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为什么不是安卓套壳
1. 为什么“鸿蒙”不是第二个“安卓”,如何看待鸿蒙里的安卓痕迹
华为将在6月2日晚8点举办鸿蒙操作系统及华为 全场景 新品发布会。官方微博也在同一时间更名为Harmony OS,同时更新了鸿蒙操作系统的开机视频。 ——Harmony OS会带来哪些改变?
“鸿蒙”走过的那些路
Harmony OS 历程
目前,已经有19款机型提前享受到了HarmonyOS; 鸿蒙的出世,看似是华为的应对之举,实则是提前的布局和积累;
鸿蒙的多个版本…
为什么“鸿蒙”不是第二个“安卓”
HarmonyOS从设计之初,就是面向未来万物互联时代的操作系统,“我们希望用一套操作系统解决所有IoT硬件设备搭载系统的问题,硬件生产厂家不需要在生产不同硬件的时候,裁剪或者寻找一个新的系统安装。” ——王成录表示 。
鸿蒙系统的开发和诞生,是基于华为对于物联网时代的观察——原本就是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万物互联”准备的。
更重要的是,HarmonyOS给所有应用开发者提供分布式编程框架,让大家用自己熟悉的编程语言,只写一次的业务逻辑就能够运行在所有设备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在各个孤立设备上的共享,打通各个设备间交互的障碍。
相比安卓在不同的 :操作系统、屏幕尺寸、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整套的开发适配; 鸿蒙采用分布式的开源方式,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开发效率大大提高, 分布式技术、跨终端、多场景,是HarmonyOS中不断被提及的特点。
谷歌的安卓系统虽然开源,但却不具备将其他设备的功能整合起来的能力,属于单一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 ;而鸿蒙能够打通手机与其他设备间沟通的障碍,整合各个设备的能力,可以说是面向全新的“5G时代”的底层系统;
鸿蒙的意义:跳脱出此前直接售卖硬件的商业模式,摆脱芯片封锁带来的业务风险,通过鸿蒙OS为业务开拓出全新的空间。 虽然鸿蒙当前还在努力崛起的初级阶段,生态打造任重道远,但是背后的意义却极为深远。
如何看待Harmony OS里Android痕迹
一直以来,对于鸿蒙的争议很大一部分来自于: “华为鸿蒙系统到底是不是安卓系统套壳”?
关于代码等专业方面的问题,此处不做赘述,其实只要考虑清楚三个方面的问题,想必就能够得出结论。
首先, 谷歌在对华为的限制方面,并没有切断安卓的供应,被切断的是GMS的供应,针对这一点,华为找到了HMS的解决方式,其中压根没有鸿蒙什么事;
其次, 华为作为一个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大型企业,在明知安卓系统发展成熟的前提下,造一个哪怕与安卓完全独立的应用生态是没有问题的;
再简单直白一些,如今智能手机市场上,用户在搭载什么样的系统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于鸿蒙系统来说,它的UI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流畅,是否能够使用原先用户可应用的APP,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因此: 从现阶段华为公开的消息看,如果说鸿蒙是“套壳安卓”,那么安卓也可以是“套壳EMUI”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滑稽的说法。
2. 鸿蒙系统是不是安卓套壳鸿蒙为什么要兼容安卓
关于鸿蒙系统的争论一直讨论激烈,有人无知,有人浑水摸鱼……各色人种千奇百怪。本来网上关于鸿蒙的文章、科普很多了,作为一个非专业的关注者不想踩雷,可是实在看不下去各种混淆视听,带偏舆论的声音。以我所知,希望简单明了的从我个人认知角度谈一谈,愿对真正关心这个中国自己,华为呕心沥血研究出的万物互联系统有个清晰、明确的认知。
下面我主要从争议最大的鸿蒙是不是安卓套壳和鸿蒙既然不是安卓套壳为什么要兼容安卓APP两个方面来谈一谈。
鸿蒙系统是不是安卓套壳?
上图包括现在存在的手机系统的前世今生和相互关系。鸿蒙在华为没有推出之前,还有诺基亚搞过的塞班系统,后来没能存活。现在是安卓和苹果统领手机系统。可以看出鸿蒙和安卓都是基于linux开源开发出来的属于同级别的,也就不存在套壳的说法。
上图两部手机都是我的,升级鸿蒙后开机画面已经不同。如果基于安卓,开机画面必有安卓英文。也能说明鸿蒙和安卓是各自基于Linux研发出来的独立系统。不同于基于安卓的OPPO、VIVO、小米的MIUI和华为以前的EMUI,他们共同特点是基于安卓改造的UI,开机画面都有安卓英文,不能称之为手机系统。
还有同样基于Linux,鸿蒙系统是微内核 ,安卓是宏内核。微内核各内核有问题不会相互影响,而不会导致系统崩溃,宏内核就会崩溃。
鸿蒙系统不只是手机系统,他高于安卓和苹果系统的,是万物互联前瞻性的。有人说安卓和苹果也可以和PC、电脑、电视互联。虽然如此但是有本质区别,安卓和苹果需要通过安装APP作为媒介才能做到互联互通,而且延迟、卡顿和鸿蒙没有优势。如果是安装鸿蒙系统的设备,不需要安装APP就可以直接互联,简单方便、快捷。
再说鸿蒙系统既然不是安卓套壳为什么要兼容安卓APP?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第一张图可以看出,安卓和苹果无论从市场占有率和研发时间上都已经无可争议的完全占有了手机系统市场。最早还有诺基亚的塞班,后来国内阿里和移动都出过自己的系统,都别说撼动他们的位置了,最后都无法生存而消失了。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是研发时间早,长时间不断的投入改造升级。另一个庞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完整成熟系统生态。新生系统面临没生态,没有市场占有率、新生系统成熟度,大众的选择也就一目了然,生存机率比九死一生还难。
鸿蒙系统研发时间晚,缺点很明显。优势后发有前车之鉴和华为做过基于安卓的EMUI对安卓了如指掌,有自己的庞大客户群基础。再一个鸿蒙前期布局就考虑到开拓新用户群和生态建设困难。面对安卓苹果已经完全占有的手机系统和生态环境。华为鸿蒙做了两方面的突围准备。一方面通过以前做安卓UI和同样基于linux的共性,可以通过方舟编译器兼容安卓APP作为过度留住客户群,无缝转鸿蒙系统。这样可以通过不影响客户体验的情况下升级为鸿蒙系统,在没有建立起完整成熟的生态前保留住客户群,换取时间去逐步换掉安卓APP,换成成熟的鸿蒙生态。就避免了,匆忙换鸿蒙系统没有生态系统和系统生态不成熟造成影响体验的负面问题,增加生存、发展机率。另一方面,安卓苹果完全统治手机系统,搏杀难度极高,继续升级客户鸿蒙系统先研发兼容安卓APP,稳定客户群而逐步研发自己的成熟生态替换;再就是华为提出的1+8+N战略。这个1就是手机,8是通过手机鸿蒙系统链接的其它安装鸿蒙系统的PC、电脑、 汽车 、电视……等其它设备,再通过这个8个子系统链接更多设备,做到万物互联。以前是手机为主是关键,在被制裁后,手机市场华为已经拓展乏力,增量大不如前。只好跳过关键的1,从后面的8开始同步发展,这样可以大幅度增加有鸿蒙系统设备的市场占有率,更多占有率就是更多的体验与广告,再稳步发展。这样做也是为了活下去,再发展壮大。
两个问题解答完了,再说一下题外话和我自己手机升级鸿蒙系统后的一些感受。
手机升级鸿蒙系统后感觉屏幕视觉比以前通透、流畅度提高了,耗电没有感觉变化。还增加许多方便的新功能。
大家都知道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已经有两年了,首当其冲就是中兴,因为受制于人中兴接受巨额赔偿,美国监管部门进驻监督,才勉强活下来。然后又先在加拿大非法拘禁孟晚舟,华为没有答应条件,开启了旷日持久的孟晚舟案和起初对的华为制裁到全面制裁。美国举一国之力打压一个中国高 科技 公司,已经说明了华为这个世界五百强的 科技 公司的实力和实至名归。那些说华为研究的鸿蒙系统是“哄蒙”,是真的无知还是别有用心,我们都要坚决的回击,不能让他们混淆视听、浑水摸鱼误导舆论。华为作为世界五百强的 科技 公司,受美国打压已经很难,但是都没有动摇华为人拼搏向上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继续艰难前行,为了我国不在交着高昂的专利费还要处处受制于人而奋勇前进。一直有人说鸿蒙就是个笑话,世界上那么多发达国家,为什么只有安卓苹果系统,可见研发生存难度,也间接证明了华为鸿蒙的实力和 科技 含量。外国人都没敢笑话放个屁,你们的质疑哪来的底气?鸿蒙系统是面向世界的,不是说个人或者一个公司弄出来的噱头,这样的玩笑华为这样的世界五百强能拿公司的声誉甚至生命去开玩笑吗?鸿蒙初生在这样世界环境下必然艰难,需要成长和磨砺,需要宽容、时间和客观看待的大众的支持,毕竟是我们国家自己的东西。我一定支持华为和鸿蒙系统,也相信他会越来越好,在世界上和安卓、苹果平起平坐,甚至超越它们!
文笔有限,可能有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理性探讨,留言沟通!
3. 鸿蒙确实用了安卓开源项目代码,但安卓套壳论却是一戳即破的谎言
现在华为鸿蒙系统(Harmony OS)已经到了大规模推广、搭载前的最后公测阶段,已经有很多人升级到了鸿蒙,事实就摆在面前了,所以现在关于鸿蒙系统是PPT的说法,差不多都该很快消失了。
目前对鸿蒙系统的质疑声音,又集中到了“安卓套壳”这个老话题上来,毕竟鸿蒙系统确实是全面兼容安卓APP,而且在日常界面上也和安卓系统很类似。很多所谓程序员就根据鸿蒙系统中确实有很多AOSP(安卓开源项目)的开源代码来认定,鸿蒙系统就是安卓套个壳而已。
一、这样的观点,实际上从稍有知识产权、法律常识的角度看,根本就是不可能成立的。
难道一个强悍的谷歌公司,就没有几个律师(法务)懂这事?你以为谷歌强制要求的 安卓手机开机界面“Powered by android” 只是个摆设,或是个花架子没用的?如果说谁家手机系统底层是安卓,却不遵从这个规则,怕是早就被谷歌告进了法院。谷歌有多么狠没人不知道吧?要知道谷歌自家私有的GMS(谷歌移动服务),早就禁止华为手机安装了。当时谷歌那可是步步紧逼,坚决把禁止华为使用GMS进行到底的力度。
放心吧,谷歌没这么傻,华为更没这么傻。如果鸿蒙系统不是完全自己开发的,华为有必要多此一举? 华为现在的 “安卓+EMUI+HMS(华为移动服务)”模式 ,不也是用得好好的吗? 而且,“安卓+EMUI+HMS”这个模式,只要华为想用安卓开源系统,还可以一直用下去,完全符合开源项目规则。
其实这也是目前小米、OPPO、vivo、三星等所有安卓系手机厂家都在做的,比如小米的安卓+MIUI等。况且,华为的EMUI也很强大,完全不比任何别家UI系统差。
二、即便是从软件技术、软件开源社区及开源软件规则这些常识看,鸿蒙系统使用AOSP(安卓开源项目)的开源代码不但合规,还是合情、合理的。
下面咱们来看看2021年1月下旬,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鸿蒙操作系统负责人王成录接受采访时,对鸿蒙系统全面、深入的介绍。王成录这位资深“程序员”,应该是最有资格介绍鸿蒙系统的了。
这里王成录还是把对鸿蒙系统的质疑归结于理解不一致的问题。他说并不是所有安卓代码都是谷歌开发的,安卓系统的绝大部分代码来自开源社区。
鸿蒙也会吸收社区的优秀技术和代码,用了AOSP(Android 开源项目)的开源代码,就认定鸿蒙是安卓换了皮,说明这类吐槽者没有太准确理解什么是开源。开源系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大家都来贡献代码,大家都可以免费使用。而华为本身就是安卓开源系统最大的贡献者之一。
王成录说到 今年10月,鸿蒙第三阶段的开源代码会上线,来自AOSP社区的、由谷歌贡献的代码就几乎没有了 。相信华为的这个时间表,那些吐槽的所谓“程序员”应该可以理解了。
由此可见, 鸿蒙系统是庞大的,特别是前期吸收开源社区的技术、代码,都可以显着提高系统开发的进程,华为何乐而不为呢?这个槽点,该破了。
类似的,鸿蒙系统对于安卓APP的兼容,也是这个连续性的道理。王成录明确提到,现在鸿蒙生态的应用量(APP及开发者)还不够多。他说谷歌安卓系统有约2000万开发者,苹果iOS有2400万开发者,鸿蒙生态的开发者数量还差很多。所以, 在鸿蒙生态起步的初级阶段,兼容安卓不但不该被吐槽,反而应该是一个妙招 。
当然华为也没有忽视自有生态建设。华为选择了中国应用市场(APP)下载量排名前200的厂家,一个个去沟通,已确定做方案的达到70%。鸿蒙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早在紧张进行中。
这些吐槽的所谓程序员,要么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为了吐槽鸿蒙而装糊涂;要么根本就不是程序员,打着程序员的幌子,纯粹就是为了吐槽鸿蒙而已。
三、最后做个善意提醒,现在用着安卓系统的手机厂家,也不要高兴太早,或是暗自庆幸自己运气好,没有被谷歌打压。
谷歌可是在一步步收紧对安卓系统的控制,说不定啥时候让你交点儿使用费,怕是躲不开的。而且交点儿使用费,怕这还是好的。 要是哪天你也想真心实意做点儿技术活,也搞点儿高新 科技 ,难免要被美国盯上,难道就不怕和华为一样也被禁掉GMS?多做点儿准备,不是坏事。
并且鸿蒙系统的微内核、软总线、分布式架构的先进性,是安卓系统不可匹敌的。随着鸿蒙系统生态进一步完善,加上华为鸿蒙系统的开放政策,相信用上更先进的系统,对任何厂商都有吸引力。用上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何乐而不为?连谷歌都在开发安卓的替代系统Fuchsia了,难道还有人怀疑安卓必将被淘汰的结果吗?
鸿蒙系统确实是个新事物,很多人对其缺乏认识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中国之前确实也没有拿出一个成功的操作系统,鸿蒙系统突围而出的难度的确很大,有些人缺乏信心也有可能。 但是现在华为有实力、有机会,鸿蒙成功就在眼前,我们还腿软,就不该了。
4. 鸿蒙套壳安卓深度分析
以下内容属于个人观点
2019年8月9日,制裁下的华为正式发布了全新的操作系统HarmonyOS(以下简称鸿蒙)。鉴于多方面的相似,鸿蒙系统被质疑是否是安卓套壳,是否是EMUI的下一代。本文将从几个角度分析。
首先给出官方的定义:华为鸿蒙系统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同时, 谷歌方面承认鸿蒙系统是独立于安卓的操作系统。
一、系统内核
首先需要介绍一个概念:内核。
内核分为宏内核和微内核,宏内核真提醒整体性强,因此调动各方面的性能强,但一旦某一个部分出现崩溃,就会整体崩溃;微内核的特点是分布式,将一部分操作系统功能移出内核至用户态,从而降低内核的复杂性,性能稍有损失,但扩展性极强,便于添加新功能,且各部分不相互影响。
如上图,鸿蒙和安卓都是基于Linux的,而iOS基于更为基础的 Unix。安卓是宏内核,鸿蒙是微内核,iOS是混合内核。由此, 鸿蒙和安卓的基础都是Linux,但走的路线不同,一个是微内核,一个是宏内核,各有优势。
二、系统创新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安卓开放社区是全世界开放共有的,并不是安卓系统独家的,代码都是开源的。
鸿蒙是AOSP加上HMS服务再加上OpenHarmony,其中用到了安卓开源代码。而华为鸿蒙自研的EROFS超级文件系统(开源), 极大地提升了性能, 此项技术也将在安卓13上被使用。
三、发展成本
从消费者直观的角度,我们看到的东西很多都没有变,这就引起了套壳的猜想。这时就不得不提到新系统的 适配成本 。
一方面, 安卓系统十几年的发展下来,应用链已经完全成熟。 试想一下,企业是注重利益和效益的,如果这个时候去适配一个全新的系统,显然会浪费一部分资源。 这也是鸿蒙独家应用发展相对较慢的原因。 因此,华为方给出了更高的提成比例来吸引开发者。所以,此时的鸿蒙 兼容基于安卓开发的应用显然是最好的选择,等到应用链完全成熟再完全抛开兼容。
附赠一个寻找鸿蒙应用的方法:在华为应用市场中搜索“鸿蒙”,应用图标右下角有HMOS方形字样的则是。另外,鸿蒙独特的安装包后缀名为.hpk
有朋友会问:“为什么不等鸿蒙完全成熟再用呢?”原因是,在美国的制裁中,明确规定禁止华为使用安卓系统。为了不影响用户的软件使用,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另一方面,从UI设计来讲,华为先前是EMUI是很多年积累的经验, 如果仅仅是为了独特而更换UI设计,不仅会给老用户带来高昂的学习成本,让新用户望而却步,而且甚至是系统更加难以操做。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很大程度是一样的。
四、总结
鸿蒙系统有很多独创 ,如超级终端,十分便捷, 但我们也不否认其仍不完善 。 没有一天建起的城市,也不可能一下子成长为巨人 。
2020年9月,鸿蒙进入2.0时代。2022年7月27日,鸿蒙3.0即将到来,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