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存储股
1. 固态硬盘最容易怎么坏
固态硬盘很容易坏的,因为固态硬盘里面不是光驱,是微型颗粒类似于CPU里的微型晶体,固态在使用过程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它所产生的热量不亚于CPU,如果固态一盘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采取必要的散热,长时间工作就会烧坏掉,我新买的三星M.2 EVO 970 250G装机测试了一下,玩大型3D游戏时,温度轻轻松松超过85度以上,稳居在90多度左右,,用手摸上去特别烫手,,我打算下面装个水冷头,不然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烧掉,,我之前就有过类似经历,之前用过饥饿鲨,三个多月就烧坏了,起初运行速度蛮快的我平时玩游戏,可是过段时间发现电脑老是平白无故的重启,然后接着就是开不了机,还以为是系统或者电脑供电不足所致于是重新做系统,就这样反反复复做了好几次,但是能感觉得到固态硬盘很热有点烫手,机箱电源也拆开好几次换了好几个,,可就是不知道哪里出现问题,后来直至闻到一股烧焦的刺激性气味,然后才发现固态硬盘坏了,后来我从网上一搜发现好多网友也都出现过类似的状况,老是重启或者开不了机,主板识别不到固态硬盘,可是换成机械盘立马又恢复正常了,,还有的网友固态硬盘才用了2周左右就报废了,我堂弟新装的机器里面固态三星2个多月报废了,都发生以上类似的状况,后来我就又买了现在这款M.2接口固态硬盘,装上机测试温度高的一笔,玩大型游戏或者下载电影轻轻松松上90度以上,,,
总结现在所有的固态硬盘发热量都挺高的,要想延长它的寿命就必须针对这固态硬盘单独装独立散热器,,不然的话很容易烧掉,个人建议,如果平时不玩游戏或者不超负荷下载或者传输文件的装风冷,风冷只能起到临时散热,如果长时间使用电脑的话,还是建议用水冷,毕竟水冷散热方面比风冷好几倍。因为现在的固态通病就是发热量高,跟CPU一样不分上下,,,,
2. 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都有哪些区别
固态硬盘存储介质是eeprom芯片,也称flash芯片,和U盘介质一样!
3. 固态硬盘如何选择
固态硬盘对于电脑性能的提升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也别盲目加装固态硬盘,首先现有的SSD性能就是个天梯榜,只有更高没有最高,一味追求性能不是明智的做法。你要装SSD之前得先分析一下你的实际需求和电脑性能吧,不是说性价比多高,性能多么逆天,就一定适合自己。
先为初入固态硬盘领域的朋友们科普一下,在进行一切的SSD选购方法的学习之前,打开自己的电脑看一看,一看用什么系统,对于一些老系统比较有感情坚持不换的建议慎重购买SSD(win7以上可以),因为老系统根本不支持Trim(删除的更快),对于SSD进行频繁的擦除会严重影响SSD寿命。再之后就看看自己的电脑是不是支持AHCI、CPU单核性能如何(可以与一代酷睿i系列对比),如果这些都满足了,那么ok,你可以继续考虑购买什么SSD的问题了。 SSD之所以快的原因就是就是内部主控-闪存-固件。 下面就分类介绍一下。
主控
主控就是SSD的核心,整个SSD的中心控制台。常见的主控产品就是Marvell、SandForce、Samsung、Indilinx这些。选购时真的不用分析太多,选择主流一些的产品、产品线完善、性能都不错。如果不是深度玩家别去碰小众产品,很容易踩雷。如果是对这些产品不够了解,个人推荐Marvell,性能均衡,整体表现上佳。 闪存 闪存是SSD中的存储元件,也是各大无良厂商的造假“高发区”,无数回答里科普的黑片白片就是指的这里。那么,固态硬盘颗粒原片、白片和黑片有什么区别呢?首先要从晶圆说起,晶圆经过切割,切割成一个一个的晶片Die,然后将完好的,稳定的,足容量的Die取下,经过生产封装成NAND Flash闪存芯片,这就是所谓的原片。黑片就是原材料时,被淘汰下来 的存在不稳定,容量不足或损坏等多多少少问题的不合格的晶片Die,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边角料”,市场上超廉价的SSD就是采用黑片制作的,质量非常不稳定。而白片就是在复检过程中被淘汰的颗粒,也属于较为劣质的产品。我个人建议对于一开始购买SSD的人来说不要在意价格,原片肯定是最好的,绝对不要用黑片。闪存颗粒目前TLC是主流,而之后推出的QLC也很不错。
固件
固件相当于SSD的驱动,这个不同厂商就有不同的区分了,因为在主控和闪存上,科技基本都已经共享了。这就好比手机里面的指纹锁、刘海屏,哪个厂商都差不多。但是实际的进程管理、系统优化这些就有千百种变化。在选择固件的时候,品牌就显得很重要了。
品牌
这里简单扩充一下品牌
三星,性能优质,有自己独有的主控产品,基本和三星在手机界的地位一样,质量有保障,价格偏贵,对性价比有要求的不适合购买。 Intel,价格高,性能尚可,如果能接受Intel的话在选购SSD时就不用思考太多,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原则是有道理的。 浦科特,性能不错,固件牛逼,能有效降低发热,提升效能。性价比也非常高,而且品牌效应不错。有着一股日本厂商的严谨劲儿,不像三星在闪存上还要耍小聪明(小吐槽,不针对品牌,三星质量是可靠的)。 当然还有不少品牌,由于我不是专业研究SSD的,所以对于不了解的产品我也就不评价了。这里还得说回固件,在追求性价比的产品中,我认为浦科特是最出色的,功耗优化真的好,发热非常平稳。耐用性与稳定性也都很好。我目前在用浦科特M9PeG,价格可能略有小贵但是使用感受很不错,同时浦科特提供五年质保与顺丰双程面运费的服务,非常贴心,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如果考虑性价比入手M8V也可以。
最后总结一下,买SSD,主控Marvell、SandForce、Samsung、Indilinx均可,闪存SLC最出色但无需过分纠结,固件品牌推荐浦科特,由于我个人接触的SSD品牌不算特别多,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指正,也希望能帮助到想要入门SSD的玩家。
4. 固态硬盘数据能保存多久
固态硬盘数据一般可以保存19年左右,这是理论上的时间。
P/E擦除次数是指SSD的完全擦写次数,格式化SSD算是一次P/E。不同的存储单元(闪存颗粒)类型擦写次数也不同,存储单元主要分为三种:
TLC: 大约500-1000次的擦写寿命,低端SSD使用的颗粒;
MLC:大约3000-10000次的擦除寿命,中高端股SSD使用的颗粒;
SLC: 大约10万次的擦除寿命,面向企业级用户;
以MLC 120G SSD为例,以最低3000次的擦写寿命为基数,每天写入50GB数据计算(包含写入放大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它的理论寿命可达19年左右,一台电脑的寿命由于配置等原因,一般达不到那么长的使用寿命,所以SSD安心使用即可。
5. 固态硬盘类型
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最新还有英特尔的XPoint颗粒技术。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IDE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通常所说的SSD。它的外观可以被制作成多种模样,例如:笔记本硬盘、微硬盘、存储卡、U盘等样式。这种SSD固态硬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寿命较长,根据不同的闪存介质有所不同。SLC闪存普遍达到上万次的PE,MLC可达到3000次以上,TLC也达到了1000次左右,最新的QLC也能确保300次的寿命,普通用户一年的写入量不超过硬盘的50倍总尺寸,即便最廉价的QLC闪存,也能提供6年的写入寿命。可靠性很高,高品质的家用固态硬盘可轻松达到普通家用机械硬盘十分之一的故障率。
基于DRAM类: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应用范围较窄。它仿效传统硬盘的设计,可被绝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管理,并提供工业标准的PCI和FC接口用于连接主机或者服务器。应用方式可分为SSD硬盘和SSD硬盘阵列两种。它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理论上可以无限写入,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独立电源来保护数据安全。DRAM固态硬盘属于比较非主流的设备。[1]
基于3D XPoint类
基于3D XPoint的固态硬盘:原理上接近DRAM,但是属于非易失存储。读取延时极低,可轻松达到现有固态硬盘的百分之一,并且有接近无限的存储寿命。缺点是密度相对NAND较低,成本极高,多用于发烧级台式机和数据中心。
6. 固态硬盘的分类
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IDE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通常所说的SSD。它的外观可以被制作成多种模样,例如:笔记本硬盘、微硬盘、存储卡、U盘等样式。这种SSD固态硬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
影响固态硬盘性能的几个因素主要是:
主控芯片、NAND闪存介质和固件。在上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何种接口也可能会影响SSD的性能。
主流的接口是SATA(包括3Gb/s和6Gb/s两种)接口,亦有PCIe3.0接口的SSD问世。
由于SSD与普通磁盘的设计及数据读写原理的不同,使得其内部的构造亦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而言,固态硬盘(SSD)的构造较为简单,并且也可拆开;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有关SSD性能评测的文章之中大多附有SSD的内部拆卸图。
而反观普通的机械磁盘,其数据读写是靠盘片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气流来托起磁头,使得磁头无限接近盘片,而又不接触,并由步进电机来推动磁头进行换道数据读取。所以其内部构造相对较为复杂,也较为精密,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拆卸。一旦人为拆卸,极有可能造成损害,磁盘无法正常工作。这也是为何在对磁盘进行评测时,我们基本看不到关于磁盘拆卸图的原因。
7. 固态硬盘的存储原理是什么
一、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其基本思想是将内存划分成若干固定大小的分区,每个分区中最多只能装入一个作业。当作业申请内存时,系统按一定的算法为其选择一个适当的分区,并装入内存运行。由于分区大小是事先固定的,因而可容纳作业的大小受到限制,而且当用户作业的地址空间小于分区的存储空间时,造成存储空间浪费。
1、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系统设置一张“分区分配表”来描述各分区的使用情况,登记的内容应包括:分区号、起始地址、长度和占用标志。其中占用标志为“0”时,表示目前该分区空闲;否则登记占用作业名(或作业号)。有了“分区分配表”,空间分配与回收工作是比较简单的。
2、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
固定分区管理可以采用静态重定位方式进行地址映射。
为了实现存储保护,处理器设置了一对“下限寄存器”和“上限寄存器”。当一个已经被装入主存储器的作业能够得到处理器运行时,进程调度应记录当前运行作业所在的分区号,且把该分区的下限地址和上限地址分别送入下限寄存器和上限寄存器中。处理器执行该作业的指令时必须核对其要访问的绝对地址是否越界。
3、多作业队列的固定分区管理
为避免小作业被分配到大的分区中造成空间的浪费,可采用多作业队列的方法。即系统按分区数设置多个作业队列,将作业按其大小排到不同的队列中,一个队列对应某一个分区,以提高内存利用率。
二、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不是预先将内存划分分区,而是在作业装入内存时建立分区,使分区的大小正好与作业要求的存储空间相等。这种处理方式使内存分配有较大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内存利用率。但是随着对内存不断地分配、释放操作会引起存储碎片的产生。
1、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采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系统中的分区个数与分区的大小都在不断地变化,系统利用“空闲区表”来管理内存中的空闲分区,其中登记空闲区的起始地址、长度和状态。当有作业要进入内存时,在“空闲区表”中查找状态为“未分配”且长度大于或等于作业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并做适当调整;当一个作业运行完成时,应将该作业占用的空间作为空闲区归还给系统。
可以采用首先适应算法、最佳(优)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三种分配策略之一进行内存分配。
2、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一般采用动态重定位的方式,为实现地址重定位和存储保护,系统设置相应的硬件:基址/限长寄存器(或上界/下界寄存器)、加法器、比较线路等。
基址寄存器用来存放程序在内存的起始地址,限长寄存器用来存放程序的长度。处理机在执行时,用程序中的相对地址加上基址寄存器中的基地址,形成一个绝对地址,并将相对地址与限长寄存器进行计算比较,检查是否发生地址越界。
3、存储碎片与程序的移动
所谓碎片是指内存中出现的一些零散的小空闲区域。由于碎片都很小,无法再利用。如果内存中碎片很多,将会造成严重的存储资源浪费。解决碎片的方法是移动所有的占用区域,使所有的空闲区合并成一片连续区域,这一技术称为移动技术(紧凑技术)。移动技术除了可解决碎片问题还使内存中的作业进行扩充。显然,移动带来系统开销加大,并且当一个作业如果正与外设进行I/O时,该作业是无法移动的。
8. 固态硬盘做存储盘危险吗
固态硬盘做存储盘危险。
固态越来越被机械硬盘所替代,最求速度的同时,故障也越来越快。
寻求稳定更好选择机械硬盘,固态装系统软件速度首选,重要的数据最好存在机械盘上。
9. 国产十大固态硬盘品牌排行榜
1、雷克沙Lexar
品牌介绍:初创于1996年,是镁光科技旗下的存储产品品牌。利背靠其母公司30多年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在各大存储类别中均提供了创新而专业的解决方案,产品涵盖存储卡、读卡器、U盘、SSD、内存条等。
2、海康威视HIKVISION
品牌介绍: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2001年成立。海康威视其产品包括摄像机、多屏控制器、交通产品、传输产品、存储产品、门禁产品、消防器材等。
3、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
品牌介绍:1970年成立,总部在美国加州,是全球知名的存储方案解决商。旗下包含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桌面存储设备、移动存储设备等多种存储解决方案。
4、东芝TOSHIBA
品牌介绍: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隶属三井集团。自1875年创业以来,为全球人民提供安全安心的家电产品和服务。其业务领域包括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社会基础设备、家电等。
5、铠侠KIOXIA
品牌介绍:从东芝公司剥离后更名而来,是全球知名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铠侠(原名为东芝存储器),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闪存及固态硬盘。
铠侠创新的3D闪存技术BiCS FLASH,正在塑造诸多高密度应用的未来存储方式,其中包括高级智能手机、PC、SSD、汽车和数据中心等。其零售产品覆盖存储卡、闪存盘及固态硬盘等各类闪存产品,旨在让终端用户可以再随时随地存储其数字生活。
10. 硬盘存储介质是什么
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IDE 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SSD。它的外观可以被制作成多种模样,例如:笔记本硬盘、微硬盘、存储卡、优盘等样式。这种SSD固态硬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在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中,存储单元又分为两类:SLC(Single Layer Cell 单层单元)和MLC(Multi-Level Cell多层单元)。SLC的特点是成本高、容量小、但是速度快,而MLC的特点是容量大成本低,但是速度慢。MLC的每个单元是2bit的,相对SLC来说整整多了一倍。不过,由于每个MLC存储单元中存放的资料较多,结构相对复杂,出错的几率会增加,必须进行错误修正,这个动作导致其性能大幅落后于结构简单的SLC闪存。此外,SLC闪存的优点是复写次数高达100000次,比MLC闪存高10倍。此外,为了保证MLC的寿命,控制芯片都校验和智能磨损平衡技术算法,使得每个存储单元的写入次数可以平均分摊,达到100万小时故障间隔时间(MTBF)。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目前应用范围较窄。它仿效传统硬盘的设计、可被绝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管理,并提供工业标准的PCI和FC接口用于连接主机或者服务器。应用方式可分为SSD硬盘和SSD硬盘阵列两种。它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而且使用寿命很长,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独立电源来保护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