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卓系统 » android通知线程

android通知线程

发布时间: 2023-07-05 19:03:35

1. 每个Android 都应必须了解的多线程知识点~

进程是系统调度和资源分配的一个独立单位。

在Android中,一个应用程序就是一个独立的集成,应用运行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中,可以避免其他应用程序/进程的干扰。当我们启动一个应用程序时,系统就会创建一个进程(该进程是从Zygote中fork出来的,有独立的ID),接着为这个进程创建一个主线程,然后就可以运行MainActivity了,应用程序的组件默认都是运行在其进程中。开发者可以通过设置应用的组件的运行进程,在清单文件中给组件设置:android:process = "进程名";可以达到让组件运行在不同进程中的目的。让组件运行在不同的进程中,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我们依次的说明下。

好处:每一个应用程序(也就是每一个进程)都会有一个内存预算,所有运行在这个进程中的程序使用的总内存不能超过这个值,让组件运行不同的进程中,可以让主进程可以拥有更多的空间资源。当我们的应用程序比较大,需要的内存资源比较多时(也就是用户会抱怨应用经常出现OutOfMemory时),可以考虑使用多进程。

坏处:每个进程都会有自己的虚拟机实例,因此让在进程间共享一些数据变得相对困难,需要采用进程间的通信来实现数据的共享。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

在Android中,线程会有那么几种状态:创建、就绪、运行、阻塞、结束。当应用程序有组件在运行时,UI线程是处于运行状态的。默认情况下,应用的所有组件的操作都是在UI线程里完成的,包括响应用户的操作(触摸,点击等),组件生命周期方法的调用,UI的更新等。因此如果UI线程处理阻塞状态时(在线程里做一些耗时的操作,如网络连接等),就会不能响应各种操作,如果阻塞时间达到5秒,就会让程序处于ANR(application not response)状态。

1.线程作用

减少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所付出的时空开销,提高操作系统的并发性能。

2.线程分类

守护线程、非守护线程(用户线程)

2.1 守护线程

定义:守护用户线程的线程,即在程序运行时为其他线程提供一种通用服务
常见:如垃圾回收线程
设置方式:thread.setDaemon(true);//设置该线程为守护线程

2.2 非守护线程(用户线程)

主线程 & 子线程。

2.2.1 主线程(UI线程)

定义:Android系统在程序启动时会自动启动一条主线程
作用:处理四大组件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事情(如UI、界面交互相关)
因为用户随时会与界面发生交互,因此主线程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很高的响应速度,所以主线程不允许进行耗时操作,否则会出现ANR。

2.2.2 子线程(工作线程)

定义:手动创建的线程
作用:耗时的操作(网络请求、I/O操作等)

2.3 守护线程与非守护线程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虚拟机是否已退出,即
a. 当所有用户线程结束时,因为没有守护的必要,所以守护线程也会终止,虚拟机也同样退出
b. 反过来,只要任何用户线程还在运行,守护线程就不会终止,虚拟机就不会退出

3.线程优先级

3.1 表示

线程优先级分为10个级别,分别用Thread类常量表示。

3.2 设置

通过方法setPriority(int grade)进行优先级设置,默认线程优先级是5,即 Thread.NORM_PRIORITY。

4.线程状态

创建状态:当用 new 操作符创建一个线程的时候

就绪状态:调用 start 方法,处于就绪状态的线程并不一定马上就会执行 run 方法,还需要等待CPU的调度

运行状态:CPU 开始调度线程,并开始执行 run 方法

阻塞(挂起)状态:线程的执行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进入阻塞状态,比如:调用 sleep/wait 方法、尝试去得到一个锁等

结束(消亡)状态:run 方法执行完 或者 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异常

(1)start()和run()的区别

通过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来启动一个线程,这时此线程是处于就绪状态,并没有运行。调用Thread类调用run()方法来完成其运行操作的,方法run()称为线程体,它包含了要执行的这个线程的内容,run()运行结束,此线程终止,然后CPU再调度其它线程。

(2)sleep()、wait()、yield()的区别

sleep()方法属于Thread类,wait()方法属于Object类。
调用sleep()方法,线程不会释放对象锁,只是暂停执行指定的时间,会自动恢复运行状态;调用wait()方法,线程会放弃对象锁,进入等待此对象的等待锁定池,不调用notify()方法,线程永远处于就绪(挂起)状态。

yield()直接由运行状态跳回就绪状态,表示退让线程,让出CPU,让CPU调度器重新调度。礼让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也就是说,回到调度器和其他线程进行公平竞争。

1.Android线程的原则

(1)为什么不能再主线程中做耗时操作
防止ANR, 不能在UI主线程中做耗时的操作,因此我们可以把耗时的操作放在另一个工作线程中去做。操作完成后,再通知UI主线程做出相应的响应。这就需要掌握线程间通信的方式了。 在Android中提供了两种线程间的通信方式:一种是AsyncTask机制,另一种是Handler机制。

(2)为什么不能在非UI线程中更新UI 因为Android的UI线程是非线程安全的,应用更新UI,是调用invalidate()方法来实现界面的重绘,而invalidate()方法是非线程安全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在非UI线程来更新UI时,可能会有其他的线程或UI线程也在更新UI,这就会导致界面更新的不同步。因此我们不能在非UI主线程中做更新UI的操作。

2.Android实现多线程的几种方式

3.为何需要多线程

多线程的本质就是异步处理,直观一点说就是不要让用户感觉到“很卡”。

4.多线程机制的核心是啥

多线程核心机制是Handler

推荐Handler讲解视频: 面试总被问到Handler?带你从源码的角度解读Handler核心机制

根据上方提到的 多进程、多线程、Handler 问题,我整理了一套 Binder与Handler 机制解析的学习文档,提供给大家进行学习参考,有需要的可以 点击这里直接获取!!! 里面记录许多Android 相关学习知识点。

2. Android——消息分发机制

什么是 Handler 机制 ?
Handler 机制是 Android 中用于 线程间通信 的一套通信机制。

为什么是 Handler ?Handler 机制为什么被那么多次的提及 ?
从Android4.0开始,Android 中网络请求强制不允许在主线程中操作,而更新UI的操作则不允许在子线程中执行。当在子线程中执行网络请求,拿到服务器返回的数据之后,要更新UI。由于系统的要求,势必会产生一种矛盾:数据在子线程,更新UI要在主线程。此时我们必须要把数据返回到主线程中才行,Handler机制应运而生。

Android 中针对耗时的操作,放在主线程操作,轻者会造成 UI 卡顿,重则会直接无响应,造成 Force Close。同时在 Android 3.0 以后,禁止在主线程进行网络请求。

针对耗时或者网络操作,那就不能在主线程进行直接操作了,需要放在子线程或者是工作线程中进行操作,操作完成以后,再更新主线程即 UI 线程。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在子线程执行完成以后,怎么能更新到主线程即 UI 线程呢,针对以上问题,就需要用到 Android 的消息机制了,即: Handler, Message, MessageQueue, Looper 全家桶

Handler机制中最重要的四个对象

Handler的构造方法:

Looper :

Handler的使用:

MessageQueue:

Looper.loop()

Handler.dispatchMessage()

handler导致activity内存泄露的原因:
handler发送的消息在当前handler的消息队列中,如果此时activity finish掉了,那么消息队列的消息依旧会由handler进行处理,若此时handler声明为内部类(非静态内部类),我们知道内部类天然持有外部类的实例引用,这样在GC垃圾回收机制进行回收时发现这个Activity居然还有其他引用存在,因而就不会去回收这个Activity,进而导致activity泄露。

假如在子线程执行了耗时操作,这时用户操作进入了其他的 acitvity, 那么 MainActivity 就会被内存回收的,但是这个时候发现 Handler 还在引用着 MainActivity,内存无法及时回收,造成内存泄漏。

Handler 防止内存泄漏常见方法:

为什么通过 Handler 可以把子线程的结果通知或者携带给 UI 线程 ?
这里的 Handler 指的是主线程的 Handler ,同时与 Handler 配套的 Looper , MessageQueue 是在 UI 线程初始化的,所以在子线程中调用 Handler 发送消息可以更新 UI 线程。
Looper 在 UI 线程源码, 在 ActivityThread 类:

3. android 主线程和子线程有什么区别

本文较为深入的分析了android中UI主线程与子线程。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在一个Android 程序开始运行的时候,会单独启动一个Process。默认的情况下,所有这个程序中的Activity或者Service(Service和 Activity只是Android提供的Components中的两种,除此之外还有Content Provider和Broadcast Receiver)都会跑在这个Process。
一个Android 程序默认情况下也只有一个Process,但一个Process下却可以有许多个Thread。在这么多Thread当中,有一个Thread,我们称之为UI Thread。UI Thread在Android程序运行的时候就被创建,是一个Process当中的主线程Main Thread,主要是负责控制UI界面的显示、更新和控件交互。在Android程序创建之初,一个Process呈现的是单线程模型,所有的任务都在一个线程中运行。因此,我们认为,UI Thread所执行的每一个函数,所花费的时间都应该是越短越好。而其他比较费时的工作(访问网络,下载数据,查询数据库等),都应该交由子线程去执行,以免阻塞主线程。
那么,UI Thread如何和其他Thread一起工作呢?常用方法是:诞生一个主线程的Handler物件,当做Listener去让子线程能将讯息Push到主线程的Message Quene里,以便触发主线程的handlerMessage()函数,让主线程知道子线程的状态,并在主线程更新UI。
例如,在子线程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我们需要更新UI。如果在子线程中直接更新UI,通常会抛出下面的异常:
11-07 13:33:04.393: ERROR/javaBinder(1029):android.view.ViewRoot$:Only the original thread that created a view hierarchy can touch its views.
意思是,无法在子线程中更新UI。为此,我们需要通过Handler物件,通知主线程Ui Thread来更新界面。
如下,首先创建一个Handler,来监听Message的事件:

private final int UPDATE_UI = 1;
private Handler mHandler = new MainHandler();

private class MainHandler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
switch (msg.what) {
case UPDATE_UI: {
Log.i("TTSDeamon", "UPDATE_UI");
showTextView.setText(editText.getText().toString());
ShowAnimation();
break;
}
default:
break;
}
}
}

或者:

private Handler mHandler = new Handler(){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
switch (msg.what) {
case UPDATE_UI: {
Log.i("TTSDeamon", "UPDATE_UI");
showTextView.setText(editText.getText().toString());
ShowAnimation();
break;
}
default:
break;
}
}
}

当子线程的状态发生变化,则在子线程中发出Message,通知更新UI。

mHandler.sendEmptyMessageDelayed(UPDATE_UI, 0);

在我们的程序中,很多Callback方法有时候并不是运行在主线程当中的,所以如果在Callback方法中更新UI失败,也可以采用上面的方法。

4. Android进程间和线程间通信方式

        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些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区别:

  (1)、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

  (2)、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

  (3)、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但线程之间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

---------------------

一、Android进程间通信方式

1.Bundle

  由于Activity,Service,Receiver都是可以通过Intent来携带Bundle传输数据的,所以我们可以在一个进程中通过Intent将携带数据的Bundle发送到另一个进程的组件。

  缺点:无法传输Bundle不支持的数据类型。

2.ContentProvider

  ContentProvider是Android四大组件之一,以表格的方式来储存数据,提供给外界,即Content Provider可以跨进程访问其他应用程序中的数据。用法是继承ContentProvider,实现onCreate,query,update,insert,delete和getType方法,onCreate是负责创建时做一些初始化的工作,增删查改的方法就是对数据的查询和修改,getType是返回一个String,表示Uri请求的类型。注册完后就可以使用ContentResolver去请求指定的Uri。

3.文件

  两个进程可以到同一个文件去交换数据,我们不仅可以保存文本文件,还可以将对象持久化到文件,从另一个文件恢复。要注意的是,当并发读/写时可能会出现并发的问题。

4.Broadcast

  Broadcast可以向android系统中所有应用程序发送广播,而需要跨进程通讯的应用程序可以监听这些广播。

5.AIDL方式

  Service和Content Provider类似,也可以访问其他应用程序中的数据,Content Provider返回的是Cursor对象,而Service返回的是Java对象,这种可以跨进程通讯的服务叫AIDL服务。

         AIDL通过定义服务端暴露的接口,以提供给客户端来调用,AIDL使服务器可以并行处理,而Messenger封装了AIDL之后只能串行运行,所以Messenger一般用作消息传递。

6.Messenger

  Messenger是基于AIDL实现的,服务端(被动方)提供一个Service来处理客户端(主动方)连接,维护一个Handler来创建Messenger,在onBind时返回Messenger的binder。

  双方用Messenger来发送数据,用Handler来处理数据。Messenger处理数据依靠Handler,所以是串行的,也就是说,Handler接到多个message时,就要排队依次处理。

7.Socket

  Socket方法是通过网络来进行数据交换,注意的是要在子线程请求,不然会堵塞主线程。客户端和服务端建立连接之后即可不断传输数据,比较适合实时的数据传输

二、Android线程间通信方式

  一般说线程间通信主要是指主线程(也叫UI线程)和子线程之间的通信,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AsyncTask机制

  AsyncTask,异步任务,也就是说在UI线程运行的时候,可以在后台的执行一些异步的操作;AsyncTask可以很容易且正确地使用UI线程,AsyncTask允许进行后台操作,并在不显示使用工作线程或Handler机制的情况下,将结果反馈给UI线程。但是AsyncTask只能用于短时间的操作(最多几秒就应该结束的操作),如果需要长时间运行在后台,就不适合使用AsyncTask了,只能去使用Java提供的其他API来实现。

2.Handler机制

  Handler,继承自Object类,用来发送和处理Message对象或Runnable对象;Handler在创建时会与当前所在的线程的Looper对象相关联(如果当前线程的Looper为空或不存在,则会抛出异常,此时需要在线程中主动调用Looper.prepare()来创建一个Looper对象)。使用Handler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后面的过程中发送和处理Message对象和让其他的线程完成某一个动作(如在工作线程中通过Handler对象发送一个Message对象,让UI线程进行UI的更新,然后UI线程就会在MessageQueue中得到这个Message对象(取出Message对象是由其相关联的Looper对象完成的),并作出相应的响应)。

三、Android两个子线程之间通信

  面试的过程中,有些面试官可能会问Android子线程之间的通信方式,由于绝大部分程序员主要关注的是Android主线程和子线程之间的通信,所以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懵逼。

  主线程和子线程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主线程中的handler把子线程中的message发给主线程中的looper,或者,主线程中的handler通过post向looper中发送一个runnable。但looper默认存在于main线程中,子线程中没有Looper,该怎么办呢?其实原理很简单,把looper绑定到子线程中,并且创建一个handler。在另一个线程中通过这个handler发送消息,就可以实现子线程之间的通信了。

  子线程创建handler的两种方式:

  方式一:给子线程创建Looper对象: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Looper.prepare();  // 给这个Thread创建Looper对象,一个Thead只有一个Looper对象

                Handler handler = new Handler(){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 

                        Toast.makeText(getApplicationContext(), "handleMessage", Toast.LENGTH_LONG).show(); 

                    } 

                }; 

                handler.sendEmptyMessage(1); 

                Looper.loop(); // 不断遍历MessageQueue中是否有消息

            }; 

        }).start();

---------------------

       方式二:获取主线程的looper,或者说是UI线程的looper: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Handler handler = new Handler(Looper.getMainLooper()){ // 区别在这!!!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 

                        Toast.makeText(getApplicationContext(), "handleMessage", Toast.LENGTH_LONG).show(); 

                    } 

                }; 

                handler.sendEmptyMessage(1); 

            }; 

        }).start();

---------------------

5. Android中进程与线程及如何在子线程中操作U

一个Android 程序默认情况只有一个进程,但是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其中有一个UI 线程也称为UI主线程,UI Thread在Android程序运行的时候就被创建,主要是负责控制UI界面的显示、更新和控件交互。所有的Android应用程序组件----包括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都在应用程序的主线程中运行。因此,任何组件中的费时操作处理都可能阻塞所有其他的组件、包括Service和可见的Activity。
在Android 中,对未响应的定义是:Activity对一个输入事件在5s内没有响应,或者Broadcast Receiver在10s内没有完成他的onReceive处理程序。对于任何不用直接和用户界面进行交互的重要处理,使用后台线程技术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将文件操作、网络交互、数据库、复杂计算调度到后台线程中完成非常重要,以免阻塞主线程。
方法一:Thread+Handler
开启一个新线程:new Thread(new MyThread()).start();

//通过Handler物件,通知主线程UI Thread来更新界面
Handler myHandler=new Handler(){
//此方法主要用于更新UI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switch(msg.what){
//根据Thread返回的标识进行相应的处理
}
}
};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int what=0;
//将耗时操作放到这里处理

//to-do

6. 安卓开发线程和进程讲解


本教程为大家介绍安卓开发中的线程和进程,安卓平台中当首次启动运行一个组件的时候,Android会相应的启动了一个进程。默认的,所有的组件和程序运行在这个进程和线程中,也可以安排组件在其他的进程或者线程中运行。
进程:组件运行的进程由manifest file控制。组件的节点activity, service, receiver, 和 provider 都包含一个 process 属性。这个属性可以设置组件运行的进程:可以配置组件在一个独立进程运行,或者多个组件在同一个进程运行。甚至可以多个程序在一个进程中运行——如果这些程序共享一个User ID并给定同样的权限。 节点也包含 process 属性,用来设置程序中所有组件的默认进程。
所有的组件在此进程的主线程中实例化,系统对这些组件的调用从主线程中分离。并非每个对象都会从主线程中分离。一般来说,响应例如View.onKeyDown()用户操作的方法和通知的方法也在主线程中运行。这就表示,组件被系统调用的时候不应该长时间运行或者阻塞操作(如网络操作或者计算大量数据),因为这样会阻塞进程中的其他组件。可以把这类操作从主线程中分离。
当更加常用的进程无法获取足够内存,Android可能会关闭不常用的进程。下次启动程序的时候会重新启动进程。
当决定哪个进程需要被关闭的时候, Android会考虑哪个对用户更加有用。如Android会倾向于关闭一个长期不显示在界面的旦颂歼进程来支持一个经常显示在界面的进程。
线程:即使为组件分配了不同的进程,有时候也需要再分配线程。比如用户界面需要很快对用户进行响应,因此某些费时的操作,如网络连接、下载或者非常占用服务器时间的操作应该放到其他线程。
线程通过java的标准对象Thread 创建. Android 提供了很多方便的管理线程的方法:— Looper 在线程中运行一个消息循环; Handler 传递一个消息; HandlerThread 创建一个带有消息循环的线程。
远程调用Remote procere calls
Android有一个远程调用(RPCs) 的轻量级机制— 通过这个机制,方法可以在本地调用,在远程执行(在其他进程执行),还可以返回一个值。要实现这个需求,必须分解方法调用,并且所有要传递的数据必须是操作系统可以访问的级别。从本地的进程和内存地址传送到远程的进程和内存地樱正址并在远程处理和返回。返回值必须向相反的方向传递。Android提供了做以上操作的代码,所以开发者可以专注于实现RPC的接口。
一个RPC接口只能包含方法。所有的方法都是同步执行的(直到远程方法返回,本地方法才结束阻塞),没有返回值的时候也是如此。
简单来说,这个机制是这样的:使用IDL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定义你想要实现的接口, aidl 工具可以生成用于java的接口定义,本地和远程都要使用这个定义。它包含2个类,
inner类包含了所有的管理远程程序(符合IDL描述的接口)所需要的代码。所有的inner类实现了IBinder 接口.其中一个在本地使用,可以不管它的代码;另外一个叫做Stub继承了 Binder 类。为了实现远程调用,这个类包含RPC接口。开发者可以继承Stub类来实现需要的方法。
一般来说,远程进程会被一个service管理(因为service可以通知操作系统这个进程的信息并和其他进程通信),它也会包含aidl 工具产生的接口文件,Stub类实现了远处那个方法。服务的客户端只需要aidl 工具产生的接口文件。
以下是如何连接服务和客户端调用:
·服务的客户端(本地)会实现onServiceConnected() 和onServiceDisconnected() 方法,这样,当客户端连接或者断开连接的时候可以获取到通知。通过 bindService() 获取到服务的连接。
· 服务的 onBind() 方法中可以接收或者拒绝连接,取决它收到的intent (intent通过 bindService()方法连接到服务). 如果服务接收了连接,会返回一个Stub类的实例.
· 如果服务接受了连接,Android会调用客户端的onServiceConnected() 方法,模冲并传递一个Ibinder对象(系统管理的Stub类的代理),通过这个代理,客户端可以连接远程的服务。
以上的描述省略很多RPC的机制。请参见Designing a Remote Interface Using AIDL 和 IBinder 类。
线程安全的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方法可能调用不止一个的线程,因此需要注意方法的线程安全。
对于可以远程调用的方法,也要注意这点。当一个调用在Ibinder对象中的方法的程序启动了和Ibinder对象相同的进程,方法就在Ibinder的进程中执行。但是,如果调用者发起另外一个进程,方法在另外一个线程中运行,这个线程在和IBinder对象在一个线程池中;它不会在进程的主线程中运行。例如,一个service从主线程被调用onBind() 方法,onBind() 返回的对象(如实现了RPC的Stub子类)中的方法会被从线程池中调用。因为一个服务可能有多个客户端请求,不止一个线程池会在同一时间调用IBinder的方法。因此IBinder必须线程安全。
简单来说,这个机制是这样的:使用IDL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定义你想要实现的接口, aidl 工具可以生成用于java的接口定义,本地和远程都要使用这个定义。它包含2个类,
inner类包含了所有的管理远程程序(符合IDL描述的接口)所需要的代码。所有的inner类实现了IBinder 接口.其中一个在本地使用,可以不管它的代码;另外一个叫做Stub继承了 Binder 类。为了实现远程调用,这个类包含RPC接口。开发者可以继承Stub类来实现需要的方法。
一般来说,远程进程会被一个service管理(因为service可以通知操作系统这个进程的信息并和其他进程通信),它也会包含aidl 工具产生的接口文件,Stub类实现了远处那个方法。服务的客户端只需要aidl 工具产生的接口文件。
以下是如何连接服务和客户端调用:
·服务的客户端(本地)会实现onServiceConnected() 和onServiceDisconnected() 方法,这样,当客户端连接或者断开连接的时候可以获取到通知。通过 bindService() 获取到服务的连接。
· 服务的 onBind() 方法中可以接收或者拒绝连接,取决它收到的intent (intent通过 bindService()方法连接到服务). 如果服务接收了连接,会返回一个Stub类的实例.
· 如果服务接受了连接,Android会调用客户端的onServiceConnected() 方法,并传递一个Ibinder对象(系统管理的Stub类的代理),通过这个代理,客户端可以连接远程的服务。
线程安全的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方法可能调用不止一个的线程,因此需要注意方法的线程安全。
对于可以远程调用的方法,也要注意这点。当一个调用在Ibinder对象中的方法的程序启动了和Ibinder对象相同的进程,方法就在Ibinder的进程中执行。但是,如果调用者发起另外一个进程,方法在另外一个线程中运行,这个线程在和IBinder对象在一个线程池中;它不会在进程的主线程中运行。例如,一个service从主线程被调用onBind() 方法,onBind() 返回的对象(如实现了RPC的Stub子类)中的方法会被从线程池中调用。因为一个服务可能有多个客户端请求,不止一个线程池会在同一时间调用IBinder的方法。因此IBinder必须线程安全。
简单来说,一个content provider 可以接收其他进程的数据请求。即使ContentResolver和ContentProvider类没有隐藏了管理交互的细节,ContentProvider中响应这些请求的方法(query(), insert(), delete(), update(), and getType() )— 是在content provider的线程池中被调用的,而不是ContentProvider的本身进程。因为这些方法可能是同时从很多线程池运行的,所以这些方法必须要线程安全。

7. android中什么时候会选择用广播来进行线程间的通

Android 的广播机制

在 Android
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广播,比如电池的使用状态,电话的接收和短信的接收都会产生一个广播,应用程序开发者也可以监听这些广播并做出程序逻辑的处理。下面我画一张粗略的图来帮助大家理解广播的运行机制。

Android 中有各式各样的广播,各种广播在Android 系统中运行,当系统/应用程序运行时便会向 Android 注册各种广播,Android
接收到广播会便会判断哪种广播需要哪种事件,然后向不同需要事件的应用程序注册事件,不同的广播可能处理不同的事件也可能处理相同的广播事件,这时就需要 Android
系统为我们做筛选。

案例分析:

一个经典的电话黑名单,首先通过将黑名单号码保存在数据库里面,当来电时,我们接收到来电广播并将黑名单号码与数据库中的某个数据做匹配,如果匹配的话则做出相应的处理,比如挂掉电话、比如静音等等。。。

Demo 分析:

下面通过一个小DEMO 来讲解一下广播在Android
中如何编写,在Demo中我们设置了一个按钮为按钮设置点击监听通过点击发送广播,在后台中接收到广播并打印LOG信息。代码如下:

BroadCastActivity 页面代码

public class BroadCast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ACTION_INTENT_TEST =
"com.terry.broadcast.test";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main);

Button btn = (Button) findViewById(R.id.Button01);

btn.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ACTION_INTENT_TEST);

sendBroadcast(intent);

}

});

}

}

接收器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yBroadCast extends BroadcastReceiver {

public myBroadCast() {

Log.v("BROADCAST_TAG", "myBroadCas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Context context, Intent intent)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Log.v("BROADCAST_TAG", "onReceive");

}

}

Android 广播的生命周期

在上面的接收器中,继承了BroadcastReceiver 并重写了它的onReceive 并构造了一个函数,下面通过图片来一步一步认识
Android 广播的生命周期。当我点击一下按钮,它向Android 发送了一个广播,如下图:

这时我们再点击一下按钮,它还是会再向 Android 系统发送广播,此时日志信息如下:

下面本人画一张图像,描述了Android 中广播的生命周期,其次它并不像Activity 一样复杂,运行原理很简单如下图:

下面来看一下SDK给出的解释:

大意为:如果一个广播处理完onReceive 那么系统将认定此对象将不再是一个活动的对象,也就会finished掉它。

至此,大家应该能明白 Android 的广播生命周期的原理,代码也不用多介绍,很简单的一个发送广播并处理广播的Demo。

Android 如何判断并筛选广播?

前 面说过 Android 的广播有各式各样,那么Android
系统是如何帮我们处理我们需要哪种广播并为我们提供相应的广播服务呢?这里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每实现一个广播接收类必须在我们应用程序中的 manifest
中显式的注明哪一个类需要广播,并为其设置过滤器,如下图:

Tip:action 代表一个要执行的动作,在Andriod 中有很action 比如 ACTION_VIEW,ACTION_EDIT

那么有些人会问了,如果我在一个广播接收器中要处理多个动作呢?那要如何去处理?

在Android 的接收器中onReceive 以经为我们想到的,同样的你必须在Intent-filter
里面注册该动作,可以是系统的广播动作也可以是自己需要的广播,之后你之需要在onReceive
方法中,通过intent.getAction()判断传进来的动作即可做出不同的处理,不同的动作。具体大家可以去尝试测试一下。

小结:

在Android 中如果要发送一个广播必须使用sendBroadCast 向系统发送对其感兴趣的广播接收器中。

使用广播必须要有一个intent 对象必设置其action动作对象

使用广播必须在配置文件中显式的指明该广播对象

每次接收广播都会重新生成一个接收广播的对象

在BroadCast 中尽量不要处理太多逻辑问题,建议复杂的逻辑交给Activity 或者 Service 去处理

Android广播机制(两种注册方法)

在android下,要想接受广播信息,那么这个广播接收器就得我们自己来实现了,我们可以继承BroadcastReceiver,就可以有一个广播接受器了。有个接受器还不够,我们还得重写BroadcastReceiver里面的onReceiver方法,当来广播的时候我们要干什么,这就要我们自己来实现,不过我们可以搞一个信息防火墙。具体的代码:

public class SmsBroadCastReceiver extends BroadcastRecei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Context context, Intent intent)

{

Bundle bundle = intent.getExtras();

Object[] object = (Object[])bundle.get("ps");

SmsMessage sms[]=new SmsMessage[object.length];

for(int i=0;i

{

sms[0] = SmsMessage.createFromP((byte[])object[i]);

Toast.makeText(context, "来自"+sms[i].getDisplayOriginatingAddress()+"
的消息是:"+sms[i].getDisplayMessageBody(), Toast.LENGTH_SHORT).show();

}

//终止广播,在这里我们可以稍微处理,根据用户输入的号码可以实现短信防火墙。

abortBroadcast();

}

}

当实现了广播接收器,还要设置广播接收器接收广播信息的类型,这里是信息:android.provider.Telephony.SMS_RECEIVED

我们就可以把广播接收器注册到系统里面,可以让系统知道我们有个广播接收器。这里有两种,一种是代码动态注册:

//生成广播处理

smsBroadCastReceiver = new SmsBroadCastReceiver();

//实例化过滤器并设置要过滤的广播

IntentFilter intentFilter = new
IntentFilter("android.provider.Telephony.SMS_RECEIVED");

//注册广播

BroadCastReceiverActivity.this.registerReceiver(smsBroadCastReceiver,
intentFilter);

一种是在AndroidManifest.xml中配置广播

package="spl.broadCastReceiver"

android:versionCode="1"

android:versionName="1.0">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两种注册类型的区别是:

1)第一种不是常驻型广播,也就是说广播跟随程序的生命周期。

2)第二种是常驻型,也就是说当应用程序关闭后,如果有信息广播来,程序也会被系统调用自动运行。

BroadcastReceiver用于监听被广播的事件

必须被注册,有两种方法:

1、在应用程序的代码中注册

注册BroadcastReceiver:

registerReceiver(receiver,filter);

取消注册BroadcastReceiver:

unregisterReceiver(receiver);

当BroadcastReceiver更新UI,通常会使用这样的方法注册。启动Activity时候注册BroadcastReceiver,Activity不可见时候,取消注册。

2、在androidmanifest.xml当中注册

使用这样的方法注册弊端:它会始终处于活动状态,毕竟是手机开发,cpu和电源资源比较少,一直处于活动耗费大,不利。

8. Android中的线程和线程池

一、除了Thread外,扮演线程角色的还有:AsyncTask和IntentService,同时HandlerThread也扮演特殊的线程。

      IntentService:内部采用HandlerThread来执行,像一个后台线程,同时是一个服务,不容易被系统杀死。

二、HandlerThread的run方法是一个无限循环

三、IntentService中任务是排队执行的

四、AsyncTask 

1、Android1.6之前串悄段桐行执行任务,1.6时候采用线程池里的并行,Android3.0开始又开始串行(为了避免并发错误),单任可以并行。

2、AsyncTask必须在UI线程调用(不过这个不是绝对的,和版本有关燃腔系,API 16之前,API 16到 22, API 22以后) 参考一

原因:内部有静态Handler,采用UI线程的Looper来处理消息,这就是为什么AsyncTask必须在UI线程调用,因为子线程默认没有Looper无法创建下面的Handler,程序会直接Crash

3、AsyncTask中有两个线程池和一个Handler,一个线程池用启坦于任务排队,一个线程池用于真正的执行任务,InternalHandler用于将

执行环境从线程池切换到主线程

AsyncTask串行与并行

五、线程池

线程池中多余的线程是如何回收的

热点内容
自带ftp服务器好用吗 发布:2025-02-06 15:26:11 浏览:109
win7访问xp局域网 发布:2025-02-06 15:17:07 浏览:524
均线差算法 发布:2025-02-06 15:13:22 浏览:459
androidbrowser 发布:2025-02-06 15:09:49 浏览:622
勇敢的心ftp 发布:2025-02-06 15:09:03 浏览:327
php日志分析 发布:2025-02-06 15:08:19 浏览:874
36脚本大厅作者 发布:2025-02-06 14:55:53 浏览:409
买电脑配送服务器吗 发布:2025-02-06 14:54:58 浏览:243
服务器怎么删除资源 发布:2025-02-06 14:36:14 浏览:672
安卓如何设置桌面返回键 发布:2025-02-06 13:58:15 浏览: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