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估演算法
Ⅰ 什麼是初中物理的估演算法
初中物理讀數問題,只有長度的測量,讀刻度尺的示數,才需要估讀。
根據使用刻度尺的要求:需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Ⅱ 高中物理估算題
題目真是無聊啊.
只記住一個常數就可以做題了
標准情況下,物質分子直徑數量級是0.1nm,氣體分子間距是直徑的10倍。所以液體氣化後體積擴大1000倍。
Ⅲ 物理中的准確值和估計值
例如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讀數應讀到毫米下一位,如1.1毫米其中一毫米是可以確定的,就是准確值,0.1毫米是不確定的,估讀的,就叫估計值。
在測量時.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決定了測量的精確度.一個最小刻度為1毫米的尺子讀數時可以精確的讀出幾個毫米來,再往下一位只能估讀了.24.8厘米說明了使用的是最小刻度為厘米的尺子.而0.8厘米只能是估讀了.24厘米是准確的值.50.30厘米
說明這個尺子的最小刻度是0.1厘米即1毫米.50.3厘米是准確值.由於刻度的線與物體重合.估講讀值為0.當然了.如果說測量的人說結果是50.31厘米也是正確的結果.不差出半個單位都認為是正確的結果.
(3)物理估演算法擴展閱讀:
在數理統計中,一般用子樣觀測值求出的統計量來估計總體*的一個未知參數,此統計量稱為參數的估計量。子樣一組觀測值所對應估計量的值,稱為參數的估計值。尋求所要估計參數的估計量,就是參數估計中的點估計問題。
有時也把參數的估計量,稱為參數的點估計。估計量與估計值,常簡稱為估計。點估計只能「估計」出參數的一個近似值,當利用同樣的計算方法,若子樣容量*較大時,近似程度較好。最大似然方法是一種常用的點估計方法。
估計值亦稱估計量的實現,簡稱估計,是指估計量的具體數值。在進行理論分析和一般性討論時,未知參數θ的估計量
作為隨機樣本的函數,是隨機變數;在實際應用中,樣本是一組統計數據
(隨機樣本的實現——樣本值),而估計量
相應地取一具體值
,即為θ
的估計值。
准確值是計量上的一個概念。比如,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准確值就是能夠測量出來或能夠讀出來的該物體長度的數值。其精確程度與刻度尺的最小單位有關,單位越小,精度越高。
准確值、估計值、和測量值的關系
測量值=准確值+估計值
這里,所謂估計值就是在准確值之後,再估讀一位的數值。
測量值是由數字和單位組成,測量值的倒數第二位是准確值,最末一位是估計值
參考資料:
Ⅳ 12.3除以3物理估算
除以3和乘以0.33計算起來的效果差不多,當然乘以0.33是有依據的,但既然是估算,那除以3就更快速簡單.
Ⅳ 物理問題的研究方法(實驗法、控制變數法、等效法、轉換法等)
實驗法:如果是做實驗是不是都算實驗法呢?
控制變數法:初中的幼稚東西,高中里不強調,因為是人就能理解。高中實驗貌似強調的是細節(沒做過那道題涉及細節的題那麼哪一類錯誤率非常非常高,e.g.距離測量電池電動勢和內阻時,畫出來的U-I圖像,有很多人會忽略坐標的起始值(題目是超級簡單吧,但就是有人錯),然後內阻算錯)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計算了。
等效法:這個等效的問題,貌似一直會講。。。有很多問題都是等效的,縮點法化簡得等效電路,等效重力加速度,等效電源,等效。。。甚至連簡諧振動還可以和圓周運動在x軸或者y軸上的投影等效。。。等效的問題,教科書不怎麼涉及,主要要老師來講,還有一些參考書以及競賽教程上會有很多,而且主要是要經驗+具體分析的。
轉換法?從來沒聽說過。。。
物理裡面其他比較重要的方法(許多是比上述的方法重要的多的方法)還有:整體法、隔離法、微元法、極限法、遞推法、對稱法、作圖法、估演算法、假設法、圖像法(注意,和作圖法可是有區別的)類比法、降維法、近似法、虛功法
我倒是推薦一本高中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結題方法大全,上面總結的很系統,只可惜是競賽教材,你不一定要,不過話說這幾年的物理高考(至少我知道江蘇高考是這樣)也涉及一些初賽難度的壓軸題,我覺得這本書也許是適用的。
另外還有一些對於特定物理模型的方法:e.g.以同圓裡面的弦為斜面的質點的自由下滑所需時間相等的運用,滑輪裡面加一根不受力的線,二力桿,速度裡面分解出一對互相抵消的速度來做某些復合場問題,相位圓。。。
有的方法一開始學的時候不會教,要到高三總復習的時候才會教你們用(因為高一高二不參加競賽的基本上沒人會做綜合性強的題目吧)。
不過關鍵是基礎要牢,有的技巧性過強的方法我是非常討厭的,因為學物理不僅是要會做題目,關鍵是要學會像物理學家一樣思考(盡管絕大部分人永遠學不像)
某些題目的難度和技巧性已經違背了學物理的初衷了(神馬出卷人會說某某某方法可以從學過的某某某方法里推出,我只想告訴他,可以用初等代數推出整套高等數學,是不是高考數學出卷可以出高數題了,題目初的超綱就是超綱,順便鄙視一下2010江蘇高考數學卷,居然20題要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做,被人肉純屬活該,平時題目用高數做怎麼總是要扣過程分,高考就出了道高數題,怎麼用高中方法湊合,總不見得說,咱高考十幾分鍾推出了拉格朗日吧,一幫老頭老太,一年出一張卷子,變了法的整你)。
Ⅵ 求物理方法 求深洞的估算
設速度為v,時間為t,距離為h,加速度為 a
1. a=g v=at,dh/dt=v => h=1/2*a*t^2
故 H=1/2*g*T^2=1/2*9.8*5^2=122.5m
2. ma=mg-k1*v dv/dt=a =>
dv/dt=g-k1*v/m => v=(g/k1*m)*(1-exp(-k1/m*t))
dh/dt=v => h=g*m*(k1*t+m*exp(-k1/m*t)-m)/k1^2
故 H=g*m*(k1*t+m*exp(-k1/m*T)-m)/k1^2 代入數據
3. ma=mg-k1*v^2 dv/dt=a =>
dv/dt=g-k1*v^2/m =>
v=tanh((g*m*k1)^(1/2)*t/m)*(g*m*k1)^(1/2)/k1
dh/dt=v =>
h=-1/2/k1*m*log(tanh((g*m*k1)^(1/2)*t/m)-1)-1/2/k1*m*log(tanh((g*m*k1)^(1/2)*t/m)+1)+1/2*i*m*pi/k1
故 H=-1/2/k1*m*log(tanh((g*m*k1)^(1/2)*T/m)-1)-1/2/k1*m*log(tanh((g*m*k1)^(1/2)*t/m)+1)+1/2*i*m*pi/k1
考慮聲速 設聲速為vs
1.
T0=T-H/vs 下落時間
H=g*m*(k1*t+m*exp(-k1/m*T0)-m)/k1^2
求得H=
vs*(k1*T+(-lambertw(-g*m/k1/vs*exp(-(-g*m*k1*t+g*m^2+k1^2*T*vs)/k1/m/vs))-(-g*m*k1*t+g*m^2+k1^2*T*vs)/k1/m/vs)*m)/k1
代入數據
其他同理,想法很簡單,但是計算比較復雜。
上述計算採用matlab完成。
Ⅶ 2005北京高考物理第19題
由於光的傳播速速大,可以忽略光傳播時間,12.3秒也就是聲音傳播時間,分母3是近似處理,聲音3秒走1公里,用3除後用公里作單位。12.3除以3即為12.3×1/3,由s=vt可算出距離,體現了物理學忽略次要因素,注重主要因素的思想。在生活中很多估算其實都體現了這種思想。
Ⅷ 物理:什麼叫估算結果的數量級
估算結果可以用科學計數法表示,後面的部分為10的幾次冪,如果是10的3次冪,那麼該結果的數量級就是10的3次冪。要保證前面的數字是有一位非零整數的小數。
Ⅸ 高一物理
第一題確實選B。根據s=vt代入數據有s=12.3s*330m/s=12.3s*0.33Km/s=12.3*(1/3)Km。如果聲速增大為原來兩倍以上,則不能用12.3除以3的辦法來估算。
第二題:應理解為曝光時間裡面,高速攝影機拍得的是一系列的照片,這一系列的照片疊加在一起。「照片前後錯開的距離」為曝光初始時刻拍攝的第一幅照片和曝光結束時刻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的距離。子彈在曝光過程中飛行的時間也就是曝光的時間。子彈飛行時間為t=s/v,其中s="照片前後錯開的距離"=子彈實際長度*1%—2%;v為子彈飛行速度。如果子彈長度估計為了10cm(0.1m)的話,則S的數量級為10的-3次方。則子彈飛行時間(也就是曝光時間)的數量級約為10的-6次方。選B
Ⅹ 物理中准確值和估計值是什麼意思
例如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讀數應讀到毫米下一位,如1.1毫米其中一毫米是可以確定的,就是准確值,0.1毫米是不確定的,估讀的,就叫估計值。
在測量時.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決定了測量的精確度.一個最小刻度為1毫米的尺子讀數時可以精確的讀出幾個毫米來,再往下一位只能估讀了.24.8厘米說明了使用的是最小刻度為厘米的尺子.而0.8厘米只能是估讀了.24厘米是准確的值.50.30厘米
說明這個尺子的最小刻度是0.1厘米即1毫米.50.3厘米是准確值.由於刻度的線與物體重合.估講讀值為0.當然了.如果說測量的人說結果是50.31厘米也是正確的結果.不差出半個單位都認為是正確的結果.
,即為θ 的估計值。
准確值是計量上的一個概念。比如,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准確值就是能夠測量出來或能夠讀出來的該物體長度的數值。其精確程度與刻度尺的最小單位有關,單位越小,精度越高。
准確值、估計值、和測量值的關系
測量值=准確值+估計值
這里,所謂估計值就是在准確值之後,再估讀一位的數值。
測量值是由數字和單位組成,測量值的倒數第二位是准確值,最末一位是估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