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ie源碼
⑴ 什麼是插件
插件(Extension)也稱為擴展,是一種遵循一定規范的應用程序介面編寫出來的程序,主要是用來擴展軟體功能,很多軟體都有插件,有些由軟體公司自己開發,有些則是第三方或軟體用戶個人開發。例如Winamp就以其豐富的插件聞名天下,包括游戲、視覺、音效、增強、舞蹈、面板等。
如果你是一名網蟲,而且每天都在使用IE瀏覽器的話,那麼絕對不能錯過形形色色的第三方插件,這些插件安裝後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用戶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完成某些特異功能,讓IE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不可遺忘的本家插件
為了修補IE的漏洞或增強某些功能,微軟通常也會發布相關的插件,這些插件一般並不會出現在Windows Update的更新列表中,你需要手工下載安裝。
1. 保護敏感信息的IE插件
針對前些日子發現的IE插件漏洞,微軟發布了一款名為「Rights Maangement Addon」的插件,目的是允許獲得許可的用戶對文件進行瀏覽,安裝後可以對企業的第三信息、電子郵件和其他基於Web的數據實施保護,以防止未經授權的個人控制、轉發和復制這些信息,這一技術可以用於數碼權利管理和其他等領域。
2. 可閱讀Office加密文件的IE插件
Office 2003包含一些新的安全功能,使文件作者能夠限制對文件的訪問許可權,只有運行了Windows Server 2003和Windows版權管理服務的軟體後才能使用這些功能。而安裝了這一插件,即使用戶仍然在使用舊版本的Office,也可以在IE瀏覽器中瀏覽這些加密文件了。
3. 可查看HTML語法的插件
插件名稱:Microsoft Web Developer Accessories
軟體類別:免費
下載地址: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ie/webaccess/webdevaccess.exe
這是一個由微軟程序員開發的IE插件,可以用來檢查網頁上某一個對象的HTML語法,或者了解整個網頁所使用的全部對象及語法,對網頁設計人員相當有用。安裝後,在網頁中按下滑鼠右鍵並選擇「Document Tree」選項,系統會以樹狀圖的方式在一個新的窗口中排列出該網頁中對象內容及相關信息,包括網頁內容、網頁放置主機、通訊協定、式樣表等,點擊左側的「+」號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
另外,我們也可以選擇網頁中任何一個對象,按下滑鼠右鍵並選擇「View Partial Source」,就可以看到整個HTML文件中的這一小段文字HTML的源代碼,這些信息可相當實用喲。
如果你還在使用IE 5.0,可以安裝IE 5.0 Power Tweaks Web Accessories和Web Accessories for IE 5.0這兩個插件,前者會在工具欄上增加一個Offline/Online按鈕,我們可以很方便地在離線和在線兩種狀態之間進行切換,而且會在「工具」菜單下增加「Add to trusted Zone」和「Add to restricted Zone」兩個選項,這樣設置可信站點或限制站點就方便多了,另外右鍵菜單中的「Copy an URL Location」命令可以將當前頁面的地址復制到E-mail或文件中;後者包括8個高級功能:圖像放大和縮小、圖像顯示開關、高亮文本顯示、快速搜索等,然後你的IE即使不升級至6.0版本,功能也同樣好用,某些方面甚至更強大呢。
重新認識程序插件
相信安裝Norton AntiVirus和FlashGet的朋友應該不在少數,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安裝後在IE窗口中新增加的按鈕圖標呢?
如圖2所示,需要下載文件時直接點擊這里的FlashGet圖標即可,再也不需要轉到桌面或者從開始菜單中運行程序;點擊Norton AntiVIrus圖標可以直接查看到當前狀態和隔離區中的可疑文件,或者直接轉到賽門鐵克安全響應中心了解最新發現與病毒有關的內容,包括類別等級、威脅名稱、識別該威脅的日期、為防禦該威脅添加病毒定義的日期、活動日誌、病毒大全等相關信息,從而及時了解最新的病毒信息。
其實,並不僅僅是Norton AntiVirus和FlashGet,其他很多軟體安裝後同樣會在IE中添加按鈕圖標或工具欄,這些工具欄被激活後可以大大提高用戶的工作效率,有些甚至可以完成某些特異功能。
如果你不希望IE顯示這些工具欄,可以右擊工具欄任意處,將不需要顯示的程序插件前面的小勾去除就可以了。
利用插件為IE強身健體
雖然IE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但並非就是全能了,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還是不得不藉助某些第三方軟體來完成一些特殊任務。如果你不想為了某一個功能安裝其他瀏覽器的話,可以安裝相應的插件,這樣就可以為IE強身健體,從而使其完成一些過去看起來無法完成的任務,例如讓IE支持斷點續傳、快速搜索關鍵詞、多窗口打開新頁面、自動填寫表單、網頁翻譯、直接查看EXIF信息等。
如果你是為MyIE安裝插件,只需要將下載的插件解壓後復制到\MyIE\Plugin文件夾中,但由於IE並未像MyIE那樣提供插件擴展功能,因此我們只能通過安裝的方法讓插件在IE中安身立足,有些時候甚至還需要重新啟動IE才能生效。
1. 搜遍天下:搜索插件讓搜索更方便
記得筆者在沒有安裝搜索插件時,都是首先登錄到搜索引擎的主頁,然後再鍵入關鍵詞進行搜索,為了怕自己忘記這些頁面的URL地址,當初甚至還將其放到收藏夾中呢。
其實,這些搜索引擎都提供了相應的工具欄,安裝後只需要在搜索框中鍵入關鍵詞,然後按下回車鍵即可進行搜索,目前用戶使用比較多的搜索插件有Google工具欄、網路搜霸、3721搜索欄,甚至最近微軟也看上了這塊肥肉,新發布了MSN Toolbar。這些搜索插件除了可以讓用戶更方便地完成搜索操作外,還幾乎無一例外提供了屏蔽彈出窗口的功能,例如Google搜索欄的「彈出式窗口攔截器」,啟用後可以自動彈出式窗口,而且會同時播放聲音,如果你希望讓某個頁面正常顯示彈出式窗口,只需要在打開鏈接時按住Ctrl鍵即可。
2. 圖行天下:EXIF信息查看插件
插件名稱:ExifShow
軟體類別:免費
下載地址:http://www.exshow.net/download/exshow13c.exe
對DC發燒友來說,在查看一幅精美的數碼照片時,肯定希望了解作者所使用的相機、曝光值、焦距值等參數,一般的做法是將這些數碼照片下載回來,然後利用ACDSee等軟體查看EXIF信息,由於下載或保存的過程必不可少,因此操作稍稍麻煩了一些。
安裝了ExifShow插件,以後當我們在IE中瀏覽數碼照片時,只要按一下滑鼠右鍵,快捷菜單中就會出現「查看EXIF信息」的選項,此時會打開如圖3所示的對話框,在信息列表處單擊滑鼠右鍵,可以將選中的EXIF信息復制到剪貼板中或者另存為文本文件。
假如有一些數碼照片顯示「該圖片沒有EXIF信息」,說明可能是經過了某種形式的處理而導致丟失了EXIF數據,或者是用不支持EXIF的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
3. 翻遍天下:網頁翻譯插件
插件名稱:Babylon
軟體類別:免費
下載地址:http://www.sxsky.net/soft/3042.html
如果你經常訪問國外網站,那麼這個插件將可以幫助你對所選擇的單詞或段落進行翻譯,支持漢語、阿拉伯語、希伯來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等多種語言,安裝過程中會要求用戶設置默認的取詞熱鍵,預設設置是使用滑鼠右鍵,不過筆者建議還是使用「滑鼠右鍵+Shift」或「滑鼠右鍵+Ctrl」取詞的方法。按住Ctrl鍵,然後滑鼠右擊需要翻譯的單詞或段落,此時會彈出圖4所示的翻譯框,點擊「More Results」按鈕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可惜大多是英文的。
當然,IE插件遠遠不止上面介紹的這些,朋友們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到相關網站下載試用,這里就不多說了。但這里要說明的是,上面提到的這些插件,一般都要求IE的版本必須是5.0以上,否則有些功能可能無法正常使用。
讓插件為我所用
1. 操作系統對彈出式窗口的態度
在默認設置下,IE對彈出式窗口採取了「來者不拒」的態度。正因如此,許多以IE為內核的第三方瀏覽器,都不同程度地提供了屏蔽彈出窗口的功能,例如MyIE,微軟在即將發布的Windows XP SP2中也內置了這一功能,你只需要在「Internet屬性→隱私」標簽頁中選擇「阻止彈出窗口」復選項就行了。
2. 集中管理IE插件
如果你安裝了Windows XP SP2集合包,那麼可以從「Internet屬性→程序」標簽頁中找到一個名為「管理載入項」的項目,這里顯示了系統中所有已安裝、正在使用、被禁用的載入項,這樣管理起來就方便多了,特別是對於那些「請將容易去將難」的插件,直接在這里禁用即可。
眾多IE插件就像一把雙刃劍,使用的好可以大大擴展IE的功能和易用性,但如果使用不當,很容易導致系統錯誤,因此筆者建議朋友們還是要盡量安裝那些比較成熟的插件,最好是一些大型門戶站點或軟體廠商發布的插件。
IE插件的卸載
下面,筆者簡單談一談IE插件的卸載:
1. 如果某插件自身提供卸載功能,那麼就簡單多了,從程序組中找到相應的程序直接執行即可;不過,也有一些插件在安裝時不會生成程序組,那麼可以從「控制面板→添加或刪除程序」中找到該插件後卸載。
2. 也有一些插件屬於不請自來的情況,開始菜單中既找不到相應的程序組,在「控制面板→添加或刪除程序」中也未留下它們的蹤影,這時我們可以嘗試採取「硬刪除」的方法,首先找到插件安裝文件夾將其刪除,其位置一般是在C:\Program Files\下,注意刪除時應該首先關閉所有已打開的IE窗口,然後進入注冊表,使用查找的方法刪除相應鍵值,為保險起見,建議刪除時備份注冊表。
⑵ 如何屏蔽網頁彈窗和廣告網站
其實大家不用擔心,我們可以使用第三方軟體如Mozilla或一些採用IE內核的第三方瀏覽器,如MyIE等等,來實現我們目的。筆者比較喜歡使用MyIE,它的知名度較高的,佔用資源比較少,多個網頁窗口完全可以在一個窗口內顯示,並且可以任意設置窗口打開的最大數量,這樣不僅大大節省了系統資源,用來對付自動彈出式窗口則更是輕松,比如在MyIE中遇到彈出式廣告時,您只需按下「Ctrl+Q」,把它直接加入過濾器,從此再不會受它騷擾了。Windows操作系統有一個叫Hosts的文件可以對付這種煩人的情況,這是微軟公司用來重新解釋Windows TCP/IP在本地主機優先權的文件。我們可以利用Hosts的這些特點把需要屏蔽的網站重新解釋為不存在的IP地址:0.0.0.0,就可以避免出現這種狀況,把不需要的網站拒之門外了。 Hosts文件在Windows xp中存放在Wimdows目錄下,它的文件名為hosts.sam;在Windows NT中Hosts文件存放的路徑為:WinNT\Systen32\drivers\etc,在Windows2000/XP的操作系統中,Hosts文件的存放路徑為:WinDows\Systen32\drivers\tc,文件名為Hosts文件。使用記事本打開Hosts文件進行編輯,我們就會發現有一段全部是英文的解釋內容和一行解釋本地主機地址「127.0.0.1localhost」 同理,用Hosts文件還可以對付網頁中的廣告。現在很多大型網站都有專門存放廣告的主機,查看網頁的源代碼,就可以知道廣告文件存放在哪台主機上,然後用Hosts文件解析這台主機的IP地址,就可以把這些廣告拒之門外了。當然,家長也可以用Hosts文件對一些不健康的網站進行解析,來避免孩子訪問這些網站。只要把這些網站的IP地址都解釋成不存在的IP(如:0.0.0.0),那麼瀏覽器就根本無法訪問這些網站,效果比一些專門的軟體還要好得多。 另外,如果使用了Zone Alarm防火牆軟體,可在其「隱私權設定」(Privacy)中選擇「屏蔽廣告」(Ad Blocking),效果也很好。 其他屏蔽廣告軟體簡介: 1.No!Flash 2.1 No!Flash是一款免費的多媒體廣告攔截工具,用來對腳本、圖片、視頻、動畫圖片、聲音進行允許/禁止操作。 2.NotTroubleMe1.2 網上的插件本來方便了不少朋友,但有些朋友因為種種原因不想安裝這些插件,而手工卸載又比較麻煩,還難逃再次被自動安裝的「厄運」,這時候就可以試試NotTroubleMe1.2。 3.Hitware Popup Killer Lite 3(HPK Lite 3)
⑶ Delphi 網路調試助手 源碼
瀏覽器輔助對象BHO(瀏覽器輔助對象)是IE瀏覽器的ATL COM對象在啟動時自動載入。 BHO在IE的地址空間中運行,能夠各種類型的IE瀏覽器中的事件消息可以訪問該對象的聆聽,並採取適當的行動。因此,當IE瀏覽器已成為主要的入口進入網路世界,BHO自然成為熱點,無論是延長或IE瀏覽器的功能輔助軟體討厭流氓軟體,所有的BHO青睞有加。因此,BHO插件的IE瀏覽器的擴展功能到底如何發展呢?這里要開發一個特定的URL過濾的BHO插件實例。
瀏覽器事件監聽器
在Delphi 7,新的ActiveX Library項目MyBHO。然後在工程,命名為MyIEBHO創建COM對象。作為一種特殊的COM對象,BHO必須實現兩個介面的IObjectWithSite和IDispatch的瀏覽器,它的IObjectWithSite介面用來鉤和監控瀏覽器事件進行通信。
IE瀏覽器BHO載入時,將自己的IUnknown介面與pUnkSite參數的BHO。通過pUnkSite解析度,你可以讓瀏覽器界面的IWebBrowser2。而獲得的IWebBrowser2後,又得到了瀏覽器事件的連接點介面。建議的方法,然後使用這個介面,就可以實現瀏覽器的事件偵聽器。的IObjectWithSite介麵包含GetSite和SetSite方法,其中,通過SetSite實現的主要功能的IObjectWithSite介面。
留下郵箱吧。 。發送到您的郵箱。 。
⑷ opera的MYIE使用技巧
1。平時用 Opera ,實在不行再用 MyIE2。
2。多窗口下,Opera 占資源少,這個沒什麼可爭議的。
3. Opera 不開源,但是定義性特別強,你可以把它改成任何樣子,用任何方法操作。
⑸ 怎樣編寫一個瀏覽器
要寫瀏覽器可以下載Myie的源碼http://www.yesadmin.com/Soft/373/383/545/yesadmin_44616.html
要是簡單顯示HTML頁面可以用ChtmlView,方法參見2樓好了
當然你也可以用CHtmlView::GetHtmlDocument方法取得document對象的IDispatch介面 ,動態自己編輯需要的內容
⑹ 哪個瀏覽器比較好用
瀏覽器是計算機系統最重要的應用軟體之一,但多年以來,人們並沒有給予它足夠多的重視,這很大程度上應歸結於瀏覽器市場IE一家獨大,缺乏競爭的格局,而IE在許多人心目中甚至已經成為瀏覽器的代名詞,諸如Netscape、Opera等產品都被邊緣化。
目前,從Netscape衍生出了Mozilla項目及當前火熱的Firefox瀏覽器;而Opera則堅持技術創新路線,憑借少數用戶的支持一路走來,並在8.5版之後以免費的方式給用戶自由使用;在此期間,蘋果公司的Safari瀏覽器隨著蘋果平台變得愈來愈具有影響力。這個時候,瀏覽器市場開始形成多元化的格局,盡管微軟IE依然占據80%以上的壟斷份額,但業界意識到遵循公有標準的重要性,網站的兼容性也不斷獲得改善。在這些進展的激勵下,瀏覽器領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微軟及時改變原有計劃,將推出IE 7.0重奪優勢;Firefox在1.0X版的輝煌之後朝向1.5和2.0版邁進,以先進的技術特性、卓越的安全性、標准化及高度可擴展性為亮點吸引用戶;Opera推出9.0版本,它將以簡潔、人性化和高速度取勝。至於蘋果的Safari也將持續不斷地進行改進,由於之前採用的KHTML引擎兼容性不佳,蘋果可能採用自行開發的WebCore引擎,瀏覽器家族由此可能增加新的一員。
在本文中,我們將向大家詳細介紹瀏覽器的技術架構、現有狀況及未來發展,它們包括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IE引擎)、Mozilla/Firefox/Netscape(Gecko引擎)、Opera(Opera引擎)、Safari/KDE Konqueror(KHTML引擎)等,其中各個瀏覽器及引擎的未來發展和W3C標準的走向將是本文的主要著眼點。
W3C相關技術規范
與常規的應用軟體不同,瀏覽器是一個必須標准化的軟體,原因在於它的交互對象是HTML代碼。例如,當用戶要通過瀏覽器訪問某一個網站,用戶必須首先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中輸入相應的網址,接著瀏覽器將向DNS伺服器詢問該網址對應的IP地址,並根據返回的結果直接定位到目標伺服器;伺服器與瀏覽器雙方完成通訊握手之後,該網站對應的圖文數據便被送到瀏覽器中—如果收到的是HTML代碼和圖片,瀏覽器對其進行解釋之後形成頁面顯示,而如果遇到擴展名為ASP、CGI之類的腳本程序,解釋工作就必須由伺服器來完成,瀏覽器只能被動接收解釋的結果並加以顯示;當然,如果在結果中遇到HTML標記,瀏覽器就會啟動解釋程序,然後按HTML標記的要求將網頁的內容顯示在用戶面前。
在上述過程中,我們發現瀏覽器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對HTML代碼進行解釋,而互聯網上的網站數以億計,如果不採用標准化的HTML代碼格式,瀏覽器將根本無法完成解釋工作。而如果要引進某一項新的功能,也必須預先進行標准化,再交由網站製作者和瀏覽器設計方共同實現。而承擔這項任務的便是W3C組織—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萬維網聯盟)成立於1994年10月,它以開放論壇的方式對互聯網路涉及到的各項內容進行標准化定義,在過去十年歷史中W3C制定出包括HTML、XML、PNG網路圖像格式、SVG可縮放向量圖形、DOM(Document Object Model)、移動Web在內的大量技術標准,Web功能也在它的推動下獲得飛速進化,從早期單純的靜態文本逐漸過渡到可顯示出圖像、動畫、多媒體等豐富的內容,並具備高度可交互性。由於W3C的規范定義,互聯網中承載的內容可獲有效組織,如果網站和瀏覽器都遵循共同技術標准,那麼瀏覽器便可以將網站頁面完美顯示—換種說法就是兩者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而如果瀏覽器或網站未能遵循相同的標准,那麼將會出現頁面無法正常顯示的嚴重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般說瀏覽器兼容性不佳或者網站的兼容性不佳。
不難看出,瀏覽器最核心的任務就是對HTML代碼進行解釋以及顯示Web伺服器的執行結果,承擔這項任務的核心軟體也被稱為瀏覽器的「排版引擎(Engine,也稱為網頁渲染引擎)」,引擎的上一個邏輯層則是瀏覽器的「用戶界面(UI)」,這兩者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瀏覽器(Browser)」。其中,引擎承擔最核心的任務,它的交互對象是互聯網中的Web伺服器,瀏覽器採用何種標准、兼容性如何便完全取決於它,網頁打開速度也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引擎;用戶界面則直接面向使用者,包括視覺外觀、菜單/工具欄布局、按鈕等與操作相關的元素由它界定。這兩者只是鬆散的耦合關系:一個引擎可以採用多種不同的用戶界面,衍生出多種不同的瀏覽器—由於引擎相同,這些瀏覽器在核心功能方面高度一致;反過來,一個用戶界面也可以對應多種不同的引擎,不過這些產品雖然擁有共同的外觀和操作方式,但在兼容性、性能和功能方面可能大有不同。目前,活躍於市場上的瀏覽器引擎主要有Trident/Tasman、Gecko、Presto、KHTML等四種,採用Trident/Tasman引擎的瀏覽器只有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Windows版和Mac版);採用Gecko引擎的包括Netscape 6/7、Mozilla、Mozilla Firefox及許多Firefox衍生型瀏覽器產品,Gecko在源代碼層面上完全開放;採用Presto引擎的暫時只有Opera一種(7.0版以後),它具有核心精簡、速度快等優點,擁有不少忠實的用戶;而採用KHTML引擎的瀏覽器包括KDE桌面環境下的Konqueror和蘋果Mac OS X平台下的Safari。微軟IE 7.0未遵循W3C規范
盡管IE因安全性差、使用不便、不遵循W3C規范備受外界指責,但它仍然牢牢把持著瀏覽器市場的壟斷地位,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上個世紀末那場舉世矚目的瀏覽器大戰。如果您詳細閱讀過本刊第4期《Firefox技術與應用指南》一文,便會了解到IE與Netscape系出同源,兩者都是在NCSA Mosaic瀏覽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網剛剛開始發展,Netscape公司率先推出1.0-1.2版瀏覽器,搶佔先機;微軟雖然也很快就拿出IE 1.0瀏覽器,但Netscape更為成熟,且擁有牢固的用戶基礎,明顯更受用戶的歡迎。在整個Windows 95時代,Netscape都是瀏覽器的代名詞,而微軟的IE 1.0到4.0,也都未能對Netscape構成實質性的威脅。有鑒於此,微軟在Windows 98系統中將IE直接整合,使之成為操作系統的一部分,且用戶都能以免費的方式獲得。在Windows 98推出之後,IE迅速扭轉局面,Netscape市場大幅度下滑,在很短的時間內IE便把握主導地位。雖然Netscape也計劃以免費提供的方式進行反擊,但還沒來得及推行它就被AOL收購,盡管此後Netscape得到繼續發展,但它的影響力日漸消失,最終讓IE奪得超過90%的壟斷性份額。
捆綁的策略讓微軟備受指責,並帶來麻煩不斷的反壟斷官司,但這些困擾都沒有對IE帶來事實性的阻礙,當微軟完全掌控瀏覽器之後,它便可以反過來對網頁標准產生影響。我們知道,在IE、Netscape相互競爭期間,兩者都很好地遵循W3C界定的相關技術規范,打開網頁的效果也完全相同,對用戶而言,採用何種瀏覽器在兼容性、性能和軟體品質方面區別不大。而當微軟IE逐漸占據主導地位的同時,微軟也將觸角衍生到網頁設計領域,它所推出的ASP(Active Server Pages,動態伺服器頁面)應用程序環境和Frontpage網頁設計工具被廣泛應用,但微軟對這兩者作了些手腳,使之與W3C的相關規范不相符合,這樣採用此兩項技術開發的站點也就不完全符合W3C規范—在IE瀏覽器中,這些站點生成的HTML代碼可以被正確解釋,但其他的第三方瀏覽器均嚴格遵循W3C標准,加之開發者不可能了解微軟對瀏覽器的HTML代碼格式作何改變,從而出現無法正常顯示頁面內容或功能殘缺的嚴重後果。換句話說,微軟事實上形成了非官方的網頁格式標准,W3C被它成功邊緣化,由於大量的網站都與IE相適應,微軟就可以將優勢一直保持下去。這種優勢不僅僅體現在瀏覽器方面,對操作系統的影響也顯而易見—如果不使用Windows,你就無法使用IE;如果不使用IE,你就無法正常訪問許多站點,這樣消費者將不得不永遠使用Windows。
在掌握主導權之後,微軟對IE也失去了興趣,IE的發展基本陷於停滯,微軟甚至都懶得對其用戶界面作更新,至於W3C制定出的許多技術規范微軟也熟視無睹。但隨著時間的推移,IE的缺陷開始暴露:不支持標簽瀏覽、資源佔用率高,而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IE的安全性差,在遭受攻擊時往往連累整個操作系統,其中的原因在於IE採用ActiveX技術與Windows進行深度整合,而ActiveX本身又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入侵者只要利用這些漏洞編寫出帶病毒或惡意代碼的ActiveX網頁,那麼只要用戶使用IE來訪問這些網頁,惡意代碼就會攻擊整個操作系統。由於ActiveX技術遍布各個版本的Windows系統、IE瀏覽器和Outlook郵件客戶端,後兩者也就成為惡意代碼、病毒攻擊的重災區,微軟不得不一個漏洞接著一個漏洞地修補,嚴重損害了Windows系統的形象,這也促使微軟開始痛定思痛對安全性給予前所未有的重視。在IE焦頭爛額的時候,Firefox瀏覽器適時推出,Firefox以高安全性、簡潔高效為亮點吸引了大量的用戶,IE的市場佔用率也因此一路下滑,而Firefox的流行事實上也帶動了其他的第三方瀏覽器產品,微軟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遭遇強有力的挑戰。有鑒於此,微軟也對瀏覽器計劃作大幅度修改,決定推出獨立版本的IE 7.0接替現在的IE 6.0 SP2,而人們也對此報以極高的期待。
安全性是IE 7.0關注的首要目標。微軟表示,IE 7.0將具備「反捕釣攻擊」、病毒自動清除等功能,能夠有效抵擋病毒和惡意代碼的入侵—但受到ActiveX技術的限制,IE 7.0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病毒或惡意代碼不能通過瀏覽器來攻擊操作系統,所以只能通過被動防護的方式加以保護。另一方面,Windows Vista和未來的Windows XP SP3在安全方面都將有質的提升,通過不斷優化程序代碼以減少漏洞數量,這些措施都讓Windows平台的安全性有顯著的改善,大大增加了病毒、惡意代碼入侵系統的難度。盡管底層的隱患依然存在,攻擊手段也將更加多樣化,但我們仍有理由相信IE 7.0的安全性將大有改觀。
對W3C規范的兼容能力是IE 7.0的主要著眼點。W3C制定了許多先進的技術規范,而IE長期對此視而不見,部分業界人士曾一廂情願地盼望微軟能夠服從大局,從IE 7.0開始重新回到W3C的軌道上,促使互聯網應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而微軟對此種建議顯然不太熱衷,他們更多傾向於在支持W3C各類先進的技術規范基礎上,對相關規范給予部分兼容,這樣就可以在保持技術先進性的同時,繼續創建「IE事實標准」讓W3C被持續邊緣化。例如,現有的IE 6.0未對W3C制定的CSS規范提供完全的支持狢SS樣式為網站開發者和用戶控制網頁顯示方式帶來便利,它允許網頁開發者靈活方便地控制網頁的顯示布局,而不必編寫繁冗的代碼,但由於IE無法完全支持這一特性,開發者不得不浪費大量的精力來編寫許多額外的顯示代碼方能夠「兼容IE」,以至於許多開發者都寧願在Mozilla平台上進行調試。微軟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它並不想完全遵循W3C。在IE 7.0中,微軟打算對CSS 2.0標准提供部分的支持而非完全遵循,意圖通過事實標准阻礙第三方瀏覽器的發展。而在今天,幾乎所有的網站開發者都意識到遵循W3C規范的重要性,許多原有不遵循該標準的網站也都紛紛進行改寫,面對此種情形,IE 7.0採取不完全遵循W3C規范的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競爭者,但微軟已經不可能再度上演標准劫持的好戲。換句話說,所謂的IE標准將越來越沒有市場,遵循W3C技術規范將成為開發者的共識,對第三方瀏覽器和非Windows操作系統來說絕對是個令人興奮的好消息。
除了部分支持CSS 2.0規范外,IE 7.0的核心引擎還將加入對透明PNG(可移植網路圖形)的支持,使瀏覽器可顯示出覆蓋圖,這當然談不上是什麼先進功能,只是說明IE 7.0不會繼續在技術特性上落後於時代。而在用戶界面和人性化方面,IE 7.0也將有明顯的改善:首先,IE 7.0將引入標簽瀏覽功能,以便用戶可以更方便地在各個網頁間切換,同時也可有效降低系統資源的佔用率;其次,IE 7.0將內置一個新聞聚合器(Aggregator),用戶無需第三方工具就可以直接閱讀RSS內容,改變功能落後於Firefox、Opera等產品的局面。其它方面的修改主要體現在界面上,常見的菜單欄被隱藏,瀏覽器操作面板上只有地址欄、搜索欄、書簽工具欄和標簽欄,不難看出,微軟在IE 7.0的界面設計上參考了Firefox。
從以上種種情況來看,IE 7.0仍然是在6.0基礎上進行改良,在技術上談不上具有飛躍式的進步。但盡管如此,IE 7.0仍然具有首屈一指的軟體品質:網頁兼容性進一步提高、方便的標簽瀏覽功能以及大大提高的安全性,軟體可用性將大幅超越現有的6.0版;而相對於Firefox和Opera等第三方瀏覽器,IE 7.0在網頁兼容性方面存在明顯的優勢—普通用戶並不會關心IE 7.0是否符合W3C標准,更多從實用角度出發,IE 7.0顯然可以重新獲得用戶的認可。不過,我們並不認為Firefox的市場份額會因此逐漸喪失,Firefox的用戶群體大多擁有很強的標准情結,即便不考慮這些,Firefox強大的可定製性和靈活的擴展性也足以讓用戶玩上癮;更何況IE 7.0看起來固然安全,但基於Active X技術構建讓它具有先天不足,Firefox的用戶群大規模轉向IE 7.0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諸如Maxthon、Greenbrower之類的IE內核瀏覽器就沒有這么好的運氣,對這類瀏覽器的用戶來說,IE 7.0顯然具有更出色的可用性。
Mozilla Firefox:終結「IE標准」
Firefox無疑是過去一年間最熱門的瀏覽器產品,它的流行很大程度得益於IE 6.0層出不窮的安全缺陷以及大量惡意的垃圾軟體。Firefox完全避免了這些問題,在1.0版本正式推出之後,獲得外界的熱烈響應,到目前為止,Firefox的下載量已突破1億,市場佔有率也突破10%的大關,創造了瀏覽器市場的一大奇跡。
圖3 早期版本的Firefox(Firebird),簡潔的界面風格已然確立。
Firefox的起源和軟體品質
作為一個開源項目,Firefox可以說是Netscape最天然的繼承者,盡管它的代碼經過完全重寫。我們知道,Netscape被AOL收購之後就無所作為,雖然先後推出4.X、6.X乃至7.X系列,但都毫無影響力可言。2003年7月,AOL凍結了死氣沉沉的Netscape項目並將大部分開發人員解僱,Netscape源代碼也被順手贈送給開源社群,同時協助成立非盈利性的「Mozilla基金會(Mozilla Foundation)」負責該項目,這樣,Netscape從此就以Mozilla的名稱繼續瀏覽器之旅—Mozilla取材於Mosaic瀏覽器和Godzilla(哥斯拉怪獸,我們可以看到Mozilla的程序圖標是一個怪獸圖案),它其實是Netscape最早的開發項目代號。在當時,開源協作模式遠未成型,AOL對此顯然不抱任何期望,但未料到這個開源項目開始獲得了一定的成功。
在接手Netscape源代碼的時候,Mozilla項目的開發者發現其代碼存在太多先天缺陷,導致程序臃腫、運行緩慢,幾經商討之後,開發者決定從零開始對瀏覽引擎的代碼進行重寫,這項工作費時費力,但Mozilla也由此脫胎換骨,變得快速而高效。不過,Mozilla一開始是以「瀏覽器+郵件客戶端」的套件形式存在,相當於Netscape Communicator套件的後續。開發者希望能夠讓程序更加高效精簡,遂決定將瀏覽器與郵件客戶端各自獨立,由此衍生出Mozilla Firefox和Mozilla Thunderbird兩個開源項目,Firefox的旅程也從此開始。
在1.0版推出之前,Firefox其實發展了相當漫長的時間,開發者之前還一度選擇Firebird、Phoenix等兩個名字,從0.6版之後才正式定名為Firefox。在這期間,Firefox的用戶群僅限於少數專業人士及開發者。經過漫長的Beta版和數次跳票之後,Firefox 1.0於2004年11月正式發布,卓越的安全性、穩定性、低資源消耗以及不錯的兼容性讓人們對這款新興瀏覽器產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基於安全性的理由,許多商業企業、科研機構和大學都將Firefox作為IE的最佳替代品。為了推廣Firefox,Mozilla基金會甚至發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募捐活動—「花30美元在《紐約時報》上刊登自己的名字」,這句口號最終吸引到了一萬多名募捐者慷慨解囊,藉助30萬美金的捐款,Mozilla基金會順利地在《紐約時報》上為Firefox作了一整版的廣告,此舉讓Firefox的知名度飆升,短短兩周內就吸引百萬網民下載Firefox使用;自此往後,Firefox便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態勢,市場份額也穩步增長。
卓越的安全性是Firefox吸引用戶的首要原因—它只是操作系統中的一個普通應用軟體,與系統本身並沒有高度整合,這樣即便瀏覽器存在安全漏洞,對系統造成的危害也不會像IE那麼嚴重。其次,開源協作模式讓Firefox的Bug修訂速度相當之快,只要代碼漏洞被披露,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獲得修補—在1.0版推出後,Firefox也爆出過數次嚴重的安全漏洞,但這些漏洞在產生破壞之前就被補上,衍生出1.02-1.07多個版本;相比之下,微軟對IE安全性反映遲緩,更新速度極慢,加重了人們對IE的不信任感,這些因素都促使Firefox的高速增長。
Firefox的輝煌成功對瀏覽器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IE神話被徹底打破,其他的第三方瀏覽器開發者也看到屬於自己的機遇,並對新品開發給予極大的熱情。更重要的是,Firefox的成功讓網站開發者不得不考慮到對Firefox的兼容性,回歸到W3C技術規范成為共識;而大量的Firefox忠實擁護者也都不遺餘力的幫助宣傳Firefox,督促部分未遵循W3C規范的網站對代碼進行重寫—盡管今天尚有許多網站對Firefox兼容不佳,但這種現象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減少,瀏覽器市場將迎來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不同產品將在安全性、性能、使用便易性和人性化功能方面一決高下,這對於微軟顯然不是什麼好消息。而受Firefox的吸引,實力雄厚的Google也對它抱有濃厚的興趣,將Firefox的主要開發者招至麾下,這位互聯網巨人也開始介入瀏覽器市場,以期增強與微軟對抗的實力。除了對瀏覽器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之外,Firefox的成功也催生了一種特有的文化—Firefox功能強大,可以通過插件來增強功能,同時也支持主題更換;許多愛好者都紛紛加入插件、主題的製作活動中,並創建了數量眾多的BBS討論社區;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國HBO家庭影院頻道為了對新劇《羅馬帝國》作宣傳,特意通過自己的互動公司Deep Focus製作了一套精美的Firefox皮膚,人們發現Firefox的皮膚居然還有商業宣傳的功能(或許UI設計高手也可以從中找到一門新的生意,譬如為商業公司或個人定製Firefox皮膚什麼的)。開放性的結構讓Firefox的用戶群體不斷壯大,而只要用上Firefox,便很難擺脫它的誘惑力,因此Firefox擁有非常高的用戶忠誠度,這也為Firefox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詳細情況請參考http://tech.163.com/06/0106/11/26PI060O000917GR_3.html
⑺ 網頁彈出個框框源碼
最基本的彈出窗口代碼】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window.open ('page.html')
-->
</SCRIPT>
因為這是一段javascript代碼,所以它們應該放在<SCRIPT LANGUAGE ="javascript">標簽和</script>之間。
<!--和-->是對一些版本低的瀏覽器起作用,在這些老瀏覽器中如果不支持javascript,不會將標簽中的代碼作
為文本顯示出來。
Window.open ('page.html')用於控制彈出新的窗口page.html,如果page.html不與主窗口在同一路徑下,前面
應寫明路徑,絕對路徑(http://)和相對路徑(../)均可。
用單引號和雙引號都可以,只是不要混用。
這一段代碼可以加入HTML的任意位置,加入到<head>和</head>之間也可以,位置越靠前執行越早,尤其是頁面
代碼較長時,又想使頁面早點彈出就盡量往前放。
【經過設置後的彈出窗口】
下面再說一說彈出窗口外觀的設置。只要再往上面的代碼中加一點東西就可以了。
我們來定製這個彈出窗口的外觀、尺寸大小、彈出位置以適應該頁面的具體情況。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window.open('page.html','newwindow','height=100,width=400,top=0,left=0,toolbar=no,menubar=no,scrollbars=no, resizable=no,location=no,status=no')
//寫成一行
-->
</SCRIPT>
參數解釋:
<SCRIPT LANGUAGE="java script"> js腳本開始;
window.open 彈出新窗口的命令;
page.html 彈出新窗口的文件名;
newwindow 彈出窗口的名字(不是文件名),可用空 〃代替;
height=100 窗口高度;
top=0 窗口距離屏幕上方的像素值;
left=0 窗口距離屏幕左側的像素值;
toolbar=no 是否顯示工具欄,yes為顯示;
menubar,scrollbars 表示菜單欄和滾動欄;
resizable=no 是否允許改變窗口大小,yes為允許;
location=no 是否顯示地址欄,yes為允許;
status=no 是否顯示狀態欄內的信息(通常是文件已經打開),yes為允許;
</SCRIPT> js腳本結束。
【用函數控制彈出窗口】
下面是一個完整的代碼。
<html>
<head>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function openwin(){
window.open("page.html","newwindow","height=100,width=400,toolbar=no,menubar=no,scrollbars=no, resizable=no,location=no,status=no";)
//寫成一行
}
-->
</script>
</head>
<body onload="openwin()">
...任意的頁面內容...
</body>
</html>
這里定義了一個函數openwin(),函數內容就是打開一個窗口。在調用它之前沒有任何用途。怎麼調用呢?
方法一:<body onload="openwen()"> 瀏覽器讀頁面時彈出窗口;
方法二:<body onunload="openwen()"> 瀏覽器離開頁面時彈出窗口;
方法三:用一個連接調用:<a href="#" onclick="openwin()">打開一個窗口</a>
注意:使用的"#"是虛連接。
方法四:用一個按鈕調用:<input type="button" onclick="openwin()" value="打開窗口">
【主窗口打開文件1.htm,同時彈出小窗口page.html】
將如下代碼加入主窗口<head>區: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function openwin(){
window.open("page.html","","width=200,height=200";)
}
//-->
</script>
加入<body>區:<a href="1.htm" onclick="openwin()">open</a>即可。
【彈出的窗口之定時關閉控制】
下面我們再對彈出窗口進行一些控制,效果就更好了。如果我們再將一小段代碼加入彈出的頁面(注意是加入到page.html的HTML中,可不是主頁面中,否則…),讓它在10秒鍾後自動關閉是不是更酷了?
首先,將如下代碼加入page.html文件的<head>區: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function closeit() {
setTimeout("self.close()",10000) //毫秒
}
</script>
然後,再用<body onload="closeit()">這一句話代替page.html中原有的<BODY>這一句就可以了。(這一句話千
萬不要忘記寫啊!這一句的作用是調用關閉窗口的代碼,10秒鍾後就自行關閉該窗口。)
【在彈出窗口中加上一個關閉按鈕】
<form>
<INPUT TYPE='BUTTON' value='關閉' onClick='window.close()'>
</form>
呵呵,現在更加完美了!
【內包含的彈出窗口——一個頁面兩個窗口】
上面的例子都包含兩個窗口,一個是主窗口,另一個是彈出的小窗口。
通過下面的例子,你可以在一個頁面內完成上面的效果。
<html>
<head>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function openwin()
{
OpenWindow=window.open("","newwin","height=250,width=250,toolbar=no,scrollbars="+scroll+",menubar=no";);
//寫成一行
OpenWindow.document.write("<TITLE>例子</TITLE>";)
OpenWindow.document.write("<BODY BGCOLOR=#FFFFFF>";)
OpenWindow.document.write("<H1>Hello!</h1>";)
OpenWindow.document.write("New window opened!";)
OpenWindow.document.write("</BODY >";)
OpenWindow.document.write("</HTML>";)
OpenWindow.document.close()
}
</script>
</head>
<body>
<a href="#" onclick="openwin()">打開一個窗口</a>
<input type="button" onclick="openwin()" value="打開窗口">
</body>
</html>
看看OpenWindow.document.write()裡面的代碼不就是標準的HTML嗎?只要按照格式寫更多的行即可。千萬注意多一個標簽或少一個標簽都會出現錯誤。記住用OpenWindow.document.close()結束啊。
【終極應用——彈出窗口的Cookie控制】
回想一下,上面的彈出窗口雖然酷,但是有一點小毛病(你沉浸在喜悅之中,一定沒有發現吧?)比如你將上面的腳本放在一個需要頻繁經過的頁面里(例如首頁),那麼每次刷新這個頁面,窗口都會彈出一次,是不是非常煩人?有解決的辦法嗎?Yes!Follow me。我們使用Cookie來控制一下就可以了。
首先,將如下代碼加入主頁面HTML的<HEAD>區:
<script>
function openwin(){
window.open("page.html","","width=200,height=200" ;)
}
function get_cookie(Name){
var search = Name+ "="
var returnvalue ="";
if (documents.cookie.length >0){
offset = documents.cookie.indexOf(search)
if (offset!=-1){
offset += search.length
end = documents.cookie.indexOf (";",offset);
if (end ==-1)
end = documents.cookie.length;
returnvalue =unescape(documents.cookie.substring(offset,end))
}
}
return returnvalue;
}
function loadpopup(){
if (get_cookie(』popped』)==";){
openwin()
documents.cookie="popped=yes"
}
}
</script>
然後,用<body onload="loadpopup()">(注意不是openwin 而是loadpop啊)替換主頁面中原有的<BODY>這一句即可。你可以試著刷新一下這個頁面或重新進入該頁面,窗口再也不會彈出了。真正的Pop-Only-Once!
寫到這里,彈出窗口的製作和應用技巧基本上算是講完了,希望對正在製作網頁的朋友有所幫助我就非常欣慰了。
需要注意的是,JS腳本中的大小寫最好前後保持一致。
沒有菜單、工具欄、地址欄的彈出窗口: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var gt = unescape('%3e');
var popup = null;
var over = "Launch Pop-up Navigator";
popup = window.open('', 'popupnav', 'width=500,height=500,resizable=0,scrollbars=auto'); // width=500,height=500為窗口長和寬
if (popup != null) {
if (popup.opener == null) {
popup.opener = self; }
popup.location.href = '要打開的文件名';
}
// -->
</script>
離開一個頁面時彈出一個可定製的窗口
<!-- Begin
function leave() {
window.open(\'離開頁面時彈出窗口的URL\',\'\',\'toolbar=no,menubar=no,location=no,height=235,width=320\');
}
// End -->
</script>
如下代碼加入HTML的<BODY>區:<body onUnload="leave()">
超級彈窗代碼(MYIE也照彈)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focusid=setTimeout("focus();window.showModelessDialog(\'http://www.3tian.com\',\'\',\'scroll:1;status:0;help:0;resizable:1;dialogWidth:0px;dialogHeight:0px\')",0000)
</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function clock(){i=i-1
document.title="";#定義標題
if(i>0)setTimeout("clock();",1000);
else self.close();}
……………………………………
這是很完備的代碼了
你可以嘗試一下
好運
走先……
⑻ 大家用的好的瀏覽器是什麼最好是速度一級!!謝謝!
螞蟻瀏覽器(myie9)最好,它佔用空間小,速度快,功能齊全,操作簡單,兼容性強.
這是比較其他瀏覽器而綜合得出的結論.
具體原因詳述如下:
選瀏覽器好比買鞋,沒有最好的鞋,只有最適合你的鞋. 你的電腦的軟硬體情況好比是腳,中國的所有網頁好比是路,瀏覽器就是鞋.
路有柏油路,瓷磚路,山路,土路,地毯,浴室,沙子路.鞋有高跟鞋,運動鞋,布鞋,皮鞋.
首先鞋要能走路(能正常打開網頁),否則您就只能在崴腳時(網頁顯示有問題)時換瀏覽器用.
路(中國的網頁)的情況是,中國所有網頁肯定都支持ie,支持ie就是支持ie內核的所有瀏覽器.但並不一定支持chrome,firefox,雙核瀏覽器的高速模式,原因很簡單,網頁開發人員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兼容及測試那麼多瀏覽器,開發人員能讓網頁在ie下正常工作已經不錯了,就這還老得加班呢,有那麼多新需求和測試人員測出的bug要改啊.
現在瀏覽器有近百個,可以分為4個派系:
1.IE內核.包括360安全瀏覽器,IE,MyIE9,Greenbrowser,Maxthon2,世界之窗,剛開始的搜狗瀏覽器.
2.Chrome內核.如Chrome瀏覽器.
3.雙核(IE和chrome/webkit內核).雙核的意思是一般網頁用chrome內核(即webkit或高速模式)打開,網銀等指定的網頁用IE內核打開.如360高速瀏覽器,搜狗高速瀏覽器
4.Firefox
先說說chrome瀏覽器,谷歌為了實現在網頁中做軟體的目標(好處是一套代碼就可以在多個操作系統中跑),把firefox和Safari的源碼拿來改,界面改的比firefox好看多了,js執行速度大大超過了ie6,這樣Google的在線office軟體才能正常運行,否則慢的會沒法用.不過微軟在谷歌刺激下,推出的ie10的js速度已經比谷歌快了.2家目前在持續競賽.
js速度有什麼用?
網頁的顯示速度和js沒有直接關系,取決於網頁本身為了顯示界面而用的js多不多. 中國的網頁為了能讓大多數用戶(ie6)能打開,不敢加很多js來顯示網頁,都是直接寫html或在伺服器端通過php來生成html.只有像在線office這樣的在線軟體應用,才需要js速度.
雙核這個概念和cpu的雙核是2碼事.瀏覽器的雙核好比走路時腳上穿一個鞋,肩膀上還背一雙鞋.見到指定的路(網頁),就自動換鞋. 瀏覽器的雙核是一般網頁用chrome內核打開,網銀等指定的網頁用IE內核打開,由於哪些網頁必須用ie內核打開很難全部預定出來,所以經常發生不能正常顯示網頁的問題.而且由於要運行2個內核,導致內存及cpu佔用都翻了一翻.
firefox適合網頁開發人員調試網頁,但一般人平時用比較慢,打開瀏覽器就超過1分鍾.
在近百個ie內核瀏覽器中,速度最快的就是剛新安裝完電腦的ie6,但由於被各種XX工具欄污染,過幾天就沒法用了.國內所有ie內核瀏覽器(傲遊,世界之窗,搜狗瀏覽器)都是基於myie(螞蟻瀏覽器)10年前的開源代碼改的(360安全瀏覽器是拿的世界之窗的源碼).畢竟幾萬行代碼,幾百個功能,沒有人會在不參考/拷貝myie源碼的情況下自己再重新做一遍,公司也不可能接受這么長額外開發時間的.最快的方法就是拿來改,重點是改用戶能看的到的界面.然後再加入額外功能,有時反而導致速度下降,資源佔用很高.
螞蟻瀏覽器特點:
1.螞蟻瀏覽器佔用空間小,速度快,基本功能齊全,操作簡單.
2.相比其他瀏覽器,崩潰最少,自身佔用資源最少.
3.主頁與電腦綁定加密,不會被篡改.
4.因為其是IE內核,所以網頁兼容性好,支持所有網銀,不會出現像那些高速瀏覽器不能正常顯示某些網頁的問題,因為網頁開發者沒有精力做的完全兼容所有瀏覽器,只是做到兼容IE內核瀏覽器.
5.因為其只基於IE內核,就不會像雙核瀏覽器那樣的問題:導致內存佔用量大.雙核好比走路時腳上穿一個鞋,肩膀上還背一雙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哪個適合自己,用了才知道.
⑼ 瀏覽器標簽雙擊關閉
那個用來做標簽頁的控制項是有一個雙擊事件的,可以利用這個事件來處理關閉窗口的功能
⑽ 微軟 IE 開發組的概況和工作氛圍是什麼樣的
GoSuRFBrowser
基於IE內核的多頁面瀏覽器。人性化的設計,符合您的瀏覽習慣和動作,合理的細節功能擴展給您事半功倍的瀏覽體驗,界面全方位自定義,讓你的瀏覽世界更廣闊。該款瀏覽器對系統資源的佔用相當的少,另外各項操作上的完美演繹令GoSuRF個性更加鮮明,細節功能上的完善更是人性化體現得淋漓盡致。還等什麼?現在就選擇GoSuRF作為您的網頁瀏覽工具,即刻開始全新的沖浪體驗!
MozillaFirefox簡體中文版(火狐)
Mozilla開發組的新作,是一個干凈、完整的瀏覽器。速度極快,沒有包含電子郵件等一些硬塞給用戶的組件。基於Gecko引擎,很小巧,只有7.44Mb,遠小於IE。對東亞語言支持也不錯。
mxie馬克思ie
馬克思ie(mxie)是一個擁有網頁瀏覽器功能的超級P2P搜索引擎,完全免費!各種音樂、電影、動漫、小說、圖片等娛樂文件,一切你想得到的都可以找到!採用目前最為先進的多點P2P技術,搜尋到的就能下載到,絕對無死鏈!神奇的「越多人下載越高速」特性,充分挖掘你的帶寬潛力,保證高速!獨家裝備了強力防火牆穿透利器,即使在嚴密防護的企業防火牆後也能通行自如。
MyIE網際暢游中文版(簡體)
為什麼繼續MyIE開源項目(1).正如大家所知的,MyIE3.2以前的版本是在changyou主力下開源開發的,這個項目因為changyou的原因而停止,後來從MyIE而發展出了多個瀏覽器,但這些瀏覽器都是非開源開發的,GreenBrowser最早也是在MyIE基礎上進一步開發而來,經過近3年的開發,各方面都比較成熟了,在下一個開發進程前,我們想探索一下開源開發這種模式,因此想到了繼續changyou以前停止的MyIE開源項目.(2).現在GreenBrowser在內容,外觀,功能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改變,特別是加入了很多瀏覽輔助功能,這些功能的加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瀏覽的方便,但是也增加了較多的資源佔用,降低了瀏覽的效率.有些用戶對此的意見也比較大,所以我們想有針對性的推出一個專注於網頁瀏覽的瀏覽器,在GreenBrowser基礎上削減些不常用的功能,以瀏覽網頁為主要功能,去掉一些不常用的與瀏覽關系不大的功能,以綠色,簡潔,快速為主要目標.這個瀏覽器的名稱和GreenBrowser名稱最好有所區別,所以考慮和MyIE開源項目相結合.(3).各個用戶的使用習慣和要求不盡相同,開源可以為他們提供最大限度的使用自由.MyIE和GreenBrowser的關系由於MyIE3.2版本的代碼問題較多,很多功能也不是很完善,因此我們不考慮使用MyIE3.2的代碼,而是在GreenBrowser2.4版本源代碼的基礎上刪除去掉一些不常用的與瀏覽關系不大的功能,但是主要的功能和代碼保持相同.同時GreenBrowser將在現在版本基礎上繼續開發.
如果對您有幫助,請記得採納為滿意答案,謝謝!祝您生活愉快!vae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