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代碼段

linux代碼段

發布時間: 2022-05-15 22:47:14

㈠ 關於linux 命令 有幾段代碼 請幫我完整解釋下意義 每句都要 謝謝

① mkdir 123 創建一個名字叫做123的文件夾
② mount -t vfat /dev/sdb/ 123 把fat格式的設備/dev/sdb掛載到123這個目錄
③ cp /-/文件名 ./ 復制文件(具體復制到哪我也不懂這里是什麼意思)
④rpm -inv 123 安裝123這個RPM軟體包
⑤ umount / / - 取消掛載(即卸載)

2
find -name 以名字來查找 (find / -name abc.txt,查找abc.txt)
gzip -d etc.tar.gz 用gzip解壓etc.tar.gz
tar -tf etc.tar 列出etc.tar文件里的內容
tar -xf etc.tar etc/passwd 用tar解壓etc.tar到etc/passwd下
gzip etc.tar 壓縮etc.tar

3
contab -e 編輯crontab時程表
crontab:00 09 * * * wall 各位好。回車 注意後面的時間,共五個時間,表示分時日 月 周,後面表示在那個時間要執行的命令
30 17 5 * * * tar -czf etc,tar,gz 與上同
crontab -1 列出目前的時程表,注意後面是L的小寫
mail 後面不接任何參數時表示查看當前用戶的郵件,看是否有收到新郵件等。

㈡ linux這段代碼什麼意思

你在用dpkg安裝程序時出現的安裝環境需求檢測。上面說你的必要依賴套件glib-2.0不在,所以中斷的安裝過程。
後面又說,也許你安裝了glib-2.0套件,但並未以標准方式安裝,你可以設置
PKG_CONFIG_PATH
以讓安裝程序找到所需套件glib-2.0

㈢ linux 可執行文件中的文本段和代碼段有什麼關系

我的理解是一種特定的格式,文本段必不可少的,具體文件具體分析,代碼段就可根據自己的需求修改

㈣ Linux系統的所有源代碼

Linux是一個開放的,自由的類Unix操作系統,它的源代碼是公開的, 各個版本的Linux,包括從內核到許許多多的應用程序的源代碼, 以及可執行文件都可以免費從互聯網上下載。 你也可以通過光碟得到Linux系統,和一般的軟體不同的是, 你可以合法的和你的朋友分享Linux光碟。很顯然Linux光碟的價格不會很高, 第一,因為你可以免費從網上下載;第二,你可以和你的朋友合夥湊錢買一套Linux光碟, 再和你的朋友分享使用。 Linux和一般的軟體不同,是可以和你的朋友分享的。 舉個例子來說: 如果朋友家有張非常漂亮的窗子,但是這窗子是95牌的, 那麼你仿製是違法的,如果這窗子是X牌的,或者說牌子是GPL, 那麼你仿製就不違法。如果你不想違法,但又想要漂亮的窗子, 答案是選擇自由軟體。選擇Linux。 Linux准確的說,是一個系統內核,它是最初在91年, 由芬蘭的了不起的學生Linus Torvalds發起, 接著又有全世界的志願者加入進來開發的。 現在有一些軟體公司在做Linux的生意, 著名的有RedHat,SuSE以及Caldera等等, 這些公司發布自己的基於Linux內核的一整套的Linux系統: 這些整套的系統通常包括有:一個C語言及C++編譯器,Perl腳本解釋程序, 外殼Shell,圖形用戶界面X窗口系統,包括有X Server以及眾多的應用程序等等。 這些整套的Linux系統按照習慣叫做Linux發布(distribution)。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Linux發布是RedHat公司的RedHat Linux。 以前使用廣泛的Slackware,現在也還有許多人在使用, 我自己的第一個Linux系統就是Slackware,現在我玩的是Debian, Debian和其他的Linux發布的不同之處在於:Debian是完全由志願者開發的, 不像RedHat和SuSE,是由軟體公司所支持的。 RedHat是使用最廣泛的Linux發布,並且RedHat公司現在得到了Netscape, 以及Intel的支持,前景看好,根據一般的看法Redhat也是最容易上手的Linux發布。 SLackware和RedHat相比要稍微復雜一些,這主要是指軟體的安裝方面, 由於RedHat使用rpm打包系統,安裝新軟體簡單到只要一行命令即可。 而Slackware往往要從源代碼重新編譯,稍微費事一些。 SuSE也是基於rpm打包系統,SuSE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對X窗口系統的支持非常好, SuSE的吉祥物是一隻綠色的蜥蜴,非常可愛。 Debian基於自己的Deb格式的打包系統,但是它也可以安裝rpm軟體包。 Linux可以運行在DEC公司的Alpha機上,也可以運行在Sun公司的Sparc機器上。 當然也可以運行在Intel公司的386以上的機器上。 編寫的好的源代碼可以不經修改的在各種不同的Linux平台上直接編譯安裝運行, 但是顯然,不同的硬體平台之間的可執行文件是不兼容的。 但是一個特別針對Intel機器的rpm軟體包是可以輕易的在for Intel的RedHat,SuSE,Debian, 以及Slackware上安裝運行起來的。 RedHat,SuSE,Slackware以及Debian等各個發布之間的另一個不同是, 它們都帶有自己的系統管理工具。 RedHat使用著名的控制面板+Linuxconf, Debian使用臭名昭著的dselect(為什麼說臭名昭著?因為它非常難控制, 我自己只要有可能,就盡量不碰它) Slackware使用pkgtool, SuSE也有自己的管理工具。 Linux是一個開放的操作系統,它的各個部分:內核,應用程序, 庫程序是有機的結合的。並不是固定的死死的,碰都不能碰。Linux的內核的版本號是XX.XX.XX格式的,由三個數字組成, 第一個數字是主版本好,第三個數字是輔版本號,中間的數字如果是奇數, 表示這是一個開發版的內核,如果是偶數,表示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可靠的內核。 一般來講,除非你正在研究Linux內核,或有特別的需要, 否則不要擺弄奇數版本的內核。 今天演示的第三個部分是Linux下的軟體。常常有人抱怨Linux缺乏有效的軟體的支持, 這在一定情況下的確如此,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對Linux了解太少, Linux平台上現在已經有了相當多的應用軟體。 並且Linux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廠家的支持。 這段時間炒的非常火的Oracle,Sybase等等大型資料庫的Linux版本就是一例。 Linux下不但有類似於PhotoShop的免費的圖像編輯軟體:gimp, 還有免費的類似於3DS的三維設計軟體:MoonLight。 並且所有這些軟體,你都可以得到源代碼。 Linux下的圖形用戶界面是基於X窗口系統的, 這也秉承了Linux的一貫傳統:開放的,有機結合的。 XFree86隻是圖形界面的伺服器,上面可以運行各種不同的窗口管理器, 現在著名的窗口管理器有AfterStep,WindowMaker,以及Enlightenment。 有的窗口管理器做得非常的漂亮,真是叫做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另外,如果你不喜歡花哨的窗口管理器,你可以選擇wm2或者9wm, 它們只佔用非常少的系統資源,我自己經常使用的就是9wm。 有了X伺服器和一個窗口管理器,你就有了圖形用戶界面。 你就可以運行Gimp或者Moonlight了,甚至你還可以運行Doom和quake! 現在還有一批程序員正在為Linux開發免費的,開放源代碼的紅色警報。 對Linux的一個最主要的批評是:Linux缺乏支持。 坦白的說,就我自己作為一個個人用戶來講,我覺得Linux的支持非常的好。 我曾經在安裝Debian的時候遇到幾個問題, 到Debian的Mail List里發信詢問了一下,幾個小時後就得到了答案。

㈤ Linux代碼存儲位置

不是我打擊你,你說的這個東西「分」就能搞定?
內存分頁是順應虛擬地址空間而生。
和時間進程有什麼關系?linux有這個進程?
兩個進程的地址空間不交叉,互相獨立。你的病毒進程只能訪問自己的地址空間,不能隨便在別人的地址空間裡面寫東西。
程序的代碼段的載入地址是由程序編譯鏈接時指定由內核和ld.so 動態庫 實現的。
程序被映射到哪個頁不是程序員決定的,是os 內核決定的。
細節技術問題請查閱 鏈接器和載入器 一書。
你說的技術不簡單啊 突破了內核的保護機制。

更通常的做法是得到對方的一個root許可權。
偽造病毒程序為常見進程的名稱。
核心問題是得到root許可權。

㈥ 如何讓linux的一段程序代碼進入內核態運行

需要讓linux的一段程序代碼進入內核態運行產生的方式有二:

  1. 被動式

  2. 主動式

所謂被動式就是產生中斷或者代碼產出異常,代碼不得不從用戶態進入內核態進行中斷操作或者是異常處理;

而主動式則是系統響應了程序對系統的一次調用過程,並且系統允許該運行級別的提升;

㈦ linux, 如何讓兩個物理核運行同一個進程代碼段的不同部分 跪求大神指點!

一般的Linux不會讓自己的日程安排,除非是像linux-RT的。純屬玩笑
注冊你說有沒有競爭,是動態分配的寄存器,怎麼算沖突。兩個核,每個都有它自己的寄存器,分別運行沖突如何?
普通Linux的啟動兩個線程,如果CPU處於閑置狀態的線程存在自動調度。

PS。對於一般的Linux,你甚至不能在一個固定的核心螺紋鎖固劑。你可以寫下面的兩行匯編
MOV EAX,EDX
ADD EDX,EAX
添加和MOV聲明,但並不能保證將運行在相同的核心。

㈧ 一個Linux多進程編程

1 引言
對於沒有接觸過Unix/Linux操作系統的人來說,fork是最難理解的概念之一:它執行一次卻返回兩個值。fork函數是Unix系統最傑出的成就之一,它是七十年代UNIX早期的開發者經過長期在理論和實踐上的艱苦探索後取得的成果,一方面,它使操作系統在進程管理上付出了最小的代價,另一方面,又為程序員提供了一個簡潔明了的多進程方法。與DOS和早期的Windows不同,Unix/Linux系統是真正實現多任務操作的系統,可以說,不使用多進程編程,就不能算是真正的Linux環境下編程。
多線程程序設計的概念早在六十年代就被提出,但直到八十年代中期,Unix系統中才引入多線程機制,如今,由於自身的許多優點,多線程編程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下面,我們將介紹在Linux下編寫多進程和多線程程序的一些初步知識。

2 多進程編程
什麼是一個進程?進程這個概念是針對系統而不是針對用戶的,對用戶來說,他面對的概念是程序。當用戶敲入命令執行一個程序的時候,對系統而言,它將啟動一個進程。但和程序不同的是,在這個進程中,系統可能需要再啟動一個或多個進程來完成獨立的多個任務。多進程編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進程式控制制和進程間通信,在了解這些之前,我們先要簡單知道進程的結構。

2.1 Linux下進程的結構
Linux下一個進程在內存里有三部分的數據,就是"代碼段"、"堆棧段"和"數據段"。其實學過匯編語言的人一定知道,一般的CPU都有上述三種段寄存器,以方便操作系統的運行。這三個部分也是構成一個完整的執行序列的必要的部分。
"代碼段",顧名思義,就是存放了程序代碼的數據,假如機器中有數個進程運行相同的一個程序,那麼它們就可以使用相同的代碼段。"堆棧段"存放的就是子程序的返回地址、子程序的參數以及程序的局部變數。而數據段則存放程序的全局變數,常數以及動態數據分配的數據空間(比如用malloc之類的函數取得的空間)。這其中有許多細節問題,這里限於篇幅就不多介紹了。系統如果同時運行數個相同的程序,它們之間就不能使用同一個堆棧段和數據段。

2.2 Linux下的進程式控制制
在傳統的Unix環境下,有兩個基本的操作用於創建和修改進程:函數fork( )用來創建一個新的進程,該進程幾乎是當前進程的一個完全拷貝;函數族exec( )用來啟動另外的進程以取代當前運行的進程。Linux的進程式控制制和傳統的Unix進程式控制制基本一致,只在一些細節的地方有些區別,例如在Linux系統中調用vfork和fork完全相同,而在有些版本的Unix系統中,vfork調用有不同的功能。由於這些差別幾乎不影響我們大多數的編程,在這里我們不予考慮。
2.2.1 fork( )
fork在英文中是"分叉"的意思。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呢?因為一個進程在運行中,如果使用了fork,就產生了另一個進程,於是進程就"分叉"了,所以這個名字取得很形象。下面就看看如何具體使用fork,這段程序演示了使用fork的基本框架:

void main(){
int i;
if ( fork() == 0 ) {
/* 子進程程序 */
for ( i = 1; i <1000; i ++ ) printf("This is child process\n");
}
else {
/* 父進程程序*/
for ( i = 1; i <1000; i ++ ) printf("This is process process\n");
}
}
程序運行後,你就能看到屏幕上交替出現子進程與父進程各列印出的一千條信息了。如果程序還在運行中,你用ps命令就能看到系統中有兩個它在運行了。
那麼調用這個fork函數時發生了什麼呢?fork函數啟動一個新的進程,前面我們說過,這個進程幾乎是當前進程的一個拷貝:子進程和父進程使用相同的代碼段;子進程復制父進程的堆棧段和數據段。這樣,父進程的所有數據都可以留給子進程,但是,子進程一旦開始運行,雖然它繼承了父進程的一切數據,但實際上數據卻已經分開,相互之間不再有影響了,也就是說,它們之間不再共享任何數據了。它們再要交互信息時,只有通過進程間通信來實現,這將是我們下面的內容。既然它們如此相象,系統如何來區分它們呢?這是由函數的返回值來決定的。對於父進程,fork函數返回了子程序的進程號,而對於子程序,fork函數則返回零。在操作系統中,我們用ps函數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進程號,對父進程而言,它的進程號是由比它更低層的系統調用賦予的,而對於子進程而言,它的進程號即是fork函數對父進程的返回值。在程序設計中,父進程和子進程都要調用函數fork()下面的代碼,而我們就是利用fork()函數對父子進程的不同返回值用if...else...語句來實現讓父子進程完成不同的功能,正如我們上面舉的例子一樣。我們看到,上面例子執行時兩條信息是交互無規則的列印出來的,這是父子進程獨立執行的結果,雖然我們的代碼似乎和串列的代碼沒有什麼區別。
讀者也許會問,如果一個大程序在運行中,它的數據段和堆棧都很大,一次fork就要復制一次,那麼fork的系統開銷不是很大嗎?其實UNIX自有其解決的辦法,大家知道,一般CPU都是以"頁"為單位來分配內存空間的,每一個頁都是實際物理內存的一個映像,象INTEL的CPU,其一頁在通常情況下是4086位元組大小,而無論是數據段還是堆棧段都是由許多"頁"構成的,fork函數復制這兩個段,只是"邏輯"上的,並非"物理"上的,也就是說,實際執行fork時,物理空間上兩個進程的數據段和堆棧段都還是共享著的,當有一個進程寫了某個數據時,這時兩個進程之間的數據才有了區別,系統就將有區別的"頁"從物理上也分開。系統在空間上的開銷就可以達到最小。
下面演示一個足以"搞死"Linux的小程序,其源代碼非常簡單:
void main()
{
for( ; ; ) fork();
}
這個程序什麼也不做,就是死循環地fork,其結果是程序不斷產生進程,而這些進程又不斷產生新的進程,很快,系統的進程就滿了,系統就被這么多不斷產生的進程"撐死了"。當然只要系統管理員預先給每個用戶設置可運行的最大進程數,這個惡意的程序就完成不了企圖了。
2.2.2 exec( )函數族
下面我們來看看一個進程如何來啟動另一個程序的執行。在Linux中要使用exec函數族。系統調用execve()對當前進程進行替換,替換者為一個指定的程序,其參數包括文件名(filename)、參數列表(argv)以及環境變數(envp)。exec函數族當然不止一個,但它們大致相同,在Linux中,它們分別是:execl,execlp,execle,execv,execve和execvp,下面我只以execlp為例,其它函數究竟與execlp有何區別,請通過manexec命令來了解它們的具體情況。
一個進程一旦調用exec類函數,它本身就"死亡"了,系統把代碼段替換成新的程序的代碼,廢棄原有的數據段和堆棧段,並為新程序分配新的數據段與堆棧段,唯一留下的,就是進程號,也就是說,對系統而言,還是同一個進程,不過已經是另一個程序了。(不過exec類函數中有的還允許繼承環境變數之類的信息。)
那麼如果我的程序想啟動另一程序的執行但自己仍想繼續運行的話,怎麼辦呢?那就是結合fork與exec的使用。下面一段代碼顯示如何啟動運行其它程序:

char command[256];
void main()
{
int rtn; /*子進程的返回數值*/
while(1) {
/* 從終端讀取要執行的命令 */
printf( ">" );
fgets( command, 256, stdin );
command[strlen(command)-1] = 0;
if ( fork() == 0 ) {
/* 子進程執行此命令 */
execlp( command, command );
/* 如果exec函數返回,表明沒有正常執行命令,列印錯誤信息*/
perror( command );
exit( errorno );
}
else {
/* 父進程, 等待子進程結束,並列印子進程的返回值 */
wait ( &rtn );
printf( " child process return %d\n",. rtn );
}
}
}

此程序從終端讀入命令並執行之,執行完成後,父進程繼續等待從終端讀入命令。熟悉DOS和WINDOWS系統調用的朋友一定知道DOS/WINDOWS也有exec類函數,其使用方法是類似的,但DOS/WINDOWS還有spawn類函數,因為DOS是單任務的系統,它只能將"父進程"駐留在機器內再執行"子進程",這就是spawn類的函數。WIN32已經是多任務的系統了,但還保留了spawn類函數,WIN32中實現spawn函數的方法同前述UNIX中的方法差不多,開設子進程後父進程等待子進程結束後才繼續運行。UNIX在其一開始就是多任務的系統,所以從核心角度上講不需要spawn類函數。
在這一節里,我們還要講講system()和popen()函數。system()函數先調用fork(),然後再調用exec()來執行用戶的登錄shell,通過它來查找可執行文件的命令並分析參數,最後它么使用wait()函數族之一來等待子進程的結束。函數popen()和函數system()相似,不同的是它調用pipe()函數創建一個管道,通過它來完成程序的標准輸入和標准輸出。這兩個函數是為那些不太勤快的程序員設計的,在效率和安全方面都有相當的缺陷,在可能的情況下,應該盡量避免。

2.3 Linux下的進程間通信
詳細的講述進程間通信在這里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筆者很難有信心說自己對這一部分內容的認識達到了什麼樣的地步,所以在這一節的開頭首先向大家推薦著名作者Richard Stevens的著名作品:《Advanced Programming in the UNIX Environment》,它的中文譯本《UNIX環境高級編程》已有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原文精彩,譯文同樣地道,如果你的確對在Linux下編程有濃厚的興趣,那麼趕緊將這本書擺到你的書桌上或計算機旁邊來。說這么多實在是難抑心中的景仰之情,言歸正傳,在這一節里,我們將介紹進程間通信最最初步和最最簡單的一些知識和概念。
首先,進程間通信至少可以通過傳送打開文件來實現,不同的進程通過一個或多個文件來傳遞信息,事實上,在很多應用系統里,都使用了這種方法。但一般說來,進程間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不包括這種似乎比較低級的通信方法。Unix系統中實現進程間通信的方法很多,而且不幸的是,極少方法能在所有的Unix系統中進行移植(唯一一種是半雙工的管道,這也是最原始的一種通信方式)。而Linux作為一種新興的操作系統,幾乎支持所有的Unix下常用的進程間通信方法:管道、消息隊列、共享內存、信號量、套介面等等。下面我們將逐一介紹。
2.3.1 管道
管道是進程間通信中最古老的方式,它包括無名管道和有名管道兩種,前者用於父進程和子進程間的通信,後者用於運行於同一台機器上的任意兩個進程間的通信。
無名管道由pipe()函數創建:
#include <unistd.h>
int pipe(int filedis[2]);
參數filedis返回兩個文件描述符:filedes[0]為讀而打開,filedes[1]為寫而打開。filedes[1]的輸出是filedes[0]的輸入。下面的例子示範了如何在父進程和子進程間實現通信。

#define INPUT 0
#define OUTPUT 1

void main() {
int file_descriptors[2];
/*定義子進程號 */
pid_t pid;
char buf[256];
int returned_count;
/*創建無名管道*/
pipe(file_descriptors);
/*創建子進程*/
if((pid = fork()) == -1) {
printf("Error in fork\n");
exit(1);
}
/*執行子進程*/
if(pid == 0) {
printf("in the spawned (child) process...\n");
/*子進程向父進程寫數據,關閉管道的讀端*/
close(file_descriptors[INPUT]);
write(file_descriptors[OUTPUT], "test data", strlen("test data"));
exit(0);
} else {
/*執行父進程*/
printf("in the spawning (parent) process...\n");
/*父進程從管道讀取子進程寫的數據,關閉管道的寫端*/
close(file_descriptors[OUTPUT]);
returned_count = read(file_descriptors[INPUT], buf, sizeof(buf));
printf("%d bytes of data received from spawned process: %s\n",
returned_count, buf);
}
}
在Linux系統下,有名管道可由兩種方式創建:命令行方式mknod系統調用和函數mkfifo。下面的兩種途徑都在當前目錄下生成了一個名為myfifo的有名管道:
方式一:mkfifo("myfifo","rw");
方式二:mknod myfifo p
生成了有名管道後,就可以使用一般的文件I/O函數如open、close、read、write等來對它進行操作。下面即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我們已經創建了一個名為myfifo的有名管道。
/* 進程一:讀有名管道*/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void main() {
FILE * in_file;
int count = 1;
char buf[80];
in_file = fopen("mypipe", "r");
if (in_file == NULL) {
printf("Error in fdopen.\n");
exit(1);
}
while ((count = fread(buf, 1, 80, in_file)) > 0)
printf("received from pipe: %s\n", buf);
fclose(in_file);
}
/* 進程二:寫有名管道*/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void main() {
FILE * out_file;
int count = 1;
char buf[80];
out_file = fopen("mypipe", "w");
if (out_file == NULL) {
printf("Error opening pipe.");
exit(1);
}
sprintf(buf,"this is test data for the named pipe example\n");
fwrite(buf, 1, 80, out_file);
fclose(out_file);
}

2.3.2 消息隊列
消息隊列用於運行於同一台機器上的進程間通信,它和管道很相似,事實上,它是一種正逐漸被淘汰的通信方式,我們可以用流管道或者套介面的方式來取代它,所以,我們對此方式也不再解釋,也建議讀者忽略這種方式。

2.3.3 共享內存
共享內存是運行在同一台機器上的進程間通信最快的方式,因為數據不需要在不同的進程間復制。通常由一個進程創建一塊共享內存區,其餘進程對這塊內存區進行讀寫。得到共享內存有兩種方式:映射/dev/mem設備和內存映像文件。前一種方式不給系統帶來額外的開銷,但在現實中並不常用,因為它控制存取的將是實際的物理內存,在Linux系統下,這只有通過限制Linux系統存取的內存才可以做到,這當然不太實際。常用的方式是通過shmXXX函數族來實現利用共享內存進行存儲的。
首先要用的函數是shmget,它獲得一個共享存儲標識符。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ipc.h>
#include <sys/shm.h>
int shmget(key_t key, int size, int flag);
這個函數有點類似大家熟悉的malloc函數,系統按照請求分配size大小的內存用作共享內存。Linux系統內核中每個IPC結構都有的一個非負整數的標識符,這樣對一個消息隊列發送消息時只要引用標識符就可以了。這個標識符是內核由IPC結構的關鍵字得到的,這個關鍵字,就是上面第一個函數的key。數據類型key_t是在頭文件sys/types.h中定義的,它是一個長整形的數據。在我們後面的章節中,還會碰到這個關鍵字。
當共享內存創建後,其餘進程可以調用shmat()將其連接到自身的地址空間中。
void *shmat(int shmid, void *addr, int flag);
shmid為shmget函數返回的共享存儲標識符,addr和flag參數決定了以什麼方式來確定連接的地址,函數的返回值即是該進程數據段所連接的實際地址,進程可以對此進程進行讀寫操作。
使用共享存儲來實現進程間通信的注意點是對數據存取的同步,必須確保當一個進程去讀取數據時,它所想要的數據已經寫好了。通常,信號量被要來實現對共享存儲數據存取的同步,另外,可以通過使用shmctl函數設置共享存儲內存的某些標志位如SHM_LOCK、SHM_UNLOCK等來實現。

㈨ linux 中的多進程中,父進程與子進程共享的代碼段和數據段、堆棧段,是整個程序還是出現在fork()函數後

首先來說 不是共享 共享是同一個區域 但是fork後相當於復制了一份 也就相當於一個副本 所以 在以後的程序執行 父進程改變父進程的數據 子進程改變子進程的數據 所以不能說共享 他們相同的是整個程序 差不多就相當於是兩個相同的程序在執行

共享數據是線程 創建一個線程後他們的數據是共享的 他們是同一個數據

㈩ 在linux下,怎麼統計一個代碼段的執行時間

開頭和結尾都輸出date +%s時間戳,然後相減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電腦版進pe伺服器 發布:2025-01-15 21:33:57 瀏覽:294
網頁游戲吃什麼配置 發布:2025-01-15 21:27:58 瀏覽:65
安卓怎麼轉移數據華為 發布:2025-01-15 21:03:02 瀏覽:141
軟體列印反饋單腳本錯誤 發布:2025-01-15 21:01:24 瀏覽:178
如何進cs里的練槍伺服器 發布:2025-01-15 21:00:07 瀏覽:979
蘋果手機存儲晶元 發布:2025-01-15 20:52:02 瀏覽:163
盲人讀屏軟體安卓哪個好 發布:2025-01-15 20:47:13 瀏覽:729
炸圖腳本 發布:2025-01-15 19:56:07 瀏覽:429
八字源碼 發布:2025-01-15 19:54:47 瀏覽:372
伺服器可以變電腦使用嗎 發布:2025-01-15 19:40:29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