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存储处理器

存储处理器

发布时间: 2023-04-26 03:58:58

㈠ 目前计算机使用的处理器和存储器芯片主要是什么电路

目前计算机使用的处理器和存储器芯片主要是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Circuit,VLSI)是一种将大量晶体管组合到单一芯片的集成电路,其集成度大于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的晶体管数在不同的标准中有所不同。从1970年代开始,随着复杂的半导体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的研究、发展也逐步展开。

计算机里的控制核心微处理器就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最典型实例,销银掘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VLSI design),尤其是数字集成电路,通常采用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亏核已经成为计算机工程的重要分支之一。

(1)存储处理器扩展阅读:

世界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厂(Integrated Circuit, 简称IC,台湾称之为晶圆厂)主要集中分布于美国、日本、西欧、新加坡及台湾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台湾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由于近年来台湾地区历经地震、金融危机、政府更迭等一系列事件影响,使得本来就存在资源匮乏、市场狭小、人心浮动的台湾岛更加动荡不安,于是就搏稿引发了一场晶圆厂外迁的风潮。而具有幅员辽阔、资源充足、巨大潜在市场、充沛的人力资源供给等方面优势的祖国大陆当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其首选的迁往地。

㈡ cpu存储器和io设备是通过什么连接起来的

子系统。CPU存储器io设备通过子系统连接起来。CPU存储器是微处理器中存放数据和各种程序的装置。CPU存储器是微处理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存储单元集合体,地址寄存槐蠢器,译铅旦陪码驱动电路。读出放大器以及时序控制电路等几部分迟首组成。

子系统。CPU存储器io设备通过子系统连接起来。CPU存储器是微处理器中存放数据和各种程序的装置。CPU存储器是微处理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存储单元集合体,地址寄存器,译码驱动电路。读出放大器以及时序控制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㈢ arm7处理器有几种存储类型

有三种存储类型。
1、内部存储器:包括ROM和仿纤RAM,用于存储程序举大高和数据。
2、外部存储器:包括Flash、SD卡、EEPROM等,用于扩展内部存储器的容量。
3、寄存器:用于存储正尺临时数据和控制信息,是处理器内部最快的存储器。

㈣ CPU的一些参数(如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有何作用

分类: 无分类
解析:

一级缓存:

高速缓存分为一级缓存(即L1 Cache)和二级缓存(即L2Cache)。CPU在运行时首先从一级缓存读取数据,然后从二级缓存读取数据,然后从内存和虚拟内存读取数据,因此高速缓存的容量和速度直接影响到CPU的工作性能。 一级缓存都内置在CPU内部并与CPU同速运行,可以有效的提高CPU的运行效率。一级缓存越大,CPU的运行效率越高,但受到CPU内部结构的限制,一级缓存的容量都很小。 二级缓存对CPU运行效率的影响也很大,现在的二级缓存一般都集成在中,但有分为芯片内部和外部两种,集成在芯片内部的二级缓存与CPU同频率二级缓存(即全速二级缓存),而集成在芯片外部的二级缓存的运行频率 是CPU的运行频率的一半(即半速二级缓存),因此运行效率较低。 但是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的大,它究竟有多少好处呢?你得告诉我们经销商,实际上你得用最普通的话跟他讲。所以我们给他们打个比方,说这个就好比你开汽车的时候,后备箱是整个的一级缓存,假如说扶手里面有一个小箱子,那是你的二级缓存。二级缓存大好在哪里呢?就是你随时开车的时候,随时在里面都可以取东西了。假如你二级缓存小的话,你还得把车停下来,到后备箱里取东西。

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一级缓存。目前所有主流处理器大都具有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少数高端处理器还集成了三级缓存。其中,一级缓存可分为一级指令缓存和一级数据缓存。一级指令缓存用于暂时存储并向CPU递送各类运算指令;一级数据缓存用于暂时存储并向CPU递送运算所需数据,这就是一级缓存的作用(如果大家对上述文字理解困难的话,可参照下图所示)。

那么,二级缓存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简单地说,二级缓存就是一级缓存的缓冲器:一级缓存制造成本很高因此它的容量有限,二级缓存的作闭让用就是存储那些CPU处理时需要用到、一级缓存又无法存储的数据。同样道理,三级缓存和内存可以看作是二级缓存的缓冲器,它们的容量递增,但单位制造成本却递减。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二级缓存、三级缓存还是内存都不能存储处理器操作的原始指令,这些指令只能存储在CPU的一级指令缓存中,而余下的二级缓存、三级缓存和内存仅用于存储CPU所需数据。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目前主流处理器所采用的一级数据缓存又可以分为实数据读写缓存和数据代码指令追踪缓存2种,它们分别被AMD和Intel所采用。不同的戚者一级数据缓存设计对于二级缓存容量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两种一级数据缓存设计的不同之处。

一、AMD一级数据缓存设计

AMD采用的一级缓存设计属于传统的“实数据读写缓存”设计。基于该架构的一级数据缓存主要用于存储CPU最先读取的数据;而更多的读取数据则分别存储在二级缓存和系统内存当中。做个简单的假设,假如处理器需要读取“AMD ATHLON 64 3000+ IS GOOD”这一串数据(不记空格),那么首先要被读取的“AMDATHL”将被存储在一级数据缓存中,而余下的“ON643000+ISGOOD”则被分别存储在二级缓存和系统内存当中(如下图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假设只是对AMD处理器一级数据缓存的一个抽象描述,一级数据缓存和二级缓存所能存储的数据长度完全由缓存容量的大小决定,而绝非以上假设中的几个字节。“实数据读写缓存”的优点是数据读取直接快速,但这也需要一级数据缓存具有一定的容量,增加了处理器的制造难度(一级数据缓存的单位制造成本较二级缓存高)。

二、Intel一级数据缓存设计

自P4时代开始,Intel开始采用全新的“数据代码指令追踪缓存”设计。基于这种架构的一级数据缓存不再存储实际的数据,而是存储这些数据在二级缓存中的指令代码(即数据在二级缓存中存储的起始地址)。假设处理器需要读取“INTEL P4 IS GOOD”这一串数据(不记空格),那么所有数据将被存储在二级缓存中,而一级数据代码指令追踪缓存需要存储的仅仅是上述数据的起始地址(如下图所示)。

由于一级数据缓存不再存储实际数据,因此“数据代码指令追踪缓轿仔局存”设计能够极大地降CPU对一级数据缓存容量的要求,降低处理器的生产难度。但这种设计的弊端在于数据读取效率较“实数据读写缓存设计”低,而且对二级缓存容量的依赖性非常大。

在了解了一级缓存、二级缓存的大致作用及其分类以后,下面我们来回答以下硬件一菜鸟网友提出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二级缓存越大处理器的性能越好,但这并不是说二级缓存容量加倍就能够处理器带来成倍的性能增长。目前CPU处理的绝大部分数据的大小都在0-256KB之间,小部分数据的大小在256KB-512KB之间,只有极少数数据的大小超过512KB。所以只要处理器可用的一级、二级缓存容量达到256KB以上,那就能够应付正常的应用;512KB容量的二级缓存已经足够满足绝大多数应用的需求。

这其中,对于采用“实数据读写缓存”设计的AMD Athlon 64、Sempron处理器而言,由于它们已经具备了64KB一级指令缓存和64KB一级数据缓存,只要处理器的二级缓存容量大于等于128KB就能够存储足够的数据和指令,因此它们对二级缓存的依赖性并不大。这就是为什么主频同为1.8GHz的Socket 754 Sempron 3000+(128KB二级缓存)、Sempron 3100+(256KB二级缓存)以及Athlon 64 2800+(512KB二级缓存)在大多数评测中性能非常接近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普通用户而言754 Sempron 2600+是值得考虑的。

反观Intel目前主推的P4、赛扬系列处理器,它们都采用了“数据代码指令追踪缓存”架构,其中Prescott内核的一级缓存中只包含了12KB一级指令缓存和16KB一级数据缓存,而Northwood内核更是只有12KB一级指令缓存和8KB一级数据缓存。所以P4、赛扬系列处理器对二级缓存的依赖性是非常大的,赛扬D 320(256KB二级缓存)与赛扬 2.4GHz(128KB二级缓存)性能上的巨大差距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而赛扬D和P4 E处理器之间的性能差距同样十分明显。

最后,如果您是狂热的游戏发烧友或者从事多媒体制作的专业用户,那么具有1MB二级缓存的P4处理器和具有512KB/1MB二级缓存的Athlon 64处理器才是您理想的选择。因为在高负荷的运算下,CPU的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近乎“爆满”,在这个时候大容量的二级缓存能够为处理器带来5%-10%左右的性能提升,这对于那些要求苛刻的用户来说是完全有必要的。

二级缓存:

二级缓存又叫L2 CACHE,它是处理器内部的一些缓冲存储器,其作用跟内存一样。 它是怎么出现的呢? 要上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处理器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慢慢地,处理器需要从内存中读取数据的速度需求就越来越高了。然而内存的速度提升速度却很缓慢,而能高速读写数据的内存价格又非常高昂,不能大量采用。从性能价格比的角度出发,英特尔等处理器设计生产公司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少量的高速内存和大量的低速内存结合使用,共同为处理器提供数据。这样就兼顾了性能和使用成本的最优。而那些高速的内存因为是处于CPU和内存之间的位置,又是临时存放数据的地方,所以就叫做缓冲存储器了,简称“缓存”。它的作用就像仓库中临时堆放货物的地方一样,货物从运输车辆上放下时临时堆放在缓存区中,然后再搬到内部存储区中长时间存放。货物在这段区域中存放的时间很短,就是一个临时货场。最初缓存只有一级,后来处理器速度又提升了,一级缓存不够用了,于是就添加了二级缓存。二级缓存是比一级缓存速度更慢,容量更大的内存,主要就是做一级缓存和内存之间数据临时交换的地方用。现在,为了适应速度更快的处理器P4EE,已经出现了三级缓存了,它的容量更大,速度相对二级缓存也要慢一些,但是比内存可快多了。缓存的出现使得CPU处理器的运行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个区域中存放的都是CPU频繁要使用的数据,所以缓存越大处理器效率就越高,同时由于缓存的物理结构比内存复杂很多,所以其成本也很高。

大量使用二级缓存带来的结果是处理器运行效率的提升和成本价格的大幅度不等比提升。举个例子,服务器上用的至强处理器和普通的P4处理器其内核基本上是一样的,就是二级缓存不同。至强的二级缓存是2MB~16MB,P4的二级缓存是512KB,于是最便宜的至强也比最贵的P4贵,原因就在二级缓存不同。

二级缓存又叫L2 CACHE,它是处理器内部的一些缓冲存储器,其作用跟内存一样。 它是怎么出现的呢? 要上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处理器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慢慢地,处理器需要从内存中读取数据的速度需求就越来越高了。然而内存的速度提升速度却很缓慢,而能高速读写数据的内存价格又非常高昂,不能大量采用。从性能价格比的角度出发,英特尔等处理器设计生产公司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少量的高速内存和大量的低速内存结合使用,共同为处理器提供数据。这样就兼顾了性能和使用成本的最优。而那些高速的内存因为是处于CPU和内存之间的位置,又是临时存放数据的地方,所以就叫做缓冲存储器了,简称“缓存”。它的作用就像仓库中临时堆放货物的地方一样,货物从运输车辆上放下时临时堆放在缓存区中,然后再搬到内部存储区中长时间存放。货物在这段区域中存放的时间很短,就是一个临时货场。最初缓存只有一级,后来处理器速度又提升了,一级缓存不够用了,于是就添加了二级缓存。二级缓存是比一级缓存速度更慢,容量更大的内存,主要就是做一级缓存和内存之间数据临时交换的地方用。现在,为了适应速度更快的处理器P4EE,已经出现了三级缓存了,它的容量更大,速度相对二级缓存也要慢一些,但是比内存可快多了。缓存的出现使得CPU处理器的运行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个区域中存放的都是CPU频繁要使用的数据,所以缓存越大处理器效率就越高,同时由于缓存的物理结构比内存复杂很多,所以其成本也很高。

大量使用二级缓存带来的结果是处理器运行效率的提升和成本价格的大幅度不等比提升。举个例子,服务器上用的至强处理器和普通的P4处理器其内核基本上是一样的,就是二级缓存不同。至强的二级缓存是2MB~16MB,P4的二级缓存是512KB,于是最便宜的至强也比最贵的P4贵,原因就在二级缓存不同。

㈤ 内存与处理器一样么

不一样
外面常说的处理器就是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这里的存储单元指内部缓存,迟胡内部缓存是封闭在CPU芯片内部的码信拦高速缓存,用于暂时存储CPU运算时的部分指令和数据,存取速度与CPU主频一致。
而内存坦纳相对于cpu来说是外部缓存。

㈥ 什么是CPU、硬盘、内存、处理器、显卡和主板

分类: 电脑/网络 >> 电脑常识
问题描述:

我算是个菜鸟了。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很久了。请帮我详细地解释清楚吧!另外,请顺便说明一下硬盘和内存有什么不同没液,区别在与哪?还有请告诉我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谢谢!!

解析:

CPU是英语“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

其实我们在买CPU时,并不需要知道它的构造,只要知道它的性能就可以了。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

主频即CPU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这是我们最关心的,我们所说的233、300等就是指它,一般说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整机的就越高。

时钟频率即CPU的外部时钟频率,由电脑主板提供,以前一般是66MHz,也有主板支持75各83MHz,目前Intel公司最新的芯片组BX以使用100MHz的时钟频率。另外VIA公司的MVP3、MVP4等一些非Intel的芯片组也开始支持100MHz的外频。精英公司的BX主板甚至可以支持133MHz的外频,这对于超频者来是首选的。

内部缓存(L1 Cache):封闭在CPU芯片内部的高速缓存,用于暂时存储CPU运算时的部分指令和数据,存取速度与CPU主频一致,L1缓存的容量单位一般为KB。L1缓存越大,CPU工作时与存取速度较慢的L2缓存和内存间交换数据的次数越少,相对电脑的运算速度可以提高。

外部缓存(L2 Cache):CPU外部的高速缓存,Pentium

Pro处理器的L2和CPU运行在相同频率下的,但成本昂贵,所凯察则以Pentium II运行在相当于CPU频率一半下的,容量为512K。为降低成本Inter公司生产了一种不带L2的CPU命为赛扬,性能也不错,是超频的理想。

MMX技术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缩写。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Pentium 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增加57条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还将CPU芯片内的L1缓存由原来的16KB增加到32KB(16K指命+16K数据),因此MMX CPU比普通CPU在运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时,处理多媒体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目前CPU基本都具备MMX技术,除P55C和Pentium ⅡCPU还有K6、K6 3D、MII等。盯棚

制造工艺:现在CPU的制造工艺是0.35微米,最新的PII可以达到0.28微米,在将来的CPU制造工艺可以达到0.18微米。

CPU的厂商

1.Intel公司

Intel是生产CPU的老大哥,它占有80%多的市场份额,Intel生产的CPU就成了事实上的x86CPU技术规范和标准。最新的PII成为CPU的首选。

2.AMD公司

目前使用的CPU有好几家公司的产品,除了Intel公司外,最有力的挑战的就是AMD公司,最新的K6和K6-2具有很好性价比,尤其是K6-2采用了3DNOW技术,使其在3D上有很好的表现。

3.IBM和Cyrix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IBM和Cyrix公司合并后,使其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芯片生产线,其成品将会日益完善和完备。现在的MII性能也不错,尤其是它的价格很低。

4.IDT公司

IDT是处理器厂商的后起之秀,但现在还不太成熟。

850 主板合适的CPU

P4或C4 2.4G及以下CPU就行,高了没意思.

什么是硬件 什么是软件

电脑及其内部的所有组件,都是我们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的东西或设备,如显示器、鼠标、键盘、机箱,机箱里面的CPU、主板、硬盘等,我们把这些设备都叫做硬件。一个电脑系统中只有硬件是不够的,因为它不能为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在电脑系统中添加了相应的软件后,电脑才能发挥它巨大的作用,才能实现我们所要求的目的。所谓软件,就是安装或存储在电脑中的程序,有时这些软件也存储在外存储器上,如光盘或软盘上。我们所知道的软件有:幸福之家、Windows 98等。

以通过一些例子,进一步理解软件、硬件的概念。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音乐磁带,就这盒磁带本身来说,它是一个硬件,用来播放磁带的录音机也是一个硬件,而存储在磁带上的音乐就是软件。

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象Windows 98这样的软件(也叫做操作系统)就是系统软件,而象"幸福之家"这样的软件就是应用软件。

通过了解软件、硬件的概念,我们也就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是,硬件和软件是相互依存的,硬件为软件提供了物质基础,即软件离开了相应硬件的支持,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而硬件只有有了软件的支持,才能使硬件有了用武之地。但是,并不是有了某种硬件就能运行所有的软件,也不是有了某个软件就能在所有的硬件上运行,这就是电脑中很普遍的兼容性问题。

计算机等数字产品识别的1GB和工业上所说的1GB。计算机等数字产品是严格按照2进制编码识别容量。所以,数字产品识别KB、MB和GB之间的关系是1024倍。而工业上所说的KB、MB和GB之间的关系是1000倍。也就是,工业上说的容量要小于计算机等数字产品识别的容量。再加上实际生产中存在的误差,所以,计算机等数字产品识别的容量会更少一些。计算机硬盘容量等其它数字存储设备都是如此。

算一下:80G*1000(工业标准)/1024(数字标准)=78.125(实际硬盘容量)

㈦ cpu能直接存取的存储器是

CPU能直接存取的存储器是主存储器(主存)、辅助存储器(辅存)、缓存存储器(Cache)和寄存器(Register)。主存储器是CPU最直接的存储器,它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辅助存储器通世桐知常指磁盘,它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缓存存储器是一种快速存取的存储器,它可以提高搜消CPU的存取速度;寄存器是CPU内部的小容量存储轮纯器,它存储CPU正在运行的指令和操作数据。

㈧ CPU的存储方式是什么

CPU的技术指标包括存储器,总线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几个方面。
首先CPU内存总线速度或者叫系统总线速度,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频。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来说很重要,由于内存速度的发展滞后于CPU的发展速度,为了缓解内存带来的瓶颈,所以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 L1高速缓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级高速缓存。在CPU里面内置了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采用回写(WriteBack)结构的高速缓存。它对读和写操作均有可提供缓存。而采用写通(Write-through)结构的高速缓存,仅对读操作有效。在486以上的计算机中基本采用了回写式高速缓存。在目前流行的处理器中,奔腾Ⅲ和Celeron处理器拥有32KB的L1高速缓存,奔腾4为8KB,而AMD的Duron和Athlon处理器的L1高速缓存高达128KB。
L2高速缓存,指CPU第二层的高速缓存,第一个采用L2高速缓存的是奔腾Pro处理器,它的L2高速缓存和CPU运行在相同频率下的,但成本昂贵,市场生命很短,所以其后奔腾II的L2高速缓存运行在相当于CPU频率一半下的。接下来的Celeron处理器又使用了和CPU同速运行的L2高速缓存,现在流行的CPU,无论是AthlonXP和奔腾4,其L2高速缓存都是和CPU同速运行的。除了速度以外,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达1MB-3MB。

㈨ CPU的性能指标简述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CPU吧。对CPU的性能指标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CPU的性能指标简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CPU的性能指标简述

CPU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频率、字长、缓存、内核和制作工艺等。

1、CPU的频率

2、CPU的位和字长

计算机在进行数据运算和传输时,都是使用二进制数中的0和1作为其数据的最基本单位。其中单独的一个0或1称为1位(bit),如十进制数8换算成二进制数是1000,我们就称其为4bit,简称4b。由于位的单位太小,因此科学家们又引入了一个新的计量计算机中数据大小的单元,即字节(Byte),简称B,字节与位的换算关系是1字节=8位,即1B=8b。

3、CPU的缓存

CPU的缓存(Cache)是CPU中的一种数据存储器,它主要用于存储CPU和内存进行数据交换时所传输的数据,它的存储速度比内存的速度还快。CPU的缓存由两部分组成,即1级缓存(L1Cache)和2级缓存(L2Cache)。

4、CPU的内核和接口

CPU的内核即CPU运算数据的处理中心。在通常情况下,当CPU生产厂商在推出一种新型CPU产品时,其与老款CPU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内核的构造上。

CPU的接口是指CPU背面与主板插槽接触的部位。由于不同类型CPU的接口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具有某种接口类型的CPU,只能使用在具有相应类型插槽的主板上。

5、CPU的制造工艺

CPU的制造工艺一般指的是CPU内部主要电子元件之间所间隔的距离,其单位通常为nm(纳米),其间隔距离越小,CPU的耗电量和发热程度也越小。目前Intel和AMD的主流CPU产品,其制造工艺都已经达到65nm。

6、双核

双核是指在一个CPU中集成了两个内核,使单个CPU就有两个普通CPU的运算能力。目前主流的CPU都采用了双核技术。

(9)存储处理器扩展阅读:

CPU术语

(1)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

一种特殊的存储器子系统,其中复制了频繁使用的数据,以利于CPU快速访问。高速缓冲存储器存储了频繁访如辩问的RAM位置的内容及这些数据项的存储地址。当处理器引用存储器中的某地址时,高速缓冲存储器便检查是否存有该地址。如果存有该地址,则将数据返回处理器;如果没有保存该地址,则进行常规的存储器访问。因为高速缓冲存储器总比主RAM

存储器速度快,所以当RAM的访问速度低于微处理器的速度时,常使用高速缓冲存储器。

(2)clock:时钟

计算机内部的一种电子电敬塌路,用来生成稳定的定时脉冲流,即用来同步每一次操作的数字信号。计算机的时钟频率是决定计算机运行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计算机的其他部件允许的范围内,频率越高越好,也作systemclock。

(3)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

它是在微处理器设计中一种对复杂指令的实现方案,通过这种实现方案就可以在汇编语言级别上调用这些指令。这些复杂指令的功能相当强大,它们能灵活地计算诸如内存地址之类的元素。

(4)Direct Memory Access (DMA):直接内存访问

在外围设备和主存之间开辟直接的数据交换通路的技术。CPU工作时,所有工作周期都用于执行CPU的程序。当外围设备将要输入或输出的数据准备好后,挪用一个工作周期,供外围设备和主存直接交换数据。这个周期之后,CPU又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这种方式是在输入输出子系统中增加了DMA控制器来代替原来CPU的工作,而使成批传送的数据直接和主存交互,由DMA部件对数据块的数据逐个计数并确定主存地址。

(5)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中央处理单元

计算机的计算和控制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或微型计算机中的微处理器(单芯片中央处理单元),具有如下功能,如:取指令、解码,以及执行指令和通过计算机主要数据传输通路(即总线)将信息输入、输出到其渣稿缺它资源。根据其定义,中央处理单元是起到了计算机大脑功能的芯片。

(6)access:访问,存取

从存储器读取或向存储器写入数据的操作。

(7)address:地址,寻址

表明在内存数据的'存放位置的数,引用或访问存储器中某个特定的位置。

(8)application processor:应用程序处理器

一种专门为某个应用系统而设计的处理器。

(9)benchmark:基准程序

用于测试硬件或软件性能的程序。硬件基准程序利用程序来测试设备的性能—例如:CPU执行指令的速度。软件基准程序确定程序在执行特定任务(例如重新计算电子表格中的数据)时的效率、准确性或速度。测试每个程序时都使用同样的数据,因此从结果可以比较出运行效果更好的程序以及程序运行效果更好的区域。

(10)primary cache 一级高速缓存

设计在微处理器内部的高速缓存,放置在主板上的高速缓存器称为二级高速缓存。

(11)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MP) 对称多处理

指多台计算机进行并行处理的一种体系结构,它是一种共享体系结构。系统中的两个以上的CPU可以共享系统中的一切资源,如内存、硬盘、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以及数据。当多个应用程序一起运行时,SMP非常灵活并具有很高的容错性。SMP利用大缓存及其它技术来减少总线流量、增加吞吐量。

(12)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erver (SMP server) 对称多任务处理服务器

一种计算机,在客户/服务器应用中作为服务器。为提高其性能,在设计时采用了对称多任务处理 (SMP) 的体系结构。

(13)3DNow! 技术

指AMD公司为解决传统图像处理过程中进行浮点运算和多媒体应用程序的瓶颈问题,研究开发的一套全新的指令集,也是该公司首次提出的三维图像处理技术。此技术提高了三维图形性能及逼真的图形效果,开创了计算机与三维图形加速卡同步运算的先河。

该指令集共包含21个指令,可最大程度地支持被称为“单指令多数据(SIMD)”的浮点运算。传统处理器所欠缺的浮点运算能力在采用3DNow!技术的AMD

K6(r) -2系列处理器中得到应用。

(14)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ctor 的首字母缩略词。

它是一种半导体技术,可以将成对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 集成在一块硅片上。该技术通常用于生产 RAM 和交换应用系统,

产品速度很快,而且功耗极低。

(15)CPU cycle:CPU周期

CPU所能识别的最小时间单元,通常为亿分之几秒。CPU执行最简单的指令时所需要的时间,例如读取寄存器中的内容,也作 clocktick。

(16)coprocessor:协处理器

一种处理器,与主微处理器不同,它执行附加的功能并协助主微处理器进行工作。最常见的一种协处理器是浮点协处理器,它在执行数值计算时比个人计算机中的通用微处理器速度更快、性能更好。

(17)floating-point processor:浮点处理器

执行浮点数算术运算的协处理器。浮点数是指用尾数和相对一个基数的指数表示的数。例如,2.33×1023 就是一个浮点数。在系统中加入一个浮点数处理器,在使用识别并应用该协处理器的软件时,可以大幅度地加快数学运算和图像处理速度。i486DX、68040和更高级的处理器含有内置的浮点处理器。

CPU超频方法

一、默认电压超频

默认电压超频,也是最常见的超频方式,这种超频方式最安全,最CPU与其他硬件基本没有“副作用”,在DIY用户中这种超频方式最为常见。

1、调整外频

调整外频,在主板BIOS设置上,找到Base Clock的选项,这个就是CPU的外频。把外频调高,根据具体Core i7而定,不过Core i7一般默认电压可以稳定运行在3.5G左右,例如i7 920,外频调整为166,这时主频就是166x20=3.33GHz。

2、关闭睿频技术

CPU超频后很可能会因为睿频技术而变得不稳定,此时需要关闭这项技术,在BIOS中找到Intel Turbo Boost的项目,关闭即可。当然,如果你能寻找到CPU的极限体质,可以配合开启睿频技术来超频,但对于初级超频用户来说,还是关闭比较妥当。

3、内存分频

由于内存频率和CPU外频是以一定比例来设定的,调整CPU外频后,内存频率也需要调整,否则内存也进入了超频状态,很可能因为内存体质不佳而超频失败。现在主流内存是DDR3-1333,可调整内存分频,使内存频率接近1333MHz,保证超频成功,当然,内存也是可以超频的,但性能提升不明显。

4、电压设置为默认

最后一步是找到CPU电压的选项,一般情况下,用AUTO是没问题的,不过会主板多数会自动加压保证稳定,这样会增加CPU发热量与功耗,所以我们调整为默认,一般设置成“+0”或“NORMAL”。保存退出,如果系统顺利启动,初步判定超频成功。

超频后性能提升不少

小幅度超频后,性能提升不少,此时Core i7 920的性能完全可以和前旗舰Core i7 975相媲美了,要知道即使是现在,i7 975的价格也是i7 920的两到三倍。

二、加电压超频电压超频

为保证CPU超频后稳定或要获取更高的主频,适当加一些电压是可以的。前三步超频就不重复了,和前面的一样,关键是第四步加电压。方法就是在BIOS找到电压选项,设置为AUTO,很多主板会自动加电压。

加电压超频

不过AUTO并非很智能的,很可能会加电压过多或过少,还是手动加电压比较稳妥。一般Core i7的默认电压为1.1XX,笔者建议最大不要超过1.35,每次以0.05的电压来加压,直到稳定,这样超频对CPU的副作用也不会很大。

CPU超频失败了怎么办?

当然,万事都未必能如人愿,超频也一样,并不是每次都会成功,超频失败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在你身上。虽然失败不一定是说明自己水平不行或者产品品质有问题,但我们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的措施。

超频失败后无法进入系统

其实,目前大多数的主板都能很好的避免由于超频失败而导致的无法开机情况。当出现由于超频而无法正常的开机重启时,主板会自动加载系统的默认设定,使系统恢复正常的运作。但也有部分主板需要用户在重启时长按“Insert”键来重新加载默认设定。

恢复为出厂时的默认设置

如果还能够进入BIOS设定界面,我们就可以选择"Load optimized default"这个选项来恢复,该选项实际就是恢复为出厂时的默认设置。如果无法令系统正常开机,连BIOS设定界面都无法进入的话,也不必太过慌张,还可以清空COMS,恢复到出厂状态。

跳线帽

一款情况,在主板的BIOS或电池旁边,

会有一个小小的跳线帽(如上图,默认短接了1、2针脚)。

清空BIOS

我们只需彻底关闭电源,把跳线帽拔出,放在2、3针脚上短接5秒钟。BIOS由于失去电力供应,里面的设定也将随之掉失,恢复默认。不过,最后还要记得再把跳线帽放回1、2针脚处,否则是开不了机滴。

大多数i7主板都有清空COMS按键

当然,搭配Core i7的中高端主板大多数都有清空COMS功能按键,一按即可。

虽然Core i7默认性能已经很强大,但超频能带来Core i7的性能提升,尤其是默认电压超频,不会对Core i7造成任何副作用。但我们在给Core i7超频之前,需要准备好一个不错的CPU散热器,因为Core i7超频的散热量很大,以免造成超频过程中出现死机的故障。

㈩ 现代中央存储器cpu是指那是三部分

CPU 中文译为中央处理器 按你的说法是指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另外说点相关的

计算机硬件系统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其中
存储器: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数据。其中内存可交换CPU与硬盘中的数据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输入/输出设备,简称I/O

计算机最小化系统组件包含主板、CPU、内存、显卡

热点内容
c语言等号 发布:2025-02-12 09:39:02 浏览:169
ug编程培训要多少钱 发布:2025-02-12 09:38:27 浏览:620
小黄车的密码怎么打开 发布:2025-02-12 09:38:26 浏览:70
存储时4k 发布:2025-02-12 09:33:31 浏览:87
stn数据库 发布:2025-02-12 09:32:31 浏览:602
iossocket编程 发布:2025-02-12 09:32:20 浏览:899
sql语句相等 发布:2025-02-12 09:32:19 浏览:351
278源码 发布:2025-02-12 09:22:40 浏览:248
13人牛牛源码 发布:2025-02-12 09:22:40 浏览:155
win2008r2搭建iscsi服务器 发布:2025-02-12 09:18:30 浏览: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