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神經元演算法

神經元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2-05-01 00:17:16

① 什麼是人工神經元演算法

人工神經網路演算法
「人工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簡稱ANN)是在對人腦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的認識理解基礎之上模擬其結構和智能行為的一種工程系統。早在本世紀40年代初期,心理學家McCulloch、數學家Pitts就提出了人工神經網路的第一個數學模型,從此開創了神經科學理論的研究時代。其後,F
Rosenblatt、Widrow和J.
J
.Hopfield等學者又先後提出了感知模型,使得人工神經網路技術得以蓬勃發展。
神經系統的基本構造是神經元(神經細胞),它是處理人體內各部分之間相互信息傳遞的基本單元。據神經生物學家研究的結果表明,人的一個大腦一般有1010~1011個神經元。每個神經元都由一個細胞體,一個連接其他神經元的軸突和一些向外伸出的其它較短分支——樹突組成。軸突的功能是將本神經元的輸出信號(興奮)傳遞給別的神經元。其末端的許多神經末梢使得興奮可以同時傳送給多個神經元。樹突的功能是接受來自其它神經元的興奮。神經元細胞體將接受到的所有信號進行簡單處理(如:加權求和,即對所有的輸入信號都加以考慮且對每個信號的重視程度——體現在權值上——有所不同)後由軸突輸出。神經元的樹突與另外的神經元的神經末梢相連的部分稱為突觸。

② 卷積神經網路演算法是什麼

一維構築、二維構築、全卷積構築。

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是一類包含卷積計算且具有深度結構的前饋神經網路(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代表演算法之一。

卷積神經網路具有表徵學習(representation learning)能力,能夠按其階層結構對輸入信息進行平移不變分類(shift-invariant classification),因此也被稱為「平移不變人工神經網路(Shift-Invariant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SIANN)」。

卷積神經網路的連接性:

卷積神經網路中卷積層間的連接被稱為稀疏連接(sparse connection),即相比於前饋神經網路中的全連接,卷積層中的神經元僅與其相鄰層的部分,而非全部神經元相連。具體地,卷積神經網路第l層特徵圖中的任意一個像素(神經元)都僅是l-1層中卷積核所定義的感受野內的像素的線性組合。

卷積神經網路的稀疏連接具有正則化的效果,提高了網路結構的穩定性和泛化能力,避免過度擬合,同時,稀疏連接減少了權重參數的總量,有利於神經網路的快速學習,和在計算時減少內存開銷。

卷積神經網路中特徵圖同一通道內的所有像素共享一組卷積核權重系數,該性質被稱為權重共享(weight sharing)。權重共享將卷積神經網路和其它包含局部連接結構的神經網路相區分,後者雖然使用了稀疏連接,但不同連接的權重是不同的。權重共享和稀疏連接一樣,減少了卷積神經網路的參數總量,並具有正則化的效果。

在全連接網路視角下,卷積神經網路的稀疏連接和權重共享可以被視為兩個無限強的先驗(pirior),即一個隱含層神經元在其感受野之外的所有權重系數恆為0(但感受野可以在空間移動);且在一個通道內,所有神經元的權重系數相同。

③ BP神經演算法是什麼能給點既通俗易懂又比較詳細的回答嗎

BP(Back Propagation)網路是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elland為首的科學家小組提出,是一種按誤差逆傳播演算法訓練的多層前饋網路,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神經網路模型之一。BP網路能學習和存貯大量的輸入-輸出模式映射關系,而無需事前揭示描述這種映射關系的數學方程。它的學習規則是使用最速下降法,通過反向傳播來不斷調整網路的權值和閾值,使網路的誤差平方和最小。BP神經網路模型拓撲結構包括輸入層(input)、隱層(hide layer)和輸出層(output layer)。

BP神經網路演算法是在BP神經網路現有演算法的基礎上提出的,是通過任意選定一組權值,將給定的目標輸出直接作為線性方程的代數和來建立線性方程組,解得待求權,不存在傳統方法的局部極小及收斂速度慢的問題,且更易理解。
1 傳統的BP演算法簡述
BP演算法是一種有監督式的學習演算法,其主要思想是:輸入學習樣本,使用反向傳播演算法對網路的權值和偏差進行反復的調整訓練,使輸出的向量與期望向量盡可能地接近,當網路輸出層的誤差平方和小於指定的誤差時訓練完成,保存網路的權值和偏差。具體步驟如下: (1)初始化,隨機給定各連接權[w],[v]及閥值θi,rt。 (2)由給定的輸入輸出模式對計算隱層、輸出層各單元輸出 bj=f(■wijai-θj) ct=f(■vjtbj-rt) 式中:bj為隱層第j個神經元實際輸出;ct為輸出層第t個神經元的實際輸出;wij為輸入層至隱層的連接權;vjt為隱層至輸出層的連接權。 dtk=(ytk-ct)ct(1-ct) ejk=[■dtvjt] bj(1-bj) 式中:dtk為輸出層的校正誤差;ejk為隱層的校正誤差。 (3)計算新的連接權及閥值,計算公式如下: vjt(n+1)=vjt(n)+?琢dtkbj wij(n+1)=wij(n)+?茁ejkaik rt(n+1)=rt(n)+?琢dtk θj(n+1)=θj(n)+?茁ejk 式中:?琢,?茁為學習系數(0<?琢<1,0<?茁<1)。 (4)選取下一個輸入模式對返回第2步反復訓練直到網路設輸出誤差達到要求結束訓練。 傳統的BP演算法,實質上是把一組樣本輸入/輸出問題轉化為一個非線性優化問題,並通過負梯度下降演算法,利用迭代運算求解權值問題的一種學習方法,但其收斂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極小,為此提出了一種新的演算法,即高斯消元法。
2 改進的BP網路演算法
2.1 改進演算法概述 此前有人提出:任意選定一組自由權,通過對傳遞函數建立線性方程組,解得待求權。本文在此基礎上將給定的目標輸出直接作為線性方程等式代數和來建立線性方程組,不再通過對傳遞函數求逆來計算神經元的凈輸出,簡化了運算步驟。沒有採用誤差反饋原理,因此用此法訓練出來的神經網路結果與傳統演算法是等效的。其基本思想是:由所給的輸入、輸出模式對通過作用於神經網路來建立線性方程組,運用高斯消元法解線性方程組來求得未知權值,而未採用傳統BP網路的非線性函數誤差反饋尋優的思想。 2.2 改進演算法的具體步驟 對給定的樣本模式對,隨機選定一組自由權,作為輸出層和隱含層之間固定權值,通過傳遞函數計算隱層的實際輸出,再將輸出層與隱層間的權值作為待求量,直接將目標輸出作為等式的右邊建立方程組來求解。 現定義如下符號(見圖1):x (p)輸入層的輸入矢量;y (p)輸入層輸入為x (p)時輸出層的實際輸出矢量;t (p)目標輸出矢量;n,m,r分別為輸入層、隱層和輸出層神經元個數;W為隱層與輸入層間的權矩陣;V為輸出層與隱層間的權矩陣。具體步驟如下: (1)隨機給定隱層和輸入層間神經元的初始權值wij。 (2)由給定的樣本輸入xi(p)計算出隱層的實際輸出aj(p)。為方便起見將圖1網路中的閥值寫入連接權中去,令:隱層閥值θj=wnj,x(n)=-1,則: aj(p)=f(■wijxi(p)) (j=1,2…m-1)。 (3)計算輸出層與隱層間的權值vjr。以輸出層的第r個神經元為對象,由給定的輸出目標值tr(p)作為等式的多項式值建立方程,用線性方程組表示為: a0(1)v1r+a1(1)v2r+…+am(1)vmr=tr(1)a0(2)v1r+a1(2)v2r+…+am(2)vmr=tr(2) ……a0(p)v1r+a1(p)v2r+…+am(p)vmr=tr(p) 簡寫為: Av=T 為了使該方程組有唯一解,方程矩陣A為非奇異矩陣,其秩等於其增廣矩陣的秩,即:r(A)=r(A┊B),且方程的個數等於未知數的個數,故取m=p,此時方程組的唯一解為: Vr=[v0r,v2r,…vmr](r=0,1,2…m-1) (4)重復第三步就可以求出輸出層m個神經元的權值,以求的輸出層的權矩陣加上隨機固定的隱層與輸入層的權值就等於神經網路最後訓練的權矩陣。
3 計算機運算實例
現以神經網路最簡單的XOR問題用VC編程運算進行比較(取神經網路結構為2-4-1型),傳統演算法和改進BP演算法的誤差(取動量因子α=0.001 5,步長η=1.653)

④ CNN演算法的神經元指的是什麼

CNN是指卷積神經網路嗎?
神經元就是指一個帶權重W和偏置B,以及激活方程f的一個單元 輸入I和輸出O的關系是 O = f(WI+B)

⑤ 據說人類大腦的神經元數量有1000億,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人類大腦神經元數量可以達到1000億,神經元之間形成的突觸可以達到100萬億個,正是因為它們,人類大腦具有堪比計算機的數據處理能力。

人類體型不是太大,身體消耗的能量就相對少一些,吃熟食的飲食習慣使得人類腸胃可以更好的消化食物獲得充足養分,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無數個靈光一閃換來了人類對自然認識的加深,發達的大腦也有助於人類分析自然,也能使人類將知識存留在大腦中,作為寶貴的經驗教授給後代,一代代傳下來,量變產生質變,人類文明迅速發展。

但是科學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事情暫時還無法用科學來解釋,以後可能會出現更便捷的計算方法。

⑥ 深入淺出BP神經網路演算法的原理

深入淺出BP神經網路演算法的原理
相信每位剛接觸神經網路的時候都會先碰到BP演算法的問題,如何形象快速地理解BP神經網路就是我們學習的高級樂趣了(畫外音:樂趣?你在跟我談樂趣?)
本篇博文就是要簡單粗暴地幫助各位童鞋快速入門採取BP演算法的神經網路。
BP神經網路是怎樣的一種定義?看這句話:一種按「誤差逆傳播演算法訓練」的多層前饋網路。
BP的思想就是:利用輸出後的誤差來估計輸出層前一層的誤差,再用這層誤差來估計更前一層誤差,如此獲取所有各層誤差估計。這里的誤差估計可以理解為某種偏導數,我們就是根據這種偏導數來調整各層的連接權值,再用調整後的連接權值重新計算輸出誤差。直到輸出的誤差達到符合的要求或者迭代次數溢出設定值。
說來說去,「誤差」這個詞說的很多嘛,說明這個演算法是不是跟誤差有很大的關系?
沒錯,BP的傳播對象就是「誤差」,傳播目的就是得到所有層的估計誤差。
它的學習規則是:使用最速下降法,通過反向傳播(就是一層一層往前傳)不斷調整網路的權值和閾值,最後使全局誤差系數最小。
它的學習本質就是:對各連接權值的動態調整。

拓撲結構如上圖:輸入層(input),隱藏層(hide layer),輸出層(output)
BP網路的優勢就是能學習和儲存大量的輸入輸出的關系,而不用事先指出這種數學關系。那麼它是如何學習的?
BP利用處處可導的激活函數來描述該層輸入與該層輸出的關系,常用S型函數δ來當作激活函數。

我們現在開始有監督的BP神經網路學習演算法:
1、正向傳播得到輸出層誤差e
=>輸入層輸入樣本=>各隱藏層=>輸出層
2、判斷是否反向傳播
=>若輸出層誤差與期望不符=>反向傳播
3、誤差反向傳播
=>誤差在各層顯示=>修正各層單元的權值,直到誤差減少到可接受程度。
演算法闡述起來比較簡單,接下來通過數學公式來認識BP的真實面目。
假設我們的網路結構是一個含有N個神經元的輸入層,含有P個神經元的隱層,含有Q個神經元的輸出層。

這些變數分別如下:

認識好以上變數後,開始計算:
一、用(-1,1)內的隨機數初始化誤差函數,並設定精度ε,最多迭代次數M
二、隨機選取第k個輸入樣本及對應的期望輸出

重復以下步驟至誤差達到要求:
三、計算隱含層各神經元的輸入和輸出

四、計算誤差函數e對輸出層各神經元的偏導數,根據輸出層期望輸出和實際輸出以及輸出層輸入等參數計算。

五、計算誤差函數對隱藏層各神經元的偏導數,根據後一層(這里即輸出層)的靈敏度(稍後介紹靈敏度)δo(k),後一層連接權值w,以及該層的輸入值等參數計算
六、利用第四步中的偏導數來修正輸出層連接權值

七、利用第五步中的偏導數來修正隱藏層連接權值

八、計算全局誤差(m個樣本,q個類別)

比較具體的計算方法介紹好了,接下來用比較簡潔的數學公式來大致地概括這個過程,相信看完上述的詳細步驟都會有些了解和領悟。
假設我們的神經網路是這樣的,此時有兩個隱藏層。
我們先來理解靈敏度是什麼?
看下面一個公式:

這個公式是誤差對b的一個偏導數,這個b是怎麼?它是一個基,靈敏度δ就是誤差對基的變化率,也就是導數。
因為?u/?b=1,所以?E/?b=?E/?u=δ,也就是說bias基的靈敏度?E/?b=δ等於誤差E對一個節點全部輸入u的導數?E/?u。
也可以認為這里的靈敏度等於誤差E對該層輸入的導數,注意了,這里的輸入是上圖U級別的輸入,即已經完成層與層權值計算後的輸入。
每一個隱藏層第l層的靈敏度為:

這里的「?」表示每個元素相乘,不懂的可與上面詳細公式對比理解
而輸出層的靈敏度計算方法不同,為:

而最後的修正權值為靈敏度乘以該層的輸入值,注意了,這里的輸入可是未曾乘以權值的輸入,即上圖的Xi級別。

對於每一個權值(W)ij都有一個特定的學習率ηIj,由演算法學習完成。

⑦ 神經網路演算法是什麼

Introction
--------------------------------------------------------------------------------

神經網路是新技術領域中的一個時尚詞彙。很多人聽過這個詞,但很少人真正明白它是什麼。本文的目的是介紹所有關於神經網路的基本包括它的功能、一般結構、相關術語、類型及其應用。

「神經網路」這個詞實際是來自於生物學,而我們所指的神經網路正確的名稱應該是「人工神經網路(ANNs)」。在本文,我會同時使用這兩個互換的術語。

一個真正的神經網路是由數個至數十億個被稱為神經元的細胞(組成我們大腦的微小細胞)所組成,它們以不同方式連接而型成網路。人工神經網路就是嘗試模擬這種生物學上的體系結構及其操作。在這里有一個難題:我們對生物學上的神經網路知道的不多!因此,不同類型之間的神經網路體系結構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所知道的只是神經元基本的結構。

The neuron
--------------------------------------------------------------------------------

雖然已經確認在我們的大腦中有大約50至500種不同的神經元,但它們大部份都是基於基本神經元的特別細胞。基本神經元包含有synapses、soma、axon及dendrites。Synapses負責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它們不是直接物理上連接的,而是它們之間有一個很小的空隙允許電子訊號從一個神經元跳到另一個神經元。然後這些電子訊號會交給soma處理及以其內部電子訊號將處理結果傳遞給axon。而axon會將這些訊號分發給dendrites。最後,dendrites帶著這些訊號再交給其它的synapses,再繼續下一個循環。

如同生物學上的基本神經元,人工的神經網路也有基本的神經元。每個神經元有特定數量的輸入,也會為每個神經元設定權重(weight)。權重是對所輸入的資料的重要性的一個指標。然後,神經元會計算出權重合計值(net value),而權重合計值就是將所有輸入乘以它們的權重的合計。每個神經元都有它們各自的臨界值(threshold),而當權重合計值大於臨界值時,神經元會輸出1。相反,則輸出0。最後,輸出會被傳送給與該神經元連接的其它神經元繼續剩餘的計算。

Learning
--------------------------------------------------------------------------------

正如上述所寫,問題的核心是權重及臨界值是該如何設定的呢?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訓練方式,就如網路類型一樣多。但有些比較出名的包括back-propagation, delta rule及Kohonen訓練模式。

由於結構體系的不同,訓練的規則也不相同,但大部份的規則可以被分為二大類別 - 監管的及非監管的。監管方式的訓練規則需要「教師」告訴他們特定的輸入應該作出怎樣的輸出。然後訓練規則會調整所有需要的權重值(這是網路中是非常復雜的),而整個過程會重頭開始直至數據可以被網路正確的分析出來。監管方式的訓練模式包括有back-propagation及delta rule。非監管方式的規則無需教師,因為他們所產生的輸出會被進一步評估。

Architecture
--------------------------------------------------------------------------------

在神經網路中,遵守明確的規則一詞是最「模糊不清」的。因為有太多不同種類的網路,由簡單的布爾網路(Perceptrons),至復雜的自我調整網路(Kohonen),至熱動態性網路模型(Boltzmann machines)!而這些,都遵守一個網路體系結構的標准。

一個網路包括有多個神經元「層」,輸入層、隱蔽層及輸出層。輸入層負責接收輸入及分發到隱蔽層(因為用戶看不見這些層,所以見做隱蔽層)。這些隱蔽層負責所需的計算及輸出結果給輸出層,而用戶則可以看到最終結果。現在,為免混淆,不會在這里更深入的探討體系結構這一話題。對於不同神經網路的更多詳細資料可以看Generation5 essays

盡管我們討論過神經元、訓練及體系結構,但我們還不清楚神經網路實際做些什麼。

The Function of ANNs
--------------------------------------------------------------------------------

神經網路被設計為與圖案一起工作 - 它們可以被分為分類式或聯想式。分類式網路可以接受一組數,然後將其分類。例如ONR程序接受一個數字的影象而輸出這個數字。或者PPDA32程序接受一個坐標而將它分類成A類或B類(類別是由所提供的訓練決定的)。更多實際用途可以看Applications in the Military中的軍事雷達,該雷達可以分別出車輛或樹。

聯想模式接受一組數而輸出另一組。例如HIR程序接受一個『臟』圖像而輸出一個它所學過而最接近的一個圖像。聯想模式更可應用於復雜的應用程序,如簽名、面部、指紋識別等。

The Ups and Downs of Neural Networks
--------------------------------------------------------------------------------

神經網路在這個領域中有很多優點,使得它越來越流行。它在類型分類/識別方面非常出色。神經網路可以處理例外及不正常的輸入數據,這對於很多系統都很重要(例如雷達及聲波定位系統)。很多神經網路都是模仿生物神經網路的,即是他們仿照大腦的運作方式工作。神經網路也得助於神經系統科學的發展,使它可以像人類一樣准確地辨別物件而有電腦的速度!前途是光明的,但現在...

是的,神經網路也有些不好的地方。這通常都是因為缺乏足夠強大的硬體。神經網路的力量源自於以並行方式處理資訊,即是同時處理多項數據。因此,要一個串列的機器模擬並行處理是非常耗時的。

神經網路的另一個問題是對某一個問題構建網路所定義的條件不足 - 有太多因素需要考慮:訓練的演算法、體系結構、每層的神經元個數、有多少層、數據的表現等,還有其它更多因素。因此,隨著時間越來越重要,大部份公司不可能負擔重復的開發神經網路去有效地解決問題。

NN 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
ANNs 人工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neurons 神經元
synapses 神經鍵
self-organizing networks 自我調整網路
networks modelling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熱動態性網路模型

++++++++++++++++++++++++++++++++++++++++++++++++++++++++++++++++++++
網格演算法我沒聽說過
好像只有網格計算這個詞

網格計算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而迅速發展起來的,專門針對復雜科學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這種計算模式是利用互聯網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電腦組織成一個「虛擬的超級計算機」,其中每一台參與計算的計算機就是一個「節點」,而整個計算是由成千上萬個「節點」組成的「一張網格」, 所以這種計算方式叫網格計算。這樣組織起來的「虛擬的超級計算機」有兩個優勢,一個是數據處理能力超強;另一個是能充分利用網上的閑置處理能力。簡單地講,網格是把整個網路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級計算機,實現計算資源、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的全面共享。

⑧ 神經網路演算法原理

一共有四種演算法及原理,如下所示:

1、自適應諧振理論(ART)網路

自適應諧振理論(ART)網路具有不同的方案。一個ART-1網路含有兩層一個輸入層和一個輸出層。這兩層完全互連,該連接沿著正向(自底向上)和反饋(自頂向下)兩個方向進行。

2、學習矢量量化(LVQ)網路

學習矢量量化(LVQ)網路,它由三層神經元組成,即輸入轉換層、隱含層和輸出層。該網路在輸入層與隱含層之間為完全連接,而在隱含層與輸出層之間為部分連接,每個輸出神經元與隱含神經元的不同組相連接。

3、Kohonen網路

Kohonen網路或自組織特徵映射網路含有兩層,一個輸入緩沖層用於接收輸入模式,另一個為輸出層,輸出層的神經元一般按正則二維陣列排列,每個輸出神經元連接至所有輸入神經元。連接權值形成與已知輸出神經元相連的參考矢量的分量。

4、Hopfield網路

Hopfield網路是一種典型的遞歸網路,這種網路通常只接受二進制輸入(0或1)以及雙極輸入(+1或-1)。它含有一個單層神經元,每個神經元與所有其他神經元連接,形成遞歸結構。

(8)神經元演算法擴展閱讀:

人工神經網路演算法的歷史背景:

該演算法系統是 20 世紀 40 年代後出現的。它是由眾多的神經元可調的連接權值連接而成,具有大規模並行處理、分布式信息存儲、良好的自組織自學習能力等特點。

BP演算法又稱為誤差反向傳播演算法,是人工神經網路中的一種監督式的學習演算法。BP 神經網路演算法在理論上可以逼近任意函數,基本的結構由非線性變化單元組成,具有很強的非線性映射能力。

而且網路的中間層數、各層的處理單元數及網路的學習系數等參數可根據具體情況設定,靈活性很大,在優化、信號處理與模式識別、智能控制、故障診斷等許 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⑨ 神經元計算與人工智慧傳統計算有什麼不同

區別如下:

一、指代不同

1、人工智慧: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2、神經網路:是一種模仿動物神經網路行為特徵,進行分布式並行信息處理的演算法數學模型。

二、方法不同

1、人工智慧: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2、神經網路:依靠系統的復雜程度,通過調整內部大量節點之間相互連接的關系,從而達到處理信息的目的。

三、不同的目的

1、人工智慧:主要目標是讓機器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能的復雜任務。

2、神經網路:初步的自適應和自組織能力。突觸BAI值在學習或訓練過程中發生變化,以適應周圍環境的要求。由於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的不同,同一個網路可能有不同的功能。

⑩ 什麼叫神經元神經元節點信息計算方法

隱層節點數在BP網路中,隱層節點數的選擇非常重要,不僅對建立的神經網路模型的性能影響很大,而且是訓練時出現「過擬合」的直接原因,但是目前理論上還沒有一種科學的和普遍的確定方法。

神經元之間聯系的基本方式是形成突觸,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後膜構成,突觸前膜內側有大量線粒體和囊泡,不同類型突觸所含囊泡的形態、大小及遞質均不同。突觸後膜上有遞質作用的受體。

(10)神經元演算法擴展閱讀:

神經元也和其他類型的細胞一樣,包括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但是神經細胞的形態比較特殊,具有許多突起,因此又分為細胞體、軸突和樹突三部分。細胞體內有細胞核,突起的作用是傳遞信息。樹突是作為引入輸入信號的突起,而軸突是作為輸出端的突起,它只有一個。

人工神經網路反映了人腦功能的若干基本特性,但並非生物系統的逼真描述,只是某種模仿、簡化和抽象。與數字計算機比較,人工神經網路在構成原理和功能特點等方面更加接近人腦,它不是按給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執行運算,而是能夠自身適應環境、總結規律、完成某種運算、識別或過程式控制制。

熱點內容
C事件編程 發布:2024-10-05 15:15:43 瀏覽:638
一台伺服器出現兩IP 發布:2024-10-05 15:10:05 瀏覽:924
md5加密演算法c 發布:2024-10-05 15:05:40 瀏覽:760
如何重設控制器密碼 發布:2024-10-05 14:19:13 瀏覽:439
安卓如何遠程簽到 發布:2024-10-05 14:11:11 瀏覽:301
阿里雲伺服器控制面板 發布:2024-10-05 13:57:48 瀏覽:819
涉法涉訴信訪問題意見 發布:2024-10-05 13:56:23 瀏覽:895
華為路由器配置導出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2024-10-05 13:55:36 瀏覽:163
我的世界好玩伺服器拍視頻 發布:2024-10-05 13:23:19 瀏覽:555
穿越火線掛機腳本 發布:2024-10-05 13:05:44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