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安裝c環境
A. 基於虛擬機/伺服器+CLion的Linux C++開發環境搭建
Linux C/C++開發環境搭建步驟:
首先,通過安裝命令如下搭建開發環境:
確保環境已成功安裝:
然後進行編譯與運行:
安裝構建工具:make
檢查cmake版本,若版本過低可參考官網下載安裝包,執行指令進行安裝。
注意:若初次構建時選擇的線程數導致程序異常終止,需重新查看並確認cmake版本。
若cmake版本未顯示,可執行相應指令進行確認安裝。
卸載源碼安裝的cmake,需進入執行make install時的路徑,執行卸載命令。
安裝CUDA,參照Python筆記。
配置伺服器或虛擬機,注意僅特定型號的虛擬機支持CUDA安裝,避免使用不兼容的顯卡。
配置SSH服務,增加新網卡便於連接,確保虛擬機與Windows設備IP地址正確設置。
IDE配置CLion,參考特定教程,將遠程環境設置為默認部署。
配置CMake選擇遠程工具鏈,可直接通過全局搜索功能,點擊遠端文件後進行修改並上傳至伺服器。
解決Windows Powershell報錯問題,管理員身份打開Powershell,並執行特定指令。
B. Linux環境源碼安裝GCC/CMAKE
為了在Linux環境下源碼安裝GCC和CMAKE,我們需要遵循詳細的步驟和策略。對於GCC源碼,我們可以從GitHub-gcc-mirror/gcc獲取4.4.6版本。接下來,進入下載後的GCC源代碼目錄。
在配置和編譯GCC時,首先應該明確指定安裝的目錄,避免沖突。可能在配置腳本時遇到錯誤,這時候需要解決依賴項問題。分別安裝MPFR、MPC和任何其他必要的依賴庫。對於GCC8.3及以上版本,內部集成腳本能夠簡便地獲取這些依賴庫。
安裝庫路徑後,再次執行配置文件,加入庫路徑參數,確保安裝的每個步驟順利進行。配置完成後,整個GCC安裝過程即宣告成功。
為了測試GCC是否正確安裝,遵循指導進行驗證。
CMake的安裝同樣關鍵,可以通過直接指定需要的GCC版本來簡化安裝流程。在CMake命令行參數中指定GCC路徑也是可行的。
在運行GCC4.4.6編譯的程序時,可能存在系統路徑問題,這是因為我們選擇的是不替換安裝方式。因此,需要額外操作,確保所需的庫被正確添加到路徑中。
遇到GCC多版本引起的ABI兼容問題時,如果編譯鏈接過程中遇到「undefined reference to"「std::__cxx11 ***」」錯誤,這提示可能是C++ ABI問題。處理方法是,針對GCC5.1之前版本發布的libstdc++中新增的ABI,通過添加定義-D_GLIBCXX_USE_CXX11_ABI=0來解決該問題。
對於GDB版本的問題,特別在GCC11.1的使用中,要求C++11的編譯器,導致了舊版本GDB啟動出現Segment Fault。解決辦法是升級GDB版本。
附錄中提供了一些額外資源,例如Mingw下載,適用於32位和64位Windows的最新版x86_64-win32-sjlj;CMake下載鏈接以及GCC的GitHub地址等。遵循這些資源和提示,能夠幫助用戶順暢進行Linux環境下的GCC和CMAKE的源碼安裝與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