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tls线程局部存储

tls线程局部存储

发布时间: 2022-09-08 18:36:02

❶ [c++]如何编写线程安全的DLL(转帖)

DLL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个初始化函数,一个资源释放函数,其他几个函数都是核心功能函数。而且这些DLL有时会被多个进程同时调用,这就牵扯到多进程的多线程调用DLL的问题。有点绕口,以下我根据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分四种情况分享一下我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
1、动态库只有一个导出函数。
这种情况非常少,也是最容易处理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编写函数时,只需要考虑不要有冲突的全局数据就可以了。这里的全局数据包括了在堆中分配的数据块和静态全局变量等。如果存在这样的全局数据,那么进程中的不同线程访问这个函数就会造成冲突。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尽量用堆栈(stack)来解决问题。由于堆栈的所有人是线程,所以它必然是线程安全的。当然也要注意避免堆栈溢出。
我们都知道,如果要在函数再次调用时保留前一次调用的状态,可以使用静态变量。但如果你要保持函数的线程安全,那么静态变量是不能用的,因为静态变量是全局的,是属于进程的,也就是属于进程内线程共享的。所以如果确实需要在同一线程中保持函数的状态,相当于在不同次调用间传递参数,可以考虑使用静态全局线程局部变量,即:
__declspec( thread ) int tls_i = 1;
该变量定义就使编译器保证了tls_i是对应于每个线程的,即每个线程都一个tls_i的副本(),这样必然就是线程安全的。
2、动态库导出了多个函数,而且多个函数间存在数据传递。
就像前面说的,一般DLL都导出多个函数,一个初始化,一个资源释放,其他为核心功能函数。这些函数间极有可能发生数据传递。如果一个初始化函数是在线程A中调用的,而核心功能函数是在线程B中调用的,那么线程A初始化函数的资源就无法对应线程B中的核心功能,此外还有核心功能函数间的数据传递,这样的DLL就不是线程安全的,必然导致错误。
解决办法是由用户(即使用DLL的人)保证这些导出函数是在一个线程中调用。但这样会很大程度上限制接口的设计和用户的使用自由度。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函数只管自己的线程安全,不同函数传递数据用动态TLS,线程局部存储
比如:我在全局定义了一个变量,用于存储当前线程局部存储的index ID。
__declspec( thread ) int tls_i = 1;
当调用分配资源的函数时,调用动态TLS函数TlsAlloc,分配一个ID,将其记录在全局的线程安全的tls_i变量,并通过TlsSetValue函数将数据保存在线程安全的区域;当调用获取资源的函数时,通过TlsGetValue获取资源,处理完成后,调用Tlsfree对TLS index释放,以便新线程占有。
这样,只要DLL中每个函数保证其局部是线程安全的,函数间传递数据通过TLS(静态和动态),就可以实现整个DLL的线程安全。
3、限制访问DLL中某一函数的线程数目。
有时候,对于DLL中的某一个函数的访问线程数目是有限制的,超过了限制其他线程就得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过后如果还不能得到执行机会,那就返回超时。这样的设计对用户来说是友好的,而且很实用,有的商业程序确实是按照允许用户访问的通道数目来计价的。
对DLL中的函数做这样的一个封装,一般是简单的待用Semaphore信号量,来解决。DLL初始化时调用CreateSemaphore函数对信号量进行初始化,其原型如下:
HANDLE CreateSemaphore(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SemaphoreAttributes,
// pointer to security attributes
LONG lInitialCount, // initial count
LONG lMaximumCount, // maximum count
LPCTSTR lpName // pointer to semaphore-object name);对于信号量,它每WaitForSingleObject一次(当然是要进入),其状态值(一个整数)就减1,使用完ReleaseSemaphore其状态值就加1,当其状态值为0时信号量就由有信号变为无信号。利用信号量的这一特性,我们在初始化时将信号量的初始值(第2个参数)设置为限制的线程访问数目。在要限制访问线程数目的函数内部,通过调用WaitForSingleOject获取控制权,并指定一个等待时间(这个由配置文件指定),根据情况超时返回,使用完ReleaseSemaphore释放对占用,让其他线程可以调用这个函数。
4、多进程情况下的多线程安全DLL。
现实情况是,多进程情况下,一般不是简单的多进程共享一个Semaphore就可以了。多进程间需要互通很多信息。一般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共享数据段。
#pragma data_seg("share")
int share_data;
#pragma data_seg()
通过pragam编译器指令生成了一个名叫share的共享数据段,这样对于变量share_data就可以多进程共享的了。

❷ 求思路:linux C上多线程接收数据怎么进行存储

在Linux系统中使用C/C++进行多线程编程时,我们遇到最多的就是对同一变量的多线程读写问题,大多情况下遇到这类问题都是通过锁机制来处理,但这对程序的性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然对于那些系统原生支持原子操作的数据类型来说,我们可以使用原子操作来处理,这能对程序的性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那么对于那些系统不支持原子操作的自定义数据类型,在不使用锁的情况下如何做到线程安全呢?本文将从线程局部存储方面,简单讲解处理这一类线程安全问题的方法。

一、数据类型
在C/C++程序中常存在全局变量、函数内定义的静态变量以及局部变量,对于局部变量来说,其不存在线程安全问题,因此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全局变量和函数内定义的静态变量,是同一进程中各个线程都可以访问的共享变量,因此它们存在多线程读写问题。在一个线程中修改了变量中的内容,其他线程都能感知并且能读取已更改过的内容,这对数据交换来说是非常快捷的,但是由于多线程的存在,对于同一个变量可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程同时修改变量所在的内存内容,同时又存在多个线程在变量在修改的时去读取该内存值,如果没有使用相应的同步机制来保护该内存的话,那么所读取到的数据将是不可预知的,甚至可能导致程序崩溃。
如果需要在一个线程内部的各个函数调用都能访问、但其它线程不能访问的变量,这就需要新的机制来实现,我们称之为Static memory local to a thread (线程局部静态变量),同时也可称之为线程特有数据(TSD: Thread-Specific Data)或者线程局部存储(TLS: Thread-Local Storage)。这一类型的数据,在程序中每个线程都会分别维护一份变量的副本(),并且长期存在于该线程中,对此类变量的操作不影响其他线程。如下图:

二、一次性初始化
在讲解线程特有数据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次性初始化。多线程程序有时有这样的需求:不管创建多少个线程,有些数据的初始化只能发生一次。列如:在C++程序中某个类在整个进程的生命周期内只能存在一个实例对象,在多线程的情况下,为了能让该对象能够安全的初始化,一次性初始化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设计模式中这种实现常常被称之为单例模式(Singleton)。Linux中提供了如下函数来实现一次性初始化:
#include <pthread.h>

// Returns 0 on success, or a positive error number on error
int pthread_once (pthread_once_t *once_control, void (*init) (void));
利用参数once_control的状态,函数pthread_once()可以确保无论有多少个线程调用多少次该函数,也只会执行一次由init所指向的由调用者定义的函数。init所指向的函数没有任何参数,形式如下:
void init (void)
{
// some variables initializtion in here
}
另外,参数once_control必须是pthread_once_t类型变量的指针,指向初始化为PTHRAD_ONCE_INIT的静态变量。在C++0x以后提供了类似功能的函数std::call_once (),用法与该函数类似。使用

❸ 线程的线程的同步

线程的同步是Java多线程编程的难点,往往开发者搞不清楚什么是竞争资源、什么时候需要考虑同步,怎么同步等等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没有很明确的答案,但有些原则问题需要考虑,是否有竞争资源被同时改动的问题?对于同步,在具体的Java代码中需要完成以下两个操作:把竞争访问的资源标识为private;同步哪些修改变量的代码,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同步方法或代码。当然这不是唯一控制并发安全的途径。synchronized关键字使用说明synchronized只能标记非抽象的方法,不能标识成员变量。为了演示同步方法的使用,构建了一个信用卡账户,起初信用额为100w,然后模拟透支、存款等多个操作。显然银行账户User对象是个竞争资源,而多个并发操作的是账户方法oper(int x),当然应该在此方法上加上同步,并将账户的余额设为私有变量,禁止直接访问。
工作原理
线程是进程中的实体,一个进程可以拥有多个线程,一个线程必须有一个父进程。线程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有运行必须的一些数据结构;它与父进程的其它线程共享该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线程可以创建和撤消线程,从而实现程序的并发执行。一般,线程具有就绪、阻塞和运行三种基本状态。
在多中央处理器的系统里,不同线程可以同时在不同的中央处理器上运行,甚至当它们属于同一个进程时也是如此。大多数支持多处理器的操作系统都提供编程接口来让进程可以控制自己的线程与各处理器之间的关联度(affinity)。
有时候,线程也称作轻量级进程。就象进程一样,线程在程序中是独立的、并发的执行路径,每个线程有它自己的堆栈、自己的程序计数器和自己的局部变量。但是,与分隔的进程相比,进程中的线程之间的隔离程度要小。它们共享内存、文件句柄和其它每个进程应有的状态。
进程可以支持多个线程,它们看似同时执行,但互相之间并不同步。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相同的内存地址空间,这就意味着它们可以访问相同的变量和对象,而且它们从同一堆中分配对象。尽管这让线程之间共享信息变得更容易,但您必须小心,确保它们不会妨碍同一进程里的其它线程。
Java 线程工具和 API看似简单。但是,编写有效使用线程的复杂程序并不十分容易。因为有多个线程共存在相同的内存空间中并共享相同的变量,所以您必须小心,确保您的线程不会互相干扰。
线程属性
为了正确有效地使用线程,必须理解线程的各个方面并了解Java 实时系统。必须知道如何提供线程体、线程的生命周期、实时系统如 何调度线程、线程组、什么是幽灵线程(Demo nThread)。
线程体
所有的操作都发生在线程体中,在Java中线程体是从Thread类继承的run()方法,或实现Runnable接口的类中的run()方法。当线程产生并初始化后,实时系统调用它的run()方法。run()方法内的代码实现所产生线程的行为,它是线程的主要部分。
线程状态
附图表示了线程在它的生命周期内的任何时刻所能处的状态以及引起状态改变的方法。这图并不是完整的有限状态图,但基本概括了线程中比较感兴趣和普遍的方面。以下讨论有关线程生命周期以此为据。
●新线程态(New Thread)
产生一个Thread对象就生成一个新线程。当线程处于新线程状态时,仅仅是一个空线程对象,它还没有分配到系统资源。因此只能启动或终止它。任何其他操作都会引发异常。例如,一个线程调用了new方法之后,并在调用start方法之前的处于新线程状态,可以调用start和stop方法。
●可运行态(Runnable)
start()方法产生运行线程所必须的资源,调度线程执行,并且调用线程的run()方法。在这时线程处于可运行态。该状态不称为运行态是因为这时的线程并不总是一直占用处理机。特别是对于只有一个处理机的PC而言,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处于可运行态的线程占用处理 机。Java通过调度来实现多线程对处理机的共享。注意,如果线程处于Runnable状态,它也有可能不在运行,这是因为还有优先级和调度问题。
●阻塞/非运行态(Not Runnable)
当以下事件发生时,线程进入非运行态。

①suspend()方法被调用;
②sleep()方法被调用;
③线程使用wait()来等待条件变量;
④线程处于I/O请求的等待。
●死亡态(Dead)
当run()方法返回,或别的线程调用stop()方法,线程进入死亡态。通常Applet使用它的stop()方法来终止它产生的所有线程。
线程的本操作:
派生:线程在进程内派生出来,它即可由进程派生,也可由线程派生。
阻塞(Block):如果一个线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等待某个事件发生,则被阻塞。
激活(unblock):如果阻塞线程的事件发生,则该线程被激活并进入就绪队列。
调度(schele):选择一个就绪线程进入执行状态。
结束(Finish):如果一个线程执行结束,它的寄存器上下文以及堆栈内容等将被释放。
图2 线程的状态与操作
线程的另一个执行特性是同步。线程中所使用的同步控制机制与进程中所使用的同步控制机制相同。
线程优先级
虽然我们说线程是并发运行的。然而事实常常并非如此。正如前面谈到的,当系统中只有一个CPU时,以某种顺序在单CPU情况下执行多线程被称为调度(scheling)。Java采用的是一种简单、固定的调度法,即固定优先级调度。这种算法是根据处于可运行态线程的相对优先级来实行调度。当线程产生时,它继承原线程的优先级。在需要时可对优先级进行修改。在任何时刻,如果有多条线程等待运行,系统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可运行线程运行。只有当它停止、自动放弃、或由于某种原因成为非运行态低优先级的线程才能运行。如果两个线程具有相同的优先级,它们将被交替地运行。Java实时系统的线程调度算法还是强制性的,在任何时刻,如果一个比其他线程优先级都高的线程的状态变为可运行态,实时系统将选择该线程来运行。一个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使用线程中的方法setPriority(int),来设置线程的优先级大小。
有线程进入了就绪状态,需要有线程调度程序来决定何时执行,根据优先级来调度。
线程中的join()可以用来邀请其他线程先执行(示例代码如下):
packageorg.thread.test;{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for(inti=0;i<20;i++){if(i==5){Join01j=newJoin01();Threadt=newThread(j);t.setName(被邀请先执行的线程.);t.start();try{//邀请这个线程,先执行t.join();}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e){e.printStackTrace();}}System.out.println(没被邀请的线程。+(i+1));}}publicvoidrun(){for(inti=0;i<10;i++){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i+1));}}}
yield()告诉系统把自己的CPU时间让掉,让其他线程或者自己运行,示例代码如下:
packageorg.thread.test;
publicclassYield01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
YieldFirstyf=newYieldFirst();
YieldSecondys=newYieldSecond();
YieldThirdyt=newYieldThird();
yf.start();ys.start();yt.start();
}
}
classYieldFirstextendsThread
{
@Overridepublicvoidrun()
{
for(inti=0;i<10;i++)
{
System.out.println(第一个线程第+(i+1)+次运行.);//让当前线程暂停yield();
}
}
}
classYieldSecondextendsThread
{
@Overridepublicvoidrun()
{
for(inti=0;i<10;i++)
{
System.out.println(第二个线程第+(i+1)+次运行.);//让当前线程暂停yield();
<a href=mailto:}}}classYieldThirdextendsThread{@Overridepublicvoidrun(){for(inti=0;i}
}
}
classYieldThirdextendsThread
{
@Overridepublicvoidrun(){for(inti=0;i<10;i++)
{
System.out.println(第三个线程第+(i+1)+次运行.);//让当前线程暂停yield();
}
}
幽灵线程
任何一个Java线程都能成为幽灵线程。它是作为运行于同一个进程内的对象和线程的服务提供者。例如,HotJava浏览器有一个称为 后台图片阅读器的幽灵线程,它为需要图片的对象和线程从文件系统或网络读入图片。幽灵线程是应用中典型的独立线程。它为同一应用中的其他对象和线程提供服务。幽灵线程的run()方法一般都是无限循环,等待服务请求。
线程组
每个Java线程都是某个线程组的成员。线程组提供一种机制,使得多个线程集于一个对象内,能对它们实行整体操作。譬如,你能用一个方法调用来启动或挂起组内的所有线程。Java线程组由ThreadGroup类实现。
当线程产生时,可以指定线程组或由实时系统将其放入某个缺省的线程组内。线程只能属于一个线程组,并且当线程产生后不能改变它所属的线程组。
多线程
对于多线程的好处这就不多说了。但是,它同样也带来了某些新的麻烦。只要在设计程序时特别小心留意,克服这些麻烦并不算太困难。在生成线程时必须将线程放在指定的线程组,也可以放在缺省的线程组中,缺省的就是生成该线程的线程所在的线程组。一旦一个线程加入了某个线程组,不能被移出这个组。
同步线程
许多线程在执行中必须考虑与其他线程之间共享数据或协调执行状态。这就需要同步机制。在Java中每个对象都有一把锁与之对应。但Java不提供单独的lock和unlock操作。它由高层的结构隐式实现,来保证操作的对应。(然而,我们注意到Java虚拟机提供单独的monito renter和monitorexit指令来实现lock和
unlock操作。) synchronized语句计算一个对象引用,试图对该对象完成锁操作,并且在完成锁操作前停止处理。当锁操作完成synchronized语句体得到执行。当语句体执行完毕(无论正常或异常),解锁操作自动完成。作为面向对象的语言,synchronized经常与方法连用。一种比较好的办法是,如果某个变量由一个线程赋值并由别的线程引用或赋值,那么所有对该变量的访问都必须在某个synchromized语句或synchronized方法内。
现在假设一种情况:线程1与线程2都要访问某个数据区,并且要求线程1的访问先于线程2,则这时仅用synchronized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在Unix或Windows NT中可用Simaphore来实现。而Java并不提供。在Java中提供的是wait()和notify()机制。使用如下:
synchronizedmethod_1(/*……*/){//calledbythread1.//accessdataareaavailable=true;notify();}synchronizedmethod_2(/*……*/){//calledbythread2.while(!available)try{wait();//waitfornotify().}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e){}//accessdataarea}
其中available是类成员变量,置初值为false。
如果在method-2中检查available为假,则调用wait()。wait()的作用是使线程2进入非运行态,并且解锁。在这种情况下,method-1可以被线程1调用。当执行notify()后。线程2由非运行态转变为可运行态。当method-1调用返回后。线程2可重新对该对象加锁,加锁成功后执行wait()返回后的指令。这种机制也能适用于其他更复杂的情况。
死锁
如果程序中有几个竞争资源的并发线程,那么保证均衡是很重要的。系统均衡是指每个线程在执行过程中都能充分访问有限的资源。系统中没有饿死和死锁的线程。Java并不提供对死锁的检测机制。对大多数的Java程序员来说防止死锁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最简单的防止死锁的方法是对竞争的资源引入序号,如果一个线程需要几个资源,那么它必须先得到小序号的资源,再申请大序号的资源。
优化
Java的多线程安全是基于Lock机制实现的,而Lock的性能往往不如人意。原因是,monitorenter与monitorexit这两个控制多线程同步的bytecode原语,是JVM依赖操作系统互斥(mutex)来实现的。而互斥是一种会导致线程挂起,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又需要重新调度回原线程的,较为消耗资源的操作。所以需要进行对线程进行优化,提高效率。
轻量级锁
轻量级锁(Lightweight Locking)是从Java6开始引入的概念,本意是为了减少多线程进入互斥的几率,并不是要替代互斥。它利用了CPU原语Compare-And-Swap(CAS,汇编指令CMPXCHG),尝试在进入互斥前,进行补救。下面将详细介绍JVM如何利用CAS,实现轻量级锁。
Java Object Model中定义,Object Header是一个2字(1 word = 4 byte)长度的存储区域。第一个字长度的区域用来标记同步,GC以及hash code等,官方称之为 mark word。第二个字长度的区域是指向到对象的Class。在2个word中,mark word是轻量级锁实现的关键,其结构见右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state为lightweight locked的那行即为轻量级锁标记。bitfieds名为指向lock record的指针,这里的lock record,其实是一块分配在线程堆栈上的空间区域。用于CAS前,拷贝object上的mark word。第三项是重量级锁标记。后面的状态单词很有趣,inflated,译为膨胀,在这里意思其实是锁已升级到OS-level。一般我们只关注第二和第三项即可。lock,unlock与mark word之间的联系如右图所示。在图中,提到了拷贝object mark word,由于脱离了原始mark word,官方将它冠以displaced前缀,即displaced mark word(置换标记字)。这个displaced mark word是整个轻量级锁实现的关键,在CAS中的compare就需要用它作为条件。
在拷贝完object mark word之后,JVM做了一步交换指针的操作,即流程中第一个橙色矩形框内容所述。将object mark word里的轻量级锁指针指向lock record所在的stack指针,作用是让其他线程知道,该object monitor已被占用。lock record里的owner指针指向object mark word的作用是为了在接下里的运行过程中,识别哪个对象被锁住了。
最后一步unlock中,我们发现,JVM同样使用了CAS来验证object mark word在持有锁到释放锁之间,有无被其他线程访问。如果其他线程在持有锁这段时间里,尝试获取过锁,则可能自身被挂起,而mark word的重量级锁指针也会被相应修改。此时,unlock后就需要唤醒被挂起的线程。
偏向锁
Java偏向锁(Biased Locking)是Java 6引入的一项多线程优化。它通过消除资源无竞争情况下的同步原语,进一步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性能。它与轻量级锁的区别在于,轻量级锁是通过CAS来避免进入开销较大的互斥操作,而偏向锁是在无竞争场景下完全消除同步,连CAS也不执行(CAS本身仍旧是一种操作系统同步原语,始终要在JVM与OS之间来回,有一定的开销)。所谓的无竞争场景,就是单线程访问带同步的资源或方法。
偏向锁,顾名思义,它会偏向于第一个访问锁的线程,如果在接下来的运行过程中,该锁没有被其他的线程访问,则持有偏向锁的线程将永远不需要触发同步。如果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其他线程抢占锁,则持有偏向锁的线程会被挂起,JVM会尝试消除它身上的偏向锁,将锁恢复到标准的轻量级锁。(偏向锁只能在单线程下起作用)。
偏向模式和非偏向模式,在mark word表中,主要体现在thread ID字段是否为空。
挂起持有偏向锁的线程,这步操作类似GC的pause,但不同之处是,它只挂起持有偏向锁的线程(非当前线程)。
在抢占模式的橙色区域说明中有提到,指向当前堆栈中最近的一个lock record(在轻量级锁中,lock record是进入锁前会在stack上创建的一份内存空间)。这里提到的最近的一个lock record,其实就是当前锁所在的stack frame上分配的lock record。整个步骤是从偏向锁恢复到轻量级锁的过程。
偏向锁也会带来额外开销。在JDK6中,偏向锁是默认启用的。它提高了单线程访问同步资源的性能。
但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同步资源或代码一直都是多线程访问的,那么消除偏向锁这一步骤对你来说就是多余的。事实上,消除偏向锁的开销还是蛮大的。所以在你非常熟悉自己的代码前提下,大可禁用偏向锁 -XX:-UseBiasedLocking。
分类
线程有两个基本类型:
用户级线程:管理过程全部由用户程序完成,操作系统内核心只对进程进行管理。
系统级线程(核心级线程):由操作系统内核进行管理。操作系统内核给应用程序提供相应的系统调用和应用程序接口API,以使用户程序可以创建、执行、撤消线程。
举例UNIX International 线程
UNIX International 线程的头文件是<thread.h> ,仅适用于Sun Solaris操作系统。所以UNIX International线程也常被俗称为Solaris线程。
1.创建线程
intthr_create(void*stack_base,size_tstack_size,void*(*start_routine)(void*),void*arg,longflags,thread_t*new_thr);
2.等待线程
intthr_join(thread_twait_for,thread_t*dead,void**status);
3.挂起线程
intthr_suspend(thread_tthr);
4.继续线程
intthr_continue(thread_tthr);
5.退出线程
voidthr_exit(void*status);
6.返回当前线程的线程标识符
thread_tthr_self(void);POSIX线程
POSIX线程(Pthreads)的头文件是<pthread.h>,适用于类Unix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并没有对POSIX线程提供原生的支持库。不过Win32的POSIX线程库的一些实现也还是有的,例如pthreads-w32 。
1.创建线程
intpthread_create(pthread_t*thread,constpthread_attr_t*attr,void*(*start_routine)(void*),void*arg);
2.等待线程
intpthread_join(pthread_tthread,void**retval);
3.退出线程
voidpthread_exit(void*retval);
4.返回当前线程的线程标识符
pthread_tpthread_self(void);
5.线程取消
intpthread_cancel(pthread_tthread);Win32线程
Win32线程的头文件是<Windows.h>,适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
1.创建线程
HANDLEWINAPICreateThread(LPSECURITY_ATTRIBUTESlpThreadAttributes,SIZE_TdwStackSize,LPTHREAD_START_ROUTINElpStartAddress,LPVOIDlpParameter,DWORDdwCreationFlags,LPDWORDlpThreadId);
2.结束本线程
VOIDWINAPIExitThread(DWORDdwExitCode);
3.挂起指定的线程
DWORDWINAPISuspendThread(HANDLEhThread);
4.恢复指定线程运行
DWORDWINAPIResumeThread(HANDLEhThread);
5.等待线程运行完毕
(HANDLEhHandle,DWORDdwMilliseconds);
6.返回当前线程的线程标识符
DWORDWINAPIGetCurrentThreadId(void);
7.返回当前线程的线程句柄
HANDLEWINAPIGetCurrentThread(void);C++ 11 线程
C++ 11 线程的头文件是<thread>。 创建线程
std::thread::thread(Function&& f, Args&&... args); 等待线程结束
std::thread::join(); 脱离线程控制
std::thread::detach(); 交换线程
std::thread::swap( thread& other ); C 11 线程
C11线程的头文件是<threads.h>。
C11线程仅仅是个“建议标准”,也就是说100%遵守C11标准的C编译器是可以不支持C11线程的。根据C11标准的规定,只要编译器预定义了__STDC_NO_THREADS__宏,就可以没有<threads.h>头文件,自然也就也没有下列函数。
1.创建线程
intthrd_create(thrd_t*thr,thrd_start_tfunc,void*arg);
2.结束本线程
_Noreturnvoidthrd_exit(intres);
3.等待线程运行完毕
intthrd_join(thrd_tthr,int*res);
4.返回当前线程的线程标识符
thrd_tthrd_current();Java线程
1)最简单的情况是,Thread/Runnable的run()方法运行完毕,自行终止。
2)对于更复杂的情况,比如有循环,则可以增加终止标记变量和任务终止的检查点。
3)最常见的情况,也是为了解决阻塞不能执行检查点的问题,用中断来结束线程,但中断只是请求,并不能完全保证线程被终止,需要执行线程协同处理。
4)IO阻塞和等锁情况下需要通过特殊方式进行处理。
5)使用Future类的cancel()方法调用。
6)调用线程池执行器的shutdown()和shutdownNow()方法。
7)守护线程会在非守护线程都结束时自动终止。
8)Thread的stop()方法,但已不推荐使用。
线程的组成
1)一组代表处理器状态的CPU寄存器中的内容
2)两个栈,一个用于当线程在内核模式下执行的时候,另一个用于线程在用户模式下执行的时候
3)一个被称为线程局部存储器(TLS,thread-local storage)的私有储存区域,各个子系统、运行库和DLL都会用到该储存区域
4)一个被称为线程ID(thread ID,线程标识符)的唯一标识符(在内部也被称为客户ID——进程ID和线程ID是在同一个名字空间中生产的,所以它们永远 不会重叠)
5)有时候线程也有它们自己的安全环境,如果多线程服务器应用程序要模仿其客户的安全环境,则往往可以利用线程的安全环境

❹ 那种在记事本里写代码,直接保存改个扩展名直接运行的语言叫什么

比较大的应用程序都由很多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分别完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它们彼此协作来完成整个软件系统的工作。可能存在一些模块的功能较为通用,在构造其它软件系统时仍会被使用。在构造软件系统时,如果将所有模块的源代码都静态编译到整个应用程序 EXE 文件中,会产生一些问题:一个缺点是增加了应用程序的大小,它会占用更多的磁盘空间,程序运行时也会消耗较大的内存空间,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另一个缺点是,在编写大的 EXE 程序时,在每次修改重建时都必须调整编译所有源代码,增加了编译过程的复杂性,也不利于阶段性的单元测试。

Windows 系统平台上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较有效的编程和运行环境,你可以将独立的程序模块创建为较小的 DLL (Dynamic Linkable Library) 文件,并可对它们单独编译和测试。在运行时,只有当 EXE 程序确实要调用这些 DLL 模块的情况下,系统才会将它们装载到内存空间中。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 EXE 文件的大小和对内存空间的需求,而且使这些 DLL 模块可以同时被多个应用程序使用。Windows 自己就将一些主要的系统功能以 DLL 模块的形式实现。

一般来说,DLL 是一种磁盘文件,以.dll、.DRV、.FON、.SYS 和许多以 .EXE 为扩展名的系统文件都可以是 DLL。它由全局数据、服务函数和资源组成,在运行时被系统加载到调用进程的虚拟空间中,成为调用进程的一部分。如果与其它 DLL 之间没有冲突,该文件通常映射到进程虚拟空间的同一地址上。DLL 模块中包含各种导出函数,用于向外界提供服务。DLL 可以有自己的数据段,但没有自己的堆栈,使用与调用它的应用程序相同的堆栈模式;一个 DLL 在内存中只有一个实例;DLL 实现了代码封装性;DLL 的编制与具体的编程语言及编译器无关。

在 Win32 环境中,每个进程都复制了自己的读/写全局变量。如果想要与其它进程共享内存,必须使用内存映射文件或者声明一个共享数据段。DLL 模块需要的堆栈内存都是从运行进程的堆栈中分配出来的。Windows 在加载 DLL 模块时将进程函数调用与 DLL 文件的导出函数相匹配。Windows 操作系统对 DLL 的操作仅仅是把 DLL 映射到需要它的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里去。DLL 函数中的代码所创建的任何对象(包括变量)都归调用它的线程或进程所有。

调用方式
1、静态调用方式:由编译系统完成对 DLL 的加载和应用程序结束时 DLL 卸载的编码(如还有其它程序使用该 DLL,则 Windows 对 DLL 的应用记录减1,直到所有相关程序都结束对该 DLL 的使用时才释放它,简单实用,但不够灵活,只能满足一般要求。

隐式的调用:需要把产生动态连接库时产生的 .LIB 文件加入到应用程序的工程中,想使用 DLL 中的函数时,只须说明一下。隐式调用不需要调用 LoadLibrary() 和 FreeLibrary()。程序员在建立一个 DLL 文件时,链接程序会自动生成一个与之对应的 LIB 导入文件。该文件包含了每一个 DLL 导出函数的符号名和可选的标识号,但是并不含有实际的代码。LIB 文件作为 DLL 的替代文件被编译到应用程序项目中。

当程序员通过静态链接方式编译生成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中的调用函数与 LIB 文件中导出符号相匹配,这些符号或标识号进入到生成的 EXE 文件中。LIB 文件中也包含了对应的 DL L文件名(但不是完全的路径名),链接程序将其存储在 EXE 文件内部。

当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需要加载 DLL 文件时,Windows 根据这些信息发现并加载 DLL,然后通过符号名或标识号实现对 DLL 函数的动态链接。所有被应用程序调用的 DLL 文件都会在应用程序 EXE 文件加载时被加载在到内存中。可执行程序链接到一个包含 DLL 输出函数信息的输入库文件(.LIB文件)。操作系统在加载使用可执行程序时加载 DLL。可执行程序直接通过函数名调用 DLL 的输出函数,调用方法和程序内部其 它的函数是一样的。

2、动态调用方式:是由编程者用 API 函数加载和卸载 DLL 来达到调用 DLL 的目的,使用上较复杂,但能更加有效地使用内存,是编制大型应用程序时的重要方式。

显式的调用:是指在应用程序中用 LoadLibrary 或 MFC 提供的 AfxLoadLibrary 显式的将自己所做的动态连接库调进来,动态连接库的文件名即是上面两个函数的参数,再用 GetProcAddress() 获取想要引入的函数。自此,你就可以象使用如同本应用程序自定义的函数一样来调用此引入函数了。在应用程序退出之前,应该用 FreeLibrary 或 MFC 提供的 AfxFreeLibrary 释放动态连接库。直接调用 Win32 的 LoadLibary 函数,并指定 DLL 的路径作为参数。LoadLibary 返回 HINSTANCE 参数,应用程序在调用 GetProcAddress 函数时使用这一参数。GetProcAddress 函数将符号名或标识号转换为 DLL 内部的地址。程序员可以决定 DLL 文件何时加载或不加载,显式链接在运行时决定加载哪个 DLL 文件。使用 DLL 的程序在使用之前必须加载(LoadLibrary)加载DLL从而得到一个DLL模块的句柄,然后调用 GetProcAddress 函数得到输出函数的指针,在退出之前必须卸载DLL(FreeLibrary)。

Windows将遵循下面的搜索顺序来定位 DLL:

包含EXE文件的目录
进程的当前工作目录
Windows系统目录
Windows目录
列在 Path 环境变量中的一系列目录
MFC中的DLL

Non-MFC DLL:指的是不用 MFC 的类库结构,直接用 C 语言写的 DLL,其输出的函数一般用的是标准 C 接口,并能被 非 MFC 或 MFC 编写的应用程序所调用。
Regular DLL:和下述的 Extension DLLs 一样,是用 MFC 类库编写的。明显的特点是在源文件里有一个继承 CWinApp 的类。其又可细分成静态连接到 MFC 和动态连接到 MFC 上的。
静态连接到 MFC 的动态连接库只被 VC 的专业 版和企业版所支持。该类 DLL 应用程序里头的输出函数可以被任意 Win32 程序使用,包括使用 MFC 的应用程序。输入函数有如下形式:

extern "C" EXPORT YourExportedFunction();

如果没有 extern "C" 修饰,输出函数仅仅能从 C 代码中调用。

DLL 应用程序从 CWinApp 派生,但没有消息循环。

动态链接到 MFC 的 规则 DLL 应用程序里头的输出函数可以被任意 Win32 程序使用,包括使用 MFC 的应用程序。但是,所有从 DLL 输出的函数应该以如下语句开始:

AFX_MANAGE_STATE(AfxGetStaticMoleState( ))
此语句用来正确地切换 MFC 模块状态。

Regular DLL能够被所有支持 DLL 技术的语言所编写的应用程序所调用。在这种动态连接库中,它必须有一个从 CWinApp 继承下来的类,DLLMain 函数被 MFC 所提供,不用自己显式的写出来。

Extension DLL:用来实现从 MFC 所继承下来的类的重新利用,也就是说,用这种类型的动态连接库,可以用来输出一个从 MFC 所继承下来的类。它输出的函数仅可以被使用 MFC 且动态链接到 MFC 的应用程序使用。可以从 MFC 继承你所想要的、更适于你自己用的类,并把它提供给你的应用程序。你也可随意的给你的应用程序提供 MFC 或 MFC 继承类的对象指针。Extension DLL使用 MFC 的动态连接版本所创建的,并且它只被用 MFC 类库所编写的应用程序所调用。Extension DLLs 和 Regular DLLs 不一样,它没有从 CWinApp 继承而来的类的对象,所以,你必须为自己 DLLMain 函数添加初始化代码和结束代码。

和规则 DLL 相比,有以下不同:

1、它没有从 CWinApp 派生的对象;

2、它必须有一个 DLLMain 函数;

3、DLLMain 调用 AfxInitExtensionMole 函数,必须检查该函数的返回值,如果返回0,DLLMmain 也返回 0;

4、如果它希望输出 CRuntimeClass 类型的对象或者资源,则需要提供一个初始化函数来创建一个 CDynLinkLibrary 对象。并且,有必要把初始化函数输出;

5、使用扩展 DLL 的 MFC 应用程序必须有一个从 CWinApp 派生的类,而且,一般在InitInstance 里调用扩展 DLL 的初始化函数。

DLL入口函数

1、每一个 DLL 必须有一个入口点,DLLMain 是一个缺省的入口函数。DLLMain 负责初始化和结束工作,每当一个新的进程或者该进程的新的线程访问 DLL 时,或者访问 DLL 的每一个进程或者线程不再使用DLL或者结束时,都会调用 DLLMain。但是,使用 TerminateProcess 或 TerminateThread 结束进程或者线程,不会调用 DLLMain。

DLLMain的函数原型:

BOOL APIENTRY DLLMain(HANDLE hMole,DWORD ul_reason_for_call,LPVOID
lpReserved)
{
switch(ul_reason_for_call)
{
case DLL_PROCESS_ATTACH:
.......
case DLL_THREAD_ATTACH:
.......
case DLL_THREAD_DETACH:
.......
case DLL_PROCESS_DETACH:
.......
return TRUE;
}
}

参数:

hMoudle:是动态库被调用时所传递来的一个指向自己的句柄(实际上,它是指向_DGROUP段的一个选择符);

ul_reason_for_call:是一个说明动态库被调原因的标志。当进程或线程装入或卸载动态连接库的时候,操作系统调用入口函数,并说明动态连接库被调用的原因。它所有的可能值为:

DLL_PROCESS_ATTACH: 进程被调用;

DLL_THREAD_ATTACH: 线程被调用;

DLL_PROCESS_DETACH: 进程被停止;

DLL_THREAD_DETACH: 线程被停止;

lpReserved:是一个被系统所保留的参数;

2、_DLLMainCRTStartup

为了使用 "C" 运行库 (CRT,C Run time Library) 的 DLL 版本(多线程),一个 DLL 应用程序必须指定 _DLLMainCRTStartup 为入口函数,DLL 的初始化函数必须是 DLLMain。

_DLLMainCRTStartup 完成以下任务:当进程或线程捆绑(Attach) 到 DLL 时为 "C" 运行时的数据 (C Runtime Data) 分配空间和初始化并且构造全局 "C "对象,当进程或者线程终止使用DLL(Detach) 时,清理 C Runtime Data 并且销毁全局 "C " 对象。它还调用 DLLMain 和 RawDLLMain 函数。

RawDLLMain 在 DLL 应用程序动态链接到 MFC DLL 时被需要,但它是静态链接到 DLL 应用程序的。在讲述状态管理时解释其原因。

关于调用约定

动态库输出函数的约定有两种:调用约定和名字修饰约定。

1)调用约定(Calling convention):决定函数参数传送时入栈和出栈的顺序,由调用者还是被调用者把参数弹出栈,以及编译器用来识别函数名字的修饰约定。

函数调用约定有多种,这里简单说一下:

1、__stdcall 调用约定相当于16位动态库中经常使用的 PASCAL 调用约定。在32位的 VC 5.0 中PASCAL 调用约定不再被支持(实际上它已被定义为__stdcall。除了__pascal 外,__fortran 和__syscall也不被支持),取而代之的是 __stdcall 调用约定。两者实质上是一致的,即函数的参数自右向左通过栈传递,被调用的函数在返回前清理传送参数的内存栈,但不同的是函数名的修饰部分(关于函数名的修饰部分在后面将详细说明)。

_stdcall 是 Pascal 程序的缺省调用方式,通常用于 Win32 API 中,函数采用从右到左的压栈方式,自己在退出时清空堆栈。VC 将函数编译后会在函数名前面加上下划线前缀,在函数名后加上 "@" 和参数的字节数。

2、C 调用约定(即用__cdecl 关键字说明)按从右至左的顺序压参数入栈,由调用者把参数弹出栈。对于传送参数的内存栈是由调用者来维护的(正因为如此,实现可变参数的函数只能使用该调用约定)。另外,在函数名修饰约定方面也有所不同。

_cdecl 是 C 和 C 程序缺省的调用方式。每一个调用它的函数都包含清空堆栈的代码,所以产生的可执行文件大小会比调用 _stdcall 函数的大。函数采用从右到左的压栈方式。VC 将函数编译后会在函数名前面加上下划线前缀。 它是 MFC 缺省调用约定。

3、__fastcall 调用约定是 "人" 如其名,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快,因为它是通过寄存器来传送参数的(实际上,它用 ECX 和 EDX 传送前两个双字(DWORD)或更小的参数,剩下的参数仍旧自右向左压栈传送,被调用的函数在返回前清理传送参数的内存栈),在函数名修饰约定方面,它和前两者均不同。

_fastcall方式的函数采用寄存器传递参数,VC 将函数编译后会在函数名前面加上"@"前缀,在函数名后加上"@"和参数的字节数。

4、thiscall 仅仅应用于 "C " 成员函数。this 指针存放于 CX 寄存器,参数从右到左压。thiscall 不是关键词,因此不能被程序员指定。

5、naked call采用 1-4 的调用约定时,如果必要的话,进入函数时编译器会产生代码来保存ESI,EDI,EBX,EBP寄存器,退出函数时则产生代码恢复这些寄存器的内容。

naked call不产生这样的代码。naked call不是类型修饰符,故必须和_declspec 共同使用。

关键字 __stdcall、__cdecl 和 __fastcall 可以直接加在要输出的函数前,也可以在编译环境的 Setting...\C/C \Code Generation 项选择。当加在输出函数前的关键字与编译环境中的选择不同时,直接加在输出函数前的关键字有效。它们对应的命令行参数分别为/Gz、/Gd 和 /Gr。缺省状态为/Gd,即__cdecl。

要完全模仿 PASCAL 调用约定首先必须使用 __stdcall 调用约定,至于函数名修饰约定,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模仿。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 WINAPI 宏,Windows.h 支持该宏,它可以将出函数翻译成适当的调用约定,在 WIN32 中,它被定义为 __stdcall。使用 WINAPI 宏可以创建自己的 APIs。

2)名字修饰约定

1、修饰名(Decoration name)

"C" 或者 "C " 函数在内部(编译和链接)通过修饰名识别。修饰名是编译器在编译函数定义或者原型时生成的字符串。有些情况下使用函数的修饰名是必要的,如在模块定义文件里头指定输出"C "重载函数、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又如在汇编代码里调用"C""或"C "函数等。

修饰名由函数名、类名、调用约定、返回类型、参数等共同决定。

2、名字修饰约定随调用约定和编译种类(C或C )的不同而变化。函数名修饰约定随编译种类和调用约定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分别说明。

a、C编译时函数名修饰约定规则:

__stdcall 调用约定在输出函数名前加上一个下划线前缀,后面加上一个"@"符号和其参数的字节数,格式为 _functionname@number。

__cdecl调用约定仅在输出函数名前加上一个下划线前缀,格式为 _functionname。

__fastcall调用约定在输出函数名前加上一个"@"符号,后面也是一个"@"符号和其参数的字节数,格式为@functionname@number。

它们均不改变输出函数名中的字符大小写,这和PASCAL调用约定不同,PASCAL约定输出的函数名无任何修饰且全部大写。

b、C 编译时函数名修饰约定规则:

__stdcall调用约定:

1、以"?"标识函数名的开始,后跟函数名;

2、函数名后面以"@@YG"标识参数表的开始,后跟参数表;

3、参数表以代号表示:

X——void,

D——char,

E——unsigned char,

F——short,

H——int,

I——unsigned int,

J——long,

K——unsigned long,

M——float,

N——double,

_N——bool,

....

PA——表示指针,后面的代号表明指针类型,如果相同类型的指针连续出现,以"0"代替,一个"0"代表一次重复;

4、参数表的第一项为该函数的返回值类型,其后依次为参数的数据类型,指针标识在其所指数据类型前;

5、参数表后以"@Z"标识整个名字的结束,如果该函数无参数,则以"Z"标识结束。

其格式为"?functionname@@YG*****@Z"或"?functionname@@YG*XZ",

例如

int Test1(char *var1,unsigned long)-----“?Test1@@YGHPADK@Z”
void Test2() -----“?Test2@@YGXXZ”

__cdecl调用约定:

规则同上面的_stdcall调用约定,只是参数表的开始标识由上面的"@@YG"变为"@@YA"。

__fastcall调用约定:

规则同上面的_stdcall调用约定,只是参数表的开始标识由上面的"@@YG"变为"@@YI"。

VC 对函数的省缺声明是"__cedcl",将只能被C/C 调用。

关于DLL的函数

动态链接库中定义有两种函数:导出函数(export function)和内部函数(internal function)。导出函数可以被其它模块调用,内部函数在定义它们的DLL程序内部使用。

输出函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传统的方法

在模块定义文件的 EXPORT 部分指定要输入的函数或者变量。语法格式如下:

entryname[=internalname] [@ordinal[NONAME]] [DATA] [PRIVATE]

其中:

entryname 是输出的函数或者数据被引用的名称;

internalname 同 entryname;

@ordinal 表示在输出表中的顺序号(index);

NONAME 仅仅在按顺序号输出时被使用(不使用 entryname );

DATA 表示输出的是数据项,使用 DLL 输出数据的程序必须声明该数据项为 _declspec(DLLimport)。

上述各项中,只有 entryname 项是必须的,其他可以省略。

对于"C"函数来说,entryname 可以等同于函数名;但是对 "C " 函数(成员函数、非成员函数)来说,entryname 是修饰名。可以从 .map 映像文件中得到要输出函数的修饰名,或者使用DUMPBIN /SYMBOLS 得到,然后把它们写在 .def 文件的输出模块。DUMPBIN 是VC提供的一个工具。

如果要输出一个 "C " 类,则把要输出的数据和成员的修饰名都写入 .def 模块定义文件。

2、在命令行输出

对链接程序 LINK 指定 /EXPORT 命令行参数,输出有关函数。

3、使用 MFC 提供的修饰符号 _declspec(DLLexport)

在要输出的函数、类、数据的声明前加上 _declspec(DLLexport) 修饰符表示输出。__declspec(DLLexport) 在 C 调用约定、C 编译情况下可以去掉输出函数名的下划线前缀。extern "C" 使得在 C 中使用 C 编译方式成为可能。在"C "下定义"C"函数需要加 extern "C" 关键词。用 extern "C" 来指明该函数使用 C 编译方式。输出的 "C" 函数可以从 "C" 代码里调用。

例如,在一个 C 文件中,有如下函数:

extern "C" {void __declspec(DLLexport) __cdecl Test(int var);}

其输出函数名为:Test

MFC提供了一些宏,就有这样的作用。

AFX_CLASS_IMPORT:__declspec(DLLexport)
AFX_API_IMPORT:__declspec(DLLexport)
AFX_DATA_IMPORT:__declspec(DLLexport)
AFX_CLASS_EXPORT:__declspec(DLLexport)
AFX_API_EXPORT:__declspec(DLLexport)
AFX_DATA_EXPORT:__declspec(DLLexport)
AFX_EXT_CLASS: #ifdef _AFXEXT
AFX_CLASS_EXPORT
#else
AFX_CLASS_IMPORT
AFX_EXT_API:#ifdef _AFXEXT
AFX_API_EXPORT
#else
AFX_API_IMPORT
AFX_EXT_DATA:#ifdef _AFXEXT
AFX_DATA_EXPORT
#else
AFX_DATA_IMPORT

像 AFX_EXT_CLASS 这样的宏,如果用于 DLL 应用程序的实现中,则表示输出(因为_AFX_EXT被定义,通常是在编译器的标识参数中指定该选项 /D_AFX_EXT);如果用于使用DLL的应用程序中,则表示输入(_AFX_EXT没有定义)。

要输出整个的类,对类使用_declspec(_DLLexpot);要输出类的成员函数,则对该函数使用_declspec(_DLLexport)。如:

class AFX_EXT_CLASS CTextDoc : public CDocument
{

}
extern "C" AFX_EXT_API void WINAPI InitMYDLL();

这几种方法中,最好采用第三种,方便好用;其次是第一种,如果按顺序号输出,调用效率会高些;最次是第二种。

模块定义文件(.DEF)

模块定义文件(.DEF)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描述 DLL 属性的模块语句组成的文本文件,每个DEF文件至少必须包含以下模块定义语句:

第一个语句必须是LIBRARY语句,指出DLL的名字;
EXPORTS 语句列出被导出函数的名字;将要输出的函数修饰名罗列在 EXPORTS 之下,这个名字必须与定义函数的名字完全一致,如此就得到一个没有任何修饰的函数名了。
可以使用DESCRIPTION语句描述DLL的用途(此句可选);
";"对一行进行注释(可选)。 DLL程序和调用其输出函数的程序的关系
1、DLL与进程、线程之间的关系

DLL模块被映射到调用它的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
DLL使用的内存从调用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分配,只能被该进程的线程所访问。
DLL的句柄可以被调用进程使用;调用进程的句柄可以被DLL使用。
DLL使用调用进程的栈。
2、关于共享数据段

DLL定义的全局变量可以被调用进程访问;DLL可以访问调用进程的全局数据。使用同一DLL的每一个进程都有自己的DLL全局变量实例。如果多个线程并发访问同一变量,则需要使用同步机制;对一个DLL的变量,如果希望每个使用DLL的线程都有自己的值,则应该使用线程局部存储(TLS,Thread Local Strorage)。

在程序里加入预编译指令,或在开发环境的项目设置里也可以达到设置数据段属性的目的.必须给这些变量赋初值,否则编译器会把没有赋初始值的变量放在一个叫未被初始化的数据段中。

❺ CThreadSlotData 类的问题

TLS是操作系统提供的线程局部储存机制,它的操作是只对当前线程的,估计它的储存结构不会是链表而是数组,而且是放在当前线程内核对象里头了。读写数据的操作只是在当前对象的一个数组成员跟据索引取值,并不需要搜索所有线程的。
CThreadSlotData/CThreadData这两个MFC类并不是对Tls API函数的简单封装,而是在Tls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一个Process Local Storage。

❻ 线程特有数据(Thread Specific Data)

在单线程程序中,我们经常要使用 全局变量 来实现多个函数间共享数据。在多线程环境下,由于数据空间是共享的,因此全局变量也为所有线程所共有。但有时在应用程序设计中有必要提供 线程私有 的全局变量,仅在某个线程中有效,但可以跨多个函数访问,这样每个线程访问它自己独立的数据空间,而不用担心和其它线程的同步访问。

这样在一个线程内部的各个函数都能访问、但其它线程不能访问的变量,我们就需要使用 线程局部静态变量 (Static memory local to a thread) 同时也可称之为 线程特有数据 (Thread-Specific Data 或 TSD),或者 线程局部存储 (Thread-Local Storage 或 TLS)。

POSIX 线程库提供了如下 API 来管理线程特有数据(TSD):

第一参数 key 指向 pthread_key_t 的对象的指针。请 注意 这里 pthread_key_t 的对象占用的空间是用户事先分配好的, pthread_key_create 不会动态生成 pthread_key_t 对象。
第二参数 desctructor ,如果这个参数不为空,那么当每个线程结束时,系统将调用这个函数来释放绑定在这个键上的内存块。

有时我们在线程里初始化时,需要避免重复初始化。我们希望一个线程里只调用 pthread_key_create 一次,这时就要使用 pthread_once 与它配合。

第一个参数 once_control 指向一个 pthread_once_t 对象,这个对象必须是常量 PTHREAD_ONCE_INIT ,否则 pthread_once 函数会出现不可预料的结果。
第二个参数 init_routine ,是调用的初始化函数,不能有参数,不能有返回值。
如果成功则返回0,失败返回非0值。

创建完键后,必须将其与线程数据关联起来。关联后也可以获得某一键对应的线程数据。关联键和数据使用的函数为:

第一参数 key 指向键。
第二参数 value 是欲关联的数据。
函数成功则返回0,失败返回非0值。

注意: 用 pthread_setspecific 为一个键指定新的线程数据时,并不会主动调用析构函数释放之前的内存,所以调用线程必须自己释放原有的线程数据以回收内存。

获取与某一个键关联的数据使用函数的函数为:

参数 key 指向键。
如果有与此键对应的数据,则函数返回该数据,否则返回NULL。

删除一个键使用的函数为:

参数 key 为要删除的键。
成功则返回0,失败返回非0值。

注意: 该函数将键设置为可用,以供下一次调用 pthread_key_create() 使用。它并不检查当前是否有线程正在使用该键对应的线程数据,所以它并不会触发函数 pthread_key_create 中定义的 destructor 函数,也就不会释放该键关联的线程数据所占用的内存资源,而且在将 key 设置为可用后,在线程退出时也不会再调用析构函数。所以在将 key 设置为可用之前,必须要确定:

在 Linux 中每个进程有一个全局的数组 __pthread_keys ,数组中存放着 称为 key 的结构体,定义类似如下:

在 key 结构中 seq 为一个序列号,用来作为使用标志指示这个结构在数组中是否正在使用,初始化时被设为0,即表示 不在使用 。 destructor 用来存放一个析构函数指针。

pthread_create_key 会从数组中找到一个还未使用的 key 元素,将其序列号 seq 加1,并记录析构函数地址,并将 key 在数组 __pthread_keys 中的 下标 作为返回值返回。那么如何判断一个 key 正在使用呢?

如果 key 的序列号 seq 为偶数则表示未分配,分配时将 seq 加1变成奇数,即表示正在使用。这个操作过程采用原子 CAS 来完成,以保证线程安全。在 pthread_key_delete() 时也将序列号 seq 加1,表示可以再被使用,通过序列号机制来保证回收的 key 不会被复用(复用 key 可能会导致线程在退出时可能会调用错误的析构函数)。但是一直加1会导致序列号回绕,还是会复用 key ,所以调用 pthread_create_key 获取可用的 key 时会检查是否有回绕风险,如果有则创建失败。

除了进程范围内的 key 结构数组外,系统还在进程中维护关于每个线程的控制块 TCB(用于管理寄存器,线程栈等),里面有一个 pthread_key_data 类型的数组。这个数组中的元素数量和进程中的 key 数组数量相等。 pthread_key_data 的定义类似如下:

根据 pthread_key_create() 返回的可用的 key 在 __pthread_keys 数组中的下标, pthread_setspecific() 在 pthread_key_data 的数组 中定位相同下标的一个元素 pthread_key_data ,并设置其序号 seq 设置为对应的 key 的序列号,数据指针 data 指向设置线程特有数据(TSD)的值。

pthread_getspecific() 用于将 pthread_setspecific() 设置的 data 取出。

线程退出时, pthread_key_data 中的序号 seq 用于判断该 key 是否仍在使用中(即与在 __pthread_keys 中的同一个下标对应的 key 的序列号 seq 是否相同),若是则将 pthread_key_data 中 data(即 线程特有数据 TSD)作为参数调用析构函数。

由于系统在每个进程中 pthread_key_t 类型的数量是有限的,所有在进程中并不能获取无限个 pthread_key_t 类型。Linux 中可以通过 PTHREAD_KEY_MAX(定义于 limits.h 文件中)或者系统调用 sysconf(_SC_THREAD_KEYS_MAX) 来确定当前系统最多支持多少个 key 。 Linux 中默认是 1024 个 key,这对大多数程序来书已经够了。如果一个线程中有多个线程局部存储变量(TLS),通常可以将这些变量封装到一个数据结构中,然后使用封装后的数据结构和一个线程局部变量相关联,这样就能减少对键值的使用。

https://blog.csdn.net/hustraiet/article/details/9857919
https://blog.csdn.net/hustraiet/article/details/9857919
https://blog.csdn.net/caigen1988/article/details/7901248
http://www.bitools.com/?p=2443
https://spockwangs.github.io/blog/2017/12/01/thread-local-storage/
https://www.jianshu.com/p/71c2f80d7bd1
https://blog.csdn.net/cywosp/article/details/26469435
http://www.embeddedlinux.org.cn/emblinuxappdev/117.htm

❼ 双核/四线程是什么意思,跟四核处理器有什么不一样吗

双核/四线程指的是采用超线程即是可在同一时间里,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芯片的不同部分。虽然单线程芯片每秒钟能够处理成千上万条指令,但是在任一时刻只能够对一条指令进行操作。而超线程技术可以使芯片同时进行多线程处理,使芯片性能得到提升。

双核四线程实际上是两个物理核心处理器,是CPU工作时利用超线程技术可以把CPU的一个物理核心模拟出两个处理线程,让操作系统误认为有两个“物理核心”,俗称“假四核”,而四核处理器是真正的四颗物理核心处理器。


(7)tls线程局部存储扩展阅读

多核心处理器的创新意义:

1、x86多核处理器标志着计算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这一重要进步发生之际,正是企业和消费者面对飞速增长的数字资料和互联网的全球化趋势,开始要求处理器提供更多便利和优势之时。

2、多核处理器,较之当前的单核处理器,能带来更多的性能和生产力优势,因而最终将成为一种广泛普及的计算模式。

3、多核处理器还将在推动PC安全性和虚拟技术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虚拟技术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护、更高的资源使用率和更可观的商业计算市场价值。普通消费者也将比以往拥有更多的途径获得更高性能,从而提高他们家用PC和数字媒体计算系统的使用。

❽ 线程局部存储的简介

在一个线程修改的内存内容,对所有线程都生效。这是一个优点也是一个缺点。说它是优点,线程的数据交换变得非常快捷。说它是缺点,一个线程死掉了,其它线程也性命不保; 多个线程访问共享数据,需要昂贵的同步开销,也容易造成同步相关的BUG。
如果需要在一个线程内部的各个函数调用都能访问、但其它线程不能访问的变量(被称为static memory local to a thread 线程局部静态变量),就需要新的机制来实现。这就是TLS。
线程局部存储在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实现,可移植性不太好。幸好要实现线程局部存储并不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全局表,通过当前线程ID去查询相应的数据,因为各个线程的ID不同,查到的数据自然也不同了。但Windows系统采用了每个线程建线程专享的索引表,表的条目为线程局部存储的地址。在线程执行的任何代码处,都可以查询本线程的这个索引表获得要访问的线程局部存储的地址。
大多数平台都提供了线程局部存储的方法,无需要我们自己去实现:

❾ 反调试是什么

免杀就不知道了.反调试就是禁止调试一般有这样的一些原理.一、反调试技术反调试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反检测技术,因为恶意软件总是企图监视自己的代码以检测是否自己正在被调试。为做到这一点,恶意软件可以检查自己代码是否被设置了断点,或者直接通过系统调用来检测调试器。1.断点为了检测其代码是否被设置断点,恶意软件可以查找指令操作码0xcc(调试器会使用该指令在断点处取得恶意软件的控制权),它会引起一个SIGTRAP。如果恶意软件代码本身建立了一个单独的处理程序的话,恶意软件也可以设置伪断点。用这种方法恶意软件可以在被设置断点的情况下继续执行其指令。恶意软件也可以设法覆盖断点,例如有的病毒采用了反向解密循环来覆盖病毒中的断点。相反,还有的病毒则使用汉明码自我纠正自身的代码。汉明码使得程序可以检测并修改错误,但是在这里却使病毒能够检测并清除在它的代码中的断点。2.计算校验和恶意软件也可以计算自身的校验和,如果校验和发生变化,那么病毒会假定它正在被调试,并且其代码内部已被放置断点。VAMPiRE是一款抗反调试工具,可用来逃避断点的检测。VaMPiRE通过在内存中维护一张断点表来达到目的,该表记录已被设置的所有断点。该程序由一个页故障处理程序(PFH),一个通用保护故障处理程序(GPFH),一个单步处理程序和一个框架API组成。当一个断点被触发的时候,控制权要么传给PFH(处理设置在代码、数据或者内存映射I/O中的断点),要么传给GPFH(处理遗留的I/O断点)。单步处理程序用于存放断点,使断点可以多次使用。3.检测调试器在Linux系统上检测调试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只要调用Ptrace即可,因为对于一个特定的进程而言无法连续地调用Ptrace两次以上。在Windows中,如果程序目前处于被调试状态的话,系统调用isDebuggerPresent将返回1,否则返回0。这个系统调用简单检查一个标志位,当调试器正在运行时该标志位被置1。直接通过进程环境块的第二个字节就可以完成这项检查,以下代码为大家展示的就是这种技术:mov eax, fs:[30h]move eax, byte [eax+2]test eax, eax jne @DdebuggerDetected在上面的代码中,eax被设置为PEB(进程环境块),然后访问PEB的第二个字节,并将该字节的内容移入eax。通过查看eax是否为零,即可完成这项检测。如果为零,则不存在调试器;否则,说明存在一个调试器。如果某个进程为提前运行的调试器所创建的,那么系统就会给ntdll.dll中的堆操作例程设置某些标志,这些标志分别是FLG_HEAP_ENABLE_TAIL_CHECK、FLG_HEAP_ENABLE_FREE_CHECK和FLG_HEAP_VALIDATE_PARAMETERS。我们可以通过下列代码来检查这些标志:mov eax, fs:[30h]mov eax, [eax+68h]and eax, 0x70test eax, eaxjne @DebuggerDetected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还是访问PEB,然后通过将PEB的地址加上偏移量68h到达堆操作例程所使用的这些标志的起始位置,通过检查这些标志就能知道是否存在调试器。检查堆头部内诸如ForceFlags之类的标志也能检测是否有调试器在运行,如下所示:mov eax, fs:[30h]mov eax, [eax+18h] ;process heapmov eax, [eax+10h] ;heap flagstest eax, eaxjne @DebuggerDetected上面的代码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PEB的偏移量来访问进程的堆及堆标志,通过检查这些内容,我们就能知道Force标志是否已经被当前运行的调试器提前设置为1了。另一种检测调试器的方法是,使用NtQueryInformationProcess这个系统调用。我们可以将ProcessInformationClass设为7来调用该函数,这样会引用ProcessDebugPort,如果该进程正在被调试的话,该函数将返回-1。示例代码如下所示。push 0
push 4
push offset isdebugged
push 7 ;ProcessDebugPort
push -1
call NtQueryInformationProcess
test eax, eax
jne @ExitError
cmp isdebugged, 0
jne @DebuggerDetected在本例中,首先把NtQueryInformationProcess的参数压入堆栈。这些参数介绍如下:第一个是句柄(在本例中是0),第二个是进程信息的长度(在本例中为4字节),接下来是进程信息类别(在本例中是7,表示ProcessDebugPort),下一个是一个变量,用于返回是否存在调试器的信息。如果该值为非零值,那么说明该进程正运行在一个调试器下;否则,说明一切正常。最后一个参数是返回长度。使用这些参数调用NtQueryInformationProcess后的返回值位于isdebugged中。随后测试该返回值是否为0即可。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检测调试器的方法,如检查设备列表是否含有调试器的名称,检查是否存在用于调试器的注册表键,以及通过扫描内存以检查其中是否含有调试器的代码等。另一种非常类似于EPO的方法是,通知PE加载器通过PE头部中的线程局部存储器(TLS)表项来引用程序的入口点。这会导致首先执行TLS中的代码,而不是先去读取程序的入口点。因此,TLS在程序启动就可以完成反调试所需检测。从TLS启动时,使得病毒得以能够在调试器启动之前就开始运行,因为一些调试器是在程序的主入口点处切入的。4.探测单步执行恶意软件还能够通过检查单步执行来检测调试器。要想检测单步执行的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值放进堆栈指针,然后看看这个值是否还在那里。如果该值在那里,这意味着,代码正在被单步执行。当调试器单步执行一个进程时,当其取得控制时需要把某些指令压入栈,并在执行下一个指令之前将其出栈。所以,如果该值仍然在那里,就意味着其它正在运行的进程已经在使用堆栈。下面的示例代码展示了恶意软件是如何通过堆栈状态来检测单步执行的:Mov bp,sp;选择堆栈指针Push ax ;将ax压入堆栈Pop ax ;从堆栈中选择该值Cmp word ptr [bp -2],ax ;跟堆栈中的值进行比较Jne debug ;如果不同,说明发现了调试器。 如上面的注释所述,一个值被压入堆栈然后又被弹出。如果存在调试器,那么堆栈指针–2位置上的值就会跟刚才弹出堆栈的值有所不同,这时就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5.在运行时中检测速度衰减通过观察程序在运行时是否减速,恶意代码也可以检测出调试器。如果程序在运行时速度显着放缓,那就很可能意味着代码正在单步执行。因此如果两次调用的时间戳相差甚远,那么恶意软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了。Linux跟踪工具包LTTng/LTTV通过观察减速问题来跟踪病毒。当LTTng/LTTV追踪程序时,它不需要在程序运行时添加断点或者从事任何分析。此外,它还是用了一种无锁的重入机制,这意味着它不会锁定任何Linux内核代码,即使这些内核代码是被跟踪的程序需要使用的部分也是如此,所以它不会导致被跟踪的程序的减速和等待。6.指令预取如果恶意代码篡改了指令序列中的下一条指令并且该新指令被执行了的话,那么说明一个调试器正在运行。这是指令预取所致:如果该新指令被预取,就意味着进程的执行过程中有其他程序的切入。否则,被预取和执行的应该是原来的指令。7.自修改代码恶意软件也可以让其他代码自行修改(自行修改其他代码),这样的一个例子是HDSpoof。这个恶意软件首先启动了一些异常处理例程,然后在运行过程中将其消除。这样一来,如果发生任何故障的话,运行中的进程会抛出一个异常,这时病毒将终止运行。此外,它在运行期间有时还会通过清除或者添加异常处理例程来篡改异常处理例程。在下面是HDSpoof清除全部异常处理例程(默认异常处理例程除外)的代码。exception handlers before:0x77f79bb8 ntdll.dll:executehandler2@20 + 0x003a
0x0041adc9 hdspoof.exe+0x0001adc9
0x77e94809 __except_handler3exception handlers after:0x77e94809 __except_handler30x41b770: 8b44240c mov eax,dword ptr [esp+0xc]
0x41b774: 33c9 xor ecx,ecx
0x41b776: 334804 xor ecx,dword ptr [eax+0x4]
0x41b779: 334808 xor ecx,dword ptr [eax+0x8]
0x41b77c: 33480c xor ecx,dword ptr [eax+0xc]
0x41b77f: 334810 xor ecx,dword ptr [eax+0x10]
0x41b782: 8b642408 mov esp,dword ptr [esp+0x8]
0x41b786: 648f0500000000 pop dword ptr fs:[0x0] 下面是HDSpoof创建一个新的异常处理程序的代码。0x41f52b: add dword ptr [esp],0x9ca0x41f532: push dword ptr [dword ptr fs:[0x0]0x41f539: mov dword ptr fs:[0x0],esp8.覆盖调试程序信息一些恶意软件使用各种技术来覆盖调试信息,这会导致调试器或者病毒本身的功能失常。通过钩住中断INT 1和INT 3(INT 3是调试器使用的操作码0xCC),恶意软件还可能致使调试器丢失其上下文。这对正常运行中的病毒来说毫无妨碍。另一种选择是钩住各种中断,并调用另外的中断来间接运行病毒代码。下面是Tequila 病毒用来钩住INT 1的代码:new_interrupt_one: push bp mov bp,sp cs cmp b[0a],1 ;masm mod. needed je 0506 ;masm mod. needed cmp w[bp+4],09b4 ja 050b ;masm mod. needed push ax push es les ax,[bp+2] cs mov w[09a0],ax ;masm mod. needed cs mov w[09a2],es ;masm mod. needed cs mov b[0a],1 pop es pop ax and w[bp+6],0feff pop bp iret一般情况下,当没有安装调试器的时候,钩子例程被设置为IRET。V2Px使用钩子来解密带有INT 1和INT 3的病毒体。在代码运行期间,会不断地用到INT 1和INT 3向量,有关计算是通过中断向量表来完成的。一些病毒还会清空调试寄存器(DRn的内容。有两种方法达此目的,一是使用系统调用NtGetContextThread和NtSetContextThread。而是引起一个异常,修改线程上下文,然后用新的上下文恢复正常运行,如下所示: push offset handlerpush dword ptr fs:[0]mov fs:[0],espxor eax, eaxdiv eax ;generate exceptionpop fs:[0]add esp, 4;continue execution;...handler:mov ecx, [esp+0Ch] ;skip divadd dword ptr [ecx+0B8h], 2 ;skip divmov dword ptr [ecx+04h], 0 ;clean dr0mov dword ptr [ecx+08h], 0 ;clean dr1mov dword ptr [ecx+0Ch], 0 ;clean dr2mov dword ptr [ecx+10h], 0 ;clean dr3mov dword ptr [ecx+14h], 0 ;clean dr6mov dword ptr [ecx+18h], 0 ;clean dr7xor eax, eaxret上面的第一行代码将处理程序的偏移量压入堆栈,以确保当异常被抛出时它自己的处理程序能取得控制权。之后进行相应设置,包括用自己异或自己的方式将eax设为0,以将控制权传送给该处理程序。div eax 指令会引起异常,因为eax为0,所以AX将被除以零。该处理程序然后跳过除法指令,清空dr0-dr7,同样也把eax置0,表示异常将被处理,然后恢复运行。9.解除调试器线程我们可以通过系统调用NtSetInformationThread从调试器拆卸线程。为此,将ThreadInformationClass设为0x11(ThreadHideFromDebugger)来调用NtSetInformationThread,如果存在调试器的话,这会将程序的线程从调试器拆下来。以下代码就是一个例子:push 0push 0push 11h ;ThreadHideFromDebuggerpush -2call NtSetInformationThread在本例中,首先将NtSetInformationThread的参数压入堆栈,然后调用该函数来把程序的线程从调试器中去掉。这是因为这里的0用于线程的信息长度和线程信息,传递的-2用于线程句柄,传递的11h用于线程信息类别,这里的值表示ThreadHideFromDebugger。10.解密解密可以通过各种防止调试的方式来进行。有的解密依赖于特定的执行路径。如果这个执行路径没被沿用,比如由于在程序中的某个地方启动了一个调试器,那么解密算法使用的值就会出错,因此程序就无法正确进行自身的解密。HDSpoof使用的就是这种技术。一些病毒使用堆栈来解密它们的代码,如果在这种病毒上使用调试器,就会引起解密失败,因为在调试的时候堆栈为INT 1所用。使用这种技术的一个例子是W95/SK病毒,它在堆栈中解密和构建其代码;另一个例子是Cascade病毒,它将堆栈指针寄存器作为一个解密密钥使用。代码如下所示:lea si, Start ; position to decryptmov sp, 0682 ; length of encrypted bodyDecrypt:xor [si], si ; decryption key/counter 1xor [si], sp ; decryption key/counter 2inc si ; increment one counterdec sp ; decrement the otherjnz Decrypt ; loop until all bytes are decryptedStart: ; Virus body对于Cascade病毒如何使用堆栈指针来解密病毒体,上面代码中的注释已经做了很好的说明。相反,Cryptor病毒将其密钥存储在键盘缓冲区中,这些密钥会被调试器破坏。Tequila使用解密器的代码作为解密钥,因此如果解密器被调试器修改后,那么该病毒就无法解密了。下面是Tequila用于解密的代码:perform_encryption_decryption: mov bx,0 mov si,0960 mov cx,0960 mov dl,b[si] xor b[bx],dl inc si inc bx cmp si,09a0 jb 0a61 ;masm mod. needed mov si,0960 loop 0a52 ;masm mod. needed retthe_file_decrypting_routine: push cs pop ds mov bx,4 mov si,0964 mov cx,0960 mov dl,b[si] add b[bx],dl inc si inc bx cmp si,09a4 jb 0a7e ;masm mod. needed mov si,0964 loop 0a6f ;masm mod. needed jmp 0390 ;masm mod. needed人们正在研究可用于将来的新型反调试技术,其中一个项目的课题是关于多处器计算机的,因为当进行调试时,多处理器中的一个会处于闲置状态。这种新技术使用并行处理技术来解密代码。二、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会设法禁用反病毒软件,比如可以通过携带一列进程名,并杀死正在运行的与表中同名的那些进程。许多逆转录病毒还把进程从启动列表中踢出去,这样该进程就无法在系统引导期间启动了。这种类型的恶意软件还会设法挤占反病毒软件的CPU时间,或者阻止反病毒软件连接到反病毒软件公司的服务器以使其无法更新病毒库。三、混合技术W32.Gobi病毒是一个多态逆转录病毒,它结合了EPO和其他一些反调试技术。该病毒还会在TCP端口666上打开一个后门。Simile(又名Metaphor)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复合型病毒,它含有大约14,000行汇编代码。这个病毒通过寻找API调用ExitProcess()来使用EPO,它还是一个多态病毒,因为它使用多态解密技术。它的90%代码都是用于多态解密,该病毒的主体和多态解密器在每次感染新文件时,都会放到一个半随机的地方。Simile的第一个有效载荷只在3月、6月、9月或12月份才会激活。在这些月份的17日变体A和B显示它们的消息。变体C在这些月份的第18日显示它的消息。变体A和B中的第二个有效载荷只有在五月14日激活,而变体C中的第二个有效载荷只在7月14日激活。Ganda是一个使用EPO的逆转录病毒。它检查启动进程列表,并用一个return指令替换每个启动进程的第一个指令。这会使所有防病毒程序变得毫无用处。四、小结本文中,我们介绍了恶意软件用以阻碍对其进行逆向工程的若干反调试技术,同时介绍了逆转录病毒和各种反检测技术的组合。我们应该很好的理解这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对恶意软件进行动态检测和分析。

❿ TLS线程局部存储有什么用

当然也可以使用Tls系列的函数来完成线程局部存储 效果是一样的 假设有多你就会想到为什么不用一个公用的变量来存储呢? 不然好麻烦! 这就是用到

热点内容
组卷源码 发布:2025-01-12 09:51:12 浏览:995
java文件夹改名 发布:2025-01-12 09:49:01 浏览:115
脚本函数未定义 发布:2025-01-12 09:39:44 浏览:634
页面PHP 发布:2025-01-12 09:38:07 浏览:200
邮政银行打电话登录密码是什么 发布:2025-01-12 09:37:27 浏览:563
linuxroot远程登录 发布:2025-01-12 09:37:26 浏览:302
怎么算服务器ip 发布:2025-01-12 08:59:19 浏览:854
安卓与ios哪个适合做主力机 发布:2025-01-12 08:54:11 浏览:341
微软怎么关闭配置更新 发布:2025-01-12 08:34:23 浏览:316
wifi的有限的访问权限 发布:2025-01-12 08:34:14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