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排序演算法實現

排序演算法實現

發布時間: 2023-06-04 23:18:26

❶ 搜索引擎的排序演算法都有哪些是怎麼實現的

搜索引擎的排序演算法:

詞頻統計——詞位置加權的搜索引擎

關鍵詞在文檔中詞頻越高,出現的位置越重要,則被認為和檢索詞的相關性越好。

1)詞頻統計

2)詞位置加權

2.2基於鏈接分析排序的第二代搜索引擎

1)PageRank演算法

PageRank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頁面的重要程度用PageRank值來衡量,PageRank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引用該頁面的頁面個數和引用該頁面的頁面重要程度。
其計算公式為:
PR(A):頁面A的PageRank值;
d:阻尼系數,由於某些頁面沒有入鏈接或者出鏈接,無法計算PageRank值,為避免這個問題(即LinkSink問題),而提出的。阻尼系數常指定為0.85。
R(Pi):頁面Pi的PageRank值;
C(Pi):頁面鏈出的鏈接數量;

2)Topic-Sensitive PageRank演算法

3)HillTop演算法
HillTop演算法通過不同等級的評分確保了評價結果對關鍵詞的相關性,通過不同位置的評分確保了主題(行業)的相關性,通過可區分短語數防止了關鍵詞的堆砌。

4)HITS

HITS演算法只計算主特徵向量,處理不好主題漂移問題;其次,進行窄主題查詢時,可能產生主題泛化問題;因此可據LIngmao了解看待,找尋適合的演算法

java實現幾種常見排序演算法

下面給你介紹四種常用排序演算法:

1、冒泡排序

特點:效率低,實現簡單

思想(從小到大排):每一趟將待排序序列中最大元素移到最後,剩下的為新的待排序序列,重復上述步驟直到排完所有元素。這只是冒泡排序的一種,當然也可以從後往前排。

❸ 用C語言編程實現快速排序演算法

給個快速排序你參考參考

/**********************快速排序****************************
基本思想:在待排序的n個記錄中任取一個記錄(通常取第一個記錄),
以該記錄為基準,將當前的無序區劃分為左右兩個較小的無
序子區,使左邊的記錄均小於基準值,右邊的記錄均大於或
等於基準值,基準值位於兩個無序區的中間位置(即該記錄
最終的排序位置)。之後,分別對兩個無序區進行上述的劃
分過程,直到無序區所有記錄都排序完畢。
*************************************************************/

/*************************************************************
函數名稱:staticvoidswap(int*a,int*b)
參數:int*a---整型指針
int*b---整型指針
功能:交換兩個整數的位置
返回值:無
說明:static關鍵字指明了該函數只能在本文件中使用
**************************************************************/
staticvoidswap(int*a,int*b)
{
inttemp=*a;
*a=*b;
*b=temp;
}

intquickSortNum=0;//快速排序演算法所需的趟數
/*************************************************************
函數名稱:staticintpartition(inta[],intlow,inthigh)
參數:inta[]---待排序的數據
intlow---無序區的下限值
inthigh---無序區的上限值
功能:完成一趟快速排序
返回值:基準值的最終排序位置
說明:static關鍵字指明了該函數只能在本文件中使用
**************************************************************/
staticintpartition(inta[],intlow,inthigh)
{
intprivotKey=a[low];//基準元素
while(low<high)
{//從表的兩端交替地向中間掃描
while(low<high&&a[high]>=privotKey)//找到第一個小於privotKey的值
high--;//從high所指位置向前搜索,至多到low+1位置
swap(&a[low],&a[high]);//將比基準元素小的交換到低端

while(low<high&&a[low]<=privotKey)//找到第一個大於privotKey的值
low++;//從low所指位置向後搜索,至多到high-1位置
swap(&a[low],&a[high]);//將比基準元素大的交換到高端
}
quickSortNum++;//快速排序趟數加1
returnlow;//返回基準值所在的位置
}

/*************************************************************
函數名稱:voidQuickSort(inta[],intlow,inthigh)
參數:inta[]---待排序的數據
intlow---無序區的下限值
inthigh---無序區的上限值
功能:完成快速排序演算法,並將排序完成的數據存放在數組a中
返回值:無
說明:使用遞歸方式完成
**************************************************************/
voidQuickSort(inta[],intlow,inthigh)
{
if(low<high)
{
intprivotLoc=partition(a,low,high);//將表一分為二
QuickSort(a,low,privotLoc-1);//遞歸對低子表遞歸排序
QuickSort(a,privotLoc+1,high);//遞歸對高子表遞歸排序
}
}

❹ PHP實現常見的排序演算法

註:為方便描述,下面的排序全為正序(從小到大排序)

假設有一個數組[a,b,c,d]
冒泡排序依次比較相鄰的兩個元素,如果前面的元素大於後面的元素,則兩元素交換位置;否則,位置不變。具體步驟:
1,比較a,b這兩個元素,如果a>b,則交換位置,數組變為:[b,a,c,d]
2,比較a,c這兩個元素,如果a<c,則位置不變,數組變為:[b,a,c,d]
3,比較c,d這兩個元素,如果c>d,則交換位置,數組變為:[b,a,d,c]
完成第一輪比較後,可以發現最大的數c已經排(冒)在最後面了,接著再進行第二輪比較,但第二輪比較不必比較最後一個元素了,因為最後一個元素已經是最大的了。
第二輪比較結束後,第二大的數也會冒到倒數第二的位置。
依次類推,再進行第三輪,,,
就這樣最大的數一直往後排(冒),最後完成排序。所以我們稱這種排序演算法為冒泡排序。

選擇排序是一種直觀的演算法,每一輪會選出列中最小的值,把最小值排到前面。具體步驟如下:

插入排序步驟大致如下:

快速排序是由東尼·霍爾所發展的一種排序演算法。在平均狀況下,排序 n 個項目要Ο(n log n)次比較。在最壞狀況下則需要Ο(n2)次比較,但這種狀況並不常見。事實上,快速排序通常明顯比其他Ο(n log n) 演算法更快,因為它的內部循環(inner loop)可以在大部分的架構上很有效率地被實現出來,且在大部分真實世界的數據,可以決定設計的選擇,減少所需時間的二次方項之可能性。

步驟:
從數列中挑出一個元素,稱為 「基準」(pivot),
重新排序數列,所有元素比基準值小的擺放在基準前面,所有元素比基準值大的擺在基準的後面(相同的數可以到任一邊)。在這個分區退出之後,該基準就處於數列的中間位置。這個稱為分區(partition)操作。
遞歸地(recursive)把小於基準值元素的子數列和大於基準值元素的子數列排序。

❺ 排序演算法(go實現)

時間:
平均O(n 2 ) 最差O(n 2 ) 最好O(n)

空間:
O(1)

 

它的工作原理: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後,再從剩餘未排序元素中繼續尋找最小(大)元素,然後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類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畢。

n個記錄的直接選擇排序可經過n-1趟直接選擇排序得到有序結果。具體演算法描述如下:

時間:
平均O(n 2 ) 最差O(n 2 ) 最好O(n 2 )

空間:
O(1)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構建有序序列,對於未排序數據,在已排序序列中從後向前掃描,找到相應位置並插入。

一般來說,插入排序都採用in-place在數組上實現。具體演算法描述如下:

時間:
平均O(n 2 ) 最差O(n 2 ) 最好O(n)

空間:
O(1)

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 二分遞歸 ,通過一趟排序將待排記錄分隔成獨立的兩部分,其中一部分記錄的關鍵字均比另一部分的關鍵字小,則可分別對這兩部分記錄繼續進行排序,以達到整個序列有序。

快速排序使用分治法來把一個串(list)分為兩個子串(sub-lists)。具體演算法描述如下:

我們可以通過雙指針在O(n)的時間復雜度內獲取合適的 j

我們設立兩個指針 i 和 j,同時設置一個標志值 arr[low],一般來說,標志值取數組第一個元素

上述演算法結束之後,j 所在的位置即為我們尋找的 j

4.3 時間空間復雜度
時間:
平均O(nlog 2 n) 最差O(n 2 ) 最好O(nlog 2 n)

空間:
O(1)

 
演算法思想參考自: https://www.cnblogs.com/onepixel/articles/7674659.html

❻ 各種排序演算法實現和比較

1、 堆排序定義
n個關鍵字序列Kl,K2,…,Kn稱為堆,當且僅當該序列滿足如下性質(簡稱為堆性質):
(1) ki≤K2i且ki≤K2i+1 或(2)Ki≥K2i且ki≥K2i+1(1≤i≤ )
若將此序列所存儲的向量R[1..n]看做是一棵完全二叉樹的存儲結構,則堆實質上是滿足如下性質的完全二叉樹:樹中任一非葉結點的關鍵字均不大於(或不小於)其左右孩子(若存在)結點的關鍵字。
關鍵字序列(10,15,56,25,30,70)和(70,56,30,25,15,10)分別滿足堆性質(1)和(2),故它們均是堆,其對應的完全二叉樹分別如小根堆示例和大根堆示例所示。
2、大根堆和小根堆
根結點(亦稱為堆頂)的關鍵字是堆里所有結點關鍵字中最小者的堆稱為小根堆。
根結點(亦稱為堆頂)的關鍵字是堆里所有結點關鍵字中最大者,稱為大根堆。
注意:
①堆中任一子樹亦是堆。
②以上討論的堆實際上是二叉堆(Binary Heap),類似地可定義k叉堆。
3、堆排序特點
堆排序(HeapSort)是一樹形選擇排序。
堆排序的特點是:在排序過程中,將R[l..n]看成是一棵完全二叉樹的順序存儲結構,利用完全二叉樹中雙親結點和孩子結點之間的內在關系,在當前無序區中選擇關鍵字最大(或最小)的記錄。
4、堆排序與直接插入排序的區別
直接選擇排序中,為了從R[1..n]中選出關鍵字最小的記錄,必須進行n-1次比較,然後在R[2..n]中選出關鍵字最小的記錄,又需要做n-2次比較。事實上,後面的n-2次比較中,有許多比較可能在前面的n-1次比較中已經做過,但由於前一趟排序時未保留這些比較結果,所以後一趟排序時又重復執行了這些比較操作。
堆排序可通過樹形結構保存部分比較結果,可減少比較次數。
5、堆排序
堆排序利用了大根堆(或小根堆)堆頂記錄的關鍵字最大(或最小)這一特徵,使得在當前無序區中選取最大(或最小)關鍵字的記錄變得簡單。
(1)用大根堆排序的基本思想
① 先將初始文件R[1..n]建成一個大根堆,此堆為初始的無序區
② 再將關鍵字最大的記錄R[1](即堆頂)和無序區的最後一個記錄R[n]交換,由此得到新的無序區R[1..n-1]和有序區R[n],且滿足R[1..n-1].keys≤R[n].key
③ 由於交換後新的根R[1]可能違反堆性質,故應將當前無序區R[1..n-1]調整為堆。然後再次將R[1..n-1]中關鍵字最大的記錄R[1]和該區間的最後一個記錄R[n-1]交換,由此得到新的無序區R[1..n-2]和有序區R[n-1..n],且仍滿足關系R[1..n-2].keys≤R[n-1..n].keys,同樣要將R[1..n-2]調整為堆。
……
直到無序區只有一個元素為止。
(2)大根堆排序演算法的基本操作:
① 初始化操作:將R[1..n]構造為初始堆;
② 每一趟排序的基本操作:將當前無序區的堆頂記錄R[1]和該區間的最後一個記錄交換,然後將新的無序區調整為堆(亦稱重建堆)。
注意:
①只需做n-1趟排序,選出較大的n-1個關鍵字即可以使得文件遞增有序。
②用小根堆排序與利用大根堆類似,只不過其排序結果是遞減有序的。堆排序和直接選擇排序相反:在任何時刻,堆排序中無序區總是在有序區之前,且有序區是在原向量的尾部由後往前逐步擴大至整個向量為止。
(3)堆排序的演算法:
void HeapSort(SeqIAst R)
{ //對R[1..n]進行堆排序,不妨用R[0]做暫存單元
int i;
BuildHeap(R); //將R[1-n]建成初始堆
for(i=n;i1;i--){ //對當前無序區R[1..i]進行堆排序,共做n-1趟。
R[0]=R[1];R[1]=R[i];R[i]=R[0]; //將堆頂和堆中最後一個記錄交換
Heapify(R,1,i-1); //將R[1..i-1]重新調整為堆,僅有R[1]可能違反堆性質
} //endfor
} //HeapSort
(4) BuildHeap和Heapify函數的實現
因為構造初始堆必須使用到調整堆的操作,先討論Heapify的實現。
① Heapify函數思想方法
每趟排序開始前R[l..i]是以R[1]為根的堆,在R[1]與R[i]交換後,新的無序區R[1..i-1]中只有R[1]的值發生了變化,故除R[1]可能違反堆性質外,其餘任何結點為根的子樹均是堆。因此,當被調整區間是R[low..high]時,只須調整以R[low]為根的樹即可。
"篩選法"調整堆
R[low]的左、右子樹(若存在)均已是堆,這兩棵子樹的根R[2low]和R[2low+1]分別是各自子樹中關鍵字最大的結點。若R[low].key不小於這兩個孩子結點的關鍵字,則R[low]未違反堆性質,以R[low]為根的樹已是堆,無須調整;否則必須將R[low]和它的兩個孩子結點中關鍵字較大者進行交換,即R[low]與R[large](R[large].key=max(R[2low].key,R[2low+1].key))交換。交換後又可能使結點R[large]違反堆性質,同樣由於該結點的兩棵子樹(若存在)仍然是堆,故可重復上述的調整過程,對以R[large]為根的樹進行調整。此過程直至當前被調整的結點已滿足堆性質,或者該結點已是葉子為止。上述過程就象過篩子一樣,把較小的關鍵字逐層篩下去,而將較大的關鍵字逐層選上來。因此,有人將此方法稱為"篩選法"。
具體的演算法
②BuildHeap的實現
要將初始文件R[l..n]調整為一個大根堆,就必須將它所對應的完全二叉樹中以每一結點為根的子樹都調整為堆。
顯然只有一個結點的樹是堆,而在完全二叉樹中,所有序號 的結點都是葉子,因此以這些結點為根的子樹均已是堆。這樣,我們只需依次將以序號為 , -1,…,1的結點作為根的子樹都調整為堆即可。
具體演算法。
5、大根堆排序實例
對於關鍵字序列(42,13,24,91,23,16,05,88),在建堆過程中完全二叉樹及其存儲結構的變化情況參見。
6、 演算法分析
堆排序的時間,主要由建立初始堆和反復重建堆這兩部分的時間開銷構成,它們均是通過調用Heapify實現的。
堆排序的最壞時間復雜度為O(nlgn)。堆排序的平均性能較接近於最壞性能。
由於建初始堆所需的比較次數較多,所以堆排序不適宜於記錄數較少的文件。
堆排序是就地排序,輔助空間為O(1),
它是不穩定的排序方法。

❼ 八大經典排序演算法原理及實現

該系列文章主要是記錄下自己暑假這段時間的學習筆記,暑期也在實習,抽空學了很多,每個方面的知識我都會另起一篇博客去記錄,每篇頭部主要是另起博客的鏈接。

冒泡排序演算法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接觸的演算法,其原理都應該懂,但我還是想以自己的語言來敘述下其步奏:

按照計算時間復雜度的規則,去掉常數、去掉最高項系數,其復雜度為O(N^2)
冒泡排序及其復雜度分析

空間復雜度就是在交換元素時那個臨時變數所佔的內存

給定一個整數序列{6,1,2,3,4},每完成一次外層循環的結果為:

我們發現第一次外層循環之後就排序成功了,但是還是會繼續循環下去,造成了不必要的時間復雜度,怎麼優化?

冒泡排序都是相鄰元素的比較,當相鄰元素相等時並不會交換,因此冒泡排序演算法是穩定性演算法

插入排序是對冒泡排序的一種改進

插入排序的思想是數組是部分有序的,再將無序的部分插入有序的部分中去,如圖:
(圖片來自 這里 )

空間復雜度就是在交換元素時那個臨時變數所佔的內存

插入排序的優化,有兩種方案:

文章後面會給出這兩種排序演算法

由於插入排序也是相鄰元素的比較,遇到相等的相鄰元素時不會發生交換,也不會造成相等元素之間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

其原理是從未排序的元素中選出最小值(最大值)放在已排序元素的後面

空間復雜度就是在交換元素時那個臨時變數所佔的內存

選擇排序是不穩定的,比如 3 6 3 2 4,第一次外層循環中就會交換第一個元素3和第四個元素2,那麼就會導致原序列的兩個3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

希爾排序算是改良版的插入排序演算法,所以也稱為希爾插入排序演算法

其原理是將序列分割成若乾子序列(由相隔某個 增量 的元素組成的),分別進行直接插入排序;接著依次縮小增量繼續進行排序,待整個序列基本有序時,再對全體元素進行插入排序,我們知道當序列基本有序時使用直接插入排序的效率很高。
上述描述只是其原理,真正的實現可以按下述步奏來:

希爾排序的效率取決於 增量值gap 的選取,這涉及到數學上尚未解決的難題,但是某些序列中復雜度可以為O(N 1.3),當然最好肯定是O(N),最壞是O(N 2)

空間復雜度就是在交換元素時那個臨時變數所佔的內存

希爾排序並不只是相鄰元素的比較,有許多跳躍式的比較,難免會出現相同元素之間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所以希爾排序是不穩定的

理解堆排序,就必須得先知道什麼是堆?

二叉樹的特點:

當父節點的值總是大於子結點時為 最大堆 ;反之為 最小堆 ,下圖就為一個二叉堆

一般用數組來表示堆,下標為 i 的結點的父結點下標為(i-1)/2;其左右子結點分別為 (2 i + 1)、(2 i + 2)

怎麼將給定的數組序列按照堆的性質,調整為堆?

這里以建立最小堆為示例,

很明顯對於其葉子結點來說,已經是一個合法的子堆,所以做堆調整時,子節點沒有必要進行,這里只需從結點為A[4] = 50的結點開始做堆調整,即從(n/2 - 1)位置處向上開始做堆調整:

由於每次重新恢復堆的時間復雜度為O(logN),共N - 1次重新恢復堆操作,再加上前面建立堆時N / 2次向下調整,每次調整時間復雜度也為O(logN),二次操作時間相加還是O(N logN)。故堆排序的時間復雜度為O(N * logN)。

空間復雜度就是在交換元素時那個臨時變數所佔的內存

由於堆排序也是跨越式的交換數據,會導致相同元素之間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則演算法不穩定。比如 5 5 5 ,堆化數組後將堆頂元素5與堆尾元素5交換,使得第一個5和第三個5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

歸並排序是建立在歸並操作上的一種有效的排序演算法。該演算法是採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應用。

快速排序在應該是大家經常看到、聽到的演算法,但是真正默寫出來是有難度的。希望大家看了下面 挖坑填數 方法後,能快速寫出、快速排序。

其原理就這么幾句話,但是現實起來並不是這么簡單,我們採取流行的一種方式 挖坑填數分治法

對於序列: 72 6 57 88 60 42 83 73 48 85

數組變為: 48 6 57 88 60 42 83 73 88 85
再重復上面的步驟,先從後向前找,再從前向後找:

數組變為: 48 6 57 42 60 72 83 73 88 85
可以看出a[5]前面的數字都小於它,a[5]後面的數字都大於它。因此再對a[0…4]和a[6…9]這二個子區間重復上述步驟就可以了

空間復雜度,主要是遞歸造成的棧空間的使用:

快速排序的優化主要在於基準數的選取

快速排序也是跨越式比較及交換數據,易導致相同元素之間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所以快速排序不穩定

前面也說了二分查找排序是改進的插入排序,不同之處在於,在有序區間查找新元素插入位置時,為了減少比較次數提高效率,採用二分查找演算法進行插入位置的確定
具體步驟,設數組為a[0…n]:

二分查找插入位置,因為不是查找相等值,而是基於比較查插入合適的位置,所以必須查到最後一個元素才知道插入位置。
二分查找最壞時間復雜度:當2^X>=n時,查詢結束,所以查詢的次數就為x,而x等於log2n(以2為底,n的對數)。即O(log2n)
所以,二分查找排序比較次數為:x=log2n
二分查找插入排序耗時的操作有:比較 + 後移賦值。時間復雜度如下:

二分查找排序在交換數據時時進行移動,當遇到有相等值插入時也只會插入其後面,不會影響其相等元素之間的相對位置,所以是穩定的

白話經典演算法排序
冒泡排序選擇排序
快速排序復雜度分析
優化的插入排序

熱點內容
黑漫的伺服器ip 發布:2025-01-23 03:16:40 瀏覽:650
tplink無internet訪問 發布:2025-01-23 03:15:18 瀏覽:566
原神用安卓手機玩為什麼畫質那麼低 發布:2025-01-23 03:09:31 瀏覽:847
空調壓縮機是外機嗎 發布:2025-01-23 03:09:31 瀏覽:950
大學資料庫學 發布:2025-01-23 02:54:30 瀏覽:588
部隊營區監控系統錄像存儲多少天 發布:2025-01-23 02:49:26 瀏覽:523
oraclelinux用戶名和密碼 發布:2025-01-23 02:43:06 瀏覽:404
安卓手機主頁滑動屏幕怎麼設置 發布:2025-01-23 02:41:15 瀏覽:225
小臉解壓 發布:2025-01-23 02:24:17 瀏覽:368
網易電腦版我的世界布吉島伺服器 發布:2025-01-23 02:20:17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