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尘存储
㈠ 42.楞严经浅述(认识真心妄识)
42.楞严经浅述(认识真心妄识)
我们谈妙明真心,真心是有很多名称、很多说法的:真心、佛性、如来、觉性,或者是叫妙明真心、真如。真心前面加一个妙明,他用妙明来形容这个真心,妙明属于形容词,是说真心具备两个特征:“妙”是说它清净不动、湛然不动,不动,不变;“明”是说明它的圆明、智慧。一个是从定上讲,一个是从慧上讲。叫清净圆明、定慧圆明、定慧圆满。“明”是表示他的智慧明了、照了照见,所以用了“妙明”两个字来形容真心。真心是有很多名词的,我们在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就可以理解说的是一个事儿,说佛性就是真心、真如、如来藏,都是说的一个事儿,妙明真心,这是一个概念。
还有一个概念,你有真心肯定就有妄心。妄心在书上又叫妄识,识就是认识的识,八个识,妄识简单的讲就是虚妄的分别心,虚妄的分别心就叫妄识。用妄来形容,说明就是虚妄的,本来没有,你把它当真了,所以叫妄识、妄心。书上比喻的月影就是指的妄识、妄心。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都属于妄识、妄心,第七识、第八识其实也都属于妄识,只不过我们容易感受的就是前六识,第七识、第八识我们不容易感受到,其实它在用,但是我们认识不到,这都属于妄识,都属于妄心。八识就是从八个角度来分析我们这个识心、分别心,是为了认识分别心来分的八个识。八个角度不是八个心,都是一个心,是从八个角度来认识它。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跟第六意识它们是相连的,叫五俱意识。为什么是五俱意识?因为前五识它没有独自分别的功能,它独自是分别不了的。举个例子,就像我们的照相机一样,我们照相的时候先要聚焦,把要照的东西先框起来,之后你会看到有个影像在里面,但是你还没有按快门儿,没按快门儿成不了像,只能说是显现,那个人影在里面,那个静物在里面,这就比喻是前五识在里面显现了。那么什么是第六识?快门一按,咔嚓,成像了,就聚影成像,前面是聚影,把你要照的形象先放在照相机的里面,第六识是咔擦一按快门,叫聚影成像。所以说前五识没有独立分别的功能,它不能独自分别,它是离不开第六识的,所以叫五俱意识。前五识离不开第六识,所以第六识它就具备独立分别的功能。
那么第六意识它既然能够独立分别,它也可以单独存在,大部分它们是在一起的,个别情况下是可以单独存在,叫独头意识。独头意识是说这个第六意识可以单独存在:像做梦就是梦中独头;你生病了,像自闭症、抑郁症、老年痴呆、植物人,就是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不受别人的影响,别人影响不了他的都叫病中独头;还有一种是散位独头,散位独头指的是专注,我们在做一个事情的时候,很专注,忘了别的。像写字的时候,好多书法家有这个体会,很专注,忘了周围的,比如给他送了杯水,他太专注了,把墨汁端起来喝了,还(说)好茶好茶,这个就叫散位独头;还有一个定中独头,像四禅八定,我们在修四禅八定的时候,就是把五俱意识那个粗重的染污的法尘转了,把生法尘也转了,那个生法尘就是指的散位独头。
这个法尘分两种:染污的法尘和清净的法尘。清净的法尘又分两种:就是生法尘和灭法尘。散位独头就是清净法尘当中的生法尘;灭法尘是四禅八
定所显的,看起来很清净、很幽闲,这个就是灭法尘。这都属于清净法尘。清净法尘里面有深浅的不同,那个散位独头就是浅的清净法尘,就叫生法尘,生灭嘛,生法尘。这个四禅八定所显的法尘再深一步,就是灭法尘。
独头意识就分这四种(梦中独头、病中独头、散位独头、定中独头),独头意识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它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独立存在的,除此之外,都是五俱意识,这是讲的前六识。
不是讲八识嘛,还有第七识,这个第七识是第八识和前六识的一个中间,相当于一个媒介,它是连通前六识和第八识的,它是一个关联人物,是一个关联者。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前六识不能直接缘第八识,前六识造作的善恶的种子,不能直接存到第八识里,必须通过第七识。
第七识主要的特征就是向内认为第八识就是“我”。为什么我们都有“我”的概念?就是因为第七识向内执取第八识,这个就是“我”,它建立了一个“我”的概念,建立了“我”的执着,这就叫执我识,我执就是这么来的;向外就分别这就是“我的”。一个向内是“我”,向外当然就是“我的”:大的就是我生活的宇宙,我生活的地球,小的就是我的衣服,我买的菜。一个向内一个向外,这个都是第七识。建立了一个“我”的世界,我依我所。“我”是向内的,“我所”就是我所拥有的,我所赖以生存的这些环境,这就叫“我所”,“我”“我所”,这是第七识。
第八识具备几个特征:一个它有“存储的功能”,所以又叫藏识,就像仓库一样,相当于宝藏,什么都能存,它具有存储的功能。
那它有存储就有能所,能藏所藏。所以说我们众生,他有能所其实就是在第八识,第八识它有能所,只不过它的能所是细微的,我们看不到,凡夫是看不到细微的能所的,我们看到的是粗的,第六识显现的那个粗重的那层分别,粗法尘那个能所。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显现这一切,都是第一层粗的那个能所;细的能所必须要到第二月、那个识精、六根之性,六根之性实际上就回归到心里来了,回归到心实际上就回归到第八识了,第八识那个细的能所就显现了。一般人是看不到的,一般人是认识的月影、认识的妄心,一般人都是生活在月影里。然后你必须要用功,才能生活在第二月里。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生活在第一月里,是这样的。第一月、第二月、月影就这么来的。到了第八识,能所的功能实际上是第八识执持的。
所以第八识还有一个功能叫“执持的功能”,执持不散,它执持我们这个身心不散,执持这八个识不散。执持,或者叫持守,持守不失,持守不散。这就是第八识它的又一个功能。
从第八识来看,它这个能所是细的(第二层),粗的那个能所就在月影里,也就是第六识(第一层)。那么在第二层这个能所来看,实际上第七识就成了所,第八识就成了能,细分的话,是这样的。因为它已经回到心里了,那个第二月、识精、六根之性已经回到心里来了,回到第八识了,所以说第八识就是能,第七识就成了所。因此在那个清净境界里,你会认为:哎呀,我很清净。有那种喜悦,但是同时它有一种执着:我现在不错了,我还想再见一回清净,我想每一次打坐都有那个清净。是不是啊?你们有过体会的都会这样,都会盼着什么时候再见到这个清净,那个实际上就是“我”的一个作用,第七识对于第八识来说就是所,第八识就是能。第八识里面它就带有能所的功能。
为什么呢?因为第八识它有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我们只说两分,就是见分和相分。大家注意啊,每个识都是自带四分的,只不过这里面的分法不一样,我们这里不再讲这么多了,讲的话就内容太多了,我这里只讲见分和相分。见分就是能,能见的、能照见的、能分别的;相分就是所,这一切现象、相状都是相分。
我们为什么能够呈现六尘?其实就是因为第八识的能见的功能,就是见分的功能。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粗嘛,就认为这是第六识,根尘相对产生识,就出现了,其实背后是第八识那个能所的功能,是它背后的一个。前面粗的是第六识在外面,细的其实是七八识,是这样的。因为前六识是受第七识支配的,第七识支配前六识去分别。如果不分析我们不知道,一分析的话它就是这么一个关系。第七识支配前六识,造作了之后又返回到第八识来,就成为第八识的一个种子,那个就是法尘。那个法尘它为什么会这么多年还不丢失啊?就是因为第八识,第八识它有个持守的功能,它持守不失。所以你无量劫以来所造作的这些行为,都成为法尘了,都存在第八识里面,到了时候就会显现出来。
所以说这里面有深浅的不同,有粗细的不同。那么到了真心,真心就是第一月,第一月里面就没有能、没有所了。
不是说亡所归能嘛,实际上就归到第八识,六根之性,就是这个识精。大家注意啊!这个识精又叫见精,见精是用的见闻嗅尝觉知六根之性,又叫见精,又叫闻精、嗅精、尝精、觉精、知精,简称识精。用识精简称,就代表了整个的六根之性,这说的是一回事,我说六根之性就是识精,这个识精就是第二月,得要弄清楚了。它用第二月来比喻,比喻它是识精,六根之性,就是八识的那个能。大家注意啊,这个是细的,是第八识那个能,这时候第七识就成所了,这是一层细的能所。粗的就是前六识那个分别对立,那个能所,那是粗的一层能所在外面。你必须把外面那层粗的能所转了,然后才能回到第七识第八识这个细的能所来。
所以说到第二月、识精、六根之性、见闻嗅尝觉知这个六根,回到根里来啦,这叫亡所归能,或者叫亡所归根。这个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面有讲的。亡所归能其实也是个方便的说法,他是指的把粗的能所转了,细的能所还在,那就是灭法尘,那个灭法尘就是所。这个能跟那个灭法尘相对,这是细的一层能所,大家要明白这一点。
到真心的时候,它就没有能没有所了,它就是一个妙明的境界。在妙明境界里面它就没有能没有所,它就是现量的。六根只是把六尘给呈现出来,它就是一个呈现,它为什么能够呈现而不分别啊?因为它是现量的,它是一体的,就是说根和尘跟这个真心它是一体的了,它没有识了。我们是根尘识,所以说就纠缠,分别、难过、悲伤、高兴、喜怒哀乐,因为我们根尘识是纠缠在一起的。而真心一现前之后,根、尘、真心是一体的,没有能所就是一体的了。我们现在为什么不是一体啊?因为它有能所,有分别对立,所以我们就是纠缠的。当真心现前的时候,根、尘、真心就是一体的,就是现量的,不是分别,它就直接呈现。根就只是起一个作用,把六尘呈现出来,它一呈现,因为真心也是跟这一体的,所以就现量。因为真心它有妙明的作用,所以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是这么来的,是这么一个原理。但是我们凡夫因为根尘识是纠缠的,它不是一体的,所以就烦恼,烦恼是这么来的,是纠缠来的。要想解脱的话必须要让真心跟根尘一体,这样自然就没有烦恼了。
㈡ 法尘和意识如何区别法尘能存储记忆吗意识也是存储记忆的吗
意识心相应的是法尘境界,前五识相应的是前五尘境界,如果没有前六识的话那就无法相应到第八识所显示的相分六尘境界了。法尘是什么概念这个楼主自己去上网查一下吧,法尘它不能储存记忆的,因为所谓的法尘只是意识心所相应的境界而已,“法尘”属于所生法,而且法尘没有第七识和第八识如来藏。意识是可以存储记忆的,但是意根能不能存储呢这个本人不知道,因为第七识意根很微细的,这个要看一看历代菩萨祖师的着作证明了。
㈢ 第八识有什么意义对人能存在于这世界上
再和你强调最后一次
【众生是不可能变成水的】!!
【众生是不可能变成水的】!!
你这句话念100次。为什么会变成水?因为你理解严重错误,究竟是哪个不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样理解的?还是你自己突发奇想的?真是奇怪了。
第一,什么叫光有八识?你见过蜗牛吗?蜗牛的身体和触角代表前五识和第六,第七识当众生去世时神识缩回来到八识,犹如蜗牛的触角缩回身体里,再次转世以后又从八识里分出前面种种识,犹如蜗牛伸出触角,这都是一体的。虽然分为八个,其实是依其功能而言,但是心只有一个,不是说有八个心,所以【不存在什么光有八识的问题】,懂吗?
第二,灵魂不是佛教所说,退一万步讲,就算灵魂好了,众生投胎不就是变成物质了吗?有这个色身啊,就是物质咯,为什么能量一定要变成水呢?为什么呢?谁告诉你的?!简直就是邪教思想,胡说八道嘛
第三,为什么变成水还要搅拌一下?你以为是泡咖啡吗?简直就是奇思妙想,异想天开,胡说八道,你还一本正经了!?说难听的,你这问题根本就是伪命题,根本就是病态问题,问题的本身就是问题。
现在就把第八识正确的意思解释给你听一遍,请认真阅读。
百法明门论曰: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心法”:即是八识,也称为心王,或八识心王。其义有三:一、这八个识合起来称为心王,二、这八个识各个都是心王,三、单指第八识为心王。之所以称这八识为“心王”,其涵义为:
一、统领义,如世间之国王,统领其国土;心王亦如是,统领一切心心所法。
二、主宰义,这八识心王,在一切法中,最尊最上,主宰一切,而得自在,为一切法之所依:一切有为、无为法,皆从心王发起:心发起后,一切法即随之而起,如臣随王、如仆随主,故经云:即指此而舌,故称此八识心为王。
“心生故一切法生:心灭故一切法灭。”此八识之前六识为“随根立名”,意即:前六识皆从所依之根而立其名,如“眼识”之立名,表示此识为依于“眼根”而有,故称为“眼识”,此为六离合释中之依主释。
“眼识”:此识系依于眼根,而了别色尘,故名为眼识。 “识”者,了别之义,西洋哲学称为“认知”,一般俗学称为“识别”。
“耳识”:此识系依于耳根,而了别声尘,故名为耳识。
“鼻识”:此识系依于鼻根,而了别香尘,故名为鼻识。
“舌识”:此识系依于舌根,而了别味尘,故名为舌识。
“身识”:此识系依于身根,而了别触尘,故名为身识。所谓“身根”,即现代所说的身体上的皮肤,或皮肤上以及身内的触觉神经,而身识即是这些触觉神经在与外物接触时,所得到的触觉之认知,即称此认知为“身识”。这身识所了别的境界很多,例如痛、痒、冷、热、软、硬、干、湿、粗、细、滑、涩等,这些是属于对来自身根外表(外身)的触觉之认知(了别);但亦有属于对内身之触的了别,如饥、渴等。而这些身根所了别之境(触尘),又可总分为违与顺两种:若顺于心的,即是“顺尘”:若逆于心的,即称“逆触”。又从顺逆二触,生出苦乐二种觉受:顺于心者即得“乐受”,逆于心的即生“苦受”,例如淫欲之乐受,即是身识攫取并了别身根磨擦所得之一种觉受。故知身识在凡夫生死流转中所扮演的角色,极其重要,因为凡夫的生死根本——贪求淫欲之乐——是从身根与触尘和合的身识中来。
“意识”:此识系依于“意根”,而了别法尘,故名为“意识”。但意识所依的意根,不同于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因为前五根是有实质、物质的色体:但所谓“意根”,并非色体,而是第七识(末那识)
。意识依于末那识,以末那识为其生起之根,而“末那”又名为“意”,故第六识即以其所依之意根为名,称为“意识”。(又,也因为末那又名“意”,所以也常称末那识为“末那意”。)第六意识不但其“所依之根”不是实质的色体,而且其“所缘之境”
,也不是实质的色境,所以也和前五识所缘的五尘(色、声、香、味、触)之有实体不同。因第六识所缘的,是“前五识落谢的影子”,故非实物。当前五识了别五根所摄的五境时,是第一念了别;然而这第一念了别,只是了别五境的当体,因此虽有“了别”,但并无“分别”
。前五识了别之后,第六意识再于第二念,缘前五识落谢的影子,而起分别。因此,前五识的了别原属“现量境界”
,而第六意识于第二念的分别,却马上转这现量成为“依他”及“遍计”的妄想。例如,前面有一个人,我们现见其人,于第一念间,眼根摄取其人形像、而生眼识(根、境、识三和合),于是了别“这是一个人”、并能了别系男人、或女人,然而并无进一步的了别。但于第二念,意识便依据眼识所落谢的这“人”的影像(亦即,眼识所“输入的资料”),而加以更进一步分析、分别,例如此人(或男人)是胖还是瘦、是高还是矮、是丑或是美、是东方人或西洋人等等,乃至于第三念,更再依第二念中分别所得的数据,又缘第七识(通过第七识的我执我见).而作种种“价值判断”,并且依之而生出爱憎、取舍之情等。因此,我们的一切妄想分别,几乎都是由第六意识所造。然而,第六意识虽然能造作种种妄想分别,为生死本,但相反的,在修行时,也仍要依意识能“遍缘一切”的功能,而作种种正思惟与观想,因而渐渐熏习、熏修,转染为净。因此,意识“为染净依”:染法固然是依第六意识而起,净法也须依意识而修。
“末那识”:梵语末那,汉语之义为“意”,又译为“染污意”,因为末那识常与贪、瞋、见、慢“四惑”俱,所以称它为“染污”
。又,“意”之义为:“恒审思量”,以第七识从无始来恒常相续地审察、思量、妄执第八识之见分为我,故又称末那识是“我执中心” 。
“阿赖耶识”中文之义为“藏识”,此有二义:一、以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种子,故称为“藏识”。二、阿赖耶具有三种“藏”之义,,1、能藏、2、所藏、3、执藏。
1、“能藏”是指阿赖耶“持种”的功能,以其能含藏善恶种子,历劫不坏,故名能藏。
2、“所藏”是指阿赖耶“受熏”的性能,以阿赖耶能受七转识反熏,而成就、含藏根身、器界之种子,得异熟果,故称为“所藏”。
3、“执藏”是指“我爱执藏”,因为第七识念念执第八识为自内我,故称阿赖耶为“我爱执藏”。所谓“藏识”者,“识”是体,“藏”是其业用,故“藏识”这个名词是持业释。
以上八种识,名虽各异,其体乃同,总名为“心王”,其次的五十一心所,都是心王所使,为心王之作用或功能。
【唯识三十论颂】说
谓外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举颂以答,颂曰:
论颂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注 释
谓外问言:外,外人,即非本宗、本教、或非大乘之人。
若唯有识:若如你所言,一切唯有识,一切法皆是识之所变现,而无实外境。
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有我法,有字双贯我、法,意即有我及有法。我,即我相,谓有情及命根或寿命相。盖世间人皆以我相有情身心相及寿命相为实有。圣教亦说有预流、一往来等圣者之我相以有我相,故能入流,以有我相,故能于天上人间一往来,受其最后生死之身;可见我相,即使于圣教出世间道,也是有的,故可见我相于世间、出世间都是有的。以上是外人对唯识无我的质疑。
法,指法相。法相有世间人及外道所说的法相,如胜论外道之六句义实、德、业、同、异、和合──实为主谛,为一切法之实体;德为依谛,是法之属性;业为作谛,法之运作。同、异、和合三者为前三谛相互间之关系。数论外道之二十五谛神我、自性、觉、我慢、五大、五唯、五知根、五作根等、乃至中土之三魂七魄、以及阴阳五行等,皆是外道所立之法相。圣教中之法相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如是等法相皆是有;若法相非有,则一切世间、出世间诸法,何得而有?何得而安立?这是外人对一切唯有识,无外法相之质疑。
举颂以答:论主为回应此二质疑,而以偈颂来回答。
由假说我法:假说,这是回应外人说有二字之疑。外人之意为:若如你所说实在没有我、法,则不应说有种种我相及法相;现在既然世间、出世间都说有种种我相及法相,则我相与法相应皆是有。论主答
云:此说只是假说,因为那些有是假有,因此陈述彼等假有之说,即为假说。假者,暂时、权且安立也;非实在、实际、有实体也。又,假说,即是假名。此外,于西洋科学、哲学上,亦有使用假说supposition,作为立论之主旨,以为求证起始之基。再者,圣教之所谓假说,实是由于诸法系假有;以诸法假有,故圣人以悲智力,随顺世间假相,而施设假名以立教,摄化度脱众生之泥于三有者。故金刚经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故知性相二宗所说实乃相通。
有种种相转:转,生起,随缘施设种种相,此种种相即种种我相、种种法相。我,是主宰义。而种种我相又有凡与圣之别。凡夫自觉而分别之种种我相,为有情之众同分与命根,此凡夫之我相通于六凡。至于圣者之种种我相包含初破惑之预流、一往来、不还、及阿罗汉等,亦即包括四双八辈,都是圣者的种种我相。种种法相,亦分为世间及出世间两种。法之意为轨范、任持。世间之法相包括凡夫与外道之种种论说,如胜论外道之六句义、数论外道之二十五冥谛、儒家与道家之太极、八卦、阴阳五行等,详如前之总序中所说。而内教之法相如蕴、处、界等,亦如前说。施设即是假立之义。随缘施设,义即:随其有主宰之缘,而假立之为我;随其有轨持之缘,而假立之为法。
彼依识所变:彼,即种种我相及种种法相。依识所变,这些种种我、法之相,皆是依于诸识之所变现;亦即识是其变现之所依。所变,这些相都是所变,而识即为能变。这些相既是依识所变,即如幻化,犹如魔术,并非实有;这是答外人之问为何说有我法,及破其执我、法为实有。若我相及法相为识之所变现,则我相法相本身并无实体,如虚空华。
此能变唯三:唯三,只有三种。此意谓:虽然识所变的我相与法相有无量种,但能变的识却只有三种。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异熟即第八识,思量即第七识,了别境识即前六识。异熟,旧译为果报,故第八识又称为异熟识或果报识,因为第八识为一切过去因果之总报主故。依于过去之善恶因果,而得果报之总称,称为异熟,因为果异于因而成熟,故称异熟。如植物由种子成长、成熟而为果实,但种子与果实两者的性质与相状皆大不相同;同样的,依成唯识论卷二,众生善恶之因,变为果时,其果之性质亦大异于因之性质,因为因有善、恶性,而果则是非属善恶之无记性。又,据成唯识论卷三,异熟有三义:
一、异时而熟──谓因与果必不同时,通常是隔世而熟。
二、变异而熟──谓果为因之所变异而熟。
三、异类而熟──谓果与因之性质不同类。
以上为解释异熟识第八识。
思量,即第七识,因为第七识之性能为恒审思量。恒为恒常无间。审为执我。思量即第七
识念念思量我故。所以称为思量识,或我执中心。
了别境识,谓前六识缘于五尘境,而生了别,故称为了别境识。
义 贯
谓有外人问言:若如你所说一切法唯有识,云何世间人及诸圣教中皆说有我及有法?于是论主﹁举颂以答其问:颂曰:由世间及圣教以假名而说之我与法,因此有种种我与法之相转生。然彼种种我相与种种法相,皆是依识之所变现者;此能变之识唯有三种,谓第八异熟识、第七思量识、及了别诸境之前六识。
又,【唯识三十论颂】说:
论颂
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
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
作意受想思相应唯舍受
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
恒转如暴流阿罗汉位舍
注 释
今广明三变相:三变相,即三能变相之省文。现在开始广说三能变之相。这三能变,不但指八识心法,而且还包括了诸识的相应心所心所有法;所以,所谓能变者,是包括了心王及诸相应心所。
初阿赖耶识:初,第一种能变。阿赖耶,梵语,义为藏,因此识具有三义:一、能藏、二、所藏、三、执藏,故称为藏识。兹分别说明之:
一、能藏──此指阿赖耶识持种之功能,以其能含藏善恶种子,历劫不坏,故称能藏。
二、所藏──这是指阿赖耶受熏的性能,以阿赖耶能受七转识反熏,因而成就、且含藏根身、器界之种子,由此而得异熟果,故称阿赖耶为所藏。
三、执藏──是指我爱执藏,因一切有情经由第七识,而念念执此第八识阿赖耶识为自内我,故称阿赖耶为我爱执藏第七识之藏。又,称第八识为阿赖耶识者,即是此识之自相门,因为这显示了第一能变识所有的自相,其自相即摄持一切因果而为其自相;一切因果以有阿赖耶识摄持故,经劫不坏。是故一切有情所造善业,功不唐捐,所造恶业,亦无散失,这都是由于阿赖耶识的执藏之功能。
异熟:阿赖耶的第二个名称,也叫异熟识。因为阿赖耶由于受过去善恶业习成熟之力所感,而为无记果报之总报主,故阿赖耶识又称异熟识。以此异熟识体而言,往昔的善恶业习是因,此异熟识是果。以异熟是果报,故异熟识即是果报识。是故,称之为异熟,即是依阿赖耶的果相门而言。
一切种:即阿赖耶又称一切种识,这是表示阿赖耶的因相门;受熏及持种即是阿赖耶的因相门。因为此识能受前七识之熏受熏,并能持前七识诸法之种子持种,故称为受熏持种;是故成唯识论云: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因相。
不可知执受处了:这句是在讲阿赖耶本身的行相幽深难知。不可知,意即难知之义。此谓阿赖耶识的行相极其隐微,难以了知。执受,指五根及诸种子。五根包含浮尘根与胜义根;诸种子包括诸相名分别习气。这五根及诸种子,都是由阿赖耶所执受、摄为自体,而同安危。处,处所,指器世间;因器世间也是阿赖耶所缘之境。了字的上面省略了一个不字,亦即这一句开头的不字,双贯可知与了。因此,此处的了,由上下文来看,实是不了或难了之义。此谓阿赖耶识所缘的根身、种子、器界,这三法都微细难测,难以了知。
常与触,作意受想思:这句是在指出与阿赖耶俱起的五种心所。触、作意、受、想、思,这五个称为行心所。谓阿赖耶识常与这五个心所相应俱时而起。从此以下的论文中,将提出五十一个心所之名,这阿赖耶识
五十一心所法,其意义【详见成观法师着《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在此仍略为解释:遍行之义:
一、于三性善、恶、无记
二、于八识
三、于三界九地
四、一切时
这五个心所法,因有以上四义,故称为行心所。兹简释此五行心所如下:
1、触──触心所的体性是:能为心王、心所及尘境三者和合之媒介。其业用为受、想、思三心所之所依。
2、作意──作意心所的体性是:能令某些特定的心种警觉;其业用为:引领心识趣向所缘之境。这作意心所在一切心行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修行而言。因为一般而言,修行都不是自然而能的,除非是前生或宿世业习所成,则有若自然而然而能行,乃至能知,否则多半是要依自觉的作意之力去修行,故是有意为之。例如:作意念佛、作意摄心、作意持戒、作意修定、作意修止、作意修观等。作意之重要内涵,包括警心与趋心两大部分。若无作意,则一切有知有觉之修行,皆不得行。又,于修行上,作意也相当于起意修行、作念修行,系有知有觉之行,非无知无觉之行,亦非随业而行之修行:是自己主动起意而作的。
3、受──受之意为领纳。受心所的体性是领纳违、顺、非违非顺之境相。其业用为:令心对当前之境起欲合、欲离、或不合不离之欲望。
4、想──想心所的体性是:于境取像;其业用为:施设种种名言。
5、思──思心所的体性是:令心造作;其业用为:于善性、恶性、无记性之事,都能驱使心去造作。
相应唯舍受:这句是在指出与阿赖耶相应的受心所是属哪一种阿赖耶识受。受有三种:苦受违意之受、乐受顺意之受、不苦不乐受非违非顺之受,又称舍受。在这三种受中,阿赖耶识只跟第三种的舍受相应。
是无覆无记:这句是在讲阿赖耶的性质。无记,是三性中的一种。三性是:善、恶、无记。无记性即是不善不恶。无记性又有两种:一、有覆无记,二、无覆无记。覆,是染污之义。以染污之法能覆盖本心之明令不清净,而障碍圣道,故称为覆。无覆无记,指这种无记性,并不会染污或覆盖自心。第八识之体,其性非善恶,故是无记性;而且第八识又不与根本烦恼或随烦恼相应,故是无覆;合言,因此第八阿赖耶识之性为无覆无记性。
触等亦如是:这句是在说明:与阿赖耶相应的诸心所,也是与阿赖耶一样,具有如上所说的性质。触等,指触、作意、受、想、思等五个行心所。亦如是,也与第八识一样,其性是无覆无记,而且其所缘行相,也是有如第八识一样,隐微难知。以第八识为心王,触等五个行为其心所,心王与心所必须同性,才能相应;因此此五心所之性与第八识一样,都是无覆无记性,且其行相亦不可知。
恒转如暴流:恒转,这是指第八识之体非断亦非常;因为第八识恒常存在,所以其体非断灭性;且因为第八识自无始以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故非断。转为转变,然而因为第八识自无始以来,其行相上念念生灭,前后变异,故非常。以其非常非断,故喻如暴流,因为暴
流瀑布之水流是亦非常非断:因为暴流之水长流不断,故非断;然而各个水滴之体实不相连,故非常;阿赖耶识亦如是。
阿罗汉位舍:阿罗汉,为声闻乘之第四果,义为不生或无生;以其烦恼断尽,不再生起烦恼,故名不生。又,以其不再于三界中受生,故名不生。缘觉乘之辟支佛果永断俱生我执;大乘第八地菩萨,永伏俱生我执,亦皆当此位。位,果位。舍,这是指舍第八识的阿赖耶之名,因为阿赖耶识此等圣者,以烦恼尽故,故其第八识所含藏之杂染种子,皆究竟尽故,自此以后,第八识不再称为阿赖耶,而只称为异熟识及一切种识,故说是阿罗汉位舍以舍其杂染之实,故亦舍其杂染之名──然并非舍其识体。若到了如来位中,便连异熟识之名也舍了,而只称为一切种识,但如来的一切种识,因为其体纯净无染,故又称为庵摩罗识义即白净识,也就是与大圆镜智相应之心品。
义 贯
其次的二十二行半,用来广辩唯识之相者,由前面颂文中所略标之三种能变识之名称,今则开始广明此三能变相。且说初第一能变识,其相云何?以颂答曰:
这能变识的初名第一个名字称为阿赖耶识此为依其自相而得名;它的第二个名字叫作异熟识此为依其果相而立名;它的第三个名字为一切种识此为依其因相而得名。此识能缘之相极为隐微不易可知,其所执受所缘之有情的五根、种子,及无情的依报之器界等处所,其行相亦皆隐微非易可了。
第八识恒常与五行之触、作意、受、想、思心所相应第八识为心王,此五行为其相应心所。至于三受苦、乐、舍之中,第八识则唯与舍受不苦不乐受相应。第八识于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属于无覆之无记性,是故与此识相应的五个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等亦如是:亦即,它们也是属于无覆无记性、也是属于异熟、而且其能缘与所缘的行相也是一样隐微而不易可知。
第八识之体非断非常,虽历劫而恒常不灭,但却亦于念念中转变、无常,故犹如暴流之水,暴流之整体非断喻八识之体不断,而其个别水滴则流逝非常,念念奔流迅速喻八识之行相念念变化不居。
第八识的阿赖耶之名,要到证了阿罗汉果位时,或相类似的圣果末那识位中,凡夫的杂染断尽,舍凡入圣,此时方才舍弃其染污之名,而只名为异熟识及一切种识以其体、相、用转变故,其名亦随之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