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長演算法
⑴ 如何計算孩子的身高
2-6歲兒童身高以年齡乘以7+加75cm計算;;7-1210歲兒童身高的演算法是年齡×乘以6+,加80cm;20歲以後,大部分孩子進入青春期,生長發育比較快,不能簡單用公式計算。年平均增長率約為78-10厘米。家長可以每3個月記錄一次孩子的成長曲線,隨時關注孩子的成長。
兒童身高的測量方法如下:
1、3歲以下:一般取卧位,頭頂靠在擋板上,枕頭、臀部、腳後跟靠近測量板,通過測量板的刻度精確測量身高。
2.3歲以上兒童:可採取站立姿勢,枕頭、臀部、腳後跟靠近測量尺,通過測量尺的刻度准確測量身高。測量身高時,注意採取相同的時間、相同的量具進行測量,可以減少誤差。
⑵ 增長率簡單演算法公式
增長率簡單演算法公式如下:
1、現期值=基期值+增長量=基期值*(1+增長率)。
2、基期值=現期值-增長量=現期值/(1+增長率)。
3、增長量=現期值-基期值=基期值×增長率。
4、增長率=增長量/基期值=增長量/(現期值-增長量)=(現期值-基期值)/基期值。
5、同比增長率=(當年的指標值-去年同期的值)÷去年同期的值*100%。
6、環比增長率=(本期的某個指標的值-上一期這個指標的值)/上一期這個指標的值。年均增長量=(末期值-初期值)/年份差n。
涉及到增長的時候,就有兩種表現形式,包括增長量和增長率。所以在比較大小時由於量是具體數值的含義,所以問法中看到大小、多少,都是在求增長量;率表示速度的含義,問法中常見的有增速、增幅、增長趨勢,變化幅度。
公式解釋:
1、()^1/(n-1)是對括弧內的N年資產總增長指數開方。也就是指數平均化。因為括弧內的值包含了N年的累計增長,相當於復利計算。因此要開方平均化。
應該注意的是,開方數應該是N,而不是N-1,除非前N年年末改為前N年年初數。總之開方數必須同括弧內綜合增長指數所對應的期間數相符。而具體如何定義公式可以隨使用者的理解。
2、[()^1/(n-1)]-1,減去1是因為括弧內計算的綜合增長指數包含了基期的1,開方以後就是每年的平均增長指數,仍然大於1,而我們需要的是年均增長率,也就是只對增量部分實施考察,因此必須除去基期的1,因此要減去1。
⑶ 遺傳身高公式演算法
遺傳身高公式演算法:男孩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5,女孩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5。
遺傳因素對身高的影響非常顯著。人類的身高遺傳是由多個基因共同決定的,這些基因在不同的種族和家族之間都有一定的差異。因此,一個人的身高主要取決於其父母的身高以及他們所繼承的基因組合。如果一個人的父母都比較高,那麼他們的孩子也很有可能會比較高。
測量身高的方法和要求
1、測量方法:被測量者赤腳,「立正」姿勢站在身高計的底板上,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間緊靠身高計的立柱上。測量者站在被測量人的左右均可,將其頭部調整到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的最低點齊平,再移動身高計的水平板至被測量人的頭頂,使其松緊度適當,即可測量出身高。
2、測量要求:每次測量身高均應赤腳,並在同一時間(早晨更准確),用同一身高計,身體姿勢前後應一致,身高計應放在地面平坦並靠牆根處。每次測量身高最好連續測兩次,間隔30秒。兩次測量的結果應大致相同。身高計的誤差不得超過0.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