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生产要素如何配置与聚集

生产要素如何配置与聚集

发布时间: 2022-06-27 09:06:04

㈠ 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来源课本的回答)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详解)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就在于有利于调动资本、技术所有者投资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提多种所有者,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发挥了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承认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自己相庆的收入是合法的,使生产要素的贡献成为确定收入份额的依据。这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分配体制,一方面能激励要求投入者更多地投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激励要素使用者节约的积极性,因为作为商品买入的生产要素,都必须按照市场购买价格支付一定的报酬和代价,这样,就可以形成投入和产生的高效率,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㈡ 现实中是怎样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可变要素 投入 和固定要素 投入 之间都存在着一个 最佳的 数量 组合 比例 。一旦 生产要素的投入 量达到 最佳的组合 比例时, 可变要素的编辑产量达到最大值,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 投入 量的 增加, 生产要素的投入 量越来越偏离最... 社会化大生产实际上就 是生产要素 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 最佳组合 。这种有效配置和 组合的 过程就是形成新的... 都离不开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 要素和资源配置的结果,直接决定着 投入 产出效率和经济...

㈢ 请用现代经济学的原理说明生产要素如何配置最合理

当所有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相同时,配置最合理

㈣ “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哪些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这句话说“白”了,就是生产前,你所拿出来用于生产的“东西”,譬如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等等愈多,将来生产后所形成的利润中,你就能分得愈多。简单地说,就是多拿多得,少拿少得。这跟“按劳分配”中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是同样的道理。但比前者内容更丰富,方式更进步。因为,这表明你拿出来用于生产的“东西”不一样,所获得的“好处”也就不一样,比方说,拿出土地“好处”便是地租;假如你拿出来的是劳动,那么给你带来的“好处”就是工资;如果你拿出来的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钞票,那么给你带来的“好处”便是利润。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就是在社会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基础上,按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由于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所以,社会主义的工资、利息和地租,不过是根据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所做的贡献而给予这些要素所有者的报酬。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
1、两种分配方式的产权主体不同。按劳分配的产权主体只能是公有制;而按生产要素 分配方式则适用于包括公有制在内的多种产权主体。
2、两种分配方式所处的地位不同。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方式是主体,起主导作用,这一条要坚持不动摇。按生 产要素分配只是与按劳分配并存的多种分配方式中的一种,它要与按劳分配相结合。
3、两 种分配方式所遵循的原则不同。按劳分配方式所遵循的是公平优先的原则,其不足之处是忽 视市场因素的影响,忽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所遵循的是效率优先原则,一切要素都 要通过市场来实现优化配置,市场决定分配,高效率必然获得高效益、高回报。其不足之处 是忽视非市场因素,忽视公平

㈤ 计划经济体制下地质工作的生产要素配置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质工作的机构连同它使用的生产要素,全部由国家统一配置。主要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以及资金等。

一、地质勘查劳动力

地质勘查劳动力是地质勘查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正确选择地质勘查劳动力,合理使用地质勘查劳动力,充分发挥这个生产要素的作用,对提高地质勘查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地质勘查工作具有如下两个特点,这一点就更加突出:

第一,地质勘查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劳动密集一般是指技术装备程度较低,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从事生产活动的部门,如服装工业、玩具工业、家具工业、皮革工业等。它们具有投资少,单位投资能吸收较多劳动力,技术操作要求较低,劳动工具比较简单,单位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所占比重较大等特点。但是地质勘查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部门同上述工业部门并不完全相同,只是在总体成本构成上,以及某些工种手段上(如浅井、槽探上)有如上特点。表1-1是地质勘查业同建筑业,工业对比其活劳动消耗占成本的比重。

表1-1 三行业活劳动消耗占成本的比重

这个比例说明,在地质勘查业节约活劳动,对提高地质勘查经济效益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第二,地质勘查业不仅具有一般的劳动密集型特点,而且具有知识劳动密集型特点。这一点是其他任何产业部门所少有的。所谓知识劳动密集型,主要是指各类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很高。还以地质勘查业同建筑业、工业对比,其技术人员占各自职工的总数的比重如表1-2所示。

表1-2 三行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比重

这个比例说明,在地质勘查业中如何合理使用和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和经济效益是很重要的。而且这种重要性,不仅表现在比例关系上,更表现在地质找矿中地质技术人员的作用上。因为地质勘查工作是通过人对客观地质体的正确认识来获得地质信息的。而在具体工作中具体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完全取决于具体人的技术业务水平和劳动态度。如果水平高,劳动态度好,可以事半功倍;如果水平低,劳动态度不好,也会事倍功半。所以对地质勘查业来说,如何培训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政治思想水平,对提高地质勘查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地质勘查劳动力的配置是按下列分类的:

(1)工人:是指从事地质勘查生产的工人,辅助生产的工人,运输装卸的工人,及其他生产的工人。

(2)学徒:是指在熟练工人指导下,在生产劳动中学习生产技术,领取学徒工待遇的人员。

(3)工程技术人员:是指具有工程技术能力并担负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包括:①已取得工程技术职称,并担负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②无技术职称,但从大学、中专的理工科系毕业,已担负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③无技术职称或学历,但具有中专以上水平并能处理技术问题,实际担负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④已取得工程技术职称或大学、中专理工科系毕业,担负工程技术管理(如主管地质工作的队长,车间主任及计划、生产、安全技术、设计,工艺,劳动定额、工具设备,动力、基建、环境保护等科室管理工作等)工作的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中,不包括已取得工程技术职称或大学、中专理工科系毕业、但未担负任何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中的地质技术人员系指从事矿产普查勘探的地质技术人员,以及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技术人员、石油地质和海洋地质技术人员之和。

(4)管理人员:是指在单位各职能机构及分队、车间从事行政、生产、经济管理和政治工作的人员,包括长期(6个月以上)脱离生产岗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工人及服务人员在内。

(5)服务人员;是指服务于职工生活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以及社会性服务的人员。包括:食堂工作人员、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文化教育工作(如职工文化技术教育、图书馆、俱乐部)人员、卫生保健(如医务所、保健室)工作人员、警卫消防人员、住宅管理与维修人员、勤杂人员(与生产有关的车间勤杂人员是工人,不是服务人员)、生活福利(如浴室、理发、招待所)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服务人员(如电话员、锅炉水暖人员、传达员、通讯员、收发员、打字员等)。

部、局(厅)、公司(中心)指挥部所属行政上、经济上独立的服务性机构,如子弟学校、医院、疗养院、招待所,服务公司等单位的人员一律按从事工作岗位分类统计。

各单位[含部局(厅)公司(中心)指挥部机关]行政上、经济上不独立的服务性附属机构,如子弟学校、招待所,医务所、浴室、理发室,托儿所等单位的全部人员均统计为服务人员。

(6)其他人员:是指由本单位开支工资,但所从事的工作与本单位生产、工作基本无关的人员,包括出国援外人员,长期(6个月以上)学习人员;长期(6个月以上)病、伤、产假人员,派出外单位工作人员、退养人员和待安排的人员等。

二、地质勘查劳动资料

地质勘查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地质勘查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的总称。它包括的范围很广,首先是地质勘查劳动工具,其次是充当劳动对象的容器,此外,广义地说,地质勘查劳动资料还包括除劳动对象以外的为地质勘查生产过程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它们不直接参与劳动过程,但没有它们劳动过程就不能进行或者只能不完全地进行。

地质勘查劳动工具是地质勘查劳动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从简单的橡皮,小刀、斧头到现代的各种复杂的机器,仪表、机器体系等。在这些种类繁多的地质勘查劳动工具中,机械性的劳动工具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不管地质勘查劳动资料多么复杂,从实质上说,它无非是劳动者自身器官的延长和功能的扩大与强化。确实如此,在劳动工具上,人好比是获得了改变他自己身体构造的新的器官。自从人类能够使用劳动工具以来,人类的发展史有了完全新的面貌。以前这个历史,如一切动物一样,归结为他的自然器官的变化,而现在这个历史,则是人为器官改进的历史,也是生产力迅速增长的历史。例如,机床是人手的延长和扩大,汽车是人腿的延长和扩大,望远镜和显微镜是人眼的延长和扩大等等。随着人类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资料的构成也日益复杂,其范围也日益扩大,种类日益繁多,因而它在地质勘查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地质勘查劳动资料是发展地质勘查生产力的重要物质保证。首先,地质勘查劳动资料能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点无论在地质普查还是在地质勘探中都表现的十分明显。以往由于现代化交通工具不足,主要靠人的两条腿填图,每天完成的观察点是很有限的;如今小比例尺地质填图,普遍配上了轻便汽车,一天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过去的两倍到三倍。过去在含金砾岩和河砂中寻找金矿,只靠人工掘进探井,常常以极低的劳动生产率开展工作;如今采用了新型的钻探机械并配以先进的钻头,每天完成的钻进工作量是人工掘进的几十倍。由此可见,先进的技术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是十分惊人的。其次,运用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劳动资料,还能够节约资金,降低物化劳动,以及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比如,采用高效率的钻探设备,可减少每米钻探工作量占用的固定资金;运用先进的地震仪器圈定地质构造,可以大量减少为圈定地质构造而施工的钻孔,大大地降低了勘查成本;采用新型的动力设备,可以大幅度减少油料消耗;采用小口径钻进技术,可以大量减少钢材消耗。此外,使用先进的劳动资料,还可以提高探矿工程质量、改善劳动条件。比如采用金刚石小口径钻进,配以优质泥浆,大大提高了岩心采取率;配备自动化,半自动化的机台操作设备,可以大大降低钻工的劳动强度。总之,诸如此类的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给地质勘查生产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昔日又脏又累的探矿生产,如今已有很大改观。

三、地质勘查劳动对象

地质勘查劳动对象是组成地质勘查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地质勘查劳动者在地质勘查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天然存在的客观地质体,也就是广大地质工作者直接的工作对象、调研对象,如一定的区域地质调查空间,一定的工作矿区、矿段、矿点,一定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调研范围等;二是经过人类劳动过滤的劳动对象,即一系列燃料、原材料等。按其在地质勘查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主要原料、辅助材料和燃料等。主要原料构成地质勘查劳务或工程手段的实体,它在工程手段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辅助材料虽不构成工程手段的实体,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着多种不同的辅助作用。它或者作用于主要原材料,使其发生物质变化,或者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所消耗的物质,或者为生产活动创造一定的劳动条件。燃料本属于原料,但是由于它的消耗最大,在生产过程中占有特殊地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它,所以在经济管理中单列为能源问题来研究。

地质勘查的这些劳动对象,对地质勘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作为燃料、原材料的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被消耗掉,需要不断地补充。只有原材料、燃料源源不断地供应,并且随着地质勘查规模的扩大、追加补充所需要的燃料、原材料,才能保证地质勘查生产和再生产的进行。因此,燃料、原材料是制约和决定地质勘查生产规模和发展速度的重要物质基础。比如在钻探生产中,在各种成井工程中,必须有足够的钢材,特别是无缝钢管,才能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这些关键的原材料一旦供应中断,整个工程势必被迫停下来。这就是原材料对地质勘查的制约作用。

(2)燃料、原材料的品种、质量,不仅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质勘查生产的质量。在钻探生产中,如果构成管材的钢材质量不佳,钻机一加大负荷就弯曲、折断,势必影响钻孔的质量,采用高质量的冲洗液,既可以提高钻进的效率,又可以保护钻孔(护壁)。所以正确、合理地使用燃料、原材料,直接关系到地质工作质量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随着地质勘查生产中先进技术和尖端技术的采用,对相应的原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反之,如果原材料得不到相应的发展,也必然限制地质勘查先进技术的使用。

(3)燃料、原材料的消耗状况和正常周转,对降低成本、节约资金进而提高地质勘查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个地质勘查费用的构成看,燃料及原材料的消耗大约占30%左右,其中对某些工程手段,其原材料费用要占50%以上。因此合理利用燃料、原材料,降低消耗,是大力降低地质勘查成本的重要途径。同时,节省燃料、原材料,也是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根本要求。燃料,原材料的周转状况、供给源地和使用现场的连接,对地质勘查的经济效益也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周转速度快,可以节省流动资金,减少利息支付;供给源地与使用现场衔接地好,可以节省运输费,减少运输中的损失。

(4)作为客观地质体的劳动对象,对地质工作的成果和效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里又可以划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地质工作者不能选择的劳动对象,完全听命于服务对象的指定,如为某项建筑工程查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这种情况对地质勘查的投入具有无法摆脱的被动影响,即如果地质条件复杂,就必须投入较多的地勘费,如果地质条件简单,就可以少投入地勘费。另一种情况,是地质工作者自己可以选择的劳动对象,如地质找矿的空间,而且这种选择过程本身就是调查研究过程,在配置上应当充分听取基层生产单位的意见。

四、地质勘查资金

地质勘查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仍然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是价值的再生产。而地质勘查资金,就是这种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运动着的价值,也是垫支于这个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能够带来增值的价值。所以地质勘查资金首先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个货币是用来预付两种需要的,一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资金,二是用来支付地质工作者工资方面的资金。而生产资料和地质工作者的结合正是地质勘查生产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因此,地质勘查资金也自然是地质勘查生产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只是这两种条件的形态不同,前者表现为实际形态,后者表现为价值形态。

地质勘查生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从购买生产设备、购买原材料开始,经过野外生产,编写地质报告,到结算价款,大致分为购买、生产、结算三个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地质勘查资金必须处于不断活动之中才能在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地质勘查资金的运动,如果从单个的或个别的资金变化来看,它要按照顺序先后经过流通过程——生产过程——流通过程三个阶段。它的形态则先后采取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产品资金三种变化,这是一个不断转化和循环的过程。在这个循环中,第一阶段处于流通过程,它通过购买各种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以及支付给地质工作者的工资,而由货币形态转化为生产形态。第二阶段进入生产过程,它通过生产资料与地质工作者相结合,进行着生产活动,在结合中生产工人通过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地质成果上,通过抽象劳动,创造出新价值凝结在地质成果上。于是资金由生产形态转化为产品形态。第三阶段又回到流通过程.它通过地质成果的价款结算,资金由商品形态又回到货币形态。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就是资金周转,而资金处于生产领域时间和处于流通领域时间的总和,就是资金周转的时间。

为了研究地质勘查资金的运动规律,管好用好各项资金,需要对资金进行科学分类。根据当前我国地质勘查资金的实际情况,可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划分:

第一,按地质勘查资金在地质勘查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领域,可以分为生产资金和流通资金两类。生产资金是指处于生产领域的资金,包括以生产资料形态和各种未完地质工作形态存在的资金。流通资金是指处于流通领域的资金,包括已完成的最终地质成果但尚未结算价款那部分资金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以及尚未进入生产领域以物质储备形态存在的资金。这两类资金在地质勘查再生产中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换,因此保持这两类资金的合理比例是保证地质勘查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第二,按地质勘查资金周转方式,可以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项基金三类。固定资金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生产用建筑物、机械设备,生产工具等固定资产。它是地质勘查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劳动资料,可以长期使用、参加多次生产过程而不改变自身的物质形态,具有相对固定性。它的价值是按照损耗的程度、逐渐转入生产的地质成果中去,逐步由地质成果结算收入中收回,以折旧基金的形式储备起来,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结束后更新之用。流动资金是指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原材料储备、未完地质工作和已完地质工作但尚未结算价款,以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周转性资金。它和固定资金相反,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生产的地质成果中去,从而也一次全部由地质成果结算价款中得到补偿。由于它在生产周期中只完成一次周转,具有明显的流动性,所以称为流动资金。专用基金是指除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之外的,根据国家规定设置的具有专门来源和专门用途的资金,如更新改造基金、大修理基金、事业发展基金、福利基金、奖励基金等。

为了保证地质勘查生产过程不间断地顺利进行,就必须使地质勘查资金的运动保持其连续性。而要实现连续性,各种形态的资金就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衔接好。在空间上并存,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地勘单位的全部资金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产品资金三个部分,并使之同时并存。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中断。在空间上衔接好,是指处在各种形态的资金必须不断地按时转化,否则,生产过程也会中断。总之,在地质勘查资金运动中,三种资金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和在时间上衔接,是保证地质勘查再生产连续不间断地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

我国地质勘查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地质勘查业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所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并不存在作为独立产业的地质勘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资源问题,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矿产资源。这是促进地质勘查业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民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不得不拿出大量资金组建地质勘查队伍,然后运用这支队伍去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从资金来源这个角度来考察,当时唯一的来源是国家财政。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国家通过财政手段收缴利润和税金,形成财政收入,然后再将其中一部分用于积累。地质勘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地质勘探费和地勘产业的流动资金,都是从这部分积累中分配的。地质勘查业这三部分资金究竟能分配多少,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家财政收入状况,收入好,财政充裕,就可能多给一些,收入不好,财政紧张,就可能少给一些,但大体上还是可以保证均衡投入的,只有在20世纪60年代3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短暂的一段,出现过大幅度削减;二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地质成果需求状况,需求得强烈,就可能多给一些,需求不十分紧迫,就可能少给一些。但从总体上看,地质勘查业所需要的资金,从来就没有同地质成果建立严格的数量制约关系。

国家财政拨给地质勘查业的资金,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地勘产业的土建工程和设备购置,包括生产用的厂房建筑、家属基地建筑和各种设备,仪器购置。这部分资金全部形成了国有的固定资产;二是流动资金,其中定额流动资金是一定时期按照地勘费比例核定的,一经核定,相当长一个时期不变。此外,国家财政拨付的地质勘探费,由于是按工程进度支付,待地质项目完成时再结算,所以这部分经费在没有结算以前,也起到流动资金的作用。它可以用来支付工资、津贴,备用金和购置燃料、原材料。因此我们在考察地质勘查业资金时,也把地勘费作为资金的一部分来对待。地勘费除了起到流动资金的作用外,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地质勘查成本项目中还有一项“设备购置”,用它来代替设备折旧费。这部分费用直接形成固定资产,因而它实际上同基本建设投资互补。

㈥ 开一家面包店的生产要素是什么,要素应如何配置配置

摘要 一般把生产要素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自然资源,如土地、矿藏等;第二类为劳动,劳动的供给决定于多种因素因而具有特殊性;第三类为资本品,通常假定该类要素的供给与价格同向变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㈦ 生产要素如何集聚

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从整个社会角度讲,也就是按上述这些要素分配。但在我国新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中所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是指个人的收入分配,即个人依据其所有的要素贡献大小获取相应的报酬,而不包括各种非个人的要素所有者的要素报酬分配,在这里,要素分配的参与主体是个人,按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分配,在我国,目前主要有以下形式: 1、按资本要素分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收入已突破了过去单纯消费基金的范畴,形成了消费基金后的剩余资金。并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这种剩余资金也越来越大,这种剩余资金一部分用于购买了房产,另一部分则主要转化成了投资资金。居民私有房产和投资资金的出现,必然会导致按资本要素分配形式的出现。对这种收入的性质,目前学术界看法还不完全一致。有人认为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理由是:按劳分配实质是承认和保护社会成员的个人所有制,这种个人所有制的始点是社会成员的劳动力极其收入,同时也赋予了社会成员对其收入使用的自主权力,即无论是用于消费还是用于投资,都属于按劳分配这种个人所有制范围。按劳分配既包括按现期劳动的成果分配,也包括按过去的劳动成果分配。从目前看,居民的按资本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形式:一是将资金用于银行储蓄,获取利息收入:二是将资金用于购买各种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获取利润、红利、股息以及有价证券买卖收入;三是将资金以独资、合资等形式从事实业投资以获取投资利润;四是将自有房产、车辆等出租获取租金收入。 2、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即劳动者依据自己的劳动力状况获取要素报酬。劳动力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市场经济国家已得到普遍的认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主要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而劳动力价值又是由生产与再生产这一劳动力的社会平均费用决定的,因而它有一个底线,即不能低到影响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是对市场上劳动力价值货币表现的价格即工资进行最低立法保障。要指出的是,我国在劳动报酬上也采用了工资这一形式,但这种作为按劳分配形式的工资与作为劳动力价格形式的工资是不同的。换句话说,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不同的。按劳分配依据的是劳动量,即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发挥情况。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依据是劳动力价格,这种分配随劳动力供求状况上下波动。不仅如此,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作为产出的劳动成果,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对象是作为投入的劳动耗费。此外,时间不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在生产过程之前进行的,而按劳分配是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进行的。在按劳动力要素分配中还有一种情形是,随着资本概念从物质资本到人力资本的扩展,劳动者还可根据其人力资本大小获得派息和分红。这是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新发展,它表明劳动力要素不仅可从投入方面参与分配,而且可从产出(利润)方面参与分配。这也表明劳动力已从商品上升为资本形态。从投入方面参加分配,从一定意义上说,作为劳动力价格的工资是人力资本投资于生产活动的直接成本,人力资本的派息分红是人力资本的利润,它是劳动者提高劳动能力、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是一种发展工资,也是人力资本产权的主要组成部分。 3、按技术要素分配。这是指技术要素所有者将自己所拥有的技术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并据此取得报酬。在我国,按技术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专利权的形式获得专利收益和以技术入股的形式获取利润分红两个方面。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提倡并鼓励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于我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4、按管理要素分配。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主要表现为组织协调和指挥运筹才能。在分配形式上,主要包括承包制、年薪制。津贴制等。 5、按信息要素分配。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竞争中,谁拥有足够的信息,谁就能掌握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占据生产经营的优势。因此,信息要素所有者提供信息时则根据该信息对生产经营的贡献来给予回报。 要指出的是,由于生产要素具有生产有用性、产权明确性、功能特定性、使用增值性、发展变化性等特点,因此技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从当前看,我们应特 别注意搞好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在运作上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在理论上不能把按生产要素分配同劳动价值论对立起来。劳动价值论是指商品的价值是由人的活劳动创造的,它涉及的是生产领域,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价何如何分配,它涉及的是分配领域,不涉及价值如何创造问题。因此,不能把按生产要素分配说成生产要素能够创造价值。否则,就犯了萨伊的三要素分配论的错误,对这一错误,马克思早已作过系统而深刻的批判。(2)在认识上,不能把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对立起来。把二者看成属于性质不同的东西。当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有一种看法认为按劳分配是同公有制相连、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同私有制相连的。这实际上是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对立了起来。与这种观点相一致,不少人在讲按劳分配时,则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认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按劳分配否定了以生产资料所有权为依据的分配;在讲按生产要素分配时,又避而不谈按劳分配。其实,马克思并不否认以生产资料所有权为依据进行分配。相反,认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只是在典型的公有制条件下,由于个人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生产资料所有权已为公有而不能作为个人收入分配的条件,因此,也就谈不上按生产要素分配,这时,只能把个人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属于自己的劳动作为分配的依据,即实行按劳分配。可见,按劳分配并不排斥私有。在完全私有制下,由于生产条件均为个人所有,劳动者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只拥有劳动力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只有组合起来,才能发挥特定功能,因而,按生产要素分配也要求经济组织对这些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公有。在混合所有制下,个人既提供劳动,又提供其它生产条件,因此,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3)在操作上,不能认为只有按生产要素分配才体现效率,进而把效率优先理解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优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从个人收入分配运行机制上讲的,也就是说,在个人收入分配上,要坚持收入与投入挂钩,以收入根据为尺度,但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使分配能促进效率的提高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4)在政策上:首先,凡是进入市场的生产要素都具有相应的分配收益权。如前所述,它们参与 收益分配同劳动创造价值并不矛盾。如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生产资料,它本身就包含着一定量的过去劳动(即物化劳动或死劳动)。从市场体系的构成看,进入市场的不仅包括物质性商品(如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还包括一切可以用来生产物质商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资源,如资金、劳务、信息、技术及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如果不承认它们的收益分配权,还有多少人能够自觉自愿地无偿提供呢?其次,如果把这些生产要素当作资本看待,它们的所有者就是要凭借所有权参与分配。如国家、集体或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入股、购买有价证券、银行储蓄,就是要获得股息、利息和红利等;国家和集体出让土地使用权,单位集体和私人出租房屋以及转让闲置设备的,就要收取一定数额的房地产费用和租金;那些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信息、技术服务的,也要收取信息、技术转让费和服务费;等等。第三,生产要素的收益分配数额,要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来实现。生产要素的这种收益分配或者称之为价格,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它们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这类似于简单商品经济中通过市场价值实现,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通过生产价格实现的方式,共性之处就在于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第四,对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在依法保护其合法收入的同时,也要依法整顿其中的不合理收入。并逐步调节那些过高的收入。这样,有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之目的。

㈧ 谁能告诉我“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有什么特点啊

生产要素指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及其环境条件。一般而言,生产要素至少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所以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是因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它们始终是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当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的情况,它们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它们要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就必须结合起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人类生产的一般条件,没有它们的结合,就没有社会生产劳动。但由于生产条件及其结合方式的差异,使社会区分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会有新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生产要素的结构方式也将发生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等要素将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发挥各自的重大作用。

所谓劳动者是指具备劳动技能和劳动能力的人,包括直接劳动者和间接劳动者。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劳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被置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起着把劳动者的劳动传导到劳动者对象上去的作用,生产工具的先进和落后,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标志着人类征服务自然能力的加强,随着现代管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交流的加强,生产工具将更加先进,生产效率将更快地提高,劳动对象则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具体包括原材料和一切自然资源。只有具备了上述基本要素,生产才能正常进行,生产活动才成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分配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并确立了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时期内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也是工会理论最基础性研究的课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化的实践,许多固有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上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有两个根本标志:“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在公有制问题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在理论上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在实践上开始实现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即所有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分配制度和政策上也同步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上,首先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念确立为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则之一,在分配制度中突出效率问题,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多劳多得、优质优价问题,也不仅是为了打破大锅饭问题,而是涉及了效率和公平这个现代经济学上的基本问题。党的十五大又把按劳分配原则扩展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并特别突出了“鼓励和提倡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第一次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观念,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次党的十六大,再次突出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观念,第一次把劳动也作为生产要素排在了首位,并且仍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为什么在突出了“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还要把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什么“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还不足以解决分配问题,还必须把劳动也加入到生产要素行列中参与分配?笔者认为这就是十六大所确立的分配制度的最大亮点。其本质是确立在诸生产要素中劳动是第一生产要素。最终仍然是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 劳动是第一生产要素,首先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价值观;其次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第三是要清除对马克思按劳分配原则的片面理解和错误做法。真正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劳动作为第一生产要素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价值观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用于交换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而非劳动性的生产要素价值是通过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上,其本身并不创造新的价值。但是这些非劳动性生产要素却同劳动共同创造了财富。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⑴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实际上对共同创造出的财富进行分配,创造价值与分配价值(使用价值即财富)是不同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普遍采用“边际效应”和“均衡理论”的分析方法来解决分配问题,认为:“经济收入是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分配的。三种最重要的要素是:劳动、土地和资本。”“每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取决于某种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供给和需求。需求又取决于某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在均衡时,每种生产要素赚到了它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边际贡献的价值。”⑵ 通俗地讲,它是指这三种要素的价值形式(价格),工资、地租和利润的形成,都取决于市场上供需状况。任何一种要素的供需不平衡都会影响到自身价格升降,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要素价格的升降。所谓均衡时,是指通过市场的力量,使各种生产要素按照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边际效应(贡献),达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表面上看,这与劳动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很相象,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些经济理论大多是在经济运行层面上来分析生产要素的运行规律,是研究如何增加、聚集和拥有财富的理论,是“赚钱的学问”。而较少从社会基本制度层面上研究经济问题。一般来讲,社会基本制度要解决的经济问题是为什么和必须要这样做,而经济运行层面是解决怎样做的经济问题。换句话说,社会基本制度体现出的价值观决定了必须确立劳动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经济运行层面则要解决的是各生产要素如何按贡献参与分配。劳动作为第一生产要素则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价值观。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是马克思科学理论和价值观的统一,也是同“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理论斗争的结果,但马克思并不否认“三要素共同创造财富”,相反马克思在纠正、补充、完善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的缺陷时,特别强调了土地和资本的重要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是针对当时整个社会的物欲横流、对金钱、对商品的“拜物教”等“物统治人”的现象,通过劳动问题——这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论支点,把“物统治人”的世界颠倒过来,实现“人对物的统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个为人类社会发展而设置的评价体系,它在评价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上将劳动看作唯一的标准,认为个别生产者对社会的真正贡献只能是他所投入的劳动。”⑻“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中,关于劳动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非劳动者依赖劳动者而生存的观点是最基本的思想,劳动价值论只是他的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济理论上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通过经济运行中的物与物的交换规律,看到其背后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更多的是社会基本制度层面上研究经济问题。学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要全面地学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创立的,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诸多范畴,例如: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本质、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载体、价值形式、价值构成、价值转形、价值规律、国际价值等。如果只把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视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将陷入片面性。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必须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是基础。”⑽ 劳动是第一生产要素是坚持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劳动是第一生产要素首先是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发展与和谐的统一。市场是有缺陷的,存在着市场的失灵,必须进行适当干预和调节,所以我们建立的市场经济是有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按照自由主义学派的观点,当前存在的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阶层的断裂是正常的也是无法克服的,也不必去克服。例如帕累托认为“人们对于不平等实际上是无能为力的。造成不平等的基本力量强大到国家干预所不能影响的地步。” ⑾“劳动的工资、土地的地租、资本的利润为经济规律所决定,而不是政治力量所决定。如果工会或改良主义的政党试图利用国家来修正这些生活的现实,那么最终不会产生效果。在这种尝试中,他们所能做到不过是使整个社会生产的馅饼较小一些,而较小的馅饼很可能仍然用同样的方式加以分配。试图用干扰和暴力来改变这种情况只会造成经济混乱和阶级冲突。”⑿因此,他认为社会的公平、正义等在经济学上是没有意义的,主张实行完全的自由主义经济,实际上是维护资本至上的制度,反对社会的革命。 然而,事实上在典型的自由资本主义社会里,也并不赞同帕累托等自由派的观点,在经济活动中也存在着“按劳分配”,但只是非常有限的“按劳分配” ,是在发达国家政府为了缓和劳资矛盾和在工会的强大压力下,所采取了一些“让步政策”。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些做法,客观上是承认了劳动对剩余价值的部分所有权和分享权,是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的分配领域。当然我们更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对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主要是实行“按资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但也从另一方面启示我们劳动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其次,劳动要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和才能基本上是人力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产物。这就是着名的“人力资本”理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H.P道格拉斯和 R.索洛用统计方法衡量美国的生产函数方面取得了突破,“他们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在某种微妙的意义上劳动是唯一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每增加1%的劳动所增加的产量三倍于每增加1%的资本所增加的产量。(美国工资占国民生产值的大约3/4,而剩下的1/4大致为财产收入的份额。约等于工资的1/3。)”⒀ 第三、劳动是第一生产要素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途径。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是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而不是社会制度的变更。劳动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当然也要按市场原则进行配置,但是劳动力资源又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不同于货币、土地、设备等。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过程的原则与方式必然有其特殊性。必须要把人放在第一位,是“人统治资本”而不是“资本统治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手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在全面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如何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高效率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又能有效消除由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而产生的两极分化的负面影响。其中一条重要的思路就是,要使劳动者的劳动资本化,而绝不能停留在“劳动力商品化”的阶段。所谓劳动力商品化,其特点就是在流通领域劳动力所有者同资本所有者,通过平等交换,完成买卖关系。资本所有者通过支付工资获得劳动者劳动力的使用权,劳动者通过获得工资将自己的劳动力让渡工资支付者使用,这一切似乎很公平。但是,当职工的劳动力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商品属性原则,劳动力的购买者就可以完全占有、支配、使用劳动力及其劳动成果。 问题就在这里,此时的劳动力已不再是商品,而是生产过程中的可变资本,是可以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价值的资本。而这些增殖部分,按照商品归属的原则,被资本所有者(劳动力的购买者)全部占有,这就是资本所有者资本不断增殖的秘密,也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基础和前提,“所谓雇佣劳动,实际上就是通过劳动力的商品化,把劳动者的劳动力转变成资本家所占有的可变资本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⒁它是制造工人阶级永远贫困的社会经济制度。因此,当劳动者拥有的只是“劳动力商品”所有权时,结果只能是永远的贫困。 当劳动者的“劳动要素”同资本一样参与分配时,按照资本运行的原则,劳动者的劳动所得实际上是除了工资之外,还要加上劳动者劳动要素投入的回报,获得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实现“劳动分红、利润共享”,这就是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最本质的现实意义。这样才能摆脱“雇佣劳动制”所带来的“绝对贫困规律”,广大劳动者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着“资本收益率远远高于劳动收益率”的现象,在我国由于资本的紧缺和劳动力大大富裕而形成的供求现状,使这个问题则更为突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伟大目标中,关键的问题是尽快让广大劳动人民富裕起来。而如何让广大劳动人民尽快富裕起来,特别是工人阶级如何致富问题,是一个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我们常说勤劳致富,事实上在“资本收益率远远高于劳动收益率”的现实中是很不容易实现的,也就是说职工只靠工资收入是不可能致富的。工资体现的仅是劳动力的价值,是补偿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费用的,主要用于生活费用的开支,因此工资水平总是同生活水平的高低相同步。依靠工资节余形成的财富,实际上是以减少消费(或滞后消费)及降低生活水平为代价的,对促进积极的社会再生产来说并不是积极因素。而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对剩余价值的分配,是能够使劳动变为资本不断升增殖的。让劳动变为资本劳动者才能真正致富,依靠资本形成的财富,是投资,是再生产的结果,本身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因此通过制度的确定使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劳动效率、创造力、智慧及综合素质成为富起来的资本,通过劳动力产权制度的建立,把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源与资本进行有效的合作及有机融合,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使劳动者可以从认真努力的劳动中获得工资收入,获得一定的利润分成(劳动力资本投入的产出)。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将这些利润分成转化成金融资本,进行投资在扩大再生产的同时获得投资收益。使广大劳动者由“无产者”变为“有产者”,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根本目的在于解放劳动、解放劳动者,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第一位的是不断解放劳动、劳动者;发展生产力,第一位的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效率(文化、科技)。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劳动积累的过程,就是劳动、劳动者解放的过程,就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这就是劳动是第一生产要素最终意义。 (作者单位:新疆自治区工运干校)2003年10月10日草拟2004年4月1日第二次修改 注 释:⑴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第15页 人民出版社⑵ 曼昆:《经济学原理》(下)第19页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北京第一版⑻ 左大培:《重新理解劳动价值论》 载《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和2003年第1期⑼ 同上⑽ 李铁映:《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载《中国社会科学》 2003年 第1期⑾ 萨缪尔森:《经济学》(上) 第121页 商务印书馆 1979年11月北京第一版⑿ 萨缪尔森:《经济学》(下) 第226页 商务印书馆 1979年11月北京第一版⒀ 萨缪尔森:《经济学》(中) 第221页 商务印书馆 1979年11月北京第一版⒁ 王珏、李涛:《劳动力资本论——国企改革出路探析》 第2页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9年10月北京第一版

㈨ 按生产要素分配要注意什么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这句话说“白”了,就是生产前,你所拿出来用于生产的“东西”,譬如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等等愈多,将来生产后所形成的利润中,你就能分得愈多。简单地说,就是多拿多得,少拿少得。这跟“按劳分配”中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是同样的道理。但比前者内容更丰富,方式更进步。因为,这表明你拿出来用于生产的“东西”不一样,所获得的“好处”也就不一样,比方说,拿出土地“好处”便是地租;假如你拿出来的是劳动,那么给你带来的“好处”就是工资;如果你拿出来的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钞票,那么给你带来的“好处”便是利润。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则,以及让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矛盾的,关键是要把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区别开。创造价值的仍然是劳动,但是由于其他生产要素在价值的创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也应当参与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提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不是对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翻版,也不是对按劳分配制度的颠覆,而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把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区别开来,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大贡献。在资源的配置方式上选择市场经济,客观上就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即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因为没有人愿意把他拥有的生产要素让别人白白使用。而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也是因为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了作用,哪里的生产要素供不应求,哪里的价格就相对较高,就能够赚更多的钱。把资源配置到高利润的行业或部门,无疑是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

热点内容
买钓箱要哪些配置就够了 发布:2025-01-11 20:24:23 浏览:509
防脚本取色 发布:2025-01-11 20:15:17 浏览:637
为什么庄周活动安卓没开始 发布:2025-01-11 20:14:23 浏览:460
我的世界花雨庭国际服服务器地址 发布:2025-01-11 20:13:27 浏览:718
c数据导入数据库 发布:2025-01-11 20:07:55 浏览:828
可以上传片 发布:2025-01-11 20:07:55 浏览:792
outlook服务器邮件怎么找 发布:2025-01-11 20:06:12 浏览:95
javac编译jar 发布:2025-01-11 20:06:11 浏览:483
电脑服务器小功率 发布:2025-01-11 20:02:02 浏览:832
唱吧上传自己的歌 发布:2025-01-11 19:57:35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