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染色單體演算法

染色單體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2-05-02 04:49:45

⑴ 什麼是染色單體。什麼時候有染色單體啊!還有染色體染色單體dan的計算是怎麼計算的。。。要求詳解啊!

只有染色體復制後才會出現染色單體,直接說的話就是,染色體變成一個><後,>和<就是兩個單體。這時一個染色體有兩個染色單體。

⑵ 高中生物有關的計算公式有哪些

(一)有關蛋白質和核酸計算:[註:肽鏈數(m);氨基酸總數(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總數(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質(和多肽):氨基酸經脫水縮合形成多肽,各種元素的質量守恆,其中H、O參與脫水。每個氨基酸至少1個氨基和1個羧基,多餘的氨基和羧基來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數計算:C原子數=R基上C原子數+2;H原子數=R基上H原子數+4;O原子數=R基上O原子數+2;N原子數=R基上N原子數+1。 ②每條肽鏈游離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個;m條肽鏈蛋白質游離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個;③肽鍵數=脫水數(得失水數)=氨基酸數-肽鏈數=n—m ; ④蛋白質由m條多肽鏈組成:N原子總數=肽鍵總數+m個氨基數(端)+R基上氨基數;=肽鍵總數+氨基總數 ≥ 肽鍵總數+m個氨基數(端); O原子總數=肽鍵總數+2(m個羧基數(端)+R基上羧基數); =肽鍵總數+2×羧基總數 ≥ 肽鍵總數+2m個羧基數(端); ⑤蛋白質分子量=氨基酸總分子量—脫水總分子量(—脫氫總原子量)=na—18(n—m); 2.蛋白質中氨基酸數目與雙鏈DNA(基因)、mRNA鹼基數的計算: ① DNA基因的鹼基數(至少):mRNA的鹼基數(至少):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數目=6:3: 1; ② 肽鍵數(得失水數)+肽鏈數=氨基酸數=mRNA鹼基數/3=(DNA)基因鹼基數/6; ③ DNA脫水數=核苷酸總數—DNA雙鏈數=c—2; mRNA脫水數=核苷酸總數—mRNA單鏈數=c—1; ④ DNA分子量=核苷酸總分子量—DNA脫水總分子量=(6n)d—18(c—2)。mRNA分 子量=核苷酸總分子量—mRNA脫水總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細胞基因:外顯子鹼基對占整個基因中比例=編碼的氨基酸數×3÷該基因總鹼基數×100%;編碼的氨基酸數×6≤真核細胞基因中外顯子鹼基數≤(編碼的氨基酸數+1)×6。 3.有關雙鏈DNA(1、2鏈)與mRNA(3鏈)的鹼基計算: ①DNA單、雙鏈配對鹼基關系:A1=T2,T1=A2;A=T=A1+A2=T1+T2,C=G=C1+C2=G1+G2。A+C=G+T=A+G=C+T=1/2(A+G+C+T);(A+G)%=(C+T)%=(A+C)%=(G+T)%=50%;(雙鏈DNA兩個特徵:嘌呤鹼基總數=嘧啶鹼基總數)DNA單、雙鏈鹼基含量計算:(A+T)%+(C+G)%=1;(C+G)%=1―(A+T)%=2C%=2G%=1―2A%=1―2T%;(A1+T1)%=1―(C1+G1)%;(A2+T2)%=1―(C2+G2)%。 ②DNA單鏈之間鹼基數目關系:A1+T1+C1+G1=T2+A2+G2+C2=1/2(A+G+C+T); 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③a.DNA單、雙鏈配對鹼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異性): 若(A1+T1)/(C1+G1)=M,則(A2+T2)/(C2+G2)=M,(A+T)/(C+G)=M b.DNA單、雙鏈非配對鹼基之和比: 若(A1+G1)/(C1+T1)=N,則(A2+G2)/(C2+T2)=1/N;(A+G)/(C+T)=1;若(A1+C1)/(G1+T1)=N,則(A2+C2)/(G2+T2)=1/N;(A+C)/(G+T)=1。 ④兩條單鏈、雙鏈間鹼基含量的關系: 2A%=2T%=(A+T)%=(A1+T1)%=(A2+T2)%=(A3+U3)%=T1%+T2%=A1%+A2%; 2C%=2G%=(G+C)%=(C1+G1)%=(C2+G2)%=(C3+G3)%=C1%+C2%=G1%+G2%。 4.有關細胞分裂、個體發育與DNA、染色單體、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等計算: ①DNA貯存遺傳信息種類:4n種(n為DNA的n對鹼基對)。 ② 細胞分裂:染色體數目=著絲點數目;1/2有絲分裂後期染色體數(N)=體細胞染色體數(2N)=減Ⅰ分裂後期染色體數(2N)=減Ⅱ分裂後期染色體數(2N)。精子或卵細胞或極核染色體數(N)=1/2體細胞染色體數(2N)=1/2受精卵(2N)=1/2減數分裂產生生殖細胞數目:一個卵原細胞形成一個卵細胞和三個極體;一個精原細胞形成四個精子。配子(精子或卵細胞)DNA數為M,則體細胞中DNA數=2M;性原細胞DNA數=2M(DNA復制前)或4M(DNA復制後); 初級性母細胞DNA數=4M;次級性母細胞DNA數2M。1個染色體=1個DNA分子=0個染色單體(無染色單體);1個染色體=2個DNA分子=2個染色單體(有染色單體)。四分體數=同源染色體對數(聯會和減Ⅰ中期),四分體數=0(減Ⅰ後期及以後)。 ③ 被子植物個體發育:胚細胞染色體數(2N)=1/3受精極核(3N)=1/3胚乳細胞染色體數(3N)(同種雜交);胚細胞染色體數=受精卵染色體數=精子染色體數+卵細胞染色體數(遠緣雜交);胚乳細胞染色體數=受精極核染色體數=精子染色體數+卵細胞染色體數+極核染色體數; 1個胚珠(雙受精)=1個卵細胞+2個極核+2個精子=1粒種子;1個子房=1個果實。 ④DNA復制:2n個DNA分子;標記的DNA分子每一代都只有2個;標記的DNA分子占: 2/2n=1/2n-1;標記的DNA鏈:佔1/2n。DNA復制n次需要原料:X(2n-1);第n次DNA復制需要原料:(2n-2n-1)X=2n-1X。[註:X代表鹼基在DNA中個數,n代表復制次數]。(二)有關生物膜層數的計算: 雙層膜=2層細胞膜;1層單層膜=1層細胞膜=1層磷脂雙分子層=2層磷脂分子層。 (三)有關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計算: 1.實際(真正)光合速率=凈(表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黑暗測定): ① 實際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實側CO2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釋放量; ② 光合作用實際O2釋放量=實側(表觀光合作用)O2釋放量+呼吸作用O2吸收量;③ 光合作用葡萄糖凈生產量=光合作用實際葡萄生產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④ 凈有機物(積累)量=實際有機物生產量(光合作用)—有機物消耗量(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混合計算: 在氧氣充足條件下,完全進行有氧呼吸,吸收O2和釋放CO2量是相等。在絕對無氧條件下,只能進行無氧呼吸。但若在低氧條件下,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吸收O2和釋放CO2就不一定相等。解題時,首先要正確書寫和配平反應式,其次要分清CO2來源再行計算(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各產生多少CO2)。

⑶ 急求,還有加分

農業科學為支持農業體系的維持與發展的科學,研究范圍包括農藝與園藝、農機及農工、植物保護、土壤農化及環境保育、森林與水土保持及生態、漁業科學、畜產學、獸醫學等學科。

台灣現有農業經營生產體系所面臨的主要課題有:生產導致的廢棄物污染、水資源與土壤理化性狀劣變、地層下陷、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強烈競爭壓力、動植物疫病的監控、精緻農業的發展,以及結合農學與醫學的研究工作等。

主要研究機構包括台灣大學農學院、中興大學農學院、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屏東科技大學、農業試驗所、林業試驗所、水產試驗所、畜產試驗所、養豬科學研究所等,以及1997年「中央」研究院成立的生物農業科學研究所籌備處。

研究人力方面,1998學年各大學校院農科專任教授413人、副教授362人、助理教授42人及講師202人,共計1,019人,詳見表2-5-1。

1998年參與農科專題研究計劃的人力共1,440人次,執行594項計劃,總經費達新台幣438.99百萬元,詳見表2-5-2。

二、現況
(一)農藝與園藝學研究

1998年,補助農藝專題研究計劃26件,經費新台幣15.72百萬元,領域涵蓋作物生理、遺傳育種、組織培養、分子生物、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補助園藝專題計劃31件,經費新台幣18.44百萬元,研究領域涵蓋果樹、蔬菜與花卉的生理與栽培、菌根、生物技術及景觀與造園等。成果說明如下:

1. 作物生理

(1) 研究水稻抗氧化酵素活性與葉片老化間的關系,結果顯示:a.水稻葉片內過氧化氫 (catalase)活性的變化與老化的控制無關;b.光線延緩水稻葉片老化與光線下超氧化物歧化 (superoxide dismutase)與抗壞血酸過氧化物 (ascorbate peroxidase)活性較高有關;c.甲基茉莉酸鹽(methyl jasmonate)在黑暗下所促進的葉片老化,與超氧化物歧化 活性的降低有明顯關系。

(2) 以正貯型水稻種子為材料,調查不同貯藏時間,種子貯藏品質的變化及蛋白質氧化程度。結果顯示,一般貯藏6個月後的水稻種子,其發芽率下降,種子浸潤滲漏量增加,種子可萃取的蛋白質含量亦隨貯藏期改變,因分子將特性改變與轉變,所以老化的水稻種子並沒有累積大量的氧化蛋白質。

(3) 以SN-1及H236二品種的超甜玉米種子為材料,予以不同溫度、不同時間萌爆處理後,結果顯示,萌爆處理的確能提升超甜玉米種子的活力。此種子活力的提升,則可能與種子在萌爆處理期間,一些種子內可以清除自由基與過氧化物的保護機制獲得刺激、提升有關。而自幼苗生長勢的表現,也因萌爆處理而有提升與改善。

(4) 採用玉米台南19號砂耕栽培,於三葉期進行浸水10天處理,並且於浸水開始後0、1、3、5、8、10天分別取樣分析。結果顯示,玉米植株部位不同,對浸水的反應和傷害程度即表現不同。浸水誘導植株體內活性氧的代謝改變,導致脂質過氧化作用的產生,並且使得蛋白質降解。而抗過氧化防禦系統受浸水的限制,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則是更加重脂質過氧化作用的傷害。

(5) 調查種子貯藏過程中蛋白質的氧化程度及蛋白質的活性變化,結果顯示,毛豆種子隨著貯藏期老化,可溶性蛋白質的氧化程度顯著增加,同時,各種酵素活性亦顯著降低。

2. 遺傳育種

(1) 落花生種子耐濕性,受基因的累加性及顯性作用的影響,且基因間的作用為超顯性。種子耐濕性(發芽率)與各農藝性狀間的相關系數,在親本與雜交組合間,除剝實率呈極顯著的正相關外,其餘性狀均呈顯著或極顯著的負相關。除發芽率外,親本與雜交組合間,其平均值差異並不大,但標准機差在雜交組合間的差異較大。耐濕性強的品系種臍內部的結構較為緊密,且布滿臘質物,而不耐濕性的品系種臍內部的結構則較為鬆散。

(2) 以大豆植株的全量DNA為材料,進行逢機增殖多型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olic,RAPD)分析,並藉由各收集系間的相似系數及分群分析的結果,探討其種內的親緣關系。結果發現,參試的38個台灣在來種大豆已有品種間分化的現象,主要的變異為少數品種所造成,依據結果將各品種整理後,可分為26個種原進行保存的工作。
(3) 利用單粒後裔育種法(single seed descent,SSD),於田間疏植增進蜀黍族群至F5世代,並於溫室繁衍F4世代,而得不同SSD法密植淘汰的F5世代。於田間評估各世代族群的農藝性狀,可知SSD法密植將會造成族群植株有差異的現象,而10×10cm2密植將可能為蜀黍SSD法最可行的條件。由各世代族群農藝性狀的標准化變數的一般化樣品變方角垟APD分子標志變異的夏農(Shannon's)指數(H0)可知,若在較正常的栽培環境下,RAPD技術將可應用於偵測族群遺傳歧異度。

3. 組織培養

(1) 將台灣雙鋸齒葉玄參(Scrophularia Yoshimurae Yamazaki)的莖頂或莖 節培養於含有1~2 mg/l BA(benzylaminopurine)及0.2 mg/l NAA(α-naphthaleneacetic acid)的MS(Mu-rashige & Skoog)培養基,可誘導大量不定芽。不定芽的發根,則以全量MS固體培養基添加0.5 mg/l NAA或IBA(indole-butyric acid)最佳。

(2) 將當歸引種台灣,進行大量繁殖及生產其二次代謝產物,可擴大省產生葯資源。利用當歸未熟胚可誘導癒合組織,並建立細胞懸浮培養,以分離萃取有效成分n-butylidene phthalide(BP)及ferulic acid(FA)。擬胚化懸浮細胞可誘導體胚形成,並分化成體胚苗及植株,達到大量繁殖的目的。

4. 分子生物

(1) 利用多重區間定位法探討緊密連鎖的基因,若具有不同方向的作用和在不同分子遺傳標識間隔下,能成功地辨別出個別基因的能力和准確程度。結果顯示,若連鎖基因作用的方向不同,個別基因較易被分辨出。基因在區間內的相對位置亦對辨別能力有影響。樣本數小時(n=100),若連鎖基因被成功地分辨出,所估位置的標准差相當大。辨識能力隨基因連鎖緊密程度的增加而減弱。

(2) 利用比較遺傳圖譜構建法,以近源種的現有遺傳圖譜為指引,以保守的限製片斷長度多型(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phorism,RFLP)分子標記為優先篩檢對象,配合狼尾草與珍珠粟雜交具孤雌生殖特徵的分離族群,以縮短遺傳圖譜構建時間,同時提供孤雌生殖性狀定位於遺傳圖譜上的機會。

5. 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

預測物質的生產對芋作物收獲計劃及制粉操作非常重要,在台灣省農業試驗所進行兩年共12個種植期的水田栽培檳榔心芋的周年栽培試驗,加以統計分析及模式建立。結果得知,氣溫及日射量是影響水芋生長的重要氣象因素。雖然水芋全生育期均處於營養生長狀態,但由植株各部位干物質生產分配的趨勢,亦可大致將其整個生長期劃分成生長初期、地上部生長旺盛期、球莖快速膨大期及球莖成熟期4個階段。不同種植月份間的水芋生長差異,主要決定於地上部生長旺盛期的持續時間長短及葉片生長速率。故本省中部地區以1~3月種植期為水芋最適栽培季節,而7~9月種植期較不利於栽種水芋。而在熱單位模式下,估得水芋球莖發育的基礎溫度為18.3℃。利用生育度數法比生育日數法可更有效地建立水芋生長模式,其植株各部位干物重為移植後有效積溫的二次指數函數,此可用以預估不同栽培季節下的水芋生育狀況及產量預測。

6. 生理與栽培

(1) 對油桃早期胚培養研究顯示,特早熟油桃的胚在果實軟化時嚴重退化,最佳取胚時期在果實硬熟期。以MS培養基培養早熟和特早熟桃及油桃的胚獲得74%的成苗率,較培養在NN(Nitsch & Nitsch)培養基13%及SH培養基的 10%為佳。添加生長調節物質與不添加任何生長調節物質的MS培養基所得結果,並無顯著差異。未經低溫處理的雜交胚,萌芽率低且芽體呈簇生狀,無法發育成正常小苗。經4℃的低溫處理的雜交胚,1~2個月後即陸續長出胚根,可發育成正當小苗,惟經健化處理後成活率仍低。

(2) 利用糖溶液進行蓮霧果皮培養,探討蓮霧果皮花青素形成的機制。培養後,每天或每兩天取樣品分析蓮霧果皮與培養液中總可溶性固形物、總游離氨基酸、蛋白質、總酚化合物、苯丙胺酸裂解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花青素與葉綠素濃度。隨著培養日數的增加,培養液中糖濃度逐漸降低(r2=0.96),而果皮中總可溶性固形物的濃度則逐漸增加(r2=0.88),顯示培養液中的糖是被果皮所利用。總游離氨基酸濃度在培養初期增加,但後來隨著培養日數增加而減少。可溶性蛋白質 (r2=0.86)與總酚類化合物的濃度 隨著培養日數的增加而快速增加(r2=0.88)。PAL(合成花青素的重要酵素)的活性由田間採收到試驗結束有增加的趨勢(r2=0.77)。將蓮霧果皮花青素與果皮各項品質與生理的特性的間作相關系數分析,結果顯示,花青素讀值與果皮總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質、PAL活性與總酚類化合物的間大多有極顯著或顯著的正相關。因此,建議蓮霧果皮花青素的生合成是經由碳水化合物的消耗,蛋白質、PAL活性與總酚類化合物濃度的增加而來。

(3) 台灣觀賞性著生植物主要栽培地區多分布在台灣中南部的苗圃及蘭園,其中又以高屏為集中地區,但其栽培技術多沿襲傳統花卉栽培方式,並未針對其原生性狀加以利用。對蘭花、蕨類及觀賞菠蘿所作的基本生態生理的研究顯示,其多肉性明顯與其耐旱性相關。分析蝴蝶蘭及數種商業栽培的蕨類與觀賞菠蘿的可滴定酸,均呈現景天酸代謝的特性。建議研究以景天酸特性為基礎的栽培模式與貯運條件,以供業者參考應用。

7. 菌根研究

菊科花卉菌根生理的研究方面,大理花在高溫下接種叢枝菌根菌,可提高10%的扦插存活率。大理花施用ABA 1ppm有促進塊根形成的效果,施用5ppm以上ABA(abscissic acid)且接種菌根菌的植株,塊根數較未接種者多。接種大孢子屬菌種(Gig.)並施用ABA 1ppm,可使大理花(富貴樂)開花率較未接種者提高 40%。大理花實生苗以在15/13℃的生長較佳,而接種菌根菌在15/13℃並無促進作用,但在30/25℃時,植物鮮重、葉片數等都可達顯著差異。噴施GA3會抑制塊根鮮重,若接菌種且施用GA3(gibberellic acid),則可提高塊根鮮重。

8. 生物技術

(1) 收集台灣地區豇豆屬物種,包括台灣自生種的腺葯豇豆和氏豇豆、長葉豇豆、濱豇豆、小豇豆、曲毛豇豆及披針葉豇豆等7個,及引進種的紅豆、吉豆、綠豆、多年生蔓豇豆、米豆及豇豆等 6個,共13個物種,以逢機擴增多型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olic DNA,RAPDs)分析,探討台灣豇豆屬物種間的親緣關系。以75個 逢機引子經由聚合酵素的鏈鎖反應(PCR),RAPD產物呈現高度的多型性。由60個逢機引子產生的多型性DNA片段,經不加權平均分群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using arithmetic average,UPGMA)歸群分析,即可將13個物種明確分成5群,即腺葯豇豆類、豇豆類、披針葉豇豆類、紅豆綠豆類及長葉豇豆類等。

(2) 利用隨機引子進行8個胡蘿卜品種實生苗及種殼來源的體胚苗的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單株間的核酸片段數目有差異,開放授粉品種的個體 間尤其明顯,而F1品種間的核酸片 段也具有多型性,表示其純度不高,品種內混有自然授粉產生的後代。利用 各種不同引子可分辨黑田及Hybrid Sweetness的實生苗與同一種殼來源的體胚苗RAPD核酸條帶有差異。比較種殼核酸條帶,可推測體胚苗應由母本子房組織在無賀爾蒙刺激的培養基中自發性產生,亦即體胚苗的遺傳組成應與母本相同。因此,建議可利用種殼無菌培養誘導產生體胚,而將優良一代雜交種的母本還原。本地種芹菜的成熟葉片經由同功異構 (sodium dodecyl sulfate)蛋白質電泳分析,其中PGD酵素呈單一或三條帶型,應為單一基因座控制的雙元體酵素。西洋芹呈單條帶型,其泳動速率較慢,與本地種不同。MDH酵素呈現一至六條條帶的不同同功異構 ,供後裔分析的標志。高分子量的SDS蛋白質在參試的普通芹菜內存有許多變異性,但在芹菜管內則較少。

9.園產加工

研究證實鼠李糖半乳糖醛酸 在蔬果加工應用方面可提高如蘋果、葡萄等果汁榨汁率、色素抽出率、便於過濾提高澄清度、及增加安定性等。另並對此酵素進行純化與定性工作。

10. 景觀與造園

(1) 研究植栽空間類型(開放、垂直、水平空間)、地板坡度(6度、15度)及地板坡向(仰角、俯角)等3個環境因子及不同的觀賞序列對受測者的情緒體驗及偏好的影響。結果得知,植栽空間類型及地板面的坡向,會影響受測者的各項情緒體驗及偏好反應;而地板坡度不同,對受測者的各項情緒體驗亦有顯著的影響效應。在植栽空間序列的體驗中,受測者由6度至15度的體驗序列較15度至6度的體驗序列,有較高的正向情緒體驗;地板坡面採用較平緩的6度坡面較採用15度坡面,能給予受測者較高的正向情緒體驗;而序列空間的「前一空間」及「後一空間」的類型,皆分別顯著地影響受測者的各類情緒體驗。

(2) 應用視覺模擬方法,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擎天崗草原,及澎湖國家風景區的遊憩海岸地區為研究對象。各模擬32張包含不同遊客量的相片,並藉此模擬相片對現地遊客調查其擁擠感受、可接受度及滿意度。研究結果發現:a.應用模擬相片評估的結果,其常模強度及常模集中性皆高於遊客對現地狀況的評估,此結果顯示應用視覺評估法評定社會容許量是可行的;b.若以常模強度及集中性比較3種評定容許量的指針,結果顯示擁擠感受是最好的評估指針;c.遊客特性、旅遊特性、基地環境特性及活動種類、相片中前景及中景的遊客人數等皆影響遊客的擁擠感受、可接受度及滿意度,且前景及中景的遊客人數具交互作用的影響效果。

(3) 城鄉居民休閑生活差異與其對社區公園需求的研究發現,城鄉在資源上差異是明顯的,但追尋都市生活,除就業與方便性外,相信公園等公共設施是提供一種生活品質的重要指針。

(二) 農機及農工學科

1998年,補助專題計劃共26件,經費新台幣13.81百萬元,研究主題涵蓋地化反應與地下水流的自組反饋、魚道水理特性對魚類溯遊行為影響、類神經網路於集水區降雨徑流歷程、優化模式與系統模擬對水庫操作的研討、稻穀間歇乾燥、桿式噴葯機靜液壓式傳動系統、蔬菜種苗的生長動態、手提式光纖探針及光二極體排列分光光度計偵測水果的品質、蒜頭乾燥特性與方法、水果選別系統單位進料與連續取像機構、可自我調適的模糊類神經養殖池監控系統、擠壓技術應用於生物分解性包裝填充材料、蒸發散對土壤內熱質傳的影響、利用超音波偵測生乳品質牛乳體細胞數、流場特性對農業廢棄物燃燒現象的影響,與「國產」單軸擠壓機生產粿仔條等。茲簡述研究成果如下:

1. 藉由發展一非線性地化模性模式,並利用移動邊界線性穩定分析方法,探討孔隙、滲透性變化和地化反應的交互作用。分析結果顯示,對一平面濃度波前在大波長的擾動下,容易造成不穩定指狀型態成長。

2. 利用無線電儀系統量測魚類在各種試驗魚道中溯游速度的變化,建立魚道水理特性與魚類溯遊行為模式,找出有利魚類溯流的魚道設計條件,以提供台灣魚道設計及改善的參考。

3. 分別以前向式類神經網路自組性演算法與倒傳遞演算法,對清水溪流域流量站多場短延時暴雨事件的徑流歷程做探討,了解不同網路類型對歷程內特性各事件模擬的優劣。

4. 結合線性規劃的優化模式及系統模擬技術,以過去的操作管理資料為依據,求得較具彈性的操作規則,做為水庫放水的依據。已初步建立石門水庫的線性規劃模式,利用歷史流量紀錄推導數個可行的操作法則。

5. 利用回歸技術處理108個乾燥處理條件下的薄層稻穀乾燥數據,建立4種薄層乾燥公式,包含熱風濕度、絕對濕度、乾燥時間和均化時間等4項乾燥參數,並反應其影響程度。

6. 引進HyPneu個人計算機用工程分析軟體,針對靜液壓系統做詳盡完整的設計分析,提供廠商試造組裝噴葯機,以供農友使用。

7. 應用機器視覺自動化量測系統,以甘藍、茶葉、莧菜為對象,進行種苗生長過程的動態量測,所得結果可用以模擬預測不同生長條件下的種苗生長速率,以提供種苗生產事業者在生產管理上的參考。

8. 利用近紅外線分光光度計,取得梨的反射光譜,配合水果內部的糖度、酸度與糖酸比化學分析,用數學模式分析及統計回歸方法,建立梨內部品質與近紅外線反射式光譜的關系,以達到檢測梨內部品質,提供其分級標準的目的。

9. 藉由比較探討溫度對蒜頭乾燥的影響,建立蒜頭最佳乾燥操作模式,以提供蒜農或大蒜加工業者參考使用,獲致較佳乾燥成品品質,增加其收益。

10. 進行單粒化進料與連續取樣機構的研製,配合影像選別系統達到選別效果,以減少水果機械傷害。

11. 藉由研發可自我調適的模糊類神經養殖池監控系統,經測試整套系統,可達到水質控制與自動投餌判定的預期目標。

12. 藉由改變「國產」擠壓機的操作條件及主原料玉米粉中添加聚乙烯醇(PVA)的含量,試制可膨發並可生物分解的包裝填充材料,期能開發出可取代泡沫塑料的包裝填充材料,以解決包裝填充材料污染環境的嚴重問題。

13. 藉由實驗觀察乾燥和濕潤多孔體,分別在有表面蒸發與無表面蒸發條件下,水份在多孔體內的傳輸現象。實驗結果顯示,未考慮濕潤面不穩定特性,無法說明復雜的傳輸現象,故須進一步由介面力探討。

14. 利用超音波的特性—速度與衰減來探討生乳的品質。經由超音波衰減的測定,可預估生乳體細胞數。因此,利用超音波來判斷生乳品質是可行的,而超音波速度與體細胞數的間並無明顯相關性。

15. 進行本省數量多的稻草、稻穀和花生殼燃燒時顆粒溫度和重量的量測及排放氣成分分析,進而探討燃燒機構和速率,以提供燃燒裝置設計和運轉操上研究參考。結果顯示,雖然試驗溫度不高,但燃燒所生成的有害氣體濃度相當低。

16. 探討「國產」單軸擠壓機在生產台灣的中式米食—粿仔條的能力,結果顯示,擠壓程序變數顯著地影響擠壓粿仔條的物性, 如厚度、密度、切斷力及折斷力等。

(三) 植物保護學科

1. 病害研究

植物病理學科總共20件個別型計劃,經費新台幣13.83百萬元。范圍涵蓋真菌分類、細菌分類、復合感染、病原遺傳、病原抗葯性、抗病機制及轉基因植物抗病性等。昆蟲學科總共19件個別型計劃,經費新台幣14.39百萬元。范圍涵蓋昆蟲分類、昆蟲行為、生物防治、昆蟲病毒及昆蟲分子生物學等。成果說明如下:

(1) 真菌分類

調查台灣子囊菌,發現7種新紀錄種,即Anthostomella tomicoides、Astrosph-aeriella minima、A.stellata、Caryospora phyllostachydis、Didymosphaeria fusispora、Phaeosp、haeria microscopica。有18個Geotrichum ludwigii 菌株、20個G.candim菌株及5個Galactomyces geotrichum菌株自台灣果園土壤分離,抽取各菌株的總DNA進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olic DNA)增幅反應。各菌株間的遺傳分析共享10個引子進行RAPD試驗,屬於同種的菌株間的DNA圖譜極為相似。G. candim 的相似值介於0.70~0.97間,G. ludwigii 介於0.75~0.98間,Galactomyces geotrichum介於0.94~1.00的間。試驗 結果發現,Galactomyces geotrichum並非Geotrichum candim的有性世代。

(2) 細菌分類

台灣152個Xanthomonas campertris pv.Vesicartoria菌株依生理特性、細胞組成及分子特性可分為A及B群。A群(113個菌株)均不含澱粉水解酵素及果膠分解活性,B群(39個菌株)則有。兩群菌株在順烏頭酸鹽(cis-aconitate)的利用,15:00 ante-iso酯肪酸含量及全細胞蛋白的電泳圖譜均有顯著差異。以限制酵素Xba 1或Spe 1切割後,經脈沖電泳分析顯示,同群菌株間的相似系數較高。以表現指多醣類相關的抗原決定部位DNA片段序列所設計的引子對,由A 群供試菌株中皆可增幅出一個560 bp的DNA產物,而B群菌株中則無此產物。兩群菌株以點漬雜配法估計DNA同構型,發現同群菌株間同構型超過70%,不同菌株間僅為12~58%。由上述結果可歸納台灣Xcv菌株為兩大類群,依Xanthomonas屬新分類,A群歸屬於X.axonopodis pv.vesicartoria,而B群為X. vesicartoria。

(3) 復合感染

探討台灣中部地區12處茄科作物栽培田受茄科植物青枯病菌與植物寄生性線蟲復合感染為害的情形,顯示共9處栽培田發生青枯病菌與植物寄生性線蟲共同感染的情形。由該9處栽培田內罹患青枯病的茄科作物根圈土壤中,分離出植物寄生性 線蟲以南方根瘤線蟲(Meloidogyne incognita)及北方根腐線蟲(Pratylenchus penetrans)為主。對青枯病具不同抗感程度的西紅柿品種或煙草品種,若先接種線蟲(南方根瘤線蟲或北方根腐線蟲)後再接種青枯病菌、先接種青枯病菌後再接種線蟲,及線蟲和青枯病菌同時接種等3種復合感染處理,則復合感染處理後青枯病發病程度皆比單獨接種細菌者為高,顯示植物寄生性線蟲與病原細菌復合感染茄科作物時,確有加重病害感染及降低抗病品種抗病性的趨勢。

(4) 抗病機制

香菇太空包堆肥(spent forest mushroom compost,SFMC)對於抑制Pythium myriotylum為害西紅柿幼苗具有顯著的功效,其浸出液經過40至100℃處理10分鍾後,可抑制P. myriotylum形成藏卵器與藏精器,如將SFMC浸出液稀釋至5倍以上,即喪失其功效。SFMC組成分中的雜木鋸屑(SA)、米糠(RC)、黃豆粉(SM)及碳酸鈣(CC)浸出液均可抑制P. myriotylum形成藏卵器與藏精器,而米糠及黃豆粉兩者的浸出液,更可抑制遊走子的發芽管長度。以1 N NaOH 或HCl調整SFMC、RC及SM浸出液的酸鹼值自4.0至8.0,仍能有效抑制 P. myriotylum形成藏卵器與藏精器及抑制遊走子的發芽管長度,尤其在酸鹼值低於4.5時,抑制效果最佳。利用高效能液相層析儀檢測 SFMC、RC及SM的浸出液時,發現三者在層析儀運轉至38.48分時均可出現一個波峰,該波峰的萃取液均能抑制 P. myriotylum遊走子發芽及發芽管長度。以光學顯微鏡觀察發現,利用SFMC栽種的西紅柿根系較種在BVB No.4者更具有抵抗 P. myriotylum侵入根系內部組織的效果。其中栽種在SFMC的西紅柿根部,其表皮細胞內充塞有棕褐色的物質,而在荷蘭四號泥碳苔介質(BVB No.4)栽種者並無此現象。

(5) 病原遺傳

201個青枯病菌菌株,分別為46個來自西紅柿生產田及155個來自青枯病病圃。病圃菌株的來源包括土壤以及抗病與感病西紅柿品種。各菌株的基因型指紋以2種PCR方法取得,其中,生產田族群以RAPD及rep-PCR方法分析,而病圃族群僅以RAPD方法分析。結果顯示,兩個族群均具有極高的遺傳差異性。初步分析青枯病菌族群架構顯示,生產田族群在生化型及地域性上略呈分化現象。由病圃族群分析結果發現,微環境因子及寄生基因型可造成族群分化。

(6) 抗病機制

為監測重要病害芒果炭疽病對田間治療性殺菌劑撲克拉的感受性及抗葯風險,利用衛星定位儀進行定點追蹤采樣,共計採集43個采樣點,總共測試菌株545個。以南化為圓心,半徑四公里內選擇20個 采樣點,共採得59個菌株。炭疽菌對 撲克拉的感受性呈常態分布,范圍在0.009~0.09mg/L的間,不與地理區呈相關。於高頻度用葯范圍共採得163個菌株,得知該區的病原菌族群僅具較高的耐葯性,並未有抗葯性族群存在。

(7) 轉基因植物抗病性

西瓜銀斑病毒(watermelon silver mottle virus,WSMV)為Tospovirus 的一屬,其核鞘蛋白(NP)已構築於二位農桿菌載體,並成功轉入甜瓜的染色體中。以聚合 鏈鎖反應,可放大出0.7kb的NP基因片段;以西方轉漬法,可偵測 31 kDa核鞘蛋白;在酵素連結免疫反應 (ELISA)測試中,轉型植物的讀值明顯大於正常植物。此外,約有3/4數量的自交子代能在康黴素(kanamycin)選擇性培養基上存活,由此可知WSMV的NP基因確實轉入甜瓜中,日後將測試轉基因甜瓜對 WSMV的抗性。

2. 蟲害研究

(1) 昆蟲分類

台灣纖蟋蟀亞科的分類架構已有改變,有必要再加以重新整理。本研究除對台灣的材料進行傳統分類工作,將常用的各種特徵詳加繪圖、描述以供比對外,同時依現代分類及蟋蟀生物系統分類學的需要,增列此一類群各種的基本生物學特性如棲所及寄主植物等,以期未來深入了解此一分類群的類緣關系。

台灣產粉虱科(同翅目)與針蟻亞科(膜翅目)以傳統型態、顯微構造比較等方法進行系統分類學研究,並以量化的型態資料做為分類群內或群內的系統分析。往後將以完成《台灣昆蟲志》粉虱與螞蟻的專論為首務,並綜合應用各種技術,將昆蟲分類朝向多元的系統發展,以更多的分類特徵所獲得的資料來分析物種的類緣關系,以期建立一套合理完整的分類系統。

台灣內繭蜂亞科隸屬膜翅目、小繭蜂科,乃鱗翅目昆蟲的重要寄生性天敵,全世界約有50屬、650種以上。台灣已記錄者約有9屬、17種。本研究記錄台灣的內繭蜂有2族、17屬、22種,其中有8屬為台灣新紀錄屬、有5種為台灣新紀錄種。其中Macrostomion sumatranum(Enderlein)為首次飼育的一種未定名的天蛾。

對蠟蟬總科雄蟲性器可能已找到全新解說,如各部分的緣起、陽莖、基板的界定,同源及演化趨勢等。

(2) 昆蟲行為

雙紋姬蠊成蟲壽命以交尾雌蟲最長,處女雌蟲次的,而雄蟲最短。雙紋姬蠊處女雌蟲除了周期性卵鞘形成會妨礙交尾外,卵巢必須經過一段發育期,才能成功交尾。雌蟲成功交尾也會有縮短懷孕間期的情形,成功的交尾也會促使第一個卵鞘正常形成,處女雌蟲第一個卵鞘通常都是畸形的,因為卵鞘腔無法圈住卵鞘,便很快掉落。本研究對雙紋姬蠊與

⑷ 怎麼計算染色體、染色單體、姐妹染色體和DNA數

無論是在有絲分裂中還是在減數分離中,有染色單體時DNA數與染色單體數相等,無染色單體時DNA數與染色體數相等。有染色單體時,染色單體數(或DNA)是染色體數的2倍。有染色單體的時期有:有絲分裂中間期的G2期、分裂期前期、分裂期中期;減數分裂中間期的G2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後期、末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姐妹染色體是指有絲分裂分裂期後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時分開的姐妹染色單體。

⑸ 高一必修2減數分裂

餓,我理解能力有點差,也不知從哪回答你了,我就隨便講講吧,對不上題你就無視哈。
關於「減數分裂」,你要保證會畫一個「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細胞」整個分裂變化過程圖,書的17面有哈。
【首先】分裂間期:精原細胞(染色單體數0,染色體數n,DNA數n)內有n條染色體,其中0.5n條是當初來自父方的,另0.5條是當初來自母方的。我們畫時一條染色體就像一條曲線。{此時一個染色體: I }
然後精原細胞內的染色體開始以各自進行復制(染色單體數2n,染色體數n,DNA數2n),這時每個染色體畫時就像X,這就引出了倆個新名詞:染色單體和著絲點。一個X由兩條染色單體構成,交點處就是著絲點啦。{此時一個染色體: X }
【然後】減一前期(染色單體數2n,染色體數n,DNA數2n):形狀大小相同的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兩個染色體(同源染色體)開始聯會,這好比這兩條染色體是對情侶,現在男的要有事外出了,女的現在來送他,他兩在臨行前做最後的團聚(聯會聯會,注意品味漢語意思)。同時一對同源染色體有4個染色單體(姐妹染色單體),不知誰沒事急的把它叫「四分體」,也就是一對情侶是一個四分體。{此時一個染色體: X 一個同源染色體: XX }
【接著】減一中期(染色單體數2n,染色體數n,DNA數2n):這時細胞中間出現一個無形的切面把細胞這個球一分為二,每對情侶中的男女隨機進入一半,並且整齊的排在切面的兩邊,(捨不得啊,隔岸相望,最後告別吧)等待紡錘絲或星射線把這兩邊人馬強行拉走。。{此時一個染色體: X }
【然後】減一後期(染色單體數2n,染色體數n,DNA數2n):紡錘絲或星射線開始拉了,兩隊人馬被拉往兩極,細胞中間原切面處向里縮(我也形容不好,你就想成是用根繩子從中間勒)注意這時還是一個細胞,染色單體數染色體數DNA數不變。{此時一個染色體: X }
【最後】減一末期(染色單體數n,染色體數0.5n,DNA數n):原來一個細胞已經完全分裂成兩個細胞了—次級精母細胞,同時此時也是減二前期,每個細胞繼續第二次減數分裂。{此時一個染色體: X }下面以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為例:
【首先】減二中期(染色單體數n,染色體數0.5n,DNA數n):所有染色體全部集中在細胞的赤道板(跟有絲分裂有點像),著絲點正好位於赤道板上,等著被紡錘絲或星射線拉。{此時一個染色體: X }
【然後】減二後期(染色單體數0,染色體數0.5n,DNA數n):紡錘絲或星射線拉一拉,著絲點分裂,一個染色體拉兩半,一半移向一端。{此時一個染色體: I }
【最後】減二後期(染色單體數0,染色體數0.5n,DNA數0.5)拉成兩個細胞,及兩個精細胞。{此時一個染色體: I }
【後記】精細胞經過復雜的變化變成精子。
總結
1染色體兩種形態: I X
2同源染色體: XX
3染色單體:記住講染色單體都是成雙的,一個X里有兩個I即兩個染色單體,但一個 I 形狀的染色體就不能說是一個染色單體。
4染色體數:就按上面兩種形態的染色體直接數唄
5染色單體:找X。一個X有2個染色單體:一個同源染色體XX有倆個X,所以有4個染色單體
6DNA數:找I。一個 I 染色體1DNA,一個X型狀染色體2個 I 就是2DNA,一個同源染色體XX有4個 I 就是4DNA
雜記
對於減數分裂,要明確同源染色體分開的時期:減一末期也就是減二前期就沒有同源染色體了。這通常用於給你一個圖,讓你判斷是有絲分裂還是減數分裂。如:減二中期與有絲分裂中期很像,都是X樣的染色體位於赤道板,但不同在於有絲分裂中期存在同源染色體,而減二無同源染色體。而減一中期呢,他是染色體整齊排列在赤道板兩邊,與有絲,減二的中期差別很大。

關於「EeFFDd和eeFfDd什麼顯性型和基因型怎麼算的?」你要學好弄懂弄熟悉最簡單的「一對相對性狀」的分析,特別是幾種特殊比例:Aa與Aa雜交子一代比例,Aa與aa測交子一代比例,這是算復雜的EeFFDd和eeFfDd雜交的基礎。
如算EeFFDd和eeFfDd雜交的問題
EeFFDd和eeFfDD雜交:把它拆開看
Ee與ee雜交:(測交)Ee:ee=1:1 Ee幾率0.5,ee幾率0.5
FF與Ff雜交:(測交)FF:Ff=1:1 FF幾率0.5,Ff幾率0.5
Dd與Dd雜交:(雜交) DD:Dd:dd=1:2:1 DD幾率1/4,Dd幾率0.5,dd幾率1/4
EeFFDd和eeFfDD雜交:假如算EeFFdd的比率:0.5x0.5x14=?
我要睡了,實在沒發寫下去了,不好意思啊。有用的話,你就看看看,哪不懂再具體問。
採納啊,我自己臨時拿出課本編的,這我去年高一時剛學,純手打啊,不好別介意啊。不看功勞也看苦勞啊O(∩_∩)O哈哈~

⑹ 兩兄弟的基因有沒可能完全相同

呵呵~~~要說可能的話,那個幾率真的可以低到一個可怕的天文數字。所以可以認為就是不可能。

首先,人的基因組中只有25%是編碼蛋白的基因,剩餘的75%里有50%以上是重復DNA,剩下的是其他基因間的DNA序列。在人的25%的基因中,只有1%是外顯子,剩下的24%是內含子。內含子是不受選擇壓力的,所以很容易累積突變,在人的數目如此龐大的DNA序列面前出現突變的可能性還是有的。這就曾加了不確定性。當然這個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在於重復DNA序列上。

因為在這個區域,由於序列的特殊性,DNA重組交換發生的非常頻繁,而且極易發生不等交換。特別是小衛星DNA(序列單位長度在10~100bp)和微衛星DNA(單位序列長度小於10bp),這兩種序列都存在高度的不穩定性,小衛星DNA發生遺傳交換的頻率高達0.0001/kbDNA(別小看這個數字,想想人有多少DNA就知道這個數字多麼的可怕了)。微衛星DNA存在復制滑動。因此這些重復序列的重復次數和長度都會有很大的不同。這樣每一個個體都會形成獨特的帶型,而子代個體有50%的條帶來自親本一方。這也就是DNA指紋技術的基礎了。所謂的親子鑒定也就是指這個。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其他因數的影響,使變化更加復雜。

想想DNA的龐大基數,所以你的假設近乎不可能成立的!!你所說的只是一種宏觀的純理想化的拋開了所有遺傳因數的現象罷了。而且你的演算法也有問題,按照統計學的演算法,你這樣算是不對的哦!!至於演算法已經有人說了,我就不贅述了。
如果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參考《基因8》這本書,非常經典的一本書!!

⑺ 生物題 減數分裂

不管有對少對同源染色體,一個初級經母細胞只能形成兩兩相同的四個精子,即兩種精子(具體是哪兩種類型,取決於第一次減數分裂。第二次減數分裂,是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的是兩個相同的精子)。

因為有連鎖交換,所以不同的精母細胞產生的精子幾乎都是不同的。那麼,既然每個精母細胞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一千個精母細胞當然就產生兩千種精子了。

⑻ 與下列幾種微生物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細菌④藍藻⑤煙草花葉病毒(RNA病毒)

第一題是單選還是多選啊,不同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啊。

多選就是A D ,單選是 D

1.多選解釋如下
A ①酵母菌是真核生物,②乳酸菌③硝化細菌④藍藻都是原核生物,而⑤煙草花葉病毒是RNA病毒,生命活動只能在有宿主的條件下完成。所以 「A ①②③④都能獨立存活」 從這一方面可以認為是正確的。
B 同化作用類型分為異養型和自養型,B項概念錯了
C 異化作用類型分為厭氧型和需氧型,C與B是一樣的錯誤
D ①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成形的細胞核,⑤煙草花葉病毒是RNA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所以也談不上細胞膜
單選的後三項解釋不變,A 項可以從另一角度理解。③硝化細菌④藍藻都是自養生物,可以獨立存活;①酵母菌②乳酸菌是異養生物,離開外界養料肯定不能獨立存活;⑤煙草花葉病毒是RNA病毒,一定不能獨立存活。

2. A

炭疽桿菌需氧芽孢桿菌屬,是一種細菌,在分類上屬於原核生物,具有細菌的共同特徵:無核膜,只有由裸露DNA構成的核區;無細胞器;裂殖生殖,少數芽殖(兩者均為無性生殖);等等……。
染色體這一概念只是針對真核生物而言,嚴格來說原核生物不存在染色體的說法(雖然現在有這樣用的)。
有關核糖體的說法有爭論,但是現在使用的各版本書上普遍認同原核生物是沒有細胞器的。

3. A

正常人不分裂的體細胞是二倍體,46條染色體兩兩一致,是23對,從形態上就有23種。不論有絲分裂還是減數分裂都是在這23對染色體基礎上進行的,染色體形態只能是23種不能改變,否則細胞就會出現大的變異,導致死亡或癌變。

⑼ 混合增長率計算公式是什麼,謝謝!還有要解釋一下,為什麼要這么寫

(一)有關蛋白質和核酸計算:[註:肽鏈數(m);氨基酸總數(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總數(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1.蛋白質(和多肽):氨基酸經脫水縮合形成多肽,各種元素的質量守恆,其中H、O參與脫水。每個氨基酸至少1個氨基和1個羧基,多餘的氨基和羧基來自R基。①氨基酸各原子數計算:C原子數=R基上C原子數+2;H原子數=R基上H原子數+4;O原子數=R基上O原子數+2;N原子數=R基上N原子數+1。②每條肽鏈游離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個;m條肽鏈蛋白質游離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個; ③肽鍵數=脫水數(得失水數)=氨基酸數-肽鏈數=n—m ;④蛋白質由m條多肽鏈組成:N原子總數=肽鍵總數+m個氨基數(端)+R基上氨基數;=肽鍵總數+氨基總數 ≥ 肽鍵總數+m個氨基數(端);O原子總數=肽鍵總數+2(m個羧基數(端)+R基上羧基數);=肽鍵總數+2×羧基總數 ≥ 肽鍵總數+2m個羧基數(端);⑤蛋白質分子量=氨基酸總分子量—脫水總分子量(—脫氫總原子量)=na—18(n—m); 2.蛋白質中氨基酸數目與雙鏈DNA(基因)、mRNA鹼基數的計算:①DNA基因的鹼基數(至少):mRNA的鹼基數(至少):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數目=6:3:1;②肽鍵數(得失水數)+肽鏈數=氨基酸數=mRNA鹼基數/3=(DNA)基因鹼基數/6;③DNA脫水數=核苷酸總數—DNA雙鏈數=c—2;mRNA脫水數=核苷酸總數—mRNA單鏈數=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總分子量—DNA脫水總分子量=(6n)d—18(c—2)。mRNA分子量=核苷酸總分子量—mRNA脫水總分子量=(3n)d—18(c—1)。⑤真核細胞基因:外顯子鹼基對占整個基因中比例=編碼的氨基酸數×3÷該基因總鹼基數×100%;編碼的氨基酸數×6≤真核細胞基因中外顯子鹼基數≤(編碼的氨基酸數+1)×6。3.有關雙鏈DNA(1、2鏈)與mRNA(3鏈)的鹼基計算: ①DNA單、雙鏈配對鹼基關系:A1=T2,T1=A2;A=T=A1+A2=T1+T2,C=G=C1+C2=G1+G2。A+C=G+T=A+G=C+T=1/2(A+G+C+T);(A+G)%=(C+T)%=(A+C)%=(G+T)%=50%;(雙鏈DNA兩個特徵:嘌呤鹼基總數=嘧啶鹼基總數)DNA單、雙鏈鹼基含量計算:(A+T)%+(C+G)%=1;(C+G)%=1―(A+T)%=2C%=2G%=1―2A%=1―2T%;(A1+T1)%=1―(C1+G1)%;(A2+T2)%=1―(C2+G2)%。②DNA單鏈之間鹼基數目關系:A1+T1+C1+G1=T2+A2+G2+C2=1/2(A+G+C+T);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③a.DNA單、雙鏈配對鹼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異性):若(A1+T1)/(C1+G1)=M,則(A2+T2)/(C2+G2)=M,(A+T)/(C+G)=Mb.DNA單、雙鏈非配對鹼基之和比:若(A1+G1)/(C1+T1)=N,則(A2+G2)/(C2+T2)=1/N;(A+G)/(C+T)=1;若(A1+C1)/(G1+T1)=N,則(A2+C2)/(G2+T2)=1/N;(A+C)/(G+T)=1。④兩條單鏈、雙鏈間鹼基含量的關系:2A%=2T%=(A+T)%=(A1+T1)%=(A2+T2)%=(A3+U3)%=T1%+T2%=A1%+A2%;2C%=2G%=(G+C)%=(C1+G1)%=(C2+G2)%=(C3+G3)%=C1%+C2%=G1%+G2%。4.有關細胞分裂、個體發育與DNA、染色單體、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等計算:①DNA貯存遺傳信息種類:4n種(n為DNA的n對鹼基對)。② 細胞分裂:染色體數目=著絲點數目;1/2有絲分裂後期染色體數(N)=體細胞染色體數(2N)=減Ⅰ分裂後期染色體數(2N)=減Ⅱ分裂後期染色體數(2N)。精子或卵細胞或極核染色體數(N)=1/2體細胞染色體數(2N)=1/2受精卵(2N)=1/2減數分裂產生生殖細胞數目:一個卵原細胞形成一個卵細胞和三個極體;一個精原細胞形成四個精子。配子(

⑽ 怎樣由子代推算親代的基因型還有表現形的概率計算方法講詳細點!謝謝啦

說方法還真難說,不熟練就大量做題吧,不懂問老師加自己理解琢磨是最快的提高方法說法,判斷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我這有兩種方法。一:只有減數分裂才會出現不均等分裂(初級卵母細胞分裂成第一極體和次級卵母細胞)。二:有絲分裂分離時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離,而減數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可追問…

熱點內容
內部存儲空間不足總是跳出來 發布:2025-01-18 17:56:22 瀏覽:950
安卓光遇更新後魔法商店去哪裡了 發布:2025-01-18 17:55:47 瀏覽:132
安卓手機怎麼變成蘋果設備 發布:2025-01-18 17:46:06 瀏覽:915
linux服務端 發布:2025-01-18 17:36:55 瀏覽:250
表白代碼的編譯器是什麼 發布:2025-01-18 17:36:53 瀏覽:999
錄像機日誌伺服器地址怎麼填 發布:2025-01-18 17:28:17 瀏覽:110
安卓手機如何調整圖標樣式 發布:2025-01-18 17:23:53 瀏覽:549
計算機配置單怎麼算 發布:2025-01-18 17:23:52 瀏覽:81
超級終端如何清空配置 發布:2025-01-18 17:18:44 瀏覽:598
cf卡哪個配置最好 發布:2025-01-18 17:17:11 瀏覽: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