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演算法
1. 稅金計算公式
稅金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直接費+間接費+利潤)×稅率
綜合稅率的計算因納稅地點所在地的不同而不同。
(1)納稅地點在市區的企業綜合稅率的計算:
稅率(%)
副標題回答:
銷項稅額85000/1.17*17%=72649.57 *17%=12350.43
進項稅額50000/1.17*17%=42735.04*17%=7264.96
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大於500元,要再認證一些進項發票。
認證進項發票的稅額=12350.43-7264.96-500=4585.47
不含稅發票金額4585.47/0.17=26973.35
含稅發票金額=26973.35*1.17=31558.82元
(1)國稅演算法擴展閱讀:
增值稅屬於價外稅,不影響企業的經營利潤,必然不會在「稅金及附加」核算。增值稅隻影響企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只需要通過資產負債科目核算。如果進項稅不能抵扣應該計入資產成本或費用,也不會計入「稅金及附加」。
企業所得稅是針對經營後所得徵收的,而「稅金及附加」核算的是在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稅費,「稅金及附加」影響的是「營業利潤」之前的損益,所以企業所得稅也不在「稅金及附加」核算,在「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核算。
另外,還有一些稅費需計入資產成本,比如:車輛購置稅、契稅、煙葉稅、關稅、耕地佔用稅等。
土地增值稅: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產品銷售產生的「土地增值稅」計入「稅金及附加」;轉讓已計入企業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的不動產所產生的「土地增值稅」應計入轉讓成本或清理成本。
稅金可以分很多種。其中與我們最密切相關的稅金就是居民稅和所得稅。
居民稅(地方稅)和所得稅(國稅)都是針 對個人收入所徵收的稅金,在收入金額認定等方面具有很多相同之處。另一方面,它們也有不同 之處,比如說所得稅是針對本年度的收入徵收的稅金,居民稅是在下一年度針對前一年的收入征 收的稅金,而且它們的稅率等也是不同的。
稅金,企業所得稅法術語,即納稅人按規定繳納的消費稅、營業稅、城鄉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教育費附加,可視同稅金。
建築工程計量與計價中所提及的「稅金」,建築安裝工程費用的構成部分。是指國家稅法規定的應計入建築安裝工程造價內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等。稅金由承包人負責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