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資料庫三個階段

資料庫三個階段

發布時間: 2022-05-24 00:26:06

❶ 數據處理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其特點分別是什麼

數據處理先後經歷了簡單數據處理、文件系統、資料庫系統三個發展階段。

特點

1、在簡單數據處理階段,數據與程序沒有分離,需要手工安裝數據的存放方式和處理過程,僅用於簡單數據計算的場合。

2、文件管理階段有了專門的數據文件,數據採用統一方式組織,能夠滿足復雜數據處理的需要。

3、資料庫系統階段通過數據模型和資料庫系統的組織,數據及其聯系被統一考慮到資料庫結構中,實現了全局資料庫的統一,適合大型信息系統的應用要求。

(1)資料庫三個階段擴展閱讀:

數據處理的過程大致分為數據的准備、處理和輸出3個階段。在數據准備階段,將數據離線輸入到穿孔卡片、穿孔紙帶、磁帶或磁碟。這個階段也可以稱為數據的錄入階段。

數據錄入以後,就要由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處理,為此預先要由用戶編製程序並把程序輸入到計算機中,計算機是按程序的指示和要求對數據進行處理的。

所謂處理,就是指上述8個方面工作中的一個或若干個的組合。最後輸出的是各種文字和數字的表格和報表。

數據處理系統已廣泛地用於各種企業和事業,內容涉及薪金支付,票據收發、信貸和庫存管理、生產調度、計劃管理、銷售分析等。它能產生操作報告、金融分析報告和統計報告等。數據處理技術涉及到文卷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分布式數據處理系統等方面的技術。

❷ 計算機化的資料庫管理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一、人工管理階段:

數據的管理者:人。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數據的共享程度:無共享,冗餘度極大。

數據的獨立性:不獨立,完全依賴於程序。

數據的結構化:無結構。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二、文件系統階段:

數據的管理者:文件系統。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數據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餘度大。

數據的獨立性:獨立性差。

數據的結構化:記錄內有結構,整體無結構。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數據管理的定義

數據管理是利用計算機硬體和軟體技術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收集、存儲、處理和應用的過程。其目的在於充分有效地發揮數據的作用。實現數據有效管理的關鍵是數據組織。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數據管理經歷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統、資料庫系統三個發展階段。在資料庫系統中所建立的數據結構,更充分地描述了數據間的內在聯系,便於數據修改、更新與擴充,同時保證了數據的獨立性、可靠、安全性與完整性,減少了數據冗餘,故提高了數據共享程度及數據管理效率。

❸ 資料庫技術經歷了哪三個發展階段

發展的三個階段:
1、 層次型和網狀型:
代表產品是1969年IBM公司研製的層次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IMS。
2、 關系型數據型庫:
目前大部分資料庫採用的是關系型資料庫。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員E.F.Codd提出了關系模型。其代表產品為sysem R和Inges。
3、 第三代資料庫將為更加豐富的數據模型和更強大的數據管理功能為特徵,以提供傳統資料庫系統難以支持的新應用。它必須支持面向對象,具有開放性,能夠在多個平台上使用。
管理技術的3個階段
1 人工管理
2 文件管理
3 資料庫系統

❹ 資料庫技術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

按照數據模型的發展演變過程,資料庫技術從開始到現在短短的30年中,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代是網狀和層次資料庫系統,
第二代是關系資料庫系統,
第三代是以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為主要特徵的資料庫系統.

❺ 資料庫技術的產生、發展的三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1、20世紀60年代中期,資料庫技術是用來解決文件處理系統問題的。當時的資料庫處理技術還很脆弱,常常發生應用不能提交的情況。

2、20世紀70年代關系模型的誕生為資料庫專家提供了構造和處理資料庫的標准方法,推動了關系資料庫的發展和應用。1979年,Ashton-Tate公司引入了微機產品dBase Ⅱ,並稱之為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從此資料庫技術移植到了個人計算機上。

3、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後期,終端用戶開始使用區域網技術將獨立的計算機連接成網路,終端之間共享資料庫,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多用戶數據處理,稱為客戶機/伺服器資料庫結構。

資料庫技術正在被用來同Internet技術相結合,以便在機構內聯網、部門區域網甚至WWW上發布資料庫數據。



(5)資料庫三個階段擴展閱讀

在資料庫的發展歷史上,資料庫先後經歷了層次資料庫、網狀資料庫和關系資料庫等各個階段的發展,資料庫技術在各個方面的快速的發展。

特別是關系型資料庫已經成為目前資料庫產品中最重要的一員,80年代以來, 幾乎所有的資料庫廠商新出的資料庫產品都支持關系型資料庫,即使一些非關系資料庫產品也幾乎都有支持關系資料庫的介面。這主要是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可以比較好的解決管理和存儲關系型數據的問題。

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關系型資料庫越來越無法滿足需要,這主要是由於越來越多的半關系型和非關系型數據需要用資料庫進行存儲管理,以此同時,分布式技術等新技術的出現也對資料庫的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於是越來越多的非關系型資料庫就開始出現。

這類資料庫與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在設計和數據結構有了很大的不同, 它們更強調資料庫數據的高並發讀寫和存儲大數據,這類資料庫被稱為NoSQL(Not only SQL)資料庫。 而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在一些傳統領域依然保持了強大的生命力。

❻ 資料庫經過哪三個階段

發展的三個階段:
1、 層次型和網狀型:
代表產品是1969年IBM公司研製的層次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IMS。
2、 關系型數據型庫:
目前大部分資料庫採用的是關系型資料庫。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員E.F.Codd提出了關系模型。其代表產品為sysem R和Inges。
3、 第三代資料庫將為更加豐富的數據模型和更強大的數據管理功能為特徵,以提供傳統資料庫系統難以支持的新應用。它必須支持面向對象,具有開放性,能夠在多個平台上使用。
管理技術的3個階段
1 人工管理
2 文件管理
3 資料庫系統

❼ 資料庫設計分哪幾個階段

按照規范的設計方法,一個完整的資料庫設計一般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1、需求分析:分析用戶的需求,包括數據、功能和性能需求

2、概念結構設計:主要採用E-R模型進行設計,包括畫E-R圖

3、邏輯結構設計:通過將E-R圖轉換成表,實現從E-R模型到關系模型的轉換

4、資料庫物理設計:主要是為所設計的資料庫選擇合適的存儲結構和存取路徑

5、資料庫的實施:包括編程、測試和試運行

6、資料庫運行與維護:系統的運行與資料庫的日常維護

(7)資料庫三個階段擴展閱讀:

設計原則

1、一對一設計原則

在軟體開發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對一關系設計原則進而開展數據維護工作,通過利用此原則能夠盡量減少維護問題的出現,保證數據維護工作順利開展同時降低維護工作難度。

2、獨特命名原則

獨特命名原則的應用是為了減少在資料庫設計過程中出現重復命名和規范命名現象出現。

3、雙向使用原則

雙向使用原則包括:事務使用原則和索引功能原則,軟體市場常見的索引模式有:多行檢索聚簇索引和單行檢索非聚簇索引。

❽ 資料庫建立的3個階段

1.概念設計階段
是整個資料庫設計的關鍵,通過對用戶的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DBMS的概念模型。從實際到理論。

2.邏輯設計階段
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對其進行優化。優化理論。

3.物理設計階段
為邏輯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選擇理論落腳點。

❾ 資料庫管理技術三個階段的特點是什麼

特點如下:

1、人工管理階段:

(1)、數據不保存。因為當時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對於數據保存的需求尚不迫切。

(2)、系統沒有專用的軟體對數據進行管理,每個應用程序都要包括數據的存儲結構、存取方法和輸入方法等。程序員編寫應用程序是,還要安排數據的物理存儲,因此程序員負擔很重。

(3)、數據不共享。數據是面向程序的,一組數據只能對應一個程序。

(4)、數據不具有獨立性。程序依賴於數據,如果數據的類型、格式或輸入/輸出方式等邏輯結構或物理結構發生變化,則必須對應用程序做出相應的修改。

2、文件系統階段:

(1)、數據可以長期保存在計算機外存上,可以對數據進行反復處理,並支持文件的查詢、修改、插入和刪除等操作。

(2)、文件系統實現了記錄內的結構化,但從文件的整體來看卻是無結構的。

(3)、其數據面向特定的應用程序,因此數據共享性、獨立性差,且冗餘度大,管理和維護的代價也很大。

3、資料庫系統階段:

(1)、數據結構化。在描述數據時不僅要描述數據本身,還要描述數據之間的聯系。數據結構化是資料庫的主要特徵之一,也是資料庫系統與文件系統的本質區別。

(2)、數據共享性高、冗餘少且易擴充。數據不再針對某一個應用,而是面向整個系統,數據可被多個用戶和多個應用共享使用,而且容易增加新的應用,所以數據的共享性高且易擴充。數據共享可大大減少數據冗餘。

(3)、數據獨立性高。

(4)、數據由DBMS統一管理和控制。

資料庫為多個用戶和應用程序所共享,對數據的存取往往是並發的,即多個用戶可以同時存取資料庫中的數據,甚至可以同時存放資料庫中的同一個數據,為確保資料庫數據的正確有效和資料庫系統的有效運行,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以下4方面的數據控制功能:

①、數據安全性控制:防止因不合法使用數據而造成數據的泄露和破壞,保證數據的安全和機密。

②、數據的完整性控制:系統通過設置一些完整性規則,以確保數據的正確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③、並發控制:多用戶同時存取或修改資料庫時,防止相互干擾而給用戶提供不正確的數據,並使資料庫受到破壞。

④、數據恢復:當資料庫被破壞或數據不可靠時,系統有能力將資料庫從錯誤狀態恢復到最近某一時刻的正確狀態。

(9)資料庫三個階段擴展閱讀

階段特點比較:

如果說從人工管理到文件系統,是計算機開始應用於數據的實質進步,那麼從文件系統到資料庫系統,標志著數據管理技術質的飛躍。

20世紀80年代後不僅在大、中型計算機上實現並應用了數據管理的資料庫技術,如Oracle、Sybase、Informix等,在微型計算機上也可使用資料庫管理軟體,如常見的Access、FoxPro等軟體,使資料庫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和普及。

❿ .資料庫設計分為幾個階段,各階段的任務是什麼

按照規范的設計方法,一個完整的資料庫設計一般分為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資料庫物理設計、資料庫的實施、資料庫運行與維護六個階段:

各階段的任務如下:

1、需求分析:分析用戶的需求,包括數據、功能和性能需求;

拓展資料:

資料庫設計(Database Design)是指對於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構造最優的資料庫模式,建立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使之能夠有效地存儲數據,滿足各種用戶的應用需求(信息要求和處理要求)。在資料庫領域內,常常把使用資料庫的各類系統統稱為資料庫應用系統。

資料庫設計是建立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的技術,是信息系統開發和建設中的核心技術。由於資料庫應用系統的復雜性,為了支持相關程序運行,資料庫設計就變得異常復雜,因此最佳設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種"反復探尋,逐步求精"的過程,也就是規劃和結構化資料庫中的數據對象以及這些數據對象之間關系的過程。

熱點內容
微信指紋支付多少錢要用密碼 發布:2024-10-26 20:56:04 瀏覽:807
flash游戲反編譯 發布:2024-10-26 20:43:59 瀏覽:710
java的hashmap緩存 發布:2024-10-26 20:33:07 瀏覽:116
紅米2存儲空間不足 發布:2024-10-26 20:33:05 瀏覽:297
java源碼pdf 發布:2024-10-26 20:22:45 瀏覽:804
中文安卓編程 發布:2024-10-26 20:18:27 瀏覽:821
sql傳遞參數 發布:2024-10-26 20:06:57 瀏覽:248
安卓手機去哪裡找游戲 發布:2024-10-26 20:03:24 瀏覽:913
安卓手機圖標誤刪如何恢復 發布:2024-10-26 19:38:34 瀏覽:919
彈跳的編程 發布:2024-10-26 19:37:28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