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连接方式有fc与icsc
❶ iSCSI存储连接的几种方式
根据主机端HBA卡、网络交换机的不同,iSCSI设备与主机之间有三种连接方式。第一种:以太网卡+initiator软件方式。服务器、工作站等主机使用标准的以太网卡,通过以太网线直接与以太网交换机连接,iSCSI存储也通过以太网线连接到以太网交换机上,或直接连接到主机的以太网卡上。在主机上安装Initiator软件。安装Initiator软件后,Initiator软件可以将以太网卡虚拟为iSCSI卡,接受和发送iSCSI数据报文,从而实现主机和iSCSI设备之间的iSCSI协议和TCP/IP协议传输功能。这种方式由于采用普通的标准以太网卡和以太网交换机,无需额外配置适配器,因此硬件成本最低。缺点是进行ISCSI存储连接中包文和TCP/IP包文转换要点主机端的一部分资源。不过在低I/O和低带宽性能要求的应用环境中和完全满足数据访问要求。目前很多最新版本的常用操作系统都提供免费的Initiator软件,建立一个存储系统除了存储设备本身外,基本上不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因此在三种系统连接方式中其建设成本是最低的。第二种:硬件TOE网卡+initiator软件方式。第一种方式由于采用普通以太网卡和以太网交换机,无需额外配置适配器,或专用的网络设备,因此硬件成本最低。
❷ cubetoou监控摄像头的存储方式
摘要 DNR/NVR存储:DVR是采用视频压缩技术,DVR的存储录像效果取决于摄像机与DVR本身的压缩算法与芯片处理能力,NVR存储是通过网络接收IPC(网络摄像机)设备传输的数字视频码流,并进行硬盘存储、管理,核心价值在于视频中间件,通过视频中间件的方式兼容不同厂家数字设备的编码格式,因此NVR存储是DVR存储的升级版本。
❸ 请教一下fc和sas存储的区别
主机接口区别,就是存储跟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方式:FC ,SAS,ISCIS,Infiniband,他们之间的速率有区别FC: 8G 4G 2G向下兼容,主流都是8G (一般san模式部署)SAS:12G 6G 3G 主流6G (一般不适合做san,目前看的不多,一般多作为存储柜的级联接口)ISCSI:基于TCP/IP网络的,10G,1Ginfiniband:40G,一般做高性能运算环境使用。
主机磁盘接口,就是存储里面接硬盘的接口,一般有 FC SAS SATA SCSI(已out)FC 磁盘接口速率是4G ,转速一般在10K 15K 2种,容量有600G, 450G,300GSAS 目前主流都是6G,转速一般在10K 15K 2种,容量上同,如果你看到1T的SAS盘,转速都是7K2,都是SATA加卡转过来的,性能机会没啥提升SATA 这个你们都知道的,速率7200,就是容量高。
存储性能这个可以简单的理解成2块,1块是存储控制器的cache,架构决定,这个跟存储价格成正比。还有就是硬盘的数量、转速,raid方式决定。10块 600G sas raid5的性能肯定要好于 10块 SATA radi5的性能。但是会低于20块600G sas raid5的性能。
❹ 存储和服务器怎样连接
首先说一下存储连接主机的方式
SCSI:这种方式比较老,新设备已经不再使用这种连接方式,使用铜缆,走scsi协议,最快的是Ultra 320 SCSI,接口最大速度320Mb/s。有些磁带库驱动器会使用SCSI口连接。不可用以太网交换机。
SAS:串行SCSI,这种方式在现在一些比较低端的存储会被采用,价格低廉,使用铜缆,接口为小梯型或小长方型的SAS专用接口。接口最大速库6Gb/s,有些磁带库驱动器会使用SAS口连接。不可用以太网交换机。典型设备IBM Total Storage DS3200。
ISCSI:这种方式可以理解为SCSI协议与TCPIP协议的结合,由于存储系统的重要性,以及以太网络的非100%可用性,所以使用的设备也大多是一些低端设备,使用以太网络铜缆,可以走以太网络交换机或主机与存储直接连接,主机端可以使用通用网卡,或者专用的ISCSI HBA卡,后者可以实现SANBoot。速度受控制器以及网络条件限制,目前主流为1Gb/s。典型设备IBM Total Storage DS3300。
Fibre Channel:这种方式是目前主流的存储连接方式,使用多模光纤,使用SCSI协议,价格高,但无论是速度还是稳定性可以很好的符合高可用环境的需要。端口速度1Gb、2Gb、4Gb、8Gb,1Gb、2Gb现在所被使用的设备一般为老设备,现在主流为4Gb,并且新设备多为8Gb。可以走交换机,或者主机与存储直接连接。但注意交换机,并不是以太网交换机,是SAN交换机,专用于光纤存储与主机的连接,特点为,交换机上的rj45为管理,其余都是SFP口。这种连接方式无典型设备,就IBM而言,DS系统的存储除ds3200、ds3300,其余的都是采用光纤接口。这种存储所使用的硬盘也是所有种类硬盘价格最高的,使用Fibre Channel接口,接口速度同存储接口速度。另外,当前各家的主流磁带库存储,也都使用光纤来连接驱动器。
另外还有一类存储同样使用RJ45,走以太网交换机,使用网络通讯协议,这类存储叫NAS。存储对外提供的并不是存储空间,而是文件系统,给windows主机使用时提供的可能是cifs,而给类unix主机使用时可能提供的是nfs。IBM N系统的存储都是这一类。实际环境见的不多。
❺ 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三种形式:直连式存储,( )和存储区域网络
您好,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三种形式:1、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直接相连接--DAS;2、存储设备直接联入现有的TCP/IP的网络中NAS;3、将各种存储设备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存储网络,以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SAN。希望对您有用,祝您愉快
❻ 存储映射方式由ISCSI改为FC-lan怎么操作
SAN交换机划zone,连接服务器和存储,存储识别服务器,把lun分过去就行了
还要把iSCSI与服务器断开
❼ 请问磁盘阵列柜 SAS/ISCSI/FC 这三种连接方式读和写数据的实际应用速度都是多少
RAID,英文全称Re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磁盘冗余阵列,说简单点,只要用户组建了它,那么这个技术就可以让多块硬盘协同工作,硬盘的速度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RAID很成熟
RAID成熟,主要是从技术上谈。以前组建RAID虽然成本很高,要购买RAID卡(图1),但技术确实很成熟,这主要还是因为进入普通台式机市场之前,RAID技术就在服务器行业已经“服役”多年。RAID只是一个家族的名字,它还按照不同的特点分为RAID0、RAID1、RAID0+1、RAID5、JBOD等几种模式。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偏向速度的RAID0、偏向安全的RAID1和安全、速度两手抓的RAID5。
RAID0模式:速度万岁!
理解RAID0并不难,同学们只需要一边看着图2,一边读完下面这些文字就可以了。图2最上面的框装有6个球,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是等待写入硬盘的6个数据,分别用数字1到6表示。组建RAID0之后,这些数据就开始写入硬盘,写入时RAID控制器就会对它们进行分配,把数据1、数据3、数据5放入硬盘A,把数据2、数据4、数据6放入硬盘B,由于硬盘是同时工作,所以此时读写的速度可以看作是翻倍了。容量方面,如果是两块硬盘组建RAID0,硬盘总容量也会是较低容量硬盘的两倍。比如160GB和250GB的硬盘搭配,总容量为320GB(160GB×2)。速度提升、容量不减这对于喜欢玩游戏、看高清视频等的同学来说,诱惑太大了。而实际测试数据也证明了RAID0速度提升明显,比如用Photoshop打开一张1.7GB的TIFF图片时,组建RAID0模式的电脑,几乎比相同配置单硬盘的电脑速度快了一倍。
别看RAID0速度快了不少,但它安全性不敢恭维。仍然以图2为例,同学们可以看见组建RAID0后的两个硬盘,各自都存储着对方没有的数据。也就是说,一旦硬盘A坏掉,那么原来由6个“数据球”组成的照片就会因为少了其中的3个而无法找回,这时放在硬盘B中的3个球也就完全无用了。所以RAID0适合一些不会在自己电脑中存放重要数据的人。
小贴士:组建RAID0,至少也得两块硬盘,但过多硬盘组建RAID0,会产生安全隐患,毕竟多一块硬盘,坏掉的几率就
大一些。
RAID1模式:安全第一!
RAID0的速度的确可以让电脑的磁盘性能提升一大块,但安全性不高。还好RAID家族有一个把数据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成员——RAID1。如图3,同样是等待写入的6个“数据球”,由RAID控制器进行分配。大家可以看见,进入两个硬盘的数据球都是6个,和写入前一致,这相当于为数据配备了双保险,一旦硬盘A坏掉,由于硬盘B里面仍然还有完整的数据,那么就可以把这些数据找回来。只不过,RAID1的数据传输速度就和单硬盘时几乎相同,只是安全性提高了。和RAID0一样,RAID1同样要两块硬盘才能组建。以两块硬盘为例,组建RAID1后的容量等于较低容量硬盘的容量,比如160GB和250GB搭配,最后的容量就是160GB。
从RAID1的特点来看,大家也能判断出它适合的人群是那些对数据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人。
RAID5模式:安全、速度两手抓!
看了上面关于RAID0、RAID1的描述,不少同学们肯定会觉得两种RAID模式太偏激了。有两种模式的特点都具备的吗?那就是RAID5了。RAID5和前两种模式不同的是,它至少需要3块硬盘才能组建。
有了前面两种模式的基础,理解RAID5并不难。如图4,还是那6个“数据球”,当数据1和数据2分别写入硬盘A和硬盘B时,硬盘C就会写入一个起着备份作用的红色球A,大家可以认为红色球A是球1和球2的组合体。以这样的规律继续写入数据,球3写入硬盘C,球4写入硬盘A,在硬盘B中写入一个红色球B备份。当硬盘A坏掉,那么数据1和数据4就会丢失。而这时,原来含有数据1的红球A和含有数据4的红球B,就会帮助恢复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RAID熟透了
技术成熟还不够,同学们最在乎的就是组建RAID的成本。大家不妨和琪琪老师一起来算笔账,以组建RAID0为例,一块160GB的硬盘花费300多元,两块硬盘也就600多元。而多出来的300多元足以让你的硬盘速度、容量翻倍。而300多元在现在也就是加3GB的DDR2内存的钱,要知道几个GB内存组成双通道的性能提升在很多时候远远赶不上组建RAID0带来的性能提升。所以RAID技术到现在才能算是熟透了。
❽ 磁盘的机头上对外端口类型有iSCSI端口和FC端口,请问有什么区别
iSCSI和FC都是磁盘机网络(SAN)连接主机的方式,两者的介质和机理完全不同,介质上iSCSI实用的是以太网,FC是光纤。
FC(光纤信道)技术近几年在存储市场大行其道,与此同时iSCSI方案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FC及iSCSI厂商都声称它们的技术代表着将来存储市场的发展方向——前者的优势在于快速、高效,后者则廉价、易于实现。
二者都成立有相关产业组织,前者为光纤产业协会(FCIA),典型代表有McData和Qlogic。以EqualLogic、 Network Appliance为代表支持iSCSI方案的厂商则成立有存储网产业协会(SNIA)。业界一些知名厂商如Brocade、Cisco和IBM甚至同时加入两家组织,并提供两类存储方案。
近年来流行的iSCSI产品方案是iSCSI SAN,主要应用于中小企业,组建低成本和易于使用的IP存储网。与此同时,FC SAN以其性能优势逐步蚕食市场份额。于是整个存储业界发出疑问:FC与iSCSI谁主沉浮?
某iSCSI SAN大型控制器看起来身型也不算太大,因此很受中小企业的欢迎
iSCSI会否取代FC
一种观点认为,FC将逐渐为iSCSI所取代。支持者认为,虽然目前市场对4Gbps FC需求仍然强劲,但随着10G以太网技术进入存储网,这种状况持续不会超过两年时间。IDC认为,相形而言FC主要优势在性能方面,但若是规模配置,以太网技术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
通常,iSCSI易于使用,实现架构依托以太网和IP技术,而且成本低廉。现行使用的大多数iSCSI存储网采用1Gbps以太连接(FC采用1、2、4Gbps模式),通过采用多路控制技术(如微软的Multipath I/O)可实现聚合带宽处理,支持多路以太线路连接和负载均衡功能。
与FC技术相比,iSCSI的最大优势在成本。一个简单例子,一块新型FC主机总线适配器(用于处理T级数据)的价格超过了用于普通以太连接的Exchange服务器。FC在安全和容错方面比iSCSI技术要强;后者则继承了IP技术的互操作特性,不同厂商的FC适配器、交换机及存储设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互操作问题。
iSCSI主要应用于中小企业SAN,尤其是采用Windows系统的刀片式服务器环境,因为对性能要求不是很严,对成本控制要求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iSCSI逐步在向“高端”发展。例如,IBM目前在提供两类存储方案,该公司认为,低端技术一般会朝高端方案发展,而高端技术则不会针对低端应用。iSCSI朝大容量、高性能商业计算方向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FC能否维系统治地位
支持者认为,未来十年,FC技术将继续在高性能网络领域居于支配地位,主要是中等规模企业市场,大型企业网架构更是离不开FC支撑。据IDC 的报告,目前有将近40%的存储服务器采用FC方案,到2007年将有超过70%的服务器使用FC技术。期间,iSCSI服务器应用增长在3%到12%之间,到2008年有可能达到28%左右,但必须是出现成熟的太级(T)数据传输技术后。
FC技术的强项在性能、速率和效能方面。在高速和大容量应用方面,目前还没有与之匹敌的技术。FC采用相对轻量技术协议,服务器中使用命令少;而iSCSI相对要复杂得多(构建于TCP/IP之上,在不同堆栈中处理求和校验)。要满足企业网高速度、大容量存储需求并保证安全,以及因应大型数据库和音、视频流计算处理,FC技术是首选。
对大多数用户来说,衡量系统性能的最重要指标是I/O吞吐率,也就是说,系统能以多快速度从存储系统中读/写数据。目前一个情况是,厂商提供的方案不一定就能真正满足客户需求,尤其是数据中心应用。
去年4月,存储技术开发商Engenio宣布推出4Gbps的FC存储系统。该厂商称系统与缓冲区间的I/O巅峰数据率达到了550000路每秒,与FC媒介间的I/O数据率则可持续达到790000路(目前最快速的iSCSI产品方案是EqualLogic推出的PS系列。据说达到了 360000路I/O每秒)。今年6月,IBM宣布在其TotalStorage DS4800磁盘系统中采用该项技术。之后不久Qlogic与Brocade也宣布推出兼容交换机和主机总线适配器产品,使端到端4Gbps解决方案成为可能。Cisco、McData、StorageTek、NCR及其它一些存储厂商估计也会步其后尘。支持者认为,未来两年将出现8Gbps FC技术,这类高性能FC产品方案将与现行1G或2G FC基础架构保持后向兼容性。
可选宽带技术InfiniBand
另一项可选宽带连接技术是InfiniBand,在一些高性能计算领域有应用,主要是采用InfiniBand交换机进行服务器聚合处理的环境,典型地采用Linux操作系统。InfiniBand应用构不成对FC的冲击,但还是有市场空间,一些公司同时在开发InfiniBand和FC产品方案。
两大技术将并存发展
照目前发展态势看,FC与iSCSI相互取代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是走向融合。iSCSI、FC及InfiniBand可满足不同存储需求,而且现在用户在采用某类存储方案时,不一定会马上舍弃以前的系统。目前FC方案应用仍遥遥领先,估计五年内iSCSI不会超越。期间,iSCSI和 InfiniBand方案将逐步进入数据中心;而且将出现FC与iSCSI互联的网关技术,将来的系统平台可能是两类技术的组合。
❾ ibm磁盘阵列柜v3700和3台服务器怎么连接
先和你简单说下,参考资料有图文说明的。
IBM服务器与磁盘阵列柜/存储一共有三种连接方式:SAS、iSCSI、FC(光纤)。
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安装在服务器上HBA卡(连接主机I/O总线和计算机内存系统的I/O适配器),通过相对应的线缆连接盘柜/存储接口。
一、SAS连接(序列式SCSI,电脑集线技术的一种)
服务器需要安装SAS HBA卡,通过SAS线连接到盘柜/存储上的SAS接口。速率3Gb/S,可以通过SAS交换机(此类SAN交换机相对其它SAN交换机较少)扩展成SAS SAN存储区域网络。
注意:SAS接口的存储一般都用于入门级直连存储,少有扩展成SAS SAN的
二、iSCSI连接(Internet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也就是RJ45网线直接连接,服务器需要安装iSCSI HBA卡,通过以太网线连接盘柜上的iSCSI接口,速率1Gb/S,可以通过以太网交换机扩展成iSCSI(IP) SAN存储区域网络。
三、FC连接(这里主要指存储局域网络上的光纤通道技术,FC SAN= FC,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局域网络)
这种方式是通过光纤线接到盘柜/存储的FC接口服务器。需要安装FC HBA卡,通过FC线
连接到盘柜上的FC接口(接口上必须安装短波光模块)。速率4/8/10Gb/S,可以通过FC交
换机(需要安装短波光模块)扩展成 FC SAN存储区域网络。目前企业数据存储的主流是
FC SAN 和IP SAN,前者吞吐量高、性能最好,后者经济实惠、扩展方便。
参考资料:http://www.cdchengguan.com/show.php?id=923(IBM服务器与磁盘阵列柜/存储物理连接方式)
❿ 关于存储的一些知识 nas scsi iscsi san FC
你好,我正好是做网络存储产品NAS测试的,希望能帮你解答。
nas就是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的缩写,即网络附加存储。功能是作为简单的文件服务器提供文件访问服务。相当于将移动硬盘加上网络服务的功能。
scsi和iscsi都是计算机的接口技术,现在的sata硬盘都是用scsi接口与计算机连接的。而iscsi技术则是在网络上的通用计算机接口技术,作用是将网络上的磁盘挂载到本地像本地磁盘一样使用,通常应用于服务器存储空间的拓展。
san是目前也很热门的存储话题。即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作用是将网络中的多个存储服务器组成一个存储网络,从而扩大存储的空间。
FC应该就是光纤技术吧,这个不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