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資料庫系統概論三

資料庫系統概論三

發布時間: 2023-06-13 16:35:33

Ⅰ 求關於資料庫方面的書籍

《資料庫系統導論》(第七版)C.J.Date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資料庫領域中的權威著作,專業理論書籍出版至第七版,在業界是罕見的,可以想見該書具有多高的水平。
《資料庫系統概念》(第三版)Silberschatz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光看作者的名字就知道這肯定是一本好書。
《資料庫系統基礎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資料庫系統實現》機械工業出版社
J.D.Ullman著
斯坦福大學五門資料庫系列課程的前兩門教材,《資料庫系統實現》一書的層次在我國已相當於研究生課程水平。
《資料庫設計》Stephens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一本不太厚也不太難的入門書。
《數據挖掘--概念與技術》Jiawei
Han(韓家煒)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數據挖掘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韓家煒教授最新力作,系統而全面的介紹了數據挖掘技術,可讀性甚佳。
《資料庫處理--基礎、設計與實現》(第七版)D.M.Kroenke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很少見的使用Access作為實例介紹資料庫原理與設計的書,內容清晰易懂。
《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三版)薩師煊、王珊著
高教出版社
國內本科及研究生專選教材,兩位作者均為我國資料庫界的著名專家。
《資料庫原理、編程與性能》作者:
(美)Patrick
O'Neil
Elizabeth
O'Neil
譯者:
周傲英
俞榮華
季文贇
錢衛寧

本書既強調理論又強調應用,全書眾多的定義、定理、詳細的證明過程、豐富的應用實例使得本書翻之有望而生畏之感,讀之又有暢快淋漓之覺。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值得大家認真去學。

Ⅱ 資料庫系統概論

數據:科學實驗、檢驗、統計等所獲得的和用於科學研究、技術設計、查證、決策等的數值。

資料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它產生於距今五十年前,隨著信息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數據管理不再僅僅是存儲和管理數據,而轉變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管理的方式。資料庫有很多種類型,從最簡單的存儲有各種數據的表格到能夠進行海量數據存儲的大型資料庫系統都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資料庫系統:(database systems),是由資料庫及其管理軟體組成的系統。它是為適應數據處理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較為理想的數據處理的核心機構。它是一個實際可運行的存儲、維護和應用系統提供數據的軟體系統,是存儲介質、處理對象和管理系統的集合體。

資料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種操縱和管理資料庫的大型軟體,用於建立、使用和維護資料庫,簡稱dbms。它對資料庫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證資料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戶通過dbms訪問資料庫中的數據,資料庫管理員也通過dbms進行資料庫的維護工作。它可使多個應用程序和用戶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時或不同時刻去建立,修改和詢問資料庫。DBMS提供數據定義語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與數據操作語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供用戶定義資料庫的模式結構與許可權約束,實現對數據的追加、刪除等操作。

Ⅲ 資料庫系統概論的課程歷史

1978年:薩師煊教授率先在國內開設了資料庫課程
1978年由薩師煊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最早開設《資料庫系統概論》課程,是我國最早開設這門課程的學校和教師。全國許多高校、研究所的教授和科技人員都紛紛來人民大學聽薩師煊教授講課,在全國產生了極大影響。其後王珊教授於1981年開始講授。20世紀80年代講授本課程的還有劉怡副教授、劉伶博士、杜小勇教授、何軍副教授等。近5年來講授本課程的有王珊教授、陳紅教授、孟小峰教授、杜小勇教授、馮玉博士等。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強,高水平的一流的教師隊伍。
1982年負責起草了教育部第一個《資料庫系統概論》課程教學大綱
1982年由教育部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了第一次《資料庫系統概論》課程教學大綱研討會。由薩師煊教授負責,國內著名高校教師(如中國科大羅曉沛教授、中山大學姚卿達教授)參加,王珊教授執筆,起草了國內第一個計算機專業本科《資料庫系統概論》課程的教學大綱。為國內剛剛開始的資料庫課程的教學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1983年教育部部屬高等學校計算機軟體專業教學方案將資料庫概論列為四年制本科的必修課程,並於1983年6月通過了該教學大綱。
1983年:薩師煊教授和王珊教授出版了國內第一部資料庫教材
1983年由薩師煊教授和王珊教授按照《資料庫系統概論》教學大綱的要求,編著出版了我國第一本《資料庫系統概論》教材,由高教出版社出版。
1988年:《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一版獲國家級優秀教材獎
計算機軟體國家級優秀教材獎一共2本,《資料庫系統概論》是其中之一。
1991年:薩師煊教授和王珊教授出版《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二版,並被國內大專院校普遍採用。
隨著資料庫技術的發展,國內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和技術人員的水平提高,薩師煊教授和王珊教授對《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一版從結構到內容做了較大的調整、修改和增刪;把資料庫學科的新發展、新技術,有選擇地納入到教材中,但原書的基本宗旨和風格不變,仍以《資料庫系統概論教學大綱》作為本書編寫的基本依據,保持講述資料庫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為主的特點,同時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1998年成功研製了《資料庫系統概論》教學輔助軟體
為了加強《資料庫系統概論》教學實踐,首先要解決實驗課程的平台,我們利用10多年科研和開發的成果,研製了供教學使用的RDBMS軟體平台和輔導材料Easybase。許多高校都使用了該軟體。2000年該教學研究成果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0年薩師煊教授和王珊教授出版《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三版
薩師煊教授和王珊教授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對內容進行了增刪,例如大大減少網狀,層次資料庫系統的介紹加強關系資料庫系統的講解,對RDBMS的內容作了適度的加寬和加深。為了反映資料庫技術的發展,增加了新技術篇。這些修改得到廣大老師的熱烈歡迎,都反映更新及時,非常先進實用。
2001年《資料庫系統概論》到我國台灣出版發行
本書不僅為我國計算機界所公認,也得到國內外資料庫專家的贊譽。2001年還被我國台灣碩博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選中,改為繁體字版到台灣地區出版發行,已經重印3次。
2002年《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三版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第3版自2000年出版到今天5年中重新19次,80萬冊。從第1版到第3版累計118
萬冊,名列同類教材第一,充分證明了這是一本著名的權威教材。
2003《資料庫系統概論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
自從1999年起,我們以教材為核心,全面建設《資料庫系統概論》課程,我們承擔了在教育部「遠程教育環境下嵌入式資料庫及其在教材重構中的應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1999-2000);基於Internet的《資料庫系統概論》多媒體網路教學軟體,中國人民大學本科教學改革項目;「資料庫系統概論立體化精品課程教材建設」,高等教育百門精品課程教材建設計劃,出版了由王珊、朱青編寫的《資料庫系統概論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和資料庫教學光碟。

Ⅳ 資料庫系統概論的目錄

第一篇 資料庫系統原理
第一章 資料庫系統概念
1.1 數據管理技術的進展
1.2 數據與聯系
1.3 資料庫系統的組成
1.4 數據的分層視圖
1.5 資料庫與信息系統的聯系
1.6 資料庫的新發展
習題一
第二章 資料庫存儲結構
2.1 數據的外存組織
2.2 基本文件組織
2.3 索引結構
習題二
第三章 數據模型
3.1 數據模型概述
3.2 層次數據模型
3.3 網狀數據模型
3.4 關系數據模型
3.5 E-R模型
3.6 面向對象數據模型
習題三
第四章 資料庫管理軟體
4.1 資料庫管理軟體的主要目標
4.2 資料庫管理系統
4.3 SQL標准簡介
4.4 ORACLE系統
4.5 客戶機/伺服器資料庫及其開發工具
習題四
第五章 層次資料庫系統
5.1 IMS的系統結構
5.2 IMS的數據結構
5.3 IMS的邏輯資料庫
5.4 IMS的數據存儲結構
5.5 IMS的數據操作
習題五
第六章 網狀資料庫系統
6.1 DBTG數據結構
6.2 DBTG數據描述
6.3 DBTG模式數據描述語言
6.4 DBTG子模式數據描述語言
6.5 DBTG數據操縱語言
習題六
第七章 關系資料庫系統
7.1 基本概念
7.2 關系資料庫系統的數據描述
7.3 關系資料庫系統的數據操作
習題七
第八章 資料庫保護
8.1 完整性
8.2 安全性
8.3 並發控制
8.4 恢復
習題八
第九章 資料庫設計
9.1 資料庫設計步驟
9.2 需求分析
9.3 概念設計
9.4 實現設計
9.5 物理設計
9.6 實施與維護
9.7 關系規范化
習題九
第十章 資料庫系統的運行與管理
10.1 資料庫運行環境
10.2 資料庫運行維護
10.3 資料庫的管理
10.4 資料庫的開發管理
習題十
第二篇 FoxPro及其程序設計
第十一章 FoxPro概述
11.1 FoxPro系列簡介
11.2 FoxPro的技術指標
11.3 FoxPro使用入門
11.4 FoxPro應用基礎
第十二章 資料庫的建立與維護
12.1 資料庫結構的建立
12.2 資料庫結構的維護
12.3 資料庫的數據輸入
12.4 資料庫的基本數據操作
12.5 資料庫文件管理操作
12.6 資料庫的管理操作
第十三章 FoxPro程序設計基礎
13.1 FoxPro程序的建立、運行和結束
13.2 內存變數的創建與使用
13.3 數組
13.4 數據的輸入與輸出
13.5 FoxPro程序結構
第十四章 FoxPro程序設計技巧
14.1 窗口設計
14.2 菜單設計
14.3 報表設計簡述
第十五章 區域網絡環境下的FoxPro
15.1 網路站點配置文件的設置
15.2 並發控制
15.3 FoxPro網路多用戶命令與函數
15.4 FoxPro的網路錯誤信息
第三篇 學習指導與實驗
第一部分 課程大綱
第二部分 學習輔導
第三部分 習題解答
第四部分 實驗
……

Ⅳ 資料庫系統概論這門課一共有多少章節

這門課一共有12個章節。包括:前言,第一章緒論,第二章關系資料庫,第三章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第四章資料庫安全性,第五章資料庫完整性,第六章關系數據理論,第七章資料庫設計,第八章資料庫編程,第九章關系查詢處理和查詢優化,第十章資料庫恢復技術,第十一章並發控制,。

Ⅵ 《資料庫系統概論》課程講什麼內容

資料庫技術和系統已經成為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資料庫技術作為數據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極大的促進了計算機應用的發展。 本課程系統全面地講述資料庫系統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方法。包括: 第一篇基礎篇,包括緒論、關系資料庫、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資料庫安全性和資料庫完整性,共5章; 第二篇設計與應用開發篇,包括關系數據理論、資料庫設計和資料庫編程,共3章; 第三篇系統篇,作為選修內容,可以拓展學習。內容包括關系查詢處理和查詢優化、資料庫恢復技術、並發控制和資料庫管理系統,共4章; 第四篇新技術篇,包括資料庫技術發展概述、大數據管理、內存資料庫系統和數據倉庫與聯機分析處理技術,共4章,作為參考資料供進一步學習資料庫技術的學生閱讀。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系統地掌握資料庫系統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術。要求在掌握資料庫系統基本概念的基礎上,能熟練使用SQL語言在某一個資料庫管理系統上進行資料庫操作;掌握資料庫設計方法和步驟,具有設計資料庫模式以及開發資料庫應用系統的基本能力。

Ⅶ 資料庫系統概論重點是那些可以的話順便把課後答案也 給我吧。

太多了,要的話留郵箱
第1章 緒論
1 .試述數據、資料庫、資料庫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概念。
答:
( l )數據( Data ) :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稱為數據。數據的種類有數字、文字、圖形、圖像、聲音、正文等。數據與其語義是不可分的。解析在現代計算機系統中數據的概念是廣義的。早期的計算機系統主要用於科學計算,處理的數據是整數、實數、浮點數等傳統數學中的數據。現代計算機能存儲和處理的對象十分廣泛,表示這些對象的數據也越來越復雜。數據與其語義是不可分的。 500 這個數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價格是 500 元,也可以表示一個學術會議參加的人數有 500 人,還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 500 克。
( 2 )資料庫( DataBase ,簡稱 DB ) :資料庫是長期儲存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可共享的數據集合。資料庫中的數據按一定的數據模型組織、描述和儲存,具有較小的冗餘度、較高的數據獨立性和易擴展性,並可為各種用戶共享。
( 3 )資料庫系統( DataBas 。 Sytem ,簡稱 DBS ) :資料庫系統是指在計算機系統中引入資料庫後的系統構成,一般由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及其開發工具)、應用系統、資料庫管理員構成。解析資料庫系統和資料庫是兩個概念。資料庫系統是一個人一機系統,資料庫是資料庫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們常常把資料庫系統簡稱為資料庫。希望讀者能夠從人們講話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區分「資料庫系統」和「資料庫」,不要引起混淆。
( 4 )資料庫管理系統( 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簡稱 DBMs ) :資料庫管理系統是位於用戶與操作系統之間的一層數據管理軟體,用於科學地組織和存儲數據、高效地獲取和維護數據。 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數據定義功能、數據操縱功能、資料庫的運行管理功能、資料庫的建立和維護功能。解析 DBMS 是一個大型的復雜的軟體系統,是計算機中的基礎軟體。目前,專門研製 DBMS 的廠商及其研製的 DBMS 產品很多。著名的有美國 IBM 公司的 DBZ 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和 IMS 層次資料庫管理系統、美國 Oracle 公司的 orade 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 s 油 ase 公司的 s 油 ase 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美國微軟公司的 SQL Serve ,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等。

2 .使用資料庫系統有什麼好處?
答:
使用資料庫系統的好處是由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特點或優點決定的。使用資料庫系統的好處很多,例如,可以大大提高應用開發的效率,方便用戶的使用,減輕資料庫系統管理人員維護的負擔,等等。使用資料庫系統可以大大提高應用開發的效率。因為在資料庫系統中應用程序不必考慮數據的定義、存儲和數據存取的具體路徑,這些工作都由 DBMS 來完成。用一個通俗的比喻,使用了 DBMS 就如有了一個好參謀、好助手,許多具體的技術工作都由這個助手來完成。開發人員就可以專注於應用邏輯的設計,而不必為數據管理的許許多多復雜的細節操心。還有,當應用邏輯改變,數據的邏輯結構也需要改變時,由於資料庫系統提供了數據與程序之間的獨立性,數據邏輯結構的改變是 DBA 的責任,開發人員不必修改應用程序,或者只需要修改很少的應用程序,從而既簡化了應用程序的編制,又大大減少了應用程序的維護和修改。使用資料庫系統可以減輕資料庫系統管理人員維護系統的負擔。因為 DBMS 在資料庫建立、運用和維護時對資料庫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多用戶並發控制、故障恢復等,都由 DBMS 執行。總之,使用資料庫系統的優點是很多的,既便於數據的集中管理,控制數據冗餘,提高數據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於應用程序的開發和維護。讀者可以在自己今後的工作中結合具體應用,認真加以體會和總結。

3 .試述文件系統與資料庫系統的區別和聯系。
答:
文件系統與資料庫系統的區別是:文件系統面向某一應用程序,共享性差,冗餘度大,數據獨立性差,記錄內有結構,整體無結構,由應用程序自己控制。資料庫系統面向現實世界,共享性高,冗餘度小,具有較高的物理獨立性和一定的邏輯獨立性,整體結構化,用數據模型描述,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並發控制和恢復能力。
文件系統與資料庫系統的聯系是:文件系統與資料庫系統都是計算機系統中管理數據的軟體。解析文件系統是操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 DBMS 是獨立於操作系統的軟體。但是 DBMS 是在操作系統的基礎上實現的;資料庫中數據的組織和存儲是通過操作系統中的文件系統來實現的。

4 .舉出適合用文件系統而不是資料庫系統的例子;再舉出適合用資料庫系統的應用例子。答 :
( l )適用於文件系統而不是資料庫系統的應用例子數據的備份、軟體或應用程序使用過程中的臨時數據存儲一般使用文件比較合適。早期功能比較簡單、比較固定的應用系統也適合用文件系統。
( 2 )適用於資料庫系統而非文件系統的應用例子目前,幾乎所有企業或部門的信息系統都以資料庫系統為基礎,都使用資料庫。例如,一個工廠的管理信息系統(其中會包括許多子系統,如庫存管理系統、物資采購系統、作業調度系統、設備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等),學校的學生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圖書館的圖書管理系統,等等,都適合用資料庫系統。希望讀者能舉出自己了解的應用例子。

5 .試述資料庫系統的特點。
答:
資料庫系統的主要特點有:
( l )數據結構化資料庫系統實現整體數據的結構化,這是資料庫的主要特徵之一,也是資料庫系統與文件系統的本質區別。解析注意這里的「整體』夕兩個字。在資料庫系統中,數據不再針對某一個應用,而是面向全組織,具有整體的結構化。不僅數據是結構化的,而且數據的存取單位即一次可以存取數據的大小也很靈活,可以小到某一個數據項(如一個學生的姓名),大到一組記錄(成千上萬個學生記錄)。而在文件系統中,數據的存取單位只有一個:記錄,如一個學生的完整記錄。
( 2 )數據的共享性高,冗餘度低,易擴充資料庫的數據不再面向某個應用而是面向整個系統,因此可以被多個用戶、多個應用以多種不同的語言共享使用。由於數據面向整個系統,是有結構的數據,不僅可以被多個應用共享使用,而且容易增加新的應用,這就使得資料庫系統彈性大,易於擴充。解析數據共享可以大大減少數據冗餘,節約存儲空間,同時還能夠避免數據之間的不相容性與不一致性。所謂「數據面向某個應用」是指數據結構是針對某個應用設計的,只被這個應用程序或應用系統使用,可以說數據是某個應用的「私有資源」。所謂「彈性大」是指系統容易擴充也容易收縮,即應用增加或減少時不必修改整個資料庫的結構,只需做很少的改動。可以取整體數據的各種子集用於不同的應用系統,當應用需求改變或增加時,只要重新選取不同的子集或加上一部分數據,便可以滿足新的需求。
( 3 )數據獨立性高數據獨立性包括數據的物理獨立性和數據的邏輯獨立性。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模式結構和二級映像功能保證了資料庫中的數據具有很高的物理獨立性和邏輯獨立性。
( 4 )數據由 DBMS 統一管理和控制資料庫的共享是並發的共享,即多個用戶可以同時存取資料庫中的數據甚至可以同時存取資料庫中同一個數據。為此, DBMS 必須提供統一的數據控制功能,包括數據的安全性保護、數據的完整性檢查、並發控制和資料庫恢復。解析 DBMS 數據控制功能包括四個方面:數據的安全性保護:保護數據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數據的泄密和破壞;數據的完整性檢查:將數據控制在有效的范圍內,或保證數據之間滿足一定的關系;並發控制:對多用戶的並發操作加以控制和協調,保證並發操作的正確性;資料庫恢復:當計算機系統發生硬體故障、軟體故障,或者由於操作員的失誤以及故意的破壞影響資料庫中數據的正確性,甚至造成資料庫部分或全部數據的丟失時,能將資料庫從錯誤狀態恢復到某一已知的正確狀態(亦稱為完整狀態或一致狀態)。下面可以得到「什麼是資料庫」的一個定義:資料庫是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有組織的大量的共享的數據集合,它可以供各種用戶共享,具有最小冗餘度和較高的數據獨立性。 DBMS 在資料庫建立、運用和維護時對資料庫進行統一控制,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並在多用戶同時使用資料庫時進行並發控制,在發生故障後對系統進行恢復。資料庫系統的出現使信息系統從以加工數據的程序為中心轉向圍繞共享的資料庫為中心的新階段。

6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 l )資料庫定義功能;
( 2 )數據存取功能;
( 3 )資料庫運行管理;
( 4 )資料庫的建立和維護功能。

7 .試述數據模型的概念、數據模型的作用和數據模型的三個要素。
答:
數據模型是資料庫中用來對現實世界進行抽象的工具,是資料庫中用於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構架。一般地講,數據模型是嚴格定義的概念的集合。這些概念精確描述了系統的靜態特性、動態特性和完整性約束條件。因此數據模型通常由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和完整性約束三部分組成。
( l )數據結構:是所研究的對象類型的集合,是對系統靜態特性的描述。
( 2 )數據操作:是指對資料庫中各種對象(型)的實例(值)允許進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關的操作規則,是對系統動態特性的描述。

( 3 )數據的約束條件:是一組完整性規則的集合。完整性規則是給定的數據模型中數據及其聯系所具有的制約和依存規則,用以限定符合數據模型的資料庫狀態以及狀態的變化,以保證數據的正確、有效、相容。解析數據模型是資料庫系統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必須通過 《 概論 》 的學習真正掌握數據模型的概念和作用。數據模型是資料庫系統的基礎。任何一個 DBMS 都以某一個數據模型為基礎,或者說支持某一個數據模型。資料庫系統中,模型有不同的層次。根據模型應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將模型分成兩類或者說兩個層次:一類是概念模型,是按用戶的觀點來對數據和信息建模,用於信息世界的建模,強調語義表達能力,概念簡單清晰;另一類是數據模型,是按計算機系統的觀點對數據建模,用於機器世界,人們可以用它定義、操縱資料庫中的數據,一般需要有嚴格的形式化定義和一組嚴格定義了語法和語義的語言,並有一些規定和限制,便於在機器上實現。

8 .試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
概念模型實際上是現實世界到機器世界的一個中間層次。概念模型用於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現實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層抽象,是資料庫設計人員進行資料庫設計的有力工具,也是資料庫設計人員和用戶之間進行交流的語言。

9 .定義並解釋概念模型中以下術語:實體,實體型,實體集,屬性,碼,實體聯系圖( E 一 R 圖)
答:
實體:客觀存在並可以相互區分的事物叫實體。實體型:具有相同屬性的實體具有相同的特徵和性質,用實體名及其屬性名集合來抽象和刻畫同類實體,稱為實體型。實體集:同型實體的集合稱為實體集。屬性:實體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個實體可由若干個屬性來刻畫。碼:惟一標識實體的屬性集稱為碼。實體聯系圖( E 一 R 圖):提供了表示實體型、屬性和聯系的方法: · 實體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內寫明實體名; · 屬性:用橢圓形表示,並用無向邊將其與相應的實體連接起來; · 聯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內寫明聯系名,並用無向邊分別與有關實體連接起來,同時在無向邊旁標上聯系的類型( 1 : 1 , 1 : n 或 m : n )。

Ⅷ 資料庫系統概論中 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礎數據怎樣理解

這句行內的名言,主是用來強調信息管理系統中數據的重要性而言的。一個完整的軟體系統由程序、數據、文檔組成。具體對於信息管理系統來說,就是由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資料庫DB和幫助檔(DOCUMENT)組成。在當前的國內,資料庫底層技術是談不上的,都由MS SQLSERVER2008 、MY SQL、ORACLE、SYSBASE、IBM的DB都完全占據,我們大都只能在OS+DBMS等帶E文名稱的DBMS上進行一些應用開發,可以說相當於二次開發。
管理嘛,就是從安全方面、運行方面、操作許可權分配、數據採集方面的制度訂立及其督促落實。管理比技術更重要。採用再先進的DBMS技術,運行再好的信息管理系統,管理跟不上,再好的制度不落實的話,無論如何無法發揮MIS的強大功效,只能帶來浪費。
在資料庫技術中,信息可以由一系統的數據來表徵,或者說,由一系列的數據來反映一條條的信息。一條記錄,就表示一個對象的諸多屬性。因此,反映信息管理單位的初始化數據,以及反映眾多事物共同屬性的基礎數據,是很重要的。與採用的技術、平時的管理相比,數據的重要性不知大多少倍。
信息管理系統MIS的價值,體現在用現代化技術對信息進行快速檢索(條件查詢),即時進行統計分析,甚至提供決策輔助支持。試想,如果信息管理系統中沒有足夠多的數據記錄,只是個華美的空框架,那麼,信息檢索、統計、分析、決策支持等價值根本無法從何談起。如果數據記錄的准確性、完整性、及時性不高,邏輯錯誤太多,則信息檢索、統計、分析、決策支持的結果,從意義上、價值上,則要大打折扣。
管理學上有一個「99度」的理論,通俗地講,就是木桶理論或短板效應吧。總之,在資料庫系統中,沒有數據或數據不足夠豐富,就談不上庫。數據不準確、不及時、不完整,採用外國的再先進的資料庫技術,制定再先進的管理制度,都受數據這一短板的制約。對此,就叫「十二分數據」。

熱點內容
CNAME解析怎麼綁定伺服器 發布:2025-03-29 21:18:48 瀏覽:959
寬頻賬號密碼忘記怎麼辦 發布:2025-03-29 21:12:52 瀏覽:879
nodejs編譯內存需求 發布:2025-03-29 21:08:20 瀏覽:554
編程必讀的 發布:2025-03-29 21:08:19 瀏覽:220
安卓圖片如何提取頭像 發布:2025-03-29 21:08:15 瀏覽:426
中專編程遠 發布:2025-03-29 21:06:09 瀏覽:313
怎麼自學學編程 發布:2025-03-29 20:38:29 瀏覽:208
汽車音響安卓系統怎麼調重低音 發布:2025-03-29 20:37:52 瀏覽:391
遺傳演算法與粒子群演算法 發布:2025-03-29 20:15:51 瀏覽:753
信訪問問 發布:2025-03-29 20:12:12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