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卓系统 » android什么是线程

android什么是线程

发布时间: 2023-12-13 20:34:53

‘壹’ android进程和线程到底有什么区别

  1. 进程:是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可以申请和拥有系统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活动的实体,是一个“执行中的程序”。不只是程序的代码,还包括当前的活动。

  2. 线程: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
    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比进程更小,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故对它的调度所用资源小,能更高效的提高系统内多个程序间并发执行的
    程度。

  3. 线程和进程的区别:

1、子进程和父进程有不同的代码和数据空间,而多个线程则共享数据空间,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执行堆栈和程序计数器为其执行上下文。

2、进程间相互独立,同一进程的各线程间共享。某进程内的线程在其它进程不可见。

3、进程间通信IPC,线程间可以直接读写进程数据段(如全局变量)来进行通信——需要进程同步和互斥手段的辅助,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4、线程上下文切换比进程上下文切换要快得多。

‘贰’ 每个Android 都应必须了解的多线程知识点~

进程是系统调度和资源分配的一个独立单位。

在Android中,一个应用程序就是一个独立的集成,应用运行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中,可以避免其他应用程序/进程的干扰。当我们启动一个应用程序时,系统就会创建一个进程(该进程是从Zygote中fork出来的,有独立的ID),接着为这个进程创建一个主线程,然后就可以运行MainActivity了,应用程序的组件默认都是运行在其进程中。开发者可以通过设置应用的组件的运行进程,在清单文件中给组件设置:android:process = "进程名";可以达到让组件运行在不同进程中的目的。让组件运行在不同的进程中,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我们依次的说明下。

好处:每一个应用程序(也就是每一个进程)都会有一个内存预算,所有运行在这个进程中的程序使用的总内存不能超过这个值,让组件运行不同的进程中,可以让主进程可以拥有更多的空间资源。当我们的应用程序比较大,需要的内存资源比较多时(也就是用户会抱怨应用经常出现OutOfMemory时),可以考虑使用多进程。

坏处:每个进程都会有自己的虚拟机实例,因此让在进程间共享一些数据变得相对困难,需要采用进程间的通信来实现数据的共享。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

在Android中,线程会有那么几种状态:创建、就绪、运行、阻塞、结束。当应用程序有组件在运行时,UI线程是处于运行状态的。默认情况下,应用的所有组件的操作都是在UI线程里完成的,包括响应用户的操作(触摸,点击等),组件生命周期方法的调用,UI的更新等。因此如果UI线程处理阻塞状态时(在线程里做一些耗时的操作,如网络连接等),就会不能响应各种操作,如果阻塞时间达到5秒,就会让程序处于ANR(application not response)状态。

1.线程作用

减少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所付出的时空开销,提高操作系统的并发性能。

2.线程分类

守护线程、非守护线程(用户线程)

2.1 守护线程

定义:守护用户线程的线程,即在程序运行时为其他线程提供一种通用服务
常见:如垃圾回收线程
设置方式:thread.setDaemon(true);//设置该线程为守护线程

2.2 非守护线程(用户线程)

主线程 & 子线程。

2.2.1 主线程(UI线程)

定义:Android系统在程序启动时会自动启动一条主线程
作用:处理四大组件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事情(如UI、界面交互相关)
因为用户随时会与界面发生交互,因此主线程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很高的响应速度,所以主线程不允许进行耗时操作,否则会出现ANR。

2.2.2 子线程(工作线程)

定义:手动创建的线程
作用:耗时的操作(网络请求、I/O操作等)

2.3 守护线程与非守护线程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虚拟机是否已退出,即
a. 当所有用户线程结束时,因为没有守护的必要,所以守护线程也会终止,虚拟机也同样退出
b. 反过来,只要任何用户线程还在运行,守护线程就不会终止,虚拟机就不会退出

3.线程优先级

3.1 表示

线程优先级分为10个级别,分别用Thread类常量表示。

3.2 设置

通过方法setPriority(int grade)进行优先级设置,默认线程优先级是5,即 Thread.NORM_PRIORITY。

4.线程状态

创建状态:当用 new 操作符创建一个线程的时候

就绪状态:调用 start 方法,处于就绪状态的线程并不一定马上就会执行 run 方法,还需要等待CPU的调度

运行状态:CPU 开始调度线程,并开始执行 run 方法

阻塞(挂起)状态:线程的执行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进入阻塞状态,比如:调用 sleep/wait 方法、尝试去得到一个锁等

结束(消亡)状态:run 方法执行完 或者 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异常

(1)start()和run()的区别

通过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来启动一个线程,这时此线程是处于就绪状态,并没有运行。调用Thread类调用run()方法来完成其运行操作的,方法run()称为线程体,它包含了要执行的这个线程的内容,run()运行结束,此线程终止,然后CPU再调度其它线程。

(2)sleep()、wait()、yield()的区别

sleep()方法属于Thread类,wait()方法属于Object类。
调用sleep()方法,线程不会释放对象锁,只是暂停执行指定的时间,会自动恢复运行状态;调用wait()方法,线程会放弃对象锁,进入等待此对象的等待锁定池,不调用notify()方法,线程永远处于就绪(挂起)状态。

yield()直接由运行状态跳回就绪状态,表示退让线程,让出CPU,让CPU调度器重新调度。礼让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也就是说,回到调度器和其他线程进行公平竞争。

1.Android线程的原则

(1)为什么不能再主线程中做耗时操作
防止ANR, 不能在UI主线程中做耗时的操作,因此我们可以把耗时的操作放在另一个工作线程中去做。操作完成后,再通知UI主线程做出相应的响应。这就需要掌握线程间通信的方式了。 在Android中提供了两种线程间的通信方式:一种是AsyncTask机制,另一种是Handler机制。

(2)为什么不能在非UI线程中更新UI 因为Android的UI线程是非线程安全的,应用更新UI,是调用invalidate()方法来实现界面的重绘,而invalidate()方法是非线程安全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在非UI线程来更新UI时,可能会有其他的线程或UI线程也在更新UI,这就会导致界面更新的不同步。因此我们不能在非UI主线程中做更新UI的操作。

2.Android实现多线程的几种方式

3.为何需要多线程

多线程的本质就是异步处理,直观一点说就是不要让用户感觉到“很卡”。

4.多线程机制的核心是啥

多线程核心机制是Handler

推荐Handler讲解视频: 面试总被问到Handler?带你从源码的角度解读Handler核心机制

根据上方提到的 多进程、多线程、Handler 问题,我整理了一套 Binder与Handler 机制解析的学习文档,提供给大家进行学习参考,有需要的可以 点击这里直接获取!!! 里面记录许多Android 相关学习知识点。

‘叁’ Android主线程到底是什么

  • Android中关于主线程的理解:

Android的主线程是UI线程,在Android中,四大组件运行在主线程中,在主线程中做耗时操作会导致程序出现卡顿甚至出现ANR异常,一个基本常识就是将耗时操作放到子线程中去处理,然后通过Handler回调到主线程。

  • 有三点还需要注意:

  1. 因为四大组件运行在一个主线程中,那么若果当前界面在显示的时候,后台的activity仍有处理逻辑再运行的话,仍然会造成当前界面的卡顿。

  2. 通过Handler回调到主线程只是避免程序出现ANR的第一步,必须要注意handler中逻辑处理的耗时,如果将很多消息都扔给了handler,那么也会给主线程造成压力,导致程序运行卡顿。

  3. 四大组件、Handler都是在一个线程中,那么主线程在同一时刻不可能发送两个广播,换句话说就是若果能够保证所有的广播都是在主线程中发送,那么广播内部其实不需要加上对异步操作的处理。

‘肆’ Android进程与线程区别

所以下来特地去查了以下资料,先说说线程:
(1)在Android APP中,只允许有一个主线程,进行UI的渲染等等,但是不能进行耗时操作(网络交互等等),否则会造成ANR,就是线程阻塞卡死,未响应。
(2)除了主线程之外,耗时操作都应该规范到子线程中,线程之间会有相应的通信方式,但相互独立。
(3)然后看了一下所查资料: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比进程更小,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故对它的调度所用资源小,能更高效的提高系统内多个程序间并发执行的。 嗯,从大的说就是这样。
在平时的Android开发过程中,基本上都会用到线程handler,thread等等,具体的实现方法我就不在这里写了。

进程:
根据所查资料:是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可以申请和拥有系统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活动的实体,是一个“执行中的程序”。不只是程序的代码,还包括当前的活动。
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存在于一个系统中,与线程的区别是:

1、子进程和父进程有不同的代码和数据空间,而多个线程则共享数据空间,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执行堆栈和程序计数器为其执行上下文。
2、进程间相互独立,同一进程的各线程间共享。某进程内的线程在其它进程不可见。

3、进程间通信IPC,线程间可以直接读写进程数据段(如全局变量)来进行通信——需要进程同步和互斥手段的辅助,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4、线程上下文切换比进程上下文切换要快得多。

‘伍’ android中线程,进程都是什么意思(通俗易懂的)

android中的进程就是一个个独立的APP应用。线程可以理解为进程中的时间片断:从代码执行的角度来看,主线程就是APP从开始一句一句代码从上往下执行,而子线程的执行时间片断与主线程的执行时间片断是分开的,执行时间不会影响到主线程的执行时间。

‘陆’ Android 中的“子线程”解析

Android 中线程可分为 主线程 和 子线程 两类,其中主线程也就是 UI线程 ,它的主要这作用就是运行四大组件、处理界面交互。子线程则主要是处理耗时任务,也是我们要重点分析的。

首先 java 中的各种线程在 Android 里是通用的,Android 特有的线程形态也是基于 Java 的实现的,所以有必要先简单的了解下 Java 中的线程,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在 Java 中要创建子线程可以直接继承 Thread 类,重写 run() 方法:

或者实现 Runnable 接口,然后用Thread执行Runnable,这种方式比较常用:

简单的总结下:

Callable 和 Runnable 类似,都可以用来处理具体的耗时任务逻辑的,但是但具体的差别在哪里呢?看一个小例子:

定义 MyCallable 实现了 Callable 接口,和之前 Runnable 的 run() 方法对比下, call() 方法是有返回值的哦,泛型就是返回值的类型:

一般会通过线程池来执行 Callable (线程池相关内容后边会讲到),执行结果就是一个 Future 对象:

可以看到,通过线程池执行 MyCallable 对象返回了一个 Future 对象,取出执行结果。

Future 是一个接口,从其内部的方法可以看出它提供了取消任务(有坑!!!)、判断任务是否完成、获取任务结果的功能:

Future 接口有一个 FutureTask 实现类,同时 FutureTask 也实现了 Runnable 接口,并提供了两个构造函数:

用 FutureTask 一个参数的构造函数来改造下上边的例子:

FutureTask 内部有一个 done() 方法,代表 Callable 中的任务已经结束,可以用来获取执行结果:

所以 Future + Callable 的组合可以更方便的获取子线程任务的执行结果,更好的控制任务的执行,主要的用法先说这么多了,其实 AsyncTask 内部也是类似的实现!

注意, Future 并不能取消掉运行中的任务,这点在后边的 AsyncTask 解析中有提到。

Java 中线程池的具体的实现类是 ThreadPoolExecutor ,继承了 Executor 接口,这些线程池在 Android 中也是通用的。使用线程池的好处:

常用的构造函数如下:

一个常规线程池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来实现:

执行任务:

基于 ThreadPoolExecutor ,系统扩展了几类具有新特性的线程池:

线程池可以通过 execute() 、 submit() 方法开始执行任务,主要差别从方法的声明就可以看出,由于 submit() 有返回值,可以方便得到任务的执行结果:

要关闭线程池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IntentService 是 Android 中一种特殊的 Service,可用于执行后台耗时任务,任务结束时会自动停止,由于属于系统的四大组件之一,相比一般线程具有较高的优先级,不容易被杀死。用法和普通 Service 基本一致,只需要在 onHandleIntent() 中处理耗时任务即可:

至于 HandlerThread,它是 IntentService 内部实现的重要部分,细节内容会在 IntentService 源码中说到。

IntentService 首次创建被启动的时候其生命周期方法 onCreate() 会先被调用,所以我们从这个方法开始分析:

这里出现了 HandlerThread 和 ServiceHandler 两个类,先搞明白它们的作用,以便后续的分析。

首先看 HandlerThread 的核心实现:

首先它继承了 Thread 类,可以当做子线程来使用,并在 run() 方法中创建了一个消息循环系统、开启消息循环。

ServiceHandler 是 IntentService 的内部类,继承了 Handler,具体内容后续分析:

现在回过头来看 onCreate() 方法主要是一些初始化的操作, 首先创建了一个 thread 对象,并启动线程,然后用其内部的 Looper 对象 创建一个 mServiceHandler 对象,将子线程的 Looper 和 ServiceHandler 建立了绑定关系,这样就可以使用 mServiceHandler 将消息发送到子线程去处理了。

生命周期方法 onStartCommand() 方法会在 IntentService 每次被启动时调用,一般会这里处理启动 IntentService 传递 Intent 解析携带的数据:

又调用了 start() 方法:

就是用 mServiceHandler 发送了一条包含 startId 和 intent 的消息,消息的发送还是在主线程进行的,接下来消息的接收、处理就是在子线程进行的:

当接收到消息时,通过 onHandleIntent() 方法在子线程处理 intent 对象, onHandleIntent() 方法执行结束后,通过 stopSelf(msg.arg1) 等待所有消息处理完毕后终止服务。

为什么消息的处理是在子线程呢?这里涉及到 Handler 的内部消息机制,简单的说,因为 ServiceHandler 使用的 Looper 对象就是在 HandlerThread 这个子线程类里创建的,并通过 Looper.loop() 开启消息循环,不断从消息队列(单链表)中取出消息,并执行,截取 loop() 的部分源码:

dispatchMessage() 方法间接会调用 handleMessage() 方法,所以最终 onHandleIntent() 就在子线程中划线执行了,即 HandlerThread 的 run() 方法。

这就是 IntentService 实现的核心,通过 HandlerThread + Hanlder 把启动 IntentService 的 Intent 从主线程切换到子线程,实现让 Service 可以处理耗时任务的功能!

AsyncTask 是 Android 中轻量级的异步任务抽象类,它的内部主要由线程池以及 Handler 实现,在线程池中执行耗时任务并把结果通过 Handler 机制中转到主线程以实现UI操作。典型的用法如下:

从 Android3.0 开始,AsyncTask 默认是串行执行的:

如果需要并行执行可以这么做:

AsyncTask 的源码不多,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根据上边的用法,可以从 execute() 方法开始我们的分析:

看到 @MainThread 注解了吗?所以 execute() 方法需要在主线程执行哦!

进而又调用了 executeOnExecutor() :

可以看到,当任务正在执行或者已经完成,如果又被执行会抛出异常!回调方法 onPreExecute() 最先被执行了。

传入的 sDefaultExecutor 参数,是一个自定义的串行线程池对象,所有任务在该线程池中排队执行:

可以看到 SerialExecutor 线程池仅用于任务的排队, THREAD_POOL_EXECUTOR 线程池才是用于执行真正的任务,就是我们线程池部分讲到的 ThreadPoolExecutor :

再回到 executeOnExecutor() 方法中,那么 exec.execute(mFuture) 就是触发线程池开始执行任务的操作了。

那 executeOnExecutor() 方法中的 mWorker 是什么? mFuture 是什么?答案在 AsyncTask 的构造函数中:

原来 mWorker 是一个 Callable 对象, mFuture 是一个 FutureTask 对象,继承了 Runnable 接口。所以 mWorker 的 call() 方法会在 mFuture 的 run() 方法中执行,所以 mWorker 的 call() 方法在线程池得到执行!

同时 doInBackground() 方法就在 call() 中方法,所以我们自定义的耗时任务逻辑得到执行,不就是我们第二部分讲的那一套吗!

doInBackground() 的返回值会传递给 postResult() 方法:

就是通过 Handler 将最终的耗时任务结果从子线程发送到主线程,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 getHandler() 得到的就是 AsyncTask 构造函数中初始化的 mHandler , mHander 又是通过 getMainHandler() 赋值的:

可以在看到 sHandler 是一个 InternalHandler 类对象:

所以 getHandler() 就是在得到在主线程创建的 InternalHandler 对象,所以
就可以完成耗时任务结果从子线程到主线程的切换,进而可以进行相关UI操作了。
当消息是 MESSAGE_POST_RESULT 时,代表任务执行完成, finish() 方法被调用:

如果任务没有被取消的话执行 onPostExecute() ,否则执行 onCancelled() 。

如果消息是 MESSAGE_POST_PROGRESS , onProgressUpdate() 方法被执行,根据之前的用法可以 onProgressUpdate() 的执行需要我们手动调用 publishProgress() 方法,就是通过 Handler 来发送进度数据:

进行中的任务如何取消呢?AsyncTask 提供了一个 cancel(boolean mayInterruptIfRunning) ,参数代表是否中断正在执行的线程任务,但是呢并不靠谱, cancel() 的方法注释中有这么一段:

大致意思就是调用 cancel() 方法后, onCancelled(Object) 回调方法会在 doInBackground() 之后被执行而 onPostExecute() 将不会被执行,同时你应该 doInBackground() 回调方法中通过 isCancelled() 来检查任务是否已取消,进而去终止任务的执行!

所以只能自己动手了:

AsyncTask 整体的实现流程就这些了,源码是最好的老师,自己跟着源码走一遍有些问题可能就豁然开朗了!

‘柒’ Android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Android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下面我先介绍下Android进程和线程各是什么,然后再一一比较区别下

  1. Android进程基本知识:

    当一个程序第一次启动的时候,Android会启动一个LINUX进程和一个主线程。默认的情况下,所有该程序的组件都将在该进程和线程中运行。 同时,Android会为每个应用程序分配一个单独的LINUX用户。Android会尽量保留一个正在运行进程,只在内存资源出现不足时,Android会尝试停止一些进程从而释放足够的资源给其他新的进程使用, 也能保证用户正在访问的当前进程有足够的资源去及时地响应用户的事件。

    我们可以将一些组件运行在其他进程中,并且可以为任意的进程添加线程。组件运行在哪个进程中是在manifest文件里设置的,其中<Activity>,<Service>,<receiver>和<provider>都有一个process属性来指定该组件运行在哪个进程之中。我们可以设置这个属性,使得每个组件运行在它们自己的进程中,或是几个组件共同享用一个进程,或是不共同享用。<application>元素也有一个process属性,用来指定所有的组件的默认属性。


    Android中的所有组件都在指定的进程中的主线程中实例化的,对组件的系统调用也是由主线程发出的。每个实例不会建立新的线程。对系统调用进行响应的方法——例如负责执行用户动作的View.onKeyDown()和组件的生命周期函数——都是运行在这个主线程中的。这意味着当系统调用这个组件时,这个组件不能长时间的阻塞主线程。例如进行网络操作时或是更新UI时,如果运行时间较长,就不能直接在主线程中运行,因为这样会阻塞这个进程中其他的组件,我们可以将这样的组件分配到新建的线程中或是其他的线程中运行。

    Android会根据进程中运行的组件类别以及组件的状态来判断该进程的重要性,Android会首先停止那些不重要的进程。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一共有五个级别:


    1.1前台进程

    前台进程是用户当前正在使用的进程。只有一些前台进程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他们是最后一个被结束的,当内存低到根本连他们都不能运行的时候。一般来说, 在这种情况下,设备会进行内存调度,中止一些前台进程来保持对用户交互的响应。

    1.2可见进程

    可见进程不包含前台的组件但是会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可见的进程是的重要程度很高,除非前台进程需要获取它的资源,不然不会被中止。

    1.3服务进程

    运行着一个通过startService() 方法启动的service,这个service不属于上面提到的2种更高重要性的。service所在的进程虽然对用户不是直接可见的,但是他们执行了用户非常关注的任务(比如播放mp3,从网络下载数据)。只要前台进程和可见进程有足够的内存,系统不会回收他们。


    1.4后台进程

    运行着一个对用户不可见的activity(调用过 onStop() 方法).这些进程对用户体验没有直接的影响,可以在服务进程、可见进程、前台进 程需要内存的时候回收。通常,系统中会有很多不可见进程在运行,他们被保存在LRU (least recently used) 列表中,以便内存不足的时候被第一时间回收。如果一个activity正 确的执行了它的生命周期,关闭这个进程对于用户体验没有太大的影响。


    1.5空进程

    未运行任何程序组件。运行这些进程的唯一原因是作为一个缓存,缩短下次程序需要重新使用的启动时间。系统经常中止这些进程,这样可以调节程序缓存和系统缓存的平衡。


  2. 单线程模型

    线程在代码是使用标准的java Thread对象来建立,那么在Android系统中提供了一系列方便的类来管理线程——Looper用来在一个线程中执行消息循环,Handler用来处理消息,HandlerThread创建带有消息循环的线程。具体可以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当一个程序第一次启动时,Android会同时启动一个对应的主线程(Main Thread),主线程主要负责处理与UI相关的事件,如用户的按键事件,用户接触屏幕的事件以及屏幕绘图事件,并把相关的事件分发到对应的组件进行处理。所以主线程通常又被叫做UI线程。

    在开发Android应用时必须遵守单线程模型的原则: Android UI操作并不是线程安全的并且这些操作必须在UI线程中执行。


2.1 子线程更新UI Android的UI是单线程(Single-threaded)的。

为了避免拖住GUI,一些较费时的对象应该交给独立的线程去执行。如果幕后的线程来执行UI对象,Android就会发出错误讯息 。以后遇到这样的异常抛出时就要知道怎么回事了!

2.2 Message Queue

在单线程模型下,为了解决类似的问题,Android设计了一个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 线程间可以通过该Message Queue并结合Handler和Looper组件进行信息交换。下面将对它们进行分别介绍:


2..3 Message 消息

理解为线程间交流的信息,处理数据后台线程需要更新UI,则发送Message内含一些数据给UI线程。

2.4. Handler 处理者

是Message的主要处理者,负责Message的发送,Message内容的执行处理。后台线程就是通过传进来的Handler对象引用来sendMessage(Message)。而使用Handler,需要implement 该类的 handleMessage(Message) 方法,它是处理这些Message的操作内容,例如Update UI。通常需要子类化Handler来实现handleMessage方法。


2.5. Message Queue 消息队列

用来存放通过Handler发布的消息,按照先进先出执行。 每个message queue都会有一个对应的Handler。Handler会向message queue通过两种方法发送消息:sendMessage或post。这两种消息都会插在message queue队尾并按先进先出执行。但通过这两种方法发送的消息执行的方式略有不同:通过sendMessage发送的是一个message对象,会被Handler的handleMessage()函数处理;而通过post方法发送的是一个runnable对象,则会自己执行。

2.6 Looper Looper是每条线程里的Message Queue的管家。

Android没有Global的Message Queue,而Android会自动替主线程(UI线程)建立Message Queue,但在子线程里并没有建立Message Queue。所以调用Looper.getMainLooper()得到的主线程的Looper不为NULL,但调用Looper.myLooper()得到当前线程的Looper就有可能为NULL。


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Android进程和线程的二者的区别所在。

‘捌’ 安卓开发线程和进程讲解


本教程为大家介绍安卓开发中的线程和进程,安卓平台中当首次启动运行一个组件的时候,Android会相应的启动了一个进程。默认的,所有的组件和程序运行在这个进程和线程中,也可以安排组件在其他的进程或者线程中运行。
进程:组件运行的进程由manifest file控制。组件的节点activity, service, receiver, 和 provider 都包含一个 process 属性。这个属性可以设置组件运行的进程:可以配置组件在一个独立进程运行,或者多个组件在同一个进程运行。甚至可以多个程序在一个进程中运行——如果这些程序共享一个User ID并给定同样的权限。 节点也包含 process 属性,用来设置程序中所有组件的默认进程。
所有的组件在此进程的主线程中实例化,系统对这些组件的调用从主线程中分离。并非每个对象都会从主线程中分离。一般来说,响应例如View.onKeyDown()用户操作的方法和通知的方法也在主线程中运行。这就表示,组件被系统调用的时候不应该长时间运行或者阻塞操作(如网络操作或者计算大量数据),因为这样会阻塞进程中的其他组件。可以把这类操作从主线程中分离。
当更加常用的进程无法获取足够内存,Android可能会关闭不常用的进程。下次启动程序的时候会重新启动进程。
当决定哪个进程需要被关闭的时候, Android会考虑哪个对用户更加有用。如Android会倾向于关闭一个长期不显示在界面的旦颂歼进程来支持一个经常显示在界面的进程。
线程:即使为组件分配了不同的进程,有时候也需要再分配线程。比如用户界面需要很快对用户进行响应,因此某些费时的操作,如网络连接、下载或者非常占用服务器时间的操作应该放到其他线程。
线程通过java的标准对象Thread 创建. Android 提供了很多方便的管理线程的方法:— Looper 在线程中运行一个消息循环; Handler 传递一个消息; HandlerThread 创建一个带有消息循环的线程。
远程调用Remote procere calls
Android有一个远程调用(RPCs) 的轻量级机制— 通过这个机制,方法可以在本地调用,在远程执行(在其他进程执行),还可以返回一个值。要实现这个需求,必须分解方法调用,并且所有要传递的数据必须是操作系统可以访问的级别。从本地的进程和内存地址传送到远程的进程和内存地樱正址并在远程处理和返回。返回值必须向相反的方向传递。Android提供了做以上操作的代码,所以开发者可以专注于实现RPC的接口。
一个RPC接口只能包含方法。所有的方法都是同步执行的(直到远程方法返回,本地方法才结束阻塞),没有返回值的时候也是如此。
简单来说,这个机制是这样的:使用IDL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定义你想要实现的接口, aidl 工具可以生成用于java的接口定义,本地和远程都要使用这个定义。它包含2个类,
inner类包含了所有的管理远程程序(符合IDL描述的接口)所需要的代码。所有的inner类实现了IBinder 接口.其中一个在本地使用,可以不管它的代码;另外一个叫做Stub继承了 Binder 类。为了实现远程调用,这个类包含RPC接口。开发者可以继承Stub类来实现需要的方法。
一般来说,远程进程会被一个service管理(因为service可以通知操作系统这个进程的信息并和其他进程通信),它也会包含aidl 工具产生的接口文件,Stub类实现了远处那个方法。服务的客户端只需要aidl 工具产生的接口文件。
以下是如何连接服务和客户端调用:
·服务的客户端(本地)会实现onServiceConnected() 和onServiceDisconnected() 方法,这样,当客户端连接或者断开连接的时候可以获取到通知。通过 bindService() 获取到服务的连接。
· 服务的 onBind() 方法中可以接收或者拒绝连接,取决它收到的intent (intent通过 bindService()方法连接到服务). 如果服务接收了连接,会返回一个Stub类的实例.
· 如果服务接受了连接,Android会调用客户端的onServiceConnected() 方法,模冲并传递一个Ibinder对象(系统管理的Stub类的代理),通过这个代理,客户端可以连接远程的服务。
以上的描述省略很多RPC的机制。请参见Designing a Remote Interface Using AIDL 和 IBinder 类。
线程安全的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方法可能调用不止一个的线程,因此需要注意方法的线程安全。
对于可以远程调用的方法,也要注意这点。当一个调用在Ibinder对象中的方法的程序启动了和Ibinder对象相同的进程,方法就在Ibinder的进程中执行。但是,如果调用者发起另外一个进程,方法在另外一个线程中运行,这个线程在和IBinder对象在一个线程池中;它不会在进程的主线程中运行。例如,一个service从主线程被调用onBind() 方法,onBind() 返回的对象(如实现了RPC的Stub子类)中的方法会被从线程池中调用。因为一个服务可能有多个客户端请求,不止一个线程池会在同一时间调用IBinder的方法。因此IBinder必须线程安全。
简单来说,这个机制是这样的:使用IDL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定义你想要实现的接口, aidl 工具可以生成用于java的接口定义,本地和远程都要使用这个定义。它包含2个类,
inner类包含了所有的管理远程程序(符合IDL描述的接口)所需要的代码。所有的inner类实现了IBinder 接口.其中一个在本地使用,可以不管它的代码;另外一个叫做Stub继承了 Binder 类。为了实现远程调用,这个类包含RPC接口。开发者可以继承Stub类来实现需要的方法。
一般来说,远程进程会被一个service管理(因为service可以通知操作系统这个进程的信息并和其他进程通信),它也会包含aidl 工具产生的接口文件,Stub类实现了远处那个方法。服务的客户端只需要aidl 工具产生的接口文件。
以下是如何连接服务和客户端调用:
·服务的客户端(本地)会实现onServiceConnected() 和onServiceDisconnected() 方法,这样,当客户端连接或者断开连接的时候可以获取到通知。通过 bindService() 获取到服务的连接。
· 服务的 onBind() 方法中可以接收或者拒绝连接,取决它收到的intent (intent通过 bindService()方法连接到服务). 如果服务接收了连接,会返回一个Stub类的实例.
· 如果服务接受了连接,Android会调用客户端的onServiceConnected() 方法,并传递一个Ibinder对象(系统管理的Stub类的代理),通过这个代理,客户端可以连接远程的服务。
线程安全的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方法可能调用不止一个的线程,因此需要注意方法的线程安全。
对于可以远程调用的方法,也要注意这点。当一个调用在Ibinder对象中的方法的程序启动了和Ibinder对象相同的进程,方法就在Ibinder的进程中执行。但是,如果调用者发起另外一个进程,方法在另外一个线程中运行,这个线程在和IBinder对象在一个线程池中;它不会在进程的主线程中运行。例如,一个service从主线程被调用onBind() 方法,onBind() 返回的对象(如实现了RPC的Stub子类)中的方法会被从线程池中调用。因为一个服务可能有多个客户端请求,不止一个线程池会在同一时间调用IBinder的方法。因此IBinder必须线程安全。
简单来说,一个content provider 可以接收其他进程的数据请求。即使ContentResolver和ContentProvider类没有隐藏了管理交互的细节,ContentProvider中响应这些请求的方法(query(), insert(), delete(), update(), and getType() )— 是在content provider的线程池中被调用的,而不是ContentProvider的本身进程。因为这些方法可能是同时从很多线程池运行的,所以这些方法必须要线程安全。

‘玖’ Android中的线程和线程池

一、除了Thread外,扮演线程角色的还有:AsyncTask和IntentService,同时HandlerThread也扮演特殊的线程。

      IntentService:内部采用HandlerThread来执行,像一个后台线程,同时是一个服务,不容易被系统杀死。

二、HandlerThread的run方法是一个无限循环

三、IntentService中任务是排队执行的

四、AsyncTask 

1、Android1.6之前串悄段桐行执行任务,1.6时候采用线程池里的并行,Android3.0开始又开始串行(为了避免并发错误),单任可以并行。

2、AsyncTask必须在UI线程调用(不过这个不是绝对的,和版本有关燃腔系,API 16之前,API 16到 22, API 22以后) 参考一

原因:内部有静态Handler,采用UI线程的Looper来处理消息,这就是为什么AsyncTask必须在UI线程调用,因为子线程默认没有Looper无法创建下面的Handler,程序会直接Crash

3、AsyncTask中有两个线程池和一个Handler,一个线程池用启坦于任务排队,一个线程池用于真正的执行任务,InternalHandler用于将

执行环境从线程池切换到主线程

AsyncTask串行与并行

五、线程池

线程池中多余的线程是如何回收的

‘拾’ Android线程池的使用

在Android中有主线程和子线程的区分。主线程又称为UI线程,主要是处理一些和界面相关的事情,而子线程主要是用于处理一些耗时比较大的一些任务,例如一些网络操作,IO请求等。如果在主线程中处理这些耗时的任务,则有可能会出现ANR现象(App直接卡死)。

线程池,从名字的表明含义上我们知道线程池就是包含线程的一个池子,它起到新建线程、管理线程、调度线程等作用。

既然Android中已经有了线程的概念,那么为什么需要使用线程池呢?我们从两个方面给出使用线程池的原因。

在Android中线程池就是ThreadPoolExecutor对象。我们先来看一下ThreadPoolExecutor的构造函数。

我们分别说一下当前的几个参数的含义:
第一个参数corePoolSize为 核心线程数 ,也就是说线程池中至少有这么多的线程,即使存在的这些线程没有执行任务。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如果在线程池中设置了allowCoreThreadTimeOut为true,那么在 超时时间(keepAliveTime) 到达后核心线程也会被销毁。
第二个参数maximumPoolSize为 线程池中的最大线程数 。当活动线程数达到这个数后,后续添加的新任务会被阻塞。
第三个参数keepAliveTime为 线程的保活时间 ,就是说如果线程池中有多于核心线程数的线程,那么在线程没有任务的那一刻起开始计时,如果超过了keepAliveTime,还没有新的任务过来,则该线程就要被销毁。同时如果设置了allowCoreThreadTimeOut为true,该时间也就是上面第一条所说的 超时时间
第四个参数unit为 第三个参数的计时单位 ,有毫秒、秒等。
第五个参数workQueue为 线程池中的任务队列 ,该队列持有由execute方法传递过来的Runnable对象(Runnable对象就是一个任务)。这个任务队列的类型是BlockQueue类型,也就是阻塞队列,当队列的任务数为0时,取任务的操作会被阻塞;当队列的任务数满了(活动线程达到了最大线程数),添加操作就会阻塞。
第六个参数threadFactory为 线程工厂 ,当线程池需要创建一个新线程时,使用线程工厂来给线程池提供一个线程。
第七个参数handler为 拒绝策略 ,当线程池使用有界队列时(也就是第五个参数),如果队列满了,任务添加到线程池的时候的一个拒绝策略。

可以看到FixedThreadPool的构建调用了ThreadPoolExecutor的构造函数。从上面的调用中可以看出FixedThreadPool的几个特点:

可以看到CacheThreadPool的构建调用了ThreadPoolExecutor的构造函数。从上面的调用中可以看出CacheThreadPool的几个特点:

可以看到ScheledThreadPoolExecutor的构建调用了ThreadPoolExecutor的构造函数。从上面的调用中可以看出ScheledThreadPoolExecutor的几个特点:

可以看到SingleThreadExecutor的构建调用了ThreadPoolExecutor的构造函数。从上面的调用中可以看出SingleThreadExecutor的几个特点:

热点内容
国图数据库 发布:2024-11-29 10:34:15 浏览:540
vpn免流服务器搭建 发布:2024-11-29 10:26:12 浏览:244
c源文件编译后的扩展名为 发布:2024-11-29 10:08:40 浏览:923
脚本自动登录 发布:2024-11-29 09:55:27 浏览:62
安卓的无线网络在哪里 发布:2024-11-29 09:54:13 浏览:652
谷歌浏览器打开ftp 发布:2024-11-29 09:46:30 浏览:668
热线女孩ftp 发布:2024-11-29 09:46:29 浏览:71
安卓作曲哪个软件好用 发布:2024-11-29 09:29:30 浏览:903
怎么看拨号服务器ip 发布:2024-11-29 09:28:17 浏览:931
王者配置怎么样 发布:2024-11-29 09:22:58 浏览: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