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db297forlinux

db297forlinux

發布時間: 2025-04-05 16:03:15

資料庫是硬體嗎單位讓統計資料庫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數量,不知道什麼意思,是統計硬體還是軟體

資料庫是軟體,
大型資料庫有:Oracle、Sybase、DB2、sql server

小型資料庫有:Access、MySQL、BD2等。

2007年4月29日消息,國外媒體報道,據權威調研機構IDC初步數據顯示,盡管微軟SQL Server發展迅猛,但甲骨文依然稱霸全球資料庫市場。

IDC數據顯示,2006年全球資料庫市場規模達到了165億美元。其中,甲骨文的銷售額為73億美元,佔到了44.4%,排名首位。

IBM位居第二,其DB2資料庫的銷售額為35億美元,同比增長11.9%。略低於甲骨文的14.7%,以及業內14.3%的平均水平。

微軟排名第三,營收額達到了31億美元,漲幅高達25%,市場份額為18.6%。此外,Sybase和NCR Teradata分別列居第四和第五位

---------------------------------------------------------------------------------------------------------------------

一、開放性

1. SQL Server

只能在windows上運行,沒有絲毫的開放性,操作系統的系統的穩定對資料庫是十分重要的。Windows9X系列產品是偏重於桌面應用,NT server只適合中小型企業。而且windows平台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伸縮性是非常有限的。它不象unix那樣久經考驗,尤其是在處理大資料庫。

2. Oracle

能在所有主流平台上運行(包括 windows)。完全支持所有的工業標准。採用完全開放策略。可以使客戶選擇最適合的解決方案。對開發商全力支持。

3. Sybase ASE

能在所有主流平台上運行(包括 windows)。 但由於早期Sybase與OS集成度不高,因此VERSION11.9.2以下版本需要較多OS和DB級補丁。在多平台的混合環境中,會有一定問題。

4. DB2

能在所有主流平台上運行(包括windows)。最適於海量數據。DB2在企業級的應用最為廣泛,在全球的500家最大的企業中,幾乎85%以上用DB2資料庫伺服器,而國內到97年約佔5%。

二、可伸縮性,並行性

1. SQL server

並行實施和共存模型並不成熟,很難處理日益增多的用戶數和數據卷,伸縮性有限。

2. Oracle

並行伺服器通過使一組結點共享同一簇中的工作來擴展windownt的能力,提供高可用性和高伸縮性的簇的解決方案。如果windowsNT不能滿足需要,用戶可以把資料庫移到UNIX中。Oracle的並行伺服器對各種UNIX平台的集群機制都有著相當高的集成度。

3. Sybase ASE

雖然有DB SWITCH來支持其並行伺服器,但DB SWITCH在技術層面還未成熟,且只支持版本12.5以上的ASE SERVER。DB SWITCH技術需要一台伺服器充當SWITCH,從而在硬體上帶來一些麻煩。

4. DB2

具有很好的並行性。DB2把資料庫管理擴充到了並行的、多節點的環境。資料庫分區是資料庫的一部分,包含自己的數據、索引、配置文件、和事務日誌。資料庫分區有時被稱為節點安全性。

三、安全認證

1. SQL server

沒有獲得任何安全證書。

2. Oracle Server

獲得最高認證級別的ISO標准認證。

3. Sybase ASE

獲得最高認證級別的ISO標准認證。

4. DB2

獲得最高認證級別的ISO標准認證。

四、性能

1. SQL Server

多用戶時性能不佳

2. Oracle

性能最高, 保持開放平台下的TPC-D和TPC-C的世界記錄。

3. Sybase ASE

性能接近於SQL Server,但在UNIX平台下的並發性要優與 SQL Server。

4. DB2

性能較高適用於數據倉庫和在線事物處理。

五、客戶端支持及應用模式

1. SQL Server

C/S結構,只支持windows客戶,可以用ADO、DAO、OLEDB、ODBC連接。

2. Oracle

多層次網路計算,支持多種工業標准,可以用ODBC、JDBC、OCI等網路客戶連接。

3. Sybase ASE

C/S結構,可以用ODBC、Jconnect、Ct-library等網路客戶連接。

4. DB2

跨平台,多層結構,支持ODBC、JDBC等客戶。

六、操作簡便

1. SQL Server

操作簡單,但只有圖形界面。

2. Oracle

較復雜,同時提供GUI和命令行,在windowsNT和unix下操作相同。

3. Sybase ASE

較復雜,同時提供GUI和命令行。但GUI較差,常常無法及時狀態,建議使用命令行。

4. DB2

操作簡單,同時提供GUI和命令行,在windowsNT和unix下操作相同。

七、使用風險

1. SQL server

完全重寫的代碼,經歷了長期的測試,不斷延遲,許多功能需要時間來證明。並不十分兼容。

2. Oracle

長時間的開發經驗,完全向下兼容。得到廣泛的應用。完全沒有風險。

3. Sybase ASE

向下兼容, 但是ct-library 程序不益移植。

4. DB2

在巨型企業得到廣泛的應用,向下兼容性好。風險小。

-----------------------------------------------------------------------------------------------------------------------

最"容易"的資料庫系統-Microsoft SQL Server

如果你打算做一個DBA,建議你選擇那些現在比較流行的資料庫系統。這意味著你將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交流和培訓機會,而且,流行自有流行的理由,你可以因此省心很多。當然,就業競爭壓力也比較大。一般的入門者選擇Microsoft SQL Server,這是非常適合中小型企業的資料庫系統,熟悉Access的讀者很容易就能初步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成為一個DBBS。 J
Microsoft SQL Server 7.0的報價,5用戶版1399美金,增加用戶時,127美金每用戶。

最"難"的資料庫-無冕之王Oracle

如果你有機會接觸到Oracle,那可是個好機會。Oracle是目前最看好的資料庫廠商,由於其強大的功能和可配置、可管理能力,Oracle DBA的薪資一般比其他資料庫管理員的薪資要高。而且,Oracle在大中型企業的關鍵應用也更加普遍了。Oracle可以運行在Windows NT、Sun Solaris、linux等平台下。很多情況下要求你不僅僅熟悉NT,還要你熟悉Unix;而且Oracle不太友善的界面和成箱的Oracle產品資料可能也是一個障礙。
Oracle 8i標准版的報價,如果運行在Windows NT,附帶JServer和interMedia,支持5個並發用戶,報價是3925美金每CPU。增加並發用戶時,785美金每用戶。增加附加的命名用戶時,392.5美金每用戶。

資料庫系統的貴族-IBM UDB/DB2

作為30年資料庫研究的成果,IBM DB2確實稱得上"資料庫系統的貴族"。不管是小型商業系統,還是大的銀行系統,用DB2都是可以高枕無憂的。最近推出的新版DB2 6.1, 管理和調節工具更加卓越和便於使用。DB2 可以運行在Intel架構上,也可以運行在IBM的S/390大型計算機上。如果你所在的行業對IBM的機器特別地稱道,建議你學習IBM DB2。

DB2有兩種版本:工作組版和企業版。工作組版999美元每伺服器,外加249美元每個並發用戶。而企業版是12500美元每個CPU,不限並發用戶數量。

java為中心的資料庫-Sybase Adaptive Server Enterprise(ASE) 12.0

即將發布的Sybase ASE 12.0,直接面向Java 程序員。這種以Java為中心的資料庫系統,為那些准備在Java 平台下構建企業應用的企業來說,將是最好的選擇。但是ASE稱不上一個資料庫領域的領先者,盡管相對於它以前的版本已經改進很多,並支持多個CPU和更多的並發,還有很多的新的特性。但Sybase的風光似乎已經不再。

值得期盼的Informix Centaur

有時候"第一"只是意味著你的對手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去趕上你。這正是1997年創立的Informix所面臨的。Informix公司是率先將多媒體特性加入到關系資料庫系統的大型資料庫廠商之一。但是如今,IBM、Oracle、Sybase都已經跨越了這個概念。所以,Informix不得不尋求新的支撐來使自己區別於其他資料庫廠商。這就是Informix Centaur的目標。Informix Centaur結合了Informix Dynamic Server 7.3的對象-關系資料庫和Informix Universal Data Option 9.1,意在獲得更好的適應性和多媒體支持。詳情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Ⅱ 應該怎樣學習JAVA順序是什麼

不知道Java 學習順序的話,我提供你一條學習線路圖!

按照視頻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記得勤記筆記,整理程思維導圖,方便後續復習方便。

第一部分:JavaSE:Java語言最基本的一套庫

學習JavaEE或JavaME之前,JavaSE是必學的。

* Java開發環境搭建

* Java基礎語法

* 面向對象

* 數組

* 異常

* 集合

* 線程

* IO流

* 反射機制

* 註解Annotation

* 網路編程

第二部分:資料庫 【MySQL + JDBC】

* 只要學習編程,資料庫是一定要學習的,是一門公共的學科。

* java、C、python、C#等程序員都需要學習資料庫。

* 資料庫產品很多: MySQL、Oracle、SqlServer、DB2......

* 我們動力節點資料庫課程包括:MySQL + Oracle

* Oracle:銀行、政府使用oracle的較多。

* MySQL:互聯網公司、一般企業使用MySQL較多。

* Oracle我們是提供視頻的。課堂上不講。

* 我們課堂上講MySQL。

* Java語言鏈接資料庫:JDBC

第三部分:WEB前端

* 系統結構:B/S【Browser/Server】 C/S【Client/Server】

* WEB是網站的意思。WEB前端是:網站當中的頁面。

* WEB前端程序是運行在瀏覽器當中的。

* HTML5 + CSS3 + JavaScript(JS)

* WEB前端也有很多框架:

- jQuery

- Bootstrap

- Vue

- NodeJS

- AugularJS

- RectJS

- LayUI

- EasyUI

.....

第四部分:JavaWEB

* Servlet

* JSP

* AJAX(是JavaScript的一部分語法,專門做頁面局部刷新)

第五部分:JavaWEB項目

* 做一個B/S結構的項目,將WEB前端和JavaWEB內容做一個整合練習。

* 其實到這里為止,所有的系統都可以做了。但是用的技術很Low。沒有用框架。

Ⅲ Oracle與sql server區別是什麼

oracle 比 sql server 強大 細致。sql server 數據變大了以後 想性能調優很麻煩 ,oracle 方法有很多,sql 語句也比sql server 多很多,寫起來更靈活方便

Ⅳ DB2 刪除表後如何釋放相應磁碟空間

#說明:由csdn下載,原版為doc格式,有對應的xml表,不過還是應該對每個服務的資料庫單獨考慮需要的檢查表格。

DB2維護手冊

目錄
DB2維護手冊 1
一、 DB2日常維護日操作 3
1、 檢查管理伺服器是否啟動 3
2、 檢查DB2實例是否已經啟動 3
3、 查看錶空間狀態是否正常 3
4、 查看錶的狀態 4
5、 查看磁碟空間 4
6、 檢查存儲管理軟體是否正常 4
7、 檢查資料庫備份是否正常 5
8、 檢查歸檔日誌是否正確歸檔了 5
9、 查看緩沖池的命中率 5
10、 查看當前運行最頻繁的SQL,其命中率是否正常 5
11、 查看當前連接的應用程序,有沒有非法連接 5
12、 檢查有沒有死鎖 6
13、 對表和索引進行RUNSTATS 6
14、 檢查表是否需要重組 6
15、 對需要重組的表進行重組 7
二、 DB2日常維護月操作 7
1、 查看DB2日誌 7
2、 檢查備份和日誌是否都保存好了 7
三、 DB2日常維護季度操作 7
1、 通過快照監控器,查看系統性能如何 7
2、 資料庫補丁級別 8
四、 注意事項 8
1、 不要刪除活動日誌文件 8
2、 注意交易日誌存儲空間 8
3、 按照系統的實際工作量配置日誌空間 8
4、 設置正確資料庫代碼頁 9
5、 檢查許可證(LICENSE)安裝情況 9
6、 創建資料庫前調整好系統時間 9
7、 不要隨便執行 CHOWN (CHMOD) –R (UNIX/LINUX) 9
8、 在歸檔日誌模式下使用LOAD記得加NONRECOVERABLE參數 9
五、 附:以離線方式重組表 9
六、 附:索引重組 10
七、 附:收集和更新統計信息的准則 11
八、 附:使用 CLP 捕獲資料庫運行狀況快照 13

一、 DB2日常維護日操作
1、 檢查管理伺服器是否啟動
用ps命令查看是否有dasusr1後台進程
#ps -ef | dasusr1

請確保管理伺服器已經啟動,如果沒有啟動,則按以下步驟啟動管理伺服器:

 以管理伺服器用戶(UNIX默認是DASUSR1)登錄
 發出db2admin start命令
 如果是HA環境,則要保證在腳本中正確配置了啟動命令
2、 檢查DB2實例是否已經啟動
用ps命令查看是否有db2sysc後台進程
#ps -ef | db2sysc

也可以以DB2實例所有者登錄,通過發出db2start命令來確保啟動了實例(如果實例已經啟動,則會告知SQL1026N 資料庫管理器已激活;否則,將把實例啟動起來)

3、 查看錶空間狀態是否正常
以db2實例所有者登錄
#db2 list tablespaces show detail //在單分區上查看錶空間的狀態,正常返回0x0000
# db2_all list tablespaces show detail //在所有分區上查看錶空間的狀態

可以使用LIST TABLESPACES 命令確定連接資料庫中表空間的當前狀態,可以使用SHOW DETAIL選項查看錶空間的詳細信息。比如,我們連上SAMPLE資料庫,執行list tablespaces show detail ,可以看到狀態返回值是0x0000,此時,使用db2tbst可以查看狀態編號對於的狀態含義,具體語法如下:

db2tbst <tablespace state> 可以查看編號所代表的狀態

db2tbst 命令接收十六進制的狀態值,並返回相應的表空間狀態。例如,命令 db2tbst 0x0008 返回 State = Load Pending 。而該十六進制的狀態值反過來又是 LIST TABLESPACES 命令輸出的組成部分。表空間的外部可見狀態是由單個狀態值的十六進制總和構成的。例如,如果表空間的狀態是 Backup Pending和 Load in Progress,那麼所返回的十六進制值就是 0x20020(0x00020 + 0x20000)
4、 查看錶的狀態
查詢系統目錄視圖以獲得關於資料庫的有用信息。例如,下面的語句使用 NOT LIKE 斷言,返回在 SYSCAT.TABLES 中有項的所有用戶定義的表的名稱,以及每個表的列數和表的狀態(N = 正常;C = 待審核(check pending))

#db2 select tabname, colcount, status FROM syscat.tables WHERE tabschema NOT LIKE 'SYS%' ORDER BY tabname

也可以使用load query命令查看單個表的狀態,比如對表TEST1,我們可以發出如下命令:

#db2 load query table test1

5、 查看磁碟空間
查看資料庫活動日誌目錄是否已滿,活動日誌目錄可以使用get db cfg查看,注意一定不要手工刪除活動日誌
#df -k

查看SMS表空間對應的容器目錄空間是否滿了
#df -k

查看DMS表空間中是否還有可用頁
#db2 list tablespaces show detail //在單分區上查看錶空間的是否還有可用頁
# db2_all list tablespaces show detail //在所有分區上查看錶空間是否還有可用頁

6、 檢查存儲管理軟體是否正常
請檢查TSM或其他存儲管理軟體是否正常,以及磁帶機是否運行正常。
7、 檢查資料庫備份是否正常
請查看TSM或第三方存儲管理軟體,看備份映像文件是否完整的保存到了磁帶機上了,想在DB2上查看備份情況,可以使用LIST命令

# db2 list history backup all for 資料庫名

8、 檢查歸檔日誌是否正確歸檔了
請確保活動日誌目錄下沒有的日誌文件都已經正確歸檔到了帶機上(查看TSM或第三方存儲管理軟體)。

查看活動目錄里的日誌文件:
#ls -l
9、 查看緩沖池的命中率
# db2 get snapshot for bufferpools on 資料庫名
查看緩沖池的命中率,看其是否低於95%(命中率越高越好)
10、 查看當前運行最頻繁的SQL,其命中率是否正常
# db2 get snapshot for bufferpools on 資料庫名 > log.txt
用grep命令查看" Number of executions"執行次數最頻繁的語句,看其命中率是否正常。

比如:
grep -n " Number of executions" snap.out | grep -v "= 0" | sort -k 5,5rn | more

11、 查看當前連接的應用程序,有沒有非法連接
#db2 list applications show detail
看這些連接的情況,看有沒有不合適的IP連上來,或者不被允許的第三方工具連上來,比如一些第三方工具連上來會對表進行鎖定,影響業務系統正常運行,這個時候可以用FORCE APPLICATIONS (應用程序句柄)停下來。
12、 檢查有沒有死鎖
# db2 get snapshot for all on 資料庫名 > log.txt
用grep命令查看輸出的文件中是否有死鎖的記錄,比如
grep -n "Deadlocks detected" log.txt | grep -v "= 0" | more

13、 對表和索引進行runstats
#db2 runstats on table 表名 and index all
對系統表以及變化比較頻繁的表運行統計信息,建議寫成shell腳本自動運行。
14、 檢查表是否需要重組
使用REORGCHK命令,通過統計數據檢查表是否需要重組,語法如下:
REORGCHK [UPDATE | CURRENT ]STATISTICS ON [TABLE SYSTEM| TABLE USER | TABLE ALL | TABLE table_name | SCHEMA schema_name]

UPDATE STATISTICS: 更新表的統計數據,根據該統計數據判斷是否需要重組表
CURRENT STATISTICS:根據當前表統計數據判斷是否需要重組表
TABLE table_name : 對單個表進行分析
TABLE ALL: 對資料庫所有的表進行分析
TABLE SYSTEM: 對系統表進行分析
TABLE USER : 對當前用戶模式下的所有表進行分析

#db2 reorgchk update statistics on table all
15、 對需要重組的表進行重組
#db2 reorg table 表名 //通過重構行來消除「碎片」數據
#db2 reorg indexes all for table 表名 //只重組索引

比如:
reorg table db2inst1.org index by_id
將根據索引by_id,如果不加INDEX選項將重組表和所有的索引
reorg table db2inst1.org index by_id use tempspace1

使用指定的臨時表空間重組表

表重組完成後需要進行RUNSTATS。另外,記住在分區資料庫環境中,如果想在所有節點運行命令,需要使用db2_all命令。

二、 DB2日常維護月操作
1、 查看DB2日誌
請至少每月查看一次db2diag.log文件,看其中是否有異常。
2、 檢查備份和日誌是否都保存好了
通過TSM或第三方存儲管理軟體,查看備份和歸檔日誌是否都保存好了,在資料庫級別查看備份,可以使用:

# db2 list history backup all for 資料庫名

三、 DB2日常維護季度操作
1、 通過快照監控器,查看系統性能如何
通過快照監控器,抓取資料庫的信息,分析資料庫性能是否合理:
# db2 get snapshot for all on 資料庫名 > log.txt
2、 資料庫補丁級別
# db2level
四、 注意事項
1、 不要刪除活動日誌文件
DB2 的活動日誌文件不能被刪除。一旦 DB2 的活動日誌文件被刪除,或者所在的存儲設備出現問題,則不可避免地造成 DB2 資料庫系統宕機。
2、 注意交易日誌存儲空間
在歸檔日誌模式下,如果沒有使用自動歸檔方式,則存儲的日誌文件會不斷增多,有可能造成日誌所在的文件系統空間滿。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會根據參數 BLK_LOG_DSK_FUL 的配置而有不同的現象:
1)如果該參數啟用,則 DB2 資料庫可繼續讀操作,但是寫操作會掛起
2)如果該參數沒有啟用,則 DB2 資料庫會停止工作

兩種情況下,都需要到日誌所在的文件系統添加了空間才恢復正常。

3、 按照系統的實際工作量配置日誌空間
DB2資料庫通過日誌文件維護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DB2 資料庫的日誌空間可通過如下公式計算:
日誌空間 = (主日誌文件 + 二級日誌文件) * 日誌文件尺寸

其中:
1) 主日誌文件由參數 LOGPRIMARY 控制,
2) 二級日誌文件由參數 LOGSECOND 控制
3) 日誌文件尺寸由參數 LOGFILSIZ 控制
4) LOGPRIMARY + LOGSECOND < 256 (不同的 DB2 版本略有不同,請參看相同版本的 DB2 手冊確認)

4、 設置正確資料庫代碼頁
由於資料庫的代碼頁在資料庫創建之後是無法修改的,所以在創建資料庫時一定要選擇正確的代碼頁。
錯誤的資料庫代碼頁會造成 JDBC/ODBC 訪問時中文欄位被截斷(包括控制中心),這種情況需要重建資料庫以修改資料庫代碼頁。

從全局規劃來說,如果應用需要訪問多個資料庫,那麼這多個資料庫的代碼頁應該是一致的。

5、 檢查許可證(License)安裝情況
許可證過期會造成不必要的服務中斷,所以在 DB2 安裝完畢後,建議檢察許可的安裝情況

6、 創建資料庫前調整好系統時間
在資料庫創建好之後,調整系統時間會造成資料庫內部時間戳的異常。資料庫中一些對象和時間相關,一旦時間不準確要調整需要很小心。錯誤的時間調整可能會造成很多問題,如:
1)某些對象失效,例如 :
SQL0440N,找不到具有兼容自變數的類型為 「<常式類型>」 的名為 「<常式名>」 的已授權常式
2)資料庫日誌邏輯錯誤 -> 宕機
3)常見錯誤 – 只調整時間,未調整時區
7、 不要隨便執行 chown (chmod) –R (UNIX/Linux)
在實例目錄下chown (chmod) -R 會造成
1) 在資料庫伺服器上 db2 connect to <dbname> 能連接上資料庫
2) db2 connect to <dbname> user ... using ...連接不上
8、 在歸檔日誌模式下使用LOAD記得加NONRECOVERABLE參數

五、 附:以離線方式重組表
以離線方式重組表是整理表碎片的最快方法。重組可減少表所需的空間量並提高數據訪問和查詢性能。
必須具有 SYSADM、SYSCTRL、SYSMAINT 或 DBADM 許可權,或者必須具有對表的 CONTROL 許可權才能重組表。必須具有資料庫連接才能重組表。
標識需要重組的表之後,可以對這些表運行 REORG 實用程序,並且可以選擇對在這些表上定義的任何索引運行該實用程序。
1. 要使用 CLP 重組表,請發出 REORG TABLE 命令:
db2 reorg table test.employee
要使用臨時表空間 mytemp 重組表,請輸入:
db2 reorg table test.employee use mytemp
要重組表並根據索引 myindex 對行進行重新排序,請輸入:
db2 reorg table test.employee index myindex
2. 要使用 SQL 調用語句重組表,請使用 ADMIN_CMD 過程發出 REORG TABLE 命令:
call sysproc.admin_cmd ('reorg table employee index myindex')
3. 要使用 DB2 管理 API 重組表,請使用 db2REORG API。
在重組表之後,應收集有關表的統計信息,以便優化器具有最准確的數據來評估查詢訪問方案。
六、 附:索引重組
通過刪除和插入操作對表進行更新後,索引的性能會降低,其表現方式如下:
• 葉子頁分段
葉子頁被分段之後,由於必須讀取更多的葉子頁才能訪存表頁,因此 I/O 操作成本會增加。
• 物理索引頁的順序不再與這些頁上的鍵順序相匹配(此稱為不良集群索引)。
葉子頁出現不良集群情況後,順序預取操作的效率將降低,因此會導致更多的 I/O 等待。
• 形成的索引大於其最有效的級別數。
在此情況下應重組索引。
如果在創建索引時設置了 MINPCTUSED 參數,則在刪除某個鍵且可用空間小於指定的百分比時,資料庫伺服器會自動合並索引葉子頁。此過程稱為聯機索引整理碎片。但是,要復原索引集群和可用空間以及降低葉級別,請使用下列其中一種方法:
• 刪除並重新創建索引。
• 使用 REORG INDEXES 命令聯機重組索引。
因為此方法允許用戶在重建表索引期間對表進行讀寫操作,所以在生產環境中可能需要選擇此方法。
• 使用允許離線重組表及其索引的選項運行 REORG TABLE 命令。
聯機索引重組
在使用 ALLOW WRITE ACCESS 選項運行 REORG INDEXES 命令時,如果同時允許對指定的表進行讀寫訪問,則會重建該表的所有索引。進行重組時,對基礎表所作的任何將會影響到索引的更改都將記錄在 DB2® 日誌中。另外,如果有任何內部內存緩沖區空間可供使用,則還將這些更改放在這樣的內存空間中。重組將處理所記錄的更改以便在重建索引時與當前寫活動保持同步更新。內部內存緩沖區空間是根據需要從實用程序堆中分配的指定內存區域,它用來存儲對正在創建或重組的索引所作的更改。使用內存緩沖區空間使索引重組操作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處理更改,即先直接從內存讀取,然後讀取日誌(如有必要),但讀取日誌的時間要晚得多。在重組操作完成後,將釋放所分配的內存。重組完成後,重建的索引可能不是最佳集群的索引。如果為索引指定 PCTFREE,則在重組期間,每頁上均會保留相應百分比的空間。
對於分區表,支持對各個索引進行聯機索引重組和清除。要對各個索引進行重組,指定索引名:REORG INDEX index_name for TABLE table_name
對於空間索引或多維集群(MDC)表,不支持採用 ALLOW WRITE 方式的聯機索引重組。
註: REORG INDEXES 命令的 CLEANUP ONLY 選項不能完全重組索引。CLEANUP ONLY ALL 選項將除去那些標記為「刪除」且被認為要落實的鍵。此外,它還將釋放所有標記為「刪除」且被認為要落實的鍵所在的頁。在釋放頁後,相鄰的葉子頁將會合並,前提是這樣做可以在合並頁上至少留出 PCTFREE 可用空間。PCTFREE 是指在創建索引時為其定義的可用空間百分比。CLEANUP ONLY PAGES 選項僅刪除那些標記為「刪除」且被認為要落實的所有鍵所在的頁。
使用 CLEANUP ONLY 選項對分區表的索引進行重組時,支持任何訪問級別。如果未指定 CLEANUP ONLY 選項,則預設訪問級別 ALLOW NO ACCESS 是唯一支持的訪問級別。
REORG INDEXES 具有下列要求:
• 對索引和表具有 SYSADM、SYSMAINT、SYSCTRL 或 DBADM 許可權,或者具有 CONTROL 特權。
• 用於存儲索引的表空間的可用空間數量等於索引的當前大小
在發出 CREATE TABLE 語句時,考慮在大型表空間中重組索引。
• 其他日誌空間
REORG INDEXES 需要記錄其活動。因此,重組可能會失敗,尤其是在系統繁忙和記錄其他並發活動時。
註: 如果具有 ALLOW NO ACCESS 選項的 REORG INDEXES ALL 命令運行失敗,則會標記索引無效並且此項操作不可撤銷。但是,如果具有 ALLOW READ ACCESS 選項的 REORG 命令或具有 ALLOW WRITE ACCESS 選項的 REORG 命令運行失敗,則可以復原原來的索引對象。

七、 附:收集和更新統計信息的准則

RUNSTATS 命令收集表、索引和統計信息視圖的統計信息,以為優化器提供准確信息進行訪問方案選擇。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 RUNSTATS 實用程序來收集統計信息:
• 當數據已裝入表中且已創建適當的索引時。
• 當在表中創建新的索引時。如果自從上次在表中運行 RUNSTATS 以來尚未修改表,則只需要對新的索引執行 RUNSTATS。
• 當一個表已用 REORG 實用程序重組時。
• 當通過數據修改、刪除和插入已大量更新表及其索引時。(此處所指的「大量」可能表示有 10% 到 20% 的表和索引數據受影響。)
• 在綁定性能非常重要的應用程序之前
• 當您想要比較當前和先前統計信息時。如果定期更新統計信息,則可以及早發現性能問題。
• 當預取量更改時。
• 當使用了 REDISTRIBUTE DATABASE PARTITION GROUP 實用程序時。
注:
在先前版本的 DB2® 中,此命令使用了 NODEGROUP 關鍵字,而不是 DATABASE PARTITION GROUP 關鍵字。
• 使用 RUNSTATS 實用程序來收集關於 XML 列的統計信息。 使用 RUNSTATS 僅收集 XML 列的統計信息時,將保留 LOAD 或上一次執行 RUNSTATS 實用程序已收集的非 XML 列的現有統計信息。如果先前已收集關於一些 XML 列的統計信息,則在當前命令未收集關於該 XML 列的統計信息時,將刪除先前收集的 XML 列的統計信息;在當前命令收集了關於該 XML 列的統計信息時,將替換先前收集的 XML 列的統計信息。
要提高 RUNSTATS 性能並保存用來存儲統計信息的磁碟空間,考慮僅指定應該收集其數據分布統計信息的列。
理論上,您應在運行統計信息之後重新綁定應用程序。如果查詢優化器具有新的統計信息,則它可以選擇不同的訪問方案。
如果您沒有足夠的時間一次收集全部的統計信息,則可以運行 RUNSTATS 來每次僅更新幾個表、索引或統計信息視圖的統計信息,並輪流完成該組對象。如果對選擇性部分更新運行 RUNSTATS 期間由於表上的活動而產生了不一致性,則在查詢優化期間將發出警告消息(SQL0437W,原因碼 6)。例如,如果執行 RUNSTATS 來收集表分布統計信息,以及在某個表活動後,再次執行 RUNSTATS 來收集該表的索引統計信息,則可能發生這種情況。如果由於表上的活動產生了不一致並且在查詢優化期間檢測到這些不一致,則發出該警告消息。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應再次運行 RUNSTATS 來更新分布統計信息。
要確保索引統計信息和表同步,執行 RUNSTATS 來同時收集表和索引統計信息。索引統計信息保留自上次運行 RUNSTATS 以來收集的大部分表和列的統計信息。如果自上次收集該表的統計信息以來已對該表做了大量修改,則只收集該表的索引統計信息將使兩組統計信息不能在所有節點上都同步。
對生產系統調用 RUNSTATS 可能會對生產工作負載的性能產生負面影響。RUNSTATS 實用程序現在支持調速選項,在執行較高級別的資料庫活動期間,可以使用調速選項來限制執行 RUNSTATS 的性能影響。
在分區資料庫環境中收集表的統計信息時,RUNSTATS 僅收集執行該命令的資料庫分區上的表的統計信息。將此資料庫分區的 RUNSTATS 結果推廣到其他資料庫分區。如果執行 RUNSTATS 的資料庫分區不包含特定表的一部分,則將請求發送到資料庫分區組中包含該表一部分的第一個資料庫分區。
收集統計信息視圖的統計信息時,將收集所有包含該視圖引用的基本表的資料庫分區的統計信息。
考慮以下技巧來提高 RUNSTATS 的效率和已收集的統計信息的有效性:
• 僅對用來連接表的列或 WHERE、GROUP BY 以及查詢的類似子句中的列收集統計信息。如果對這些列建立了索引,則可以用 RUNSTATS 命令的 ONLY ON KEY COLUMNS 子句指定列。
• 為特定表和表中特定列定製 num_freqvalues 和 num_quantiles 的值。
• 使用 SAMPLE DETAILED 子句收集 DETAILED 索引統計信息,以減少對詳細的索引統計信息執行的後台計算量。SAMPLE DETAILED 子句減少收集統計信息所需要的時間,並在大多數情況下產生足夠的精度。
• 當創建已填寫的表的索引時,添加 COLLECT STATISTICS 子句來在創建索引時創建統計信息。
• 當添加或除去了大量錶行時,或如果更新了收集其統計信息的列中的數據,則再次執行 RUNSTATS 來更新統計信息。
• 因為 RUNSTATS 僅收集單個資料庫分區的統計信息,所以,如果數據不是在所有資料庫分區中一致分發的,則統計信息將不太准確。如果您懷疑存在變形數據分發,則您可能想要在執行 RUNSTATS 之前使用 REDISTRIBUTE DATABASE PARTITION GROUP 命令來在各資料庫分區之間再分發數據。
八、 附:使用 CLP 捕獲資料庫運行狀況快照

可從 CLP 使用 GET HEALTH SNAPSHOT 命令來捕獲運行狀況快照。該命令語法支持檢索運行狀況監視器監視的不同對象類型的運行狀況快照信息。
先決條件
必須具有實例連接才能捕獲運行狀況快照。如果沒有實例連接,則創建預設實例連接。要獲取遠程實例的快照,必須先連接至該實例。
過程
要使用 CLP 捕獲資料庫運行狀況快照
1. 從 CLP 發出帶有期望參數的 GET HEALTH SNAPSHOT 命令。
在以下示例中,將在啟動資料庫管理器之後立即捕獲資料庫管理器級別運行狀況快照。
db2 get health snapshot for dbm

2. 對於分區資料庫系統,可為特定分區捕獲專門的資料庫快照,或者為所有分區捕獲全局的資料庫快照。要對特定分區(如分區號 2)上的資料庫捕獲運行狀況快照,請發出以下命令:
db2 get health snapshot for db on sample at dbpartitionnum 2
要對所有分區上的所有應用程序捕獲資料庫快照,請發出以下命令:
db2 get health snapshot for db on sample global
以下命令捕獲的運行狀況快照帶有附加詳細信息,包括公式、附加信息和運行狀況指示器歷史記錄:
db2 get health snapshot for db on sample show detail

3. 對於基於集合狀態的運行狀況指示器,可對所有集合對象捕獲資料庫快照,而不考慮這些對象的狀態。常規 GET HEALTH SNAPSHOT FOR DB 命令返回所有集合對象,這些對象需要針對所有基於集合狀態的運行狀況指示器的警報。
要對列示了所有集合對象的資料庫捕獲運行狀況快照,請發出以下命令:
db2 get health snapshot for db on sample with full collection

Ⅳ Ubuntu系統上掛載U盤和Windows分區問題的解決實例

Ubuntu掛載U盤問題

在終端(非圖形界面)掛載U盤,遇到一系列問題:

代碼如下:

flc@ubuntu:~$ sudo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utf8 /dev/sdb1 /media/udisk

mount: special device /dev/sdb1 does not exist

flc@ubuntu:/$ sudo fdisk -l

Disk /dev/sda: 32.2 GB, 3221225472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916 cylinders, total 6291456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82ba2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2048    61868031    30932992   83  Linux

/dev/sda2        61870078    62912511      521217    5  Extended

/dev/sda5        61870080    62912511      521216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isk /dev/sdb: 8011 MB, 8011120640 bytes

247 heads, 62 sectors/track, 1021 cylinders, total 1564672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6f20736b

This doesn't look like a partition table

Probably you selected the wrong device.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778135908  1919645538   570754815+  72  Unknown

/dev/sdb2   ?   168689522  2104717761   968014120   65  Novell Netware 386

/dev/sdb3   ?  1869881465  3805909656   968014096   79  Unknown

/dev/sdb4   ?  2885681152  2885736650       27749+   d  Unknown

Partition table entries are not in disk order

老是說special device /dev/sdb1 does not exist,無比郁悶

我以為是前幾天量產優盤,優盤的分區表搞出問題了。

又發現:

代碼如下:

#fdisk  /dev/sda

然後輸入a,確定,再輸入w,確定。

接著就可以mount了。

估計

代碼如下: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778135908  1919645538   570754815+  72   Unknown

/dev/sdb2  ?   168689522  2104717761   968014120   65    Novell Netware 386

/dev/sdb3  ?  1869881465  3805909656   968014096   79   Unknown

/dev/sdb4  ?  2885681152  2885736650       27749+     d    Unknown

是有個?這個咚咚。。。。

量產優盤,優盤分區表問題大大的有了。我當時沒備份分區表,把它量產成活動的,用來做啟動盤,在windows下也沒什麼問題,就沒想到它在linux很難識別該U盤。

如果大家想量產的話,建議先紀錄量產前的u盤的信息,推薦用chip genius(查看vid、vid\序列號之類)還有PowerQuest Partition Table Editor(查看修改分區表)還有Eisoo DiskGenius(磁碟管理修復) ,備份分區表和詳細信息,否則想恢復的時候可能就很麻煩。

我裝了autofs服務:

代碼如下:

flc@ubuntu:~$ sudo apt-get install autofs

flc@ubuntu:~$ sudo fdisk /dev/sdb

Command (m for help): a

Partition number (1-4): 1   

Command (m for help): m

Command action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b   edit bsd disklabel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d   delete a partition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m   print this menu

 n   add a new partition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Syncing disks.

最後:

代碼如下:

flc@ubuntu:~$ sudo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utf8 /dev/sdb /media/udisk

分區不要1 ?,掛載成功!

自動掛載windows分區

如果你的電腦裝了Windows/Ubuntu雙系統,你該有這樣的體會:當登錄Ubuntu時,系統不會自動掛載Windows下的各分區,只能手動掛載。這難免有些麻煩,並在一定意義上違背了Ubuntu追求簡潔的宗旨。本文將介紹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以使在登錄Ubuntu的同時自動掛載Windows分區。

1.查看電腦中所有硬碟的分區情況。

命令如下:

代碼如下:

sudo fdisk -l

此命令將輸出類似如下的信息:

代碼如下:

Disk /dev/sda: 500.1 GB, 50010786201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60801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f0b1ebb0/p

p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3825    30724281    7  HPFS/NTFS

/dev/sda2            3826       60802   457661193    f  W95 Ext'd (LBA)

/dev/sda5            3826       16574   102406311    7  HPFS/NTFS

/dev/sda6           16575       29323   102406311    7  HPFS/NTFS

/dev/sda7           29324       54427   201647848+   7  HPFS/NTFS

/dev/sda8           54428       54552      999424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9           54552       60802    50199552   83  Linux

註:上述列表中/dev/sda1、/dev/sda5、/dev/sda6、/dev/sda7分別代表Windows中的C、D、E、F分區,並記下各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

2.修改/etc/fstab配置文件。

命令如下:

代碼如下:

sudo vi /etc/fstab

編輯此配置文件,最終其內容類似如下:

代碼如下:

# /etc/fstab: static file system information.

#

# Use 'blkid -o value -s UUID' to print the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 for a device; this may be used with UUID= as a more robust way to name

# devices that works even if disks are added and removed. See fstab(5).

#

# file system mount point   type  options       mp  pass

proc            /proc           proc    nodev,noexec,nosuid 0       0

# / was on /dev/sda7 ring installation

UUID=ac4326f1-50ad-457f-8e99-63174b97bc88 /               ext4    errors=remount-ro 0       1

# swap was on /dev/sda6 ring installation

UUID=9026c543-3172-4d21-bce0-dbe595a1425d none            swap    sw              0       0

#auto mount windows fs

/dev/sda1 /media/win-C ntfs nls=utf8,umask=000   0   0

/dev/sda5 /media/win-D ntfs nls=utf8,umask=000   0   0

/dev/sda6 /media/win-E ntfs nls=utf8,umask=000   0   0

/dev/sda7 /media/win-F ntfs nls=utf8,umask=000   0   0

註:末尾的5行是添加的內容。其中/dev/sda1一行代表C盤分區將自動掛載到/media/win-C目錄下,文件系統為NTFS(如果步驟1中查看分區的文件系統為FAT32時,此處請寫vfat),字元編碼為utf8。umask表示文件目錄的許可權,此參數以及之後的2個參數都為0即可。以下幾行以此類推。此處可以選擇性的添加需要自動掛載的分區,不想掛載的分區不用書寫。

3.重啟電腦。

編輯、保存上述配置文件之後,請重啟電腦。你將會看到系統已成功掛載Windows各分區。

熱點內容
安卓6系統如何升級安卓7 發布:2025-04-06 02:08:35 瀏覽:225
如何繞過我的世界伺服器正版驗證 發布:2025-04-06 02:07:49 瀏覽:763
永恆戰士哪個版本的安卓10可以玩 發布:2025-04-06 02:04:02 瀏覽:475
存儲許可權在哪裡打開 發布:2025-04-06 01:58:23 瀏覽:427
gcc編譯時選項太長 發布:2025-04-06 01:47:50 瀏覽:250
python文件剪切 發布:2025-04-06 01:24:12 瀏覽:10
打火車輪胎解壓 發布:2025-04-06 01:08:13 瀏覽:652
eclipse修改源碼 發布:2025-04-06 01:01:43 瀏覽:657
安卓怎麼電話錄音 發布:2025-04-06 00:52:27 瀏覽:81
linuxtomcat埠佔用 發布:2025-04-06 00:50:38 瀏覽: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