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思考脑存储脑

思考脑存储脑

发布时间: 2022-09-05 23:14:47

㈠ 如何正确使用你的大脑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骂“没脑子”,那会儿我也明白老师的意思就是“我没有动脑子去思考问题”。直到工作后,自己才明白“动脑子”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是脑力劳动者,我们的成功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质量。

前几天碰巧看到环时互动的CEO金鹏远发的一条微博“真心觉得在中国当下做广告传播行业应该很幸福的,稍微认真点多思考点多投入点,就能做出来不错的东西来,因为这行业水准太差了。”暂且不说广告传播行业水准差,无论哪个行业,情况都是如此,做出来的产品一般般的,抓不住用户的,都可以说是没有用心去做这件事。工作两年后,你会发现,同行内有不少人都在混着,领导布置的任务做到刚刚好,没有想过突破,凭着一股“工龄越长薪资越高”的心态等经验。可是经验和机会一样,都不能等。所以, 对待工作和生活,多投入,才会多产出。否则,有限投入,只会有限产出。

多投入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时间成本和精力,这时候你就需要正确使用自己的大脑了。最初我也不知道如何使用大脑,看了《慢思考》后,有了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正确使用大脑之前,不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大脑。

大脑里帮助我们处理数据的细胞总数共有约1600个,同时处理成千上万个任务,这一切都在我们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发生,而且这套庞杂的网络也没有统筹全局的“司令官”。我们或许会因为衰老或意外失去大量的脑细胞,但整套系统的功能却有可能完全不受影响,这是因为大脑有强大的自我纠正和修复能力。尤其我们进入睡眠状态以后。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大脑的可塑性,请阅读诺曼•道奇的着作《自我改变的大脑》。总而言之,大脑是你最重要的工具,也是目前人类能想象到的最出色的计算机。

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大脑在一刻不停地思考,思考的内容包括我们正在做的事、要说的话、要达成的状态等等。而思考的全过程由我们的思考脑完成。比如,我们可以想一些并不在眼前,或者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还能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这也正是思考脑的特质所在。 更深入地解释思考脑的话,它负责有意识的思考、逻辑、分析、综合考量、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做出预判、回顾过去以及深入思考。

针对思考脑,需要注意的是,它需要你持续地投入注意力,保持专注,所以它会消耗大量能量,而且很容易疲劳,最好不要一心多用。我们现代人很容易一心二用,也就是边看手机边写报表,边看电视边打电话,事实证明, 思考脑根本无法做到多任务并行 。比如下面这张图片,你既能看到一个老太太,也能看到一个年轻女子。一旦你发现了这两个形象,再有意识地同时看到二者,你会发现根本做不到。你非常努力地在两者之间切换。在我们试图多任务并行的时候,大脑也正是这样的:你可能觉得自己正在同时做好几件事,但事实上,你的大脑只是在多个任务之间不停的切换,这样的切换将带来严重的效率问题。

它的速度很快,处理问题完全是自发、无意识的。因为,对我们的反射脑来说,它做出判断的依据不光是你此时此刻看见的东西,还包括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平衡感、温度、疼痛、加速度和身体感知等构成的整体的感官世界。因此,我们的反射脑完全是被动的,无法进行预判,也无法思考眼下的情况。

反射脑的反应速度很快,可以极大地帮助行动缓慢的思考脑。 如果没有反射脑来掌管那些无须思考的常规性事务,我们的思考脑永远不会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空间来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正因为反射脑反应速度快,所以它喜欢抄“捷径”,比如根据一些偏见(可用性偏见、光环效应、乐观偏见等)做出判断。针对这个事实,我们需要牢记: 速度是思考最大的敌人。

每天我们的大脑都要吸收数十亿字节的信息,将信息进行分类和存储的工作就由储存脑完成。 它就像一个庞大的团队,由数百万个关系紧密的图书馆员、档案员和编目员组成,这个团队只服务于一位客户——你!或者更准确地说,你的思考脑。思考脑是存储脑的唯一客户,如果客户出门了、睡着了或是休息去了,哪怕这段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存储脑也会火力全开,彻底激活。

所以说, 让存储脑放松更重要! 我们都经历过这种情况:一整天我们都在冥思苦想,却始终找不到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到我们停止思考去冲个澡、慢跑一会儿、躺在床上休息或是跟家人共进晚餐时,脑子里却突然冒出来一个出乎意料的创意。只有当我们暂时从现实中抽离,让思考脑空闲下来,不要求它完成任何重要任务时,存储脑才能顺利执行信息处理的任务。简而言之, 外界的输入越少,思考脑的需求越少,存储脑的档案管理系统就越高效。

在一一解释我们三大脑的时候,已经给出了使用方法,总结下: 1)、 不要多任务并行; 2)、 速度是思考最大的敌人; 3)、 时不时地让大脑处于放松的状态。那么,我们想要用这些方法完成什么事呢?让自己工作更出色、有效率,这是直接目标。方法是一种途径,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还需要一个态度,那就是 专注 。有了专注,才能深入地思考。

但是四中因素会让生活中的“普通”场景充满危险。这四种因素分别是:随时在线、多任务并行、负面压力和睡眠不足。 第二种因素“多任务并行”我们刚才已经讨论过了,现在来讨论下其他三种。

1、离线思考。 随时在线,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比如我们一有空就捧着手机,忙里偷闲也要瞅一眼手机,微信、微博、qq随时在线,别人发的消息,一分钟内必回…..然而如果我们随时保持在线,就无法做到定时离线深入思考,于是自然也意识不到这种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完全错误的。因此我们需要离线思考,给自己多一点空间,才能让自己进步一个阶梯。

2、科学面对负面压力。 为什么我们会有压力呢?那是因为,如果你必须做的事情和你能做的事情失去了平衡,你就会感受到负面的压力。我们都知道负面压力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甚至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干扰。因此我们需要:1)合理安排任务,消除慢性压力;2)提高耐压能力,比如弓拉得越满、越远,而弓能够拉多满,取决于它的耐力和弹性。我有压力大的时候,经常跑步,通过跑步既可以减轻压力,又能增强耐压能力;3)恢复压力平衡,比如修复或改善自己的社会网络,以及对某事的感受;再比如,应该培养或恢复定期休息的习惯。不过最重要的是,你应该好好照顾自己。

3、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 要让大脑发挥出最佳潜能,你至少需要睡足8小时。不妨设定两个就寝闹钟,提醒自己早点入睡。还应该找回健康的睡眠模式:晚餐别拖得太晚(睡前2~3小时),也别吃太多;白天尽量多运动;咖啡会破坏你的睡眠循环;每天在同样的时间就寝、起床,包括周末;如果你工作太晚,请考虑佩戴琥珀色的“防蓝光”眼镜。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些收获呢?有句话说的很好,如果不能保持专注和深入地思考,你迟早要被信息洪流淹死。

㈡ 三种方法让你变聪明

不听,不说,不看。

㈢ 慢一点,我要跟不上啦......

“该死,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好像什么事都还没开始做......”

“怎么好像我的时间特别短,刷会微信、微博和QQ,一天时间就过去了”

“好忙啊!却不知道忙了什么?”

。。。。。。

不知道你有没有以上这些情况?每天被特种琐事缠身,手机几乎成了自己再也离开不了的东西。好像感觉自己特别忙,却不知道忙了些什么。你可能会说,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快”的时代,我们需要全面发展,社会需要我们有多方面的本领,我们需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多面快手”。但你成功了吗?是不是缺了点什么?没错,专注力。

大脑几乎每天都处在超负荷的运转,所以我们需要慢一点,慢一点思考,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在这个一心多用的时代进行深入思考。

这两天看了一本书《慢思考》,特别有启发。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大脑的工作机制,分析了束缚大脑发展的“四条锁链”,并对比给出具体的解锁技巧,让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专注,提高做事的效率。

下面我们就具体讲讲。

作者讲我们的大脑分为三个系统,“思考脑”、“反射脑”和“存储脑”。

思考脑是我们大脑的重点,平常我们做决策都需要用到它,但它有一个缺点,因为它很重要,而且我们有意识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能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不仅会降低效率,还会多花费时间。当然一些休闲的活动,不怎么费脑子的事是可以同时做的,比如一边拖地一边听歌,这是因为反射脑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反射脑,顾名思义,“反射”很快,它自发无意识地处理问题。人天生懒,喜欢走捷径,所以反射脑的缺点就是喜欢抄捷径,如果在有偏见的误导下,很容易不经过思考脑的决定,就直接做出判断。

存储脑,它总是在我们空闲的时候,帮我们整理存储信息,激发创意。所以适当的放松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现代生活的诸多习惯方式却牢牢地束缚住了大脑。现在我们就来讲讲大脑“四条锁链”。

随时在线: 不知你的微信、QQ这些社交媒体是否一直在线?不知你是不是“秒回族”的一员?不知你是否出现过“铃声幻听”?现代手机的通讯方便让我们保持时刻在线,好像一不看手机就仿佛与世界隔离。随时在线造成了信息超载,每当你要做决策时候就被消息提醒打断,你就无法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引起决策疲劳。

多任务并行: 指的是你在做一件事的同时还在做另外一件事,你可能会说我没时间啊,来不及了。书中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说一个工厂的工人在即将下班的时候接到了上司的电话,然后这个工人忙着接电话去了,忘记将工厂的一个有毒气体阀门关闭,造成惨案。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因为在开车时候接到上司的电话然后忘记车后座的婴儿,造成婴儿缺氧死亡。

低水平压力: 适当的压力有助于激发我们的表现。但一旦过了这个度,压力反而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就像拉弓射箭,一旦力气太大,把弓都拉弯了,就没办法复原了。前面提到的随时在线往往是压力的原因,因为随时在线会造成你的决策疲劳,人在疲劳烦闷下就容易感觉到压力。

睡眠不足: 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深有体会,一旦自己睡眠不够,就容易脾气火爆,负面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

作者形象地把这四条锁链比作“瑞士奶酪”,而且大脑的四条锁链不是奶酪上的小洞,而是大洞,这四个洞还有紧密的联系,很容易连成一线。

那我们要想办法解链。

离线思考: 针对随时在线。我们需要留出自己专门的黄金时间,并把最重要的思考放在这段时间来完成。在周日的晚上抽出20分钟彻底离线,用于计划一周的工作,确定最重要的任务是哪些,如何安排。每天抽出10分钟来安排第二天的事情。

批量处理: 针对多任务并行。既然你说自己没时间,时间紧,那么把你要做的事情进行一个分类,我向你推荐“艾森豪威尔矩阵”,将你要做的事根据重要度和紧急度划分,这样你就知道在你有限的时间里你该做什么事了。

科学面对压力: 针对低水平的压力。对压力进行有效的调节,比如根据自身的实力来订自己的一个标准,不能订得太高,也不能订得太低。减少在线的时间,不做“秒回族”。保持睡眠的充足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充足睡眠: 保持充足的睡眠真的太重要了,不仅可以提高专注,而且还能减少负面情绪,有效地缓解压力。作者在书中谈到,一定要睡够8小时(夜间时间),不包括白天的补觉。他还讲到了一个方法,设定2个就寝闹钟,一个提醒你至少提前1小时彻底离线,不碰任何电子设备。一个设在睡前1小时,提醒你开始睡前流程。我觉得这个方法特别棒。我经常会碰到这么一个情况,醒了以后会再小睡一会,然后就特别困,而且很累。作者就提到要警惕这样的小睡,而且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总结一下,本书的逻辑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大脑的运行机制、束缚大脑的四条锁链和解链的四种技巧。四条锁链又可以分为随时在线、多任务并行、低水平压力和睡眠不足。对应的四种解链技巧为离线思考、批量处理、科学地面对压力和充足的睡眠。

书中介绍的一些方法我们可以用用看。比如关于睡眠问题的方法,在睡前2小时彻底离线,留给自己1小时进入睡眠流程。还有关于批量处理任务的方法,对任务按紧急重要度分类,先做哪个,哪个不做。以及在提前做好每周每日规划,在黄金时间做自己最重要的事。这些方法都可以尝试一下,也许就有效呢!

推荐大家阅读一本书《专注力》,也是谈专注力的养成问题。

培养专注,深度思考!

㈣ 从小脑子就笨怎么办

我们的大脑根据分工不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反射脑、思考脑和存储脑。

反射脑用来处理那些日常生活中那些需要直接做出反映的事情,是一种本能的反映;思考脑用来分析思考事情,而存储脑用来把获取的信息加工整理。

那这三部分内容和我们高效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关联呢?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分工不同来面对生活中的事情。

1、把行为培养成习惯

如果我们把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培养成习惯的话,就可以减少思考脑的工作量,只要动用反射脑就可以很好地处理一部分信息。

节省下来的时间,你就可以做其他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啦。

2、一次只做一件事

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如果要提高效率,那最好一次只做一件事呢?就是因为思考脑的工作机制决定的。

如果你总是在不同的事情间来回切换,那必然会损耗掉大量的时间。

你回忆下工作学习中的情况,如果你正在思考什么问题,如果被打断了,再想回到原来的状态,是不是要花费一点时间。

而这些时间你原本可以节省下来去做更多的事。

3、学会主动休息

我们一直强调要提高工作效率一定要注重休息,这不仅仅是因为休息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体力,保存精力。

同时也是因为在休息的时候,我们的存储脑才能安心地把你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归档。

如果你每天都在不停的忙,每个碎片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看起来好像挺有效率,其实你吸收的效果并不会太高。

就是因为你的思考脑一直在工作,而存储脑得不到任何的发挥。

通过大脑这三部分的特征,你会发现,为什么我们平时可以边做家务边听音频课,可以边走路边思考问题?

就是因为做家务,走路等等这些动作你已经形成了习惯,只要有反射脑来处理就好,你的思考脑可以负责工作或者学习。

而如果你走的是一条不熟悉的路,那就很难集中精神思考问题,因为你的思考脑开始分心,这样难以集中注意力,自然效率就会低下。

同样的,如果你每天可以拥有良好的睡眠,或者经常冥想、放空一下自己,你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和创造力都会得到提升。

这就是因为你的存储脑在起作用,它在你睡眠和休息的过程中,帮你处理了白天接受的大量信息。

所以,你看,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你想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不妨遵循大脑的工作原理,把日常的行为培养成习惯,高度专注地去处理重要的事情,同时学会主动休息。这样才让你的大脑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2什么方法能变聪明
1.充足的睡眠,让你战无不胜

如果你明天有一个重要的演讲,如果你想要牢记你的演讲词,让你的观众对你赞叹不已……那么,你千万不能用功到深夜,甚至凌晨,相反的,你需要至少六小时的睡眠。

研究人员并不知晓真正的原因,但是他们认为睡眠或许可以帮助你的大脑把所有信息整合在一起,并组织好,这样它们传递给你的内容就更加准确了。所以,赶快关灯休息吧!

2.多吃坚果

各种坚果都富含镁元素,它是一种与我们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的提升都紧密相关的矿物质。

一把杏仁,或者是腰果,可以提供给你日常所需镁元素的25%。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和北京清华大学的研究,镁元素似乎可以促进脑细胞之间新联系的生成。

3.意大利菜肴

这次说的不是匹萨饼,而是鱼。蔬菜淋上橄榄油,再撒上一点肉,滴上几滴酒。

因为年龄的关系,大脑开始退化,从而导致思考和记忆的问题,但是研究表明,吃地中海风味饮食的人受到的此类伤害比其他人少36%。

4.吃蓝莓

蓝莓或许可以帮助你保持大脑的敏锐。研究建议说,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呈现蓝色的抗氧化剂),它可以促进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减少记忆的流失。

㈤ 人的大脑中哪个部分来处理想念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纳为大脑的工作原理问题。我们的大脑根据分工不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反射脑、思考脑和存储脑。
反射脑用来处理那些日常生活中那些需要直接作出反映的事情,是一种本能的反映;
思考脑用来分析思考事情,
存储脑用来把获取的信息加工整理。

那这三部分内容和我们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分工不同来面对生活中的事情。
1、把行为培养成习惯
如果我们把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培养成习惯的话,就可以减少思考脑的工作量,只要动用反射脑就可以很好地处理一部分信息。节省下来的时间,你就可以做其他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啦。
2、一次只做一件事: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如果要提高效率,那最好一次只做一件事呢?就是因为思考脑的工作机制决定的。如果你总是在不同的事情间来回切换,那必然会损耗掉大量的时间。你回忆下工作学习中的情况,如果你正在思考什么问题,如果被打断了,再想回到原来的状态,是不是要花费一点时间。而这些时间你原本可以节省下来去做更多的事。
3、学会主动休息:我们一直强调要提高工作效率一定要注重休息,这不仅仅是因为休息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体力,保存精力。同时也是因为在休息的时候,我们的存储脑才能安心地把你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归档。如果你每天都在不停的忙,每个碎片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看起来好像挺有效率,其实你吸收的效果并不会太高。就是因为你的思考脑一直在工作,而存储脑得不到任何的发挥。

㈥ 人的大脑通过什么部位什么来想事情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纳为大脑的工作原理问题。我们的大脑根据分工不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反射脑、思考脑和存储脑

  1. 反射脑用来处理那些日常生活中那些需要直接作出反映的事情,是一种本能的反映;

  2. 思考脑用来分析思考事情,

  3. 存储脑用来把获取的信息加工整理。

那这三部分内容和我们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分工不同来面对生活中的事情。

1、把行为培养成习惯

如果我们把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培养成习惯的话,就可以减少思考脑的工作量,只要动用反射脑就可以很好地处理一部分信息。节省下来的时间,你就可以做其他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啦。

2、一次只做一件事: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如果要提高效率,那最好一次只做一件事呢?就是因为思考脑的工作机制决定的。如果你总是在不同的事情间来回切换,那必然会损耗掉大量的时间。你回忆下工作学习中的情况,如果你正在思考什么问题,如果被打断了,再想回到原来的状态,是不是要花费一点时间。而这些时间你原本可以节省下来去做更多的事。

3、学会主动休息:我们一直强调要提高工作效率一定要注重休息,这不仅仅是因为休息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体力,保存精力。同时也是因为在休息的时候,我们的存储脑才能安心地把你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归档。如果你每天都在不停的忙,每个碎片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看起来好像挺有效率,其实你吸收的效果并不会太高。就是因为你的思考脑一直在工作,而存储脑得不到任何的发挥。

人的如果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就要遵循大脑的工作原理,把日常的行为培养成习惯,高度专注地去处理重要的事情,同时学会主动休息。这样才让你的大脑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㈦ 大脑超载的时代如何才能保持专注和深入思考

2016/9/24    6:31

秋叶大叔在公号推送的文章写到:“当你有才华有时间,从0到1自建社群,打造你的IP圈,反而是做出小而美商业模式的好机会。”并给出了利用社群的三种方式:有钱有人就自建,有钱没人就包养,没钱没人就打入。而这些也都是大叔正在做的事,希望借助社群的力量走出自己的路。于是,你满血复活,一扫周末清晨起来的起床气,快速关注知识型IP训练营,期待快速打入大叔的核心团队,学习如何打造自己的个人IP......

2016/9/24  9:15

笑来老师在公号推送的文章写到:如若“胆敢下手学会javascript,开始做小程序开发”的人都不能财富自由的话,天理何在!你的心开始蠢蠢欲动,在大趋势面前,要不咱也花个5万块去报个班去赶紧学学,或者实在没钱去买5,6本书去啃啃也好啊!现在微信小程序风头真紧,咱也得赶紧跟上这波趋势和笑来老师一样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2016/9/24  10:27

秋水教主在公号推送的文章中写到:她劝小荻老师到喜马拉雅开课,不能错过这波红利。“互联网所有的红利都有时间窗,错过了,它就不再回来,你可以赶下一波,然而如果总是错过,敏锐度通常较弱,往往也就会错过下一波。”而教主她正是赶上了上网的早班车,个人主页、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在行、分答都没错过,现在,她又赶上了喜马拉雅。于是,具有声音优势的你又开始蠢蠢欲动,明天我也到喜马拉雅去开课......

以上就是在今早短短4个小时发生的事,你不免感叹这个世界真的很乱......而最坑的是你发现自己什么都把握不住......

这是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人都想要做“多面快手”,多管齐下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于是,很多人通过跨界和多维度竞争通往了财富自由之路。如李笑来老师、秋叶大叔、古典老师等。

这是个速度多变危机的年代,你不能只是个学者,你还得是个演说家;你不能只是个老师,你还得懂得营销;你不能只是个生涯规划师,你还得是沟通达人。可我们在打造多维度竞争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似乎还欠缺了些什么?那就是专注力。

专注力是几乎所有有所作为人士的成功秘诀。笑来老师在他分享的读书经验里也说到每天至少要连续一个小时时间专注阅读,因为到了最后一个人的总价值,基本上相当于他/她“能够有效集中注意力解决问题的时长” 乘以 “那些被解决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专注的时间越长越能体现出他的价值,再乘上他能解决这个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他一生的总价值就可以相当的高了。

村上春树也说过:” 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睁着眼却什么也看不见。 “

那如何在多维度竞争时保持专注和深入思考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特奥·康普诺利教授所着的《慢思考》能够帮助我们,他从大脑的工作机制入手,分析了束缚大脑智力表现的“四条锁链”,并给出了具体的解锁技巧,教我们如何提高我们的专注力,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在近日《全球金融时报》中发布的2016年度MBA排名中力压哈佛商学院,夺得冠军宝座。特奥·康普诺利教授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授课多年,他研究领域极广,从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神经学、生理学到企业管理,他擅长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梳理整合,并以简明、有趣、实用的方式向大家普及。他关于思维学和压力管理的公开课备受全校学生欢迎。《慢思考》就是特奥·康普诺利教授的代表作。

果壳里的三种脑

许多心理学已经研究表明我们拥有三套负责认知、决策的脑系统,分别是慢而成熟的”思考脑“、快而原始的”反射脑“和时刻等待空闲的”存储脑“。在理想情况下,这三种脑配合无间,帮助你达到最佳的智力表现,但某些时候,它们又会互相竞争。

思考脑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它能够考虑长期远景、制定远期目标并提前做出预判。反射脑速度很快,但是处理问题完全时自发、无意识的。存储脑则是将杂乱的信息进行分类和存储,它服务于我们的思考脑,两者保持着平衡,一个被激活另一个就进入休息状态,反之亦然。

四条脑锁链

1号锁链—随时在线: 在资讯丰富的世界里,注意力是最唯一稀缺的资源,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最重要、却被人忽视的宝贵财富。而随时在线会导致信息超载,我们的大脑无法再及时处理、储存信息,也无法做出深思熟虑的选择和决策。碎片信息通过活跃的反射脑源源不断地涌入,挤占了思考脑的空间。一旦思考脑被抑制,我们就很难进行深入、广泛、超前的思考。

2号锁链—多任务并行: 许多人为了追求效率多任务并行,但是事实的真相是40%的情况下,脑力劳动者甚至完全不会重拾原来的任务。这有可能会导致时间和金钱的损失,严重的话还会带来危险。要提高效率和智力生产力我们必须尽量减少切换的次数。

3号锁链—低水平压力: 过多的要求和过少的要求都会造成负面压力,因为我们需要适量的压力才能激发出最佳的表现。因此,压力的影响可正亦可负,可健康亦可有害,可促成亦可打击,可激励亦可麻痹,可激动人心亦可致命。大部分压力情况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你的想法。人类可以耐受短期压力,但难以忍受长期压力,所以我们需要留出时间,保证休息放松的频率和质量。要牢记底线:间歇性的压力才是健康的压力。

4号锁链—睡眠不足: 缺乏足够的睡眠,你的大脑会损失许多潜能,你的专注力、创造力和判断力都会受到影响。另外研究证明睡眠不足的人导致的疲累还会降低我们的情商和智商,在社交中出现不当行为,因为我们内心的警觉度下降,社交技巧、情绪管理、共情和道德判断力都会出现全方位的衰退。

慢思考—解放你的大脑

1号解锁秘诀—离线思考: 要发挥大脑的最大潜能,最重要的办法是彻底离线。抽出固定的不受干扰的时间,来完成专注的工作和对话。

两种方案:

1.找出一天中你的思考脑表现最好的时间段,并把最重要的思考放到这段时间来完成。每天必须抽出一小时,不受打扰地完成一个任务。

2.在周日的晚上抽出20分钟彻底离线,用于计划一周的工作,确定最重要的任务是哪些,安排在什么时间去做,并确保每一天都有充足的安静时间。然后每天抽出10分钟来安排第二天的事情,时间不应晚于睡前一小时。在这10分钟里,你应该确定最重要的事情并记下来,这样在你睡觉的时候,你的存储脑会提前开始工作。

2号解锁秘诀—批量处理: 停止多任务并行,现在开始合理安排任务。尽一切可能减少切换次数。一次只完成一个任务,或者相对完整得一部分,拒绝所有干扰,并且把密切相关得任务划分到同一批次,不相关得任务、邮件和琐事丢到另一个批次里。在日程表上划出专门时间来完成批量处理。每次批量处理结束后好好休息一下。

艾森豪威尔原理——重要的事情通常不紧急,紧急的事情通常不重要。不光是工作甚至包括整个人生,你的优先级是什么?你应该清楚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然后以它为准绳,去衡量每一个选择。

帕累托法则——20%的活动创造80%的效益。要提高效率。你得找出那些高价值得活动来。因此,在工作中,要定时反省,或者每天晚上抽出5分钟来反省,会更有效率。

3号解锁秘诀—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 要让大脑发挥出最佳潜能,至少需要睡足8小时。坚持每天在同样的时间就寝、起床,包括周末。如果需要在周末补觉,请提前一会儿上床而不是晚起。如果睡了一夜之后依然感觉疲累,你应该在睡前至少提前1小时远离所有屏幕,并且关机。另外睡前2~3小时勿用餐和锻炼。

4号解锁秘诀—科学应对负面压力: 合理安排任务,消除慢性压力。好好照顾自己、增加自己的耐压能力。培养和恢复定期休息的习惯,恢复身体和精神能量。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盲、茫、忙。刷手机的时候想看书,写邮件的时候想整理资料,既想学插花又想学烹饪,学了点社群经验又想学写程序,学了思维导图又想开喜马拉雅,在我们“心急火燎地随大流”,“莫名其妙地去凑热闹”的时候,你不妨静下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具备了专注力和深入思考?切记:多维度打造竞争力的这个策略的前提是:你要在至少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

㈧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聪明人使用大脑3种方法
我们的大脑根据分工不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反射脑、思考脑和存储脑。

反射脑用来处理那些日常生活中那些需要直接做出反映的事情,是一种本能的反映;思考脑用来分析思考事情,而存储脑用来把获取的信息加工整理。

那这三部分内容和我们高效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关联呢?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分工不同来面对生活中的事情。

1、把行为培养成习惯

如果我们把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培养成习惯的话,就可以减少思考脑的工作量,只要动用反射脑就可以很好地处理一部分信息。

节省下来的时间,你就可以做其他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啦。

2、一次只做一件事

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如果要提高效率,那最好一次只做一件事呢?就是因为思考脑的工作机制决定的。

如果你总是在不同的事情间来回切换,那必然会损耗掉大量的时间。

你回忆下工作学习中的情况,如果你正在思考什么问题,如果被打断了,再想回到原来的状态,是不是要花费一点时间。

而这些时间你原本可以节省下来去做更多的事。

3、学会主动休息

我们一直强调要提高工作效率一定要注重休息,这不仅仅是因为休息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体力,保存精力。

同时也是因为在休息的时候,我们的存储脑才能安心地把你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归档。

如果你每天都在不停的忙,每个碎片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看起来好像挺有效率,其实你吸收的效果并不会太高。

就是因为你的思考脑一直在工作,而存储脑得不到任何的发挥。

通过大脑这三部分的特征,你会发现,为什么我们平时可以边做家务边听音频课,可以边走路边思考问题?

就是因为做家务,走路等等这些动作你已经形成了习惯,只要有反射脑来处理就好,你的思考脑可以负责工作或者学习。

而如果你走的是一条不熟悉的路,那就很难集中精神思考问题,因为你的思考脑开始分心,这样难以集中注意力,自然效率就会低下。

同样的,如果你每天可以拥有良好的睡眠,或者经常冥想、放空一下自己,你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和创造力都会得到提升。

这就是因为你的存储脑在起作用,它在你睡眠和休息的过程中,帮你处理了白天接受的大量信息。

所以,你看,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你想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不妨遵循大脑的工作原理,把日常的行为培养成习惯,高度专注地去处理重要的事情,同时学会主动休息。这样才让你的大脑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㈨ 教你3个方法慢思考,提高决策质量

我们在刚开始学开车的时候,因为不会,不熟悉,就需要主动控制,每学一步都要按照教练所教,认真地去做,等你熟悉了过程,学会以后,就会依赖直觉。例如你在平时开车的时候,你按照道路标志行驶,躲避车辆和行人,拐弯时打转向灯,这些都是无意识的思考系统,通过直觉就可以迅速完成判断。而当你到了一个陌生的路口,需要选择不同分岔路的时候,你往往会慢下来,让慢思考介入,搜寻路牌上的有效信息,或者查地图,做出判断。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把人类的思考模式拆分成快思考和慢思考两个系统。按作者的话说,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依赖直觉的、无意识的思考系统,系统2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

在人类的决策行为模式中,两个系统都会发挥作用,但是,由于系统2的懒惰,很多时候系统1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系统1的直觉式思考模式又存在种种缺陷,容易导致人类决策中的偏见和失误。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弥补这种缺陷,用系统2去弥补系统1,用慢思考去弥补快思考,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

一、慢思考

我们拥有三套负责认知,决策的脑系统,分别是思考脑,反射脑和存储脑。人类是唯一拥有真正思考能力的生物,会思考的大脑是我们身份的标志,也是我们的骄傲。

反射脑能通过经验学到新的东西,并基于眼下的实时情景做出即时判断;而思考脑可以想象不在眼前的东西,凭空推想我们不曾经历的事情,甚至能想象(目前)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

对思考脑来说,唯一可行的多任务并行是在特定任务上与反射脑配合,将某些常规性任务交给反射脑自动处理,而思考脑专注于有意识的思考。反射脑的反应速度很快,可以极大地帮助行动缓慢的思考脑。如果没有反射脑来掌管那些无须思考的常规性事务,我们的思考脑永远不会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空间来完成自己的任务。

诚然,速度是思考最大的敌人。 因为如果时间过紧,你的反射脑就会取而代之。如上述所言,系统1快思考总是占据优势,大多数情况都是它在做决策。

二、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慢下来?慢一点思考?

卡尼曼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现象,比较典型的是三种偏好和四种效应。

我们一一说明。第一种,是典型性偏好,就是人们会过度关注典型事件,而忽视了典型背后的概率。

有一个实验,先告诉你,一个人在纽约地铁里阅读《纽约时报》,然后让你猜测她的学历,她是有博士学位,还是连大学文凭都没有。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想都没想,就选择了博士学位,这是基于典型性偏好做出的判断,但从概率来说,这个答案肯定是不明智的。

因为在人群里,有博士学位的人和没有大学文凭的人,相差的是很多的。而系统1对于看报纸这个典型特征的过分关注,很容易让你忽视基础概率,这就是典型性偏好导致的偏见。

第二宗罪,可得性偏好。如果一件事情更容易出现在大脑里,人们就认为这件事情更容易发生。

比如,你看新闻,发现上个月发生了一起飞机相撞事件,那你出远门就容易选择开车或者坐火车。如果依靠理性,你应该去认真计算各种交通工具的事故概率才对。

第三宗罪,因果性偏好。系统1有一个特点,喜欢对事物进行因果关系解释。它的解释是合理的吗?不一定。因果性偏好的成因,可能和人类与生俱来的合理化天性有关,所见所知的各种事物,都需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合理化解释。

第四宗罪,光环效应,是指你先接受了事物的一些信息之后,这些信息就会影响你对事物的整体判断和理解。

第五宗罪,锚定效应,指的是你评估某一个未知事物之前,先会估计一个参考答案,这叫锚定值,然后再来调整。

第六宗罪,框架效应,指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描述,会导致你做出完全不同的决策判断。

第七宗罪,禀赋效应,是指当你拥有某个物品之后,你就会觉得它价值更大。

这八宗罪,是人类思维模式的固有特点。在它们的影响下,你的快思考和直觉判断,会导致你出现判断失误,产生偏见。

对应一下,你在平时生活中,也会有同样感受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三、 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做到慢思考?

1, 刻意的提示,自我提示或是外部提示。

你如果特别爱睡懒觉,起不来,那为了叫自己按时起床,就会设置一个闹钟,这就是自我提示;你让家人到点叫你起床,这就是外部提示。

当你独自奋斗、独自决策的时候,身边可能不会有多少旁观者,而当你身处一个机构之中,身边就会有很多旁观者。这些旁观者会用他们来自于系统2的慢思考,来帮你纠正自己系统1的快思考,可能导致的错误。

让决策者在决策之前,到比较轻松的环境,比如办公室的饮水机旁,听听大家的闲谈和批评,叫做饮水机闲谈。去面对这些批评虽然不容易,但是比起自己鼓起勇气自我批评,还是容易得多。而不论是听别人的闲言碎语,还是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目的都是一个,让思考慢下来,让系统2运转起来,尽量避免系统1的直觉思维和快思考,可能给你带来的偏见和失误。

2, 小憩,休息一下,让精神恢复。

对脑力劳动者来说,休息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了下一个任务补充能量,打磨斧头。我们之所以需要小憩,还有一个原因是某些任务互相抵触或排斥,特别是需要跨领域切换的时候。

在我们平时工作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你切换思想去做工作,它是很费脑力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小憩一下,3,5分钟也可以,先让自己的头脑平静下来,思考一下接下来的工作是什么?重点是什么?要从哪里入手?

定时放空大脑,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对保持智力生产和创意来说,这样的放松至关重要,因此,很多人眼中“浪费的时间”反而是存储脑的“工作时间”。你可以有条件的情况下,中午吃完饭小憩一会,或者去楼下买杯咖啡,换换心情,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好的放松。

3, 减少切换的次数。

人类大脑无法同时处理开车和使用电话两项任务,平均而言,30分钟不受打扰地处理一个任务效率比3个10分钟要高3倍。要提高效率和智力生产力,你必须尽量减少切换的次数。

核心因素是我们的注意力。

要合理地安排任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学会离线;第二,学会批量处理。

要发挥大脑的最大潜能,最重要的办法是彻底离线,抽出固定的不受打扰的时间,来完成专注的工作和对话。要争取离线,你必须像罗素一样,甚至还得冷酷无情,与环境战斗,与自己战斗,远离一切不重要的干扰。

在刚开始的时候,你会不适应,周围的同事也会不适应,慢慢地,就会养成一种习惯,还记得怎么培养新习惯?习惯的力量吗?想提升公司智力的第一戒律非常简单:别指望员工随时在线,鼓励他们离线完成重要工作(为思考着想),离线休息(为存储脑着想)。合理安排任务的基本原则非常简单:尽一切可能减少切换次数。

无论你的黄金时间是几点,请给它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并把最重要的思考放在这段时间来完成。

对思考脑来说,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前一天晚上提前确定第二天有哪些重要工作要做,并把它写下来,通过这种方法,了不起的存储脑会在一整夜里集中精神,漂亮地完成整理档案的工作,调动记忆,重新连接。

如果你真想发挥大脑的全部潜能,那么请把最需要创意,最困难的智力工作列为早起的第一件事,别看电子邮件。

总结:

我们的思考模式有快思考和慢思考,在平时的生活中,快思考占据了大部分,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慢思考去弥补快思考,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

方法有三点:

1, 刻意的提示,自我提示或是外部提示。

2, 小憩,休息一下,让精神恢复。

3, 减少切换的次数。

你必须每天反思,因为反馈和行为离得越近,改变就来得越快。

热点内容
博越存储异常 发布:2025-01-11 01:24:31 浏览:916
我的世界还原中国服务器版图 发布:2025-01-11 01:18:45 浏览:382
pythonopenasfile 发布:2025-01-11 01:17:06 浏览:971
hbasejavaapi 发布:2025-01-11 01:11:09 浏览:744
我的世界pe版饥饿服务器 发布:2025-01-11 01:09:39 浏览:485
异构数据库数据同步 发布:2025-01-11 01:09:04 浏览:957
c语言三角波 发布:2025-01-11 01:02:11 浏览:78
php正则转义 发布:2025-01-11 01:00:03 浏览:691
手拉的箱包上的密码锁一般是多少 发布:2025-01-11 00:59:55 浏览:8
oppo手机系统更新密码是多少 发布:2025-01-11 00:56:55 浏览: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