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财政资源配置范围应当是什么领域

财政资源配置范围应当是什么领域

发布时间: 2022-09-03 18:50:48

㈠ 政府资源配置是什么意思

●为了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拓展政府的功能,运用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地位进行资源的再配置。这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的核心内容,就是适应并体现出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即政府资源配置)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确立以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主体地位,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经济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与作用,主要是通过制订政策和法律等资源运作规则,对各种社会资源配置的流向、结构和退出等进行合理引导,以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秩序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对政府转变职能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政府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革。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关注经济增长指标,将经济增长这一发展的基本力量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度发展,从世界范围看,单一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例如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违反人与自然的和谐;贫富差距拉大,带来了社会的不稳定性;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张,导致了大城市病的出现等等。最终出现了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人的发展的严重脱节,财富积累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日益分离。因此,从1950年代后期出现的发展经济学派提出的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的观点,到19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都是对上述问题认识深化和理性化的集中体现。

为了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拓展政府的功能,运用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地位进行资源的再配置,以达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这也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在资源配置上履行政府功能与责任的共同特点与必然要求。尽管由于制度上与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别,不同的国家在资源配置的范围和方式上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达国家一般是通过税收调节为主的方式,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和政府资源的配置;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国家,常常是通过国家财政调节为主、税收调节为辅的两种调节方式,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和政府资源的直接与间接配置。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我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过多地停留在经济增长的理念上,曾经出现了以经济增长论英雄的局面。在经济增长成为唯一的追求条件下,政府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集中在经济发展的数量和结构上,这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和阶段是必然的和必须的,是不可跨越的。然而当经济增长简单化地体现为GDP的增长时,就会出现发展中的偏差。例如当各级政府纷纷将GDP指标作为经济增长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时,政府的政绩也常常以GDP的完成情况作为一种价值评价标准。在这种发展理念的驱动下,政府资源配置的重心自然是集聚社会各方力量,着力谋求经济增长指标,而常常会忽视社会发展指标,忽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在GDP指标难以呈现年年递增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出现GDP的数字游戏和数字虚假增长,也就在所难免。

科学的发展观提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种修正,也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条件下一种新的政府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改变。这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的核心内容,就是适应并体现出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与传统的政府资源配置方式有所不同,新的政府资源配置方式突出体现为以下几个转变:

其一,在资源的配置范围上,从过去的以经济资源配置为主,转变为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配置并重。根据科学的发展观,政府资源配置的范围更加宽广,配置的重点也从原来的以企业、产业等经济资源配置为主,更多地转向为福利、教育、医疗保健、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事业发展上来。

其二,在资源配置的手段上,从过去的政府计划统配为主,转变为更加注重运用市场的力量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确立以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主体地位,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经济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鼓励人们更多地参与社会事业方面的资源配置,政府仅仅作为资源配置的组织者或者资源整合中心的功能而发挥作用。

其三,在资源配置的投入上,从过去的政府全方位投入为主,转变为集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在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上,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统揽了资源配置的方方面面,不仅造成了政府资源配置负担过重,也导致了政府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根据服务型政府的定位和要求,政府资源配置的领域和投入的重点主要就是经济和社会事业领域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其四,在资源配置的运作上,从过去的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为主,转变为政府集中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即由原来的政府直接生产或经营公共产品与服务,转变为政府通过市场化的委托代理或者市场采购、市场招标投标等方法,进行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大大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其五,在资源配置的规则上,从过去的政府直接干预为主,转变为政府更多地制定和运用政策法律维护资源配置的市场秩序。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与作用,主要是通过制订政策和法律等资源运作规则,对各种社会资源配置的流向、结构和退出等进行合理引导,以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秩序。

㈡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范围的是( )

【答案】D
【答案解析】考查第10章第2节。财政配置范围是市场失灵而社会又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D属于私人物品领域,不是财政资源配置的范围。

㈢ 政府财政职能的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既包括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也包括人力、财力等经济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在不同部门、地区、产品等之间的分配。所以,资源配置就是将各种资源分配于不同的使用方向,从而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过程。而资源的最优配置,就是使社会各种资源始终处于一种最优组合状态,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没有政府介入的情况下,市场会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均衡,自发地形成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但是由于存在市场失效,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状态,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结构,因而需要政府的介入。例如,市场机制不能提供人们需要的国防、公安、司法等公共产品;市场机制会导致混合产品的扭曲配置;市场机制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状态所需要的充分竞争条件也不是市场本身所能完全创造的,诸如存在着市场的地区分割、收入的分配不公等。所以,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资源的配置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就是通过财政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提供财力,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外部效应,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效,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财政进行资源配置的范围是由国家的经济职能和财政自身的特点、能力所决定的。具体而言,市场经济中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应当包括:(1)保证国家履行行政、国防、外交、治安、发展文化教育、基础科技、尖端科技、社会稳定(救灾、救济、抚恤、对落后地区补助)等职能的支出。(2)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集中资金兴建公路、桥梁、码头、机场、铁路、大型水利工程、城市公用设施,等等。(3)基础工业。部分基础工业因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市场调节不力,尤其在发展的初始阶段需政府出资。(4)社会公益性事业。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艺术馆、社会福利院等的建设和运作,仅靠市场调节往往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或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需政府介入。此外,财政还可以以财政资金的配置或财政杠杆的运用影响其他社会资金由市场调节形成的配置格局。
财政配置资源的合理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不能不受市场机制的完善状况的制约。市场发育状况越好,筹资机制越健全,微观经济主体的独立性越大,公民收入水平越高,财政直接进行资源配置的范围相对越小。尤其是基础工业投资、部分社会公益投资、文化教育等项目可以转向市场调节。但这种变化并不一定是单方向的,往往是在减少一些项目的同时,因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新的对政府直接投资的需要,如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的支出。此外,即使是实行相同经济体制的国家,因其生产力发展所处的阶段、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其他方面的国情存在差异,财政直接配置资源的范围也会有所差别。如,处于经济发展起飞阶段的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的任务繁重,尤其是实行重化工业—加工工业—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的国家或地区,国家投资额巨大,而以旅游、金融、加工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可以利用天时地利等条件吸引大量外资,甚至可以依赖其他条件得以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国家直接投资相对较少。
就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上看,主要有:(1)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从社会总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政府和私人部门各应获得合理的份额。一方面保证满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保证私人部门顺利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社会总资源配置的均衡。这就要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确定财政职能的合理范围,并进而确定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适当比例。(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即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主要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支出比例、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比例。前一个比例表明资本品和消费品的配置结构,而购买性支出的比例则表明财政配置功能的大小。这两个比例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是否合理。(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指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它表明政府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而政府投资结构如何则会直接影响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4)合理运用财政收支政策,间接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政府投资、税收、公债、补贴等财政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对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起到指导、修正和补充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社会总体的资源配置效率。(5)提高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财政配置资源的目标是使社会总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所以,财政的资源配置也必须讲求效率。比如,通过对投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非生产性支出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以判明其所费资源和所获社会经济效益的对比关系,作为决定是否安排某项支出、安排顺序和安排多少数量的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做到用最少的财政支出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再如,由于公共产品的提供是通过个人交税和政府征税的方式实现的,所以,应对税收进行征收成本与税收收入的比较考核,争取不断提高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等等。

㈣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取决于

财政的资砚配里职能就是指通过财政的收支活动,财政配置资源职能调节和影响社会总资x的方向和数且。具体就是把社会总资源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进行合理配置,以供应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供应的公共产品;并优化公共产品的结构.以达到社会资源最有效最合理的利用。财政发挥配里资源职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失灵造成的。
首先.公共产品的提供需要政府以财政手段履行资源配登职能。在实践中.由于公共产品本身具有的使用上的非竟争性和供应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使得其难以通过市场方式进行提供,只能以非市场方式.即财政手段提供堵如国防、外交、宇宙探索、环境保护等等公共产品,财政配置资源职能实现资砚在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有效配里。但是,这里需要注意是.以财政手段提供公共产品并不等于公共产品就一定要由公共部门来直接生产。但多数西方国家的军备用品者是由政府财政出资交给私人部门生产的。
其次.混合产品的存在需要财政展行资源配置的职能。在现实生活中.除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外,还有一种兼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特征,介于两类之间的产品.称为浪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财政配置资源职能其主要特点是.一方面。这种产品由使用者单独享用,可以在使用者之间划分所得到的利益.在供应上可以运用排除法则;另一方面,这种产品又具有广泛的外在利益.该产品的供应可使其他人受益.比如.教育、医疗。
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意味着私人部门必须要减少或放弃对一些杜会资探的使用。一方面.政府利用政治权力,以税收等形式要求私人部门放弃一部分资源的支配权以转移给政府使用,另一方面,财政配置资源职能政府运用私人部门放弃的生产资撅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这样.由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就是私人部门所放弃一部分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机会成本。

㈤ 如何把握财政的资源配置范围

这方面就是控制好对各个领域指标的标准。哪一个领域都不能超过标准,这就行了。
随意更改,任意申请肯定无法完美的完成。

㈥ 财政的活动范围有哪些

财政的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的财政担负着四个方面的职能,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人类的生产活动离不开资源的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年复一年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资源是有限的,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资源却日益显得匮乏甚至稀缺,因而优化资源配置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所谓优化资源配置,就是指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使有限的资源能形成最佳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经济结构和地区结构。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某种经济手段或组织方式,使资源能够达到充分利用。

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多种,如计划配置、市场配置、财政配置等。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起主导作用的配置机制是不同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起主导作用的是计划配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配置起基础作用,但必须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然而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想,由于投机、垄断、信息失真等现象的作用,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是不完全的市场机制。此外,一部分非生产领域也消耗资源,而市场配置对这部分领域是失效的。例如,公共物品和劳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不能通过市场提供的。因此,无论是计划配置还是市场配置都不是完美的,不能单独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有其他配置方式的协调和补充。在政府的经济职能日益增强的今天,由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进行资源分配就成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补充方式。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通过财政的收支活动,安排或调整一部分社会资源的分配状况,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中,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而且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

(2)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取决于政府职能的范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发挥基础性资源配置的作用,政府对经济活动主要是参与、调节、引导、补充,因而财政配置的范围,一是市场配置失效而社会又需要的公共产品方面,如外交、国防、治安、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科技、环保、大型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以及对公共资源的管理;二是对外部效应的干预,如控制和治理废水、废气、废料等环境污染,实施森林保护、城市绿化等;三是介入自然垄断行业,如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四是对短缺资源进行保护或调配。

(3)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一切财政分配都是通过收支活动来进行的,资源配置也不例外。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主要包括:①通过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调整,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②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搞好政府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满足各种社会公共需要,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③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调节非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特别是按照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非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向,鼓励和支持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④通过财政体制的确立和调整,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既要尽量满足地方发展经济的资金需求,更要保证中央为进行宏观调控所必须掌握的财力,使资源的总体配置与区域配置相互衔接与协调。

2.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收入分配是财政被赋予的基本功能,是财政本质的集中体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即集中组织收入,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分配;二是指对已经完成的各种分配的结果所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调整或再分配,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一般来说,经济活动中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这些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应相对称。但是在市场经济下,由于每个分配主体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同,质量有异,所拥有的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市场价格可能有偏差,加上各种非竞争性因素的干扰,使得各分配主体获得的收入可能与其要素投入不相对称,甚至差距较大。如果这种收入差距超出社会各阶层的接受程度,则不仅导致经济上的波动,还将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需要政府对收入进行调整和再分配,这就是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可以说,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悬殊,是各国财政所普遍具有的一项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的范围。财政在执行收入分配职能时,首先要划分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各司其职。具体说,①凡是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如企业职工工资、企业利润、租金收入、红利收入、股息收入等,应由市场来进行,财政不宜直接介入,更不应替代;②凡是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则应尽力做到公平分配。就目前而言,一是要规范工资制度,对于公务员以及由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并参照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来确定其工资标准,并将各种工资性收入都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贴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实现个人消费品的商品化,取消变相的实物工资;二是对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资金,财政应履行集中分配的职责,通过各种转移支付形式,使每个社会成员能够享受同等的待遇。

(3)实现收入分配的手段。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手段主要有税收、转移支付和公共支出。①税收是对全社会各种收入进行强制性调节的分配形式,是财政实现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最常用的手段,特别是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可以调节个人的收入和财产,把收入与财产的差距缩小到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②转移支付,包括专项拨款、各种补贴、补助和社会保障支出,是将资金直接分配给特定的地区、单位和个人,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和范围,是一种直接的收入分配方式。它主要是通过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来改变收入分配不公的程度;③公共支出是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福利满足共同需求,其受益对象范围广泛,通过改善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可以间接提高社会整体的收入水平。

3.调控经济职能

(1)调控经济职能的含义。一般认为,市场机制的本质,就是使生产要素不断调整并重新配置的过程,使社会总供求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又不断寻求新的平衡的过程,因此,市场经济必然表现出一种周期性的波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周期的间距越来越短,经济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对经济的威胁与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由于熨平经济的周期性震荡无法通过市场本身来实现,只能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干预来缓解。财政的调控经济职能,就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的调整,对人们的生产、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发生影响,使社会就业率、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差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2)调控经济职能的手段。财政可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①改变政府购买数量,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总量关系,使经济发展保持平稳。例如,通过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数量来减少总需求,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或者通过增加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来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的发展;②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数量。如在经济繁荣时,政府可减少用于福利、补贴方面的支出,以便减少总需求。在经济萧条时,可以提高各类补贴或补助,以便扩大社会总需求;③调整税收。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减少税种或降低税率,以便刺激总需求。当经济过热时,可以提高税率或增加税种,以便削减总需求。

4.监督管理职能

财政监督管理职能,是指财政在履行上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等职能的过程中,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活动进行综合反映和制约的客观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出现经济决策的分散性和经济活动的自发性、排他性;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必须保证政令的统一。这就要求财政在其收支活动中还能够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具体说来,一是通过对宏观经济运行指标的监测、跟踪,及时反馈信息,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二是通过建立健全财政、税政、财务会计法规,对微观经济运行进行监督管理,规范经济秩序,公平竞争环境;三是通过对国有资产营运的监督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四是通过对财政工作自身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财政分配效应。

㈦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介绍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支以及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调整和引导现有经济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功能。资源配置,广义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无论何种理解,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资源配置的目的是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任何社会,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高效地配置资源,始终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导,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具有天然高效率的优点。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并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都影响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这就需要政府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包括财政在内的各种手段,介入资源配置领域,实现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高效、优化。

㈧ 政府在哪些方面实行了资源配置职能请举例说明

政府在自然资源,经济,劳动力等方面进行了资源配置。如:经济方面,政府在促进经济的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而市场起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影响资源配置,实行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宏观经济平衡,稳定发展

㈨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既包括对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资源的直接分配,也包括财政对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宏观调节两个方面的内容:
(1)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间的配置,实现合理的地区生产力布局;
(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3)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提供结构;
(4)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内部的配置,形成合理的资本品与消费品供应结构。

热点内容
登陆页面源码 发布:2025-01-09 02:13:04 浏览:539
Uc浏览器上传 发布:2025-01-09 01:50:16 浏览:531
javamysqljar 发布:2025-01-09 01:50:14 浏览:773
屏幕设置密码怎么设置 发布:2025-01-09 01:48:01 浏览:345
快吧我的世界盒子服务器连接不上 发布:2025-01-09 01:36:11 浏览:384
搭建中转云服务器挖矿 发布:2025-01-09 01:27:12 浏览:552
存储过程中的for循环 发布:2025-01-09 01:25:38 浏览:865
阿里云服务器宽带是专线吗 发布:2025-01-09 01:22:42 浏览:606
上门修个密码箱锁多少钱 发布:2025-01-09 01:21:49 浏览:270
python企业培训 发布:2025-01-09 01:17:14 浏览: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