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存储器用来
① 在计算机系统中,外部存储器的作用是什么
计算机存储器指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区域,以芯片格式和集成电路形式存在。计算机存储器应用于录音机或磁盘。术语“存储器”通常视为物理存储器的简称,作为保留数据的实际可能芯片。有些计算机也使用虚拟存储器,即在硬盘上扩展物理存储器。
存储器分为两种基本类型:ROM 和 RAM 。
ROM(只读存储器):在 ROM 中,只读数据是预先记录的,不能被移动。ROM 不易于丢失,也就是,不管计算机处于开机还是关机状态,ROM 始终保留其内部内容。大多数个人计算机的 ROM 较小,主要用于存储一些关键性程序,诸如用来启动计算机的程序。另外,ROM 也用于计算器及外围设备等,如激光打印机,其字体存储于 ROM 中。ROM 还存在一些扩展变量,如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即采用专用 PROM 编程器在空白芯片上写入数据。
RAM(随机存储器):该存储器中的内容可以以任意顺序存取(读、写和移动)。时序存储器设备正好与其形成对比,如磁带、唱片等,其存储介质的机械运动驱使计算机必须以固定顺序存取数据。RAM 通常负责计算机中主要的存储任务,如数据和程序等动态信息的存储。RAM 的通用格式包括: SRAM(静态 RAM)和 DRAM(动态 RAM)。
RAM IC 通常组装为插槽。常见的标准插槽类型包括:SIMM (Single in-line memory mole)插槽和 DIMM (Dual in-line memory mole)插槽。
此外,还存在一些诸如闪存(Flash memory)、NVRAM 以及 EEPROM 等存储器类型,它们是结合 RAM 和 ROM 特征所获得的产物。
② 外存储器有什么作用
存储器是记忆信息的实体,是数字计算机具备存储数据和信息能力,能够自动连续执行程序,进行广泛的信息处理的重要基础。
1、存储器的概念
(1) 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软件)和各种数据。现在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就是存储器和CPU
(2) DMA:一种可以让存储器与IO设备进行数据存取的方式。设计理念就是为了在IO设备与存储器进行数据存取时不去打扰CPU。
2、存储器的分类
(1) 按照存储器的介质分类:
1.1 半导体存储器:由半导体组成的存储器称为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的存储器体积小,功率低,存取时间短.但是电源消失时,所存储的数据也会丢失,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
1.2 磁材料存储器:由磁材料做成的存储器称为磁性存储器,在金属或塑料上涂抹一层磁性材料,用来存放数据,特点是非易失即断电后不数据不消失,存取速度比较慢;
1.3 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使用激光在磁光材料上进行读取,特点是非易失性,耐用性好,记录密度高。现在多用在计算机系统中用作外部存储。
(2) 按照存储器的数据存取方式分类:
2.1 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RAM(随机存储器)是一种可以读可以写的存储器,它的任何一个存储单元的内容都可以随机存取,而且存取的时间与物理位置无关,我们的内存(主存)就是这种RAM(随机存储器);
2.2 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ROM(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只能写入一次原始信息,写入之后,只能对去内部的数据进行读出,而不能随意重新写入新的数据去改变原始信息;
2.3 串行访问数据存储器:在对存储器的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时,必须要按照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先后寻址地址,这种存储器就为串行访问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在存取数据时,需要按照存储器的存储单元的位置显示进行存取。
(3) 按照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3.1 主存储器(主存):通常指我们所说的内存,它可以直接与CPU交换数据的存储器,特点速度快,容量小,价格高。主存采用半导体制作,所以是易失性存储器;
3.2 辅助存储器(辅存):通常指我们所说的外存,用来存放当前没有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它不能直接与CPU交换数据,需要加载到主存。特点速度慢,容量大,价格便宜。辅存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
3.3 缓冲存储器(缓存):主要用到俩个速度不同的部件之中,现在基本用在CPU与主存之间,起到缓存的作用。
3、存储器的层次
(1) 存储器的层次按照它的3个指标即速度,容量,每位价格进行划分分别是:
寄存器=>缓存=>主存=>磁盘=>光盘
越是上层的存储器它的容量越小,速度越快,每位价格越高,越是下层的存储器容量越大,速度越慢,每位价格越低。
寄存器是CPU中的一个存储器CPU实际上是拿寄存器中的数进行运算和控制,它的速度最快,价格最高。
缓存也被设置到了CPU中。
(2) 缓存与主存主要是为了解决CPU与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因为CPU速度要快与主存,而缓存也快与主存,只要将CPU近期要使用的数据调入到缓存中,CPU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来提升数据的访问速度,降低CPU的负荷。主存与缓存的数据调动是由硬件自己完成的。
(3) 主存与辅存主要用来解决存储系统的容量问题,辅存比主存速度低,并且不能被CPU之间访问,但它容量大,当CPU需要运行程序时,将辅存的数据调入到主存,CPU在来访问。主存和辅存之间的数据调动由硬件和操作系统共同完成。
4、主存
功能:
主存储器是能由CPU直接编写程序访问的存储器,它存放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只能临时存放数据,不能长久保存数据。
组成:
● 存储体(MPS):由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储存元件,每个元件可存一位二进制数)且每个单元有一个编号,称为存储单元地址(地址),通常一个存储单元由8个存储元件组成;
● 地址寄存器(MAR):由若干个触发器组成,用来存放访问寄存器的地址,且地址寄存器长度与寄存器容量相匹配(即容量为1K,长度无2^10=1K);
● 地址译码器和驱动器
● 数据寄存器(MDR):数据寄存器由若干个触发器组成,用来存放存储单元中读出的数据,或暂时存放从数据总线来的即将写入存储单元的数据【数据存储器的宽度(w)应与存储单元长度相匹配】。
③ 内储存器与外储存器的作用
内储存器(内存)
内储存器直接与CPU相连接,由存取速度较快的电子元件构成,但储存容量较小。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程序的指令和数据,并直接与CPU交换信息,是CPU处理数据的主要来源。内储存器由许多储存单元组成,每个单元能存放一个二进制数或一条由二进制编码表示的指令。内储存器是由随机储存器和只读储存器构成的。在ROM中,只读数据是预先记录的,不能被移动。ROM不易于丢失,也就是,不管计算机处于开机还是关机状态,ROM始终保留其内部内容。大多数个人计算机的ROM较小,主要用于储存一些关键性程序,诸如用来启动计算机的程序。另外,ROM也用于计算器及外围设备等,如激光打印机,其字体储存于中。ROM还存在一些扩展变量,如可编程只读储存器(PROM),即采用专用PROM编程器在空白芯片上写入数据。只读储存器(Read only Memory)用于机器的开机初始化工作和系统默认的设备参数设置。
随机内存,即RAM(Randomaccessmemory)通过使用二进制数据储存单元和直接与CPU联系,大大减少了读取数据的时间。RAM上所存数据在关机或计算机异常是会自动清除,所以人们才需要将数据保存在硬盘等外存上。 外储存器(外存)
外储存器是内储存器的扩充。它通常储存容量大,价格低,但储存速度慢,一般用来存放大量暂时不用的程序,数据和中间结果,需要时,可成批的与内存进行信息交换。外存只能与内存交换信息,不能被计算机系统的其他部件直接访问。常用的外存有磁盘,磁带,光盘等。
外存分为很多种类,例如硬盘(Hard drive)软盘(Floppy disk)CD光盘、CD-R可拷贝光盘、CD-ROM只读光盘、CD-RW读写光盘、有些大型计算机(Mainframe computer)会用读写磁带来储存网络进程的庞大数据。
一个是内部运行提供缓存和处理的功能,大家也可以理解为协同处理的通道。而外存主要是针对储存文件、图片、视频、文字等信息的载体,也可以理解为储存空间。这些其实就是内存和外存的本质区别。
④ 电子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有什么作用有那些存储形式
计算机的外存可用来长期存放程序和数据。外存上的信息主要由操作系统进行管理,外字一般只和内存进行信息交换。
一直接访问存储(DAS,Direct Access Storage)是最常接触的外存储形式,它包括磁盘、磁带和光盘。
⑤ 外存储器的作用是什么
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也称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外存主要指那些容量比主存大、读取速度较慢、通常用来存放需要永久保存的或相对来说暂时不用的各种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外存储器设备种类很多,目前微机常用的外存储器是软磁盘存储器、硬磁盘存储器和只读光盘(CD-ROM)存储器 不管是软磁盘还是硬磁盘存储器,其存储部件都是由涂有磁性材料的圆形基片组成的,由一圈圈封闭的同心圆组成记录信息的磁道。 磁盘是由许多磁道组成的,虽然每个磁道长度不一样,但每道磁道的容量都是相同的,因而它们的信息存储密度不一样。每个磁道又被划分成多个扇区,扇区是磁盘存储信息的最小物理单位。通常对磁盘进行的所谓格式化操作,就是在磁盘上划分磁道和扇区。刚出厂的磁盘上没有这些划分,所以必须经过格式化后才能使用。 磁盘的存储原理是由写入电路将经过编码后的"0"和"1"脉冲信号,通过磁头转变为磁化电流,使软盘上生成相应的磁元,这样便将信息记录在软盘上。读出时,软盘上的磁元在磁头上产生感应电压,再经读写电路还原?quot;0"和"1"数字信息,送到计算机中。
麻烦采纳,谢谢!
⑥ 什么是外存储器它的功用是什么
1、包括输入设备中的键盘、鼠标器、扫描仪、数码相机和语音输入系统、手写输入系统、IC卡输入系统,输出设备中的显示系统、各种打印机和绘图仪,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外存储设备,多媒体设备中的光盘驱动器、声卡、音箱、视频卡、电视接收卡、SCSI卡及摄像头等多媒体适配器,网络设备中的调制解调器、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网桥、网关和交换机等。
2、包括电源、主板、cpu、内存、硬盘、声卡、显卡、调制解调器、网卡、软驱、光驱等。外储存器是指除计算机内存及CPU缓存以外的储存器。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2 1、硬盘:指电脑上使用坚硬的旋转盘片为基础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储和检索数字数据,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很近的写头,由电磁流来改变极性方式被电磁流写到磁盘上。
3 2、软盘:指个人计算机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软盘的读写是通过软盘驱动器完成的。
4 3、光盘:指近代发展的不同于磁性载体的光学存储介质。用聚焦的氢离子激光束处理记录介质的方法存储和再生信息,又称激光光盘。
⑦ 外存储器的作用
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也称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外存主要指那些容量比主存大、读取速度较慢、通常用来存放需要永久保存的或相对来说暂时不用的各种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外存储器设备种类很多,目前微机常用的外存储器是软磁盘存储器、硬磁...
⑧ 简要说明计算机中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主要作用
1、内存储器
是运算器读取和存储数据的地方,配合运算器完成运算和控制。
又叫主存储器。
分为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2、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用来存储大量数据、程序,断电后仍然可以保存。
常见的有:
软盘、硬盘、光盘、U盘以及磁带机等。
⑨ 外存的作用是什么
电脑内存由于技术和价格上的原因,容量有限,不可能容纳所有的软件,因此计算机系统都要配置外存诸器。外存储器又称为辅助存储器,它的容量一般都比较大,而且大部分可以移动,便于不同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外存用来存储程序、数据以及各种软件资源。CPU不能像访问内存那样直接访问外存,必须通过内存才能与外存进行信息交换。在微机上,常用的外存有磁盘、光盘、磁带,磁盘又可以分为软磁盘和硬磁盘。
软磁盘是一块圆形的薄膜软片,双面各涂一层磁性材料。目前微机上常用的软盘按尺寸划分为5.25英寸盘和3.5英寸盘。3.5英寸与5.25英寸的大小不同、格式不同、盘套材料也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磁道。磁道由外向里顺序编号,最外面的为0磁道,最里面的为末磁道。为了记录信息的方便,把每一个磁道又分成几个区段,称为扇区。磁盘读写时,以扇区为基本单位,每个扇区存放同样数量的信息。在使用新软盘的时候,一般要对软盘进行“格式化”处理,在格式化时,系统会自动将磁盘划分出磁道和扇区,同时还要存入一些必要的初始化信息。经过格式化后的软盘才能用来存储信息。如果格式化一张已存储信息的磁盘,其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硬磁盘是由若干金属盘片组装在一起的。硬盘的存储格式与软盘类似,但硬盘使用寿命长、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快。硬盘在第一次使用时,也必须首先进行格式化。
光盘的存储介质不同于磁盘,属于另一类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由光盘和光盘驱动器组成。按工作方式不同,光盘分为三大类:只读光盘、一次写入型光盘和可擦写光盘。光盘存储器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大容量信息存储设备,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光驱已成为微机的基本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