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查詢原理
--用子查詢
selectxhfromtablewherekh='08305001'andxhin(sleectxhfromtablewherekh='08305002')
Ⅱ SQL 語句的查詢原理是什麼呢 我想了解一下
SQL語言查詢最基本的格式就是select...from...where
比如select *
from 學生
where 籍貫='重慶'
就是查詢在學生表中籍貫為重慶的所有記錄
select後面是要查詢的內容
from後是表名
where是過濾條件
由於網路頁面的問題 所以看起來格式有點問題
就可以用select * from 學生 where 籍貫='重慶'
不用提行也行
Ⅲ 資料庫的基本原理是
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討論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有關的應用。主要內容包括:資料庫的結構與特點、資料庫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關系資料庫、面向對象資料庫、結構化查詢語言(SQL)、資料庫設計以及數據保護等,同時講解一種重要的資料庫系統的應用。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了解有關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掌握對資料庫查詢、更新等相關的知識,初步掌握資料庫設計方法,並能用資料庫系統建立資料庫及簡單的應用。
Ⅳ SQL資料庫分頁原理
要想分頁,首先得做好准備工作。你要先聲明每頁顯示多少條數據,還得獲取當前選擇的是多少頁的頁碼。有了這兩個分頁就好辦了。
sql如下:select top 10 from tableName
where (id not in(select top 20 from tableName order by Id desc)) order by Id desc
每頁顯示的數量:自己定義。
總頁數:數據總條數/每頁顯示的條數
當前頁碼的計算方法:(頁碼-1)*每頁顯示的數量。比如我要瀏覽第3頁的數據,3從客戶端傳送過來後,在後台對頁碼進行處理:(3-1)*每頁顯示的數量(假如是10).算出來後的結果就是20.你在把20以參數注入的方式動態添加到上面那個20那裡就ok了。
sql中的10表示你每頁顯示的數據,這里跟10,就代表每頁顯示10條。(你可以定義一個常量作為每頁顯示的條數)
where中的20表示不包括前面的20條數據,也就是查詢出從第21條到30之間的數據。
不知道我這樣說你是否理解,其實只要理解了sql語句,分頁就很好做了。
Ⅳ Mysql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Mysql工作原理圖
Mysql是由SQL介面,解析器,優化器,緩存,存儲引擎組成的。
mysql原理圖各個組件說明:
1. connectors
與其他編程語言中的sql語句進行交互,如php、java等。
2. Management Serveices & Utilities
系統管理和控制工具
3. Connection Pool (連接池)
管理緩沖用戶連接,線程處理等需要緩存的需求
4. SQL Interface (SQL介面)
接受用戶的SQL命令,並且返回用戶需要查詢的結果。比如select from就是調用SQL Interface
5. Parser(解析器)
SQL命令傳遞到解析器的時候會被解析器驗證和解析。
主要功能:
a .將SQL語句分解成數據結構,並將這個結構傳遞到後續步驟,後面SQL語句的傳遞和處理就是基於這個結構的
b. 如果在分解構成中遇到錯誤,那麼就說明這個sql語句是不合理的,語句將不會繼續執行下去
6. Optimizer (查詢優化器)
SQL語句在查詢之前會使用查詢優化器對查詢進行優化(產生多種執行計劃,最終資料庫會選擇最優化的方案去執行,盡快返會結果)他使用的是「選取-投影-聯接」策略進行查詢。
用一個例子就可以理解:select uid,name from user where gender = 1;
這個select查詢先根據where語句進行選取,而不是先將表全部查詢出來以後再進行gender過濾
這個select查詢先根據uid和name進行屬性投影,而不是將屬性全部取出以後再進行過濾
將這兩個查詢條件聯接起來生成最終查詢結果.
7. Cache和Buffer (查詢緩存)
如果查詢緩存有命中的查詢結果,查詢語句就可以直接去查詢緩存中取數據。
這個緩存機制是由一系列小緩存組成的。比如表緩存,記錄緩存,key緩存,許可權緩存等
8.Engine (存儲引擎)
存儲引擎是MySql中具體的與文件打交道的子系統。也是Mysql最具有特色的一個地方。
Mysql的存儲引擎是插件式的。它根據MySql AB公司提供的文件訪問層的一個抽象介面來定製一種文件訪問機制(這種訪問機制就叫存儲引擎)
SQL語句執行過程
資料庫通常不會被直接使用,而是由其他編程語言通過SQL語句調用mysql,由mysql處理並返回執行結果。那麼Mysql接受到SQL語句後,又是如何處理
首先程序的請求會通過mysql的connectors與其進行交互,請求到處後,會暫時存放在連接池(connection pool)中並由處理器(Management Serveices & Utilities)管理。當該請求從等待隊列進入到處理隊列,管理器會將該請求丟給SQL介面(SQL Interface)。SQL介面接收到請求後,它會將請求進行hash處理並與緩存中的結果進行對比,如果完全匹配則通過緩存直接返回處理結果;否則,需要完整的走一趟流程:
(1)由SQL介面丟給後面的解釋器(Parser),解釋器會判斷SQL語句正確與否,若正確則將其轉化為數據結構。
(2)解釋器處理完,便來到後面的優化器(Optimizer),它會產生多種執行計劃,最終資料庫會選擇最優化的方案去執行,盡快返會結果。
(3)確定最優執行計劃後,SQL語句此時便可以交由存儲引擎(Engine)處理,存儲引擎將會到後端的存儲設備中取得相應的數據,並原路返回給程序。
注意點
(1)如何緩存查詢數據
存儲引擎處理完數據,並將其返回給程序的同時,它還會將一份數據保留在緩存中,以便更快速的處理下一次相同的請求。具體情況是,mysql會將查詢的語句、執行結果等進行hash,並保留在cache中,等待下次查詢。
(2)buffer與cache的區別
從mysql原理圖可以看到,緩存那裡實際上有buffer和cache兩個,那它們之間的區別:簡單的說就是,buffer是寫緩存,cache是讀緩存。
(3)如何判斷緩存中是否已緩存需要的數據
這里可能有一個誤區,覺得處理SQL語句的時候,為了判斷是否已緩存查詢結果,會將整個流程走一遍,取得執行結果後再與需要的進行對比,看看是否命中,並以此說,既然不管緩存中有沒有緩存到查詢內容,都要整個流程走一遍,那緩存的優勢在哪?
其實並不是這樣,在第一次查詢後,mysql便將查詢語句以及查詢結果進行hash處理並保留在緩存中,SQL查詢到達之後,對其進行同樣的hash處理後,將兩個hash值進行對照,如果一樣,則命中,從緩存中返回查詢結果;否則,需要整個流程走一遍。
Ⅵ 資料庫原理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教學大綱
課程編號 1620127 總學時 46 理論 32 實驗/上機 14
學分 2.5 開課單位 信息學院 開課系 電子工程系 修訂時間 2006年1月1日
課 程 簡 介
教學內容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主要討論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有關的應用。
主要內容包括:資料庫系統的組成、關系資料庫、資料庫設計以及數據保護等,同時講解一種重要的資料庫系統的應用。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有關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掌握相關的知識,初步掌握資料庫設計方法,並能用資料庫系統建立資料庫及簡單的應用。
修讀專業:本大綱適合本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使用
先修課程:《數據結構》
教材:資料庫系統及應用(第二版)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由崔巍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 課程的性質與任務
本課程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有關資料庫的一門統設必修課。主要任務是介紹資料庫組織、管理和使用的一般知識,包括數據模型、資料庫結構、資料庫系統、資料庫設計、關系運算、關系規范化、關系查詢(SQL語言)等方面的知識;介紹至少一種實際的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構成與使用。目的使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具有進行簡單資料庫應用系統設計與開發的能力。
二、 課程的基本要求
1.熟練掌握(代碼:A):資料庫中的概念、資料庫設計與編程方法。資料庫的結構與特點,資料庫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熟練使用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2.掌握(代碼:B):關系代數語言的使用;關系演算語言的使用;三級一致性的區別及其與可串列化調度的關系;關系資料庫以及面向對象資料庫的特點與區別;查詢表達式優化的方法。
3.了解(代碼:C):關系、關系模型、鍵碼、視圖、函數依賴等概念
三、 修讀專業
本大綱適合本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使用
四、 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
由於資料庫理論及應用是各種計算機技術的綜合應用,為了能夠讓學生很好地理解資料庫技術,要求學生在學習本課程之前最好已經學習過以下課程:《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等課程。當然主要要求學生具有「數據結構」的基本知識,其他課程的知識要求是其次的。
對於現行資料庫的選擇,建議教師最好選擇「Microsoft SQL Server」,其它的資料庫如:Oracle,IBM DB2相對比較難理解和應用,Access又過於簡單。
五、 教學內容安排、要求、學時分配及作業
Chapter 1 緒論(2)
1.1 什麼是資料庫(C)
1.2 資料庫管理系統(C)
1.3 資料庫管理和資料庫管理員(B)
1.4 資料庫系統(B)
1.5 資料庫的過去、現在和未來(C)
作業:第2題
Chapter 2 數據模型和三層模式資料庫(4)
2.1 信息結構與E-R方法(C)
2.2 概念數據模型(B)
2.2.3 連接陷阱(C)
2.3 傳統的三大數據模型(C)��
2.4 數據獨立性與三層結構(B)��
2.5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結構(B)��
Chapter 3 關系資料庫(4)
3.1 關系資料庫系統概述(C)��
3.2 關系數據模型(C)��
3.3 關系模型的完整性約束(B)��
3.4 關系代數(B)��
3.5 關系資料庫系統的三層模式結構(B)��
作業:第8題--1),2)
Chapter 4 Microsoft SQL Server資料庫基礎(1)
4.1 客戶/伺服器體系結構(C)��
4.2 Microsoft SQL Server基礎(C)��
4.3 Transact-SQL簡介(C)��
Chapter 5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8)
5.1 SQL語言概述(B)��
5.2 SQL的數據定義功能(B)��
5.3 SQL的數據查詢功能(C)��
5.4 視圖(View) (B)�
5.5 SQL的數據操作功能(A)��
5.6 SQL的數據控制功能(A)��
5.7 SQL的宿主使用(B)��
5.8 動態SQL(B)��
作業:第2題--7),9),11 )
Chapter 6 存儲過程、觸發器�和數據完整性(4)
6.1 存儲過程(B)��
6.2 觸發器及其用途(B)��
6.3 數據完整性(A)�
作業:第2題--3)�
Chapter 7 安全性(4)
7.1 安全性概述(C)��
7.2 用戶管理和角色管理(A)��
7.3 許可權管理(A)��
7.4 其他安全問題(C)��
Chapter 8 事務管理(2)
8.1 事務(B)��
8.2 並發控制(B)��
8.3 恢復(A)��
作業:第1題,第2題
Chapter 9 關系數據理論(2)
9.1 基本概念(C)��
9.2 函數依賴的公理系統(C)��
9.3 規范化(B)��
9.4 模式分解(B)��
Chapter 10 資料庫設計(1)
10.1 完善E-R模型中的概念(C)��
10.2 資料庫設計的過程(B)�
六、 實驗內容與要求
序號 實驗內容 學時
1 建立資料庫(B)�� 2
2 建立表和數據完整性(A)� 2
3 SQL數據操作(B)�� 2
4 SQL數據查詢(A)�� 2
5 視圖的定義和操作(B)�� 2
6 存儲過程、觸發器(B)�� 2
7 用戶管理和許可權管理(A) 2
七、 教材與參考書
本課程選用教材:崔巍,資料庫系統及應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課程推薦參考書:
1)薩師煊、王珊,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薩師煊、王珊,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薩師煊、王珊,實用資料庫系統匯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王珊、陳紅、文繼榮,資料庫和資料庫管理系統,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5
5)馮玉才,資料庫基礎(第二版),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
6)施伯樂、何繼潮、崔靖,關系資料庫的理論及應用,鄭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0
7)《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三版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教委重點教材,由薩師煊、王珊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