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卓系统 » androidload

androidload

发布时间: 2023-07-23 06:34:54

❶ 【Android】Android中的类加载

前文: 【java】ClassLoader与双亲委派机制

Android中的类加载器有三种, DexClassLoader 、 PathClassLoader 、 BootClassLoader 。
其中 BootClassLoader 是系统启动时预加载常用类的,一般使用不到。 DexClassLoader 、 PathClassLoader 都是继承自 BaseDexClassLoader 。
但 DexClassLoader 和 PathClassLoader 并没有重写 BaseDexClassLoader 中的任何方法,所以源码只需要看 BaseDexClassLoader 即可。

由于Android SDK并没有包含 BaseDexClassLoader ,所以需要到源码查询网站查询源码,如下:

复制这个java文件到对应源码文件夹下就可以在Android Studio中查看了。

通过调试可以看到,Android中普通类的加载器其实是 PathClassLoader 。追踪 PathClassLoader.findClass 方法,即可获取Android的类加载过程:

PathClassLoader.findClass -- 继承自 --> BaseDexClassLoader.findClass()
-> BaseDexClassLoader.pathList.findClass()
-> DexPathList.dexElements.foreach { element.findClass() }
-> Element.findClass()
-> Element.dexFile.loadClassBinaryName()
-> DexFile.defineClass()

即类加载过程通过 BaseDexClassLoader.findClass 、 DexPathList.findClass 、 Element.findClass 、 DexFile.loadClassBinaryName ,最终会落到 DexFile.defineClass 方法中,然后就交给native层了。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 BaseDexClassLoader.findClass 的开头有这么一段:

这段是在Android 10新加入的,据称是为了实现 shared library 功能的,在之前的版本中没有这一段。

在上一节中知道了,类加载的流程如下:
BaseDexClassLoader.findClass() ->
BaseDexClassLoader.pathList.findClass() ->
DexPathList.dexElements.foreach { element.findClass() } ->
Element.findClass() -> ...

看 DexPathList.findClass 方法:

可以发现, DexPathList 加载类的方法是遍历 dexElements 数组依次加载,知道获取到值为止。所以可以通过修改这个数组,把新的dex文件放在数组的前面,使其加载修改后的类,从而实现热修复。

根据以上原理,写下这个工具类,有效性待验证:

❷ android 的native方法,在哪使用System.loadLib()方法

不是loadLib,是

static{
System.loadLibrary("你的库名");
}

这个是在类被加载的时候加载的,也就是你的Test。你说的有些没有使用load,是因为在系统启动的时候so已经被加载了。你可以通过命令行看到系统里面的很多so:

如果so被加载了,你就不需要再使用加载代码,可以直接用native接口

❸ android loaddatawithbaseurl 和loarl的区别

在开发Android平台的互联网应用时,经常会使用到WebView,好处主要有两个,一是可以更改要展现的内容(包括样式),二是可以实现部分功能的跨平台。

Android的WebView组件使用非常简单,可以使用loadUrl()加载一个Url地址,也可以使用loadData()或 loadDataWithBaseURL()加载一段HTML代码片段。loadUrl()的使用大家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loadData()和 loadDataWithBaseURL()在使用上的差异可能有些人还不太清楚。
首先,从方法的定义来看:
public void loadData (String data, String mimeType, String encoding)
public void loadDataWithBaseURL (String baseUrl, String data, String mimeType, String encoding, String historyUrl)
loadDataWithBaseURL()比loadData()多两个参数,可以指定HTML代码片段中相关资源的相对根路径,也可以指定历史Url。两个方法的其余三个参数相同。

其次,两个方法加载的HTML代码片段有些不同,loadData()中的html data中不能包含'#', '%', '\', '?'四中特殊字符,这就为我们内嵌css等制造了些许麻烦,因为css中经常用'#', '%'等字符,需要如何处理呢?我们需要用UrlEncoder编码为%23, %25, %27, %3f 。
/**
* Loads the given data into this WebView using a 'data' scheme URL.
* <p>
* Note that JavaScript's same origin policy means that script running in a
* page loaded using this method will be unable to access content loaded
* using any scheme other than 'data', including 'http(s)'. To avoid this
* restriction, use {@link
* #loadDataWithBaseURL(String,String,String,String,String)
* loadDataWithBaseURL()} with an appropriate base URL.
* <p>
* If the value of the encoding parameter is 'base64', then the data must
* be encoded as base64. Otherwise, the data must use ASCII encoding for
* octets inside the range of safe URL characters and use the standard %xx
* hex encoding of URLs for octets outside that range. For example,
* '#', '%', '\', '?' should be replaced by %23, %25, %27, %3f respectively.
* <p>
* The 'data' scheme URL formed by this method uses the default US-ASCII
* charset. If you need need to set a different charset, you should form a
* 'data' scheme URL which explicitly specifies a charset parameter in the
* mediatype portion of the URL and call {@link #loadUrl(String)} instead.
* Note that the charset obtained from the mediatype portion of a data URL
* always overrides that specified in the HTML or XML document itself.
*
* @param data a String of data in the given encoding
* @param mimeType the MIME type of the data, e.g. 'text/html'
* @param encoding the encoding of the data
*/
public void loadData(String data, String mimeType, String encoding) {
checkThread();
mProvider.loadData(data, mimeType, encoding);
}
/**
* Loads the given data into this WebView, using baseUrl as the base URL for
* the content. The base URL is used both to resolve relative URLs and when
* applying JavaScript's same origin policy. The historyUrl is used for the
* history entry.
* <p>
* Note that content specified in this way can access local device files
* (via 'file' scheme URLs) only if baseUrl specifies a scheme other than
* 'http', 'https', 'ftp', 'ftps', 'about' or 'javascript'.
* <p>
* If the base URL uses the data scheme, this method is equivalent to
* calling {@link #loadData(String,String,String) loadData()} and the
* historyUrl is ignored.
*
* @param baseUrl the URL to use as the page's base URL. If null defaults to
* 'about:blank'.
* @param data a String of data in the given encoding
* @param mimeType the MIMEType of the data, e.g. 'text/html'. If null,
* defaults to 'text/html'.
* @param encoding the encoding of the data
* @param historyUrl the URL to use as the history entry. If null defaults
* to 'about:blank'.
*/
public void loadDataWithBaseURL(String baseUrl, String data,
String mimeType, String encoding, String historyUrl) {
checkThread();
mProvider.loadDataWithBaseURL(baseUrl, data, mimeType, encoding, historyUrl);
}

❹ android webview中的loadUrl方法是get请求还是post

get请求,因为查询api可以看到有个postUrl方法。查看源码可以确定

❺ android webview中的loadUrl方法是get请求还是post请求

我写过的一般是get请求 因为一般这个loadUrl就是请求的完整地址 如果其实也很容易看 ,请求的时候接口端给你的接口是拼接了参数 的是get 请求 如果没有拼接参数的话 可以是get也可以是post 这个咨询下你们的写接口的那个人也可以的 ,

❻ android loadjs是同步还是异步

是同步加载的。

❼ android在用System.load()加载so文件时出现已经加载到内存错误,如何解决

这要看你在c++代码里有没有没释放的内存了。毕竟能成功运行一次,说明编译没错误,配置也没错误。看检察一下你的c++代码。

❽ Android类加载机制

Android手写热修复(一)--ClassLoader

我们平时编写的 .java 文件不是可执行文件,需要先编译成 .class 文件才可以被虚拟机执行。所谓类加载是指通过 类加载器 把class文件加载到虚拟机的内存空间,具体来说是方法区。类通常是按需加载,即第一次使用该类时才加载。

首先,Java与Android都是把类加载到虚拟机内存中,然后由虚拟机转换成设备识别的机器码。但是由于二者使用的虚拟机不同,所以在类加载方面也是有所区别的。Java的虚拟机是JVM,Android的虚拟机是dalvik/art(5.0以后虚拟机是art,是对dalvik的一种升级)。 Java虚拟机运行的是class文件,而Android 虚拟机运行的是dex文件。 dex其实是class文件的集合,是对class文件优化的产物,是为了避免出现重复的class。

从上面的讲解中,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平时写的类是被 类加载器 加载尽虚拟机内存才能运行。下面就通过Framework源码来为大家讲解Android中最主要的5个类加载器。

在Activity做个简单验证:

结果:

可以看出系统类由BootClassLoader加载,apk中的类由PathClassLoader加载,PathClassLoader的父类加载器是BootClassLoader。如果暂时不能理解父类加载器是什么,没关系,后面讲双亲委托机制的时候会理解的。

下面的源码解析基于 Android SDK API28 ,这几个类加载器(除了ClassLoader)没办法直接在AS上查看源码,AS搜索到的是反编译的class的内容,是不可信的,为大家推荐一个在线工具查看, 在线查看Android Framework源码 。

用来加载本地文件系统上的文件或目录,通常是用来加载apk中我们自己写的类,而像 Activity.class 这种系统的类不是由它加载。注意:这里,并不像很多网上文章说的那样只能加载apk,本地的其他目录的文件也是可以的,这一点我会在后面验证说明。

也是被用来加载 jar 、apk、dex,通常用来加载未安装到应用中的文件。注意,它需要一个应用私有的可写的目录来存放优化后的dex文件。千万不要选择外部存储路径,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你的应用遭到注入攻击。

关于dex文件优化,可能很多人还是不理解,水平有限,我简单解释一下,

构造器参数解释:

关于optimizedDirectory:
1、这是dex优化后的路径,它必须是一个应用私有的可写的目录否则会存在注入攻击的风险;
2、这个参数在API 26(8.0)之前是有值的,之后的话,这个参数已经没有影响了,因为在调用父构造器的时候这个参数始终为null,也就是说Android 8.0 以后DexClassLoader和PathClassLoader基本一样的来;
3、在加载app的时候,apk内部的dex已经执行过优化了,优化之后放在系统目录/data/dalvik-cache下。

这个构造器的关键是初始化了一个DexPathList对象,这个是后面加载class的关键类。

这个构造方法等关键是通过 makeDexElements() 方法来获取Element数组,这个Element数组非常关键,后面查找class就会用到它,也是热修复的关键点之一。

splitDexPath(dexPath) 方法是把dexPath目录下的所有文件转换成一个File集合,如果是多个文件的话,会用 : 作为分隔符。

makeDexElements()

小结一下,这个方法就是把指定目录下的文件apk/jar/zip/dex按不同的方式封装成Element对象,然后按顺序添加到Element[]数组中。

DexPathList#loadDexFile()

可以看到 DexFile 最终是调用了openDexFile、native方法openDexFileNative去打开Dex文件的,如果outputName为空,则自动生成一个缓存目录,具体来说是 /data/dalvik-cache/[email protected] 。openDexFileNative这个native方法就不具体分析了,主要是对dex文件进行了优化操作,将优化后得odex文件通过mmap映射到内存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
《DexClassLoader和PathClassLoader加载Dex流程》

现在在回头看看DexClassLoader与PathClassLoader的区别。DexClassLoader可以指定odex的路径,而PathClassLoader则采用系统默认的缓存路径,在8.0以后没有区别。

ClassLoader是一个抽象类,有3个构造方法,最终调用的还是第一个构造方法,主要功能是保存实现类传入的parent参数,也就是父类加载器。ClassLoader的实现类主要有2个,一个是前面讲过的BaseDexClassLoader,另一个是BootClassLoader。

BootClassLoader是ClassLoader的内部类,而且继承了ClassLoader。

这是加载一个类的入口,流程如下:
1、 先检查这个类是否已经被加载,有的话直接返回Class对象;
2、如果没有加载过,通过父类加载器去加载,可以看出parent是通过递归的方式去加载class的;
3、如果所有的父类加载器都没有加载过,就由当前的类加载器去加载。

通常我们自己写的类是通过当前类加载器调用 findClass 方法去加载的,但是在 ClassLoader 中这是个空方法,具体的实现在它的子类 BaseDexClassLoader 中。

BaseDexClassLoader # findClass

可以看到是通过pathList去查找class的,这个对象其实之前讲过,它是在BaseDexClassLoader 的构造方法中初始化的,它实际上是一个 DexPathList 对象。

DexPathList # findClass()

对Element数组遍历,再通过Element对象的 findClass 方法去查找class,有的话就直接返回这个class,找不到则返回null。 这里可以看出获取Class是通过DexFile来实现的,而各种类加载器操作的是Dex。Android虚拟机加载的dex文件,而不是class文件。

1、加载一个类是通过双亲委托机制来实现的。
2、如果是第一次加载class,那是通过 BaseDexClassLoader 中的findClass方法实现的;接着进入 DexPathList 中的findClass方法,内部通过遍历Element数组,从Element对象中去查找类;Element实际上是对Dex文件的包装,最终还是从dexfile去查找的class。
3、一般app运行主要用到2个类加载器,一个是PathClassLoader:主要用于加载自己写的类;另一个是BootClassLoader:用于加载Framework中的类;
4、热修复和插件化一般是利用DexClassLoader来实现。
5、PathClassLoader和DexClassLoader其实都可以加载apk/jar/dex,区别是 DexClassLoader 可以指定 optimizedDirectory ,也就是 dex2oat 的产物 .odex 存放的位置,而 PathClassLoader 只能使用系统默认位置。但是在8.0 以后二者是没有区别的,只能使用系统默认的位置了。

这张图来源于:
Android虚拟机框架:类加载机制

在类加载流程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查找class是通过DexPathList来完成的,实际上DexPathList最终还是遍历其Element数组,获取DexFile对象来加载Class文件。 由于数组是有序的,如果2个dex文件中存在相同类名的class,那么类加载器就只会加载数组前面的dex中的class。如果apk中出现了有bug的class,那只要把修复的class打包成dex文件并且放在 DexPathList 中Element数组`的前面,就可以实现bug修复了 。下一篇为大家带来的手写热修复。

Android类加载机制的细枝末节
从JVM到Dalivk再到ART(class,dex,odex,vdex,ELF)
类加载机制系列2——深入理解Android中的类加载器
Android 热修复核心原理,ClassLoader类加载

热点内容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ava 发布:2025-02-05 06:58:45 浏览:576
刺客信条4解压后 发布:2025-02-05 06:55:23 浏览:901
icophp 发布:2025-02-05 06:54:26 浏览:763
云服务器如何安装nginx 发布:2025-02-05 06:47:16 浏览:95
福州职场解压方式 发布:2025-02-05 06:36:31 浏览:557
c语言源程序的语句分隔符是 发布:2025-02-05 06:06:05 浏览:304
第一弹怎么上传视频 发布:2025-02-05 06:06:04 浏览:997
策略树算法 发布:2025-02-05 06:00:31 浏览:610
存储光盘数据恢复 发布:2025-02-05 05:43:50 浏览:384
android位置信息吗 发布:2025-02-05 05:43:45 浏览: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