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有哪些配置
Ⅰ 兴登堡号战列舰的基本配置
1-56000吨级战舰6艘(“兴登堡”级)
2-42000吨级战舰2艘(“俾斯麦”级)
3-32000吨级巡洋战舰2艘(“沙恩霍斯特”级改装15寸主炮)
4-新型P级袖珍战舰3艘,用以取代原先3艘“德意志”级袖珍战舰
5-航空母舰2艘(“齐柏林”级)
6-重巡洋舰5艘(“希佩尔”级)
7-轻巡洋舰44艘
8-驱逐舰68艘
9-鱼雷艇90艘
Ⅱ 群星战列舰最强配置
这个我可以明确地说,没有最强,只有有针对性的配置。
总体思路是这样几个原则:
1 护卫舰堆闪避,加护盾为主。战列舰放弃闪避,堆护甲。因为护甲是比率减伤,所以在大舰上才能看出效果,而护盾是直接增加护盾值,对血少的船管用。
2 大船装远程武器输出,小船装近距离格斗武器进行狗斗。群星里面一旦开战是不能指挥微操作的,因为小船速度快,所以整体上会出现小船在前大船在后的局面,所以小船武器不必追求射程,反正你肯定能打得到;而大船最好武器都是60的,因为你在后方上不去的那会儿,射程近的武器都在闲着。
3 注意武器不要单一化。导弹是命中率100%的,早期很猛,打护卫舰这种高闪避的东西尤其管用。可是导弹怕点防御,一艘战列舰上装几个点防御基本上这船就免疫导弹攻击了。如果你看到导弹好用就全用导弹,遇到点防御配备充足的敌舰就惨了。因此尽量武器不要单一化,多少配备一些其他武器,整只舰队的输出形式必须是能量、导弹、动能武器都有一些。
4 能量武器很强势,尤其是光矛。不管是粒子光矛还是升级版速子光矛,伤害都是杠杠滴!并且射程也是很喜人的60,除了耗电多几乎完美!所以让能量武器主打是最佳选择,大舰上多配备光矛肯定是能给你带来惊喜。
5 点防御不能没有。前面说了,导弹是百分百命中,没有点防御对方放一个导弹你就会一定损血。但是也不必过多,因为点防御是防卫性武器,多了会影响火力输出。
6 前期没有光矛的时候,可以考虑用鱼雷当主力武器。鱼雷不一定要L位,大小无所谓,关键是要多。鱼雷继承了导弹的命中率,又有忽略护盾的神奇能力,所以不妨在前期给护卫舰装全S鱼雷,这样敌人的点防御的防御能力不够用,剩下的鱼雷就能痛扁对手。但是参考第三条,这种配置一定要让其他舰种上配能量或者动能武器,因为全鱼雷固然很吊,你要是真遇到个死命在家堆点防御的对手那你一定很惨。。。
7 从火力输出角度来看,显然大舰比小船效率高,因为大舰有很多L武器位置,这都是光矛的好基座。但是纯战列舰编队并不推荐,因为小舰也有一些优势:a 有闪避,导弹以外的武器打小舰命中率很低,实际上等于减伤效果很好,比大舰更能让对方火力无效化。b小舰有补充快的优势。造个大舰黄花菜都凉了,小舰却可以一会儿出一大堆,所以战争中尽量让小舰优先损失来保全大舰。所以整体思路就是大舰输出,小舰消耗。
8 舰载机目前看不出价值在哪里,最好不要带。如果不出新dlc的话,估计舰载机还要继续沉寂下去。
Ⅲ “威斯康星”号战列舰的基本配置是什么
“威斯康星”号战列舰是美国海军主要战舰,也是世界上仅有的4艘现役战列舰之一。1941年开始建造,1943年下水,1944年在美国海军服役,曾于1958年3月8日退役,80年代初经现代化改装又重新服役。
本战舰满载排水量5.73万吨,舰长2704米,宽33米,吃水深116米;最大航速33节,续航力为1.5万海里;舰上人员1518人,其中军官为65人。
舰上有重装甲防护,舷装甲厚度307毫米,甲板装甲厚35~121毫米,炮塔装甲厚432毫米,指挥塔侧部装甲厚440毫米,顶部装甲厚183毫米。
Ⅳ 密苏里号战列舰的配置
“密苏里”号,美国“衣阿华”级战列舰第三艘,现已经退役成为博物馆舰;
目前武器装备为三座3联装16英寸Mk-7 50倍身管主炮,6座双联装5英寸Mk-12 38倍身管高平两用舰炮,4座6管20毫米“密集阵”近防系统,4座4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8座4联装“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5架“先锋”无人侦察机。
Ⅳ 日本大和号战列舰装备了哪些武器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3联装主炮三座,两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后甲板。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60毫米。主炮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为2774吨,相当于日海军“秋月”型驱逐舰的排水量。
炮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后面19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炮塔后部装有长15米的测距仪,炮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上述望远镜及瞄准具采用潜望镜式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火炮冲击波的影响。
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装填炮弹时,固定在+3度上,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回一周3分钟。发射速度,每分1.8发;最大射程20海里,需飞行90秒。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每发炮弹1460千克,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机械化。3座主炮样式相同,都是由吴市海军工厂的舰炮部负责研制的。9门主炮若指向一舷射击,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大和舰的副炮采用从最上级重巡洋舰改装时拆下来的60倍径155毫米口径舰炮12门,炮塔重150吨,设有25毫米装甲板。最大射程27400米,最大射高12600米,射速5-7发/分,每门炮备弹150发,采用基线8米的测距仪。
4座炮塔分别设在上层结构的前后及舰上层建筑的两舷。这种配置可保证大和舰的全部4座副炮炮塔中的3座可以同时指向一舷,而大多数战列舰只能保证一半副炮同时指向一舷。
大和舰的防空任务主要还是由其装备的127毫米和25毫米口径高射炮来担任。89式40倍径127毫米口径高射炮,大和舰建成时装备了12门,后来在改装中增至24门。
该炮俯仰角+90度—(-)8度,火炮初速725米/秒,最大射程14800米,最大射高9400米,射速14发/分,身管寿命800-1500发。96式60倍径25毫米口径高射炮,大和号建成时装备24门(8座三联装,均带有防盾),后来陆续加装,最终总数达到152门。该炮俯仰角+90度—(-)10度。火炮初速900米/秒,最大射程6800米,最大射高5000米,射速220发/分。
Ⅵ “依阿华”级战列舰的基本配置是什么
“依阿华”级战列舰舰长270.4米,宽33米,标准排水量4.5万吨;舰体最厚装甲达430毫米。改装后的“依阿华”级战列舰安装了8座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4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发射装置、3座三联装406毫米火炮、6座双管127毫米火炮、4座“密集阵”近程武器防御系统。舰上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
Ⅶ 请介绍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舰配备
战列舰长度在200mm以上,宽度大部分在25-30mm。一战战舰最大的火炮是14英寸(356mm)。战列舰配有4-6座不等的主炮塔,以及超过10座的轮廓炮。航速最大为25节。装甲厚度大部分与其主炮口径一致。杀伤力方面不大好界定,不过可以说最大穿甲厚度为381mm(抵近射击)。战舰不存在重量一说,只存在排水量。一战战舰排水量最大超过30000吨。炮塔重量大部分有上百吨。
Ⅷ 一个战列舰编队的配置
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为主要诉求的高吨位海军作战列舰艇。由于这种军舰自1860年代开始发展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末期逐渐式微为止。
一直是各主要海权国家的主力舰种之一,因此在过去又曾经一度被称为主力舰,但由于近代以来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再也不是舰队中的主力,因此这样的称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
注意事项:
战列舰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庞大、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在其极盛时期——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列舰是唯一具备远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军强国的重视。而且加大辖区内网络游戏企业的执法检查频次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