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ape
⑴ linux里的音樂轉換工具是什麼,要好用的
linux的音頻編、解碼器是由很多組織分別開發的,一些播放器開發的人會把他們組織起來,做成一個功能,界面完善的播放器。
我從網上搜了一篇,很好的音頻格式轉換文章,如果使用bash ,可以完成批量轉碼。
目前常見的音頻格式主要有:
wav(無壓縮)、mp3/wma/ogg(有損壓縮)、ape/flac(無損壓縮)
無損壓縮是在不損壞音質的情況下進行壓縮,壓縮後大概有原來的一半,主要是為了方便在網上傳輸和存儲。壓縮後可以還原成和原來一模一樣的文件,如同RAR/ZIP壓縮文件一樣。
有損壓縮是以犧牲音質來換取文件大小,音質越差,文件越小。一般320K比特率的mp3聽起來和APE沒有什麼太明顯的差別,除非是聽那種專門試音的歌曲,或用非常好的耳機/音響來聽。
所需要用到的工具:
MP3 相關工具: lame
OGG 相關工具: vorbis-tools
APE 相關工具: mac
FLAC 相關工具: flac
WAV 相關工具: shntool
BIN/CUE鏡像分割: bchunk
1. MP3 和 WAV 之間相互轉換
mp3 -> wav
lame --decode <輸入_mp3文件> <輸出_wav文件>
wav -> mp3
lame -b <比特率> <輸入_wav文件> <輸出_ogg文件>
shntool conv -o "cust ext=mp3 lame -b <比特率> - %f" <輸入_wav文件>
2. OGG 和 WAV 之間相互轉換
ogg -> wav
oggdec <輸出_ogg文件> -o <輸入_wav文件>
wav -> ogg
oggenc -b <比特率> <輸入_wav文件> -o <輸出_ogg文件>
3. APE 和 WAV 之間相互轉換
ape -> wav
mac <輸入_ape文件> <輸出_wav文件> -d
wav -> ape
mac <輸入_wav文件> <輸出_ape文件> -c <壓縮比率, 默認為2000>
4. FLAC 和 WAV 之間相互轉換
flac -> wav
flac -d <輸入_flac文件> -o <輸出_wav文件>
wav -> flac
flac <輸入_wav文件> <輸出_flac文件> -<壓縮比率 1-8 , 默認為 5>
5. 分割APE/CUE鏡像
i) 先解碼成WAV格式
mac CDImage.ape CDImage.wav -d
再進行切割
bchunk -w CDImage.wav CDImage.cue output
或
shnsplit -f CDImage.cue CDImage.wav
ii) 也可以直接切割
shnsplit -f CDImage.cue -i ape
iii) 切割並轉換到其他格式(FLAC/mp3)
shnsplit -f CDImage.cue -i ape -o flac CDImage.ape
shnsplit -f CDImage.cue -i ape -o "cust ext=mp3 lame -b 320 - %f" CDImage.ape
6. APE <-> FLAC 互相轉換
shnconv -i ape -o flac CDImage.ape
shnconv -i flac -o ape CDImage.flac
⑵ ape是什麼格式的音樂
APE,全稱為Monkey's Audio,是一種無損壓縮音頻格式。它是由Matthew T. Ashland開發的一種專有格式,旨在提供高質量的音頻壓縮,同時保留所有原始音頻數據。
與其他壓縮格式(如MP3和AAC)不同,APE使用的是無損壓縮技術,這意味著它可以將音頻數據壓縮到更小的文件大小,同時不會導致任何音質上的損失。因此,APE是音頻愛好者和專業人士之間非常受歡迎的格式,因為它可以提供CD質量的音頻,同時佔用更少的存儲空間。
APE文件通常以.ape為擴展名,可以在多個平台上使用,包括Windows、Mac OS和Linux。此外,APE還支持標簽,允許用戶添加元數據,例如歌曲標題、藝術家和專輯信息等。
總的來說,APE是一種高質量的音頻格式,適合那些希望在保持音質的同時佔用更少存儲空間的用戶使用。雖然它不像MP3那樣普及,但在一些特定的應用場合,APE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音頻格式。
⑶ 無損音樂格式有哪些,能給我詳細的列出來嗎
無損音樂格式主要分為兩類:APE和FLAC。APE通過無損壓縮方式將WAV文件壓縮至原大小的50-60%,保持音質不變,適合存儲和在線傳輸。FLAC同樣採用無損壓縮,音頻以FLAC方式壓縮不會丟失任何信息,提供了更大的壓縮比率,支持大多數操作系統,包括Windows、Linux、*BSD等。FLAC的特性包括快速解碼、硬體支持、可流化、快速定位、彈性metadata和適合存檔等。
FLAC的無損失壓縮特性意味著編碼的音頻(PCM)數據沒有任何信息損失,解碼輸出的音頻與編碼器的輸入完全一致。FLAC還提供了對整段音頻數據的MD5標記,用於解碼和測試時的數據校驗。FLAC的解碼速度快,只需要整數運算,並且在很普通的硬體上就可以輕松實現實時解碼。
FLAC的硬體支持和同步代碼使得FLAC文件便於編輯,可以快速采樣精確定位。FLAC的metadata支持新類型的定義和實現,已有類型包括tag、cue表和定位表。FLAC非常適合於存檔應用,可以將編碼的同時立即對已編碼數據進行解碼並與原始輸入數據比較,一旦發現不同就會退出並報警提示。
FLAC還可以用於CD備份,FLAC有一個「cue表」metadata數據塊用於保存CD的內容列表和所有音軌的索引點。將一張CD保存到一個單一文件,並導入CD的cue表格,一個FLAC文件就可以完整地記錄整張CD的全部信息。當原來的CD損壞時,可以使用這個文件恢復出與原來一模一樣的CD副本。FLAC的幀結構使得一旦發生數據流的損壞,損失會被限制在受損傷的數據幀之內,一般只是會丟失很短的一個片段。
總之,APE和FLAC都是無損音樂格式,分別通過不同的方式實現無損壓縮,保持了音樂的原始音質,適合音樂發燒友和收藏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