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讀源碼
⑴ 如何讀源代碼
我以前,讀代碼一般是先看看程序包含哪些頭文件,接著作者又定義了哪些宏,聲明了哪些全局變數。(注意,除了頭文件幾乎每個程序都有之外,其他兩項不一定都有。)
之後看自定義函數的原型,了解它們各是負責什麼工作的(可以猜一猜)。對於具體的實現,先不看。(一般在主函數之後或其他文件里實現)
然後進入主函數,採用「逐行掃描」的閱讀方式。直到主函數結束。
最後才去看那些自定義函數的具體實現。
另外,如果程序中還有「類」的話,那我會先去看一看類的介面,就是它能提供哪些操作。具體的實現都是讀完主函數之後才看的。
當然這是我的習慣,我想各人有各自的習慣,所以僅供樓主參考,你應該有自己的習慣。
C++程序一般分為幾個文件存放。我喜歡先看一看.h頭文件里都聲明了些什麼。特別注意類的介面。然後進入主函數所在的.cpp源文件,從頭到尾「逐行掃描」。最後才去看類的介面及自定義函數是如何實現的。
最好下個編輯器,editplus,gvim之類的,我用的是gvim,當然有myeclipse之類的軟體就更好,將代碼引進去,然後從主類開始,先看一遍主類,大體知道是幹嘛的就好了,然後再細看,從上到下,當看到新類時,再轉過去看那個類,看懂了再回主類繼續,
⑶ 如何閱讀源代碼
這樣閱讀源代碼:
1、你會懂的這些代碼是什麼意思,點擊右鍵
提示:專業人士才能看懂的
⑷ 怎麼閱讀spring源碼
從HttpServletBean的init()進入,再到initWebApplicationContext(),再到refresh(),再到refreshBeanFactory(),再到finishRefresh(),直到伺服器啟動成功。不知道讀了多少遍,
但是源碼的東西實在的太多了,想要完全讀懂,完全理清頭緒,還差很遠啊。所以我只重點關注了兩塊內容,就是bean的定位載入解析注冊、bean的實例化兩大塊內容,其他地方稍作了解,沒有太過深入。
整個容器的啟動流程,都在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的refresh()的模板方法中了。
復制代碼
1 public void refresh() throws BeansException, IllegalStateException {
2 synchronized (this.startupShutdownMonitor) {
3 // Prepare this context for refreshing.
4 prepareRefresh();
5
6 // Tell the subclass to refresh the internal bean factory.
7 beanFactory = obtainFreshBeanFactory();
8
9 // Prepare the bean factory for use in this context.
10 prepareBeanFactory(beanFactory);
11
12 try {
13 // Allows post-processing of the bean factory in context subclasses.
14 postProcessBeanFactory(beanFactory);
15
16 // Invoke factory processors registered as beans in the context.
17 (beanFactory);
18
19 // Register bean processors that intercept bean creation.
20 registerBeanPostProcessors(beanFactory);
21
22 // Initialize message source for this context.
23 initMessageSource();
24
25 // Initialize event multicaster for this context.
26 ();
27
28 // Initialize other special beans in specific context subclasses.
29 onRefresh();
30
31 // Check for listener beans and register them.
32 registerListeners();
33
34 // Instantiate all remaining (non-lazy-init) singletons.
35 (beanFactory);
36
37 // Last step: publish corresponding event.
38 finishRefresh();
39 }
40
41 catch (BeansException ex) {
42 // Destroy already created singletons to avoid dangling resources.
43 destroyBeans();
44
45 // Reset 'active' flag.
46 cancelRefresh(ex);
47
48 // Propagate exception to caller.
49 throw ex;
50 }
51 }
52 }
其實,我並沒有上來就看源碼,而是先從看書開始,稍微了解,知道了一些關鍵點,關鍵流程,自己產生了一堆疑問,然後帶著疑問去讀源碼,讀著讀著,發現有些疑問就這么解決了。
⑸ 怎樣閱讀linux源代碼
聽我的就是,問那麼多幹嘛,我在你身邊,你還走錯路!跟著我!不能給你幸福是我的錯,但誰讓你不幸福,我TMD去砍了他 查看文章
如何閱讀linux源代碼2007-09-01 14:04著linux的逐步普及,現在有不少人對於Linux的安裝及設置已經比較熟悉了。與Linux 的蓬勃發展相適應,想深入了解Linux的也越來越多。而要想深入了解Linux,就需要閱讀和分析linux內核的源代碼。
Linux的內核源代碼可以從很多途徑得到。一般來講,在安裝的linux系統下,/usr/src/linux目錄下的東西就是內核源代碼。另外還可以從互連網上下載,解壓縮後文件一般也都位於linux目錄下。內核源代碼有很多版本,目前最新的穩定版是2.2.14。
許多人對於閱讀Linux內核有一種恐懼感,其實大可不必。當然,象Linux內核這樣大而復雜的系統代碼,閱讀起來確實有很多困難,但是也不象想像的那麼高不可攀。只要有恆心,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也不用擔心水平不夠的問題,事實上,有很多事情我們不都是從不會到會,邊干邊學的嗎?
任何事情做起來都需要有方法和工具。正確的方法可以指導工作,良好的工具可以事半功倍。對於Linux 內核源代碼的閱讀也同樣如此。下面我就把自己閱讀內核源代碼的一點經驗介紹一下,最後介紹Window平台下的一種閱讀工具。
對於源代碼的閱讀,要想比較順利,事先最好對源代碼的知識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對於linux內核源代碼來講,我認為,基本要求是:1、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2、對C語言比較熟悉,最好要有匯編語言的知識和GNU C對標准C的擴展的知識的了解。另外在閱讀之前,還應該知道Linux內核源代碼的整體分布情況。我們知道現代的操作系統一般由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系統、驅動程序、網路等組成。看一下Linux內 核源代碼就可看出,各個目錄大致對應了這些方面。Linux內核源代碼的組成如下(假設相對於linux目錄):
arch 這個子目錄包含了此核心源代碼所支持的硬體體系結構相關的核心代碼。如對於X86平台就是i386。
include 這個目錄包括了核心的大多數include文件。另外對於每種支持的體系結構分別有一個子目錄。
init 此目錄包含核心啟動代碼。
mm 此目錄包含了所有的內存管理代碼。與具體硬體體系結構相關的內存管理代碼位於arch/*/mm目錄下,如對應於X86的就是arch/i386/mm/fault.c 。
drivers 系統中所有的設備驅動都位於此目錄中。它又進一步劃分成幾類設備驅動,每一種也有對應的子目錄,如音效卡的驅動對應於drivers/sound。
ipc 此目錄包含了核心的進程間通訊代碼。
moles 此目錄包含已建好可動態載入的模塊。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fs Linux支持的文件系統代碼。不同的文件系統有不同的子目錄對應,如ext2文件系統對應的就是ext2子目錄。
kernel 主要核心代碼。同時與處理器結構相關代碼都放在arch/*/kernel目錄下。
net 核心的網路部分代碼。裡面的每個子目錄對應於網路的一個方面。
lib 此目錄包含了核心的庫代碼。與處理器結構相關庫代碼被放在arch/*/lib/目錄下。
scripts此目錄包含用於配置核心的腳本文件。
Documentation 此目錄是一些文檔,起參考作用。
清楚了源代碼的結構組成後就可以著手閱讀。對於閱讀方法或者說順序,有所謂的縱向與橫向之分。所謂縱向就是順著程序的執行順序逐步進行;所謂橫向,就是分模塊進行。其實他們之間不是絕對的,而是經常結合在一起進行。對於Linux源代碼來講,啟動的代碼就可以順著linux的啟動順序一步一步來,它的大致流程如下(以X86平台為例):
./larch/i386/boot/bootSect.S-->./larch/i386/boot/setup.S-->./larch/i386/kernel/head.S-->./init/main.c中的start_kernel()。而對於象內存管理等部分,則可以單獨拿出來進行閱讀分析。我的體會是:開始最好按順序閱讀啟動代碼,然後進行專題閱讀,如進程部分,內存管理部分等。在每個功能函數內部應該一步步來。實際上這是一個反復的過程,不可能讀一遍就理解。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閱讀象Linux核心代碼這樣的復雜程序令人望而生畏。它象一個越滾越大的雪球,閱讀核心某個部分經常要用到好幾個其他的相關文件,不久你將會忘記你原來在干什麼。所以沒有一個好的工具是不行的。由於大部分愛好者對於Window平台比較熟悉,並且還是常用Window系列平台,所以在此我介紹一個Window下的一個工具軟體:Source Insight。這是一個有30天免費期的軟體,可以從www.sourcedyn.com下載。安裝非常簡單,和別的安裝一樣,雙擊安裝文件名,然後按提示進行就可以了。安裝完成後,就可啟動該程序。這個軟體使用起來非常簡單,是一個閱讀源代碼的好工具。它的使用簡單介紹如下:先選擇Project菜單下的new,新建一個工程,輸入工程名,接著要求你把欲讀的源代碼加入(可以整個目錄加)後,該軟體就分析你所加的源代碼。分析完後,就可以進行閱讀了。對於打開的閱讀文件,如果想看某一變數的定義,先把游標定位於該變數,然後點擊工具條上的相應選項,該變數的定義就顯示出來。對於函數的定義與實現也可以同樣操作。別的功能在這里就不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裝一個Source Insight,那樣你閱讀源代碼的效率會有很大提高的。怎麼樣,試試吧!
⑹ 如何快速讀懂項目源碼javaWeb
一:學會如何讀一個JavaWeb項目源代碼 步驟:表結構->web.xml->mvc->db->spring
ioc->log-> 代碼
1、先了解項目資料庫的表結構,這個方面是最容易忘記 的,有時候我們只顧著看每一個方法是怎麼進行的,卻沒
有去了解資料庫之間的主外鍵關聯。其實如果先了解數據 庫表結構,再去看一個方法的實現會更加容易。
2、然後需要過一遍web.xml,知道項目中用到了什麼攔
截器,監聽器,過濾器,擁有哪些配置文件。如果是攔截 器,一般負責過濾請求,進行AOP 等;如果是監 可能是定時任務,初始化任務;配置文件有如使用了 spring
後的讀取mvc 相關,db 相關,service 相關,aop 相關的文件。
3、查看攔截器,監聽器代碼,知道攔截了什麼請求,這
個類完成了怎樣的工作。有的人就是因為缺少了這一步, 自己寫了一個action,配置文件也沒有寫錯,但是卻怎麼
調試也無法進入這個action,直到別人告訴他,請求被攔
4、接下來,看配置文件,首先一定是mvc相關的,如 springmvc
中,要請求哪些請求是靜態資源,使用了哪些 view 策略,controller 註解放在哪個包下等。 然後是db 相關配置文件,看使用了什麼資料庫,使用了
什麼orm框架,是否開啟了二級緩存,使用哪種產品作 為二級緩存,事務管理的處理,需要掃描的實體類放在什 么位置。最後是spring 核心的ioc
功能相關的配置文件, 知道介面與具體類的注入大致是怎樣的。當然還有一些如 apectj 置文件,也是在這個步驟中完成
5、log
相關文件,日誌的各個級別是如何處理的,在哪些 地方使用了log 記錄日誌
6、從上面幾點後知道了整個開源項目的整體框架,閱讀 每個方法就不再那麼難了。
7、當然如果有項目配套的開發文檔也是要閱讀的。