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san存储解决方案

san存储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 2022-08-27 10:52:53

1. SAN存储设备是什么

SAN,是Storage Area Network的缩写,即“存储区域网络”。SAN专注于企业级存储的特有问题。当前企业存储方案所遇到的两个问题是:数据与应用系统紧密结合所产生的结构性限制,以及目前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标准的限制。SAN中,存储设备通过专用交换机到一群计算机上。在该网络中提供了多主机连接,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让多主机访问存储器和主机间互相访问一样方便,这样不管数据置放在那里,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同时,随着存储容量的爆炸性增长,SAN也允许企业独立地增加它们的存储容量。
SAN的支撑技术是光纤通道---- Fibre Channel(FC)技术,FC是ANSI为网络和通道I/O接口建立的一个标准集成。支持HIP PI 、IPI、SCSI、IP、ATM等多种高级协议,它的最大特性是将网络和设备的通讯协议与传输物理介质隔离开。这样多种协议可在同一个物理连接上同时传送,高性能存储体和宽带网络使用单I/O接口,使得系统的成本和复杂程度大大降低。 光纤通道支持多种拓扑结构,主要有:点到点(Links)、仲裁环(FC-AL)、交换式网络结构(FC-XS) 。

点对点方式的例子是一台主机与一台磁盘阵列透过光纤通道连接,可以实现DAS应用。FC-XS交换式架构下,主机和存储装置之间透过智能型的光纤通道交换器连接,并存储网络的管理软件统一管理,这种方式就是SAN。因为采用了FC技术,SAN具有更高的带宽。FC使用全双工串行通信原理传输数据,在1Gb标准下,传输速率高达1062.5Mbps ,即为100MB/S,双环可达200MB/S ,2Gb下,上述数字将翻倍。FC标准下可以通过同轴线、光纤介质进行设备间的信号传输,使用同轴线传输距离为30米,使用单模光纤传输距离可达10公里以上,这使得在SAN模式下实现物理上分离的、不在机房的存储变得非常容易。
现在SAN应用需求量逐步增大、成本在逐步降低,更重要的是,随着FC-SW标准的确立,2GbFC标准下的各种SAN设备已解决了互操作性问题,这已从成本和技术上解决了SAN的应用瓶颈。因为SAN解决方案是从基本功能剥离出存储功能,所以运行备份操作就无需考虑它们对网络总体性能的影响。SAN方案简化了管理和集中控制,这对于全部存储设备都集中在信息中心,很有意义。

2. SAN存储五大优势是什么

SAN英文全称:Storage Area Network,即存储区域网络。它是一种通过光纤集线器、光纤路由器、光纤交换机等连接设备将磁盘阵列、磁带等存储设备与相关服务器连接起来的高速专用子网。为了满足企业对存储空间日渐升高的需求,同时顾及使用效能的提升、容量扩充的弹性、数据安全的维护及成本花费的控制,存储局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便应运而生。根据网络存储产业协会(Storage Networking Instry Association / SNIA )所下的定义:所谓的存储局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 SAN)主要的目的是在存储装置之间或是存储装置与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而存储局域网络的构成包含了提供存储装置与计算机主机实体链接的通讯架构,以及管理存储装置、计算机主机及相关网络设备的管理机制,借以提供强而有力且安全的数据传输环境。而SAN 这个名词通常会被认为是提供区块输入输出(Block I/O)的服务而非档案存取服务,但此一说法并不是SAN 的必要条件。 一个存储系统的构成包含存储组件、存储装置、计算机系统等设备,再加上相关的控制软件及网络上通信讯息的传递。在这样的定义之下,存储局域网络基于整合、共享、管理的理念目标,将各种存储装置诸如磁盘阵列、光盘机、磁带机、磁带库等机器,透过高速网络链接,构成一专门负责提供存储空间之局域网络;对外则透过集线器、交换机连结服务器对前端客端提供服务。

3. das和fcsan结构差异

DAS存储是亲们最常见的一种存储方式,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应用中。PC中的硬盘或只有一个外部SCSI接口的JBOD都属于DAS架构。

DAS是指存储设备直接连接到服务器总线上,存储设备只与一台独立的主机连接,其他主机不能使用这个存储设备

DAS存储设备与服务器主机之间的连接通道通常采用SCSI连接,DAS存储设备主要是磁盘阵列(RAID: Re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磁盘簇(JBOD:Just a Bunch Of Disks)等。
FC-SAN

通常SAN由磁盘阵列连接光纤通道组成(为了区别于IP-SAN,SAN通常称为FC-SAN)

SAN提供了一种与现有LAN连接的简易方法,并且通过同一物理通道支持广泛使用的SCSI和IP协议。SAN不受现今主流的、基于SCSI存储结构的布局限制。特别重要的是,随着存储容量的爆炸性增长,SAN允许企业独立地增加它们的存储容量。SAN的结构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这样不管数据置放在那里,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因为采用了光纤接口,SAN还具有更高的带宽。
如今的SAN解决方案通常会采取以下两种形式:光纤信道以及iSCSI或者基于IP的SAN,也就是FC SAN和IP SAN。光纤信道是SAN解决方案中大家最熟悉的类型,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基于iSCSI的SAN解决方案开始大量出现在市场上,与光纤通道技术相比较而言,这种技术具有良好的性能,而且价格低廉。

4. 请问SAN和NAS两种存储的区别是什么

1、结构不同:

SAN结构中,文件管理系统(FS)还是分别在每一个应用服务器上;而NAS则是每个应用服务器通过网络共享协议(如:NFS、CIFS)使用同一个文件管理系统。换句话说:NAS和SAN存储系统的区别是NAS有自己的文件系统管理。

2、目标不同:

NAS是将目光集中在应用、用户和文件以及它们共享的数据上。SAN是将目光集中在磁盘、磁带以及联接它们的可靠的基础结构。将来从桌面系统到数据集中管理到存储设备的全面解决方案将是NAS加SAN。

(4)san存储解决方案扩展阅读:

SAN的优点:

SAN提供了一种与现有LAN连接的简易方法,并且通过同一物理通道支持广泛使用的SCSI和IP协议。SAN不受现今主流的、基于SCSI存储结构的布局限制。特别重要的是,随着存储容量的爆炸性增长,SAN允许企业独立地增加它们的存储容量。

SAN的结构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这样不管数据置放在那里,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因为采用了光纤接口,SAN还具有更高的带宽。

NAS优点:

NAS产品是真正即插即用的产品。NAS设备一般支持多计算机平台,用户通过网络支持协议可进入相同的文档,因而NAS设备无需改造即可用于混合Unix/Windows NT局域网内。

NAS设备的物理位置同样是灵活的。它们可放置在工作组内,靠近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或者也可放在其他地点,通过物理链路与网络连接起来。无需应用服务器的干预,NAS设备允许用户在网络上存取数据,这样既可减小CPU的开销,也能显着改善网络的性能。

5. NAS和SAN存储的区别

1、结构不同:

SAN结构中,文件管理系统(FS)还是分别在每一个应用服务器上;而NAS则是每个应用服务器通过网络共享协议(如:NFS、CIFS)使用同一个文件管理系统。换句话说:NAS和SAN存储系统的区别是NAS有自己的文件系统管理。

2、目标不同:

NAS是将目光集中在应用、用户和文件以及它们共享的数据上。SAN是将目光集中在磁盘、磁带以及联接它们的可靠的基础结构。将来从桌面系统到数据集中管理到存储设备的全面解决方案将是NAS加SAN。

6. 基于SAN存储的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管理与集成系统建设

张定祥 戴建旺 李宪文 何欢乐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5)

摘要:本文在对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管理与集成系统建设项目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全面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运行模式、系统功能设计思想,系统地介绍了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最后本文对该管理与集成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土地调查;数据集成;SAN (Storage Area Network);数据仓库

1 项目背景

目前,随着我国土地调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数据的精度和现势性不断加强,数据资源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土地调查数据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数据管理手段落后、数据整合集成度差。大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以文件光盘或纸质方式存放,大多数没有建立集成化的空间数据库;土地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内容不统一,不同时期数据成果的可比性差,难以形成管理和研究分析需要的区域性时间系列数据;土地数据库存在多种比例尺、多种格式等问题。②数据共享应用存在障碍,数据信息挖掘不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土地调查数据共享渠道还不够通畅,大量数据资源还未纳入管理,数据应用潜力远没有开发。

当前,建立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管理与集成系统的意义在于:①有效整合、集成土地资源调查工程数据成果,为工程提供系列化、标准化的展示成果;②为“金土工程”和“全国土地资源二次详查”等新项目提供标准化、集成化数据产品;③加强数据基础建设,并进行数据信息挖掘,形成土地管理科学决策的数据基础,提高土地科技创新能力和土地资源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科学性;④挽救土地资源调查历史数据,加快数据共享应用,保护国家在土地调查多年巨额投资成果。鉴于以上考虑,“土地数据存储管理系统”采用现代数据仓库数据集成技术思路,以三个数据库(土地资料库、土地成果库、土地应用库)、数据整合集成工具包、数据分发和对内对外发布等开发为主要内容,将为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调查原始数据管理、成果数据集成、应用数据产品开发、数据分发服务一体化提供集成的网络化管理与共享平台。该系统的建设将大大提高土地调查数据管理和集成信息化水平。

2 系统建设目标

本系统建设目标为:在对国家级土地数据现状和预测分析基础上,设计并建立基于SAN (Storage Area Network)存域网的土地数据管理与集成系统,实现客户端、数据存储中心和业务系统有机衔接,满足海量土地数据的动态存储、管理维护、更新、整合处理、查询检索等功能,实现土地数据的分布式共享和应用;能够实现对国家级土地调查、评价、规划等数据进行整合、编目、集成形成多层次专题数据建库,并加入数据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土地分中心对外服务共享平台,通过专题数据库整合、集成、网上发布,实现土地调查数据社会化共享。

3 总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基于SAN存储的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管理与集成系统由基础设施、数据和业务应用三层技术体系,安全和整合集成两个技术保障构成,具体的土地数据分中心总体设计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土地数据分中心总体设计架构

3.1.1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系统建立及日常运行的基本软硬件环境,其中硬件环境构成了分中心的网络环境、存储环境及安全环境,软件环境则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GIS软件环境等。

3.1.2 数据层

数据层是系统建设的核心部分,该层构成了分中心的数据基础设施。全部数据通过建立统一的土地资料元数据实现集中管理与维护。数据层主要由土地资料数据库、土地成果数据库和土地应用数据库组成,数据库内所有土地资料信息在元数据库中管理维护。

3.1.3 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是分中心的运行层,所有具体的业务人员都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土地数据分中心的应用。根据应用内容的不同,应用系统包括:土地数据库管理与维护;土地数据库信息检索与查询;土地数据的加工处理与整合;各种土地业务管理应用;国土资源辅助决策支持;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站六部分职能。

3.2 运行模式

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管理与集成系统日常运行模式有三种,即分中心内部运行模式、院内部运行模式以及院外部运行模式。分中心内部运行模式的核心是土地资料数据的汇交、存储、管理、元数据库维护、数据整合与整理等。院内部运行模式主要为非专业应用系统的普通土地数据用户则可以通过元数据的检索查询完成土地数据的信息浏览、数据下载、数据转换及数据应用工作;此外院内运行的各类土地专业应用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过访问、检索元数据库实现土地数据仓库的信息共享,从而达到不同格式的土地数据在不同部门和业务系统间的流通、交换和共享利用的目标。

规划院外运行模式涉及国务院各部委机关、国土资源部机关、相关数据中心及信息中心、各级省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省级规划院系统等不同层次和需求用户。

3.3 系统功能设计

3.3.1 采用基于高性能的 SAN 的网络结构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是当前最先进的网络存储方式,本系统数据存储采用光纤布线的方式为用户提高数据传输的带宽和可靠性数据。系统硬件设备主要包括P650小型机、H16 SAN光纤交换机、FastT600光纤磁盘阵列、3583光纤磁带库、IBM EXP400阵列、IBM X365服务器及IBM X445服务器等IBM的设备、SUN的Blade2500图形工作站及Cisco的网络交换机(数据存储结构见图2)。

图2 数据存储结构图

3.3.2 高可扩展性存储设计

从存储容量来看,目前IBM FastT600磁盘阵列可以提供2 T的存储空间,最大可以扩展到16 T的存储容量。IBM 3583-L36光纤磁带库内有36个磁带的舱位,配置了4个磁带驱动器和40盘200 GB的磁带,正常情况下可以存储8 TB的数据,压缩的状态下可存储16 TB的数据。3583磁带库驱动器可以再增加2个,磁带的舱位可以增加到72个。离线磁带的数量理论上是没有限制的,只需更换新的磁带就可以了。

3.3.3 基于数据仓库设计思想的数据存储管理系统

针对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多源异构情况复杂而应用目标不十分明确的矛盾,借鉴数据仓库技术思想,设计了数据存储管理系统中土地数据整合集成技术流程。其核心思想在于国家级土地数据通过数据集成工具逐步形成土地资料库、土地成果库、专题产品库等系列产品。系统土地数据整合集成技术体系在以下方面:①外部历史数据进入资料库的元数据录入和数据入库规范,主要由人工处理和系统自动完成;②数据从资料库进入成果库之前的数据转换、抽取、重组、建模、综合和集成过程,主要由系统提供工具软件或数据接口人工操作完成;③成果数据进入应用库之前的数据裁减、融合、接边、格式转换等数据集成过程,以及数据成果库数据挖掘、决策分析功能,此部分主要通过Arc/Engine开发工具的模块和利用Oracle相应的数据挖掘功能实现。

4 功能模块设计

4.1 资料库管理子系统

土地资料库系统通过建立数据的管理元数据、数据命名、数据目录规范入库、构建资料库,实现基于元数据的检索、数据查询、数据预览等功能。土地数据资料进入资料库系统是数据资料的初步整合过程,纸质资料和电子数据进行分类管理,纸质资料只录入编目系统,资料本身不进入数据目录管理系统。电子数据纳入文件目录管理范畴,需要进行元数据录入和文件重命名和数据入库等过程。数据资料整合管理过程主要包括:数据内容选择、元数据录入、文件进入资料库文件目录系统(目录资料不入库)、文件的规范命名、元数据检查修改、元数据查询浏览、数据分发和发布等过程。

土地资料库管理子系统由数据库、管理和维护应用系统、土地数据对外服务系统构成。具体包括:①数据库。根据数据层次的不同,土地资料库管理子系统中含有经过重新目录组织和文件命名的土地资料数据和体现数据目录信息及其他内容的元数据。②数据管理维护系统。针对土地资料数据库、元数据库分别由土地资料管理维护系统、元数据管理维护系统提供相应数据内容的入库、检索、利用、存取控制、备份、恢复等。③土地数据对外服务与数据分发系统。土地数据对外服务系统基于互联网,向社会公众提供元数据、土地资料数据的浏览、查询、下载等土地数据服务。

4.2 成果库管理子系统

在数据库结构预先构建前提下,在经过数据整合和成果提取过程之后,成果数据存储在Oracle Spatial中,数据管理工作包括空间数据本地浏览、数据内容维护和数据库结构维护。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2.1 成果数据管理

成果最小的组织单位是县,然后确定一个县的土地专题,如县级土地利用、县级动态监测等,系统建库标准参考相关国家建库标准。成果数据的体现按照树型来组织,第一级是成果主题,然后根据成果组织的类型分为分幅和行政区两种方式。分幅方式主要是根据标准比例尺将全国区域分为相应数量的逻辑尺寸,数据的组织采用这两种方式相结合,主要是因为目前有很多已有土地数据成果,本身就是采用分幅来汇交数据,在不改变原有数据的数据范围下就可以完成数据的拼接。另一方面,一般显示数据采用行政区省—市—县逐级索引的,便于数据检索。

(1)成果分幅管理 标准百万分幅、标准50 万分幅、标准25 万分幅、标准10 万分幅、标准5万分幅、标准2.5万分幅、标准1万分幅。

(2)成果行政区管理 省级索引图、市级索引图、县级实际成果数据 (图3)。

图3a 百万分幅索引图

图3b 全国省界索引图

图3c 广东省界索引图

图3d 县级土地利用专题数据

4.2.2 成果空间数据浏览

此功能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对存储在Oracle Spatial中的成果数据进行预览,主要包括如下空间图形操作功能。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查阅属性数据、查阅元数据。

4.2.3 成果整合管理

成果库的建立是通过整合工具将目标数据整合而成。成果的整合管理主要是指将数据整合到成果库的过程管理,系统提供整合入库向导辅助完成这个整合过程。整合过程包括如下步骤:①选择成果目标库;②查询选择整合数据源;③确定数据源与目标库(数据表)的对应关系,系统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源,包括Arcgis shape,Arcgis coverage,Map-gis,VCT 多种国内外主流 GIS 平台数据格式;④确定数据源属性表与成果库数据字段的对应关系;⑤确定数据源元数据与成果库元数据的对应关系;⑥调用数据整合工具完成目标数据源向成果库的整合。

4.2.4 成果建库管理

成果库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核心库,包括分幅信息、行政区索引信息、成果元数据、县级标准主题库;另一个部分是成果扩展库,主要为了实现系统的兼容性和用户自定义。

由于成果核心数据库结构是预先生成,在系统正常运行阶段不提供用户接口进行调整,可提供根据预先生成的数据库脚本重新创建数据库框架;在不影响资料库数据整合入库和数据发布的情况下,通过和开发人员共同合作实现对数据库的调整。对于成果扩展库,系统提供建库向导辅助用户完成自定义扩展。扩建库建立向导主要完成如下功能:①定义扩展数据库、数据表结构;②确定扩展数据库、数据表与核心库关系;③定义数据获取与更新机制。

4.3 应用库管理子系统

数据的最终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用于专题中作为数据存储系统的重要功能,要求实现根据专题用户输入应用要求,实现数据提取。完成专题产品的来源可以来自于资料库和成果库,由于各种专题的要求并不一致,因此需要具有通用性且功能强大的通用工具,以便实现专题数据产品的生成。

4.4 数据发布管理子系统

土地数据管理模式采用土地数据存域网和土地数据中心对外发布平台的有机集成管理模式。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内部土地数据管理由对内发布服务系统实现,社会共享数据和信息管理通过土地数据中心对外发布平台实现。土地数据资源要求可以被授权用户使用,使用方式将改变以前通过文件复制的方式,而采用更加方便而且安全有效的方式,即通过信息发布——用户下载的方式来实现。具体功能包括:①数据查询;②数据分发申请登记;③数据分发申请审核;④数据分发授权;⑤数据下载服务;⑥数据下载备案。

图4 数据产品下载申请登记

图5 数据分发审核管理

4.5 数据整合环境与集成工具包

数据整合处理环境由多个数据提取工具构成。利用数据模型构建工具,面向土地专题应用,构建相应的数据仓库框架,逐步扩充土地专题业务应用数据库所涵盖的土地分析专题;通过开发面向特定土地成果数据库或土地专题应用的整合特定数据源数据的数据提取工具,逐步充实数据整合处理环境的数据提取工具;通过运行数据提取工具,逐步充实土地成果数据库和土地专题数据仓库的内容。编写数据提取工具,从各土地资料数据库抽取数据到土地成果数据库中,由土地成果数据抽取数据到土地专题应用数据库中。

基于 ESRI Arc/Engine 组件工具,开发服务于“土地数据整合处理”的各种通用 GIS工具组件备用,同时开发具有友好图形用户界面,实现基于“土地资料库”或“土地成果数据库”及其元数据库提取特定专题应用产品数据库的流程管理的专题产品数据库提取与维护管理系统。考虑到数据产品数据库创建的复杂性,在系统实现过程中,只实现可自动化进行的流程的管理,对于无法自动化的过程,系统给出信息提示,实施手工处理。

图6a 数据整合处理环境提取工具

图6b 通用集成 GIS 工具组件

5 应用展望

当前,加快土地调查评价数据集成既是深化大调查成果的需要,也是国家土地管理新形势对土地资源调查监测数据集成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土地调查评价数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家科技数据资源共享也必须对土地数据进行整合集成。如何对多年来取得的国家级土地调查评价数据,特别是大调查数据进行有效集成和管理,并为国家土地管理宏观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是国家级土地调查评价数据集成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 SAN 存储的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管理与集成系统,首次将土地数据仓库技术思想应用于土地数据管理系统建设中,提出资料库、成品库、应用库三库一体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对不同处理级别数据分级存储,为土地数据挖掘提供可能,也为不同应用目的数据集成提供实现有效途径。通过该系统建设将能够实现土地数据管理、土地数据处理和信息发布网络化,大大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目前本系统已经初步建成,并处于试运行阶段,正利用本数据管理集成系统平台进行全国城市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1∶1 万土地利用建库、土地详查1∶5 万县级土地利用栅格数据等土地调查监测数据的整合集成工作。目前已经完成2004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成果数据、“数字国土”工程1∶1 万土地利用建库200 多个县区、土地详查1∶5 万县级土地利用栅格数据全部数据(2000 多个县)的整合入库和元数据录入,并可实现对元数据和数据的管理。系统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实现了土地调查数据科学有效管理、避免重复投资,为国家宝贵的数据资源科学管理、有效集成和共享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可以预见,本系统平台将在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调查数据整合集成发挥重要作用。当然由于受人员、时间,特别是水平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本系统还需要在国家级土地调查监测的数据整合集成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提高。

7. 存储虚拟化的SAN系统组成

SAN是计算机工作者们为了优化DAS而提出的另一种设计思想,它并没有试图在功能上将应用服务和存储服务完全解耦,而是希望服务器与存储设备之间通过专用光纤网络实现高速互连。如图1所示,一个SAN系统通常包括服务器连接器件、存储网络连接器件、存储设备和管理软件四部分组成,其中存储网络连接器件又可以细分为光纤通道集线器、光纤通道交换机和存储路由器等设备。

图1 SAN系统组成
从设计角度来看,只要购买一个NAS服务器通过标准网络协议加入网络,就可以享受文件级的存储服务了;但是如果打算采用SAN设计存储网络的话,不仅需要购买服务器连接器件、存储网络连接器件、存储设备和管理软件,还需要事先规划设计好存储网络的拓扑结构。从使用上来看,SAN采用专用的光纤网络实现数据存取,能够获得高性能;而NAS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共用一套网络,性能比拼上明显无法占据上风。
可以看出,NAS和SAN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实际使用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技术。近些年来,随着主流NAS厂商开始向其NAS设备增加类似SAN的光纤通道和iSCSI功能,NAS和SAN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也许不久的将来两者将会迎来越来越多的重叠。
那么到底是哪种技术,哪家厂商的方案是最佳的呢?哪种方案会成为存储虚拟化大赛中的最终胜者呢?现在更多的专家认为,这场竞赛没有最后的赢家,越来越多人认为这三种技术应当结合使用。
如果我们把厂商和各自的虚拟化技术对号入座,那么三个虚拟化阵营都各自有一些代表厂商。虚拟化应用阵营的代表有SVC、StorAge、NetworkAppliance设备以及NSS SED (Service-Enabled Devices)飞康。而在磁盘阵列和光纤通道阵营里,HDS、Sun、hp以及Acopia提供了多样化的体系结构。交换机阵营则包括Invista、McData、Brocade、QLogic以及Cisco公司。
在虚拟化应用阵营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厂商是飞康,飞康 NSS 是一款灵活的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能够对整个企业内的存储资源进行高效、经济的供给和集中管理。飞康 NSS有助于最大化存储利用率,降低总存储成本和提高员工生产力。企业可以继续利用现有的存储投资,从而降低购置总成本 (TCO)。飞康 NSS 使 IT 管理员能够根据业务应用程序服务级别协议 (SLA) 定义适当的业务持续性策略,从而实现更加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方法和数据可用性。
对于另外两个阵营来说,由于McData,Brocade,Cisco等其他一些公司已经针对基于光纤通道虚拟化进行了一系列公司收购与合作,似乎不同类别方案之间的分界线已经变得模糊起来。其他两个阵营中的厂商中有些也正在慢慢跨越自身的领域,即使目前来说并没有真正完全的横跨界限。
由于虚拟化性能、应用程序灵活性以及虚拟化引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早期的存储交换虚拟化和磁盘阵列虚拟化两个阵营的提倡者广受业界的质疑。最初执行虚拟存储的厂商依赖那些基于现有组件的分布式解决方案或是基于端口的处理引擎来提供所需功能,应用设备虚拟化方案被认为是最易于配置的,但其往往有应用限制。因此一些厂商更倾向于存储交换虚拟化,认为智能SAN虚拟化处理组件是下一代虚拟存储的典范。
同样,HDS针对应用虚拟化方案和网络交换虚拟化方案也作出了类似的批评。HDS认为他们的通用存储平台(USP)是把虚拟化部署在存储网络边缘的存储控制器,而不是部署在主机或是网络核心的交换机或应用设备,他们认为从性能和安全因素上说这是最佳位置。
而应用设备虚拟化的坚定支持者NetApp则认为通过应用设备在存储网络上实现虚拟化是最好方案。NetApp公司发言人解释:在选择磁盘阵列方案后,存储网络能给客户提供最大的灵活性,不至于像TagmaStore通用存储平台那样把客户锁定在磁盘阵列的解决方案,既不需要那么复杂,也不需要基于主机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中客户代码带来的成本。在存储网络之内,应用设备可以灵活放置。
一个好的虚拟解决方案不要求对磁盘或存储网络基础架构进行任何改变。因此,需要和您的供应商进行讨论来决定进行哪些改变才能够测试和运行它们的虚拟解决方案。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一些解决方案要求企业购买新一代SAN交换机或新一代存储控制器,而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实现存储虚拟。

8. sas 和nas区别

sas 和nas区别是:SAN系统是存储区域网络,NAS系统是网络附加存储。

如果您需要长期存储和保护数据,这两者都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SAN和NAS系统都是使用RAID的冗余存储系统。

冗余存储系统能够在一个或多个组件发生故障后恢复,使其比其他类型的存储更稳定。 SAN和NAS解决方案对于那些需要存储大量数据并需要能够稳定可靠地访问这些数据的人非常有用。

SAN与NAS存储的基本区别是:

SAN存储设备通过光纤连接,而NAS存储设备通过TCP/IP连接。由于这个原因,SAN通常用于高级解决方案,而NAS解决方案更易于家庭用户或小型企业使用。

为了通过SAN连接,设备必须能够使用SCSI光纤通道。相比之下,NAS比较简单,任何东西都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到NAS解决方案。

SAN存储设备访问数据块,而NAS存储设备访问单个文件。根据性能需求,这两种选择都可能更可取,这完全取决于数据和系统的体系结构。

对于数据和资源密集型的高级应用程序,块数据可能更为可取。但是对于一般存储的数据来说,NAS可能更直接,并可以带来更好的性能。

9. 什么是SAN

SAN英文全称:Storage Area Network,即存储区域网络。它是一种通过光纤集线器、光纤路由器、光纤交换机等连接设备将磁盘阵列、磁带等存储设备与相关服务器连接起来的高速专用子网。 SAN由三个基本的组件构成:接口(如SCSI、光纤通道、ESCON等)、连接设备(交换设备、网关、路由器、集线器等)和通信控制协议(如IP和SCSI等)。这三个组件再加上附加的存储设备和独立的SAN服务器,就构成一个SAN系统。SAN提供一个专用的、高可靠性的基于光通道的存储网络,SAN允许独立地增加它们的存储容量,也使得管理及集中控制(特别是对于全部存储设备都集群在一起的时候)更加简化。而且,光纤接口提供了10 km的连接长度,这使得物理上分离的远距离存储变得更容易. SAN(存储区域网络)的优点: 1.可实现大容量存储设备数据共享 2.可实现高速计算机与高速存储设备的高速互联 3.可实现灵活的存储设备配置要求 4.可实现数据快速备份  5.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结合SAN技术特性及其在众多行业的成功应用,在具有以下业务数据特性的企业环境中适宜采用SAN技术。  1. 对数据安全性要求很高的企业  典型行业: 电信、金融和证券  典型业务: 计费  2. 对数据存储性能要求高的企业  典型行业: 电视台、交通部门和测绘部门  典型业务: 音频/视频、石油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3.在系统级方面具有很强的容量(动态)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的企业  典型行业: 各中大型企业  典型业务: ERP系统、CRM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4.具有超大型海量存储特性的企业  典型行业: 图书馆、博物馆、税务和石油  典型业务: 资料中心和历史资料库。  5.具有本质上物理集中、逻辑上又彼此独立的数据管理特点的企业  典型行业: 银行、证券和电信 典型业务: 银行的业务集中和移动通信的运营支撑系统(BOSS)集中  6.实现对分散数据高速集中备份的企业  典型行业: 各行各业  典型业务: 企业各分支机构数据的集中处理  7.数据在线性要求高的企业  典型行业: 商业网站和金融  典型业务: 电子商务 8.实现与主机无关的容灾的企业  典型行业: 大型企业  典型业务: 数据中心]

热点内容
navicat存储过程导出 发布:2024-12-22 13:12:44 浏览:299
androidservice线程 发布:2024-12-22 13:04:57 浏览:301
ntplinux服务器配置 发布:2024-12-22 12:28:23 浏览:268
android模拟机 发布:2024-12-22 12:26:08 浏览:609
贪玩蓝月密码如何修改 发布:2024-12-22 12:16:54 浏览:985
ps4无法上传存档 发布:2024-12-22 12:10:23 浏览:524
未转变者如何加服务器 发布:2024-12-22 11:58:28 浏览:903
sql多个and 发布:2024-12-22 11:51:49 浏览:433
android包管理 发布:2024-12-22 11:35:25 浏览:88
c语言data 发布:2024-12-22 11:34:31 浏览: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