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系統的發展
『壹』 資料庫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在信息化時代,資料庫成為企業經營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經過了一個世紀的發展,目前資料庫行業已經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非關系型的資料庫盛行,「數據上雲」新模式誕生,市場規模達到665億美元。未來,隨著海量數據的爆發,全球資料庫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美元。
資料庫成為企業經營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全球信息化的時代,資料庫已經逐漸成為了眾多企業經營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資料庫指的是一種用於存儲和管理擁有固定格式和結構數據的倉庫型數據管理系統。
資料庫這一行業技術發源並興起於美國,如今已經廣泛應用於全世界各企業之中。資料庫一般可分為關系型資料庫和非關系型資料庫。
關系型資料庫的基層單位是由二維的行列分部組成的表格,一個關系型資料庫往往可以涵蓋多個行列分部表格。表格中每一行分布代表了一條獨特的數據記錄,而各列則代表了同一數據記錄的不同特性。通過多種來源獲取的數據最後會通過抽取、轉化、載入後整合進一個數據倉庫之中。關系型資料庫根據其數據處理技術的不同又可以分為聯機事務型資料庫與聯機分析型資料庫。
非關系型資料庫是一個用於概括一切可供替代傳統關系型資料庫的開放式術語。非關系型資料庫同樣也可以通過嵌套類的方式將互有關系的數據存儲在同一結構當中。非關系型資料庫採用了更為靈活的數據結構,並且可以橫向到達多個處理器。以功能劃分,非關系型資料庫可以分為文檔型資料庫、鍵值型資料庫、列存儲資料庫、圖形資料庫四種。
——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貳』 資料庫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進入信息化市場,資料庫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目前資料庫主要分為資料庫產品、資料庫服務和資料庫支撐體系。我國資料庫產品以關系型為主,非關系型資料庫以鍵值型資料庫為主。
金融、電信、政務、製造和互聯網為我國資料庫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但是它們的應用特點各不相同。未來,在企業崛起、國家利好政策和資本關注等因素推動下,我國資料庫行業市場規模有望接近7百億元。
本文核心數據:資料庫產品分布、資料庫市場規模
資料庫主要分為三大類
在信息化時代,資料庫已經逐漸應用於各行各業。資料庫主要分為三大類:資料庫產品、資料庫服務和資料庫支撐體系。
資料庫產品主要由關系型資料庫、非關系型資料庫、混合型資料庫及資料庫周邊工具構成。
資料庫服務是指圍繞資料庫的咨詢規劃、實施部署和運維運營等環節,為資料庫系統的正常、高效、持續、安全使用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工作。
資料庫支撐體系由從事資料庫學術研究、人才培養、開源社區、評測認證等工作的相關主體共同構成。
『叄』 資料庫的發展階段
資料庫發展階段大致劃分為如下的幾個階段: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階段、資料庫系統階段、高級資料庫階段。 50年代中期之前,計算機的軟硬體均不完善。硬體存儲設備只有磁帶、卡片和紙帶,軟體方面還沒有操作系統,當時的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這個階段由於還沒有軟體系統對數據進行管理,程序員在程序中不僅要規定數據的邏輯結構,還要設計其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存取方法、輸入輸出方式等。當數據的物理組織或存儲設備改變時,用戶程序就必須重新編制。由於數據的組織面向應用,不同的計算程序之間不能共享數據,使得不同的應用之間存在大量的重復數據,很難維護應用程序之間數據的一致性。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可歸納為如下幾點:
*計算機中沒有支持數據管理的軟體。
*數據組織面向應用,數據不能共享,數據重復。
*在程序中要規定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數據與程序不獨立。
*數據處理方式——批處理。 這一階段的主要標志是計算機中有了專門管理資料庫的軟體——操作系統(文件管理)。
上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由於計算機大容量存儲設備(如硬碟)的出現,推動了軟體技術的發展,而操作系統的出現標志著數據管理步入一個新的階段。在文件系統階段,數據以文件為單位存儲在外存,且由操作系統統一管理。操作系統為用戶使用文件提供了友好界面。文件的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脫鉤,程序和數據分離,使數據與程序有了一定的獨立性。用戶的程序與數據可分別存放在外存儲器上,各個應用程序可以共享一組數據,實現了以文件為單位的數據共享。
但由於數據的組織仍然是面向程序,所以存在大量的數據冗餘。而且數據的邏輯結構不能方便地修改和擴充,數據邏輯結構的每一點微小改變都會影響到應用程序。由於文件之間互相獨立,因而它們不能反映現實世界中事物之間的聯系,操作系統不負責維護文件之間的聯系信息。如果文件之間有內容上的聯系,那也只能由應用程序去處理。 60年代後,隨著計算機在數據管理領域的普遍應用,人們對數據管理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面向企業或部門,以數據為中心組織數據,減少數據的冗餘,提供更高的數據共享能力,同時要求程序和數據具有較高的獨立性,當數據的邏輯結構改變時,不涉及數據的物理結構,也不影響應用程序,以降低應用程序研製與維護的費用。資料庫技術正是在這樣一個應用需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資料庫技術有如下特點:
* 面向企業或部門,以數據為中心組織數據,形成綜合性的資料庫,為各應用共享。
* 採用一定的數據模型。數據模型不僅要描述數據本身的特點,而且要描述數據之間的聯系。
* 數據冗餘小,易修改、易擴充。不同的應用程序根據處理要求,從資料庫中獲取需要的數據,這樣就減少了數據的重復存儲,也便於增加新的數據結構,便於維護數據的一致性。
*程序和數據有較高的獨立性。
* 具有良好的用戶介面,用戶可方便地開發和使用資料庫。
* 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提供了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並發控制。
從文件系統發展到資料庫系統,這在信息領域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在文件系統階段,人們在信息處理中關注的中心問題是系統功能的設計,因此程序設計佔主導地位;而在資料庫方式下,數據開始占據了中心位置,數據的結構設計成為信息系統首先關心的問題,而應用程序則以既定的數據結構為基礎進行設計。大事記
1951:Univac系統使用磁帶和穿孔卡片作為數據存儲。
1956:IBM公司在其Model 305 RAMAC中第一次引入了磁碟驅動器
1961:通用電氣(GE)公司的Charles Bachman開發了第一個資料庫管理系統——IDS
1969: E.F. Codd發明了關系資料庫。
1973:由John J.Cullinane領導Cullinane公司開發了 IDMS——一個針對IBM主機的基於網路模型的資料庫。
1976:Honeywell公司推出了Multics Relational Data Store——第一個商用關系資料庫產品。
1979:Oracle公司引入了第一個商用sql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
1983:IBM推出了DB2資料庫產品。
1985:為Procter & Gamble系統設計的第一個商務智能系統產生。
1991:W.H.「Bill」 Inmon發表了」構建數據倉庫」。 隨著信息管理內容的不斷擴展,出現了豐富多樣的數據模型(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面向對象模型,半結構化模型等),新技術也層出不窮(數據流,Web數據管理,數據挖掘等)。每隔幾年,國際上一些資深的資料庫專家就會聚集一堂,探討資料庫研究現狀,存在的問題和未來需要關注的新技術焦點。過去已有的幾個類似報告包括:1989年Future Directions inDBMS Research-The Laguna BeachParticipants ;1990年DatabaseSystems : Achievements and Opportunities ;1991年W.H. Inmon 發表的《構建數據倉庫》;1995年Database。
『肆』 資料庫的發展過程
一、搖籃和萌芽階段:首先使用"DataBase"一詞的是美國系統發展公司在為美國海軍基地在60年代研製數據中引用。
1963年,C·W·Bachman設計開發的IDS(Integrate Data Store)系統開始投入運行,它可以為多個COBOL程序共享資料庫。
1968年,網狀資料庫系統TOTAL等開始出現;
1969年,IBM公司Mc Gee等人開發的層次式資料庫系統的IMS系統發表,它可以讓多個程序共享資料庫。
1969年10月,CODASYL資料庫研製者提出了網路模型資料庫系統規范報告DBTG,使資料庫系統開始走向規范化和標准化。正因為如此,許多專家認為資料庫技術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資料庫技術的產生來源於社會的實際需要,而數據技術的實現必須有理論作為指導,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又不斷地促進資料庫理論的發展和完善。
二、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大量商品化的關系資料庫系統問世並被廣泛的推廣使用,既有適應大型計算機系統的,也有適用與中、小型和微型計算機系統的。這一時期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也走向使用。
1970年,IBM公司San Jose研究所的E ·F ·Code發表了題為"大型共享資料庫的數據關系模型"論文,開創了資料庫的關系方法和關系規范化的理論研究。關系方法由於其理論上的完美和結構上的簡單,對資料庫技術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功地奠定了關系數據理論的基石。
1971年,美國數據系統語言協會在正式發表的DBTG報告中,提出了三級抽象模式,即對應用程序所需的那部分數據結構描述的外模式,對整個客體系統數據結構描述的概念模式,對數據存儲結構描述的內模式,解決了數據獨立性的問題。
1974年,IBM公司San Jose研究所研製成功了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System R,並且投放到軟體市場。
1976年,美籍華人陳平山提出了資料庫邏輯設計的實際(體)聯系方法。
1978年,新奧爾良發表了DBDWD報告,他把資料庫系統的設計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需求分析、信息分析與定義、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
1980年,J·D·Ulman所著的《資料庫系統原理》一書正式出版。
1981年 E· F· Code獲得了計算機科學的最高獎ACM圖林獎。
1984年,David Marer所著的《關系資料庫理論》一書,標志著資料庫在理論上的成熟。
三、成熟階段:80年代至今,資料庫理論和應用進入成熟發展時期 易觀國際發布《IT產品和服務-2007年中國資料庫軟體市場數據監測》,考察了中國資料庫管理軟體市場。數據顯示,中國商業資料庫市場2007年度整體規模達到21.72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5%。從廠商競爭格局來看,國際軟體巨頭占據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Oracle、IBM、Microsoft和Sybase牢牢占據國內資料庫軟體市場前四位,擁有93.8%的市場份額。國產資料庫的市場份額在本季度繼續提升,正在抓住國家提倡自主創新的機遇,以「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為契機,滿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信息整合平台需求。 2008年,中國商業資料庫市場整體規模達到了28.25億元,比上個年度增長了30%,一方面,主要是因為中國電子政務建設的大幅增加,以及中國政府對版權的高度重視。其中,Oracle占據了其中44%的市場份額,IBM占據了其中20%的份額、微軟占據了18%的份額,Sybase占據了10%,而國產資料庫因為在政府的支持下,已經占據了8%的市場份額,較2007年同比提升了25%。其中,達夢資料庫年銷售額為6600萬元,為國產資料庫中市場份額最大的。預計中國商業資料庫市場在2009年達到31億元的市場規模,同時,國產資料庫在中國政府鼓勵自主創新的基礎下,會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另外,包括Mysql等開源資料庫也占據了大量的政府及中小企事業用戶,同時,盜版資料庫更是占據了中國資料庫市場的較大份額,其數值不亞於整個商業資料庫的市場份額。
『伍』 根據資料庫模型的發展,資料庫技術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哪三代
第一代資料庫系統是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層次和網狀資料庫系統。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資料庫系統語言協會CODASYL下屬的資料庫任務組DBTG提出了DBTG報告。DBTG報告確定並建立了網狀資料庫系統的許多概念、方法和技術,是網狀資料庫的典型代表。
第二代資料庫系統是關系資料庫系統。1970年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試驗室的研究員Edgar F. Codd發表了題為《大型共享資料庫數據的關系模型》的論文,提出了關系數據模型,開創了關系資料庫方法和關系資料庫理論,為關系資料庫技術奠定了理論基礎。
第三代資料庫系統是數據管理資料庫系統。1990年高級DBMS功能委員會發表了《第三代資料庫系統宣言》,提出了第三代資料庫管理系統應具有的三個基本特徵:應支持數據管理、對象管理和知識管理。必須保持或繼承第二代資料庫系統的技術。必須對其他系統開放。
(5)資料庫系統的發展擴展閱讀:
20世紀70年代是關系資料庫理論研究和原型開發的時代,其中以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試驗室開發的System R和Berkeley大學研製的Ingres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終於使關系資料庫從實驗室走向了社會,因此,人們把20世紀70年代稱為資料庫時代。
20世紀80年代幾乎所有新開發的系統均是關系型的,其中涌現出了許多性能優良的商品化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等。這些商用資料庫系統的應用使資料庫技術日益廣泛地應用到企業管理、情報檢索、輔助決策等方面,成為實現和優化信息系統的基本技術。
『陸』 計算機化的資料庫管理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一、人工管理階段:
數據的管理者:人。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數據的共享程度:無共享,冗餘度極大。
數據的獨立性:不獨立,完全依賴於程序。
數據的結構化:無結構。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二、文件系統階段:
數據的管理者:文件系統。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數據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餘度大。
數據的獨立性:獨立性差。
數據的結構化:記錄內有結構,整體無結構。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數據管理的定義
數據管理是利用計算機硬體和軟體技術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收集、存儲、處理和應用的過程。其目的在於充分有效地發揮數據的作用。實現數據有效管理的關鍵是數據組織。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數據管理經歷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統、資料庫系統三個發展階段。在資料庫系統中所建立的數據結構,更充分地描述了數據間的內在聯系,便於數據修改、更新與擴充,同時保證了數據的獨立性、可靠、安全性與完整性,減少了數據冗餘,故提高了數據共享程度及數據管理效率。
『柒』 資料庫的發展簡史
資料庫技術是本世紀6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門信息管理自動化的新興學科,是計算機科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隨著計算機應用的不斷發展,在計算機應用領域中,數據處理越來越佔主導
地位,資料庫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資料庫是數據管理的產物。數據管理是資料庫的核心任務,內容包括對數據的分類、組織、編碼、儲存、檢索和維護。隨著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發展,資料庫技術也不斷地發展。從數據管理的角度看,資料庫技術到目前共經歷了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階段和資料庫系統階段。
A.人工管理階段
人工管理階段是指計算機誕生的初期(即20世紀50年代後期之前),這個時期的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從硬體看,沒有磁碟等直接存取的存儲設備;從軟體看,沒有操作系統和管理數據的軟體,數據處理方式是批處理。
這個時期數據管理的特點是:
1. 數據不保存
該時期的計算機主要應用於科學計算,一般不需要將數據長期保存,只是在計算某一課題 時將數據輸入,用完後不保存原始數據,也不保存計算結果。
2. 沒有對數據進行管理的軟體系統
程序員不僅要規定數據的邏輯結構,而且還要在程序中設計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存取方法、輸入輸出方式等。因此程序中存取數據的子程序隨著存儲的改變而改變,數據與程序不具有一致性。
3. 沒有文件的概念
數據的組織方式必須由程序員自行設計。
4. 一組數據對應於一個程序,數據是面向應用的
即使兩個程序用到相同的數據,也必須各自定義、各自組織,數據無法共享、無法相互利用和互相參照,從而導致程序和程序之間有大量重復的數據。
B.文件系統階段
文件系統階段是指計算機不僅用於科學計算,而且還大量用於管理數據的階段(從50年代後期到60年代中期)。在硬體方面,外存儲器有了磁碟、磁鼓等直接存取的存儲設備。在軟體方面,操作系統中已經有了專門用於管理數據的軟體,稱為文件系統。
這個時期數據管理的特點是:
1. 數據需要長期保存在外存上供反復使用
由於計算機大量用於數據處理,經常對文件進行查詢、修改、插入和刪除等操作,所以數據需要長期保留,以便於反復操作。
2. 程序之間有了一定的獨立性
操作系統提供了文件管理功能和訪問文件的存取方法,程序和數據之間有了數據存取的介面,程序可以通過文件名和數據打交道,不必再尋找數據的物理存放位置,至此,數據有了物理結構和邏輯結構的區別,但此時程序和數據之間的獨立性尚還不充分。
3. 文件的形式已經多樣化
由於已經有了直接存取的存儲設備,文件也就不再局限於順序文件,還有了索引文件、鏈表文件等,因而,對文件的訪問可以是順序訪問,也可以是直接訪問。
4. 數據的存取基本上以記錄為單位
『捌』 資料庫技術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
按照數據模型的發展演變過程,資料庫技術從開始到現在短短的30年中,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代是網狀和層次資料庫系統,
第二代是關系資料庫系統,
第三代是以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為主要特徵的資料庫系統.
『玖』 資料庫的發展歷史分哪幾個階段
資料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它產生於距今六十多年前,隨著信息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數據管理不再僅僅是存儲和管理數據,而轉變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管理的方式。資料庫有很多種類型,從最簡單的存儲有各種數據的表格到能夠進行海量數據存儲的大型資料庫系統都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階段、資料庫階段和高級資料庫技術階段。——常識計算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