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三餘演算法
❶ 至少三個數除以三餘二,且除以五餘一,且除以七餘一
叫做:中國剩餘定理
演算法:列出除三餘二的數:5、8、11、14、17、20、23、26、28、31、34、37、40……
除五餘一的數:6、11、16、21、26、31、36、41、46、51……
除七餘三的數:10、17、24、31、38、45、……
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是31
則所求的數是除以105(3*7*5)餘31的數
再根據所給范圍 求出在范圍內滿足條件的數即可
❷ 一個數除以三餘二,除以五餘一,除以七餘三,,怎麼解 這種解答原理被稱為什麼定理
同餘定理 。
兩個整數a,b,若它們除以整數m所得的余數相等,則稱a,b對於模m同餘
記作 a ≡ b (mod m)
中國剩餘定理,原出處於三國或晉時古數學著作《孫子算經》,其中一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孫子算經》中給出解23。解法流傳至今,後世的數學家迭加研究此問題。唐僧一行,李淳風等卓局貢獻。宋代數學家秦九韶是集大成者。給出通解 223+-105n。
❸ 幾除幾等於三餘二有幾種演算法
有無數種演算法,比如
11÷3=3……2
14÷4=3……2
17÷5=3……2
20÷6=3……2
……
但願幫到你
❹ 模運算的問題,數學帝進
(a,n)=1表示a與n互素
(a,n)=1,則存在整數s,t,使得as+nt=1。
以上是數論里一個重要定理
若(a,n)=d(d為最大公約數),則存在整數s,t,使得as+nt=d。
模運算中≡是一種運算,≡後面括弧里的數字作為除數,≡前的數字為余數等式左邊為被除數
例如:5≡1(2) 7≡1(2) 9≡1(2)它們除以2的余數都為1,我們將它們看作是同一類數(同一個數),即奇數 記作:x≡1(2) 這樣整數就被認為是兩個數:即奇數和偶數
同理:x≡0(3) x≡1(3) x≡2(3)則整數就看作是三個數,整除三、除三餘一、除三餘二
其他可類似導出
=在模運算中無特殊意義,和在代數運算中含義一樣
❺ 3D 走勢圖和 除三餘數演算法 什麼意思
1.和
數
值
和數值就是指每期所開出地三個獎號相加之和范圍(0-27)。
2.大
小
比
是指我們把從0-9這10上數字分為一半,就是說從0-4為小,從5-9為大。
3.和數值的除三餘數
指三個獎號相加再除以3等於幾的余數的數值即為除三餘數。
❻ 珠算的演算法口訣
珠算四則運算皆用一套口訣指導撥珠完成。加減法,明代稱「上法」和「退法」,其口訣為珠算所特有,最早見於吳敬《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1450)。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訣,起源甚早,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應用。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卷十八中介紹「增成法」時說:「唯增成一法稍異,其術都不用乘除,但補虧就盈而已。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八除者增二便是,但一位一因之」。「九除者增一」,後來變為「九一下加一」,「八除者增二」後來變為「八一下加二」等口訣。可見「增成法」就是「歸除法」的前身。楊輝在《乘除通變算寶》中,敘述了「九歸」,他在當時流傳的四句「古括」上,添注了新的口訣三十二句,與現今口訣接近。元代朱世傑的《算學啟蒙》(1299,卷上)載有九歸口訣三十六句,和現今通行的口訣大致相同。14世紀中丁巨撰演算法八卷(1355),內有「撞歸口訣」。總之,歸除口訣的全部完成在元代。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演算法就形成了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了下來。
❼ 三餘一,五餘二,七餘四,十三餘六,求這個數
假設此數為 S ,所以我們有以下算式:
S=3x+a
S=5y+b
S=7z+c
× 35:
35S=105x + 35a
× 21:
21S=105y + 21b
× 15:
15S=105z + 15c
+-:
S=105(y+z-x) +15c+21b-35a
S=105(y+z-x) +15c+21b+70a-105a
S=70a+21b+15c +105(y+z-x-a)
從 式中我們可知其數為:
三數之餘數乘七十,五數之餘數乘二十一,七數之餘數乘十五,三者之和再加減百零五,即為其數.
❽ 100除於30等於多少 要豎式
100除於30等於3.3循環,豎式如下:
先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除數是2位數,就看被除數的前2位。
(8)去三餘演算法擴展閱讀
豎式計算方法:
乘法:
一個數的第i位乘上另一個數的第j位
就應加在積的第i+j-1位上。
除法:
如42除以7。
從4開始除〔從高位到低位〕。除法用豎式計算時,從最高位開始除起,如:42就從最高位十位4開始除起;若除不了,如:4不能除以7,那麼就用最高位和下一位合成一個數來除,直到能除以除數為止;如:42除7中4不能除7,就把4和2合成一個數42來除7,商為6。
數學上規定的四則運算順序如下:
1、同級運算在一個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級運算,應當按照從左到右的次序進行運算。這就是說,只含有加減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運算,它們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2、一至二級運算
在一個算式中,如果既含有第一級運算又含有第二級運算,那麼,應先算第二級運算,後算第一級運算。即「先算乘法和除法,後算加法和減法」,簡稱「先乘除,後加減」。
❾ 設計演算法
方法一:
另外搞三個數組或者鏈表,把除三餘0,1,2的數分別放到那三個數組中,再填回原來的數組
方法二:
我講不清楚,直接寫代碼了:
int k,i=1,j=n;
for(k=i;k<=j;k++)
if(A[k]%3==0)
swap(A[k],A[i++]);
else if(A[k]%3==2)
swap(A[k],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