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卓系统 » android组件通讯

android组件通讯

发布时间: 2024-10-18 21:21:27

❶ android开发中跨进程通信有几种方式

Android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式 定义多进程
第一:Android应用中使用多进程只有一个办法(用NDK的fork来做除外),就是在AndroidManifest.xml中声明组件时,用android:process属性来指定。
不知定process属性,则默认运行在主进程中,主进程名字为包名。
android:process = package:remote,将运行在package:remote进程中,属于全局进程,其他具有相同shareUID与签名的APP可以跑在这个进程中。
android:process = :remote ,将运行在默认包名:remote进程中,而且是APP的私有进程,不允许其他APP的组件来访问
第二:多进程引发的问题
静态成员和单例失效:每个进程保持各自的静态成员和单例,相互独立。
线程同步机制失效:每个进程有自己的线程锁。
SharedPreferences可靠性下降:不支持并发写,会出现脏数据。
Application多次创建:不同进程跑在不同虚拟机,每个虚拟机启动会创建自己的Application,自定义Application时生命周期会混乱。
综上,不同进程拥有各自独立的虚拟机,Application,内存空间,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
第三: 进程间通信
Bundle/Intent传递数据:
可传递基本类型,String,实现了Serializable或Parcellable接口的数据结构。Serializable是java的序列化方法,Parcellable是Android的序列化方法,前者代码量少(仅一句),但I/O开销较大,一般用于输出到磁盘或网卡;后者实现代码多,效率高,一般用户内存间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传输。
文件共享:
对同一个文件先后写读,从而实现传输,Linux机制下,可以对文件并发写,所以要注意同步。顺便一提,Windows下不支持并发读或写。
Messenger:
Messenger是基于AIDL实现的,服务端(被动方)提供一个Service来处理客户端(主动方)连接,维护一个Handler来创建Messenger,在onBind时返回Messenger的binder。
双方用Messenger来发送数据,用Handler来处理数据。Messenger处理数据依靠Handler,所以是串行的,也就是说,Handler接到多个message时,就要排队依次处理。
AIDL:
AIDL通过定义服务端暴露的接口,以提供给客户端来调用,AIDL使服务器可以并行处理,而Messenger封装了AIDL之后只能串行运行,所以Messenger一般用作消息传递。
通过编写aidl文件来设计想要暴露的接口,编译后会自动生成响应的java文件,服务器将接口的具体实现写在Stub中,用iBinder对象传递给客户端,客户端bindService的时候,用asInterface的形式将iBinder还原成接口,再调用其中的方法。
ContentProvider:
系统四大组件之一,底层也是Binder实现,主要用来为其他APP提供数据,可以说天生就是为进程通信而生的。自己实现一个ContentProvider需要实现6个方法,其中onCreate是主线程中回调的,其他方法是运行在Binder之中的。自定义的ContentProvider注册时要提供authorities属性,应用需要访问的时候将属性包装成Uri.parse("content://authorities")。还可以设置permission,readPermission,writePermission来设置权限。 ContentProvider有query,delete,insert等方法,看起来貌似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类,但其实可以用文件,内存数据等等一切来充当数据源,query返回的是一个Cursor,可以自定义继承AbstractCursor的类来实现。
Socket:
学过计算机网络的对Socket不陌生,所以不需要详细讲述。只需要注意,Android不允许在主线程中请求网络,而且请求网络必须要注意声明相应的permission。然后,在服务器中定义ServerSocket来监听端口,客户端使用Socket来请求端口,连通后就可以进行通信。

❷ Android N 四大组件的工作原理

本文侧重讲解android N 系统中四大组件的工作原理,不同系统原理略有差别。通过分析四大组件的工作流程加深对Android Framework的理解,也为插件化开发打下基础。

Activity
展示一个界面并和用户交互,它扮演的是一个前台界面的角色。

Service
计算型组件,用于后台执行一系列计算任务,工作在主线程,耗时操作需要另起线程, 分为启动状态和绑定状态。

BroadcastReceiver
消息型组件,主要用于不同组件或者不同应用之间的消息传递,它工作在系统内部,不适合执行耗时操作,操作超过5s,会出现ANR。

ContentProvider
数据共享型组件,用于向其他组件或者应用共享数据,主要执行CURD操作。

我们启动一个activity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Activity直接启动方式):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Main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第二种(Context启动方式)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MainActivity.class);
getApplication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

不同的启动方式Activity的工作流程有点差别。

两种启动都会调用到Instrumentation类中的execStartActivity的方法,系统最终是通过ActivityThread中的performLaunchActivity完成Activity的创建和启动。
performLaunchActivity方法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通过ActivityClientRecord对象获取启动activity的组件信息
2、通过mInstrumentation对象的newActivity方法调用classloader完成activity的创建
3、通过r.packageInfo(LoadedApk 对象)的makeApplication方法尝试创建Application对象
4、创建ContextImpl对象并调用Activity的attach方法完成一些数据的初始化
5、调用Activity的onCreate方法

在Activity启动的过程中,App进程会频繁地与AMS进程进行通信:

App进程会委托AMS进程完成Activity生命周期的管理以及任务栈的管理;这个通信过程AMS是Server端,App进程通过持有AMS的client代理IActivityManager完成通信过程;
AMS进程完成生命周期管理以及任务栈管理后,会把控制权交给App进程,让App进程完成Activity类对象的创建,以及生命周期回调;这个通信过程也是通过Binder完成的,App所在server端的Binder对象存在于ActivityThread的内部类ApplicationThread;AMS所在client通过持有IApplicationThread的代理对象完成对于App进程的通信。

Service有两种启动方式,startService()和bindService(),两种状态可以并存:
startService流程

bindService流程

BroadcastReceiver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广播的注册、发送和接收:

动态注册过程:

发送过程

静态注册是由PackageManagerService(PMS)在应用安装的时候完成整个注册过程的,除广播以外,其他三大组件也都是在应用安装时由PMS解析并注册的。

每个进程的入口都是ActivityThead.main(),App的启动流程如下:

源码中可以看出:
应用启动的入口为ActivityThread的main方法,main方法会创建ActivityThread实例并创建主线程消息队列。
attach方法中远程调用AMS的attachApplication方法,并提供ApplicationThread用于和AMS的通信。
attachApplication方法会通过bindApplication方法和H来调回ActivityThread的handleBindApplication,这个方法会先创建Application,再加载ContentProvider,然后才会回调Application的onCreate方法。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ContentProvider的启动过程中伴随着app进程的启动。

ContentProvider的其他CURD操作如insert,delete,update跟query的流程类似。

❸ android 四大组件是怎么通讯的

底层采用tcp/ip协议通讯,各个模块之间是弱耦合

❹ android四大组件的作用

Android 开发的四大组件分别是:活动(activity),用于表现功能;服务(service),后台运行服务,不提供界面呈现;广播接受者(Broadcast Receive),勇于接收广播;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支持多个应用中存储和读取数据,相当于数据库。

  1. 活动

Android中,activity是所有程序的根本,所有程序的流程都运行在activity之中,activity可以算是开发者遇到的最频繁,也是android当中最基本的模块之一。在android的程序中,activity一般代表手机屏幕的一屏。如果把手机比作一个浏览器,那么activity就相当于一个网页。在activity当中可以添加一些Button、Checkbox等控件,可以看到activity概念和网页的概念相当类似。

一般一个android应用是由多个activity组成的,这多个activity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跳转。例如,按下一个Button按钮后,可能会跳转到其他的activity,与网页跳转稍微有点不一样的是,activity之间的跳转有可能返回值。例如,从activity A跳转到activity B,那么当activity B运行结束时,有可能会给activity A一个返回值。这样做在很多时候是相当方便的。

当打开一个新的屏幕时,之前一个屏幕会被置为暂停状态,并且压入历史堆栈中。用户可以通过回退操作返回到以前打开过的屏幕。可以选择性的一处一些没有必要保留的屏幕,因为Android会把每个应用的开始到当前的每个屏幕保存在堆栈中。

Android 开发的四大组件分别是:活动(activity),用于表现功能;服务(service),后台运行服务,不提供界面呈现;广播接受者(Broadcast Receive),勇于接收广播;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支持多个应用中存储和读取数据,相当于数据库。

2.服务

Service是android系统中的一种组件,跟activity的级别差不多,但是他不能自己运行,只能后台运行,并且可以和其他组件进行交互。Service是没有界面长生命周期的代码。Service是一种程序,可以运行很长时间的,但是却没有用户界面。这么说有点枯燥,来看个例子。打开一个音乐播放器的程序,这时如果想上网,那么打开Android浏览器,这时虽然已经进入浏览器这个程序,但是歌曲播放并没有停止,而是在后台继续一首接一首的播放,其实这个播放就是由播放音乐的Service进行控制。当然这个播放音乐的Service也可以停止。例如,当播放列表里的歌曲都结束,或用户按下了停止音乐播放的快捷键等。Service可以在很多场合的应用中使用,如播放多媒体时用户启动了其他Activity,这时程序要在后台继续播放,比如检测SD卡上文件的变化,或在后台记录地理信息位置的改变等,而服务却藏在后台。

开启Service有两种方式:

(1)Context.starService():Service会经历onCreat ——>onStar(如果Service还没有运行,则Android先调用onCreat(),然后调用onStar(),所以一个Service的onStar方能会重复调用多次);如果是调用者自己直接退出而没有调用StopService,服务会一直在后台运行。该服务的调用者再启动起来后可以通过stopService关闭服务。注意,多次调用Context.starService()不会被嵌套(即使会有相应的onStar()方法被调用),所以无论同一个服务被启动多少次,一旦调用Context.stopService()或者StopSelf(),都会被停止。

说明:传递给starService()的Intent对象会传递给onStar()方法。调用顺序为onCreat——onStar(可调用多次)——onDestroy.

(2)Context.bindService():服务会经历onCreate()——onBind(),onBind将返回给客户端一个IBind接口实例,IBind允许客户端回调服务的方法,比如得到服务运行的状态或其他操作。这个时候把调用者(Context,如Activity)会和服务绑定在一起,Context退出了,服务就会调用onUnbind——onDestroy相应退出,所谓绑定在一起就是“共存亡”了。

3.广播接收器

在Android中,广播是一种广泛运用的在应用程序之间传输信息的机制。而广播接收器是对发送出来的广播进行过滤接受并响应的一类组件。可以使用广播接收器来让应用对一个外部时间做出响应。例如,当电话呼入这个外部事件到来时,可以利用广播接收器进行处理。当下载一个程序成功完成时,仍然可以利用广播接收器进行处理。广播接收器不NotificationManager来通知用户这些事情发生了。广播接收器既可以在AndroidManifest.xml中注册,也可以在运行时的代码中使用Context.registerReceive()进行注册。只要是注册了,当事件来临时,即使程序没有启动,系统也在需要的时候启动程序。各种应用还可以通过使用Context.sendBroadcast()将它们自己的Intent广播给其他应用程序。

4.内容提供者

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是Android提供的第三方应用数据的访问方案。

在Android中,对数据的保护是很严密的,除了放在SD卡中的数据,一个应用所持有的数据库、文件等内容,都是不允许其他直接访问的。Android当然不会真的把每一个应用都做成一座“孤岛”,它为所有应用都准备可一扇窗,这就是Content Provider。应用想对外提供的数据,可以通过派生Content Provider类,封装成一枚Content Provider。每个Content Provider都用一个uri作为独立的标识,形如:content://com.xxxxx。所有应用看着像REST的样子,但实际上它比REST更为灵活。和REST类似,uri也可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带id的;另一种是列表的,但实现者不需要按照这个模式来做,给id的uri也可以返回列表类型的数据。

❺ Android 进程间通信的几种实现方式

Android 进程间通信的几种实现方式

主要有4种方式:

这4种方式正好对应于android系统中4种应用程序组件:Activity、Content Provider、Broadcast和Service。

主要实现原理:

由于应用程序之间不能共享内存。为了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交互数据(跨进程通讯),AndroidSDK中提供了4种用于跨进程通讯的方式进行交互数据,实现进程间通信主要是使用sdk中提供的4组组件根据实际开发情况进行实现数据交互。

详细实现方式:

Acitivity实现方式

Activity的跨进程访问与进程内访问略有不同。虽然它们都需要Intent对象,但跨进程访问并不需要指定Context对象和Activity的 Class对象,而需要指定的是要访问的Activity所对应的Action(一个字符串)。有些Activity还需要指定一个Uri(通过 Intent构造方法的第2个参数指定)。 在android系统中有很多应用程序提供了可以跨进程访问的Activity,例如,下面的代码可以直接调用拨打电话的Activity。

IntentcallIntent=newIntent(Intent.ACTION_CALL,Uri.parse("tel:12345678");
startActivity(callIntent);


Content Provider实现方式

Android应用程序可以使用文件或SqlLite数据库来存储数据。Content Provider提供了一种在多个应用程序之间数据共享的方式(跨进程共享数据)

应用程序可以利用Content Provider完成下面的工作

1. 查询数据
2. 修改数据
3. 添加数据
4. 删除数据

Broadcast 广播实现方式

广播是一种被动跨进程通讯的方式。当某个程序向系统发送广播时,其他的应用程序只能被动地接收广播数据。这就象电台进行广播一样,听众只能被动地收听,而不能主动与电台进行沟通。在应用程序中发送广播比较简单。只需要调用sendBroadcast方法即可。该方法需要一个Intent对象。通过Intent对象可以发送需要广播的数据。


Service实现方式

常用的使用方式之一:利用AIDL Service实现跨进程通信

这是我个人比较推崇的方式,因为它相比Broadcast而言,虽然实现上稍微麻烦了一点,但是它的优势就是不会像广播那样在手机中的广播较多时会有明显的时延,甚至有广播发送不成功的情况出现。

注意普通的Service并不能实现跨进程操作,实际上普通的Service和它所在的应用处于同一个进程中,而且它也不会专门开一条新的线程,因此如果在普通的Service中实现在耗时的任务,需要新开线程。

要实现跨进程通信,需要借助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Android中的跨进程服务其实是采用C/S的架构,因而AIDL的目的就是实现通信接口。


总结

跨进程通讯这个方面service方式的通讯远远复杂于其他几种通讯方式,实际开发中Activity、Content Provider、Broadcast和Service。4种经常用到,学习过程中要对没种实现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❻ Android四大组件是什么讲讲你对它们的理解

Android有四大组件: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Content Provider。

Activity

做一个完整的Android程序,不想用到Activity,真的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除非是想做绿叶想疯了。因为Activity是Android程序与用户交互的窗口,在我看来,从这个层面的视角来看,Android的Activity特像网站的页面。

Activity,在四大组件中,无疑是最复杂的,这年头,一样东西和界面挂上了勾,都简化不了,想一想,独立做一个应用有多少时间沦落在了界面上,就能琢磨清楚了。从视觉效果来看,一个Activity占据当前的窗口,响应所有窗口事件,具备有控件,菜单等界面元素。从内部逻辑来看,Activity需要为了保持各个界面状态,需要做很多持久化的事情,还需要妥善管理生命周期,和一些转跳逻辑。对于开发者而言,就需要派生一个Activity的子类,然后埋头苦干上述事情。对于Activity的更多细节,先可以参见:reference/android/app/Activity.html。后续,会献上更为详尽的剖析。

Service

服务,从最直白的视角来看,就是剥离了界面的Activity,它们在很多Android的概念方面比较接近,都是封装有一个完整的功能逻辑实现,只不过Service不抛头露脸,只是默默无声的做坚实的后盾。

但其实,换个角度来看,Android中的服务,和我们通常说的Windows服务,Web的后台服务又有一些相近,它们通常都是后台长时间运行,接受上层指令,完成相关事务的模块。用运行模式来看,Activity是跳,从一个跳到一个,呃...,这有点像模态对话框(或者还像web页面好了...),给一个输入(抑或没有...),然后不管不顾的让它运行,离开时返回输出(同抑或没有...)。

而Service不是,它是等,等着上层连接上它,然后产生一段持久而缠绵的通信,这就像一个用了Ajax页面,看着没啥变化,偷偷摸摸的和Service不知眉来眼去多少回了。

但和一般的Service还是有所不同,Android的Service和所有四大组件一样,其进程模型都是可以配置的,调用方和发布方都可以有权利来选择是把这个组件运行在同一个进程下,还是不同的进程下。这句话,可以拿把指甲刀刻进脑海中去,它凸显了Android的运行特征。如果一个 Service,是有期望运行在于调用方不同进程的时候,就需要利用Android提供的RPC机制,为其部署一套进程间通信的策略。

Android的RPC实现,如上图所示(好吧,也是从SDK中拿来主义的...),无甚稀奇,基于代理模式的一个实现,在调用端和服务端都去生成一个代理类,做一些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事情,使得调用端和服务器端都可以像调用一个本地接口一样使用RPC接口。

Android中用来做数据序列化的类是Parcel,参见:/reference/android/os/Parcel.html,封装了序列化的细节,向外提供了足够对象化的访问接口,Android号称实现非常高效。

还有就是AIDL (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 ,一种接口定义的语言,服务的RPC接口,可以用AIDL来描述,这样,ADT就可以帮助你自动生成一整套的代理模式需要用到的类,都是想起来很乏力写起来很苦力的那种。更多内容,可以再看看:guide/developing/tools/aidl.html,如果有兴致,可以找些其他PRC实现的资料lou几眼。

关于Service的实现,还强推参看API Demos这个Sample里面的RemoteService实现。它完整的展示了实现一个Service需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定义好需要接受的Intent,提供同步或异步的接口,在上层绑定了它后,通过这些接口(很多时候都是RPC的...)进行通信。在RPC接口中使用的数据、回调接口对象,如果不是标准的系统实现(系统可序列化的),则需要自定义aidl,所有一切,在这个Sample里都有表达,强荐。

Service从实现角度看,最特别的就是这些RPC的实现了,其他内容,都会接近于Activity的一些实现,也许不再会详述了。

Broadcast Receiver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需要等,等待系统抑或其他应用发出一道指令,为自己的应用擦亮明灯指明方向。而这种等待,在很多的平台上,都会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比如,在Symbian中,你要等待一个来电消息,显示归属地之类的,必须让自己的应用忍辱负重偷偷摸摸的开机启动,消隐图标隐藏任务项,潜伏在后台,监控着相关事件,等待转瞬即逝的出手机会。这是一件很发指的事情,不但白白耗费了系统资源,还留了个流氓软件的骂名,这真是卖力不讨好的正面典型。

在Android中,充分考虑了广泛的这类需求,于是就有了Broadcast Receiver这样的一个组件。每个Broadcast Receiver都可以接收一种或若干种Intent作为触发事件(有不知道Intent的么,后面会知道了...),当发生这样事件的时候,系统会负责唤醒或传递消息到该Broadcast Receiver,任其处置。在此之前和这以后,Broadcast Receiver是否在运行都变得不重要了,及其绿色环保。

这个实现机制,显然是基于一种注册方式的,Broadcast Receiver将其特征描述并注册在系统中,根据注册时机,可以分为两类,被我冠名为冷热插拔。所谓冷插拔,就是Broadcast Receiver的相关信息写在配置文件中(求配置文件详情?稍安,后续奉上...),系统会负责在相关事件发生的时候及时通知到该Broadcast Receiver,这种模式适合于这样的场景。某事件方式 -> 通知Broadcast -> 启动相关处理应用。比如,监听来电、邮件、短信之类的,都隶属于这种模式。而热插拔,顾名思义,插拔这样的事情,都是由应用自己来处理的,通常是在 OnResume事件中通过registerReceiver进行注册,在OnPause等事件中反注册,通过这种方式使其能够在运行期间保持对相关事件的关注。比如,一款优秀的词典软件(比如,有道词典...),可能会有在运行期间关注网络状况变化的需求,使其可以在有廉价网络的时候优先使用网络查询词汇,在其他情况下,首先通过本地词库来查词,从而兼顾腰包和体验,一举两得一石二鸟一箭双雕(注,真实在有道词典中有这样的能力,但不是通过 Broadcast Receiver实现的,仅以为例...)。而这样的监听,只需要在其工作状态下保持就好,不运行的时候,管你是天大的网路变化,与我何干。其模式可以归结为:启动应用 -> 监听事件 -> 发生时进行处理。

除了接受消息的一方有多种模式,发送者也有很重要的选择权。通常,发送这有两类,一个就是系统本身,我们称之为系统Broadcast消息,在reference/android/content/Intent.html 的Standard Broadcast Actions,可以求到相关消息的详情。除了系统,自定义的应用可以放出Broadcast消息,通过的接口可以是 Context.sendBroadcast,抑或是Context.sendOrderedBroadcast。前者发出的称为Normal broadcast,所有关注该消息的Receiver,都有机会获得并进行处理;后者放出的称作Ordered broadcasts,顾名思义,接受者需要按资排辈,排在后面的只能吃前面吃剩下的,前面的心情不好私吞了,后面的只能喝西北风了。

当Broadcast Receiver接收到相关的消息,它们通常做一些简单的处理,然后转化称为一条Notification,一次振铃,一次震动,抑或是启动一个 Activity进行进一步的交互和处理。所以,虽然Broadcast整个逻辑不复杂,却是足够有用和好用,它统一了Android的事件广播模型,让很多平台都相形见绌了。更多Broadcast Receiver相关内容,参见:/reference/android/content/BroadcastReceiver.html。

Content Provider

Content Provider,听着就和数据相关,没错,这就是Android提供的第三方应用数据的访问方案。在Android中,对数据的保护是很严密的,除了放在SD卡中的数据,一个应用所持有的数据库、文件、等等内容,都是不允许其他直接访问的,但有时候,沟通是必要的,不仅对第三方很重要,对应用自己也很重要。

比如,一个联系人管理的应用。如果不允许第三方的应用对其联系人数据库进行增删该查,整个应用就失去了可扩展力,必将被其他应用抛弃,然后另立门户,自个玩自个的去了。

Andorid当然不会真的把每个应用都做成一座孤岛,它为所有应用都准备了一扇窗,这就是Content Provider。应用想对外提供的数据,可以通过派生ContentProvider类, 封装成一枚Content Provider,每个Content Provider都用一个uri作为独立的标识,形如:content://com.xxxxx。所有东西看着像REST的样子,但实际上,它比REST 更为灵活。和REST类似,uri也可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带id的,另一种是列

表的,但实现者不需要按照这个模式来做,给你id的uri你也可以返回列表类型的数据,只要调用者明白,就无妨,不用苛求所谓的REST。

另外,Content Provider不和REST一样只有uri可用,还可以接受Projection,Selection,OrderBy等参数,这样,就可以像数据库那样进行投影,选择和排序。查询到的结果,以Cursor(参见:reference/android/database/Cursor.html )的形式进行返回,调用者可以移动Cursor来访问各列的数据。

Content Provider屏蔽了内部数据的存储细节,向外提供了上述统一的接口模型,这样的抽象层次,大大简化了上层应用的书写,也对数据的整合提供了更方便的途径。Content Provider内部,常用数据库来实现,Android提供了强大的Sqlite支持,但很多时候,你也可以封装文件或其他混合的数据。

在Android中,ContentResolver是用来发起Content Provider的定位和访问的。不过它仅提供了同步访问的Content Provider的接口。但通常,Content Provider需要访问的可能是数据库等大数据源,效率上不足够快,会导致调用线程的拥塞。因此Android提供了一个AsyncQueryHandler(参见:reference/android/content/AsyncQueryHandler.html),帮助进行异步访问Content Provider。

在各大组件中,Service和Content Provider都是那种需要持续访问的。Service如果是一个耗时的场景,往往会提供异步访问的接口,而Content Provider不论效率如何,都提供的是约定的同步访问接口。我想这遵循的就是场景导向设计的原则,因为Content Provider仅是提供数据访问的,它不能确信具体的使用场景如何,会怎样使用它的数据;而相比之下,Service包含的逻辑更复杂更完整,可以抉择大部分时候使用某接口的场景,从而确定最贴切的接口是同步还是异步,简化了上层调用的逻辑。

热点内容
巴法云服务器带宽 发布:2025-01-12 13:15:26 浏览:675
搭建国外服务器需要多少钱 发布:2025-01-12 13:08:01 浏览:826
我的世界mod服务器开荒 发布:2025-01-12 13:07:10 浏览:756
sql优化书 发布:2025-01-12 13:07:09 浏览:454
高校网站服务器搭建与维护论文 发布:2025-01-12 13:06:31 浏览:710
sqlserver实例没有 发布:2025-01-12 12:57:18 浏览:251
代码文件服务器地址怎么写 发布:2025-01-12 12:50:47 浏览:759
java中方法与 发布:2025-01-12 12:50:13 浏览:654
如何快速查找c语言编译时的错 发布:2025-01-12 12:49:56 浏览:31
看门狗上传病毒 发布:2025-01-12 12:32:54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