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資料庫的數據模型
① 資料庫主要有哪些模型這些模型的特點是什麼
兩大類數據模型:數據模型分為2類(分屬2個不同的層次,在開發和使用資料庫中使用不同的模型)。
概念模型,也稱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戶的觀點來對數據和信息建模,用於資料庫設計。
邏輯模型和物理模型,邏輯模型主要包括:網狀模型、層次模型、關系模型、面向對象模型等,按計算機系統的觀點對數據建模,用於DBMS實現。
物理模型,是對數據最底層的抽象,描述數據在系統內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碟或磁帶上的存儲方式和存取方法。
概念模型: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用途:資料庫設計人員和用戶之間進行交流的語言。但要考E-R圖!
最常用的數據模型:非關系模型,有層次模型和網狀模型;關系模型;面向對象模型、對象關系模型。
② 資料庫主要有哪幾種數據模型
層次模型
網狀模型
關系模型
對象關系模型
對象模型
還有這些資料庫模型:
數據聯合模型
面向概念模型
實體-屬性-值模型
多位資料庫模型
半結構化模型
③ 按照傳統的數據模型分類,資料庫模型可以分成哪三類
資料庫通常分為層次式資料庫、網路式資料庫和關系式資料庫三種。
④ 資料庫常用的數據模型有哪三種
資料庫常用的數據模型有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三種。
1、層次模型
層次模型是資料庫系統最早使用的一種模型,它的數據結構Q是一棵"有向樹"。根結點在最上端,層次最高,子結點在下,逐層排列。層次模型的特徵是:有且只有一個根結點;其他結點有且僅有一個父結點網狀模型。
2、網狀模型
以網狀結構表示實體與實體之間的聯系。網中的每一個結點代表一個記錄類型,聯系用鏈接指針來實現。網狀模型可以表示多個從屬關系的聯系,也可以表示數據間的交叉關系,即數據間的橫向關系與縱向關系,它是層次模型的擴展。網狀模型可以方便地表示各種類型的聯系,但結構復雜,實現的演算法難以規范化。其特徵是:允許結點有多於一個父結點;可以有一個以上的結點沒有父結點。
3、關系模型
關系模型以二維表結構來表示實體與實體之間的聯系,它是以關系數學理論為基礎的。關系模型的數據結構是一個「二維表框架"組成的集合。每個二維表又可稱為關系。在關系模型中,操作的對象和結果都是二維表。關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資料庫模型。支持關系模型的資料庫管理系統稱為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Access就是一種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
描述的—致性,不僅用關系描述實體本身,而且也用關系描述實體之間的聯系;可直接表示多對多的聯系。關系必須是規范化的關系,即每個屬性是不可分的數據項,不許表中有表。關系模型是建立在數學概念基礎上的,有較強的理論依據。
⑤ 資料庫主要有哪幾種數據模型
一. 數據模型的分類:
最常用的數據模型是概念數據模型和結構數據模型。
1.概念數據模型:面向用戶的,按照用戶的觀點進行建模。
2.結構數據模型:面向計算機系統的,用於DBMS的實現。
二.E-R圖:
1.E-R實體聯系圖是直觀表示概念模型的工具,其中包含了實體、聯系、屬性三個成分,聯系的方 法為一對一(1:1)、一對多(1:N)、多對多(M:N)三種方式。
2.E-R模型圖,既表示實體,也表示實體之間的聯系,是現實世界的抽象,與計算機系統沒有關系, 是可以被用戶理解的數據描述方式。
三.層次模型:
1.層次模型採取樹形結構表示數據與數據之間的關系。
2.層次模型不能直接表示多對多的聯系。
四.網狀模型:
1.用網路結構表示數據與數據之間的聯系的模型。
2.網狀模型子節點和父節點聯系不唯一,需要為聯系命名。
五.關系模型:
1.關系模型是目前最常見的數據模型之一,主要採用表格結構表達實體集以及實體之間的聯 系。
2.關系是一張表,關系數據模型由若干個表組成。
⑥ 資料庫常見的數據模型有哪三種
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
1、層次模型:
①有且只有一個結點沒有雙親結點(這個結點叫根結點)。
②除根結點外的其他結點有且只有一個雙親結點。
層次模型中的記錄只能組織成樹的集合而不能是任意圖的集合。在層次模型中,記錄的組織不再是一張雜亂無章的圖,而是一棵"倒長"的樹。
2、網狀模型 :
①允許一個以上的結點沒有雙親結點。
②一個結點可以有多個雙親結點。
網狀模型中的數據用記錄的集合來表示,數據間的聯系用鏈接(可看作指針)來表示。資料庫中的記錄可被組織成任意圖的集合。
3、關系模型:
關系模型用表的集合來表示數據和數據間的聯系。
每個表有多個列,每列有唯一的列名。
在關系模型中,無論是從客觀事物中抽象出的實體,還是實體之間的聯系,都用單一的結構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