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靜態優先順序演算法

靜態優先順序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3-08-27 12:43:13

A. linux中父子進程有沒有優先順序問題啊

可以吧,

linux內核的三種調度方法:

1,SCHED_OTHER 分時調度策略,

2,SCHED_FIFO實時調度策略,先到先服務

3,SCHED_RR實時調度策略,時間片輪轉

實時進程將得到優先調用,實時進程根據實時優先順序決定調度權值,分時進程則通過nice和counter值決定權值,nice越小,counter越大,被調度的概率越大,也就是曾經使用了cpu最少的進程將會得到優先調度。

SHCED_RR和SCHED_FIFO的不同:

當採用SHCED_RR策略的進程的時間片用完,系統將重新分配時間片,並置於就緒隊列尾。放在隊列尾保證了所有具有相同優先順序的RR任務的調度公平。

SCHED_FIFO一旦佔用cpu則一直運行。一直運行直到有更高優先順序任務到達或自己放棄。

如果有相同優先順序的實時進程(根據優先順序計算的調度權值是一樣的)已經准備好,FIFO時必須等待該進程主動放棄後才可以運行這個優先順序相同的任務。而RR可以讓每個任務都執行一段時間。

相同點:

RR和FIFO都只用於實時任務。

創建時優先順序大於0(1-99)。

按照可搶占優先順序調度演算法進行。

就緒態的實時任務立即搶占非實時任務。
請參考

B. linux調度演算法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第一部分:實時調度演算法

什麼是實時系統,POSIX 1003.b作了這樣的定義:是指系統可以在有限響應時間內提供所需的服務級別。較可取被定義為由Donald喬利士的的:一個實時系統的程序的邏輯正確性不僅取決於計算的准確度,而且還對結果,如果系統時間的限制不能滿足將是一個系統錯誤發生。

基於實時系統的實時性要求的不同,可分為軟實時和硬實時兩種。硬實時系統是指系統必須確保,在最壞情況下的服務時間,截止日期為事件的響應時間是在任何情況下,必須滿足。如航天飛船的控制是這樣一個系統的現實。所有其他實時系統的特點,可以稱為軟實時系統。如果清除,軟實時系統是那些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任務(在下面的討論中,我們將有任務和過程不作出區分),以確保系統的處理時間,可以得到事件可以處理的最後期限到來之前,違反的最後期限,並不會帶來一個致命的錯誤,如實時多媒體系統是一種軟實時系統。

一台電腦系統的CPU和其他資源進行有效的調度和管理,以提供實時操作系統的支持。的多任務的實時系統中,資源的調度和管理更復雜的。下面討論本文將從各種實時任務調度演算法的分類的角度來看,普通的Linux操作系統進程調度和各種實時Linux系統,然後研究,以支持實時特點,普通的Linux系統的改進。實時領域的一些問題,並總結了各種實時Linux的Linux操作系統,歸根到底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CPU的實時調度演算法的分類

多種實時操作系統的實時調度演算法可以分為以下三類Wang99] [Gopalan01]:基於優先順序調度演算法(優先順序驅動調度PD),基於在共享的CPU使用率調度演算法(分享驅動調度SD)的比例,以及基於時間的進程調度演算法(時間驅動調度TD),下面這三種調度演算法逐一介紹。

1.1

/>基於優先順序的調度演算法,基於優先順序的調度演算法,每個進程被分配一個優先順序,每次的進程調度程序,調度程序總是具有最高的調度優先順序的任務執行。根據不同的優先順序分配方法,基於優先順序的調度演算法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的Krishna01] [Wang99]:靜態優先順序調度演算法

該演算法得到這些系統中運行的所有進程都靜態分配一個優先順序。靜態優先順序分配的屬性的應用程序,如任務循環中的用戶優先順序,或其他預先確定的政策。 RM(速率單調)的調度演算法是一個典型的靜態優先順序的調度演算法,根據執行的任務的調度優先順序的周期的長度確定,那些具有小的執行周期的任務的優先順序較高。

動態優先順序調度演算法:

該演算法基於任務的資源需求動態地分配任務的優先順序,資源分配和調度的目的更大的靈活性。非實時系統,這種演算法有很多,如短作業優先順序調度演算法。任務的實時調度演算法,EDF演算法是使用最廣泛的動態優先順序調度演算法,該演算法根據他們的截止日期(截止日期)分配優先順序的就緒隊列中的每個任務,最近期限具有最高的優先順序。

1.2

基於優先順序調度演算法的調度演算法是簡單而有效的,但這種演算法的基礎上按比例份額是一個硬實時調度,許多的情況下,不適合使用此演算法:例如,軟實時應用,如實時多媒體會議系統。對於軟實時應用程序,共享資源調度演算法(SD演算法)的比例使用是更合適的。

比例共享調度演算法是指對CPU使用率的比例共享調度演算法,其基本思路是按照一定的權重(比率),需要一組調度安排任務,以使它們的權重成比例的執行時間。

要實現比例共享調度演算法[Nieh01]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調整的准備過程中出現的調度隊列隊第一頻率,並安排一線隊的過程中,執行第二種方法是連續調度進程就緒隊列中投產,但根據調整分配一個進程的運行時間片分配的權重。

比例共享調度演算法可以分為以下類別:循環賽,公平份額,公平排隊,的彩票調度方法,(彩票)。

比例共享調度演算法的一個問題是,它並沒有定義任何優先的概念,所有的任務都根據其應用的CPU資源的比例共享系統過載時,執行的所有任務將較慢比例。因此,為了確保該系統的實時過程中獲得一定量的CPU處理時間,一般採用的是動態權重的調整過程。

1.3。基於時間進程調度演算法的調度演算法

對於那些具有穩定,簡單的系統已知輸入,您可以使用時間驅動(驅動時間時間:TD)數據處理,它可以提供一個良好的預測。這種調度演算法本質上是一個設計定型的離線靜態調度方法。在系統的設計階段,所有處理的情況下,在明確的制度,每個任務切換的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提前做出了明確的安排和設計。該演算法是適用於小型嵌入式系統,自動化控制系統,感測器和其他應用環境。

該演算法的優勢是良好的可預測性任務的執行,但最大的缺點是缺乏靈活性,而且會有一個任務需要執行,而CPU保持空閑。

一般的Linux系統CPU調度

一般的Linux系統支持實時和非實時兩種進程,實時進程與普通進程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先權。相應地,實時進程調度策略SCHED_FIFO或SCHED_RR,普通進程SCHED_OTHER調度策略。

每個任務調度演算法的實現在Linux四種調度參數,它們是rt_priority優先政策(尼斯),計數器。調度進程調度的基礎上,這四個參數。

SCHED_OTHER調度策略,調度程序總是會選擇優先順序+計數器的值進程調度的執行。從邏輯分析存在SCHED_OTHER調度策略調度處理來執行,其特徵在於,所述優先順序是一個固定的調度周期(歷元),在每個調度周期內的過程中的優先順序,計數器的值的大小的影響這一刻已經確定變數值的過程中被創建時,它代表了進程的優先順序,也代表數量的時間片,通過該方法可以得到在每個調度周期內,計數器是一個動態值,它反映了當前調度周期的過程中,剩餘的時間片。在每個調度周期的開始,分配給優先順序值計數器,那麼每一次進程被調度運行計數器的值?減少。當計數器的值是零,這個過程已經運行的時間片調度期內,不再參與調度周期進程調度。當所有的進程都用完了時間片調度期結束,然後一遍又一遍。此外,可以看出在Linux系統中的調度周期是不固定的,它的量是動態變化的,例如,在運行的進程的數目和它們的優先順序值?可以影響一個劃時代的長度。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2.4內核中,首要任務是不錯的替換兩個類似的作用。

按比例分擔的調度策略調度策略SCHED_OTHER可見的性質,它的這種設計方法,以確保進程調度的公平性 - 一個低優先順序進程,在每個時代也將得到他們的份額那些CPU的執行時間,此外,它也提供了不同的進程的優先順序,進程執行時間可以得到更多的具有高優先順序值。

對於實時的過程中,他們使用基於實時優先順序rt_priority的優先順序調度策略,但相同的實時優先順序的進程調度方法是根據不同的調度策略,

BR /> SCHED_FIFO:不同的進程,根據靜態優先順序排隊,然後在相同的優先順序隊列,先准備好運行的第一誰調度和運行的進程不會被終止,直到發生以下情況:1。高優先順序的進程篡奪了CPU;自己的資源請求受阻;自己主動放棄CPU(呼叫SCHED_YIELD);

SCHED_RR是這樣的:這個調度策略SCHED_FIFO與上述完全相同,除了時間片分配給每個進程,正在實施的過程中,給執行時間片,時間片的長度可以通過sched_rr_get_interval調用

由於Linux系統本身是一個桌面導向的系統,因此,它是用於在實時應用中的一些問題:/> /> Linux系統調度單位是10ms,所以它不能提供精確的定時中斷; p>當一個進程調用系統調用進入內核模式運行,它不能被搶占;

Linux內核實現大量採用了封閉中斷操作損失;

由於使用虛擬內存技術,當發生頁面錯誤時,從硬碟中讀取的數據交換的需要,但硬碟讀取和寫入的存儲位置的隨機性,將導致隨機讀取和寫入時間,這在某些情況下,會影響實時任務期限;

雖然Linux的進程調度器還支持實時優先順序,但由於缺乏有效的實時任務調度機制和調度演算法;其網路子協議處理和其它設備的中斷處理,調度伴有相應的過程和自己的有沒有明確的調度機制;

各種實時Linux系統
Home>的的

3.1 RT-Linux和RTAI

RT-Linux是新墨西哥大學的研究(新墨西哥州技術學院)[RTLinuxWeb] [Barabanov97。其基本思路是,在Linux系統上的硬實時支持,它實現了一個微內核實時操作系統(也被稱為RT-Linux的實時子系統),而普通的Linux系統作為一個低優先順序任務在操作系統中運行。在正常的Linux系統的另一個任務可以溝通,通過FIFO和實時任務。 RT-Linux的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RT-Linux的結構

RT-Linux的關鍵技術是軟體模擬硬體中斷控制器。當Linux系統不時阻止CPU中斷,實時定量RT-Linux的子系統的請求攔截,愛不釋手,而事實上並沒有真正阻止硬體中斷,從而避免了由於中斷造成的封由系統在一段時間內沒有響應,從而在改進的實時。當傳遞給Linux內核的RT-Linux的一個硬體中斷到達截取的中斷,並確定是否有一個實時子系統中斷常式來處理或處理。此外,的最小定時的精度在正常的Linux系統是確定系統的實時時鍾的頻率,Linux的系統時鍾被設置到時鍾中斷每秒100,所以在Linux的系統定時的精度10毫秒,即時鍾周期10ms時,RT-Linux的實時時鍾設置為單觸發狀態,可以提供更多的十幾微秒調度粒度。

RT-Linux實時子系統的任務調度優先順序驅動演算法,RM,EDF等,也可用於其他調度演算法。

RT-Linux的專有系統,重型工作,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他只提供了CPU資源的調度和實時系統和Linux系統的關系不是非常密切,因此開發人員可以充分利用已在Linux系統中,如協議棧實現的功能。 RT-Linux的工業控制等實時任務簡單和硬實時要求的環境,但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如果你想應用的多媒體處理。

義大利實時應用程序介面(RTAI)來自RT-Linux的,它是在設計和RT-Linux的思想相同。這是原來的設計中,為了解決問題,RT-Linux的不同版本的Linux之間很難很難移植,RTAI在Linux上定義的實時硬體抽象層,這個抽象層介面提供實時任務Linux系統的相互作用,這可以增加一點可以Linux內核源代碼到Linux內核的實時支持。

3.2。 KURT-Linux的

KURT-Linux的堪薩斯大學開發的,它可以提供實時微秒精度[KurtWeb] [斯里尼瓦桑]。與RT-Linux的單獨實現一個實時內核,KURT-Linux是常用的Linux系統的基礎上實現的,這也是第一個基於Linux的實時系統可以使用普通的Linux系統調用。

KURT-Linux系統分為三種狀態:正常狀態,實時狀態和混合狀態,在正常狀態下,它使用普通的Linux實時運行狀態實時調度策略任務,實時和非實時任務的混合狀態,可以執行實時狀態可以被用來為實時的要求更加嚴格。

為了提高Linux系統的實時特性,有必要提高精度的時鍾系統的支持。但是,如果只是簡單地增加時鍾頻率將導致調度負載的增加,從而嚴重降低系統的性能。為了解決這個矛盾,KURT-Linux中使用的時鍾精度的方法[UTIMEWeb]提高Linux系統UTIME,時鍾晶元設置為單次觸發狀態(單拍模式),也就是每個時鍾晶元設置超時,然後再次超時事件發生時,在時鍾中斷的處理程序所需的時鍾晶元設置一個超時。其基本思想是一個精確的時間意味著我們需要的時鍾中斷發生時,我們需要一個更精確的時間,以達到這樣的精度,但並不一定需要系統時鍾頻率。它採用了CPU時鍾計數器時間戳計數器(TSC)提供准確的CPU頻率精度的時間。

KURT-Linux的實時任務調度,使用靜態CPU的實時調度演算法,基於時間(TD)。實時任務需要實時事件發生在設計階段就必須清楚列明。該演算法可以實現更好的調度任務,對於那些誰周期。

KURT-Linux的相RT-Linux的優勢之一是,你可以使用系統調用的Linux系統,它最初是專為硬實時支持,但因為它是簡單的實現將使用一個簡單的時間驅動調度取代Linux的調度,實時進程調度的影響等非實時任務,在某些情況下會發生實時任務的截止日期是脆弱的不符合的,也被稱為嚴格的實時系統(快地實時)。基於KURT-Linux的應用程序:藝術(ATM參考交通系統),多媒體播放軟體。 KURT-Linux的另一種方法,需要頻繁的時鍾晶元編程

3.3。 RED-Linux的

RED-Linux是加州大學爾灣,實時Linux系統的發展[REDWeb] [Wang99],它將支持實時調度和Linux實現相同的操作系統內核。它支持三種類型的調度演算法,即:時間驅動優先Dirven,分享驅動。

為了提高系統的調度粒度,RED-Linux的學習RT-Linux的軟體模擬中斷的管理機制,並增加頻率的時鍾中斷。 RED-Linux的中斷模擬程序只是簡單地中斷會在隊列中排隊一個硬體中斷到來時,並沒有進行實際的中斷處理程序。

另外,為了解決Linux的內核模式的過程中不能被中斷,RED-Linux的插入Linux內核搶占點原語的眾多功能,使這一進程在內核模式下,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搶占。通過這種方法提高了內核的實時特性。

RED-Linux的設計目標是提供常規調度框架可以支持多種調度演算法,系統為每個任務增加幾個屬性,進程調度的基礎上:

優先順序:作業的優先順序;

開始時間:工作的開始時間;

完成時間:工作的結束時間; BR p>預算:資源的數量在操作過程中要使用的工作;

調整值?這些屬性和調度根據什麼優先使用的這些屬性值幾乎所有的調度演算法。在這種情況下,三種不同的調度演算法無縫地一起耦合到一個統一的。

C. 作業調度演算法的優先順序法

優先順序演算法(Priority Scheling)是多級隊列演算法的改進,平衡各進程對響應時間的要求。適用於作業調度和進程調度,可分成搶先式和非搶先式。 作業調度中的靜態優先順序大多按以下原則確定:
由用戶自己根據作業的緊急程度輸入一個適當的優先順序。
由系統或操作員根據作業類型指定優先順序。
系統根據作業要求資源情況確定優先順序。
進程的靜態優先順序的確定原則:
按進程的類型給予不同的優先順序。
將作業的情態優先順序作為它所屬進程的優先順序。 進程的動態優先順序一般根據以下原則確定:
根據進程佔用有CPU時間的長短來決定。
根據就緒進程等待CPU的時間長短來決定。

D. 以下五個作業,fcfs sjf hrrn三種調度演算法平均周轉時間,高響應比怎麼算

作業調度演算法 .

  1. 先來先服務(FCFS, First Come First Serve)是最簡單的調度演算法,按先後順序進行調度。

定義:

按照作業提交或進程變為就緒狀態的先後次序,分派CPU;


當前作業或進程佔用CPU,直到執行完或阻塞,才出讓CPU(非搶占方式)。


在作業或進程喚醒後(如I/O完成),並不立即恢復執行,通常等到當前作業或進程出讓CPU。


適用場景:

比較有利於長作業,而不利於短作業。因為長作業會長時間占據處理機。


有利於CPU繁忙的作業,而不利於I/O繁忙的作業。


演算法實現原理圖:


2. 輪轉法(Round Robin)

輪轉法是讓每個進程在就緒隊列中的等待時間與享受服務的時間成正比例。


定義:

將系統中所有的就緒進程按照FCFS原則,排成一個隊列。


每次調度時將CPU分派給隊首進程,讓其執行一個時間片。時間片的長度從幾個ms到幾百ms。


在一個時間片結束時,發生時鍾中斷。


調度程序據此暫停當前進程的執行,將其送到就緒隊列的末尾,並通過上下文切換執行當前的隊首進程。


進程可以未使用完一個時間片,就出讓CPU(如阻塞)。


時間片長度的確定:

時間片長度變化的影響


過長->退化為FCFS演算法,進程在一個時間片內都執行完,響應時間長。


過短->用戶的一次請求需要多個時間片才能處理完,上下文切換次數增加,響應時間長。


對響應時間的要求:T(響應時間)=N(進程數目)*q(時間片)


就緒進程的數目:數目越多,時間片越小


系統的處理能力:應當使用戶輸入通常在一個時間片內能處理完,否則使響應時間,平均周轉時間和平均帶權周轉時間延長。


演算法實現原理圖:


3. 多級反饋隊列演算法(Round Robin with Multiple Feedback)

多級反饋隊列演算法是輪轉演算法和優先順序演算法的綜合和發展。


定義:

設置多個就緒隊列,分別賦予不同的優先順序,如逐級降低,隊列1的優先順序最高。每個隊列執行時間片的長度也不同,規定優先順序越低則時間片越長,如逐級加倍。


新進程進入內存後,先投入隊列1的末尾,按FCFS演算法調度;若按隊列1一個時間片未能執行完,則降低投入到隊列2的末尾,同樣按FCFS演算法調度;如此下去,降低到最後的隊列,則按「時間片輪轉」演算法調度直到完成。


僅當較高優先順序的隊列為空,才調度較低優先順序的隊列中的進程執行。如果進程執行時有新進程進入較高優先順序的隊列,則搶先執行新進程,並把被搶先的進程投入原隊列的末尾。


優點:

為提高系統吞吐量和縮短平均周轉時間而照顧短進程。


為獲得較好的I/O設備利用率和縮短響應時間而照顧I/O型進程。


不必估計進程的執行時間,動態調節


幾點說明:

I/O型進程:讓其進入最高優先順序隊列,以及時響應I/O交互。通常執行一個小時間片,要求可處理完一次I/O請求的數據,然後轉入到阻塞隊列。


計算型進程:每次都執行完時間片,進入更低級隊列。最終採用最大時間片來執行,減少調度次數。


I/O次數不多,而主要是CPU處理的進程。在I/O完成後,放回優先I/O請求時離開的隊列,以免每次都回到最高優先順序隊列後再逐次下降。


為適應一個進程在不同時間段的運行特點,I/O完成時,提高優先順序;時間片用完時,降低優先順序。


演算法實現原理圖:


4. 優先順序法(Priority Scheling)

優先順序演算法是多級隊列演算法的改進,平衡各進程對響應時間的要求。適用於作業調度和進程調度,可分成搶先式和非搶先式。


靜態優先順序:

作業調度中的靜態優先順序大多按以下原則確定:


由用戶自己根據作業的緊急程度輸入一個適當的優先順序。


由系統或操作員根據作業類型指定優先順序。


系統根據作業要求資源情況確定優先順序。


進程的靜態優先順序的確定原則:


按進程的類型給予不同的優先順序。


將作業的情態優先順序作為它所屬進程的優先順序。


動態優先順序:

進程的動態優先順序一般根據以下原則確定:


根據進程佔用有CPU時間的長短來決定。


根據就緒進程等待CPU的時間長短來決定。


5.短作業優先法(SJF, Shortest Job First)

短作業優先又稱為「短進程優先」SPN(Shortest Process Next);這是對FCFS演算法的改進,其目標是減少平均周轉時間。


定義:

對預計執行時間短的作業(進程)優先分派處理機。通常後來的短作業不搶先正在執行的作業。


SJF的特點:

(1) 優點:


比FCFS改善平均周轉時間和平均帶權周轉時間,縮短作業的等待時間;


提高系統的吞吐量;


(2) 缺點:


對長作業非常不利,可能長時間得不到執行;


未能依據作業的緊迫程度來劃分執行的優先順序;


難以准確估計作業(進程)的執行時間,從而影響調度性能。


SJF的變型:

「最短剩餘時間優先」SRT(Shortest Remaining Time)(允許比當前進程剩餘時間更短的進程來搶占)


「最高響應比優先」HRRN(Highest Response Ratio Next)(響應比R = (等待時間 + 要求執行時間) / 要求執行時間,是FCFS和SJF的折衷)


6. 最高響應比優先法(HRN,Highest Response_ratio Next)

最高響應比優先法是對FCFS方式和SJF方式的一種綜合平衡。FCFS方式只考慮每個作業的等待時間而未考慮執行時間的長短,而SJF方式只考慮執行時間而未考慮等待時間的長短。因此,這兩種調度演算法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會帶來某些不便。HRN調度策略同時考慮每個作業的等待時間長短和估計需要的執行時間長短,從中選出響應比最高的作業投入執行。


響應比R定義如下: R =(W+T)/T = 1+W/T


其中T為該作業估計需要的執行時間,W為作業在後備狀態隊列中的等待時間。每當要進行作業調度時,系統計算每個作業的響應比,選擇其中R最大者投入執行。這樣,即使是長作業,隨著它等待時間的增加,W / T也就隨著增加,也就有機會獲得調度執行。這種演算法是介於FCFS和SJF之間的一種折中演算法。由於長作業也有機會投入運行,在同一時間內處理的作業數顯然要少於SJF法,從而採用HRN方式時其吞吐量將小於採用SJF 法時的吞吐量。另外,由於每次調度前要計算響應比,系統開銷也要相應增加。

E. rms是什麼意思

RMS是單調速率調度演算法。

RMS(單調速率調度演算法)是一種靜態優先順序調度演算法,是經典的周期性任務調度演算法。RMS的基本思路是任務的優先順序與它的周期表現為單調函數的關系,任務的周期越短,優先順序越高;任務的周期越長,優先順序越低。

如果存在一種基於靜態優先順序的調度順序,使得每個任務都能在其期限時間內完成,那麼RMS演算法總能找到這樣的一種可行的統調度方案。

定理:

1、一個任務的臨界時間就是比這個任務優先順序高的所有任務同時發出請求的時刻。

2、如果一個任務集能夠被靜態調度,那麼RMS演算法就能夠調度這個任務集。從這個意義上說,RMS是最優的靜態調度演算法。

F. 靜態路由優先順序順序

實際的應用中,路由器選擇路由協議的依據就是路由優先順序。給不同的路由協議賦予不同的路由優先順序,數值小的優先順序高。當有到達同一個目的地址的多條路由時,可以根據優先順序的大小,選擇其中一個優先順序數值最小的作為最優路由,並將這條路由寫進路由表中。

賦值原則

路由優先順序賦值原則為:

  • 直連路由具有最高優先順序。

  • 人工設置的路由條目優先順序高於動態學習到的路由條目。

  • 度量值演算法復雜的路由協議優先順序高於度量值演算法簡單的路由協議。

  • 例如,在思科設備中OSPF路由協議和RIP路由協議都發現了一條去往同一個目的地的路由,因為OSPF的優先順序110比RIP的優先順序120高,路由器將會優先選擇由OSPF協議發現的路由,並將其放入路由表中。但在華為設備中,OSPF和RIP優先順序賦值和思科的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廠商之間的定義可能不太一樣,但是各種路由協議的優先順序都可由用戶通過特定的命令手工進行修改(直連路由的優先順序一般不能修改)。

G. 靜態搶占式優先順序調度演算法是如何進行的

按照優先順序值的大小進行調度,選擇優先順序值大的作業優先調度。搶占式是指如果進入的作業的優先順序數大於當前正在執行的作業的優先順序數,就執行進入的作業,搶佔了當前正在執行的作業的資源。
按照到達時間將作業放入就緒隊列,當前作業執行過程中有作業進入,根據作業的優先順序值進行判斷,如果進入的作業的優先順序值小於或等於當前執行的作業的優先順序值,繼續執行當前作業;如果進入的作業的優先順序值大於當前執行的作業的優先順序值,將資源給進入的作業,當前的作業就放入就緒隊列隊尾,此時還需要的服務時間為原服務時間-進入的作業的到達時間。之後,每到達一個作業就與當前執行的作業進行優先順序值比較,優先順序值大的優先執行。當當前執行的作業執行結束後,比較就緒隊列中的作業的優先順序值,優先順序值大的優先執行。如此執行,直到就緒隊列為空,結束調度。

熱點內容
絕對賽車3安卓在哪裡下載 發布:2025-02-01 12:42:30 瀏覽:715
mysql修改資料庫字元 發布:2025-02-01 12:37:52 瀏覽:567
阿里雲伺服器出廠密碼是多少 發布:2025-02-01 12:35:43 瀏覽:665
手機傳文件伺服器和ip地址 發布:2025-02-01 12:15:01 瀏覽:657
兒子編程課 發布:2025-02-01 12:15:00 瀏覽:900
zsh腳本 發布:2025-02-01 12:13:48 瀏覽:595
android亮度獲取 發布:2025-02-01 12:09:10 瀏覽:624
小孩什麼時候學編程比較好 發布:2025-02-01 12:03:10 瀏覽:960
c語言的認識 發布:2025-02-01 11:58:03 瀏覽:520
svn連接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2-01 11:51:31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