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演算法
A. 愛迪德2加密 是什麼意思
「加密」技術對發送的電視信號進行特定的加擾處理,在接收端必須接人解碼器,還要在按時付費後才能在有效期內正常收看。無論是國內或是國外的加密衛星節目,都必須採用專用的解密器才能接收,目前國內外採用的衛星電視加密系統有若干種,可以對圖像和伴音信號分別進行加密處理。
1、衛星播出系統的四種常用加密方式
(I)法國電訊加密方式(Viacess):這種加密方式最為常見,主要播出系統代表有76.50E亞太211的太平洋直播和華人直播系統。
(2)愛迪德加密方式(Irdeto);110.50E鑫諾1號上傳送的CCTV和部分省台共30多套節目的CBTV,78.50E泰星1號的UBC播出系統、1080E印尼電信1號的直播系統均採用該加密方式。
(3)南瓜加密方式(Nagravison):主要以1460E馬步海2號的菲律賓夢幻(DREAM BROADCASTINGSYSTEM)節目為主,53套節目中大部分為英文節目,華語節目有衛視電影台和無碼節目一套。另外,880E星上的香港LBC系統也採用此方式加密。
(4)恩迪斯加密方式(Nds):105.50E亞洲3S的鳳凰電影一組,1160E的KOREASAT-3(韓國無窮花3號)SKYLife直播系統選用此加密方式,此加密方式較穩定,但解碼器昂貴,一般為電視台專用。
另外105.50E的ZEE TV採用的Sena加密方式。還有Conax,SkyCrypt等加密方式。
2、視音頻信號加密的幾種技術方法
(1)視頻反相:就是將正常視頻信號反相,用普通衛星接收機接收時,電視機顯示的圖像倒置,無法正常收看。但這種加密方式保密性相當差,只要加一級簡單的視頻反相器就能夠收看,特別是現在大部分衛星接收機採用了高本振和低本振變頻技術,因而衛星接收機必須設置視頻極性開關。收看時只需撥動極性開關就可方便地切換視頻信號的極性。
(2)正弦波同步轉移:該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加一個頻率等於行頻或行頻倍頻的正弦波到視頻信號中,使視頻信號的同步脈沖受到干擾,某些同步脈沖的幅度變小,使電視機顯示的圖像無法被同步鎖定,造成電視圖像翻滾或撕裂。這種加擾方式也容易被破解,侵權者只要知道干擾波的頻率,在視頻信號通路中加一個簡單的濾波器,濾除干擾波就能顯示正常圖像。
(3)脈沖同步轉移:該技術的基本方法是加人與同步脈沖同頻的脈沖串到視頻信號中,使視頻信號中的同步脈沖被衰減壓縮,當視頻信號中同步脈沖衰減後,其幅度已降到視頻圖像信號幅度之下,因此用普通衛星接收機無法分離出同步信號,圖像也無法鎖定。在解密器中須經解碼電路解調出同步脈沖才能得到正常信號。
(4)同步代換:同步代換法的基本原理是將視頻信號中的行同步或幀同步脈沖信號用非標準的信號波形代換,用數據副載波代替原同步信號,同步信號包含在數據副載波中。在解密器中,可採用數據解調器解調出同步信號,使圖像同步。
(5)有源反相:有源反相加密技術有多種方法。一種是採用視頻信號逐行反相的方法,另一種是使特定的某些行進行視頻反相,還有一種採用逐場進行視頻信號反相。利用這類加密方式進行節目加密時保密性較好,沒有任何明顯的信號可指出該行信號的極性。在解密器中,須對信號的每一行依次發送的2.5MHz的同步副載波,數據音信號、色度副載波、相位識別鍵和圖像信號分別解密才能接收到正常的圖像和伴音信號。
(6)視頻信號切割和反轉:這種加密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將每一行視頻信號切割成幾部分,並將已切割的部分視頻信號按預定的安排進行反相或倒置。這種視頻信號切割和反轉加密法通常用在數字傳送的電視系統中在解密器中,可將數字化的視頻信號中較多的切割點進行正常的圖像處理,以解調出正常的圖像信號。
(7)行切割與旋轉:該加密法的基本原理是將視頻信號中每行切割成預定的段數,再將後面的分割段旋轉的加密法也適用於數字衛星節目傳送系統,而且保密性較好,極不易被破譯。在解密器中,通常可以採用8位數碼取樣,然後將每行的分割樣點切割成256點進行解密。
(8)行轉移:行轉移加密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發送一場成一幀信號時,不按每行的順序發送,例如第148行信號可在第228行位置送出,或第3行信號在第16行的位置上發送。這種加密方法適用於模擬或數字衛星節目傳輸系統中,而且保密性較好,在解密器中,需先對視頻信號進行模擬或數字轉換後,再將場或幀信號進行存儲,發送時接預定的順序讀出某一行信號,按加密安排的順序發送。
3、衛星接收機解碼器
(1)專用機:如鳳凰電影台DTH310解碼器,國內「村村通工程」採用的NOKLA 880005型CBTV中廣衛星數字解碼器等。
(2)普通卡機(CA):機器帶有插卡槽,通過插人解密長獲得解密,不能轉換加密格式,只適用於一種加密系統,如帝霸901、百勝3900、同洲2000E等接收機。
(3)多系統解密卡機:有雙系統、三系統卡機,雙系統的有kevin268(V+1解密),三系統的有航料T420S、百勝E91 IS等(V+1+N解密系統),插人相應的解密卡,通過手動或遙控器便可以進行各系統間的切換、〕
(4)模塊機(CI):通過模塊(CAM)轉換加密格式再插解密卡的接收機,適用於多種加密系統。代表機型有Strong4355、迪加通6115系列等。插人各種模塊(卡插在模塊里),用一台CI機器配合不同系統的解密模塊即可完成收視,只需更換模塊便可解決問題。
(5)衛星電腦接收卡:安裝在電腦主機PCI擴展插槽內,和電腦配合(取得密匙後)完成不同系統的解密,雙漢(TwinHan )公司出品的Visionplus WP-1020型衛星接收卡。鑫諾1號DVB衛星數據接收PC卡,不但可接收衛星發送的數字視頻信號,還可接收採用視頻MPEG-4壓縮的IP節目,通過各類接收軟體(如賽德康、通視DVB、遠教IP數據、經天通信等接收軟體)接收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IP數據廣播信息。
4、解密卡
配合直播加密系統,相對應的智能解密卡(正宗卡,俗稱z卡)銷售,卡中存儲有解密程序、卡片管理程序和卡片號碼等信息,存儲器保存有密鑰(Key)、卡片密碼、使用期限等一系列信息。它通過改寫過期卡或重新編寫解密程序的方法來達到收視加密衛星電視節目。從經濟上考慮,現在一般用D卡。常見的D卡有以下3種:
(1)84卡:因顏色多為金色的,又叫金卡。國外叫Gold Wafer Card,簡稱GW卡。CPU為 MicrochipPLC16F84,擴展存儲器多為24C16,由於晶元運算速度較慢,存儲器容量較小,只能自動升級或手動升級選擇其一,不能同時擁有,卡片兼容性也不太好,但價格便宜。
(2) 877卡(國外叫Gold Wafer Sliver Gard,國內的雷霆卡、熊貓卡屬於此種):CPU多為MicrochipPIC16F876,擴展存儲器多為24C64,晶元性能優於84卡,存儲器容量也較大,可同時支持自動升一級和手動升級兼容性較好,價格高於84卡,使用比較普遍。
(3) 8515卡(國外叫Fun CARD):其CPU為ATMEL AT90S8515,性能相當於386,數據處理能力特別強,擴展存儲器多為24C64或24C128,可同時支持自動升級和手動升級,兼容性好。
(4) D卡:主要為用於解密76.50E的VID卡,解密78.50E的III)卡。衛星公司為防止利益的損失,76.50E星和880E星兩大直播平台都在前期更換了系統,由VIACCESS I(V1)升級到VIACCESS2(V2)。泰星UBC衛星電視直播IRDETO 1(11)系統也因被破解而升級為IRDETO 2 ACCESS(12)加密方式。另外像印尼電信1號、鑫諾1號境外的頻道部分也升級到12加密方式了。
隨著各加密系統的升級,D卡能看到的節目只剩下76.50E的12730和12642,還有1660E的少量節目,並且節目將越來越少。
5、解密器
解密器是收看加密衛視節目的重要工具,不同加密系統的用戶解密器,電路結構也不盡相同,但它們通常包含有以下幾部分電路:
(1)數碼處理及解密電器。這部分電路通常由微處理晶元、存儲器及演算法運算電路等組成。它可將電視台傳送來的數據信號進行處理,以便進行收費收視授權、信息存儲、演算法運算等,輸出解決信號碼,提供圖像及伴音信號。
(2)伴音及圖像信號處理電路。這部分電路包含有前端解調電路、數/模轉換電路、時鍾恢復及同步恢復電路等。已加擾的圖像和伴音信號在這里進行解擾。對於數碼伴音加密信號,還應有專門的數字音頻處理電路,以便解調出伴音信號。
有的解密器還需要購買專門的收費卡,將其插人到解密器後,才能進行解密收看(這種卡通常具有時間期限,用戶要定期購買收費卡,才能繼續收看該加密的衛星電視節)。該類接收裝置須經有關部門批准後才能安裝,普通家庭無法使用,所以該類解密器一般由各有線電視台購買後將國內的加密節目解密後以有線傳輸方式送到用戶家中,並定期向用戶收取收視費。(end)
B. 關於 世紀 和年代的演算法我不是很明白【100分】
世紀公元和年代的演算法 本世紀初,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和IEEE計算機社團 (IEEE Computer Society)的一本聯合刊物《科學與工程中的計算》發表了由田納西大學的Jack Dongarra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Francis Sullivan 聯名撰寫的「世紀十大演算法」一文,該文「試圖整理出在20世紀對科學和工程領域的發展產生最大影響力的十大演算法」。作者苦於「任何選擇都將是充滿爭議的, 因為實在是沒有最好的演算法」,他們只好用編年順序依次列出了這十項演算法領域人類智慧的巔峰之作——給出了一份沒有排名的演算法排行榜。有趣的是,該期雜志還 專門邀請了這些演算法相關領域的「大拿」為這十大演算法撰寫十篇綜述文章,實在是蔚為壯觀。本文的目的,便是要帶領讀者走馬觀花,一同回顧當年這一演算法界的盛 舉。
1946 蒙特卡洛方法
在廣場上畫一個邊長一米的正方形,在正方形內部隨意用粉筆畫一個不規則的形 狀,呃,能幫我算算這個不規則圖形的面積么?蒙特卡洛(Monte Carlo)方法便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巧妙方法:隨機向該正方形內扔N(N 是一個很大的自然數)個黃豆,隨後數數有多少個黃豆在這個不規則幾何形狀內部,比如說有M個:那麼,這個奇怪形狀的面積便近似於M/N,N越大,算出來的 值便越精確。別小看這個數黃豆的笨辦法,大到國家的民意測驗,小到中子的移動軌跡,從金融市場的風險分析,到軍事演習的沙盤推演,蒙特卡洛方法無處不在背 後發揮著它的神奇威力。
蒙特卡洛方法由美國拉斯阿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三位科學家John von Neumann(看清楚了,這位可是馮諾伊曼同志!),Stan Ulam 和 Nick Metropolis共同發明。就其本質而言,蒙特卡洛方法是用類似於物理實驗的近似方法求解問題,它的魔力在於,對於那些規模極大的問題,求解難度隨著 問題的維數(自變數個數)的增加呈指數級別增長,出現所謂的「維數的災難」(Course of Dimensionality)。對此,傳統方法無能為力,而蒙特卡洛方法卻可以獨辟蹊徑,基於隨機模擬的過程給出近似的結果。
最後八卦一下,Monte Carlo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它是摩納哥的一座以博彩業聞名的城市,賭博其實是門概率的高深學問,不是么?
1947 單純形法
單 純形法是由大名鼎鼎的「預測未來」的蘭德公司的Grorge Dantzig發明的,它成為線性規劃學科的重要基石。所謂線性規劃,簡單的說,就是給定一組線性(所有變數都是一次冪)約束條件(例如a1*x1+ b1*x2+c1*x3>0),求一個給定的目標函數的極值。這么說似乎也太太太抽象了,但在現實中能派上用場的例子可不罕見——比如對於一個公司 而言,其能夠投入生產的人力物力有限(「線性約束條件」),而公司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目標函數取最大值」),看,線性規劃並不抽象吧!線性規劃作為運 籌學(operation research)的一部分,成為管理科學領域的一種重要工具。而Dantzig提出的單純形法便是求解類似線性規劃問題的一個極其有效的方法,說來慚 愧,本科二年級的時候筆者也學過一學期的運籌學,現在腦子里能想起的居然只剩下單純形法了——不過這不也正說明了該方法的簡單和直觀么?
順便說句題外話,寫過《萬曆十五年》的黃仁宇曾說中國的傳統是「不能從數目字上管理」,我們習慣於「拍腦袋」,而不是基於嚴格的數據做決定,也許改變這一傳統的方法之一就是全民動員學習線性規劃喔。
1950 Krylov子空間迭代法
1951 矩陣計算的分解方法
50 年代初的這兩個演算法都是關於線性代數中的矩陣計算的,看到數學就頭大的讀者恐怕看到演算法的名字已經開始皺眉毛了。Krylov子空間疊代法是用來求解形如 Ax=b 的方程,A是一個n*n 的矩陣,當n充分大時,直接計算變得非常困難,而Krylov方法則巧妙地將其變為Kxi+1=Kxi+b-Axi的迭代形式來求解。這里的K(來源於作 者俄國人Nikolai Krylov姓氏的首字母)是一個構造出來的接近於A的矩陣,而迭代形式的演算法的妙處在於,它將復雜問題化簡為階段性的易於計算的子步驟。
1951年由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AlstonHouseholder提出的矩陣計算的分解方法,則證明了任何矩陣都可以分解為三角、對角、正交和其他特殊形式的矩陣,該演算法的意義使得開發靈活的矩陣計算軟體包成為可能。
1957 優化的Fortran編譯器
說 實話,在這份學術氣息無比濃郁的榜單里突然冒出一個編譯器(Compiler)如此工程化的東東實在讓人有「關公戰秦瓊」的感覺。不過換個角度想 想,Fortran這一門幾乎為科學計算度身定製的編程語言對於科學家(尤其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們實在是太重要了,簡直是他們形影不離的一把瑞士軍刀, 這也難怪他們紛紛搶著要把票投給了它。要知道,Fortran是第一種能將數學公式轉化為計算機程序的高級語言,它的誕生使得科學家們真正開始利用計算機 作為計算工具為他們的研究服務,這是計算機應用技術的一個里程碑級別的貢獻。
話說回來,當年這幫開發Fortran的傢伙真是天 才——只用23500行匯編指令就完成了一個Fortran編譯器,而且其效率之高令人嘆為觀止:當年在IBM 主持這一項目的負責人JohnBackus在數十年後,回首這段往事的時候也感慨,說它生成代碼的效率「出乎了所有開發者的想像」。看來作為程序員,自己 寫的程序跑起來「出乎自己的想像」,有時候還真不一定是件壞事!
1959-61 計算矩陣特徵值的QR演算法
呼, 又是一個和線性代數有關的演算法,學過線性代數的應該還記得「矩陣的特徵值」吧?計算特徵值是矩陣計算的最核心內容之一,傳統的求解方案涉及到高次方程求 根,當問題規模大的時候十分困難。QR演算法把矩陣分解成一個正交矩陣(什麼是正交矩陣?!還是趕緊去翻書吧!)與一個上三角矩陣的積,和前面提到的 Krylov 方法類似,這又是一個迭代演算法,它把復雜的高次方程求根問題化簡為階段性的易於計算的子步驟,使得用計算機求解大規模矩陣特徵值成為可能。這個演算法的作者 是來自英國倫敦的J.G.F. Francis。
1962 快速排序演算法
不少讀者恐怕和我一樣,看到「快 速排序演算法」(Quick Sort)這個條目時,心裡的感覺是——「這可總算找到組織了」。相比於其他一些對程序員而言高深莫測的數學物理公式,快速排序演算法真是我們朝夕相處的好 夥伴——老闆讓你寫個排序演算法,如果你寫出來的不是快速排序,你都不好意思跟同事打招呼。其實根本不用自己動手實現, 不論是ANSI C,C++ STL,還是Java SDK,天下幾乎所有的SDK里都能找到它的某種實現版本。
快速排序演算法最早由Tony Hoare爵士設計,它的基本思想是將待排序列分為兩半,左邊的一半總是「小的」,右邊的一半總是「大的」,這一過程不斷遞歸持續下去,直到整個序列有 序。說起這位Tony Hoare爵士,快速排序演算法其實只是他不經意間的小小發現而已,他對於計算機貢獻主要包括形式化方法理論,以及ALGOL60 編程語言的發明等,他也因這些成就獲得1980 年圖靈獎。
快速排序的平均時間復雜度僅僅為O(Nlog(N)),相比於普通選擇排序和冒泡排序等而言,實在是歷史性的創舉。
1965 快速傅立葉變換
如 果要評選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最大的演算法,快速傅立葉變換演算法應該是當仁不讓的總冠軍——每天當拿起話筒,打開手機,聽mp3,看DVD,用DC拍照 ——毫不誇張的說,哪裡有數字信號處理,哪裡就有快速傅立葉變換。快速傅立葉演算法是離散傅立葉演算法(這可是數字信號處理的基石)的一種快速演算法,它有 IBM 華生研究院的James Cooley和普林斯頓大學的John Tukey共同提出,其時間復雜度僅為O(Nlog(N));比時間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快速傅立葉演算法非常容易用硬體實現,因此它在電子技術領域得到極其 廣泛的應用。
1977 整數關系探測演算法
整數關系探測是個古老的問題,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歐幾里德的時代。具體的說:
給 定—組實數X1,X2,...,Xn,是否存在不全為零的整數a1,a2,...an,使得:a 1 x 1 +a 2 x 2 + . . . + a n x n = 0 這一年BrighamYoung大學的Helaman Ferguson 和Rodney Forcade解決了這一問題。至於這個演算法的意義嘛,呃,該演算法應用於「簡化量子場論中的Feynman圖的計算」——太深奧的學問拉!
1987 快速多極演算法
日 歷翻到了1987 年,這一年的演算法似乎更加玄奧了,耶魯大學的Leslie Greengard和Vladimir Rokhlin提出的快速多極演算法用來計算「經由引力或靜電力相互作用的N 個粒子運動的精確計算——例如銀河系中的星體,或者蛋白質中的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天哪,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真是變得快!
所謂浪花淘盡英雄,這些演算法的發明者許多已經駕鶴西去。二十一世紀的頭五年也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從我們指尖滑過,不知下一次十大演算法評選的盛事何時再有,也許我們那時已經垂垂老去,也許我們早已不在人世,只是心中唯一的希望——裡面該有個中國人的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