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m源碼
下面是android學習手冊,可以查看編譯源碼,360手機助手中下載,
編譯環境:ubuntu9.10,widnows平台目前不被支持。
1)安裝必要的軟體環境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core gnupg sun-java5-jdk flex bison gperf libsdl-dev libesd0-dev libwxgtk2.6-dev build-essential zip curl libncurses5-dev zlib1g-dev
官方推薦的就是上面這些,如果在編譯過程中發現某些命令找不到,就apt-get它。可能需要的包還有:
$ sudo apt-get install make
$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 sudo apt-get install g++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6-dev
$ sudo apt-get install patch
$ sudo apt-get install texinfo
$ sudo apt-get install zlib1g-dev
$ sudo apt-get install valgrind
$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2.5(或者更高版本)
需要注意的是,官方文檔說如果用sun-java6-jdk可出問題,得要用sun-java5- jdk。經測試發現,如果僅僅make(make不包括make sdk),用sun-java6-jdk是沒有問題的。而make sdk,就會有問題,嚴格來說是在make doc出問題,它需要的javadoc版本為1.5。
因此,我們安裝完sun-java6-jdk後最好再安裝sun-java5-jdk,或者只安裝sun-java5-jdk。這里sun-java6-jdk和sun-java5-jdk都安裝,並只修改javadoc.1.gz和javadoc。因為只有這兩個是make sdk用到的。這樣的話,除了javadoc工具是用1.5版本,其它均用1.6版本:
$ sudo apt-get install sun-java6-jdk
修改javadoc的link:
$ cd /etc/alternatives
$ sudo rm javadoc.1.gz
$ sudo ln -s /usr/lib/jvm/java-1.5.0-sun/man/man1/javadoc.1.gz javadoc.1.gz
$ sudo rm javadoc
$ sudo ln -s /usr/lib/jvm/java-1.5.0-sun/bin/javadoc javadoc
2)設置環境變數
$ emacs ~/.bashrc
在.bashrc中新增或整合PATH變數,如下:
#java 程序開發/運行的一些環境變數
JAVA_HOME=/usr/lib/jvm/java-6-sun
JRE_HOME=${JAVA_HOME}/jre
export ANDROID_JAVA_HOME=$JAVA_HOME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CLASSPATH
export JAVA_PATH=${JAVA_HOME}/bin:${JRE_HOME}/bin
export JAVA_HOME;
export JRE_HOME;
export CLASSPATH;
HOME_BIN=~/bin/
export PATH=${PATH}:${JAVA_PATH}:${HOME_BIN};
保存後,同步更新:
source ~/.bashrc
3)安裝repo(用來更新android源碼)
創建~/bin目錄,用來存放repo程序,如下:
$ cd ~
$ mkdir bin
並加到環境變數PATH中,在第2步中已經加入。
下載repo腳本並使其可執行:
$ curlhttp://android.git.kernel.org/repo>~/bin/repo
$ chmod a+x ~/bin/repo
4)初始化repo
repo是android對git的一個封裝,簡化了一些git的操作。
創建工程目錄:
$ mkdir android
$ cd android
repo初始化:
$ repo init -u git://android.git.kernel.org/platform/manifest.git
在此過程中需要輸入名字和email地址。初始化成功後,會顯示:
repo initialized in /android
在~/android下會有一個.repo的隱藏目錄。
5)同步源代碼
$ repo sync
這一步要很久很久。
6)編譯android源碼,並得到~/android/out目錄
$ cd ~/andoird
$ make
這一過程很久。
7)在模擬器上運行編譯好的android
編譯好android之後,emulator在~/android/out/host/linux-x86/bin下,ramdisk.img,system.img和userdata.img則在~/android/out/target/proct/generic下。
$ cd ~/android/out/host/linux-x86/bin
增加環境變數
$ emacs ~/.bashrc
在.bashrc中新增環境變數,如下
#java 程序開發/運行的一些環境變數
export ANDROID_PRODUCT_OUT=~/android/out/target/proct/generic
ANDROID_PRODUCT_OUT_BIN=~/android/out/host/linux-x86/bin
export PATH=${PATH}:${ANDROID_PRODUCT_OUT_BIN}:${ANDROID_PRODUCT_OUT};
最後,同步這些變化:
$ source ~/.bashrc
$ cd ~/android/out/target/proct/generic
$ emulator -system system.img -data userdata.img -ramdisk ramdisk.img
最後進入android桌面,就說明成功了。
8)編譯模塊
android中的一個應用程序可以單獨編譯,編譯後要重新生成system.img。
在源碼目錄下執行
$ . build/envsetup.sh (.後面有空格)
就多出一些命令:
- croot: Changes directory to the top of the tree.
- m: Makes from the top of the tree.
- 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 m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supplied directories.
- cgrep: Greps on all local C/C++ files.
- jgrep: Greps on all local Java files.
- resgrep: Greps on all local res/*.xml files.
- godir: Go to the directory containing a file.
可以加—help查看用法。
我們可以使用mmm來編譯指定目錄的模塊,如編譯聯系人:
$ mmm packages/apps/Contacts/
編完之後生成兩個文件:
out/target/proct/generic/data/app/ContactsTests.apk
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app/Contacts.apk
可以使用
$ make snod
重新生成system.img,再運行模擬器。
9)編譯SDK
直接執行make是不包括make sdk的。make sdk用來生成SDK,這樣,我們就可以用與源碼同步的SDK來開發android了。
a)修改/frameworks/base/include/utils/Asset.h
『UNCOMPRESS_DATA_MAX = 1 * 1024 * 1024』 改為 『UNCOMPRESS_DATA_MAX = 2 * 1024 * 1024』
原因是eclipse編譯工程需要大於1.3M的buffer;
b)編譯ADT
由於本人不使用eclipse,所以沒有進行這步;
c)執行make sdk
注意,這里需要的javadoc版本為1.5,所以你需要在步驟1中同時安裝sun-java5-jdk
$ make sdk
編譯很慢。編譯後生成的SDK存放在out/host/linux-x86/sdk/,此目錄下有android-sdk_eng.xxx_linux- x86.zip和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目錄。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就是 SDK目錄。
實際上,當用mmm命令編譯模塊時,一樣會把SDK的輸出文件清除,因此,最好把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移出來。
此後的應用開發,就在該SDK上進行,所以把7)對於~/.bashrc的修改注釋掉,增加如下一行:
export PATH=${PATH}:~/android/out/host/linux-x86/sdk/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tools
注意要把xxx換成真實的路徑;
d)關於環境變數、android工具的選擇
目前的android工具有:
A、我們從網上下載的Android SDK,如果你下載過的話( tools下有許多android工具,lib/images下有img映像)
B、我們用make sdk編譯出來的SDK( tools下也有許多android工具,lib/images下有img映像)
C、我們用make編譯出來的out目錄( tools下也有許多android工具,lib/images下有img映像)
那麼我們應該用那些工具和img呢?
首先,我們一般不會用A選項的工具和img,因為一般來說它比較舊,也源碼不同步。其次,也不會用C選項的工具和img,因為這些工具和img沒有經過SDK的歸類處理,會有工具和配置找不到的情況;事實上,make sdk產生的很多工具和img,在make編譯出來out目錄的時候,已經編譯產生了,make sdk只是做了而已。
e)安裝、配置ADT
略過;
f)創建Android Virtual Device
編譯出來的SDK是沒有AVD(Android Virtual Device)的,我們可以通過android工具查看:
$ android list
創建AVD:
$ android create avd -t 1 -n myavd
可以android –help來查看上面命令選項的用法。創建中有一些選項,默認就行了。
再執行android list,可以看到AVD存放的位置。
以後每次運行emulator都要加-avd myavd或@myavd選項:
$ emulator -avd myavd
10)編譯linux內核映像
a)准備交叉編譯工具鏈
android代碼樹中有一個prebuilt項目,包含了我們編譯內核所需的交叉編譯工具。
b)設定環境變數
$ emacs ~/.bashrc
增加如下兩行:
export PATH=$PATH:~/android/prebuilt/linux-x86/toolchain/arm-eabi-4.4.0/bin
export ARCH=arm
保存後,同步變化:
$ source ~/.bashrc
c)獲得合適的內核源代碼
$ cd ~/android
獲得內核源代碼倉庫
$ git clone git://android.git.kernel.org/kernel/common.git kernel
$ cd kernel
$ git branch
顯示
* android-2.6.27
說明你現在在android-2.6.27這個分支上,也是kernel/common.git的默認主分支。
顯示所有head分支:
$ git branch -a
顯示
* android-2.6.27
remotes/origin/HEAD -> origin/android-2.6.27
remotes/origin/android-2.6.25
remotes/origin/android-2.6.27
remotes/origin/android-2.6.29
remotes/origin/android-goldfish-2.6.27
remotes/origin/android-goldfish-2.6.29
我們選取最新的android-goldfish-2.6.29,其中goldfish是android的模擬器模擬的CPU。
$ git checkout -b android-goldfish-2.6.29 origin/android-goldfish-2.6.29
$ git branch
顯示
android-2.6.27
* android-goldfish-2.6.29
我們已經工作在android-goldfish-2.6.29分支上了。
d)設定交叉編譯參數
打開kernel目錄下的Makefile文件,把CROSS_COMPILE指向剛才下載的prebuilt中的arm-eabi編譯器.
CROSS_COMPILE ?= arm-eabi-
把
LDFLAGS_BUILD_ID = $(patsubst -Wl$(comma)%,%,
$(call ld-option, -Wl$(comma)–build-id,))
這一行注釋掉,並且添加一個空的LDFLAGS_BUILD_ID定義,如下:
LDFLAGS_BUILD_ID =
e)編譯內核映像
$ cd ~/android/kernel
$ make goldfish_defconfig
$ make
f)測試生成的內核映像
$ emulator -avd myavd -kernel ~/android/kernel/arch/arm/boot/zImage
⑵ Android源碼能在其他電腦上運行嗎
如下:
1.在ubuntu系統下,進入源碼根目錄,運行如下命令。
mmm命令編譯idegen模塊,在源碼目錄下的out/host/linux-x86/frameworks/目錄下生成了idegen.jar文件。
2.在源碼目錄下繼續執行如下命令:
3.development/tools/idegen/idegen.sh命令執行完成,會在根目錄下生成
android.iml和android.ipr這兩個文件,這兩個文件是Android Studio的工程配置文件。
4.到這一步我們可以打開Android Studio導入源碼了,不過還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我們就這么直接導入,會把所有的源碼模塊導入到Android Studio中,這會很慢的,想想源碼那麼多文件,直接全部導入,如果你的電腦配置不好,可能會直接假死。所以我們最好過濾一下我們不需要的源碼文件,只導入我們需要的模塊。
對比源碼下目錄,我把除了frameworks模塊的其他所有模塊都過濾掉了。這樣導入的速度很快,3分鍾左右就導入完成了。
5.所有配置完成了,下面啟動Android Studio開始導入源碼。
6.Android Studio導入源碼
點擊ok,大概過了3-5分鍾,就導入完成了。
7.好了,現在我們可以愉快的使用Android Studio查看源碼了。
8.如果你不想編譯源碼,還想把源碼導入Android Studio的簡單方法是什麼呢,到這一步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把上面生成的兩個文件android.iml和android.ipr拷貝到你的未編譯源碼根目錄就可以用Android Studio導入了。
9.當然,一般我們大部分人不在ubuntu下開發app ,為了能在Windows或Mac系統下也能使用Android Studio查看未編譯的源碼,我們也可以像上一步那樣直接拷貝ubuntu下的android.iml和android.ipr文件到Windows或Mac系統下的android源碼根目錄下,然後導入Adnroid Studio中,這樣就可以在這兩個平台上進行查看源碼了,不用一直開虛擬機了。
⑶ 如何單獨編譯Android源代碼中的模塊
1.make 模塊名稱
需要查看Android.mk文件的LOCAL_PACKAGE_NAME變數。
2.mmm命令
用於在源碼根目錄編譯指定模塊,參數為模塊的相對路徑。只能在第一次編譯後使用。比如要編譯Phone部分源碼,需要在終端中執行以下命令:
$mmm packages/apps/phone
3.mm命令
用於在模塊根目錄編譯這個模塊。只能在第一次編譯後使用。例如要編譯Phone部分源碼,需要在終端中執行以下命令:
$cd packages/apps/phone
$mm
註:mmm和mm命令必須在執行「.build/envsetup.sh」之後才能使用,並且只編譯發生變化的文件。如果要編譯模塊的所有文件,需要-B選項,例如mm -B。
⑷ 怎麼將android源碼導入到android studio
2-1 基礎准備工作
首先你得安裝配置了Android Studio,具體不明白的參考《Android Studio入門到精通 》。
接著你得下載好了源碼Code,至於如何下載這里不再說明,比較簡單,上官網查看就行了。
其次你需要保證源碼已經被編譯生成了out相關目錄文件。
好了,如上就是一些基本准備工作,針對定製源碼或者原生源碼來說,這些准備步驟都是必須的,沒必要再強調了。
2-2 配置導入及使用
2-2-1 編譯源碼idegen模塊及生成AS配置文件(*.ipr)
在開始編譯idegen模塊前,你一定知道需要先全局編譯出out目錄及相關文件吧,這個不再過多說了,我們通過如下命令編譯idegen模塊:
mmm development/tools/idegen/11
這行命令的意思是編譯idegen這個模塊項目,然後生成idegen.jar文件(不信你自己去查看這個模塊的Android.mk的目標吧,不多解釋)。運行完以後如果看到如下信息則說明編譯OK:
......
#### make completed successfully (7 seconds) ####1212
接著執行如下腳本:
development/tools/idegen/idegen.sh11
這行命令的意思是在根目錄生成對應的android.ipr、android.iml IEDA工程配置文件。等待片刻得到類似如下信息說明OK:
Read excludes: 21ms
Traversed tree: 194799ms1212
通過如上操作我們就完成了基本的源碼配置工作。
2-2-2 導入Android Studio前的一些客戶化操作
大家都知道使用Eclipse倒入源碼很慢,Android Studio導入源碼時也慢,所以建議修改android.iml文件(將自己不用的代碼去掉),然後再導入Studio。
⑸ 如何將apk源碼編譯進android系統
把源碼放到packages/apps目錄下
寫個mk文件,放到你的app的工程根目錄下
在源碼中mmm這個app的路徑
⑹ 如何單獨編譯Android源碼中的模塊
第一次下載好Android源代碼工程後,我們通常是在Android源代碼工程目錄下執行make命令,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就可以得到Android系統鏡像system.img了。以後如果我們修改了Android源代碼中的某個模塊或者在Android源代碼工程新增一個自己的模塊,是不是還是執行make命令呢?答案是否定的,Google為我們准備了另外的命令來支持編譯單獨的模塊,以及重新打包system.img的命令。在繼續學習Android源代碼之前,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命令吧。
一. 首先在Android源代碼目錄下的build目錄下,有個腳本文件envsetup.sh,執行這個腳本文件後,就可以獲得一些有用的工具: USER-NAME@MACHINE-NAME:~/Android$ . ./build/envsetup.sh 注意,這是一個source命令,執行之後,就會有一些額外的命令可以使用: - croot: Changes directory to the top of the tree. - m: Makes from the top of the tree. - 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 m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supplied directories. - cgrep: Greps on all local C/C++ files. - jgrep: Greps on all local Java files. - resgrep: Greps on all local res/*.xml files. - godir: Go to the directory containing a file. 這些命令的具體用法,可以在命令的後面加-help來查看,這里我們只關注mmm命令,也就是可以用它來編譯指定目錄的所有模塊,通常這個目錄只包含一個模塊。
二. 使用mmm命令來編譯指定的模塊,例如Email應用程序: USER-NAME@MACHINE-NAME:~/Android$ mmm packages/apps/Email/ 編譯完成之後,就可以在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app目錄下看到Email.apk文件了。Android系統自帶的App都放在這具目錄下。另外,Android系統的一些可執行文件,例如C編譯的可執行文件,放在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bin目錄下,動態鏈接庫文件放在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lib目錄下,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lib/hw目錄存放的是硬體抽象層(HAL)介面文件。
三. 編譯好模塊後,還要重新打包一下system.img文件,這樣我們把system.img運行在模擬器上時,就可以看到我們的程序了。 USER-NAME@MACHINE-NAME:~/Android$ make snod
四. 參照Ubuntu上下載、編譯和安裝Android最新源代碼一文介紹的方法運行模擬器: USER-NAME@MACHINE-NAME:~/Android$ emulator 這樣一切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