72小时的烤机中会被发现。
---------------------------------------------------------------
组装电脑的过程
对于平常接触电脑不多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装机”是一件难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实只要你自己动手装一次后,就如悉会发现,原来也不过如此(当然你最好先对电脑的各个配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组装电脑的准备工作都准备好之后,下面就开始进行组装电脑的实际操作。

(1) 打开机箱的外包装,会看见很多附件,例如螺丝、挡片等。

(2) 然后取下机箱的外壳,我们可以看到用来安装电源、光驱、软驱的驱动器托架。许多机箱没有提供硬盘专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装在软驱的托架上。

机箱的整个机架由金属构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装光驱和五寸硬盘等)、三寸固定架(可用来安装软驱、三寸硬盘等)、电源固定架(用来固定电源)、底板(用来安装主板的)、槽口(用来安装各种插卡)、PC喇叭(可用来发出简单的报警声音)、接线(用来连接各信号指示灯以及开关电源)和塑料垫脚等.
驱动器托架。驱动器舱前面都有挡板,在安装驱动器时可以将其卸下,设计合理的机箱前塑料挡板采用塑料倒钩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装。在机箱内部一般还有一层铁质挡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机箱后的挡片。机箱后面的挡片,也就是机箱后面板卡口,主板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USB接口等都要从这个挡片上的孔与外设连接。

信号线。在驱动器托架下面,我们可以看到从机箱面板引出Power键和Reset键以及一些指示灯的引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型喇叭称之为PC Speaker,用来发出提示音和报警,主板上都有相应的插座。

有的机箱在下部有个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来安装机箱风扇的,塑料盒四面采用卡口设计,只需将风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体积较大的机箱还会预留机箱第二风扇、第三风扇的位置。

11.2.2 安装电源
机箱中放置电源的位置通常位于机箱尾部的上端。电源末端四个角上各有一个螺丝孔,它们通常呈梯形排列,所以安装时要注意方向性,如果装反了就不能固定螺丝。可先将电源放置在电源托架上,并将4个螺丝孔对齐,然后再拧上螺丝。

把电源装上机箱时,要注意电源一般都是反过来安装,即上下颠倒。只要把电源上的螺丝位对准机箱上的孔位,再把螺丝上紧即可。

提示:上螺丝的时候有个原则,就是先不要上紧,要等所有螺丝都到位后再逐一上紧。安装其他某些配件,如硬盘、光驱、软驱等也是一样。

11.2.3 安装主板
在机箱的侧面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来固定主板的。而在主板周围和中间有一些安装孔,这些孔和机箱底部的一些圆孔相对应,是用来固定主机板的,安装主板的时候,要先在机箱底部孔里面装上定位螺丝,(定位螺丝槽按各主板类型匹配选用,适当的也可放上一两个塑胶定位卡代替金属螺丝)。

接着将机箱卧倒,在主板底板上安装铜质的膨胀螺钉(与主板上的螺钉也对齐),然后把主板放在底板上。同时要注意把主板的I/O接口对准机箱后面相应的位置(图中箭头所指位置),ATX主板的外设接口要与机箱后面对应的挡板孔位对齐

注意:要让主板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和USB接口和机箱背面挡片的孔对齐,主板要与底板平行,决不能搭在一起,否则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机板上的螺丝孔附近有信号线的印刷电路,在与机箱底板相连接时应注意主板不要与机箱短路。如果主板安装孔未镀绝缘层,则必须用绝缘垫圈加以绝缘。最好先在机箱上固定一至两颗螺柱,一般取机箱键盘插孔(AT主板)或I/O口(ATX主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料卡时,带尖的一头必须在主板的正面。

安装系统不同,安装盘不同,安装方法有些差别。大体过程如下:
1、准备好WINDOWS XP光盘
2、启动电脑,按Delete键,进入主板BIOS设置界面。
3、设置光驱启动:进入BIOS后,根据你所说的主板,请使用方向键找到 BOOT,按Enter进入打开,方向键选择 BOOT DEVICE PRIORITY CD/DVD DRIVES 按Enter进入,其中的选项有 Floppy 、HDD-0 等,当然也有 CD-ROM 选项,按键盘上的Page Up或Page Down 键选中CD-ROM ,回车,然后按F10后(将光盘装入光驱),回车保存退出BIOS设置,计算机自动重新启动。
4、重新启动后,电脑从光盘进行引导,并显示安装向导界面,你可以根据提示一步步进行安装设置。不同的安装光盘启动后选项菜单不太一致,但大体相同,你只要首先选择光盘提示中的“安装…××××系统”就可以了。
5、大致步骤是:按Enter确定继续安装;按F8接受许可证协议;选择你想要安装的位置一般为C盘,按Enter;选择文件系统,推荐使用NTFS,按Enter;将进入磁盘扫描,并且将安装程序复制到硬盘上;计算机将在15秒后重新启动,按Enter立即重新启动;从硬盘启动继续安装过程,此时开始是图形界面模式,在这一界面下,要进行六个步骤的自动安装:安装设备、安装网络、复制文件、安装开始菜单、注册组件、保存设置。现在的计算机这六个步骤一般要经过30分钟左右。
6、系统安装结束后,自动重新启动进入到桌面,此时安装你的主板驱动(一般只要安装声卡、显卡,网卡大多为系统自认,不认当然要安装了,呵呵……)。由于主板型号不同,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也不同,在此就不详细说明了,以免误导!!!
7、一切齐备,建立网络连接,输入账号,连接上网。
8、神游网络空间吧!呵呵……

-----------------------------------------------------------------一、 准备工作
组装前应先做如下准备工作:
1. 工作台:如果你已购买了电脑桌,它就是最好的工作台。如果你还没有购买,用其他结实点的三屉桌、饭桌都可以。将工作台放在房间的“空档”部位,使你能够围着它转,以便从不同的位置进行操作。
2. 部件放置台:床、沙发都可以。在它们上面铺垫一层硬纸板(如部件包装盒)、报纸或纯棉布都可以,不要用化纤布或塑料布,防止产生静电损坏部件。
3. 中号十字起子、一字起子各一把;环形橡皮筋几只;导热硅脂(购CPU风扇时索取)。
4. 将买回的部件开封,取出部件,除机箱放在工作台上外,其他部件放在部件放置台上,不要重叠。说明书、安装盘、连接线、螺钉分类放开备用。注意,不要触摸拆封部件上面的线路及芯片,以防静电损坏它们。一些带有静电包装膜的部件,如主板、硬盘、内存等,在安装前,先让它们呆在里面。
至此,准备工作就绪。
在组装过程中,请注意如下事项:
● 在进行部件的线缆连接时,一定要注意插头、座的方向,一般它们都有防误插设施,也叫“防呆装置”——预防你发呆时出错的措施,如缺口、倒角等。只要留意它们,就会避免出错。另外,连接光驱、硬盘、软驱的扁平线缆边上有一条线是红色的,它表明这是1号线,应与插座的1号线连接。由此,也可辅助验证你插接连线是否正确。
● 插接的插头、座一定要完全插入,以保证接触可靠。如果方向正确又插不进去,应修整一下插头(电源插头带残留毛边,难以顺畅插入的情况比较多见)。
● 不要抓住线缆拔插头,以免损伤线缆。

二、 组装硬件
组装工作按下列步骤进行(以立式ATX机箱为例):
1. 准备机箱
● 机箱立放在工作台上,拆下机箱两边的侧面板,取出附送的外接220V市电的电源线和附件包(内有螺钉、机箱脚垫、后面板PCI插槽防尘片等附件)。
● 将机箱脚垫安装在机箱底部。
● 整理一下机箱扬声器、控制线,将它们收拢,用橡皮筋简单捆扎在一起,以免影响后续操作;
● 机箱卧放,左面向上。将附件包中的6颗主板安装螺丝(6面体铜制,下部带螺杆,上部带螺纹孔)根据主板上的安装孔位置,旋入机箱托板上的对应孔内。
● 如果你购买的是平面安装软驱的机箱,由里往外推压,取下光驱、软驱部位的塑料面板及可拆除挡板;如果你购买的是安装内陷式软驱的机箱,仅取下光驱部位的塑料面板及挡板。
● 对安装内陷式软驱的机箱,进行软驱试装。将软驱由机箱内部推入软驱安放机仓,然后,左右各用1颗螺钉将它临时固定在机仓内。此时插入1张软盘,调试安装位置:插入软盘时,弹出按钮被顶出;按下弹出按钮能顺畅弹出软盘。否则,需要调整软驱位置或修整机箱的相应部位,使软盘能够顺畅出入。
● 对照主板输入/输出接口的部位,用手或十字起子推压,去除机箱后面板上相应安装孔及AGP插槽、将使用的PCI插槽位置上的可拆除铁片。
● 将随机箱带的电源从机箱内部安放到机箱后上方的电源仓内,然后从后面板拧紧固定螺钉。
至此,机箱准备工作完成。将它放到别的地方,腾出工作台。
2. 安装主板上的部件
● 安装CPU
主板平放在工作台上,将CPU插座旁边的一根“零压力杆”向上拉起,与主板成90°。

然后,将CPU按针脚对应位置(下部左右各有缺针),放入CPU插座(注意:位置正确时不需要施加压力即可将CPU平放到插座内。千万别加压硬插,以免损坏CPU插针)。然后,将“零压力杆”压回水平位置卡住压力杆即安装好了CPU。

● 安装CPU散热风扇
散热风扇与CPU的连接方式随风扇类型有所不同,我们以常见的挂钩式散热风扇说明其安装方法。挂钩式散热风扇带有一条两端有长方孔、具有弹性的“M”型连接片。安装前,先比划一下,确定风扇安装方向:与CPU插座上的挂钩凸起一致;并使风扇电源线靠近主板上的CPU风扇插座。方向确定后,在CPU芯片表面均匀、薄薄地涂复一层导热硅脂(P3-CPU风扇上一般预涂有硅脂,上面盖有一片白色保护纸,将纸撕去即可,勿需再涂);然后将风扇平放在CPU芯片上,使连接片一边的钩孔挂在CPU插座凸起上,调整一下连接片位置,再将风扇另一边的挂钩加力压下,挂在CPU插座的另一个凸起上。安装完后,用手抓住风扇散热片轻轻加力、左右旋动一下,使硅脂分散均匀;然后检查一下安装是否平稳,挂钩是否牢靠。最后,将风扇电源插头,插入主板上的CPU风扇插座(FAN1或CPUFAN),将多余的线收短,用橡皮筋捆扎好,这样就完成了CPU散热风扇的安装。

● 安装内存条
一般来说,如果只安装一根内存条,应安放在靠近CPU的第一个内存条插座DIMM1上;如果安装多根内存条,则按DIMM2,DIMM3顺次安放。内存条安装到哪条内存插座,主板说明书上大多有相应说明,如果出现认不出内存的情况,最好参照主板说明安装。
安装内存条时,先将插座两边的白色卡子向外扳开(约呈45°);然后,使内存条插脚的缺口与插座上的定位凸起对应,将内存条垂直放入两边白色卡子的槽中,双手拇指按住内存条垂直向下用力,并用食指扶住卡子稍向上用力,使内存条插入插座。插接过程中,两边的卡子随压力抬起,最后,卡子上端的钩子,正好卡住内存条两边的半圆形卡口。

如要取出内存条,用两手拇指同时向外扳卡子,即可将内存条撬出。
● 将机箱附件中的几个塑料防压支柱,按长端留在主板背面的方向压入不上螺钉的安装孔内,以起到防止插入插卡时主板悬空,损伤主板的作用。v
至此,主板上部件的安装工作完成。
3. 将主板装入机箱
● 将主板放入机箱,将它安放在机箱托板上,看看与准备机箱时安装的螺钉位置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应调整托板上安装螺帽的位置;然后用螺钉将主板固定在机箱托板上。
安放主板时,一定要保证安装孔对正,能够轻松旋入固定螺钉,千万不要凑合。如果安装孔偏位强行旋入螺钉,将使主板产生内应力,时间一长,可能引起印制板导线断裂等难以查找和修复的隐患。另外,安装孔偏位也可能使托板上的铜螺钉与主板背面线路接触,形成短路或“接地”,造成电路故障,甚至损坏主板。
4. 连接机箱至主板的控制线
● 一般机箱至主板的连接线有如下5组,线端有插座,插座上标有英文名称:
SPEAKER(扬声器/蜂鸣器):2线,使用4线插座,有+/-极性;
POWER ON (电源“开”):2线,使用2线插座,无极性;
RESET(复位):2线,使用2线插座,无极性;
POWER LED(电源指示灯):2线,使用3线插座,有+/-极性;
HDD-LED(硬盘运行指示灯):2线,使用2线插座,有+/-极性。
某些机箱还可能有:
SMI(睡眠开关线):2线,使用2线插座,无极性;
SP-LED(省电指示灯):2线,使用2线插座,有+/-极性。
● 在主板上,有与之对应的两排插针,分别标有:SPEAKER,PWR.ON,RESET,POWER.LED,HDD.LED,SMI,SP.LED。这两排插针一般在主板靠近机箱底部的位置。
● 将机箱上各个连接线的连接插座插入主板相应的插针上,即可完成机箱控制线与主板的连接。有+/-极性的插座要注意插入方向(一般红线为+),如果插反了,指示灯不亮。

5. 安装光驱
● 在安装光驱前,先认识一下光驱的接口:将光驱的尾部向着自己,一般可以看到它有5组接口。

由右向左分别是:
电源输入端口,粗4针(+5,G,G,+12):+5V,地,地,+12V;
数据线端口,40针;
主从选择端口,6针(MA,SL,CS):主,从,线选。图例设置为主设备;
模拟音频输出端口,4针(R,G,G,L):右声道,地,地,左声道;
数字音频输出端口,2针(D,G):数字信号,地。
● 在安装光驱之前,应检查一下光驱的主从配置。如果我们只有一个光驱,应将“主从选择”端口中的“短接端子(小黑帽)”安放到外壳上标记有“master(MA)”的位置,使其作为主设备工作(出厂设置一般为“主设备”);如果有两个光驱,则一个短接到“master(MA)”作为主设备工作,另一个短接到“slave(SL)”作为从设备工作。
● 当完成主从配置后,将光驱由机箱的正面推入机箱,使光驱面板与机箱面板平整;然后,在机箱内部,左右各用2颗螺钉将它固定在机仓内。
● 将主板附送的40线IDE扁平电缆,以红色线对向插座1脚那边,或根据插头、座的缺口定位边,插入主板的IDE2插座,另一端插入光驱的40线端口。注意:一般主板有两个IDE端口,分别标记为IDE1和IDE2。如果你的主板支持ATA66/100,则IDE1为蓝色插座,而IDE2为白色插座。

如果你安装两个光驱,主、从光驱共用一条IDE线缆(IDE线缆除头、尾各有一个插座外,中间还有1个插座):一般主光驱使用IDE线缆尾端那个插座;从光驱使用中间那个插座。如果只有一个光驱,使用中间或尾端的插座均可。
● 将光驱附送的两端均为4线插座的音频线,一端插入模拟音频输出端口,另一端暂不使用。
● 将机箱电源“大4线”连接器之一,插入光驱电源端口(注意插头、座方向)。
由左至右:模拟音频线、40线数据线、电源线。
至此,光驱安装完毕。
6. 安装硬盘
● 安装硬盘前,先认识一下硬盘的接口:它有3组。
由右向左分别是:
电源端口,粗4针;
主从配置端口,6针或更多针;
数据接口,40针。
● 安装硬盘前,应检查硬盘主从配置。与光驱类似,如果只有一个硬盘,应将“主从配置”端口中的“短接端子”安放到“master(MA)”位置,使其作为主设备工作(出厂设置一般为“主设备”);如果有两个硬盘,则一个作为主设备工作,另一个作为从设备工作。硬盘的主从设置针脚比光驱稍复杂,应参照硬盘上的标识和说明书设置。
● 将硬盘金属盖面向上,由机箱内部推入硬盘安放机仓(一般在软驱下面),尽量靠前,但又与机箱前面板间保持一点距离。然后,左右各用2颗螺钉将它固定在机仓内。如有可能,最好与软驱间隔一个仓位,以利散热。
● 将主板附送的80线IDE扁平电缆的蓝色插头插入主板蓝色的IDE1插座。将尾端(黑色)插入硬盘40线端口。注意:如果你的主板不支持ATA66/100,IDE线缆与光驱线缆一样,均为40线,可以互换使用。40线线缆的三个插头均为黑色。将任一端插入IDE1,另一端接硬盘即可。
如果你安装两个硬盘,与光驱一样,主、从硬盘共用一条IDE线缆:尾端接主设备,中间(灰色插头)接从设备。如果只有一个硬盘,应使用尾端的插座。
● 将机箱电源“大4线”连接器之一,插入硬盘电源端口。
至此,硬盘安装完毕。
7. 安装软驱
● 软驱有2组接口。
数据接口:34针;
电源端口:粗4针小插座。
● 如果你购买的是平面安装软驱的机箱,将软驱由机箱外部推入软驱安放机仓,使面板平整;然后,左右各用2颗螺钉将它固定在机仓内。
如果你购买的是安装内陷式软驱的机箱,将软驱由机箱内部推入软驱安放机仓,然后,左右各用2颗螺钉将它固定在机仓内。
● 将主板附送的34线扁平电缆的一端插入主板上IDE插座附近的FDC插座。另一端插入软驱的数据端口。如果你安装两个软驱,与光驱一样,它们共用一条数据线缆:尾端接A软驱;中间插头接B软驱。
注意,一般软驱的数据线按防呆缺口插接即可。但SONY软驱数据插座的上下两边均有防呆缺口,如图10所示,数据线有可能插错。正确的插接方向为:34线连接电缆上的红线边靠近电源插座。

● 将机箱电源“小4线”连接器插入软驱电源端口。
至此,软驱安装完毕。

8. 安装插卡(显卡、声卡等)
安装插卡的工作就简单多了。
● 将显卡、声卡等插卡垂直插入相应的AGP或PCI插槽,并将插卡的金属翼片固定在机箱后面板的台面上。
● 将光驱的模拟音频线的另一端插入声卡的“CD IN”端子。
进行到这一步,主要设备的安装、连接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的音箱、MODEM、鼠标器、键盘,都由机箱的后面板接插,暂不管它。
下面还要做两件事:
1. 将机箱电源的20线ATX电源插头,插入主板上的ATX电源插座。注意,该插头座有一个卡勾,要拔出插头时,须压下勾柄,使勾端抬起,否则难以拔出;

2. 整理机箱内的线缆:将多余长度的线缆和没有使用的电源插头折叠、捆绑,使机箱内部整洁、美观。同时注意不要让线缆碰到主板上的部件,尽量给CPU风扇周围留出更大的空间,以利散热。

⑩ 组装电脑需要哪些东西

1、首先是主板,也是最主要的部分了,主板上有各种插槽,比如内存插槽,显卡插槽、以及芯片组,购买主板要买大厂家的,是后面电脑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

(10)在配置开始时必须获得哪些材料扩展阅读:

1、组装电脑也称兼容机或DIY电脑。即根据个人需要,选择电脑所需要的兼容配件,然后把各种互不冲突的配件组装在一起,就成了一台组装电脑。

2、组装电脑的价格一般比品牌电脑要低,但质量不一定得到保证。因为是组装的,配件有可能是假货、水货、二手货,购买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考虑每个硬件是否都合理。

3、在动手组装电脑前,应先学习电脑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结构、日常使用的维护知识、常见故障处理、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安装等。

4、选购机箱时,要注意内部结构合理化,便于安装,二要注意美观,颜色与其他配件要相配。一般最好选择立式机箱,而不要选用已淘汰的卧式机箱,特别是机箱内的电源,它关系到整个电脑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300W,有的处理器还要求使用400W的电源,应根据需要选择。

5、在网上选购电脑配件时,要看该店是否加入了淘宝保障计划、商家信誉及评价。淘宝保障计划是专为保障买家利益而设的,卖家加入时要申请冻结一定的资金(比如2000元,主营产品不同的店铺,冻结金数额不同,数码类是2000元),买家利益受损,申诉成功后就会从这笔钱里直接扣,保障类型包括如实描述、七天退换、正品保障等。

热点内容
scraino编程 发布:2025-02-08 11:59:41 浏览:262
我的世界服务器进不去该怎么办 发布:2025-02-08 11:47:41 浏览:234
linux的telnet 发布:2025-02-08 11:47:36 浏览:286
压缩袋打折 发布:2025-02-08 11:46:02 浏览:257
c语言结构体题目 发布:2025-02-08 11:46:01 浏览:336
如何svn限制一些外网不能访问 发布:2025-02-08 11:46:00 浏览:990
服务器外网ip咋配置 发布:2025-02-08 11:42:19 浏览:641
最优树算法 发布:2025-02-08 11:37:19 浏览:229
linux保存路由 发布:2025-02-08 11:36:25 浏览:557
M合成算法 发布:2025-02-08 11:26:22 浏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