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卓系统 » android组件化

android组件化

发布时间: 2022-04-18 13:55:50

⑴ android组件化为什么使用路由

因为组件化开发,模块是作为library模块,互相之间无法找到路径,导致无法跳转,所谓路由,就是一个当行系统,可以确保各个library模块之间也可以相互跳转

⑵ 学习安卓开发和微信小程序开发,哪个简单

1、Android 开发

  • 主要开发语言是 java(当然还有 Kotlin/Scala/Groovy,暂时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

  • 另外使用 xml 文件来描述界面;

  • 使用 AndroidManifest.xml + gradle 文件来配置项目;

2、微信小程序开发

  • 主要开发语言是 javascript;

  • 使用 wxml + wxss 文件来描述界面;

  • 使用 app.json + app.wxss 文件来配置项目;

3、微信小程序开发仅最近新增的能力:

  • 允许个人开发者申请注册小程序、

  • 公众号可以打开小程序、

  • 可以在 App 分享、

  • 支持识别图片二维码打开小程序、

  • 可以支持第三方平台配置、

  • 新增数据分析接口、

  • 代码包大小从1M扩大到2M、

  • 推出小程序码、

  • 公众号关联小程序新规则、

  • 公众平台新增快速创建小程序、

从开发费用来看,安卓Android开发难度高,费用高。小程序只需要开发一个版本,具有跨手机操作系统平台的兼容性,因此开发费用相对较低。另外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模式是比原生 Andorid 要先进一些的。

⑶ android编程程序员扩充职业技能需要学习哪些

移动架构
移动架构是 2017 移动技术年度TOP5话题之一,从中就体会到架构是有多火,记得刚开始学 Android 时候,哪有现在那么框架,那时候谈架构的更多是在服务端开发,比如多层架构,有展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这就是简单的三层模式,Android系统则是基于事件驱动响应机制设计的单页面架构,其实跟浏览器中的窗口页面是一样的, 系统中一直有个消息轮询监听机制,哪个事件被触发了,相应的响应代码进行处理,这些处理操作是被提前注册到系统中。
早开始的开发模式基本是基于Android 系统自带 MVC 模式,Activity 基本类似于Control 的作用了,View 和Mode 互相耦合,后来才演化出现在主流的 MVP、MVVM 模式,顺便提一句,MVVM 模式其实是在微软 WPF 技术体系中提出来。
显示两个方面:
展示层: MVC、MVP、MVVM、Clean、Flux、Android Architecture Components
架构层:模块化->组件化->插件化->沙盒/双开技术,比如可以双开微信,类似Docker, 每个页面都是插件,类似Vue.js中每个页面都是组件。
性能优化
简单来说,一个APP 是需要从三个方面被关注的,业务功能、符合逻辑的交互、性能响应。如果我们在使用一个 APP 时候,经常滑动时经常卡顿、时不时崩溃、有些功能设计简直非常规,比如在 Web 网站有树层级等面包屑点击,你非要在手机也搞一个类似树级点击加载,那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了,我上拉下拉、左滑右滑不行吗,非要通过点击才行吗?那么性能优化核心是什么呢?追求快、稳、省、小,关注卡顿、内存泄漏和崩溃、代码质量和逻辑、安装包大小四个方面。
APP安全
APP从代码安全、到传输安全,再到存储安全。代码可以通过混淆、加固来保证、传输安全基本基于加密算法和Token来保证传输的唯一性、存储应用不可逆加密算法进行设置、所以掌握一些密码学理论尤为重要,起码要知道哈希散列算法,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等一些常见的加密算法。
基础进阶
我们平常在工作中碰到的View滑动冲突问题、其实通过掌握View工作机制和Android触摸事件体系就能轻易解决掉,常见解决方式有外部拦截法和内部拦截法,基于横坐标滑动距离与纵坐标滑动距离相减得出的值,判断出是左右滑动还是上下滑动。还有对于需要开发绚丽的动画效果,那么对于视图动画和属性动画一些特性必须有一定的了解。JNI 和 NDK 开发也是比较常见,特别对于一些做 SDK 项目为主的,这一块开发流程也是需要掌握,Android 中的四大组件工作机制其实底层应用的是Binder机制,我们不妨从 AIDL 这个接口来了解 Binder。
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编译环境是敏捷开发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团队的生产效率,大化的减少人为的出错的可能。比如,通过代码的持续提交,可以减少代码合并的痛苦,更快地与其他人代码集成,通过集成编译,能够及早地发现代码库存在的错误,并支持产品、测试等人员及时取包进行功能验证,所以对于Git、Gradle工具、Jenkins服务器需要掌握起来。
开发语言
今年可以说是 Kotlin 年,在 Google IO 之后 Kotlin 着实风光了一把,开发者对于效率的追求是 Kotlin 如此受欢迎的大原因,而它的势头也很不错,跨平台的野心让更多人有了使用它的理由,如今看起来,它甚至比 Swift 更有前途。既然 Kotlin 已然成为 Android 世界的头等公民,与 Java 完全兼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拥抱它呢。
大前端
其实移动端开发也是属于前端开发,只不过原来我们所指的前端往往都是Web的前端开发人员,开发的是网站,而移动端何尝不是一种展示载体,同样有入口,只不过相比网站端移动端具体天然的可移动性、可便捷性等特性。随着 H5 兴起,原生能实现的功能同样在 H5 端也能实现,并且在体验性方面也逐渐提高,并且H5天生就具有动态性和跨平台,这也是 H5 能够一时潮流的原因之一。
设计原则
这些设计原创才是本质,才是不变的,才是我们需要真正要掌握的,开发语言特性、开发框架发展实在是太快了,我们更不上,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封装具体变化的,抽象起来就行,去追寻哪些不变的内容。掌握一种设计模式其实也就掌握一种解决方案,这些都是前人总结的知识结晶,基本都是基于特定领域解决特定的问题,我们需要学会在前人肩膀上解决问题。
服务端开发
近微服务火的一塌糊涂,虽然我们基本是做移动端开发,但是基于全栈发展的趋势,对于服务端开发势必要了解,可能没有实战项目让你真刀真枪的干,但是对于微服务的结构理论、服务与服务之间通信、聚合是什么样的流程也是需要有所耳闻,在自己擅长领域深入专研的同时横向扩展关注也是需要的,不能关起门来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那是不行的。
阅读源码
对于Android源码和第三方库源码阅读,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源码库或模块,给自己约定一个时间点,看完之后后有个流程图,哪些是核心类,类与类之间都有什么关系,这些开源代码实现的机制是什么,用到哪些解决思想,这些要点终可以通过文章输出,我觉得输出倒逼输入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方式。
移动AI
AI,也称人工智能,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会议的参加者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是AI研究的人物,他们中有许多人预言,经过一代人的努力,与人类具有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将会出现。现在来看AI这个概念很早就存在了,之前没发展很大原因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研究成本高,现在能够大力发展是基于我们的网络带宽变大、计算机性能提升、计算成本降低等等因素备齐了。AI是需要通过算法来落地,那么对于算法理论背景就是数学,所以想进阶AI开发,就需要去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特别是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这两门,是支撑很多算法的理论知识。
小结
总的来说,技术发展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解放生产力,进而提高人的社会生产效率,创造价值。技术落地是需要商业应用场景配合,如何配合呢,就是通过每个不同商业模式来实现。终一门技术是需要与具体使用业务紧密结合起来,如果脱离技术谈业务显得空洞,脱离业务谈技术显得偏理论,好是两者相结合。这也就要求我们这些从事软件开发人员在追求技术积累的同时要注重业务积累,让业务驱动技术发展,用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业务问题,在技术积累中,辨别哪些是不变的道,哪些又是一时流行的而已,这就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了。
作者:cryAllen

⑷ 为什么作为Android开发想学学React&React Native

思考越来越少了,碰到比较偏的内容的时候自己解决的方式越来越单一了,搜索。
学习的速度越来越慢了,看书也好视频也好,自己似乎越来越不爱动手了,会陷入到想当然的模式中。
热情减少了,解决一个问题不再像以前那么的充满动力。

所以想学习一点新的东西,当然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自己想了几个方面:

可以提升Android开发。显然React Native是满足,毕竟Native部分还是相当重要的,我想在使用React
Native的时候对于提升Android也是有益的。
新的思考模式。对于Android/Java来说,是面向对象的编程思路,然后Android是组件化的(四大组件等)。在写这篇blog之前也看了看React,React核心似乎也是跟组件相关:组件封装。但是React
Native是怎么将JS代码转换成原生的组件显示的等等,也是值得思考的。一种新的思考模式或许可以给自己更多的启发。
增加学习动力和热情。一个不经常思考的脑袋可能会变得越来越“蠢”。

找到自己的缺点然后去克服她,学习一些新东西也可以培养好的习惯,这些对于个人的提高以及学习都是有很多的好处。React &&
React Native的学习会放在工作之余,也会相应的跟工作(我们自己的app也有一些React
Native的使用,只是不是自己在做)结合起来。未来将会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及碰到的问题等等放在blog中。

⑸ 毫无关系的组件之间的通讯怎么实现

> 组件间通信包括两个场景:(1)UI 跳转;(2)调用组件某个类的某个方法

ARouter组件间通信- https://github.com/alibaba/ARouter
支持依赖注入注解,可单独作为依赖注入框架使用;支持添加多个拦截器,自定义拦截顺序;

Android-Demos/LiteRouter/- https://github.com/hiphonezhu/Android-Demos/tree/master/LiteRouter
> 项目组件化

那么什么是组件化?概括为:组件化是基于可重用目的将项目按照具体业务需求进行拆分,并能将拆分得到的组件进行灵活重组,减小耦合(业务需求上的拆分)。

组件化项目- https://github.com/JessYanCoding/ArmsComponent

Android组件化方案- http://blog.csdn.net/guiying712/article/details/55213884
Android 组件化探索与思考- https://github.com/WuXiaolong/MolarSample
Android项目组件化AndroidMolePattern(阿里ARouter作为路由)- https://github.com/guiying712/AndroidMolePattern
Router activities and methods with url for android- https://github.com/mzule/ActivityRouter
组件化项目Router的其他方案-阿里ARouter- https://github.com/alibaba/ARouter

Android组件化方案- http://blog.csdn.net/guiying712/article/details/55213884
Android组件化之终极方案- http://blog.csdn.net/guiying712/article/details/78057120

Android组件化和插件化开发- https://www.cnblogs.com/android-blogs/p/5703355.html
组件化: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app也会不断的膨胀,开发团队的规模和工作量也会逐渐增大,面对所衍生的64K问题、协作开发问题等,app一般都会走向组件化。组件化就是将APP按照一定的功能和业务拆分成多个组件mole,不同的组件独立开发,组件化不仅能够提供团队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应用性能。而组件化的前提就是解耦,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解耦页面之间的依赖关系

Native与H5的问题:现在的APP很少是纯Native的,也很少会有纯H5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将两者进行结合。这时候就需要非常便捷并且统一的跳转方案,因为在H5中是无法使用StartActivity()跳转到Native页面的,而从Native跳转到H5页面也只能通过配置浏览器的方式实现

⑹ 怎么将 Android 程序做成插件化的形式

对于 Android 来说是 DexClassLoader,如下
DexClassLoader pluginClassLoader = new DexClassLoader(dexPath, optimizedDirectory, libraryPath, parentClassLoader);
可动态加载的内容包括 apk、dex、jar 等
也利用这个原理及开源项目实现了一个版本,并且整理了 Android 插件化的作用、概念以及不错的资料(包括开源项目)和解决方案。
其中包括 65535 问题,Android 插件化、Android 组件化、Android 动态加载、Android 动态升级;介绍 DexClassLoader 和 PathClassLoader 的区别;如何解决生命周期管理、资源访问问题,如何消除公共依赖。
转载

⑺ android组件化和插件化的区别

组件是配套的,插件是不配套但是兼容

⑻ 如何编写自己的android插件

目前plugin-x中定义了4个协议:ProtocolAds, ProtocolAnalytics, ProtocolIAP, ProtocolSocial。编写自己的插件,不需要写任何的c++/jni代码或者javascript绑定代码。我们已经在plugin-x的核心层实现了这些,开发者所要做的就是:
新建一个android工程。
使用java实现我们定义的接口。
plugin的文件夹结构
请确保你的plugin文件夹结构类似
proj.android : 插件的android工程文件夹.
proj.ios : 插件的ios工具文件夹.
注意:pulish.sh工具的实现会依赖这样的文件夹结构。
实现插件
在Eclipse中导入plugin protocol 的安卓工程
工程的文件夹结构

build.xml : publish.sh脚本使用它,可以从其他插件工程拷贝过来,注意要修改工程名。
ForManifest.xml : gameDevGuide.sh使用它. 如果你的插件在AndroidManifest.xml开启了一些额外的权限,需要把他们添加到这个文件中。
sdk : 把第三方SDK的jar包放在这里。
src : 把你的插件实现代码放在这里。
编写java类实现至少一个接口
这个类应该有一个带有Context参数的构造函数,例如:
package org.cocos2dx.plugin;
public class AnalyticsFlurry implements InterfaceAnalytics {
...
public AnalyticsFlurry(Context context) {
mContext = context;
}
}

你可以覆盖接口中的方法,或者定义自己的方法,例如: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SDKVersion() {
return "3.2.1";
}

protected void setUserId(String userId) {
LogD("setUserId invoked!");
final String curUser = userId;
PluginWrapper.runOnMain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FlurryAgent.setUserId(curUser);
} catch(Exception e){
LogE("Exception in setUserId", e);
}
}
});
}

目前plugin-x只支持传递int, float, boolean, String, JSONObject类型的参数,返回值类型只可以是int, float, boolean, String。

⑼ 组件化Library形式的Mole怎么使用BuildConfig的配置信息

主mole对library mole的依赖都是release依赖,所以你build.gradle的文件下进行如下代码,然后在library mole中进行取值String test= BuildConfig.TEST;会报错。
buildTypes {
debug{
buildConfigField "String", "TEST", "\"testtesttesttest\""//测试
}
release {
minifyEnabled false
proguardFiles getDefaultProguardFile('proguard-android.txt'), 'proguard-rules.pro'
}
}

热点内容
scratch少儿编程课程 发布:2025-04-16 17:11:44 浏览:640
荣耀x10从哪里设置密码 发布:2025-04-16 17:11:43 浏览:368
java从入门到精通视频 发布:2025-04-16 17:11:43 浏览:86
php微信接口教程 发布:2025-04-16 17:07:30 浏览:310
android实现阴影 发布:2025-04-16 16:50:08 浏览:794
粉笔直播课缓存 发布:2025-04-16 16:31:21 浏览:346
机顶盒都有什么配置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213
编写手游反编译都需要学习什么 发布:2025-04-16 16:19:36 浏览:817
proteus编译文件位置 发布:2025-04-16 16:18:44 浏览:367
土压缩的本质 发布:2025-04-16 16:13:21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