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演算法解決tsp
A. 怎麼用R語言採用遺傳演算法解決TSP問題
1、先交叉 在變異 還是先變異後交叉? 2、選擇父代進行交叉的個數是不是2n個?n是種群大校 3、交叉概率+變異概率=100%? 還是就沒啥關系? 可以這樣理解。一般都是順序選擇個體,逐一生成隨機數的吧。因為從選擇操作上看,種群中個體不存在序,...
B. 自適應遺傳演算法在求解TSP問題中的應用研究
利用基於分區搜索的自適應遺傳演算法求解TSP問題
江金龍,薛雲燦,馮駿
為了提高用遺傳演算法求解旅行商問題(TSP)的收斂速度,結合自適應運算元和父子競爭策略等優化思想,提出了基於分區搜索的自適應遺傳演算法.該演算法將整個搜索區域分成若干個較小的搜索區域,先進行局部搜索,在得到局部較優的基因組合後,再進行全區域搜索,不但提高了遺傳演算法的收斂速度,而且改進了變異運算元的操作性能.通過TSP問題的求解表明,基於分區搜索的自適應遺傳演算法是一種穩定、高效的優化演算法.
【作者單位】:河海大學計算機及信息工程學院;河海大學計算機及信息工程學院;河海大學計算機及信息工程學院 江蘇常州213022九江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江西九江332005;江蘇常州213022;江蘇常州213022
【關鍵詞】:遺傳演算法;分區搜索;旅行商問題
【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04ABA018);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創新基金資助項目(2005B002-01)
【分類號】:TP18
【DOI】:cnki:ISSN:1009-1130.0.2005-03-001
【正文快照】:
1分區搜索自適應遺傳演算法的基本思想旅行商問題(Traveling Salesm an Problem,TSP)是指旅行商從某城市出發,在遍歷N個城市後又回到出發點,且每個城市只經過一次,求旅行商行程最短的問題[1].TSP是一個N P難題,其可能的路徑數目隨城市數N的增加呈指數型增長.如果是對稱TSP問題,則共有0.5(N-1)!種可能路線,如果是非對稱TSP問題,可能的路線還會加倍.許多學者運用遺傳演算法的不同控制方法來求解TSP的最優解[2-3],但簡單遺傳演算法(Sim ple G enetic A lgorithm,SG A)的收斂速度慢,且易陷入局部最優解.如果能找到某些局部優良的基因組合(…
推薦 CAJ下載 PDF下載
CAJViewer7.0閱讀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Solving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by the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the Regional Search
JIANG Jin-long1;2;XUE Yun-can1;FENG Jun1(1.College of Computer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ohai Univ.;Changzhou 213022;China;2.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Jiujiang Univ.;Jiujiang 332005;China)
To increase the convergence speed of the genetic algorithm in solving the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TSP),combined with adaptive operators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an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the regional search is proposed. This algorithm divides the global space into regional space and makes the regional search first. The global space search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better local gene sequences obtained from the regional search,so as to improve the search speed. Moreover,this algorithm improves the mutation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TSP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algorithm is a steady and efficient optimal search method.
【Keyword】:genetic algorithms;regional search;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TSP)
C. 遺傳演算法tsp問題求解~80高分求解還會繼續加分
遺傳演算法GA
遺傳演算法:
旅行商問題(traveling saleman problem,簡稱tsp):
已知n個城市之間的相互距離,現有一個推銷員必須遍訪這n個城市,並且每個城市只能訪問一次,最後又必須返回出發城市。如何安排他對這些城市的訪問次序,可使其旅行路線的總長度最短?
用圖論的術語來說,假設有一個圖 g=(v,e),其中v是頂點集,e是邊集,設d=(dij)是由頂點i和頂點j之間的距離所組成的距離矩陣,旅行商問題就是求出一條通過所有頂點且每個頂點只通過一次的具有最短距離的迴路。
這個問題可分為對稱旅行商問題(dij=dji,,任意i,j=1,2,3,…,n)和非對稱旅行商問題(dij≠dji,,任意i,j=1,2,3,…,n)。
若對於城市v={v1,v2,v3,…,vn}的一個訪問順序為t=(t1,t2,t3,…,ti,…,tn),其中ti∈v(i=1,2,3,…,n),且記tn+1= t1,則旅行商問題的數學模型為:
min l=σd(t(i),t(i+1)) (i=1,…,n)
旅行商問題是一個典型的組合優化問題,並且是一個np難問題,其可能的路徑數目與城市數目n是成指數型增長的,所以一般很難精確地求出其最優解,本文採用遺傳演算法求其近似解。
遺傳演算法:
初始化過程:用v1,v2,v3,…,vn代表所選n個城市。定義整數pop-size作為染色體的個數,並且隨機產生pop-size個初始染色體,每個染色體為1到18的整數組成的隨機序列。
適應度f的計算:對種群中的每個染色體vi,計算其適應度,f=σd(t(i),t(i+1)).
評價函數eval(vi):用來對種群中的每個染色體vi設定一個概率,以使該染色體被選中的可能性與其種群中其它染色體的適應性成比例,既通過輪盤賭,適應性強的染色體被選擇產生後台的機會要大,設alpha∈(0,1),本文定義基於序的評價函數為eval(vi)=alpha*(1-alpha).^(i-1) 。[隨機規劃與模糊規劃]
選擇過程:選擇過程是以旋轉賭輪pop-size次為基礎,每次旋轉都為新的種群選擇一個染色體。賭輪是按每個染色體的適應度進行選擇染色體的。
step1 、對每個染色體vi,計算累計概率qi,q0=0;qi=σeval(vj) j=1,…,i;i=1,…pop-size.
step2、從區間(0,pop-size)中產生一個隨機數r;
step3、若qi-1<r<qi,則選擇第i個染色體 ;
step4、重復step2和step3共pop-size次,這樣可以得到pop-size個復制的染色體。
grefenstette編碼:由於常規的交叉運算和變異運算會使種群中產生一些無實際意義的染色體,本文採用grefenstette編碼《遺傳演算法原理及應用》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所謂的grefenstette編碼就是用所選隊員在未選(不含淘汰)隊員中的位置,如:
8 15 2 16 10 7 4 3 11 14 6 12 9 5 18 13 17 1
對應:
8 14 2 13 8 6 3 2 5 7 3 4 3 2 4 2 2 1。
交叉過程:本文採用常規單點交叉。為確定交叉操作的父代,從 到pop-size重復以下過程:從[0,1]中產生一個隨機數r,如果r<pc ,則選擇vi作為一個父代。
將所選的父代兩兩組隊,隨機產生一個位置進行交叉,如:
8 14 2 13 8 6 3 2 5 7 3 4 3 2 4 2 2 1
6 12 3 5 6 8 5 6 3 1 8 5 6 3 3 2 1 1
交叉後為:
8 14 2 13 8 6 3 2 5 1 8 5 6 3 3 2 1 1
6 12 3 5 6 8 5 6 3 7 3 4 3 2 4 2 2 1
變異過程:本文採用均勻多點變異。類似交叉操作中選擇父代的過程,在r<pm 的標准下選擇多個染色體vi作為父代。對每一個選擇的父代,隨機選擇多個位置,使其在每位置按均勻變異(該變異點xk的取值范圍為[ukmin,ukmax],產生一個[0,1]中隨機數r,該點變異為x'k=ukmin+r(ukmax-ukmin))操作。如:
8 14 2 13 8 6 3 2 5 7 3 4 3 2 4 2 2 1
變異後:
8 14 2 13 10 6 3 2 2 7 3 4 5 2 4 1 2 1
反grefenstette編碼:交叉和變異都是在grefenstette編碼之後進行的,為了循環操作和返回最終結果,必須逆grefenstette編碼過程,將編碼恢復到自然編碼。
循環操作:判斷是否滿足設定的帶數xzome,否,則跳入適應度f的計算;是,結束遺傳操作,跳出。
//c++的程序
#include<iostream.h>
#include<stdlib.h>
template<class T>
class Graph
{
public:
Graph(int vertices=10)
{
n=vertices;
e=0;
}
~Graph(){}
virtual bool Add(int u,int v,const T& w)=0;
virtual bool Delete(int u,int v)=0;
virtual bool Exist(int u,int v)const=0;
int Vertices()const{return n;}
int Edges()const{return e;}
protected:
int n;
int e;
};
template<class T>
class MGraph:public Graph<T>
{
public:
MGraph(int Vertices=10,T noEdge=0);
~MGraph();
bool Add(int u,int v,const T& w);
bool Delete(int u,int v);
bool Exist(int u,int v)const;
void Floyd(T**& d,int**& path);
void print(int Vertices);
private:
T NoEdge;
T** a;
};
template<class T>
MGraph<T>::MGraph(int Vertices,T noEdge)
{
n=Vertices;
NoEdge=noEdge;
a=new T* [n];
for(int i=0;i<n;i++){
a[i]=new T[n];
a[i][i]=0;
for(int j=0;j<n;j++)if(i!=j)a[i][j]=NoEdge;
}
}
template<class T>
MGraph<T>::~MGraph()
{
for(int i=0;i<n;i++)delete[]a[i];
delete[]a;
}
template<class T>
bool MGraph<T>::Exist(int u,int v)const
{
if(u<0||v<0||u>n-1||v>n-1||u==v||a[u][v]==NoEdge)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template<class T>
bool MGraph<T>::Add(int u,int v,const T& w)
{
if(u<0||v<0||u>n-1||v>n-1||u==v||a[u][v]!=NoEdge){
cerr<<"BadInput!"<<endl;
return false;
}
a[u][v]=w;
e++;
return true;
}
template<class T>
bool MGraph<T>:delete(int u,int v)
{
if(u<0||v<0||u>n-1||v>n-1||u==v||a[u][v]==NoEdge){
cerr<<"BadInput!"<<endl;
return false;
}
a[u][v]=NoEdge;
e--;
return true;
}
template<class T>
void MGraph<T>::Floyd(T**& d,int**& path)
{
d=new T* [n];
path=new int* [n];
for(int i=0;i<n;i++){
d[i]=new T[n];
path[i]=new int[n];
for(int j=0;j<n;j++){
d[i][j]=a[i][j];
if(i!=j&&a[i][j]<NoEdge)path[i][j]=i;
else path[i][j]=-1;
}
}
for(int k=0;k<n;k++){
for(i=0;i<n;i++)
for(int j=0;j<n;j++)
if(d[i][k]+d[k][j]<d[i][j]){
d[i][j]=d[i][k]+d[k][j];
path[i][j]=path[k][j];
}
}
}
template<class T>
void MGraph<T>::print(int Vertices)
{
for(int i=0;i<Vertices;i++)
for(int j=0;j<Vertices;j++)
{
cout<<a[i][j]<<' ';if(j==Vertices-1)cout<<endl;
}
}
#define noEdge 10000
#include<iostream.h>
void main()
{
cout<<"請輸入該圖的節點數:"<<endl;
int vertices;
cin>>vertices;
MGraph<float> b(vertices,noEdge);
cout<<"請輸入u,v,w:"<<endl;
int u,v;
float w;
cin>>u>>v>>w;
while(w!=noEdge){
//u=u-1;
b.Add(u-1,v-1,w);
b.Add(v-1,u-1,w);
cout<<"請輸入u,v,w:"<<endl;
cin>>u>>v>>w;
}
b.print(vertices);
int** Path;
int**& path=Path;
float** D;
float**& d=D;
b.Floyd(d,path);
for(int i=0;i<vertices;i++){
for(int j=0;j<vertices;j++){
cout<<Path[i][j]<<' ';
if(j==vertices-1)cout<<endl;
}
}
int *V;
V=new int[vertices+1];
cout<<"請輸入任意一個初始H-圈:"<<endl;
for(int n=0;n<=vertices;n++){
cin>>V[n];
}
for(n=0;n<55;n++){
for(i=0;i<n-1;i++){
for(int j=0;j<n-1;j++)
{
if(i+1>0&&j>i+1&&j<n-1){
if(D[V[i]][V[j]]+D[V[i+1]][V[j+1]]<D[V[i]][V[i+1]]+D[V[j]][V[j+1]]){
int l;
l=V[i+1];V[i+1]=V[j];V[j]=l;
}
}
}
}
}
float total=0;
cout<<"最小迴路:"<<endl;
for(i=0;i<=vertices;i++){
cout<<V[i]+1<<' ';
}
cout<<endl;
for(i=0;i<vertices;i++)
total+=D[V[i]][V[i+1]];
cout<<"最短路徑長度:"<<endl;
cout<<total;
}
這個你 看得懂么?
D. 遺傳演算法tsp 城市100個 種群個數應該是多少
個體基因數為100,建議種群數為100*(3~5)
遺傳代數為100*(8~10)
E. 遺傳演算法解決TSP問題
遺傳演算法在很多領域都得到應用;從神經網路研究的角度上考慮,最關心的是遺傳演算法在神經網路的應用。在遺傳演算法應用中,應先明確其特點和關鍵問題,才能對這種演算法深入了解,靈活應用,以及進一步研究開發。
一、遺傳演算法的特點
1.遺傳演算法從問題解的中集開始嫂索,而不是從單個解開始。
這是遺傳演算法與傳統優化演算法的極大區別。傳統優化演算法是從單個初始值迭代求最優解的;容易誤入局部最優解。遺傳演算法從串集開始搜索,復蓋面大,利於全局擇優。
2.遺傳演算法求解時使用特定問題的信息極少,容易形成通用演算法程序。
由於遺傳演算法使用適應值這一信息進行搜索,並不需要問題導數等與問題直接相關的信息。遺傳演算法只需適應值和串編碼等通用信息,故幾乎可處理任何問題。
3.遺傳演算法有極強的容錯能力
遺傳演算法的初始串集本身就帶有大量與最優解甚遠的信息;通過選擇、交叉、變異操作能迅速排除與最優解相差極大的串;這是一個強烈的濾波過程;並且是一個並行濾波機制。故而,遺傳演算法有很高的容錯能力。
4.遺傳演算法中的選擇、交叉和變異都是隨機操作,而不是確定的精確規則。
這說明遺傳演算法是採用隨機方法進行最優解搜索,選擇體現了向最優解迫近,交叉體現了最優解的產生,變異體現了全局最優解的復蓋。
5.遺傳演算法具有隱含的並行性
遺傳演算法的基礎理論是圖式定理。它的有關內容如下:
(1)圖式(Schema)概念
一個基因串用符號集{0,1,*}表示,則稱為一個因式;其中*可以是0或1。例如:H=1x x 0 x x是一個圖式。
(2)圖式的階和長度
圖式中0和1的個數稱為圖式的階,並用0(H)表示。圖式中第1位數字和最後位數字間的距離稱為圖式的長度,並用δ(H)表示。對於圖式H=1x x0x x,有0(H)=2,δ(H)=4。
(3)Holland圖式定理
低階,短長度的圖式在群體遺傳過程中將會按指數規律增加。當群體的大小為n時,每代處理的圖式數目為0(n3)。
遺傳演算法這種處理能力稱為隱含並行性(Implicit Parallelism)。它說明遺傳演算法其內在具有並行處理的特質。
二、遺傳演算法的應用關鍵
遺傳演算法在應用中最關鍵的問題有如下3個
1.串的編碼方式
這本質是問題編碼。一般把問題的各種參數用二進制編碼,構成子串;然後把子串拼接構成「染色體」串。串長度及編碼形式對演算法收斂影響極大。
2.適應函數的確定
適應函數(fitness function)也稱對象函數(object function),這是問題求解品質的測量函數;往往也稱為問題的「環境」。一般可以把問題的模型函數作為對象函數;但有時需要另行構造。
3.遺傳演算法自身參數設定
遺傳演算法自身參數有3個,即群體大小n、交叉概率Pc和變異概率Pm。
群體大小n太小時難以求出最優解,太大則增長收斂時間。一般n=30-160。交叉概率Pc太小時難以向前搜索,太大則容易破壞高適應值的結構。一般取Pc=0.25-0.75。變異概率Pm太小時難以產生新的基因結構,太大使遺傳演算法成了單純的隨機搜索。一般取Pm=0.01—0.2。
三、遺傳演算法在神經網路中的應用
遺傳演算法在神經網路中的應用主要反映在3個方面:網路的學習,網路的結構設計,網路的分析。
1.遺傳演算法在網路學習中的應用
在神經網路中,遺傳演算法可用於網路的學習。這時,它在兩個方面起作用
(1)學習規則的優化
用遺傳演算法對神經網路學習規則實現自動優化,從而提高學習速率。
(2)網路權系數的優化
用遺傳演算法的全局優化及隱含並行性的特點提高權系數優化速度。
2.遺傳演算法在網路設計中的應用
用遺傳演算法設計一個優秀的神經網路結構,首先是要解決網路結構的編碼問題;然後才能以選擇、交叉、變異操作得出最優結構。編碼方法主要有下列3種:
(1)直接編碼法
這是把神經網路結構直接用二進制串表示,在遺傳演算法中,「染色體」實質上和神經網路是一種映射關系。通過對「染色體」的優化就實現了對網路的優化。
(2)參數化編碼法
參數化編碼採用的編碼較為抽象,編碼包括網路層數、每層神經元數、各層互連方式等信息。一般對進化後的優化「染色體」進行分析,然後產生網路的結構。
(3)繁衍生長法
這種方法不是在「染色體」中直接編碼神經網路的結構,而是把一些簡單的生長語法規則編碼入「染色體」中;然後,由遺傳演算法對這些生長語法規則不斷進行改變,最後生成適合所解的問題的神經網路。這種方法與自然界生物地生長進化相一致。
3.遺傳演算法在網路分析中的應用
遺傳演算法可用於分析神經網路。神經網路由於有分布存儲等特點,一般難以從其拓撲結構直接理解其功能。遺傳演算法可對神經網路進行功能分析,性質分析,狀態分析。
遺傳演算法雖然可以在多種領域都有實際應用,並且也展示了它潛力和寬廣前景;但是,遺傳演算法還有大量的問題需要研究,目前也還有各種不足。首先,在變數多,取值范圍大或無給定范圍時,收斂速度下降;其次,可找到最優解附近,但無法精確確定最擾解位置;最後,遺傳演算法的參數選擇尚未有定量方法。對遺傳演算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其數學基礎理論;還需要在理論上證明它與其它優化技術的優劣及原因;還需研究硬體化的遺傳演算法;以及遺傳演算法的通用編程和形式等。
F. 遺傳演算法在求解TSP問題中是如何編碼解碼的 二進制如何編碼 如何求解
路徑表示是按照城市的訪問順序排列的一種編碼方式,是最自然、簡單和符合邏輯的表示方法。然而,除非初始基因是固定的,否則這種編碼方式不具備唯一性。例如,旅程(5-1-7-8-9-4-6-2-3)與(1-7-8-9-4-6-2-3-5)表示的是同一條旅程,因為路徑表示法是遍歷了每一個節點,所以不會產生子迴路。
考慮到此次研究對象的初始基因是固定的,不會出現漏選,所以運用這種編碼方法。
初始種群可以隨機產生,也可以通過某種演算法生成,但需要保證群體的多樣性。在種群初始化時,需要可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根據問題固有的知識,設法把握最優解所佔的空間在整個問題空間中的分布范圍,然後,在次分布范圍內設定初始群體。
2、隨機生成一定數目的個體,然後從中挑選出最好的個體加入群體。這一過程不斷進行迭代,直到初始種群中個體數達到了預先確定的規模。
親和度設置為1/f f為總路徑長度
此後根據城市序號在進行選擇,交叉,變異即可
G. matlab用遺傳演算法解決TSP的問題,求幫助
把下面的(1)-(7)依次存成相應的.m文件,在(7)的m文件下運行就可以了
(1) 適應度函數fit.m
function fitness=fit(len,m,maxlen,minlen)
fitness=len;
for i=1:length(len)
fitness(i,1)=(1-(len(i,1)-minlen)/(maxlen-minlen+0.0001)).^m;
end
(2)個體距離計算函數 mylength.m
function len=myLength(D,p)
[N,NN]=size(D);
len=D(p(1,N),p(1,1));
for i=1:(N-1)
len=len+D(p(1,i),p(1,i+1));
end
end
(3)交叉操作函數 cross.m
function [A,B]=cross(A,B)
L=length(A);
if L<10
W=L;
elseif ((L/10)-floor(L/10))>=rand&&L>10
W=ceil(L/10)+8;
else
W=floor(L/10)+8;
end
p=unidrnd(L-W+1);
fprintf('p=%d ',p);
for i=1:W
x=find(A==B(1,p+i-1));
y=find(B==A(1,p+i-1));
[A(1,p+i-1),B(1,p+i-1)]=exchange(A(1,p+i-1),B(1,p+i-1));
[A(1,x),B(1,y)]=exchange(A(1,x),B(1,y));
end
end
(4)對調函數 exchange.m
function [x,y]=exchange(x,y)
temp=x;
x=y;
y=temp;
end
(5)變異函數 Mutation.m
function a=Mutation(A)
index1=0;index2=0;
nnper=randperm(size(A,2));
index1=nnper(1);
index2=nnper(2);
%fprintf('index1=%d ',index1);
%fprintf('index2=%d ',index2);
temp=0;
temp=A(index1);
A(index1)=A(index2);
A(index2)=temp;
a=A;
end
(6)連點畫圖函數 plot_route.m
function plot_route(a,R)
scatter(a(:,1),a(:,2),'rx');
hold on;
plot([a(R(1),1),a(R(length(R)),1)],[a(R(1),2),a(R(length(R)),2)]);
hold on;
for i=2:length(R)
x0=a(R(i-1),1);
y0=a(R(i-1),2);
x1=a(R(i),1);
y1=a(R(i),2);
xx=[x0,x1];
yy=[y0,y1];
plot(xx,yy);
hold on;
end
end
(7)主函數
clear;
clc;
%%%%%%%%%%%%%%%輸入參數%%%%%%%%
N=50; %%城市的個數
M=100; %%種群的個數
C=100; %%迭代次數
C_old=C;
m=2; %%適應值歸一化淘汰加速指數
Pc=0.4; %%交叉概率
Pmutation=0.2; %%變異概率
%%生成城市的坐標
pos=randn(N,2);
%%生成城市之間距離矩陣
D=zeros(N,N);
for i=1:N
for j=i+1:N
dis=(pos(i,1)-pos(j,1)).^2+(pos(i,2)-pos(j,2)).^2;
D(i,j)=dis^(0.5);
D(j,i)=D(i,j);
end
end
%%如果城市之間的距離矩陣已知,可以在下面賦值給D,否則就隨機生成
%%生成初始群體
popm=zeros(M,N);
for i=1:M
popm(i,:)=randperm(N);
end
%%隨機選擇一個種群
R=popm(1,:);
figure(1);
scatter(pos(:,1),pos(:,2),'rx');
axis([-3 3 -3 3]);
figure(2);
plot_route(pos,R); %%畫出種群各城市之間的連線
axis([-3 3 -3 3]);
%%初始化種群及其適應函數
fitness=zeros(M,1);
len=zeros(M,1);
for i=1:M
len(i,1)=myLength(D,popm(i,:));
end
maxlen=max(len);
minlen=min(len);
fitness=fit(len,m,maxlen,minlen);
rr=find(len==minlen);
R=popm(rr(1,1),:);
for i=1:N
fprintf('%d ',R(i));
end
fprintf('\n');
fitness=fitness/sum(fitness);
distance_min=zeros(C+1,1); %%各次迭代的最小的種群的距離
while C>=0
fprintf('迭代第%d次\n',C);
%%選擇操作
nn=0;
for i=1:size(popm,1)
len_1(i,1)=myLength(D,popm(i,:));
jc=rand*0.3;
for j=1:size(popm,1)
if fitness(j,1)>=jc
nn=nn+1;
popm_sel(nn,:)=popm(j,:);
break;
end
end
end
%%每次選擇都保存最優的種群
popm_sel=popm_sel(1:nn,:);
[len_m len_index]=min(len_1);
popm_sel=[popm_sel;popm(len_index,:)];
%%交叉操作
nnper=randperm(nn);
A=popm_sel(nnper(1),:);
B=popm_sel(nnper(2),:);
for i=1:nn*Pc
[A,B]=cross(A,B);
popm_sel(nnper(1),:)=A;
popm_sel(nnper(2),:)=B;
end
%%變異操作
for i=1:nn
pick=rand;
while pick==0
pick=rand;
end
if pick<=Pmutation
popm_sel(i,:)=Mutation(popm_sel(i,:));
end
end
%%求適應度函數
NN=size(popm_sel,1);
len=zeros(NN,1);
for i=1:NN
len(i,1)=myLength(D,popm_sel(i,:));
end
maxlen=max(len);
minlen=min(len);
distance_min(C+1,1)=minlen;
fitness=fit(len,m,maxlen,minlen);
rr=find(len==minlen);
fprintf('minlen=%d\n',minlen);
R=popm_sel(rr(1,1),:);
for i=1:N
fprintf('%d ',R(i));
end
fprintf('\n');
popm=[];
popm=popm_sel;
C=C-1;
%pause(1);
end
figure(3)
plot_route(pos,R);
axis([-3 3 -3 3]);
H. 利用遺傳演算法求解TSP問題 從北京出發 四個城市
作為一種模擬生物自然遺傳與進化過程的優化方法,遺傳演算法(GA)因其具有隱並行性、不需目標函數可微等特點,常被用於解決一些傳統優化方法難以解決的問題。旅行商問題(TSP)是典型的NP難題組合優化問題之一,且被廣泛應用於許多領域,所以研究遺傳演算法求解TSP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具有量子計算諸多特點的量子遺傳演算法(OGA)作為—新的概率進化演算法,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其高度並行性能極大地提高計算效率,因而研究OGA求解TSP同樣有重要的價值;而將具有遍歷性和隨機性的「混沌」概念引入量子遺傳演算法求解較復雜的組合優化問題又為求解優化問題開拓了一個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