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鸿蒙系统还是安卓桌面
① 华为都有“鸿蒙”系统了,却还是要用安卓系统,背后原因是什么
自从16号华为被列入了“实体名单”之后,关于自主研发的问题也被炒得沸沸扬扬。确实只有在这种关键时刻,自己掌握了芯片的设计和系统的研发才能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才能够把腰板挺得更直。包括华为也表示了自家储备了未来一年所需要的芯片,同时还会加快“ 科技 自立”的脚步。虽然芯片问题解决了,但是华为还需要面对操作系统的问题。华为都有“鸿蒙”系统了,却还是要用安卓系统,背后的真实原因?
现在所有的智能手机使用的操作系统无非就是iOS系统与安卓系统,它们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99.9%,已经难以被超越。而且iOS是苹果公司独有的,仅限iPhone使用。所以大部分的国产手机厂商都是使用的安卓系统,而安卓系统是谷歌公司开发的。虽然大家都知道安卓系统是开源的,但是安卓系统的控制权还是在谷歌的手中。如果谷歌不想给你用,那么你还真的用不了。
给大家举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例子。当年的魅族和阿里巴巴合作,魅族想要跳出安卓系统这个圈子,使用阿里巴巴开发的YunOS系统。当这个消息被谷歌知道之后,这肯定是对谷歌有一定威胁的,于是谷歌就拒绝了将安卓系统授权给魅族手机使用。那个时候魅族手机就无法再获得谷歌的GMS授权了,这个GMS授权没有了之后就相当于iPhone没有了AppStore,智能手机就变成了功能机。虽然国内的安卓手机都有自带的应用商店,但是在国外是必须使用谷歌应用商店的。最后魅族服软,同意谷歌不再使用YunOS系统的要求之后,才再次获得谷歌的GMS授权。
而华为在2012年就开始秘密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了,到现在已经研发了七年之久,我相信华为的这个“鸿蒙”系统的完成度肯定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现在最主流的操作系统仍旧是安卓系统,并且华为手机在全球拥有众多的用户数量。如果华为轻易的拒绝安卓系统,那么对于华为手机的销量肯定会是一大弊病。这也是华为总裁余承东公开表示过的,如果谷歌一直保持现在的开发态度,华为也会一直支持使用安卓系统,新系统是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拿出来。为了全球的用户数量,所以华为仍在使用安卓系统。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这就是软件生态。当年的微软开发的Windows Phone开发出来之后,我也使用过。其实Windows Phone还是挺流畅的,不过支持的软件实在是太少了,以至于更像是功能机,而不是智能手机。现在的鸿蒙系统就和当年的Windows Phone一样,是一个没有软件支持的系统。那么鸿蒙系统拿出来之后,在没有软件生态下的情况,反而会败坏华为自己的口碑。
系统这玩意儿,就像一个新城区,你说政府没有能力在建一个城区,这是不可能的,但难就难在城区建好了以后,会不会有商家入驻,能不能发展起来,这是一个问题。华为现在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
但是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如果谷歌也拒绝给华为授权GMS的话,那么华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使用鸿蒙系统了。至于这个软件生态,我觉得国内的用户数量还是比较多的,BAT三巨头肯定会第一时间内进行适配。但是国外就不一定了,这也是最大的问题。除此之外,也不能够确定鸿蒙系统是否真的好用。如果华为真的应用了鸿蒙系统,那么你会支持吗?
② 鸿蒙和安卓是一个系统吗
都是基于linux开发
③ 鸿蒙系统本质上还是安卓s
对于很多非手机产品,如果之前就不需要AOSP的,现在可以完全使用鸿蒙,最底层架构可以完全是鸿蒙,或者华为的LiteOS。这可以说就是完完全全全新独立的系统。
鸿蒙的组成可以看成依然存在的AOSP、HSM、万物互联分布式、全场景这4个部分。鸿蒙四大组成,AOSP只占了1/4,但是实际上AOSP可以占到真正开发量却是巨大的。如果鸿蒙不摆脱AOSP,从最严格的考量来说,在手机侧就依然不能称之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
第一个就是微软的,从DOS到Windows,是借鉴了Unix的“树”的思想。一脉相承下来。从不图形化的MS DOS到图像化的Windows。
第二个就是苹果,虽然几经起落变革,但是基本上都可以看做是Unix的变种。在Unix的系统上创造了很多。
第三个就是今天的主角——Linux。这个是一个叫Linus的小伙子觉得Unix不好用从而写出来的。而且一开始就是完全开放。于是经过成千上万工程师大家一起添砖加瓦,终于变成了一个强大的操作系统。
④ 鸿蒙系统是不是安卓套壳鸿蒙为什么要兼容安卓
关于鸿蒙系统的争论一直讨论激烈,有人无知,有人浑水摸鱼……各色人种千奇百怪。本来网上关于鸿蒙的文章、科普很多了,作为一个非专业的关注者不想踩雷,可是实在看不下去各种混淆视听,带偏舆论的声音。以我所知,希望简单明了的从我个人认知角度谈一谈,愿对真正关心这个中国自己,华为呕心沥血研究出的万物互联系统有个清晰、明确的认知。
下面我主要从争议最大的鸿蒙是不是安卓套壳和鸿蒙既然不是安卓套壳为什么要兼容安卓APP两个方面来谈一谈。
鸿蒙系统是不是安卓套壳?
上图包括现在存在的手机系统的前世今生和相互关系。鸿蒙在华为没有推出之前,还有诺基亚搞过的塞班系统,后来没能存活。现在是安卓和苹果统领手机系统。可以看出鸿蒙和安卓都是基于Linux开源开发出来的属于同级别的,也就不存在套壳的说法。
上图两部手机都是我的,升级鸿蒙后开机画面已经不同。如果基于安卓,开机画面必有安卓英文。也能说明鸿蒙和安卓是各自基于Linux研发出来的独立系统。不同于基于安卓的OPPO、VIVO、小米的MIUI和华为以前的EMUI,他们共同特点是基于安卓改造的UI,开机画面都有安卓英文,不能称之为手机系统。
还有同样基于Linux,鸿蒙系统是微内核 ,安卓是宏内核。微内核各内核有问题不会相互影响,而不会导致系统崩溃,宏内核就会崩溃。
鸿蒙系统不只是手机系统,他高于安卓和苹果系统的,是万物互联前瞻性的。有人说安卓和苹果也可以和PC、电脑、电视互联。虽然如此但是有本质区别,安卓和苹果需要通过安装APP作为媒介才能做到互联互通,而且延迟、卡顿和鸿蒙没有优势。如果是安装鸿蒙系统的设备,不需要安装APP就可以直接互联,简单方便、快捷。
再说鸿蒙系统既然不是安卓套壳为什么要兼容安卓APP?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第一张图可以看出,安卓和苹果无论从市场占有率和研发时间上都已经无可争议的完全占有了手机系统市场。最早还有诺基亚的塞班,后来国内阿里和移动都出过自己的系统,都别说撼动他们的位置了,最后都无法生存而消失了。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是研发时间早,长时间不断的投入改造升级。另一个庞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完整成熟系统生态。新生系统面临没生态,没有市场占有率、新生系统成熟度,大众的选择也就一目了然,生存机率比九死一生还难。
鸿蒙系统研发时间晚,缺点很明显。优势后发有前车之鉴和华为做过基于安卓的EMUI对安卓了如指掌,有自己的庞大客户群基础。再一个鸿蒙前期布局就考虑到开拓新用户群和生态建设困难。面对安卓苹果已经完全占有的手机系统和生态环境。华为鸿蒙做了两方面的突围准备。一方面通过以前做安卓UI和同样基于linux的共性,可以通过方舟编译器兼容安卓APP作为过度留住客户群,无缝转鸿蒙系统。这样可以通过不影响客户体验的情况下升级为鸿蒙系统,在没有建立起完整成熟的生态前保留住客户群,换取时间去逐步换掉安卓APP,换成成熟的鸿蒙生态。就避免了,匆忙换鸿蒙系统没有生态系统和系统生态不成熟造成影响体验的负面问题,增加生存、发展机率。另一方面,安卓苹果完全统治手机系统,搏杀难度极高,继续升级客户鸿蒙系统先研发兼容安卓APP,稳定客户群而逐步研发自己的成熟生态替换;再就是华为提出的1+8+N战略。这个1就是手机,8是通过手机鸿蒙系统链接的其它安装鸿蒙系统的PC、电脑、 汽车 、电视……等其它设备,再通过这个8个子系统链接更多设备,做到万物互联。以前是手机为主是关键,在被制裁后,手机市场华为已经拓展乏力,增量大不如前。只好跳过关键的1,从后面的8开始同步发展,这样可以大幅度增加有鸿蒙系统设备的市场占有率,更多占有率就是更多的体验与广告,再稳步发展。这样做也是为了活下去,再发展壮大。
两个问题解答完了,再说一下题外话和我自己手机升级鸿蒙系统后的一些感受。
手机升级鸿蒙系统后感觉屏幕视觉比以前通透、流畅度提高了,耗电没有感觉变化。还增加许多方便的新功能。
大家都知道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已经有两年了,首当其冲就是中兴,因为受制于人中兴接受巨额赔偿,美国监管部门进驻监督,才勉强活下来。然后又先在加拿大非法拘禁孟晚舟,华为没有答应条件,开启了旷日持久的孟晚舟案和起初对的华为制裁到全面制裁。美国举一国之力打压一个中国高 科技 公司,已经说明了华为这个世界五百强的 科技 公司的实力和实至名归。那些说华为研究的鸿蒙系统是“哄蒙”,是真的无知还是别有用心,我们都要坚决的回击,不能让他们混淆视听、浑水摸鱼误导舆论。华为作为世界五百强的 科技 公司,受美国打压已经很难,但是都没有动摇华为人拼搏向上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继续艰难前行,为了我国不在交着高昂的专利费还要处处受制于人而奋勇前进。一直有人说鸿蒙就是个笑话,世界上那么多发达国家,为什么只有安卓苹果系统,可见研发生存难度,也间接证明了华为鸿蒙的实力和 科技 含量。外国人都没敢笑话放个屁,你们的质疑哪来的底气?鸿蒙系统是面向世界的,不是说个人或者一个公司弄出来的噱头,这样的玩笑华为这样的世界五百强能拿公司的声誉甚至生命去开玩笑吗?鸿蒙初生在这样世界环境下必然艰难,需要成长和磨砺,需要宽容、时间和客观看待的大众的支持,毕竟是我们国家自己的东西。我一定支持华为和鸿蒙系统,也相信他会越来越好,在世界上和安卓、苹果平起平坐,甚至超越它们!
文笔有限,可能有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理性探讨,留言沟通!
⑤ 华为都自研鸿蒙系统了,为什么还用安卓系统,究竟是什么原因
提问题前多过下脑子,不要以为打得出几个字就张口就来
动动脑子不好吗,我国自己能生产粮食,为什么还要进口外国的?有北斗导航了,为什么还要用GPS而且与之兼容?生态的打造,最起码要保护开发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创新价值,兼容Android并创造新价值,才不会重蹈meego和windows phone的覆辙,能理解吗?
鸿蒙不是安卓系统,底层语言都一样,所以兼容安卓的app,如果不兼容安卓app,谁会给华为适配app?无论谷歌和苹果都是累积了十几年,上百万的开发者开发出来,很多第三方系统挂了的原因,就是不兼容其他系统的app,也没人帮助适配,以前的塞班,windows手机都是如此,华为做鸿蒙,不仅要有我们自己的系统,而且要万物互联,这格局比谷歌和苹果大多了,如果华为还是安卓,谷歌第一个就会起诉,事实并没有
⑥ 鸿蒙系统来了!为什么会跟安卓很像
鸿蒙系统来了!为什么会跟安卓很像?
作者:知识星球找老齐的读书圈
昨天晚上8点,大家都被华为的鸿蒙系统发布会给刷屏了,,华为正式发布新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HarmonyOS 2及多款搭载HarmonyOS 2的新产品。这也意味着“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已经变成面向市场的正式产品,而不仅仅再是个概念。这是中国人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以后我们再也不用去看安卓和苹果的脸色了。
有不少人已经体验过鸿蒙系统一段时间了,总结有这么几点。
第一,跟安卓系统很像,完全不会会有生疏感,非常轻易上手,而且速度要比安卓更加流畅。
第二,一些功能上的小设计,要明显超越安卓,比如多屏幕切换,或者蓝牙连接,非常智能化,在桌面就能完成,不用跑到设置里,再去连接设备。
第三,有一个纯净模式的设计,会避免某些软件,以后自己去安装软件。也就是说,避免了安卓上的杂乱无章,鸿蒙这个做法充分借鉴了苹果IOS的模式。
第四,在某些应用上,确实存在一些小的bug,这块还有待系统方和软件方共同升级解决。
但也有不少喷子,说鸿蒙不就是安卓换了个皮吗?不能说长得很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鸿蒙也曾经被质疑为一套PPT的系统,但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而是有意为之,鸿蒙用了AOSP(Android开源项目)的开源代码,并履行相关责任义务,也就是说人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知识产权的问题,只是故意做的很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要让消费者,使用者甚至开发者做到无缝衔接,让那些安卓的应用,稍加调整,就可以拿到鸿蒙上来用,否则做两套完全不想干的系统,那么可能就会大写的尴尬,不得不面临无应用可用的情况,比如当年微软的手机Windows,以及诺基亚始终坚持塞班系统,最后都因为没有应用支持,而被边缘化,鸿蒙系统充分考虑到了这点,才故意做的很像。所以绝不是换皮这么简单,他其实真正换的是心,故意把皮做的很像。比如最大的区别点就在于,鸿蒙实现了手机,平板,智慧屏,智能穿戴还有 汽车 家居等多个场景的全覆盖。在系统上已经让多终端融为了一体,所以在底层逻辑上,跟安卓是不一样的。
综合来看,鸿蒙这个系统横空出世,其实意义重大,意味着华为和谷歌彻底决裂,在之前谷歌发布的安卓12支持的手机厂商名单中,华为已经消失,说明谷歌已经正式将华为除名,那么华为必然会在随后一段时间,把自己旗下的设备全部都升级到鸿蒙系统,而其他厂商,特别是国内这些厂商,现在比较尴尬,是投靠华为还是继续抱谷歌的大腿,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特别是一些之前跟华为竞争的厂商,如果也使用鸿蒙系统,那么就相当于被华为收编了。以后再也没有竞争力了,但继续抱谷歌大腿吧,好像在民族情节上,就先输了一阵。以后国内市场不好开拓,尤其是在两国 科技 对抗的大背景下,不支持自己的东西,怎么也说不过去。
从昨天的股市来看,谷歌的股价并未受到,华为发布鸿蒙系统的影响,依旧强势,所以说明道路可能依旧很曲折,华为要想彻底上位,挑战安卓系统,恐怕还有不少的路要走,光在自家的手机上使用不行,也需要争取广泛的战略同盟和统一战线,先放弃内战,统一对外。得先自己表现出安全无公害才行。给那些曾经短兵相接的友商们,抛出一些橄榄枝。国内企业和整个中国市场都抱成一团,才能与强大的谷歌安卓抗衡。所以之前我们可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现在已经撕破脸,被逼自立,那么就要迅速调整战略,通过合纵连横,争取最广大的盟友支持,这可能是华为鸿蒙系统最为关键的一步,如何让国内厂商全部装机,在国内先占据统治力,这才是胜负手的关键。一方面需要华为主动放低姿态,要从球员的角色,升级到裁判的角色,不能出现拉偏手的情况,另一方面也需要监管部门来居间协调。还是那句话,大国之间的 科技 对抗,需要我们有一些民族自豪感,只有使用场景无限扩大了,这个系统才能越来越好。
当然,也有很多人跑来知识星球齐俊杰的粉丝群来问老齐,鸿蒙系统起航,我们在投资上有哪些机会呢?由于他的多终端协调优势,未来主要的合作伙伴都会在电器行业中产生,比如做语音识别的科大讯飞,做家电的美的,老板电器,九阳股份,做屏幕的京东方等等,这些公司已经宣布跟鸿蒙会产生合作。不过这种东西都是市场炒作,不太符合老齐的投资理念和逻辑,我还是劝大家要谨慎的,来得快去的也快,暴涨暴跌,不容易赚钱,还很容易巨亏,比如2019年诚迈 科技 就炒鸿蒙系统,华为 汽车 概念,结果股价暴涨了10倍,结果后来炒作过了,就一路下跌,从180跌到40以下,下跌近80%,所以教训十分惨痛。大家要格外留神。 在知识星球齐俊杰的粉丝群里,我们给大家讲的投资方法都是那些肯定可以赚钱,还没什么太多风险的办法,比如昨天我们讲到了一只基金, 历史 上年化22%,16年25倍,走势非常稳健,明星经理更是业界顶级,水平极高,不但善于选股还善于择时,而这只基金现在出现了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
⑦ 鸿蒙是基于安卓系统吗
鸿蒙系统是基于安卓系统。
可以说鸿蒙系统是基于安卓系统,鸿蒙系统和安卓系统都是基于Linux内核研发的操作系统,鸿蒙系统能够兼容所有的安卓软件,而且在这个基础上鸿蒙系统加入了属于自己的编译器。
鸿蒙系统将对标安卓系统,将会和安卓系统长期并存,同时生态上具有高度相似性。简单的说,鸿蒙系统是二次创新的产物,安卓系统是常规化设计加上不断地优化的产物。
鸿蒙系统和安卓的区别。
安卓系统适用于手机,而鸿蒙系统对设备兼容性更强,支持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电脑、电视等设备。安卓系统经过多年发展,软件生态非常完善,但是鸿蒙系统还谈不上生态。
鸿蒙系统可能支持CISC指令集的X86架构,支持ARM指令集的ARM架构,这将是优于安卓的创举。鸿蒙系统对安卓底层优化,自主研发的方舟编译器,内存回收效率远远高于原来的安卓系统。
⑧ 华为鸿蒙系统是安卓吗
华为鸿蒙不是安卓系统。
鸿蒙OS是华为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微内核、耗时10年、4000多名研发人员投入开发、面向5G物联网、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的英文名是HarmonyOS,意为和谐。
不是安卓系统的分支或修改而来的。与安卓、iOS是不一样的操作系统。性能上不弱于安卓系统,而且华为还为基于安卓生态开发的应用能够平稳迁移到鸿蒙OS上做好衔接——将相关系统及应用迁移到鸿蒙OS上,差不多两天就可以完成迁移及部署。
系统特色:
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 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对于消费者而言,HarmonyOS通过分布式技术,让8+N设备具备智慧交互的能力。在不同场景下,8+N配合华为手机提供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解决方案。
对于智能硬件开发者,HarmonyOS可以实现硬件创新,并融入华为全场景的大生态。对于应用开发者,HarmonyOS让他们不用面对硬件复杂性,通过使用封装好的分布式技术APIs,以较小投入专注开发出各种全场景新体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鸿蒙系统
⑨ 华为手机为什么总是说支持鸿蒙系统而实际上还是安卓系统
华为的手机以前的是安卓系统,现在新出的华为mate系列都是鸿蒙系统的。可能是你现在使用的手机,是过去的手机才会发现是安卓系统。
⑩ 鸿蒙系统是安卓系统吗
鸿蒙系统不是安卓系统。
鸿蒙系统是基于Linux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安卓系统是基于Linux的自由开源手机操作系统。鸿蒙系统可兼容所有安卓软件和应用程序,可在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电子设备上运行,安卓系统只能在手机上运行。鸿蒙系统采用全新的方舟编译器,在编译及内存回收等方面速度远远快于安卓。鸿蒙系统可支持x86架构和ARM架构。
总的来说鸿蒙系统不是基于安卓,但是有采用和安卓一样的Linux内核,可以说是底层基于安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