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卓系统 » android精简

android精简

发布时间: 2023-05-22 05:22:33

A. 谈谈那些精简版的 Android 应用

上个月(7/25),Facebook 宣布其社交平台取得新的里程碑成就: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 20 亿,从 10 亿到 20 亿,仅过去了 5 年的时间。

(我们应该也是这 20 亿人中的一份子)

业界科技媒体给出了这样的评论,解释平台用户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近几年,Facebook 针对低带宽或者网络环境并不理想的地区,专门开发了精简版的应用,已经从亚洲和其他地区收获了 7.46 亿的新用户数量。在这新增长的 10 亿用户中,印度是 Facebook 增长最快的市场,用户已经达到了 1.84 亿,而美国、加拿大只增加了 4100 万。

除了 Facebook 这样的大平台外,我们还看到了不少软件开发商跟进了这一用户市场,推出了很多相当简练、实用的精简版 Android 应用。所以,这是撰写分享文的初衷: 谈谈那些精简版的 Android 应用 ,究竟这些挂着 Lite 标志的应用,有何魅力可以助推大公司在亚洲和其他地区收获如此惊人的用户数量,是否存在功能阉割难用的尴尬问题。

精简版 Apps 的出现解决了哪些需求?正如各大厂商推出这样的应用时,所倡导的: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各大软件开发商所宣传的初衷,总结出两点推出精简版应用的原因:

下面我们挑选了 10 款 Apps 作为代表,大家可以重点留意 Apps 安装包大小和主要功能模块部分的说明。

从我们梳理出来的信息和安装体验来看,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信息:

从上面表格中,我们选取了两款应用作为这次体验对比的参赛选手,不是要比胜负,只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知晓精简版和常规版本应用之间的区别所在。

首先登场的是最年轻的选手 Linkedin Lite,第一次登上世界级赛场的时间是 2017 年 7 月,相信大家对这名选手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随后我们看到了 LL(Linkedin Lite 啥时候改名字了) 的同门大师兄 Linkedin,早些年曾在职场江湖多年,2016 年被一名叫做微软的大师傅所收归门下。

Linkedin 作为职场社交应用,整个应用界面的设计以蓝白色为主,给我第一感觉就是稳重商务。Linkedin 顶栏提供了搜索、个人资料入口和领英 APP 推广入口;顶栏往下是其主要的功能模块,以标签页的形式呈现出来,分别主页关注动态、人脉、消息、通知、收藏和申请职位;主界面右下角以悬浮响应按钮的方式提供了撰写个人动态的入口。

Linkedin Lite 主界面顶栏提供了搜索、消息、通知的入口,主要功能模块移至底部,分别有主页关注动态、工作、朋友通讯录、个人资料,可能是由于 Lite 版是面向非中文的用户,整个应用仅提供了英文界面。相比常规版本,Lite 版以惊人的 652KB 安装包大小实现了完整的职业社交应用功能。

接着登场的是一对神秘的弟兄,他们的外号是 Facebook 和 Facebook Lite,由于来自神秘的番外海域,我等中原人士对其知之甚少,仅有部分人士通过民间口传方式才能获知一二。

Facebook 的安装包达到了 71.42MB,属于这次统计的体积最大的应用,与精简版相比,增加了秘密传收件箱、Instagram 和 Message 推广入口,设定标签页中,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功能模块,粗略计算会有超过 40 个小功能。Lite 版本则克制许多,提供了个人动态、邀请、消息、通知、搜寻,以设定选项中 8 个小功能模块。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 Lite 配备了名为 数据使用 的统计功能,用户可以方便看到应用在今天、过去 7 天或者自定义时间段内使用的数据流量情况,还推荐了一款 Onavo Protect 节省流量的 App。

上面介绍的精简版应用,都有共同特点:在官方版本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实际市场情况所推出的简化版本,可能删减不必要的功能模块,并且着重在网络优化方面下功夫,压缩图片显示、选择视频播放素质、应用安装包缩减。

但我们还看到了精简版 Apps 的另一种形态,比如早几年兴起的轻应用,围绕云端化概念,依靠云端部署,不再要求本地化安装,而是通过更加轻便的使用环境去实现原本常规版 Apps 的全部功能。

下面是我们观察到精简版应用新的形态。

第一、小程序。2016 年 9 月开始了微信小程序内测,今年 1 月小程序正式上线,标志着小程序正式和公众见面,还吸引不少人对 小程序能够替代 APP 的讨论。我们姑且不去争辩小程序和原生 Apps 之间是否具体相互替代性,而是放回讨论它们在定位和功能性的差别。

小程序可以视为另一种变形的精简版 Apps,官方定义是:

目前,受到先天性的因素,小程序并不能完全调度手机硬件资源,所以会比较克制地实现更多轻量化、简便化的功能,比如资讯浏览、工具查询。

由于小程序是基于微信这个大平台做的程序开发,流量分发管控都会受到微信方面的影响,所以小程序能否在全球其他地区流行,往往取决于微信在当地的知名度。

第二、国内版和国际版。这一点也算是国内特色,我 π 的选题箱中早早躺着这样的选题:“国际版本和国内版本 App的区别与优劣”,国内应用开发厂商的出海策略,往往是带来某某国际版,用以区分在国内发布的软件版本。国内外有所区别的 Apps 同样可视为另一种精简版形式。为什么这么所,我们对比一下微博应用国内外版本的 App 界面:

从界面上,我们已经很容易看到区别所在,在体验一番之后,感受更加深刻,国际版本明显就是更加精简、更加简化,也更加实用,而国内版则显得“老态龙钟”——安装包巨大、广告和消息推送干扰,无疑对用户体验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

精简版应用在国内并不算流行,它们要解决的痛点,比如 Apps 使用需要照顾到网路基础环境差的实际情况,简单基础的功能恰好能够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而这些情况或许在国内并不存在。反而,国内厂商针对本土市场推出的 Apps 出于盈利?出于提供“大而全”功能的考虑?都喜欢出品一些极其臃肿的应用,这反而极大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所以,这篇分享文的目的在于:给大家推荐一些功能体验上相当基础实用的精简版 Apps,偏爱简单实用或者手机硬件性能并不算出色的玩家可以参考文中提到的 Apps Lite。

B. 如何精简安卓系统,清除冗余应用

打开Re文件管理器,到根目录中,进入/system/app目录中,此目录是用于存放系统程序的,相当于是电脑中的Windows目录,滑动以浏览里面的所有程序:

2
如果想删除某一程序,我用的是乐蛙系统,所以很多程序名字前都带上了LeWa,以乐蛙商店apk为例,勾选选中后,这里要注意,如果程序下面有一个同名的后缀名为.odex的文件,则说明系统程序是没有做dex优化的,反正我们就是要连同这个.odex文件一并删除掉,如果没有.odex文件,那么就删除主程序即可:

C. 如何编译一个精简的Android系统

本次试验使用的android源码是4.2,编译的架构是mini-mips。

一、所做的工作
1、修改build/target/proct/mini.mk,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模块(例如Phone、DownloadManager等)
2、修改SystemServer.java,屏蔽一些service,让系统能够启动起来(例如,Location Manager、Telephony Registry)
3、修改dalvik/vm/native/dalvik_system_Zygote.cpp,注释掉因为检查不到外部存储而导致dalvik abort的地方 (这是googel的一个bug,在2013年1月份已解决,如果用这以后的代码不用修改此处)
4、修改WindowManagerService.java,把发送BOOT_TIMEOUT消息的时间改为0(之前为30秒)

二、系统优化后的效果(验证工作均在mips模拟器上进行)
1、节省运行内存,下面是全编译与mini编译的内存使用状态的对比
1)full build
MemTotal: 499360 kB
MemFree: 242064 kB
2)mini build
MemTotal: 499360 kB
MemFree: 395192 kB

2、缩短开机启动时间
在虚拟机上的启动时间
1)full build-29秒
2)mini build-14秒

3、只启动home程序,其余的应用程序均被移除

三、保留android的开发环境
1、adb,ddms,apkinstall等,都能正常工作
2、在eclipse中编写的android应用程序能够运行在该mini-android之上

四、开机自动启动指定应用程序
本次测试使用Gallery.apk应用程序,修改其源码后可以实现随系统的启动而自动启动的功能。

D. 安卓系统优化方法


目前智能手机市场两大系统分别是iOS和Android,并且已经形成了对立的阵营,Android用户并不理会iOS用户所谓的体验好应用好是怎么个好法,而iOS用户则更不理解Android用户刷机重启抠电池的乐趣。在iOS用户眼中,Android的形象几乎可以用一个“卡”字来代替。其实Android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硬件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目前的优化,Android卡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目前的双核机型硬件配置十分强大,如带告果还要说卡,也就是因为厂商定制ROM的优化原因。
其实Android的“卡”,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这就关系到了Android的优化问题,而今天我们就探讨下如何优化我们手中的Android机型。在这里笔者也要提醒大家,选购Android机型一定要选择热门机型,只有热门机型才有足够丰富的优化资宏行激源供我们选择,切忌为了个性选择偏门机型,Android热门机型再是街机,也不会比iPhone还街吧?
刷机重启抠电池
刷机是Android用户的一大乐趣,部分用户刷机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易用性,比如小米的MIUI ROM,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也有着足够丰富的个性化设蔽袜定,是图省事的朋友刷机的好选择,不过对于追求高性能的朋友来说,MIUI的优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人们纷纷选择了对于ROM优化更加出色的CyanogenMod作为刷机的第一选择。
MIUI ROM特色
CyanogenMod系列目前主打的ROM有CM 7.2和CM 9两个,CM 7.2基于Android 2.3.7,而CM 9则基于Android 4.0.4,其中CM 7.2已经基本成熟,完美支持的机型很多,是大部分机友刷机的第一选择,CM 9官方的ROM支持机型并不多,民间高手也都进行了各个机型的移植,官方支持的机型兼容性相当不错,而移植情况并不乐观。
CyanogenMod的LOGO
CM系列ROM忠实于AOSP,在底层驱动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刷入之后就会感觉手机流畅了许多,同时也支持了更多的美化和手机自定义能力,比如我们可以对手机的震动回馈做细致的调整,包括按下震动的强度,抬起震动的强度等,让手机虚拟按键给我们更为真实的回馈,在CM ROM中,类似的设定非常多。
CM9 ROM截图
目前大部分的ROM都是使用CM进行定制的,还有一部分是对官方原版ROM进行修改,仅有少部分的ROM是修改的AOSP的源码,这些ROM指向都是谷歌Nexus系列的机型,比如GALAXY Nexus和Nexus S上的Codename和AOKP,就针对源码做了很多修改,让手机变得更流畅。
刷内核效果很好
仅仅刷手机的ROM是不够的,虽然多了很多自定义的功能,流畅度已经高于官方的ROM,但依旧有很大提升的空间,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刷内核来进一步优化,刷内核所能带来的提升是相当明显的,但是对于刷内核大家还是要谨慎。
国外着名论坛的内核发布区
刷内核相比刷ROM,是一个很小的工程,你的手机不必要Wipe,也就是说不用删除手机内部的数据,刷一下也就几分钟的功夫,所以刷内核的时候,大家完全可以多下几个内核,逐个进行测试,看看哪个内核更适合自己,就保留哪个内核。同时刷内核时我们要注意,内核需对应自己的手机版本,对应自己所刷的ROM,否则会造成手机无法启动的现象,如果遇到无法启动的现象,再刷其他可用内核就可以恢复。
Android机器人
大家会问了,说了这么半天,刷内核到底都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就是超频,大部分内核会默认提供降压超频,并拥有多种超频策略,来保证超频的情况下更省电。其次,还提供更多调整,比如内存虚拟机的大小,颜色管理等等,甚至一个内核可以包括一些新的Linux的补丁,比如最新的Linux 3.3所集成的CPU频率补丁等等。
刷内核工具
事实上,一般的第三方ROM已经修改了手机的内核,达到了更流畅的目的,但ROM的制作速度远远比不上内核的调整速度,有时候一个ROM适用的内核在一天之内可能多次更新,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新内核,看看他们的超频是不是能给我们带来性能上质的提升,是不是能更省电,是不是能通过颜色调整让我们看到更棒的画面等等。
精简内置应用
我相信Android用户通过不断的更换ROM和刷内核已经在流畅度上有了质的飞跃了,如果这时候你的手机已经比iPhone更流畅、更省电,那么我们就可以收手了,如果你还不满意,我们还有其他的路可选,精简内置应用,就是一个可以大幅度提升流畅度的方法。像Google的服务就是大部分人精简的对象。
跑分是性能的体现
Android系统和iOS与Windows Phone不同,这个系统拥有真正的后台运行能力,虽然iOS在推送方面做得很好,弥补了后台方面的不足,但是仍然无法与Android的真后台相比,但是由于Android的程序优先级并不像iOS和Windows Phone那样,为了流畅让当前界面拥有最高优先级,所以我们就要把Android手机后台不必要的进程关掉,以获得最佳的性能。
RE管理器截图
那么精简内部应用就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在我们使用过程中,有许多Android内部应用程序是不必要的,而这些程序会在我们不用的时候悄悄的后台打开,对我们的使用造成影响。在精简时,我们需要用到root文件管理器,同时需要保证手机已经开启root权限。
RE管理器截图
进入system/app就可以进行精简了,我们需要把root管理器的当前权限设置成读写,并且修改需要删除的软件权限,打开软件执行操作的权限,就可以对删除内置软件了,在精简前,大家需要对软件进行备份,或者备份整个ROM,如果你精简掉系统程序,可能会造成无法开机的情况,重刷ROM可以解决,所以大家最好找到该机型、该ROM的精简列表,以避免重复劳动。
还有其他优化
经过以上多方面的优化,我相信大家都已经得到了一个较为干净、运行流畅的Android了,不过在很多程序中,我们还是会遇到卡顿的情况,对于一个极端追求流畅度的玩家来说,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因为我们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CM超频选项
之前我们介绍了CM系列ROM,而CM的ROM中有两个选项的勾选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流畅度,但是会损失一些画面这些选项是贴图差值抖动和16位透明度,贴图差值抖动这个选项需要关闭,这个选项关闭后可以提高流畅度,但是在滑动菜单时会有不容易被发现的画面损失,而16位透明度这个选项开启会大幅度提高流畅度,但是一些纯色的透明效果画质会下降,比如Android滑动到边缘的越界效果。
CM性能设置选项
在Android 4.0的ROM中,也有不少选项可以提高程序的流畅度,比如程序的GPU加速,使用GPU对2D程序的界面进行渲染,有效减轻界面滑动对于CPU的负担,同时还能让界面得到更好地渲染效果,不过这个选项会让有些程序出现兼容性问题,而Android也不能单独为某个程序开关GPU加速,所以GPU加速这个功能让人又爱又恨。
Android 4.0强制GPU加速
在提到刷内核时,我们也提到了超频内核,超频内核在刷完后,会在ROM设置中提供给你多种内核超频策略选择,在大部分机型中,超频不会增加CPU的耗电,因为厂商在CPU出厂前,为了保证CPU的稳定,为CPU设置了很安全的电压和频率,这显得过于保守,而在同等的电压下,CPU根据体质不同或多或少还有可以压榨的空间,所以我们在保证稳定运行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对CPU进行超频。
优化策略总结
本文我们从刷ROM开始提到了一些Android系统的优化,对于Android系统来说,流畅度是它相比其他系统最大的短板,其实Android的大部分手机有着相当好的硬件,所以流畅度大幅度提升完全不是难事,而各个厂商在Android手机出厂前给手机定制的ROM并没有达到最优的优化效果,或多或少都有可提升的空间。
三星 GALAXY Nexus
所以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用手机的需要对手机进行彻头彻尾的优化,从ROM开始让手机变得彻底流畅起来,这里要跟大家嘱咐的,也是我们多次重申的一点:一定要选择普及率较高的Android机型,尤其是在国外的高普及度,像谷歌的Nexus系列手机被誉为亲儿子,也是因为它开放了源代码,在其他手机为第三方ROM挠头的时候,Nexus系列已经早早的开始各种优化了。
ClockworkMod的LOGO
其次,除了ROM资源,我们也要考虑到其他资源,比如内核,各大手机厂商的热门机型,内核资源也是不一样的,早期摩托罗拉的里程碑很开放,所以有着大量可刷的内核,而到了后来摩托罗拉机型很封闭,可刷的内核资源就相当匮乏,虽然ROM很多,但刷来刷去都大同小异,刷机的乐趣锐减。这里谷歌的Nexus系列再一次做了表率。
AOSP网页截图
再加上一些精简和设置操作,你会发现,你的手机流畅度完全可以翻几番,即使是官方有新的升级你可能都懒得去理,因为你知道,官方的升级不可能带来刷机所给你的流畅度。这也是iOS玩家所不理解的刷机重启扣电池的乐趣。他们更不理解的是Android的流畅度怎么能超越iOS呢?如果您按照小编交给你的这些方法,安卓手机不会再出现卡壳的现象了。

热点内容
什么是解压目录 发布:2025-02-12 22:49:24 浏览:979
惠普电脑选购要考虑哪些因素配置 发布:2025-02-12 22:43:50 浏览:221
算法导论和算法 发布:2025-02-12 22:43:13 浏览:930
儿童电动车遥控如何配置 发布:2025-02-12 22:37:54 浏览:248
crm客户关系管理源码 发布:2025-02-12 22:34:10 浏览:987
c与java编译过程 发布:2025-02-12 21:47:47 浏览:374
python的面向对象 发布:2025-02-12 21:46:10 浏览:614
医学影像存储解决方案 发布:2025-02-12 21:45:58 浏览:977
股票走势预测算法 发布:2025-02-12 21:45:06 浏览:770
游戏lua脚本 发布:2025-02-12 21:45:0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